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洲
243.南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怎样划分的?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邻近的许多岛屿组成。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总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南、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分界线,在习惯上也常把墨西哥南界和哥伦比亚北界之间的中美和西印度群岛从北美洲分开,称为中美洲。而在政治、经济地理上通常把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通称为拉丁美洲,它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为自十五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这一地区后,该地区的绝大部分曾相继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仍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地理上的北美洲,是指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即通常所说的盎格鲁美洲或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占据了北美洲的绝大部分,这两个国家受英国殖民的影响极大,同主要受西、葡文化影响的拉丁美洲有显著区别。除美国、加拿大之外,格陵兰岛(内部自治)、英属百慕大群岛、法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也属于北美洲。
244.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北美洲北濒北冰洋,南滨墨西哥湾,东、西分别面临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对。大陆东西两个极点是拉布拉多半岛上的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和阿拉斯加半岛上的威尔士角(西经168°05′,北纬65°35′)。本大陆北部伸入北极圈,最北点是布西亚半岛的默奇森角(北纬71°59′),而格陵兰岛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北纬83°39′)是北半球陆地最接近极地的地方;大陆最南端为塞布尔角上的东角(西经81°05′,北纬25°07′)。
北美洲的这种地理位置,同亚欧大陆非常相似,它纬向延伸很广,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赤道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南北各地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性。又由于北美洲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呈一倒置梯形,大陆的大部分面积位于北纬30°~70°之间,其中北纬50°~70°最为宽广,因此,北美洲主要属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型,尤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纬30°以南,因面积不大,亚热带气候型所占面积很小。
北美洲东西均临大洋,因而使东西岸的气候类型完整而有规律地南北更替,只是由于北美大陆的面积比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的程度没有亚欧大陆大,因而北美大陆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245.北美大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北美大陆是以一个古老陆台为核心,通过不同的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北美的这个古老的陆台,大致相当于今天五大湖南北地区,它的基础是经过元古代末的彭诺干运动才奠定起来而成为一个稳定的地块。彭诺干运动所形成的褶皱山脉的遗迹,在苏必利尔湖西南、哈得孙湾西南和拉布拉多半岛中部等地,还可以找到。
这个古陆台到下古生代,开始分成为加拿大地盾和中部地台与北极地台。加拿大地盾大致位于五大湖以北,由于地壳的缓慢上升而成;中部地台和北极地台位于加拿大地盾的南、北,由于地壳缓慢下降而成。在这古陆台的周围,则是狭长的地槽带: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地槽,南部是瓦奇塔地槽,西部是科迪勒拉地槽,北部是北极地槽。到了奥陶纪,北美发生塔康运动,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序幕,在拉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的西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脉,如塔康山、格林山等。此外,在中部地台的局部地区也受到影响,如哈得孙的拗陷,欧扎克、辛辛那提等地的隆起。泥盆纪,在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又发生一次造山运动,这就是阿开丁运动。阿开丁运动使加拿大东南沿海及其邻近的新英格兰地区产生强烈褶皱,至此地槽北段上升为陆地。从石炭纪末到二叠纪,又掀起了一次广泛的造山运动,这是海西运动的主幕,在北美称为阿巴拉契亚运动,使阿巴拉契亚地槽的南段(尤其是西部)和瓦奇塔地槽,形成了褶皱山脉;使已结束地槽阶段的北部,发生断层和挠曲作用,形成一系列盆地,如波士顿盆地和宾夕法尼亚盆地等。通过阿巴拉契亚运动,北美东部和南部结束地槽阶段,奠定了构造基础,陆地面积扩大。此外,经过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在格陵兰岛东缘和北缘,以及加拿北极群岛的北部,也形成褶皱山脉。
