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和答题格式
常见旳修辞手法详细答题思绪
• 1、比喻
• 答题思绪:利用比喻旳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征,体现了(谁,什么样旳)(哪些)感情。
• 课内例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旳……(朱自清《春》)
• 答:利用了比喻旳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旳优美 姿态(1分),体现了作者对春旳喜爱之情(1分)。
• 答:利用了拟人旳修辞手法,使胡杨人格化,形 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旳姿态,体现 了胡杨顽强旳精神和硬朗旳本色。
• 3、排比
• 答题思绪:使文章旳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 强调(什么)内容,或突出(什么)感情。
• 课内例一:
• 他们旳品质是那样旳纯洁和高尚,他们旳意志是那样旳坚
韧和刚强,他们旳气质是那样旳淳朴和谦逊……(《谁
• 如:他们旳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旳意志是 那样旳坚韧和刚强,他们旳气质是那样旳淳朴和谦逊, 他们旳胸怀是那样旳漂亮和广阔。
• 5、对偶:字数相等,构造形式相同,意义对称旳一对 短语或句子,体现两个相对或相近旳意思。
•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
•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反复某 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旳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 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旳词 语。
• 课外例二: • ……只能看到巴掌大旳一块天地。 • 答:利用了夸张旳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旳特
点,使场地旳小体现得愈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 课外例三: •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详细语境回答)
• 答①:利用了夸张旳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 量旳特点,使她不善喝酒旳特点愈加鲜明,使人 印象深刻。
18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
18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18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手段,用于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在中文考试中,常常要求学生使用修辞手法来写作,因此掌握这些方法十分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1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答题格式。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像”、“如”等词语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叙述、对比、比较、交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充满生活情趣和诗意的修辞手法。
写比喻要注意几个要点:先列举被比喻物的特点和自己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寻找类似、相似的“代入最佳”,由此展开你的比喻句,最后看是否对意境的营造和主题的表述起到更好的补充点缀。
二、拟人拟人是把无生命或抽象事物描绘成有生命和行动能力的人,常用于写景和描绘人物心理活动,也可用于谈论政治、经济、文化等抽象对象。
写拟人时,要注意将描述主体清晰地呈现出来,尽可能使拟人与人类生命体有所不同,从而取得自然、生动的效果。
三、夸张夸张是在实际出现的情况之上,无理取闹地或牵强附会地夸大或缩小某种特定特征,产生一种强烈印象的修辞方法。
写夸张需要激发想象力,强调特定事物的某种特性或表现方式,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达到预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排比排比又称对仗,是在文章中使用一系列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进行策略性罗列,以继承先前提出的观点或想法,加强表达的呈现力和表现力。
写排比时需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和平衡,以达到音乐化的语言美感。
五、反复反复是在文章中反复使用相同的词或短语,以表现强烈的感情、加强说服力,或是追求节奏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的使用需要注意情感表达和信息强调的尺度,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读者审美疲劳。
六、比较比较是把本来相异的两个事物在某种方面进行对比,凸显出它们的共性或差异性,用这种关系强化主题或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较时尽量选择简明易懂的示例,避免过多的原因和解释,保证文章流畅通顺。
七、反问反问是在文章中自问自答,表示强烈的反驳、否定或讽刺,以加强表现力或示范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_____ 比喻成___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 特征/ 特点, 表达了(谁, 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之情。
②议论文中,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比拟)拟人: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_____ 以人的情感或动作/ 把或使_____ 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或描绘了 ________ (<…〉什么做什么的< 什么> …态/ 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 果树之花争相斗艳的姿态/ 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的姿态)特点/ 情态/ 形态/ 姿态, 表达了作者(谁, 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之情。
3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对象+ 特征/ 特点)(表达了谁_________ 之情)+①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②用排比叙事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③运用排比说理, 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④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⑤ a 语调铿锵, 句式整齐;b 增强语气语势;c 使条理分明;d 节奏和谐,感情洋溢,富有气势;f 句式整齐, 音律和谐, 气势如虹;g 突出情感, 增加表现力;h 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4 对比:①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②运用对比手法,把XX 和XX 进行对比,突出/ 强调了+对象+特性,(有时还表达/ 抒发了谁 ________ 之情)5 夸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 突出 __________ (特点/ 特征),① 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给人印象深刻②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③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 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 强调 _________ (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在参加考试的时候经常用到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题目,殊不知这种试题都有规律可循,其答题格式如下:
1、比喻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了……特点,表现作者……之情。
2、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将……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动作,赋有,表达作者……感情。
3、人物描写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了……描写方法,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情态,表现了人物……心理,揭示了人物……感情(或品质)。
4、词语理解型答题格式: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含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
阅读答题格式及常见修辞方法
阅读答题格式及常见修辞方法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____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3、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_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4、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更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了表现力.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复:强调,使感情表达更强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7、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引出/强调_______(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使文章有起伏。
强调问题,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和思考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表达结果。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了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表达结果。
:9、对比:使对比的单方更突出。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将______与______对比,强调了______。
突出了______。
一、景物描写的方法:消息结合、概况与详细结合、远近、移步换景1、从多种感官写。
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2、正面与侧面相结合3、多角度的进行描写:上下、远近、俯仰、动静、虚实、点面。
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1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2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把什么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3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6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7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8对比:()与()对比,强调了()突出了()9通感:()是()觉。
