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九年物理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九年物理只是点汇总1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关键是区分物质的变化前的状态和物质的变化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做出判断。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t):在1标准大气压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热力学温度(T):单位是k,T=(t+273)k4、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上述4个事注意事项,可能出实验题的错误判断或出选择题)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6、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7、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玻璃、沥青、松香、和蜂蜡。
(记忆并会识别熔化凝固图像) 8、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9、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表面空气流通速度。
10、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1]〕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1、基础知识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可变形为:F1:F2=L1:L2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就小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反之,为费力杠杆。
5、轮轴:由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习惯上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
轮轴是杠杆的变形。
用R表示轮半径,用r表示轴半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1R=F2r,因为R>r,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F1总是小于轴上的力F2。
二、滑轮1、定滑轮与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
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1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1)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子承担,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三、功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2、功的两个要素: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3、功的大小:功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是:W=FsF表示力,单位:牛(N)。
初三物理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北师大版一、力和运动1、物理学中,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其中,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而弹力则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则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运动两种。
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即当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二、力和机械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硬棒(可以是直的或曲的)和支点组成。
杠杆能够将力从施力点传递到受力点,其中支点为杠杆围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2、滑轮是一种能够绕轴旋转的轮子,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其中,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可以用来提高重物的高度或水平距离。
斜面的倾斜角越小,越省力。
4、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其中,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重力势能有关。
在机械能转化过程中,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能量和热学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
当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时,总量保持不变。
2、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总和,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
3、热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做功的机器,它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
其中,内燃机是最常用的一种热机,它主要由燃烧室、气缸、活塞、曲轴等组成。
4、热学中基本的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北师大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大全北师大物理九年级知识点【篇一:杠杆】一、知识点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
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费力杠杆:门把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二、误区提醒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2。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
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
不省力也不费力。
【篇二: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一、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1.机械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关系2.位移和位移的计算公式3.速度和速度的计算公式4.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5.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内容6.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内容7.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公式8.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9.重力的概念和公式10.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二、第二章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和分解3.平衡力和合力4.弹性力和摩擦力5.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6.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7.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8.不同形状物体的压力大小和分布三、第三章浮力与浮力平衡1.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3.浸泡在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关系4.物体的浮力大小和浸泡深度的关系5.浮力和密度的关系6.浮力平衡和浮力调节的应用7.浮力平衡的实验和测量四、第四章初中常用量和单位1.长度、面积、体积的定义和计量单位2.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3.质量、密度、力和功的定义和计量单位五、第五章机械能、波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机械能守恒定律3.振动和波的概念和特点4.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和主要特点5.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速度6.机械波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模式7.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8.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六、第六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动态图的光线反射定律2.静态情况下的光线反射定律3.反射光的特点和反射角的性质4.光的折射定律5.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应用七、第七章光的制作、传播和损失1.光的制作:光源和发光物体2.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直线传播的条件3.光的损失:衍射、吸收、散射和反射4.光的传输与透明度和光强的关系八、第八章电流、电压和电阻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电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内容5.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6.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九、第九章电路和分贝1.电路的概念和主要元件2.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计算3.分贝的概念和计算十、第十章电磁感应和安全用电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电磁感应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3.电路中的磁场与电流、电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4.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
(完整)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1、基础知识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可变形为:F1:F2=L1:L2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就小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反之,为费力杠杆。
5、轮轴:由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习惯上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
轮轴是杠杆的变形。
用R表示轮半径,用r表示轴半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1R=F2r,因为R>r,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F1总是小于轴上的力F2。
二、滑轮1、定滑轮与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
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1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1)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子承担,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
三、功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2、功的两个要素: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3、功的大小:功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是:W=FsF表示力,单位:牛(N)。
s表示距离,单位:米(m)W表示功,单位:牛·米(N·m),叫做焦耳,简称焦(J)。
九年级北师大版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北师大版物理知识点汇总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九年级北师大版物理知识点的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1. 力和压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状态;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分布情况。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求解;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压强公式来计算。
2.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机械动能和热能;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用,是能量的转移和变化。
3. 运动速度和速率运动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置;速率是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矢量量。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得到;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4. 重力和浮力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万有引力的特例;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重力公式进行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流体对物体排斥的力,大小等于排斥流体的重量。
