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霜叶红于二月花
6.“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 其他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①对比、比喻新颖。 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 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在心理上人们一般不容 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而诗人不仅将经霜 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还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 花朵还要艳丽。
•38
主要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 坡乐府》等,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 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 为“唐宋八大家”。
•39
背景资料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景文的人,他是一个有学 问,不怕困难,待人慷慨热情的人。当时他已经有 十八岁了,可却没有一官半职,有着满肚子学问却 无用武之地,他非常灰心,整天闷闷不乐。这是他 的好朋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学家、书法家 ——苏轼,看到刘景文这个样子,很想帮他。于是 读诗就写了《赠刘景文》这首诗送给他,希望刘景 文能够恢复自信。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多音字
tiǎo:挑战 挑 tiāo:挑选
行
xínɡ:飞行 hánɡ:银行
挑灯夜读 百里挑一
鱼贯而行 字里行间
•17
形近字
君(jūn)君王 君主 群(qún)人群 群体 挑(tiǎo)挑战 挑拨 桃(táo)桃子 桃李
•18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古 诗 三 首
学习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挑”。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 奏美。
3 课外积累与秋天相关的古诗句。体会诗人对 秋天的赞美之情。
•2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3
会写的字
•4
•5Biblioteka Baidu
•6
•7
•8
•29
5.“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 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于”意为比,胜过;“如”则指相等、 相似。“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 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 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突出枫叶在一片 肃杀清冷的深秋景物中所独具的生机。
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车、霜叶。
•26
2.在诗人笔下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山”是“寒”的,即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是“斜”的,即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指的是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说 明山的高。 “人家”是在“白云生处”,即有人家户在白云 飘浮的地方,充满着生气。 枫林“晚”是傍晚时的枫林。 霜叶则是比二月花还要红。
•27
3.对于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一直都存 有一个争议,有人认为应当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好?为什么?
“生处”和“深处” 都给人有点朦胧缥缈,产生 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生处”为 云之源头,给人更为高远、更为缥缈的感觉,同时又 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
•24
整体感知
根据词语释义及自己的理解,你能说说这首 诗的大意是什么吗?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 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 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5
课文解读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 光读诗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 些景物。请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34
课堂小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 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它不只是 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体现了诗人豪爽 向上的精神。
•35
结构图示
山行
寒山 白云 停车
石径 人家 抒情
写景 抒情
山林秋色图
•36
赠刘景文
苏轼
•37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 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 表,并称“苏辛”。
该句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 然而枫叶经霜不凋,遇寒而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诗人激赏的正是枫叶的这种独特品格。诗人在“霜 叶”与“二月花”的比照中表明,美与不美,不在 于是否天生丽质,更在于能否经受住后天的磨炼。 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 鼓舞,有着激励人们的作用。
此句意为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 户人家,一个“生”字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 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机,倍感温馨。因此“生” 字好于“深”字。
•28
4.结合诗句意义,简单对“停车坐爱枫林晚”一 句中的“晚”字进行赏析。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 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 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④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 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9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山行
杜牧
•21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是宰相杜佑之孙。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 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 荣昌盛的理想。
主要著作有《阿房宫赋》《樊川文集》。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
•22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由于。 霜叶:经霜的枫叶。 于:比。
•23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停顿得当,以柔美平和的音调进行朗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2
②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 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 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 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 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 调,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他的情感是独 特的。
•33
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 重要特点。
霜叶红于二月花
6.“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 其他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①对比、比喻新颖。 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 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在心理上人们一般不容 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而诗人不仅将经霜 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还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 花朵还要艳丽。
•38
主要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 坡乐府》等,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 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 为“唐宋八大家”。
•39
背景资料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景文的人,他是一个有学 问,不怕困难,待人慷慨热情的人。当时他已经有 十八岁了,可却没有一官半职,有着满肚子学问却 无用武之地,他非常灰心,整天闷闷不乐。这是他 的好朋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学家、书法家 ——苏轼,看到刘景文这个样子,很想帮他。于是 读诗就写了《赠刘景文》这首诗送给他,希望刘景 文能够恢复自信。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多音字
tiǎo:挑战 挑 tiāo:挑选
行
xínɡ:飞行 hánɡ:银行
挑灯夜读 百里挑一
鱼贯而行 字里行间
•17
形近字
君(jūn)君王 君主 群(qún)人群 群体 挑(tiǎo)挑战 挑拨 桃(táo)桃子 桃李
•18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古 诗 三 首
学习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挑”。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 奏美。
3 课外积累与秋天相关的古诗句。体会诗人对 秋天的赞美之情。
•2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3
会写的字
•4
•5Biblioteka Baidu
•6
•7
•8
•29
5.“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 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于”意为比,胜过;“如”则指相等、 相似。“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 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 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突出枫叶在一片 肃杀清冷的深秋景物中所独具的生机。
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车、霜叶。
•26
2.在诗人笔下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山”是“寒”的,即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是“斜”的,即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指的是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说 明山的高。 “人家”是在“白云生处”,即有人家户在白云 飘浮的地方,充满着生气。 枫林“晚”是傍晚时的枫林。 霜叶则是比二月花还要红。
•27
3.对于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一直都存 有一个争议,有人认为应当是“白云深处有人家”,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好?为什么?
“生处”和“深处” 都给人有点朦胧缥缈,产生 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生处”为 云之源头,给人更为高远、更为缥缈的感觉,同时又 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
•24
整体感知
根据词语释义及自己的理解,你能说说这首 诗的大意是什么吗?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 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 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25
课文解读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 光读诗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 些景物。请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34
课堂小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 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它不只是 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体现了诗人豪爽 向上的精神。
•35
结构图示
山行
寒山 白云 停车
石径 人家 抒情
写景 抒情
山林秋色图
•36
赠刘景文
苏轼
•37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 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 表,并称“苏辛”。
该句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 然而枫叶经霜不凋,遇寒而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诗人激赏的正是枫叶的这种独特品格。诗人在“霜 叶”与“二月花”的比照中表明,美与不美,不在 于是否天生丽质,更在于能否经受住后天的磨炼。 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 鼓舞,有着激励人们的作用。
此句意为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 户人家,一个“生”字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 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机,倍感温馨。因此“生” 字好于“深”字。
•28
4.结合诗句意义,简单对“停车坐爱枫林晚”一 句中的“晚”字进行赏析。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 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 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④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 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9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山行
杜牧
•21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是宰相杜佑之孙。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 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 荣昌盛的理想。
主要著作有《阿房宫赋》《樊川文集》。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
•22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由于。 霜叶:经霜的枫叶。 于:比。
•23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停顿得当,以柔美平和的音调进行朗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2
②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 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 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 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 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 调,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他的情感是独 特的。
•33
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 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