高考语文基础知识[1]
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deee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f.png)
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北京市高考语文科目是全国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北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文言文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北京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
针对文言文的考查,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1. 文言词汇:复习和积累常用的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的词义和用法。
同时,也要熟悉文言文的词形变化规律,比如动词的变形、名词的复数形式等。
2. 文言文句式:复习和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等。
同时,还要了解句子成分在文言文中的表达方式,如状语的位置、宾语的表达等。
3. 阅读策略:在解答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时,要培养良好的阅读策略。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现代文除了文言文之外,现代文也是北京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内容。
现代文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
以下是一些现代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1. 阅读技巧:针对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提前预测文章主题、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注意词汇的理解等。
2. 作文要点:现代文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论证方法、修辞手法等。
三、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作为语文科目的重要内容,对于北京高考来说同样不可忽视。
以下是一些和古代文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1. 古代文学作品:复习和了解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作品的主题、角色和情节。
2. 文学知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古代文学的知识,如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等。
四、写作技巧在高考语文科目中,写作占据着重要的比重。
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bd102d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f.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一一、重点词语1、逸:鸟起至马怒,疾逸道左跳跃2、翔: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止,不动3、辱反问:今日见辱二氏长者减少身份去反问4、幸: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希望5、吏:舅姑毁黜以至此减少身份6、负载:负载珍重,不复言矣旅途之劳7、将: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方,刚才8、涘: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sì水边9、挤文定:无法鉴听到,挤贻聋人瞽gǔ因而以致10、擘:一时皆下,乃擘bò青天而飞去裂11、缠绵:幸为太少尽缠绵qiǎnquǎn爱恋浓厚的情意12、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闲暇二、通假字1、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通影,像影子一样2、床以珊瑚,帘以水通晓晶,水精,即为水晶3、飨德情恩,词不悉彰,致达远冤通享,受4、从此已回去,勿为丛藓科扭口藓如是富诚纯。
已回去,以后三、一词多义1、幸:①贱妾意外动词,幸运地②吾君方幸玄珠阁驾临,特指君王到某处③幸被齿播发承蒙④幸一闻焉希望2、见到:①见到存有妇人动词,看到②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表被动3、挤、挤文定:①命端坐张尔素之下动词,趴在②坐贻聋瞽坐贻,因而致使4、言:①因辞别曰辞别,拜见②乃前致辞者言辞,言语③毅撝huī脱推辞推辞④吾何辞焉推卸5、以:①束以他物用,把②再拜以进相当于而③客当居此以伺矣表中目的,去④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因为6、并致:①宁可挥手致意耶表达②致负诚托以致四、词类活用1、乐:而夫婿乐逸形容词意动,以……为乐2、景、云:景yǐng从云合名作状,像是影子一样,像是云一样3、怛:诚怛人心使动,使……伤心4、着急:而能够着急之意颤抖,以……为着急5、生:愿得生归名作状,活着6、东:东望恨泣引别东去名作状,向东7、止:夫乃止毅使动,使……止步8、柱、床、帘:柱以白璧,砖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名作颤抖,制成柱子;制成床;制成帘子五、古今异义的词1、舅姑:①古义:公婆。
②今义:舅舅和姑姑。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0257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c.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具有广泛的知识点,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语法知识点1. 词类知识1.1 名词:人称、数、格、性、类别等1.2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1.3 动词: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等1.4 形容词和副词:程度、比较、最高级等1.5 介词和连词:常见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和搭配2. 句子结构2.1 五种基本句型:主谓、主谓宾、主宾谓、主系表、动补2.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等2.3 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3. 修辞手法3.1 比喻和拟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表达3.2 夸张和反问:通过夸张和反问增强修辞效果3.3 排比和对偶:使用排比和对偶对修辞进行加强 3.4 比较和象征:运用比较和象征手法进行修辞表达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知识点1. 题型解析1.1 主旨题: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1.2 细节题:寻找文章中具体的细节信息1.3 推理题: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1.4 观点态度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 阅读技巧2.1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整体印象2.2 精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和逻辑关系2.3 空读:通过填写空缺的词语来检验对文章的理解2.4 推读:根据已有信息推断未提及的内容3. 文章类型解析3.1 说明文:理解作者提供的说明和解释3.2 议论文:分析作者观点并提供相关论据3.3 小说、故事和议论文的区别与联系3.4 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的特点与写作手法第三部分:作文技巧与范文1. 