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之第5单元 第3板块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三 东海之大乐 Word版含答案

三东海之大乐[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泾.流(jīnɡ) 2.两涘.(sì) 3.渚.崖(zhǔ)4.尾闾.(lǘ) 5.礨.空(lěi) 6.稊.米(tí)7.牟.(móu) 8.汒.然(máng) 9.喙.(huì)10.井(hán)11.缺甃.(zhòu) 12.灭跗.(fū) 13..虷.蟹(hán) 14.絷.(zhí) 15.適.適然(tì)16.商蚷.(jù) 17.跐.黄泉(cǐ) 18.呿.而不合(qū)二、通假字1.不辩.牛马通辨,分别、辨别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墟,处所,所居之地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通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5.汒.然异之通茫,模糊不清6.公子牟隐机.大息通几,几案,小桌子7.出跳梁..乎井之上同跳踉,腾越,跳动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智,智慧;通境,界线9.反.于大通通返,返回三、古今异义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义:到达 今义:另提一事的介词2.东面..而视 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脸色今义:面容、相貌;比喻事物的样子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懂得大道理 今义:对财物不吝啬,不小气5.计中国..之在海内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6.不以多少进退..者 古义:增减 今义:前进和后退7.合同..异 古义:“合”,使……合;“同”,相同 今义:两方或多方订立共同遵守的协议 8.然不然..古义:不正确 今义:不这样的话 9.是非..坎井之蛙与 古义:这不是 今义:对错 10.百川灌河. 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四、一词多义1.闻⎩⎪⎨⎪⎧①闻.道百 听到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学识2.知⎩⎪⎨⎪⎧①不知.论之不及与 知道②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智慧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知识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了解3.方⎩⎪⎪⎨⎪⎪⎧①敢问其方.道理②方.存乎见少 正③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④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地方⑤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⑥可谓仁之方.也已 方法4.于⎩⎪⎨⎪⎧①拘于.虚也 介词,被②莫大于.海 介词,比③反于.大通 动词,到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秋水时.至 时:按时间 (2)顺流而东.行 东:向东2.名词作动词 舌举而不下. 下:放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1.合.同异 合:使……合 2.离.坚白 离:使……离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壮美的景观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穷.众口之辩穷:使……穷尽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认为……少轻:认为……轻(2)然.不然然:以……为然(3)可.不可可:以……为可(4)汒然异.之异:为……感到奇异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也”表示判断)(二)被动句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2.拘于虚也(“于”表示被动)(三)省略句1.不知论之不及(之)与(“及”后省略代词“之”)2.知之弗若(之)与(“若”后省略代词“之”)(四)状语后置句1.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以察”“以辩”作状语,后置) 2.自以比形于天地(“于天地”作状语,后置)(五)宾语前置句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己”作“若”的宾语,前置)2.我之谓也(“我”作“谓”的宾语,前置)3.又奚以自多(“奚”作“以”的宾语,前置)4.莫吾能若也(“吾”作“若”的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秋 水 时 至,百 川 灌 河。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光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光 Word版含解析

光诗海拾贝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读《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首联即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

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

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

颔联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

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颈联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

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

“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

尾联写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

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

杨必(1922-1968),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

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

解放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院系调整,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系。

