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案(1)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案(1)人教版
●说课
《屈原列传》虽属史传文章,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的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夫对话等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来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
3.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
4.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5.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思想教育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教学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1.品读——欣赏法。
2.讨论法。
●教学用具
1.图书馆有关屈原的资料。
2.投影仪。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在中国屈原可谓家喻户晓。但先秦文献没有说到屈原,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最可靠的文献资料。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直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司马迁是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着的感情。他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
二、整体初读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2.要求其他同学默读并根据预习情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文章段落。
(二)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三)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疏通课文
逐段解释难句,疏通全文,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
做法: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清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段。
(1)文章的第一小节——明确: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的才能,说明“王甚任之”。楚怀王是怎样信任屈原的呢?“为楚怀王左徒”,左徒,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与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可见怀王不仅是非常信任,而且对他极为重用。楚怀王为何如此信任和重用屈原呢?从本段看有两个原因,一是屈原是“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二是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字里行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明确:“王怒而疏屈平”的原因是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贤能。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重要法令,上官大夫便从中作梗。上官大夫的行为“见而欲夺之”,“夺”是理解该句的关键,“夺”有“抢夺”“夺易(改动)”二义,课文注释取前者。“屈平不与”中的“与”亦有“给予”“与同(赞同)”二义,课文注释将“不与”解释为“不给”。和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可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讲,“与”作“赞同”讲。郭老的解释有他的道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这两种理解都提供给大家以利于同学们深入探究。
(3)“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