侏罗纪末期开始,在科迪勒拉地槽西部掀起了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内华达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序幕,其影响范围,北起加拿大沿海,南至加里福尼亚半岛、中美,甚至东延至大安的列斯群岛,造成了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到白垩纪末至第三世纪初,在地槽东部又发生拉拉米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主幕,其影响范围,北起阿拉斯加,南至中美东部,还通过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同南美洲安第斯山相连。地槽东部的沉积岩层被挤压、褶皱、隆起为高大的落基山等。
渐新世,新阿尔卑斯运动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次运动在北美称之为喀斯喀特运动,主要影响内华达褶皱山带以西地区,形成阿留申山脉、加拿大岛山、美国海岸山脉等;而在其内侧,由于下陷形成了一系列盆地,如库克湾、普杰特湾、威拉米特谷地、加里福尼亚大谷地等;使落基山(尤其是中段和南段)、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和科罗拉多高原大幅度上升;山间高原地区产生一系列块状山和盆地。强烈的火山活动在中新
世达到最大程度,范围扩及阿拉斯加、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喀斯喀特山、落基山中南段、大盆地。通过以上新生代的地壳变动,北美西部的陆地轮廓和构造、地形的基本特征,已告形成。
246.北美洲东部在构造地形上有什么特点?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东部是低缓的高地与山地,西部是雄伟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北美东部是古盾地和古期山地,所以起伏并不很大。北部拉布拉多半岛上,是古老的高原,由于过去长期上升,所以前寒武纪结晶岩褶皱基底广泛出露,大部海拔在200~450米之间,哈得孙湾一带地势最低。高原东部高度在500米以上,沿大西洋岸地带有的高达1,000米以上,如东北岸的陶恩格特山,海拔达1,500米。高原东南边缘以陡壁俯临圣劳伦斯谷地,相对高度达600米。高原内部地面起伏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仅15~30米,高者也不超过60米,具有峰顶齐一的特点,因而是一个很单调的波状高原。冰蚀地貌显著,羊背石成群集聚,冰蚀湖星罗棋布,水系紊乱,多小型瀑布和急流。
在拉布拉多半岛以南,属于阿巴拉契亚山地,它北起纽芬兰岛,经加拿大东南沿海、美国东北部至亚拉巴马州中部,呈东北—西南向。阿巴拉契亚山地,大致以纽约附近为界,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区,它们在褶皱期、构造地形特征方面有一定差异。
西南区,属海西褶皱带,四个次一级地形单元发育得比较完整。(1)山麓台地。从纽约向西南延伸,宽度逐渐增大,海拔一般为200~400米。从沿海平原观之似一台地,但它又处在兰山以东的山麓,故名山麓台地(即皮德蒙山麓高原)。地面起伏平缓,蚀余山峰顶齐一。山麓东缘为一陡崖,与沿海平原相接,河流在此具有陡急的比降,构成一条瀑布线。(2)兰山。在山麓台地西侧,为一崎岖山地,兰山为其主干。由于岩性坚硬,所以高度较大,南部可达1,800米以上,阿巴拉契亚山地的最高峰密契尔山(2,037米)即位于此。(3)岭谷区。位于兰山以西,在阿巴拉契亚运动中形成的一系列平行褶皱和冲断层,经长期侵蚀,硬岩为岭,软岩成谷,岭谷相间。东部因褶皱较开敞,软性岩石出露也较广,故形成所谓大谷地;西部褶皱紧密,岭谷相间的特征更为典型。(4)阿巴拉契亚高原。处于岭谷区前沿,属山前拗陷,承受深厚古生代沉积,地层平展,褶皱缓和,地表起伏不大,海拔约300~600米。
东北区,属加里东褶皱带,经长期侵蚀,成为波状起伏高地,海拔为300~600米,向东、南低斜。反映在次一级地形单元上,发育不如西南区完整。(1)新英格兰高地。相当于西南区的山麓台地,所占范围最广,包括纽芬兰中部、加拿大东南沿海大部地区和美国新英格兰的中部和东部。(2)格林山等,在新英格兰高地的西缘,它相当于西南区的兰山。(3)哈得孙—善普伦谷地。具有岭谷相间的特征,在东北区中,相当于西南区的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的部分,所占范围不大。
总之,阿巴拉契亚山地,在构造上属古生代褶皱带,现在的山地,是准平原化后再度上升,又经侵蚀,因岩石抗蚀力的差异,而构成丘陵地形。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自东向西缓倾,与沿海平原和大平原交接处以陡崖或陡坎为界。
247.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地形有哪些特点?
整个北美洲的西部为一高大的山系所盘踞,北起阿拉斯加,南接中美地峡,总称科迪勒拉山系。它是科迪勒拉地槽由于美洲板块的西移,太平洋板块直接俯冲到它的下面,将它挤压、抬升而成。科迪勒拉山系不仅高(一般海拔2,000~3,000米),而且也很宽(800~1,600公里)。整个山系是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高原、盆地、谷地组成。从整体看,它大致可分为三个纵列带:即以落基山脉为主体的东带、中部山间高原盆地带、西部太平洋边缘山地带。
东带:北起布鲁克斯山脉,南至落基山脉。海拔2,000~3,000米,许多高峰在4,000米以上,峰顶终年积雪,并发育着现代冰川。这一山带形成于拉拉米运动,经后期上升和外力侵蚀,存在着一个准平原面——落基山准平原面。
太平洋边缘山地:包括东西两道山带和中间夹着一个不连续的陷落地带。东西排列三个纵向带:(1)东部山带。北起阿拉斯加山脉,经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南到内华达山。北带山地形成较早,主要是侏罗纪至白垩纪初的内华达运动,为一强烈褶皱、岩浆侵入和变质地带。由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花岗岩大面积出露,部分地段又由于后期的火山活动而被熔岩覆盖。在第三纪末至更新世又复抬升,所以现在高度都在2,000米以上,有的高山也发育着现代冰川,阿拉斯加山脉的麦金利峰海拔6,193米,是北美的最高峰。(2)西部山带。指太平洋边缘山地的外侧部分,它北自阿拉斯加半岛上的阿留申山脉,东经楚加池山脉,折向东南伸入加拿大境内为圣厄来阿斯山脉,入海以岛山形式出现,包括亚历山大群岛、夏洛特群岛、温哥华岛等,再向南为美国海岸山脉,其北段包括奥林匹克山等,南段为加里福尼亚海岸山脉,具有褶皱和断层构造,著名的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就座落在这里。该带属新生代造山带,山地形成较晚,多地震。(3)中部陷落带。介于东、西山带之间,因断层作用或向斜式沉陷而形成一系列谷地,有的已成海湾。总之,太平洋边缘山地的东部和西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