写作方法1.1 议论文写作: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对比观点、得出结论1.2 图表作文:描述图表数据、分析原因和趋势、给出结论1.3 应用文写作:书信、通知、便条、邀请函、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1.4 小说写作:塑造人物、布局情节、设置悬念、展现主题2. 作文范文2.1 议论文范文:展开论点、层层递进论证、明确结论2.2 图表作文范文:客观描述数据、合理分析原因、明确观点2.3 应用文范文:规范格式、语言得体、信息准确、内容完整2.4 小说范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合理、主题突出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语文的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11d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a.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篇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
这就是情感思维。
难以望其项背的出处篇二望其项背,出自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
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译文:气味浑厚,音调又和谐,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手能。
近来作者虽然多,终难望其项背部罢了。
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百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度对象有一定差距。
望其项背造句1、你能想象会什么望其项背声像,玛丽感觉还是要有深入的弟子都感到悲伤,那黑暗的日子。
2、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3、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4、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电影,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2024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024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6f388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8.png)
2024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掌握不同读音下的常见组词,通过多做练习加强记忆。
- 易错字形,像“寒暄”的“暄”(易写成“喧”),“再接再厉”的“厉”(易写成“励”)。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对形似字进行辨析,理解字的意义有助于正确书写。
2. 词语运用。
- 近义词辨析,例如“必须”和“必需”。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使用。
要了解成语的本义、比喻义等,注意成语使用的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语序不当。
如“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正常语序为: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女教练”。
- 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搭配)、动宾搭配不当(如“开展并策划了这次活动”,应先“策划”再“开展”)、主宾搭配不当(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不是“季节”)等。
-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滥用介词“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成分赘余如“大约”“左右”同时使用。
- 结构混乱。
例如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和“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
- 表意不明。
如“几个学校的领导”,可以理解为“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或者“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
- 不合逻辑。
包括自相矛盾(如“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概念并列不当(如“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于“经济作物”)等。
语文高考知识
![语文高考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0d9a6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0b.png)
语文高考知识语文高考知识那可太多啦,我就给大家唠唠。
(一)基础知识部分1. 字音字形好多字的读音很容易错呢。
像“慰藉”的“藉”,它读“jiè”,可不能读成“jí”哦。
这个字的出处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它的解释就是安慰、抚慰的意思。
可以造句“书籍是慰藉心灵的良药”。
它的近义词有安慰,反义词有打击。
字形方面,“再接再厉”的“厉”经常被写成“励”。
“厉”这里是磨快、奋勉的意思,这个词本来是说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出自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
2. 词语辨析“必须”和“必需”就不一样。
“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比如“你必须努力学习”。
“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像“空气是人类必需的物质”。
3.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是很常见的。
比如说“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里“水平”和“改进”就不搭配,应该把“改进”改成“提高”。
语序不当也不少。
像“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应该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
(二)古诗古文1. 古诗赏析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床”这里有多种说法,有说是井栏的,也有说是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的。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诗短短四句,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诗人用简单的意象,明月,引发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那种思乡之情就像月光一样,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2. 古文阅读像论语中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说”通“悦”,是愉快的意思。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2dc0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0.png)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其他知识点:1、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4、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考题是常出现,它的分类比较多,所以要谨记每个符号使用的方法。
