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电化学性能
结果与讨 论
图1 n和 1 b分别 为蔗 糖 和乙炔 黑作 为碳添 加剂 合成 LFP x射 线衍 射 图。图 中可 以发 现 ieO 的 2种
谢志刚 பைடு நூலகம்
( 庆文理学院 重 重 庆 42 6 ) 0 1 8


分别采用蔗糖和 乙炔黑作为碳添加剂 , 高温固相法 合成 LF P ie O 复合物 , 利用 x射线衍射 、 扫描 电子
显微镜和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其晶体结构 、 观形貌 和电化学性 能进 行 了研究 。结果表 明 , 表 合成 的LF P ie O 均 为单一的橄 榄石型晶体结构。采用蔗糖包覆 的 LF P ie O 具有更好 的电化学性能 , 0 2C充放 电。 以 . 首次放 电比 容量为 18 6m ・ / ,O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为 10 3m ・ / 4 . A h g2 4 . A h g
L2 O 、e 2 4・ H2 N H P 4庶 糖 、 i 3F C 0 2 0、 H4 2 O 、 C 乙炔黑 、 水 乙醇 、 V F均 为分 析 纯试 剂 。Se e sD 0 无 PD i n 5 0 m
型 x射线 衍射 仪 ( 国西 门子公 司 )C K 德 ,u a辐射 源 , 电压 3 V, 管 6k 扫描速 度 4/ i。  ̄mn 扫描 范 围 1。 0 0 ~8 。
维普资讯
第2 4巷 第 2期
20 0 7年 2月
应 用 化 学
CHI S OURN P I HEMI T Y NE E J AL OF AP L ED C S R
Vo . 4 No 2 12 .
Fb 20 e .o 7
锂 离 子 电 池 正 极 材 料 L F P 电 化 学 性 能 ie O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与改性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与改性

粒度分布不均
合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粒度分 布不均的问题,这会影响电池的 电化学性能。解决方案:通过控 制合成条件,如溶液浓度、反应 时间等,来改善粒度分布。
纯度低
合成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杂质, 影响LiFePO4的性能。解决方案 :通过改进合成工艺,提高合成 纯度,减少杂质含量。
改性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 备与改性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LiFePO4材料简介 • LiFePO4的制备方法 • LiFePO4的改性研究 • 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 • LiFePO4的制备与改性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 前瞻性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LiFePO4材料简介
LiFePO4的结构与性质
热解法
原理
优点
应用
热解法是一种通过高温热处理 前驱体得到目标材料的方法。 在热解过程中,前驱体发生热 分解并脱去部分或全部有机物 ,最终得到LiFePO4正极材料 。
热解法具有工艺简单、制备周 期短、产量大等优点。
热解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 产,也是目前商业化生产 LiFePO4正极材料的主要方法 之一。
LiFePO4晶体结构属于橄榄石型结构,由Li、Fe、P、O元素组成,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电导性、热稳定性以及优良的锂 离子迁移性能。
LiFePO4材料中,每个Li+可以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使得Li+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快速地嵌入和 脱出。
LiFePO4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锂离子扩散系数测量
通常使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或光谱学方法测 量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这些测量可以提供 关于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扩散行为的重要信息。

磷酸铁锂的合成实验报告

磷酸铁锂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 掌握固相烧结法制备磷酸铁锂的实验步骤。

3. 分析磷酸铁锂的物相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橄榄石型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稳定的电压平台和良好的安全性,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固相烧结法是制备磷酸铁锂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高温烧结使原料发生固相反应,生成LiFePO4。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Li2CO3、Fe2O3、H3PO4、LiOH·H2O、去离子水。

2. 实验仪器:高温炉、球磨机、电子天平、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前驱体: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Li2CO3、Fe2O3和H3PO4,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搅拌均匀后,滴加LiOH·H2O溶液调节pH值至8.0,形成前驱体悬浮液。

2. 混合均匀:将前驱体悬浮液置于球磨机中,以200 r/min的转速球磨2小时,使原料充分混合。

3. 固相烧结:将球磨后的前驱体悬浮液倒入模具中,置于高温炉中,以5℃/min 的升温速率升至850℃,保温2小时,然后以3℃/m 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

4. 制备磷酸铁锂:将烧结后的产物进行研磨、筛分,得到所需粒度的磷酸铁锂粉末。

5. 物相结构分析:采用XRD对产物进行物相结构分析。

6. 形貌分析:采用SEM观察产物的形貌。

7. 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进行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XRD分析:XRD图谱显示,产物主要成分为LiFePO4,无其他杂质相。

2. SEM分析:SEM图像显示,产物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约为1-2μm。

3. 电化学性能测试:(1)循环伏安曲线:产物在3.0-4.0V电压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对应于LiFePO4的充放电反应。