()是()觉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答题格式1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1.比喻: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②议论文中,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3.排比:①增强语气语势;②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③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4.反复: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5.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6.对偶:①语言简练工整;②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③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7.对比: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8.反问:①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②引起读者反思.9.设问:①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②用在段落开头或结尾,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进一步深入,脉络清晰.10.引用:议论文:增强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11.反语: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讽刺等。
2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
这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了。
比喻又叫打比方,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比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
这个比喻句中,漓江的水,是本体,翡翠是喻体,比喻词是“仿佛”。
比喻有三种基本类型,其一,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如同”等。
其二,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是”“变成”“成为”等比喻词连接。
如:草原变成了一块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
其三,借喻,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有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进行叙述。
如:两只小虫都沉没在松树的黄色眼泪里。
二、拟人。
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再如:大海啊,你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
三、夸张。
就是把所描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者缩小,这样更加鲜明突出,令人印象更深刻。
八种修辞手法答题公式
八种修辞手法答题公式
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议论文中,使抽象的道理变的具体生动,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二. 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三.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的表达——(句子表达的情感)
五.对偶。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六.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层层深入的写出——,表达了作者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突出感情,增强表现力。
七. 设问。
开头设问:点名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中间设问:引发作者的注意的思考。
八.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言更强烈,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修辞手法答题格式(7篇)
修辞手法答题格式(7篇)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
依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方案,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向上级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状况、工作中的阅历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的文章7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修辞手法答题格式1、冰川融碧水,波浪化银梭。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天助自助者,力量出天才!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我的零点时刻读后感范文。
8、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9、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0、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龙盘九曲岭,长啸傲天博。
15、英勇的面对阳光,阴影自然。
1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7、失败者找借口,胜利者找方法!1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19、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21、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2、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23、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24、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25、少年郎,不懂书贵。
白发翁,千金求学。
26、花儿在欢乐,鸟儿在唱歌,小草在翩翩起舞。
其次篇: 修辞手法答题格式1、天上流下了泪水。
2、秋雨像一位大方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来时,她或许会带了一袭秋风,雨中透着丰收的喜悦,偷偷的躲在云中,任由雨水滴到人间,看着大地喜悦的接受雨水的滋润。
3、老天仿佛也在抽泣。
4、夏雨恰恰与春天相反,总是急匆忙的,他喜爱毫无预兆的来,又喜爱静静的离去,来时急暴的,不时呼来狂风,唤来雷电。
倾诉自己的不悦。
5、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6、夏雨来的那么快,走得那么急,正应了那句话:来也匆忙,去也匆忙。
7、秋雨像一位大方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完整版)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一般性答题格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体现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1、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借喻: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课内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课内例: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课外例:2007年江苏淮安语文中考题《西风胡杨》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
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而在答题时,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则能让我们的答案更加准确、清晰、有条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
一、比喻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特点),表达了(情感/主旨)。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这句话把月亮比作大圆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神态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特点),表达了(情感/主旨)。
例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赋予小鸟人的“歌唱”这一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鸟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缩小)了(事物)(特点),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三千尺”夸大了瀑布的长度,突出强调了瀑布的雄伟壮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节奏感更强,增强了语势,强调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例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答题模式
比喻:
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拟人:
答题模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 之情。
夸张:
中间设问: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答题格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 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 顶真 •通感 •引 用•顶真•互文等修辞手法。
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 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1、对比。包括烘托(红花衬绿叶,烘云托月,众星捧 月)、反衬(以反衬正,以有衬无,以动衬静,以虚 衬实。正反对比。抑扬褒贬对比)。
作用:都使文章主旨表达更加鲜明。 2、托物言志、借物喻义、象征 作用:含蓄委婉地表达中心。 3、设置悬念 作用: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
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强调/突出。答题格式:运用夸张的修 辞手法,夸大(夸小)地突出了….的表 达效果。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复:
答题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 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 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对偶:
答题格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 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 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 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 美。
排比:
答题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 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层层深入 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 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外例三: •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具体语境回答)