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
在写作文中标点符号也是核心考点,如果运用不好会影响到作文的分数。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的学习能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详细内容如下: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长生歧异,可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并列词语做谓语、做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7.并列的成分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关于冒号的使用: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3.如果后文是应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一)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一)](https://img.taocdn.com/s3/m/6135ab3feefdc8d376ee321e.png)
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设置陷井 待价而估 突如其来 分道扬镳 B.震聋发聩 黄梁美梦 旁征博引 叹为观止 C.斐然成章 集思广益 恃才傲物 巧装打扮 D.穿流不息 插科打诨 恰如其份 忍俊不禁 [解析]A井—阱,估—沽;B震—振,梁—粱;C巧—乔; D穿—川,份—分。 [答案]C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行迹 克尽职守 出奇制胜 恒河沙数 B.对弈 吃里爬外 祸起萧墙 人文荟萃 C.倒霉 仗义执言 不落窠臼 誓不两立 D.溯源 左右逢源 鞭辟入理 欲盖弥彰 [解析]A克—恪;C誓—势;D理—里。 [答案]B
C(A项中“(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应放在句号外边。B、 引号里的句子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 D、“和”前面的顿号不能使用)
1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我,我的这本书是这样的,”王强说:“军训,已经成 为一种宝贵的难得的一种经历和力量,支撑着自己在人生旅途的各 种风雨中保持心灵的坚韧,而军训给我最美好的记忆,是同学们和 教官之间纯洁淳朴充满人情味的关怀鼓励和相互扶持。” B.9月20日15时15分,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 箭和逃逸塔组合体,顺利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七任务已进 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 C.医疗机构要购置必要的医疗检查设备,规范诊疗方案、标准和 信息报告制度,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对有问题奶制品的健康危 害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向公众介绍有关医学知识。 D.三聚氰胺是何鬼怪妖孽,怎么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恐慌?原来, 由于生产出来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三聚氰胺就开始被 不法商人作起了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答案:C , A应该是先“增强”后“杜绝”,后面两 个分句的顺序颠倒了,B “至少”与“以上”矛盾。 D “他”应移到“如果”后。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f0c6b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3.png)
高考常考的语文知识点笔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
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
《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6,《国语》是第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
10,《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水经》作注,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11,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女闺情769首,高中课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自该集。
12,《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人刘勰著成。
13,《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司马光编撰,所记史事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叙事,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
14,《四库全书》由清代永容、纪昀等编写,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06ce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c.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基本知识汉字是汉族的传统文字,包括基本汉字和常用汉字两个层次。
基本汉字有214个,常用汉字则有近3500个。
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顺序和读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2. 拼音与音标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读音的字母系统,音标则是用来表示语音发音的符号。
掌握拼音和音标有助于正确地读、写和理解词语。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在语言使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反义词或相近词语之间的差异。
例如,区分"善良"和"友善"、"大胆"和"冒险"等。
4. 词汇搭配与固定搭配词汇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常常搭配使用,形成搭配习惯,例如"高兴"搭配"快乐","生病"搭配"去医院"等。
固定搭配则是表示一种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纸上谈兵"、"一帆风顺"等。
了解和运用词汇搭配和固定搭配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课文或段落,理解其中的意思、细节和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掌握快速阅读、 skimming 和 scanning等技巧,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本。
2.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
掌握写作技巧需要了解文体的特点、写作结构的组织和常用表达方式。
同时,提高词汇量、加强逻辑思维和培养文学素养也是写作的关键。
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文学作品按照传统、风格或题材进行的分类。
例如"诗"、"词"、"赋"、"曲"、"小说"等。
了解古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件(65张)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件(65张)](https://img.taocdn.com/s3/m/37cdda3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d.png)