(2)恒电流充放电曲线:产物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42mAh/g,循环稳定性良好。

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价格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已经成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研究磷酸铁锂的结构。

磷酸铁锂晶体属于正交晶系,具有Pnma空间群。

其晶格参数为a=10.34 Å,b=6.01 Å,c=4.73 Å。

磷酸铁锂主要由六方层、双立方层和六方箔组成。

六方层是由交替排列的Li原子和PO4四面体离子构成的,其中Li原子占据了六方层的六个完整六边形中的5个。

双立方层是由交替排列的Fe原子和PO4四面体离子构成的,每个正方形单元包含有一个完整的六边形双立方层。

而六方箔是由交替排列的Li和Fe层构成,Li位于Fe层之间。

磷酸根离子(PO4)与FeO4四面体通过共享氧原子相互连接形成了三维骨架结构。

总体而言,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能够提供良好的锂离子嵌入/脱出路径,有利于电池的高速充放电。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磷酸铁锂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磷酸铁锂的循环性能。

磷酸铁锂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压平台(约3.4 V vs. Li/Li+)和较小的电导率,导致其电池的电压输出相对较低。

此外,磷酸铁锂的电池循环性能相对较好,其衰减速率较慢,可保持较高的容量保持率。

这主要得益于磷酸铁锂的独特晶体结构,其稳定的结构能够提供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减少电池中的容量衰减。

其次,磷酸铁锂的理论比容量也是其优点之一。

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70 mAh/g),相对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如钴酸锂(约140 mAh/g)和三元材料(约140 mAh/g),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容量输出。

这是由于磷酸铁锂的独特结构,使其锂离子在其晶体结构中嵌入/脱出时具有较小的活化能,从而实现高容量的充放电。

同时,磷酸铁锂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王连亮1,2 马培华1 李法强1 诸葛芹1(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宁 8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2G 2168)资助2007204212收稿,2007208202接受摘 要 十年来的研究并没有对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形成准确一致的认识。

复合阴离子(PO 4)3-的应用使铁基化合物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备选材料。

然而,LiFePO 4的晶体结构却限制了其电导性与锂离子扩散性能,从而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下降。

本文主要考虑充放电机理、相态转变、离子掺杂、锂离子扩散、电导、电解液、充放电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与实验角度综述了关于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LiFePO 4 机理 影响因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The Structure and E 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as C athodeof Lithium Ion B atteryWang Lianliang1,2,Ma Peihua 1,Li Faqiang 1,Zhu G eqin 1(1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 ining 810008;2G 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h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ring charging anddischarging is still under debate after ten years of research.The use of polyanion ,(PO 4)3-,makes it possible for iron 2based compound to be one of the potential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H owever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LiFePO 4determines the diffusion of electrons and lithium ions ,and therefore deteriorate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From theoretical part and the aspect of practices of experiment ,inner rea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charging Πdischarging ,phases transition ,ion 2doping ,diffusion of lithium ions ,conductiv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cathode material and electrolyt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of LiFePO 4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K ey w ords LiFePO 4,Mechanism ,Factors ,Cathode material ,Lithium ion battery自从1997年Padhi 等开创性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以来,LiFePO 4已经成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高压密磷酸铁锂

高压密磷酸铁锂

高压密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压密磷酸铁锂的结构、工艺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内容。

一、高压密磷酸铁锂的结构高压密磷酸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PO4,其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

其晶格参数与常温下的磷酸铁锂相比略有差异,晶格常数较小,导致晶胞体积减小,颗粒尺寸变小。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高压密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更好的离子传输性能。

二、高压密磷酸铁锂的工艺制备方法高压密磷酸铁锂的制备主要分为固相法和溶液法两种。

1. 固相法:该方法是通过固相反应将适当比例的碳酸锂、亚铁酸铵和磷酸铁反应得到LiFePO4。

其中,碳酸锂和亚铁酸铵是原料,磷酸铁是反应产物。

该方法制备的高压密磷酸铁锂具有晶粒细小、分布均匀的特点。

2. 溶液法:该方法是通过将适量的锂盐与磷酸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经过脱水、干燥和热处理等工艺步骤得到高压密磷酸铁锂。

溶液法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三、高压密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高压密磷酸铁锂具有许多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正极材料。

1. 高能量密度:高压密磷酸铁锂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实际比容量可达到140-160mAh/g。

相比传统的三元材料(如LiCoO2),高压密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2. 长循环寿命:高压密磷酸铁锂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经过改良后的样品可以实现数千次的循环寿命。

这是由于其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离子传输的良好性能。

3. 良好的安全性:高压密磷酸铁锂相比其他正极材料,具有更低的热失控风险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温或过充放电情况下,高压密磷酸铁锂不容易发生热失控反应,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四、高压密磷酸铁锂的应用前景高压密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新能源汽车:高压密磷酸铁锂作为电动汽车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对于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的要求。