• 答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量的特点, 使她不善喝酒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 答②:……突出地表现了她面对幸福突然来临时的感觉, 使她的陶醉感表现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 5、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 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意思), 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思考。 • 6、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 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 达了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 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 比如: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 股摔成两半! •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 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 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使小草人格化,生 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1分),表 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1分)。
• 课内例二: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朱自清 《春》)
•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果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果树之花争相斗艳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 爱之情。
• 课内例二:
•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
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 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 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
• 课外例二:
•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
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
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
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 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美无处不在的特点。
• 4、夸张
• 答题思路: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 么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1)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 式上是相类似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 体)。常用:像、好像、仿佛、好比、仿佛……似的等 喻词来联系。 例如:湖面像是镜子。 (2)暗喻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 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 (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为、变 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比如:下大雨了,他没带伞,结果成了落汤鸡。 (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 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 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 •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 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 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 语。 •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 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 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 后自己回答。 •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4.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
• 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 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 • 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 强调。 •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民的人。(排比)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
• 3、排比
• 答题思路: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什 么)内容,或突出(什么)感情。 • 课内例一:
•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谁是最可爱的人》)
•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 更强烈,强调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志 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修 辞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 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 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 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 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 物。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 后自己回答。 •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 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 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 记住这一真理。 •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 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 如:①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 “ 先生,给现 钱,袁世凯不行么”? ③“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还有 千千万万个李公朴”。
•
①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②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
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
③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
都在我掌中似的。
• 2.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 • 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 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 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 • 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设问) •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 3.借喻和借代的不同 •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 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 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 点。 •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 பைடு நூலகம்外例三:
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 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
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
•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 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 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 致极了。
学习修辞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 1.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 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
• 7、设问: 运用设问,引出/强调_______ (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 • 8、对偶:运用对偶,把 的意思表 达得更完整、透彻,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节奏感和感染力。 • 9、借代:运用借代,突出人/事物的特点/ 特征,使意思表达更加典型/形象/生动。
• 10、引用:通过引用 的(名言或 警句或资料等),使表达的内容增强说服 力。 • 11、反语:运用反语的形式,突出强调了 • 的意思。
常见的修辞手法具体答题思路
• 1、比喻
• 答题思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 课内例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 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 课外例三: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 • 选句出处: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 而从容就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赴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 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
•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胡杨人格化,形象地描绘 了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精神 和硬朗的本色。
• 课内例一: •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了。(老舍《骆驼祥子》)
• 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北京 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 课外例二: •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 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的特点,使场 地的小表达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 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 慷慨赴死的气节。
• 2、拟人
• 答题思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格化,
生动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表达了(谁,什 么样的)(哪些)感情。
• 课内例一: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