1968年因病去世。

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1979年,复旦大学外文系为杨必开了追悼会。

对于她的死因,有人疑心是自杀。

她姐姐杨绛不接受这种说法。

她在忆文中这样说:“我知道阿必的脾气,她决不自杀。

军医的解剖检查是彻底的,他们的诊断是急性心脏衰竭。

”但是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同事知道杨必是在受到迫害后自杀的。

他们说,杨绛如是说,可能是因为她在北京不清楚情况,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自杀被当做“对抗文革”的罪行,所以家属一般都回避说是自杀,后来就一直沿用这个说法。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荒谬.( ) ②臃.肿( ) ③掷.下( ) ④嘿.然( ) ⑤鹄.立( ) ⑥褊.狭( ) ⑦倏.忽( ) ⑧嗤.嗤( ) ⑨骤.然( ) ⑩阴霾.( ) ⑪窸窣..( ) ⑫黑魆.魆( ) 答案 ①miù ②yōnɡ ③zhì ④mò ⑤hú ⑥biǎn⑦shū ⑧chī ⑨zhòu ⑩mái ⑪xī sū ⑫xū(2)多音字①露⎩⎪⎨⎪⎧ 露.头( )露.珠( ) ②藉⎩⎪⎨⎪⎧狼藉.( )枕藉.( ) 答案 ①lòu/lù ②jí/jiè2.辨清字形(1)⎩⎪⎨⎪⎧ 抵( )扺( ) (2)⎩⎪⎨⎪⎧ 愉( )渝( ) (3)⎩⎪⎨⎪⎧ 惦( )掂( ) (4)⎩⎪⎨⎪⎧ 陪( )倍( ) (5)⎩⎪⎨⎪⎧ 肆( )肄( ) (6)⎩⎪⎨⎪⎧谬( )缪( )(7)⎩⎪⎨⎪⎧ 恼( )脑( ) (8)⎩⎪⎨⎪⎧ 携( )镌( ) 答案 (1)抵达 扺掌而谈 (2)愉悦 始终不渝 (3)惦记掂量 (4)陪衬 倍增 (5)放肆 肄业 (6)荒谬 绸缪 (7)恼人 大脑 (8)携手 镌刻3.辨析词语(1)熟悉·熟习辨析“熟悉”指知道得清楚。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文档:第5章+13 短评两篇+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文档:第5章+13 短评两篇+Word版含答案.doc

13 短评两篇[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回銮.( ) 懿.旨( ) 辄.( ) 诏.书( ) 两码.事( ) 拿拷.( ) (2)多音字钥⎩⎨⎧( )钥匙( )锁钥 服⎩⎨⎧( )服从( )一服药 【答案】 (1)luán yì zhé zhào mǎ kǎo(2)yào yuè fú f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ɡōnɡ( )顺ɡōnɡ( )亲⎩⎨⎧揣mó( )描mó( ) ⎩⎨⎧何以kān ( )之kān ( )测地形 ⎩⎨⎧戊xū( )变法shù( )守边疆 【答案】 恭 躬 摩 摹 堪 勘 戌 戍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否则 反之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一名20来岁的男子突然一下从桥护栏上翻了出去,坐在桥外侧的排水管上,口中振振有词....,情绪激动,似乎随时都要往河里跳。

(×)请说明理由:“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这里并不是理直气壮,根据语境此处可用“念念有词”。

(2)李木匠天生力气大,在做木工时,斧斧有力,入木三分....。

(×) 请说明理由: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此处属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3)傅抱石巨幅国画《雨花台颂》以4 620万元的惊人高价拍出,创造了近两年国内古今书画拍卖新天价。

近年来,书画市场出现厚今薄古....现象,近现代书画天价频出,而古代书画却受人冷落,乏人问津。

(√)请说明理由:“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现代,轻视古代。

[相关·知识]《奴隶与盗贼》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北京告急,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5单元自读文本伍员之死+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第5单元自读文本伍员之死+Word版含解析.doc

学生用书[P104~P106]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使易种于兹邑B.乃属其子于齐鲍牧C.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D.益疏子胥之谋解析:选D。

A.“易”通“施”,延长,延续;B.“属”通“嘱”,嘱托,托付;C.“鞅”通“怏”,不满意。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劓殄.灭之殄:绝灭B.吴人怜.之怜:同情C.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习:熟悉D.必树.吾墓上以梓树:种植解析:选C。

习:训练,操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汝与.吴俱亡,无益也尽与.韩信B.且.欲有所用之也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C.益疏子胥之.谋犹人之.有腹心疾也D.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然.今卒困于此解析:选D。

A.和;给。

B.将要;况且。

C.助词,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都表转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越王为人能辛苦..B.子胥以为..不可C.此商之所以..兴D.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解析:选B。

A.古义:经受艰苦困厄;今义:身心劳苦。

B.古今义相同,都是认为。

C.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结果。

D.古义:亲自出征;今义:自己(做)。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

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

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

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

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

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2019秋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粤教版)演练:第三单元9+热爱生命:生命之歌+Word版含解析