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

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

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一、引言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磷酸亚铁锂中,锂(Li)元素的化合价是一个关键参数,对于理解其电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进行深入探讨。

二、磷酸亚铁锂的结构与组成磷酸亚铁锂晶体属于橄榄石型结构,由铁(Fe)、磷(P)、氧(O)和锂(Li)原子组成。

在磷酸亚铁锂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铁原子与四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FeO4四面体结构;磷原子与五个氧原子结合,形成PO4四面体;氧原子则以共价单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

每个晶体结构单元包含一个锂离子,嵌入氧原子的"隧道"中。

三、锂的化合价确定方法确定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可以采用多种实验方法。

其中包括: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镜、穆斯堡尔谱、电子能谱(AES、XPS)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磷酸亚铁锂的晶体结构信息、原子电子排布、能级跃迁等数据,从而推断出锂的化合价。

四、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根据上述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

这是因为锂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和电子状态显示出它只获得了电子,而没有与其他元素共享电子。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

五、结论通过对磷酸亚铁锂的结构和组成分析,以及利用实验方法对锂的化合价进行推断,我们得出结论:磷酸亚铁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

这一结论对于深入理解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质、反应机理以及优化其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磷酸亚铁锂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请注意,这个结论仅适用于磷酸亚铁锂中的锂化合价,在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或物质中,锂的化合价可能会有所不同。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的研究进展

逆 入和 脱嵌 .以得 到高 窖■(值 尽可能 太) 3在整 个充放 电 × .()
过程 中 . 离子 的嵌 ^和 脱嵌 反应 可逆 .且主 体结 构没 有或 很 锂
子皂导 率 . 样可 减少极 化 ,从而 可进行 大电 流充放 电 ;() 这 5 嵌
入化台 物在 整个 电压 范围 内应化 学踌 定性 好 .不与 电解 质等发
we d s n da da ot e c b n l h a s emo i ainrs ac a e fn ra i t h ag -i ag rp re fLF P c to e df t e r b s do) ce s g h i o e c h i n ec re ̄ b re o ets o l 0.ah d s a p i e
公伟 伟 ’ _ 文} ’李 冬云 王 羊 高朋 召 肖 汉宁 ’
1 、湖 南大 学 材料 科学 与 工程学 院 湖 南 2 、中国 计 量学 院 材 料 科学 与 工程 学院
长沙 4 0 8 1 02 杭州 3O 1 1O 8
W eiW ei - Gong’ W enxing an ’D o a W g ng- Yun Li P en gzha G 80 o Hanni i ngX ao 1 Col l fM at i s Sci ce an E n neerng. ege o eral en d gi i Hunan Uni ver iy. st Hunan Uni siy ver t ,Changs ha 4100 82 2、 Col l fM at i s Sc en d n neerng. ege o eral i ce an E gi i Chi Jian U nier t H an na H g v si y. gzhou 31 0O18

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原理和特点1、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池一般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密封圈、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等。

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隔膜的不同或者工艺的不同,对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通常所称的锂电池,是以各种含锂材料为正极材料的电池,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另外还有少数采用镍酸锂(LiNiO2)以及二元/三元聚合物作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是用磷酸铁锂(LiFePO4,简称LFP)材料作电池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其内部结构如图一所示:左边是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Li+可以通过而电子e-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碳(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由铜箔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铝塑复合膜或塑料壳密闭封装。

LiFePO4电池的工作原理是: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进入到负极材料中;电池放电时,锂离子又从负极中脱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回到正极材料中。

(注:锂离子电池就是因锂离子在充放电时来回迁移而命名的,所以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电池”)2、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特点2.1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一、超长寿命:长寿命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次左右,最高也就500次,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室温下1C充放电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80%以上;是铅酸电池5倍,镍氢电池的4倍,是钴酸锂电池4倍,是锰酸锂电池4-5倍左右。

二、安全性高:磷酸根化学键的结合力比传统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化学键强,所以结构更加稳定,并且不易释放氧气。

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可达400以上,保证了电池内在的高安全性;不会因过充、温度过高、短路、撞击而产生爆炸或燃烧。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电压高、寿命长、自放电小、性价比高、污染少等优点,它不仅在手机、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小型移动数码产品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而且正在向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中型电源方向发展[1] 。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对其电池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正极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FePO4 是一个研究热点,它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比容量大(比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循环性能良好、安全性优异,特别适合做动力电池材料[2] ,应用前景广泛。