•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
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
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
出了紧急
。
•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
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
,从而切断
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
•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
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
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
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
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
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
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 声。
备考策略:
①随时积累 ②精确释义 ③考点熟悉 ④习惯思考
(四)辩析病句复习备考
•
如:洿池、陂池考读音,
•
扶掖、微飔 考字形。
•
学生选错不是没见过,而是没记准。
• 3、复习结合音形义,高频考点重理解。
• (如:劲、识、横、模、发、便、轧、载) (如:塑、酵、潜、嫉、毗、璞、脾、剔)
• (如:代—贷,驰—弛,幅—副—辐,谍— 牒—碟,溶—融,恭—躬,簿—薄,暇—瑕— 遐。)
• (如:祟—崇,羸—赢,茶—荼,荏—茬, 誉—誊)
高 考语 基备考
稳中求变,抓稳适变
面对高考,我们既不必将其神
圣化,也不必将其妖魔化。因为那 只能使我们思维懒惰,研究停滞; 自乱方寸,破坏节奏。抓住高考稳 中有变、稳多变少的特点,在备考 中就能抓稳适变、成功突围。
北京高考语文知识点
![北京高考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ffc9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7.png)
北京高考语文知识点
语文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即将参加北京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语文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语文的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方面介绍北京高考语文知识点。
一、语文的基础知识
1. 词语运用:正确理解词语的词义及用法,学会辨别词义的不同,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
2. 句子理解: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的含义,掌握句子成分的功能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语法知识: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复合句等,能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句子的构建和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1. 古文阅读: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文言散文等,理解古文的意境和作者的用意。
2. 古文背诵:熟记经典的古文篇章,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三、现代文阅读
1. 散文阅读:阅读理解散文作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掌握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技巧。
2. 小说阅读:阅读小说作品,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四、写作
1. 议论文写作:学会撰写议论文,包括观点陈述、论证和结论总结等,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文学作品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形式,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总结:北京高考语文考试涵盖了词语运用、句子理解、语法知识、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记忆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掌握好语文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考语文成绩,也对学生的整体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82f93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f.png)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一、阅读理解1.文章类型判断和主旨概括2.归纳概括3.事实细节4.推理判断5.观点态度6.修辞手法7.修辞效果8.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二、相关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设问6.反问7.对仗8.插叙9.补充说明10.并列11.托物抒情12.借代13.旁征博引14.象征15.比拟16.对称17.夸张与写实关系三、作文写作1.作文的写作类型(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2.作文的体裁3.作文的主旨思想4.作文的框架结构5.作文的开头结尾6.作文的段落写作7.作文的语言表达8.作文的修辞手法运用9.作文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10.作文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四、古代文学1.古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古代诗歌创作技巧3.古代词曲流派和代表作4.古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5.古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6.古代文学家和作品7.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8.古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9.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五、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现代诗歌创作技巧3.现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4.现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5.现代文学家和作品6.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7.现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六、修辞学知识1.修辞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3.修辞手法与表达意境的关系4.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七、古代学术和文化常识1.古代文化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2.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制度3.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其价值八、现代语言知识1.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3.现代汉语的词语运用和表达技巧4.现代汉语的语义、语用和语感九、现代语言文字常识1.现代汉字的基础知识2.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和规范化3.现代汉字与表意、表音的关系4.现代文字的特点和应用以上是一个超详细的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清单,希望对同学们备考高考语文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ec7cff941ea76e58fa0419.png)