2019秋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粤教版)演练:第三单元9+热爱生命:生命之歌+Word版含解析

9 《热爱生命》:生命之歌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我出身于工人阶级。

早年我就胸怀大志,积极热情富有理想;童年时期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是我生长在一个浅陋粗俗、养、没有文化的环境里。

我没有什么前途,只是仰望着上层社会。

我的社会杰克·伦敦冒充水手1902年8月,伦敦东区的贫民窟里来了一个穷汉,他自称是流浪的美国水手。

从他的谈吐、摇摇晃晃的姿势和一身破烂的衣服看,人们断定他确实是个穷水手。

这个水手待人热情,善于交际,愿意和一切人交朋友,什么都想知道。

白天,他出没于工人家庭和难民收容所。

他和难民一起排队领面包,同穷汉们一起躺在街市上或公园里,不停地和人们聊天。

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水手,乐于把心里话告诉他。

到了晚上,这个水手就躲到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地方,把他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都记下来。

三个月后,这个水手提着一个手提箱回到了美国。

不久,根据箱子里的素材写成的特写《深渊中的人们》出版了。

作品令人信服地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你知道这个冒充的穷水手是谁吗?原来他是美国著名的进步小说家杰克·伦敦。

他出生在一个破产农民家庭里,青少年时代是在穷苦中度过的。

成为作家后,他更加注意接触社会生活,常与农民、流浪汉、乞丐交往,并详细记录他们的谈话,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小纸条成了百宝囊——杰克·伦敦读书法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

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

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赏析示例 六国论(共7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赏析示例  六国论(共71张PPT)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 才真正开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பைடு நூலகம்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只有不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 过去不等于未来。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 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人越是高兴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不可压倒一切,但你也不能被一切压倒。 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5单元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5单元  Word版含答案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掌握和理解小说的内容。

2、能力目标: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个性,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教学难点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用平时的阅读小说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悟中学懂,上升为一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

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来品味一下这是怎样一个悲剧故事。

二、作家作品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他们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代表作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抽生朗读,概括情节。

一个叫清兵卫的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

四、具体分析情节提问:这篇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很强。

而故事情节都按一定的模式运行: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请大家按照这个模式,把文章的情节主线理清。

1:发生——展示矛盾(在文章的发生部分,作者往往要展示矛盾。

文章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提问1:清兵卫对葫芦的态度如何?父亲、老师是如何看待清兵卫痴迷葫芦的?清兵卫喜欢什么样的葫芦?父亲和客人喜欢什么样葫芦?明确1:清兵卫痴迷葫芦,但是父亲和老师觉得他是没出息的孩子。

高中语文选修第5单元 第3板块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第5单元 第3板块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 第三板块 课时训练二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遘:遇,遭受 B. 或随有瘳.瘳:病重 C.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钩致:逮捕 D. 狱.具矣 狱:案件,罪案 解析:瘳:病愈。

答案:B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作.而言曰 此疫作.也 B. 余叩所以..此所以..染者众也 C. 狱具.矣 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D. 每质.狱词 然犹质.其首 解析:所以:都表示原因。

答案:B3.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B. ⎩⎪⎨⎪⎧ 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 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其.孰能讥之乎 D. ⎩⎪⎨⎪⎧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解析:A 项: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 项:引进动作处所,可译为“在”/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C 项:代词,“那”“那些”/副词,表示反诘语气“难道”。

答案:D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鹿鸣宴”一典是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

B. “黍熟黄粱”一典出自唐沈既济的《枕中记》。

C. “车旅蚁穴”一典出自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D. “卢生遗表”一典出自唐传奇《昆仑奴》。

解析:“卢生遗表”出自唐传奇《枕中记》。

答案:D5.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译文:偶尔拿来一则来看看,好像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如同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见到了昔日的城郭人民,自己反而能因此高兴。

B. 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译文:屋的前面很亮,屋的极端有气。

C. 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

译文:每次审察判决书,必然能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寻求出一些可以放生的人。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诗歌部分-第5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诗歌部分-第5单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Word版含解析.do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名字的由来艾青(原名蒋海澄)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他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识作者]开一代诗风的诗人——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北方》《大堰河》《火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诗论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