一、LiFeP04的立体结构适合做电池的LiFeP04具有橄榄石型结构[3-4](如图1所示)。

在这种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周围堆积 6 个氧原子,形成铁氧八面体FeO6;每个磷原子周围堆积4个氧原子,形成磷氧四面体P04 FeO6八面体之间以及FeO6八面体和P04四面体之间,在空间中通过共用顶点或共用边相连,形成三维骨架,并在晶体的一个方向留下一排排笔直连接的八面体空隙,Li+ 位于这些空隙中(如图 2 所示),并可沿着这个方向以空隙为通道进行移动。

图 1 橄榄石型LiFePO4 中的原子堆积示意图图 2 LiFePO4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充放电的过程LiFeP04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LiFeP04中的Li+脱出再重新嵌入的过程[2,5](如图3所示)。

充放电前,材料是LiFeP04相(图3中的内层)。

充电时,Fe2+逐渐发生氧化反应,转变为Fe3+,同时Li+和e-脱出。

Li+脱出后,材料变成FeP04相(图3中的外层)。

L i +从空隙通道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电子e-则是从外电路传递到负极。

放电时,Fe3+逐渐发生还原反应,Li+ 和e-嵌回来。

Li+重新嵌入后,材料变回LiFeP04相。

磷酸亚铁锂实验报告

磷酸亚铁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磷酸亚铁锂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化学实验素养。

二、实验原理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好、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验采用溶液法合成磷酸亚铁锂,通过测定其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对磷酸亚铁锂进行研究。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电热套、干燥箱、电极工作台、电池测试仪等。

2. 试剂:硝酸铁、磷酸二氢钠、柠檬酸铵、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铁和磷酸二氢钠,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

2. 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铵,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的溶液。

3. 将溶液转移至电热套中,加热至80℃,保持恒温反应1小时。

4.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固体产物。

5. 将固体产物在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磷酸亚铁锂。

6. 对制备的磷酸亚铁锂进行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产物为磷酸亚铁锂。

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产物呈球形,粒径约为200nm。

2. 电化学性能:(1)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以磷酸亚铁锂为正极材料,锂片为负极材料,电解液为1mol/L LiPF6/EC+DMC(体积比1:1),在电池测试仪上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结果表明,磷酸亚铁锂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60mAh/g,循环稳定性良好。

(2)倍率性能测试:在0.1C、0.5C、1C、2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

结果表明,磷酸亚铁锂在2C倍率下仍能保持较高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3)循环稳定性测试:在1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每50次循环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磷酸亚铁锂在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采用溶液法成功制备了磷酸亚铁锂,产物呈球形,粒径约为200nm。

磷酸铁锂高温分解

磷酸铁锂高温分解

磷酸铁锂高温分解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磷酸铁锂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出现分解现象,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研究磷酸铁锂高温分解机理,对于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池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磷酸铁锂的高温分解机理主要涉及到热化学反应和固相扩散两个方面。

在300℃以下,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开始发生分解反应。

磷酸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PO4,其分解反应可表示为以下方程式:LiFePO4 → Li3PO4 + FePO4 + LiFeO2研究表明,该反应从400℃左右开始,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增加,使得电池温度升高,加速了反应的发生。

此外,在分解反应中,磷酸铁锂的结构发生改变,晶格中出现缺陷,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而固相扩散是磷酸铁锂高温分解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固相扩散是指物质在晶格中的原子、离子通过跳跃方式进行传输,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表现。

在高温下,磷酸铁锂中的离子扩散速率也会增加,加速了材料的分解。

为了提高磷酸铁锂的高温稳定性,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添加稳定剂、改变制备方法、改变晶体结构等。

其中,添加稳定剂是最常用的方法。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Al2O3、TiO2、ZrO2等,这些稳定剂可以进一步稳定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减缓分解速率。

此外,改变制备方法也可以得到具有优良高温性能的磷酸铁锂材料。

例如,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在高温下分解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保持电池温度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

为了延长电池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确保电池运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此外,设计优良的电解液和隔离膜,也是保持电池稳定运行的关键。

优质的电解液和隔离膜可以减少电池中的热失控现象,延长电池的寿命。

总之,磷酸铁锂高温分解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磷酸铁锂晶体结构及其锂离子迁移方向研究

磷酸铁锂晶体结构及其锂离子迁移方向研究

一、磷酸铁锂晶体结构的研究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晶体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磷酸铁锂采用正交晶系结构,属于空间群Pnma,晶胞含有四个LiFePO4分子,每个分子包括一个铁原子、一个磷原子、四个氧原子以及若干个锂离子。

这种结构具有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其中锂离子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迁移。

二、磷酸铁锂晶体结构的锂离子迁移方向研究在磷酸铁锂晶体结构中,锂离子的迁移方向对其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磷酸铁锂晶体结构中的锂离子迁移主要沿着b轴方向进行,这与材料的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X射线衍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磷酸铁锂晶体结构的锂离子迁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其电池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磷酸铁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磷酸铁锂作为一种环保、安全性能好的正极材料,具有在大容量和高功率应用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其晶体结构和锂离子迁移方向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其电池性能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尽管其比容量不如钴酸锂和锰酸锂,但由于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其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磷酸铁锂晶体结构及其锂离子迁移方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着重从晶体结构的改性、离子扩散的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的电池性能,推动其在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其晶体结构及锂离子迁移方向,可以为其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科学依据。