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排列顺序为例字-应读-误读)逮捕bǔ pǔ哺育bǔ fǔ果脯fǔ pǔ讣告fù pú发酵jiào xiào 麻痹bì pí包庇bì pì鄙视bǐ pǐ媲美pì bǐ蜷曲quán juǎn 濒临bīn pín 绮丽qǐ yǐ戛然jiá gā泊位bó pō糟粕pò bó血泊pō bó粳米jīng gěng 熟稔rěn niǎn 角色jué jiǎo 觇视chān zhān 汲水jí xí妊娠shēn chén 折耗shé zhé粗糙cāo zào渊薮sǒu shù嗔怒chēn zhēn 缜密zhěn zhēn 追溯sù shuò嗾使sǒu suō吮血shǔn yǔn 湍急tuān chuǎn 鸟瞰kàn gǎn殄灭tiǎn zhēn 鞭挞tà dá淙淙cóng zōng 咱们zán zá女娲wā wō确凿záo zuó斡旋wò gàn噱头xué jù吁叹xū yū罹难lí wéi戏谑xuè nüè澹然dàn chán 恫吓dòng tóng霰雨xiàn sán阴霾mái lí呷茶xiā jiá藩篱fān pān怨艾yì ài沸腾fèi fú笑靥yè yàn殷红yān yīn梦魇yǎn yàn箴言zhēn jiān按捺nà nài粗犷guǎng kuàng啁啾zhōu tiáo皈依guī fǎn贮存zhù chǔ聒噪guō guǎ桎梏gù gào扁舟piān biǎn绵亘gèn gēn肯綮qǐng qìng剖析pōu pǒ稽首qǐ jī悭吝qiān jiān祛疑qū qú巷道hàng xiàng俏然qiǎo qiāo僭越jiàn zān隽永juàn jùn浣沙huàn wǎn佶屈聱牙jí jiē稗官野史bài bēi心广体胖pán pàng便宜行事biàn pián同仇敌忾kài qì汗流浃背jiá jiā如愿以偿cháng shǎng敷衍塞责sè sài塞翁失马sài sè闭门塞听sè sài鹬蚌相争bàng bèng抱关击柝tuò xiǔ被发文身pī bèi请君入瓮wèng wēng运筹帷幄wò wù日薄西山bó báo为虎作伥chāng chàng负隅顽抗yú ǒu箪食壶浆sì shí醍醐灌顶tí dī相形见绌chù zhuó咄咄逼人duō duó忧心忡忡chōng zhōng戎马倥偬zǒng cōng不肖子孙xiào xiāo一差二错chà chā差强人意chā chāi差可告慰chā chāi以升量石dàn shí怙恶不悛hù gǔ丢三落四là luò万马齐喑 yīn àn揠苗助长yà yàn莘莘学子shēn xīng不稂不莠láng liáng良莠不分yǒu yòu鹬蚌相争yù jù乳臭未干xiù chòu悬崖勒马lè lēi身陷囹圄yǔ wú暴殄天物tiǎn zhēn浑身解数xiè jiě不求甚解jiě xiè相濡以沫rú rù半身不遂suí suì奄奄一息yān yǎn质疑问难nàn nán无可訾议zǐ zī宵衣旰食gàn gān风光旖旎yǐ qí曲高和寡hè hé随声应和hè hé一唱百和hè hé一叶扁舟piān biǎn怙恶不悛quān jùn大腹便便piān biàn引吭高歌háng kàng强词夺理qiǎng qiáng易错成语集锦下面各例均从易错字例中精选出来的,希望对你的备考复习有帮助。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aacf87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png)
语文高考知识点列表1. 文言文1.1 时文阅读与写作1.2 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对比与联系1.3 古文阅读与鉴赏1.4 古代诗歌鉴赏和写作技巧1.5 古代散文鉴赏和写作技巧1.6 古代小说鉴赏和写作技巧1.7 古代戏剧鉴赏和写作技巧2. 现代文学2.1 现代文学流派的发展与特点2.2 现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2.3 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2.4 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2.5 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3. 修辞与写作技巧3.1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3.1.1 比喻与拟人3.1.2 夸张与夸张对比3.1.3 对偶与排比3.1.4 反问与反义疑问3.1.5 以貌取人与典型描写3.1.6 借代与隐喻3.1.7 反复与渲染3.1.8 感官描写与场景刻画3.2 写作技巧与方法3.2.1 论说文写作技巧3.2.2 描写文写作技巧3.2.3 记叙文写作技巧3.2.4 说明文写作技巧3.2.5 应用文写作技巧4. 古代文化与文学4.1 古代思想与文化4.1.1 儒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2 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3 墨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4 理学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1.5 佛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影响4.2 古代文学作品4.2.1 唐诗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2 宋词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3 元曲的代表作及其特点4.2.4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 现代文化与文学5.1 现代思潮与文化5.1.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5.1.2 魏晋风度的精髓及其影响5.1.3 文学现代化的背景及其影响5.1.4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启示5.2 现代文学作品5.2.1 鲁迅先生及其代表作品5.2.2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3 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4 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及其特点5.2.5 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及其特点以上是语文高考知识点的一个简单列表,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论述超过1000字的篇幅,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扩展和详细写作。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专题一语言基础知识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专题一语言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b196ae0029bd64783e2c75.png)