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发展的诗人。

[探背景]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的诗篇。

诗人当时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家乡浙江来到了武汉。

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

伶官传序本课话题——忧患意识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不要重蹈覆辙。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个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深思。

海尔集团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那就是“赢家通吃”。

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

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忧患意识,不努力进取,就等于自取灭亡。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离娄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如。

——《菜根谭》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伶.官(línɡ) 契.丹(Qì) 锦囊..(jǐn)(nánɡ) 沾襟.(jīn) 仇雠.(chóu) 勖.勉(xù) 困于所溺.(nì) 逸豫..(yì)(yù) 信函.(hán) 俳.优(pái) 系.燕父子以组(xì)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微⎩⎪⎨⎪⎧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地位低下,卑贱)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盛大) (5)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相当于“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那么)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孰能讥之乎(语气词,表反问,难道)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向东) (2)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向前) (3)一夫夜.呼(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5)函.梁君臣之首(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6)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用作动词,推究)(7)而告以成功..(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8)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用作名词,有谋有勇的人物)(9)乱.者四应(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10)忧劳可以兴.国(使动用法,使……兴)(11)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亡)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岂非人事..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 东海之大乐 教案6 Word版含解析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在诵读学习中体会河伯这个形象的可爱之处.。

德育目标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是很有限的,不能骄傲自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庄子的好几篇文章,有许多成语即出自于《庄子》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逍遥游》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无端崖之辞》涸辙之鲋、运斤成风。

还有井底之蛙、邯郸学步、以管窥天••每个都堪称经典,今天我们学习《东海之大乐》的第一则故事中,其中也形成了几个有意思的成语,我们一起学习吧••二、走进庄子及《庄子》(板书:东海之大乐庄子)问: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庄子及《庄子》一书的了解。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正音以后,齐读。

径(jīng)涘(sì)殆(dài)闾( lǘ) 礨(lěi ) 稊( tí) 比(b ì)四、课文分析思考讨论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的叹包括哪些内容?4.你如何看待河伯这个人物形象?分组讨论5分钟五、在思考中明确以下文言知识1、重要实词百川:众多。

泾流:直流的水波。

泾:同“径”,直。

两涘:两岸。

旋:掉转。

面目:偏义复词,指面部。

野语:俗语。

闻道百:听说的道理很多。

闻少仲尼之闻:听说子之难穷:穷尽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2、活用词语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河流古今异义至于北海古:到今:表示另起话题于是焉古:在这时今:连词,表结果不辩牛马。