我对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相信通过不断的科研努力,磷酸铁锂电池将会成为未来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我的文章撰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要求或修改意见,请随时告诉我。

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机理分析研究

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机理分析研究

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机理分析研究(结构和缺陷、锂离子扩散通道、嵌锂脱锂相转变机制等)1引言LiFePO4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LiFePO4的合成制备和性能优化方面,LiFeP04的可逆容量和倍率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进一步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需要对LiFePO4的充放电微观机制有深入的认识,包括两相界面的迁移,Li+的扩散机制,结构形貌对性能的影响等。

2 LiFePO4结构与缺陷、掺杂改性2.1 LiFePO4的结构[1]LiFePO4晶体结构属Pmnb空间群,晶胞参数a=0.6011nm、b=1.0338nm、c=0.4695nm 每个晶胞含有4个LiFePO4单元。

在晶体结构中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Fe与Li分别位于氧原子的八面体中心,形成变形的八面体。

P原子位于氧原子的四面体中心位置。

LiO6八面体共边形成平行于[100]Pmnb的LiO6链。

锂离子在[100]Pmnb与[010]Pmnb方向上的性质相异,这使得(001)面上产生显著的内应力,[010](锂离子通道之间)方向的内应力远大于[100](锂离子通道)方向的内应力。

所以[100]Pmnb方向是最易于Li+离子扩散的通道。

图1 LiFePO4的橄榄石型结构[1]通过LiFePO4晶体结构可以看出,因为FeO6八面体被PO34-分离,降低了LiFePO4材料的导电性;氧原子三维方向的六方最紧密堆积限制了Li+的自由扩散。

2.2 LiFePO 4的本征缺陷更好的了解电极正极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点缺陷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类型,对研究者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意义深远。

化学热力学中的缺陷形成能对缺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中肖特基缺陷,弗伦克尔缺陷以及阳离子反位缺陷等本征原子缺陷成为了研究者们研究各种电极材料缺陷化学的主要途径。

LiFeP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概要

LiFeP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概要

LiFeP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概要朱明骏;刘强;王磊【摘要】锂离子电池在海防、工业和科研等方面的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LiFePO4的结构非常稳定,循环性能好,温度范围广泛(能够在超过60℃温度工作),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极材料.本文基于全海深电池的正极材料选型调研,简单介绍LiFePO4的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期刊名称】《船电技术》【年(卷),期】2017(037)012【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锂离子电池;LiFePO4;结构;电化学性能【作者】朱明骏;刘强;王磊【作者单位】海军驻昆明军代表办事处,昆明650031;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2目前,深潜器上的电池系统以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锌银二次电池等为主。

铅酸电池发展历程悠久,成熟度高,价格合适,但能量密度低是铅酸电池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就比能量这一特性而言,镉镍电池优于铅酸电池,但是其自放电率高[1]。

另外,锌银二次电池在能量密度这块也优于铅酸电池,但是也受到充电时间长、寿命短、价格贵等问题困扰。

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后,已经在移动通讯、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将其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也显示其宽大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不俗的电化学性能,给水下动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2]。

1997 年,Goodenough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XO4)y- (X=S、P、As、Mo、W;y=2、3)聚阴离子化合物[3],橄榄石型LiFePO4是其中典型代表,其具备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点,极具发展和应用潜力。

经过数十载的发展,LiFePO4的生产工艺日益成熟,安全性能日益提高,已经在混合型电动车及纯电动汽车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逐渐应用于新型能源领域,譬如风力水力发电、储能太阳等。

就深潜器能量系统而言,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是重中之重,LiFePO4技术成熟、稳定性良好,是深潜器电池组正极材料的首选。

磷酸铁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磷酸铁锰锂电池(LiFeMPO4)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磷酸铁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首先,磷酸铁锰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

正极是由磷酸铁锰锂(LiFeMPO4)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提供稳定的电荷传输和较高的能量密度。

负极通常采用石墨材料(C),其内部存储着锂离子。

当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释放出来,然后通过电解液迁移到负极表面并被嵌入到石墨材料中。

当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迁移到正极,并参与化学反应,从而释放能量。

电解液是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的。

其中锂盐通常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溶剂则可以是碳酸酯、碳酸酰酯等。

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锂离子的载体,使其能够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完成电荷的传输。

隔膜是用于隔离正负极的物理屏障,通常由聚合物薄膜制成。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通过。