梳理考点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对字音的考查基本 上立足“常用字”。复习时应重点关注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 常用字。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重点考查“现代常 用规范汉字”,高考中写作题出现错别字,加重扣分。区分形近 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仍然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关注16种标点符号的基本规律和特 殊用法,注意几种标点的混用情况。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 观题,特别易与语病修改结合考查。 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 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 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能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5.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 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的考 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备考策略
语言基础知识的备考必须通过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才能收到理 想的效果。复习阶段的课堂操作和课后操练,应该重点培养字词推敲的 敏感性,大量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注意与专题训练同步,全面了解命 题特点,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1.复习重点放在字音、词语、病句辨析和修改方面;字形也不能 忽视,这一考点在作文中考查。在每一轮复习阶段,按教学要求做好专 题复习。利用闲暇见缝插针地去复习,不断积累。 2.要注意劳逸结合,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结合。要科学地安排 复习时间,分散记忆,不要突击认读,幻想“毕其功于一役”。 3.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字音、字形等错题档案,对使用 中高频出错的熟语要作辑录,勤于翻阅“错误档案”,排除已经掌握的, 集中精力认知没掌握的。 4.借助工具书和“口袋书”,随时翻查记诵。每天记几条熟语, 日积月累,熟稔于心。熟语的积累有些枯燥,要持之以恒,要善于苦中 作乐。 5.平时重视,临考重温。平时及时复习巩固,可以起到强化记忆、 加深印象的作用。抓好考前几周时间复习这些内容,有利于考场上更好 地发挥。注意回归教材,以教材出现的为主,适当向课外延伸。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6b05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0.png)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必考题型知识点总结篇1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古文阅读(约25分)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信息筛选、内容概括、断句、翻译。
5、实词(几种语法现象P)(1)通假字:蚤-早(2)古今异义:一切:一个贴切的(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为动)(4)一词多义:爱-怜惜、吝啬、可爱(5)偏义复词(如:公姥、作息)(6)兼词(如:诸—之于、焉—于此)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记忆:因为所以其则于与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1)通过读古文(必修选修课文)培养语感。
(2)把握好每个虚词的例句翻译,利用句意记住用法和意义。
用法:①名词、动、代、兼、副、介、连、助②其中连词十种用法: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转折、选择、目的、让步、修饰、7、信息筛选(1)题型:?人物?品行(2)方法:①先判断人物对象;②排除被否定的项;③验证所选项。
8、内容概括建议:(1)时、地、人物对象、时间先后、部分与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2)关注表示判断、观点的词语;9、断句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①虚词②实词③修辞标志: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如…何;得无…乎;何…为建议: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10、翻译(原则——字字落实、辅以意译)建议:(1)有分值观念,抓住“采分点”。
找到特殊语法现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调回正常语序,省略句务必补出省略成分,特别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答案(全国新课标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2.(7分)○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试题分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时不可偏废。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试题分析】要解合文本并有自己的感受。
(天津卷)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二、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三、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炼字。
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
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重庆卷)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本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
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
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
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
(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
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答案】早春(初春)。
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
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
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
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解析:这首诗如果考生没有学过,单凭注解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现代考生没这个实践,也不会去想象。
就拿教师而言,这两句有时也很难理解,所以估计答得不错的便是情景交融之类的套语了。
如是理解这一联的,思想感情答“离愁别恨”,表现手法答“拟人”、“象征”、“对偶”也应算为正确。
⑶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答: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
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明确“构思脉络”的意思,它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的思路有什么好处,所以它往往对应着文章的层次以及题目所配给的分值。
审好题,方能答好题。
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此题应该是好答的。
(福建卷)(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3分)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
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
(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