高中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五单元 一 无端崖之辞 Word版含答案

一无端崖之辞一、识记字音1.郢.人(yǐnɡ) 2.白垩.(è) 3.砍斫.(zhuó)7.浑沌..(hún dùn) 8.巨缁.(zī) 9.鲵鲋..(ní fù)10.黄馘.(xù) 11.破痈.(yōnɡ) 12.鹓.(yuān chú)二、通假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通瞬2.没而下通陷,下陷3.骛扬而奋鬐.通鳍,鱼鳍4.惮.赫千里通怛5.苍梧已.北 同以6.趣.灌渎,守鲵鲋 通趋,趋向、奔向 7.王说.之,益车百乘 通悦,喜欢 8.反.于宋 通返,返回 9.夫处穷闾阨.巷 通隘,狭窄三、古今异义 1.背逡巡.. 古义:退却今义: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2.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 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3.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5.闻任氏之风俗.. 古义:志趣,传闻今义:指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等的总和 四、一词多义1.顾⎩⎪⎨⎪⎧①顾.谓从者曰 回头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拜访③拔剑四顾.心茫然 看④莫我肯顾.照顾2.为⎩⎪⎨⎪⎧①尝试为.寡人为.之 前“为”wèi ,替 后“为”wéi ,做②吾无以为.质矣 wéi ,作为③北海之帝为.忽 wéi ,是④为.国以礼 wéi ,治理3.引⎩⎪⎨⎪⎧①引.之盈贯 拉开弓②引.河水灌民田 引导,疏导③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后退④引.颈而鸣 伸长⑤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4.适⎩⎪⎨⎪⎧①适.矢复沓 刚刚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去③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④向晚意不适.舒畅5.干⎩⎪⎨⎪⎧①饰小说以干.县令 游说②寘之河之干.兮 岸③森然干.霄 直冲6.以⎩⎪⎨⎪⎧①吾无以.为质矣 介词,把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介词,用③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连词,用来7.于⎩⎪⎨⎪⎧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向②于.是鸱得腐鼠 在③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从;到④其于.大达亦远矣 对于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上.窥青天,下.潜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2)日.凿一窍 日:每天 (3)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南:向南2.名词作动词 (1)没而下. 下:向深处游 (2)离而腊.之 腊:制成干肉 (3)庄子来,欲代子相. 相:做宰相(二)动词的使动用法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使……活 2.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悟:使……觉悟(三)形容词作动词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远:相差很远 2.商之所短.也 短:不擅长(四)副词作动词 尽.垩而鼻不伤 尽:完全除去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1.我,东海之波臣也 (“也”表判断)2.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也”表判断) (二)省略句1.措杯水(于)其肘上 (“水”后省略介词“于”) 2.投竿(于)东海 (“竿”后省略介词“于”) (三)状语后置句1.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于浑沌之地”作状语,后置)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于枯鱼之肆”作状语,后置) (四)宾语前置句子何为者邪(“何”作“为”的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庄子 送 葬,过 惠 子 之 墓,顾 谓 从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 者曰:“ 郢 人 垩 漫 其 鼻 端,人说:“有一个郢地的人,白土弄脏了他的鼻尖,(白土的大小若 蝇 翼, 使 匠 石 斫 之。

新人教版选修五第五单元课文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五第五单元课文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五第五单元课文解析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选自人教版选修五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回顾展望”,由于学习了本组课文和学完了《春》一文,学生已经了解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因此我选择了“课文回顾”“本单元整体回顾”两个专题。

课文解析【生动的开头】《石榴》一文运用了倒叙的方法写了石榴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石榴开花的过程。

写作者走近石榴园,看到石榴花开得正旺盛,那繁密的树枝伸向四面八方,好像在迎接什么客人。

写作者又看到石榴花多得挤在树上,几乎看不到树枝了,而且满树都是红色的石榴花,如同一个大火球。

作者的内心被触动了,觉得那些石榴花就像一颗颗火红的玛瑙,不禁让他想起了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付出的英雄战士。

“简洁,生动”,能够将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联想的合理性等方面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层次感。

有感情地朗读,还要注意把握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体会文章开头引出下文和结尾照应的表达效果。

【精彩的描写】《桂花雨》一文主要通过对四个片段的描写来体现桂花的特点。

①桂花很香②桂花很小③桂花很密④桂花很多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简洁,作者抓住了桂花的颜色、形态等外在特征,用词贴切,具有艺术感染力。

课文写桂花落时是这样的:“接着,从树叶间,从空中,不断有细小的花瓣撒下来,桂花开始像细小的金色的雨。

”“撒”“飘”“落”“铺”“盖”这些词语运用巧妙,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纷纷落下的情形,也写出了桂花的芳香迷人。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桂花的香气使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桂花的香气,不浓,但不会消失。

”等等,我们要善于在阅读实践中积累语言,注重锤炼语言。

课文写桂花落时是这样的:“桂花落在我们的院子里,院子里是香的;院子里的桂花香,飘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也是香的。

”课文既写了桂花给人带来的愉悦,也写出了桂花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用“香”字贯穿全文。

( 2)运用排比,推进情感的升华。

在作者眼里,桂花不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还带给他人美好的享受。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讲义: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 Word版含解析.doc

葡萄月令难忘师恩汪曾祺小时候,生活在家人赞扬和鼓励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他的童年,是个“惯宝宝”(十分娇惯、宠爱的意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士观里都记了名。

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鳖”。

1923年,汪曾祺三岁时,生母杨氏去世。

1925年,入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

这个幼稚园只有一个女教师,名叫王文英。

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

56年以后,即1982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看望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

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

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

”表达了对恩师的爱戴、感激之情。

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识作者]率性真诚的作家——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接触到大量新文学作品和翻译的作品。