磷酸铁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完成的。

当电池充电时,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正极材料中的铁离子Fe3+在电解液的作用下与锰离子Mn2+完成电化学反应,形成LiFeMnPO4,同时负极中的锂离子被氧化为Li+,迁移到正极,与Fe3+和Mn2+离子结合。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正极反应:Li1-xC6 + LiFePO4 - xLiFePO4 + 6C + xLi+ + xe-负极反应:LiFePO4 + xLi+ + xe- - Li1-xC6 + LiFePO4化学反应完成后,电池处于充满状态。

当电池放电时,负载器件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并参与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实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放电过程如下所示:正极反应:LiFePO4 - xLi+ - xe- - Li1-xC6 + LiFePO4负极反应:Li1-xC6 + 6C + xLi+ + xe- - LiFePO4 + xLi+ + xe-通过反复充电和放电过程,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循环,从而实现了电池的循环使用。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技术原理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技术原理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技术原理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用的电池类型,其技术原理可以简要描述为:
1. 电池结构: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等部分组成。

其中,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LiFePO4),负极材料为石墨或其他碳材料。

2. 工作原理: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正极材料中,同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

3. 特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较好的安全性能等优点。

此外,它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环保性,因此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和材料结构变化,具体细节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如果您对此有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献资料。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原理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其充放电原理是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迁移与嵌入/脱嵌实现。

本文将从电池的结构、充电和放电过程、反应方程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组成。

其中,正极材料常为LiFePO4,负极材料常为石墨,隔膜则用于阻止正负极材料的直接接触。

二、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材料LiFePO4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首先,在正极中,锂离子(Li+)从电解液中脱嵌,通过电解液中的氧化剂(通常为PF6-)发生反应,形成FePO4。

FePO4与电解液中的电子结合,形成LiFePO4。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LiFePO4 ↔ Li+ + FePO4 (脱嵌)FePO4 + e- ↔ FePO4- (阴离子形式)FePO4- + Li+ + e- ↔ LiFePO4 (嵌入)三、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同时释放电子。

在负极中,锂离子在石墨中发生嵌入/脱嵌反应,形成LiC6。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LiFePO4 ↔ Li+ + FePO4 (脱嵌)LiC6 ↔ Li+ + C6 (嵌入/脱嵌)四、电池反应方程式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整理成如下的电池反应方程式:充电:LiFePO4 + FePO4 → LiFePO4 (正极)放电:LiFePO4 ↔ Li+ + FePO4 (正极)LiC6 ↔ Li+ + C6 (负极)五、参考文献(1)杨小平, 张志强, 向新华.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及应用[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8(2): 285-294.(2)董凤宇, 王志慧, 吴振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剖析及LiFePO4 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13(6): 148-151.(3)刘友华, 唐劲松, 董毅. 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研究综述[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 50(5): 936-943.(4)涂伟. 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中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建及管理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15): 4226-4234.(5)金德俊, 蔡晓宇, 李鉴. 电池充放电原理及模型研究综述[J].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9, 40(6): 702-713.以上是关于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原理的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连王亮1, 2 马华培1 李法强1 诸葛芹1(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 要 十年来的研究并没有对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形成准确一致的认识。

复合阴离子(PO 4)3-的应用使铁基化合物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备选材料。

然而, LiFePO 4的晶体结构却限制了其电导性与锂离子扩散性能,从而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下降。

本文主要考虑充放电机理,相态转变,离子掺杂,锂离子扩散,电导,电解液,充放电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与实验角度综述了关于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LiFePO 4 机理 影响因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 as Cathode of Lithium IonBatteryWang Lianliang 1, 2, Ma Peihua 1, Li Faqiang 1, Zhu Geqin 1(1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ining 810008;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h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r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s still under debate after ten years of research. The use of polyanion, (PO 4)3-, makes it possible for iron-based compound to be one of the potential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However,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LiFePO 4 determines the diffusion of electrons and lithium ions, and therefore deteriorate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rom theoretical part and the aspect of practices of experiment, inner rea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charging/discharging, phases transition, ion-doping, diffusion of lithium ions, conductiv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cathode material and electrolyt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of LiFePO 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LiFePO 4, Mechanism, Factors, Cathode material, Lithium ion battery自从1997年Padhi 等开创性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以来, LiFePO 4 已经成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碳热还原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碳热还原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30 -高 新 技 术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

以锂为负极,与适合的正极匹配会得到380W ·h/kg~450W ·h/kg 的能量质量比,以锂为负极的电池均被称为锂电池[1]。

作为一次电池,应用的是以高氯酸锂为电解质、以聚氟化碳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并以溴化锂为电解质、以二氧化硫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2]。

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1 磷酸铁锂的结构LiFePO 4组中化合物的通式为LiMPO 4,其具有橄榄石型结构。

