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振动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9 4.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9 4.2 与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同类标准的对比 .....................................................10
附件三:
《环境振动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环境振动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项 目 名 称:环境振动标准 项目统一编号:370 承 担 单 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组主要成员:张斌、卢伟建、张翔、辜小安、肖南、王毅民、 魏显威、熊文波、李孝宽 标准所技术管理人:张国宁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
目录
1 项目背景...................................................................................................................................1 1.1 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Baidu Nhomakorabea............................................................................................3 2.1 新环境振动问题和振动源的出现...............................................................................3 2.2 适用范围的局限性.......................................................................................................3 2.3 滞后于国际标准的发展...............................................................................................3 2.4 测量方法的一些表述滞后于仪器技术的发展 ...........................................................3
i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本标准修订工作于 2006 年度列入了环境保护部的计划,下达计划的文件号为环办 函(2006)371 号,项目统一编号为 370。
(2)本标准修订项目的承担单位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参加单位有:中国铁 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 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黄石市环境监测站、杭州爱华仪器有 限公司等。
6.1 计权曲线.....................................................................................................................10 6.2 国外相关振动标准简介.............................................................................................13
1
配套标准进行了讨论,认为: ① 我国现有仪器无法满足 ISO 新标准的测量要求。各监测、研究机构目前在用仪器大
多为简单的振动计,无法完成三个方向(x/y/z)的同时测量及频谱测量。而目前市场上符 合要求的仪器产品十分有限;
② ISO 新标准所需的测量仪器缺乏计量标定标准,无法进行仪器验证标定。 ③ 新 ISO 标准在推出后的一段时期内会吸纳各国的意见反馈,有修订和调整的可能。 大家一致认为:新的计权网络是发展趋势,现行的计权网络必将被新的计权网络所代替, 但目前来讲新的计权网络的应用还不成熟,不完备,缺少配套的测量仪器。在这种情况下制 定我国的《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及测量方法》,可先确定新计权网络和旧计权网络的计权 结果的差异性,经过一定量的测量比较分析找到偏离的程度;进而分析我国是否有必要采用 新的计权网络。如果差异不显著,建议保留旧的计权网络;如果差异显著,就要分析新的计 权网络目前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存在的技术难点和人力物力的支出。如果目前采用新的计 权网络难度过大,建议仍然采用旧的计权网络。 (2) 2007 年 10 月 22 日,编制组召开了第二次准备工作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了 ISO 提出的 85 版和 97 版新旧两条计权曲线的异同,指出了新标准中采 用新计权曲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会人员经讨论后对采用新的计权曲线达成共识。在之后 的时间里与会人员对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评价量”、“频率范围”、 “测点位置”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为:环境振动标准中主要考虑起铅直 z 方向,同时兼 顾 x 和 y 水平方向;新标准中的频率范围由于测量仪器设备的原因仍沿用老标准中的 1~80Hz;由于工厂企业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农村应该纳入到标准实用范畴;对于测点位 置,仍然沿用老标准中的位置表述;评价量仍然沿用振动级。 (3) 在确定采用新计权曲线后,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发挥了仪器设备方面的专业优 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发了可以进行不同频率计权的测量仪器,保证和方便了课题组开 展工作。(由于仪器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导致本项目完成时间的推延。) (4) 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类典型的环境振动源进行了调查。主要的调查地点包括 有:北京、广州、沈阳、西安、佛山、重庆、黄石、芜湖、襄樊、铜陵等多个城市,对各种 工业设备、爆破、道路、铁路、城市轨道、社会生活设备、工地施工等类型的振动源及其环 境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搜集了大量数据。 其中,重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这种新型振源,课题组在北京、广州等主要城市进行了重 点的调研,合共 79 个地面监测点。调查对象包括了地铁、轻轨这两种主要的城市轨道形式, 进行了包括列车出站、进站以及匀速行驶等不同情况下的振动测量,同时对振动水平距离衰 减等内容进行了测试。 (5) 2009 年 11 月 26 日在环保部召开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开题论证会,会上论证委员 会听取了标准主编单位所作的标准开题论证报告和标准初稿内容介绍,经质询、讨论,形成 以下论证意见: ①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及测量方法》是对城市区域环境振动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 对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的测量、评价和管理有重要意义。标准编制单位所提供的报告,包括本 标准编制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制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标准编制的原则,资料全面 完整,符合开题报告。 ② 报告对国际和我国的环境振动标准体系的现状以及本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作用作了 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现行国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意见。 ③ 本次标准修订的定位、适用范围符合我国国情,主要内容及编制标准的技术路线具 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4 3.1 适用范围.......................................................................................................................4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3 术语、定义...................................................................................................................4 3.4 环境振动Z计权因子 ....................................................................................................4 3.5 振动功能区划...............................................................................................................4 3.6 环境振动限值...............................................................................................................5 3.7 环境振动监测要求.......................................................................................................5 3.8 环境振动功能区的划分...............................................................................................9
5 标准的实施.............................................................................................................................10 6 附加说明.................................................................................................................................10
1.2 工作过程
(1) 2007 年 2 月 3 日,《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及测量方法》标准编制组召开第一次准 备工作会。
与会代表从多个方面,就标准修订工作修订中比较关键的几个问题如何进行了认真的 讨论,并就如下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A)标准修订是否与 ISO 新标准接轨问题 ISO 标准为推荐性标准,ISO2631 为振动的基础性标准,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技术水平和仪器研发水平等诸多因素制定的。新的计权网络更加科学的反映了振动和人的关 系,与旧的计权网络相比较更真实地反映了振动对人的影响。 随着 ISO2361-1:1997、ISO 2361-2:2003 的提出,ISO2361-1:1985 被废除。新版 ISO 标准在振动评价方法中考虑了振动对人体健康、舒适度、感觉和运动病等诸方面的影响, 与旧版标准相比,更关注人的主观感受。而 ISO2361-1:1985 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基于等感曲 线以及当时采用的“疲劳-熟练度降低限”曲线提出的。新版中涉及的 3 处重要修改: ① 三个方向(x/y/z)同时测量加速度和频谱分析; ② 计权曲线的变化; ③ 频率范围的变化(由 1~80Hz 改为 0.1~400Hz)。 通过讨论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及测量方法》修订总体意 向应与 ISO 标准接轨,优点包括: ① 现行国家标准具有国际化特点; ② 推动振动影响评价的现代化发展。 从我国以往标准化工作经验来看,我国等同采用 ISO 标准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 列。因此,与 ISO 标准接轨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但考虑到现实国情,执行 ISO 新标准受到 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B)仪器的问题 新标准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配套仪器要求太高,在我国仪器水平条件下不便于推广。旧 的计权网络有些简单,在精确程度上和全面性上略显不足;好处在于简便易行。我国目前振 动仪器水平还不能精确到 1Hz 以下的水平,现有的仪器都是应用旧的计权网络。如果采用新 的计权网络,配套仪器会滞后相应的新计权网络,振动仪的监测标准也会相应的滞后。强制 性标准应考虑实用性。 与会人分别针对新旧计权网络的产生背景、优缺点、我国技术水平现状、仪器水平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