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最初的作品有《小学校的钟声》和《复仇》等,得到了时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的小说家沈从文的亲自指导。

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和上海当中学教师。

1947年写于上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很大影响,并显露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1948年出版小说集《邂逅集》。

同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历史博物馆。

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探背景]汪曾祺是一位“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发现、再现与礼赞生活中的善与美为己任,他说“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美育“是医治民族创伤,提高青年品德的很重要的措施”。

因此,他用笔一次次将“美”推向了极致。

2025版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5版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苦难的琴音[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诗歌都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抗日斗争全面爆发后不久,诗人目睹抗战时期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现状,相识到通往成功之路的艰辛,从而写下此忧患之作;《老马》是诗人面对新中国成立前苦难深重的农夫写下的深厚之作;《憎恨》是诗人在烽火连天的斗争年头发出的愤懑之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表现出学问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洁白的墙》以惊人的单纯处理困难的“文革”中人的情感历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闻名诗人。

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5月回沪,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在狱中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来到武汉,写下了本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擅长用深厚、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他是自由体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具有散文美,不求外在形式整齐与押韵,特别自由,但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别具一种力气。

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艾青诗歌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诗论集《诗论》《艾青谈诗》等。

2.背景探寻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

这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想着全力抗日,而是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中国的正义人士。

诗人怀焦急迫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抗战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觉报国无门。

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斗争通向成功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

这一切都剧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经特别动荡的内心,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名言警句艾青名言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2.个人的苦痛与快乐,必需融合在时代的苦痛与快乐里。

3.人民不喜爱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堂而皇之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教师用书 第5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教师用书 第5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悼.念(dào) 绰.号(chuò) 船棹.(zhào) 泥淖.(nào) 慰藉.(jiè) 狼藉.(jí) 横槛.(jiàn) 游弋.(yì) 戈.矛(ɡē) 偌.大(ruò) 履.行(lǚ) 曳屣.(xǐ)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yāo (邀)请xí(檄)文 ⎩⎨⎧ 遵xún (循)逃dùn (遁) ⎩⎨⎧tán ɡ(搪)塞tán ɡ(唐)突 第3步||释词义——送你一双慧眼1.唐突:①乱闯;冒犯。

②混充。

2.轮换:轮流交换。

3.搪塞:敷衍塞责。

4.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求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

一、几种常见的有声语言1.日常口语体——交谈交谈属于会话式语言。

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一个话题交换意见、交流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的语言形式。

交谈的语言要求明快生动、灵活自如、用语雅俗共赏。

如当代演说家李燕杰曾与一个青年围绕人生问题以戴十字架为话题进行了交谈:问:“你挂十字架,会念祈祷词吗?”答:“不就是‘阿门’吗?”问:“不对。

你读过《圣经》吗?”答:“没读过。

”(李燕杰简单地介绍《圣经》的内容,然后又问)问:“比如,有位姑娘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表面看,挺美。

可是,有人告诉你,她就是爱在电车上干这个(做扒手动作),你还认为她美么?”答:“内外不一致,不美。

”问:“有这么一幅油画:一个修女,外表显得很肃静,内心对耶稣很虔诚,胸前挂一个十字架,你觉得很美吗?”答:“内外相和谐,对基督教来说,还是很美的。

”问:“那么,你既不懂《圣经》,又不信基督教,胸前挂着十字架,你美在哪儿呢?”谈话结束,年轻人取下了胸前的十字架。

2.实战口语体——论辩论辩是持不同见解的双方就一个观点进行论争的一种语言艺术,分为生活论辩与赛事论辩。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第五单元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熟读文本。

2.了解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作品中表现的情与理。

3.体会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结构特点。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