M 不仅包括铁,还包括钴、锰和钛[3]。

因为第一个商业化的LiMPO 4是C/LiFePO 4,所以整组LiMPO 4都被非正式地称为“磷酸铁锂”或“LiFePO 4”。

作为电池的阴极材料,它可以操纵多个橄榄石型结构化合物。

橄榄石型化合物如AyMPO 4、Li 1-xMFePO 4和LiFePO 4-zM 具有与LiMPO 4同样的晶体结构,可以用阴极替换[4]。

1.2 磷酸铁锂的性质LiMPO 4中的锂离子不同于传统的正极材料LiMn 2O 4和LiCoO 2,它具有一维转移率,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可逆地移进、移出,并伴同中间金属铁的氧化还原[5]。

而LiMPO 4的理论电容量为170mAh/g ,拥有平稳的电压平台3.45V 。

锂离子脱出后,生成相似结构的FePO 4,但空间群也为Pmnb [6]。

常见的LiFePO 4低倍率充放电曲线如图1所示。

2 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2.1 试验原料与仪器该文试验中制备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试验原料及纯度等信息见表1。

表1 试验原料名称规格生产厂商磷酸二氢铵分析纯上海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葡萄糖分析纯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碳酸锂分析纯上海山海工学团实验二厂氧化铁分析纯上海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四水合硫酸铁分析纯上海山海工学团实验二厂该文试验中制备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试验仪器及型号等信息见表2。

表2 试验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型号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电子天平AL104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球磨机QM-DY4南京大学仪器厂干燥箱ZN-82B 上海精宏仪器有限公司手套箱Lab2000伊特克斯惰性气体系统有限公司X射线衍射仪D-3型北京谱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S3400天美科技有限公司Land电池测试系统LAND-CT2001武汉蓝电有限公司2.2 LiFePO 4/C 材料的制备以价格低廉的Fe 3+化合物为铁源,以不同的铁源采用固相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磷酸铁锂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的结构和电化学反应机理连王亮1, 2 马华培1 李法强1 诸葛芹1(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 要 十年来的研究并没有对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形成准确一致的认识。

复合阴离子(PO 4)3-的应用使铁基化合物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备选材料。

然而, LiFePO 4的晶体结构却限制了其电导性与锂离子扩散性能,从而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下降。

本文主要考虑充放电机理,相态转变,离子掺杂,锂离子扩散,电导,电解液,充放电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与实验角度综述了关于LiFePO 4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LiFePO 4 机理 影响因素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 as Cathode of Lithium IonBatteryWang Lianliang 1, 2, Ma Peihua 1, Li Faqiang 1, Zhu Geqin 1(1 Qingha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ining 810008;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h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LiFePO 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r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s still under debate after ten years of research. The use of polyanion, (PO 4)3-, makes it possible for iron-based compound to be one of the potential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However,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LiFePO 4 determines the diffusion of electrons and lithium ions, and therefore deteriorate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rom theoretical part and the aspect of practices of experiment, inner reactions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charging/discharging, phases transition, ion-doping, diffusion of lithium ions, conductiv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cathode material and electrolyt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of LiFePO 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LiFePO 4, Mechanism, Factors, Cathode material, Lithium ion battery自从1997年Padhi 等开创性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以来, LiFePO 4 已经成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对于其它锂离子电池正极备选材料,LiFePO 4具有自身的优点:1) 相对较高的理论容量,170mAhg -1,2) 平稳的充放电电压平台使有机电解质在电池应用中更为安全,3) 电极反应的可逆性,4)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5) 廉价且易于制备,6) 无污染和7) 处理与操作时更为安全[1, 2]。

但是,多数的文献认为其极低的电子导电率与离子扩散速率[1, 3, 4]阻碍了它在商业化中的应用。

然而,十年来的研究并没有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准确认识LiFePO 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机理。

在高倍率放电时,容量明显下降,然后进行低倍率充放电,容量又会恢复,容量的损失显然受到离子扩散的限制。

根据恒电流间歇滴定法与阻抗谱对锂离子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与研究[5],锂离子的脱嵌过程是发生一级相变的局部规整(topotactic) 固态反应。

锂离子扩散系数随Li x FePO 4中x 的变化而从 1.8 × 10-14(x =1)变化为 2 × 10-16 cm 2 s -1(x =0)。

Poul 等[6]根据LiFePO 4/FePO 4体系保持锂离子脱/嵌的能力与对应的电压感应制得了稳定的锂离子电压感应器。

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G -168)资助2007-04-12收稿,2007-08-02接受Sauvage等[7]制备并研究了二维尺度电极(如薄膜电极)对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Lemos等[8]认为,传统的两相反应机理并不可靠,充放电时,还应存在一无定形的微相态。