“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贯注其中。

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和特征。

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

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

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

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

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

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

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

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

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

六国论说作者(一)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旧传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高中语文选修之单元知识梳理与评估5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之单元知识梳理与评估5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知识梳理与评估(五)(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15分)1.暴.霜露,斩荆棘:____通____2.暴秦之欲无厌.:____通____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通____4.当.与秦相较:____通____5.及仇雠.已灭:____通____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通____7.远具时羞.之奠:____通____8.零丁..孤苦:____通____9.皆不幸早世.:____通____10.敛.不凭其棺:____通____11.终葬先人之兆.:____通____12.以待馀.年:____通____13.悠悠苍天,曷.其有极:____通____14.与可没.与陈州:____通____15.少.纵即逝矣:____通____答案:1.“暴”通“曝”,暴,暴露;2.“厌”通“餍,满足;3.“无”通“毋”,不要;4.“当”通“倘”,如果;5.“雠”同“仇”,仇敌;6.“无”通“毋”,不要;7.“羞”通“馐”,美味食物;8.“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9.“世”通“逝”,死;10.“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11.“兆”通“垗”,墓地;12.“馀”通“余”,剩下的;13.“曷”通“何”,什么;14.“没,通“殁”,死亡;15.“少,通“稍”,稍微二、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20分)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礼天下之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负而前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仓皇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夫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乱者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汝又不果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莫如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而视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汝之纯明宜业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苍苍者欲化为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长吾女与汝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乃能衔哀致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强者夭而病者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将成家而致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蜩腹蛇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亏:使……亏损,使动用法。

高中语文选修单元质量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单元质量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五(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二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

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虚词和句式,(1)句中的“旧”“以”“以”;(2)句中的“及”“待”“得无”(固定句式);(3)句中的“乖”“是”“良”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
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译文:
《魏略》中说:刘备在樊城屯军。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地区(袁绍),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向北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诸葛亮)年纪比较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入座集合完毕,其他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什么。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在编织。(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只是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这是什么话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不及。”诸葛亮又说:“将军估计自己又怎么样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公)。”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正为这发愁呢,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真正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满;可以和刘表说,让封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如实上报,这样的话封国内人口就多了。”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大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有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对于“亮乃北行见备”和“非亮先诣备”两个细节,孰是孰非,原文在结尾提到“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可见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异辞乖背”。
答案:B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A.“鹿鸣宴”一典是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
B.“黍熟黄粱”一典出自唐沈既济的《枕中记》。
C.“车旅蚁穴”一典出自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D.“卢生遗表”一典出自唐传奇《昆仑奴》。
解析:“卢生遗表”出自唐传奇《枕中记》。
答案:D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卑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三次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确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各个不同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叙述事实大多精审而正确。这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据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或者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或者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错误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诫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以及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作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亮知荆州次当受敌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
解析: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发现“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翻译成“驻军”作谓语,就会造成整个句子前后矛盾,“次”——“第二个”,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应当受敌(的地方)。
解析:A项,古义:活人。今义:陌生人。C项,古义:度过。今义:享受、受用或忍受。D项,古义:活的可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答案:B
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贫者席地而卧②予我千金,吾生若③法应立决④日四三人⑤必械手足⑥贫则面语之⑦然犹质其首⑧主梏扑者亦然
译文:满足我的条件,就先刺心;否则砍去了你的四肢,心还不会死。
解析:在前面墙上开一个窗户用来通光,屋顶开一个天窗用来透气。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B.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C.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D.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联:打开心结倾诉才能解脱
答案:A
10.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13.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你给它拟副对联,并写条横批,以彰显它的作用。
要求:上下联每句不得少于5个字,横批至少4个字,平仄不作严格要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化解烦恼交流方可释怀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答案:A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句陈述后表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也放在两个相同结构表否定的句子之间,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于是A项正确。B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用;第二句的“以”作连词,来,于是B项不同。C项第一个“乃”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项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指代,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代,翻译成“他”。
译文:偶尔拿来一则来看看,好像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地方,如同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见到了昔日的城郭人民,自己反而能因此高兴。
B.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译文:屋的前面很亮,屋的极端有气。
C.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
译文:每次审察判决书,必然能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寻求出一些可以放生的人。
D.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第五单元第三板块课时训练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遘:遇,遭受
B.或随有瘳瘳:病重
C.少有连,必多方钩致钩致:逮捕
D.狱具矣狱:案件,罪案
解析:瘳:病愈。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B.余叩所以此所以染者众也
C.狱具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以及文言句式的“四字一断”格式。
答案:C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