本文浅析LiFePO4的结构并力图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综述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1 复合阴离子 (PO4)3-的应用最初人们的焦点在LiFeO2的研究上[1, 9, 10], 然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因为在Li x FeO2化合物中,R Fe3+/R Li+ =0.88, 不符合层状化合物ABO2型半径比R B/R A<0.86的条件。

而且,LiFeO2以氧作为阴离子,为其作为正极材料带来了一个问题:Fe4+/Fe3+氧化还原对的能级离Li极的费米能级过远,使电池工作电压过高,电解质不稳定。

Fe3+/Fe2+氧化还原对的能级离Li极的费米能级过近,电池工作电位太低,无法应用。

然而,在复合阴离子(PO4)3-的LiFePO4结构中[1, 3, 11], P-O 共价健通过P-O-X 诱导效应降低了氧化还原电对的能量,Fe3+/Fe2+氧化还原对的工作电压低于锂极的费米能级约 3.5eV,因此,LiFePO4成为非常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 LiFePO4 的结构[1, 12, 13, 14, 15]LiFePO4晶体结构属Pmnb空间点群(正交晶系,D2h16),晶胞参数:a=0.6011(1)nm, b=1.0338(1) nm, c=0.4695(1) nm。

每个晶胞含有4个LiFePO4单元(图1)。

在晶体结构中,氧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

Fe与 Li分别位于氧原子的八面体中心,形成变形的八面体。

P原子位于氧原子的四面体中心位置。

LiO6 八面体共边形成平行于[100]pmnb的LiO6链。

锂离子在[100]pmnb 与[010]pmnb方向上性质相异[26],这使得(001)面上产生显著的内应力,[010](锂离子通道之间)方向的内应力远大于[100](锂离子通道)方向的内应力。

所以,[100]pmnb方向是最易于Li+离子扩散的通道。

同时,这种内应力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多次充放电循环后,颗粒表面可能会出现许多裂缝[32]。

充放电时,单相LiFePO4转变为双相LiFePO4/FePO4,两相之间会出现尖锐的界面,界面平行于a-c面。

沿着b轴的高强度内应力导致裂缝的出现。

裂缝使得电极极化,也使得活性材料或导电添加剂与集流体的接触变弱,从而造成电池容量损失。

通过LiFePO4晶体结构可以看出,因为FeO6八面体被PO43-分离,降低了LiFePO4材料的导电性;氧原子三维方向的六方最紧密堆积限制了Li+的自由扩散。

图1 LiFePO4 的橄榄石型结构[12]Fig1. the olivine structure of LiFePO4[12]3 LiFePO4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机理3.1 两个模型传统的观点认为,LiFePO4在电池中充放电时是两相反应机理:充电: LiFePO4-x Li+-x e →x FePO4+(1-x)LiFePO4放电: FePO4+ x e + x Li+→x LiFePO4+(1-x)FePO4充电时,Li+从FeO6 层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Fe2+被氧化成Fe3+,电子则经过相互接触的导电剂和集流体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过程与之相反。

Andersson等[16]提到了两种经典的模型(图2)。

一是辐射模型,认为锂离子脱/嵌过程是在LiFePO4/FePO4两相界面的脱/嵌过程。

充电时,两相界面不断向内核推进,外层的LiFePO4不断转变为FePO4,锂离子和电子不断通过新形成的两相界面以维持有效电流,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随着两相界面的缩小,锂离子的扩散量最终将不足以维持有效电流,这样,颗粒内核部分的LiFePO4将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容量损失。

另一是马赛克模型,认为锂离子脱/嵌过程虽然是在LiFePO4/FePO4两相界面的脱/嵌过程,但是,锂离子的脱/嵌过程可以发生在颗粒的任一位置。

充电时,FePO4区域在颗粒的不同点增大,区域边缘交叉接触,形成很多不能反应的死角,从而造成容量损失。

放电时,逆反应过程进行,锂离子嵌入到FePO4相中,核心处没有嵌入锂离子的部分造成容量的损失。

也有的文献认为,两种理论模型是同时进行的。

但是,“壳-核”模型被更多的研究者所接受,尽管对壳层与内核的具体物质仍然有争议。

基于这两种模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锂离子与电荷的扩散动力学是整个电极材料实际应用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多数文献中力求制得粒径小而分布均匀的颗粒(纳米尺度或微孔状),运用碳包覆(纳米碳膜)和离子掺杂等手段以改善导电性与锂离子的扩散。

图2 单个LiFePO4 颗粒中两种锂离子脱/嵌模型示意图。

(a)辐射模型 (b)马赛克模型[16]F ig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two possible models for lithium extraction/reinsertion into a signal particle of a LiFePO4. (a) radial model (b)mosaic model[16]3.2 在室温下充放电过程的相态转变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具有良好的可逆性,这与锂离子脱/嵌后相态之间结构的相似性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