5. 火和燃烧火是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和可燃物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放热反应。
火的产生需要有氧气、燃料和点火源;燃烧的条件包括氧气、燃料和适当的点火温度。
6.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光线是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速度随媒质的性质改变;光线的传播可以在真空中,速度为光速。
7. 电能和电路电能是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形式;电路是导体中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移动而形成的一个连通通路。
电能的大小等于电荷量乘以电压;电路中包括导体、电源和负载。
8. 磁学知识长直导线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安培环路定理来确定;磁场中的电流受到磁力的作用,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洛伦茨力公式来计算。
9.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由电磁场变化而引起的电流的现象;电磁波是电磁场以波动形式传播的现象。
10. 物质的三态和状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三态,状态变化包括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和升华等过程。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北师大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北师大一、力和运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旨在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九年级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师大版本的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
1. 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它能够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计算通过使用公式:力=质量 ×加速度,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加速度单位是米/秒²。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指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将继续其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加速度和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力=质量 ×加速度来表示。
根据这个定律,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意味着对于每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相互作用是相等且方向相反的。
二、质量和重力1. 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内部物质的数量,是不随地球引力变化而变化的属性。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重量则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是质量与地球引力加速度的乘积。
重量的单位是牛顿。
2. 重力的概念和计算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引力加速度有关。
重力可以使用公式:重力=质量 ×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为9.8米/秒²。
三、运动和速度1. 运动的描述和分类运动可以通过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描述来进行描述。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可以进一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置。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如下:
1.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包括机械能、内能、物质的比热容、热机、
火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2.简单电路:知识点包括认识电路、组装电路、电荷、电流、电压、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
3.欧姆定律:知识点包括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
电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
4.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点包括电能和电功、电功率、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流的
热效应、家庭电路、安全用电。
5.磁现象:知识点包括简单磁现象、磁场、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磁
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直流电动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6.通信技术:知识点包括电磁波、广播和电视、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7.粒子和宇宙:知识点包括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浩瀚的宇宙、能源的危机与
希望。
1/ 1。
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力、波动等。
在初中阶段,物理知识起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理九年级北师大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且通过实际例子来阐述其应用。
一、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力、质量、运动的关系。
其中,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石。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将保持其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外力作用于其上,这个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
例如,摩托车以匀速行驶时,驾驶员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力来保持其速度和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则提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力的关系,即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 * 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例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10N的力作用,那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该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
牛顿第三定律则给出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即对于任何作用力必然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的身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而地面因为与我们反作用产生了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二、能量知识点能量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其他因素而能够进行工作的能力。
能量有很多形式,比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其中,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公式为K = 1/2 * m * v²,其中K表示动能,m 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例如,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则其动能为250J。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是一个常见的势能形式,它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物体的高度有关。
重力势能的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完整)新人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总结,文档

(完整)新人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总结,文档(完整)新人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总结,推荐文档第九章简单电路 1、简单电路 1、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5、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认识电路 1、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电压)的装置,叫做电源。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
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3、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电流及其测量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 表示。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3、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 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mA=103μA1A=106μA Q I4、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北师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能量、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主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下面将对北师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与压力力是物体受到的作用,可以引起物体位移或形状变化。
力的大小可以由两个因素决定:作用力的大小和物体对该力的抵抗能力。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小大有关。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作用力/受力面积。
二、电学知识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传播的现象,通常用字母I来表示,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差异,通常用字母U或V来表示,其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抵抗能力,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即U=I×R。
串联电路是指几个电器、电荷等依次排列在同一电路中,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是相同的,电压等于各个电器、电阻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几个电器、电荷等在不同路径上并排连接在一起,电压在并联电路中是相同的,电流等于各个电器、电阻的电流之和。
三、光学知识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它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在一段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呈直线状,这就是光传播的直线传播特性。
光在不同介质边界上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其中折射是光线穿过介质边界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而反射是光线遇到介质边界会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其速度为3×10^8m/s。
而在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慢。
四、声学知识声音是由物体震动引起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速度最慢。
当声波经过一个障碍物时,会发生声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源的振幅有关,同时也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一、运动的描述与运动的规律1.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2.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
3.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4.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计算。
抛体运动与垂直抛体运动的区别。
5.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及计算。
如弹力、摩擦力、重力等。
二、力学知识1.力的概念及分类。
常见力的有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拉力、推力。
2.力的合成与力的平衡。
力的合力与合成力的计算方法。
力的合力为零的条件。
3.力的分解。
背靠背地分解、拉链形和配分解等。
4.力的大小与动能、功的关系。
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单位:焦耳。
5.利用杠杆原理解决杠杆平衡问题。
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6.液体的压强、浮力与浮力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7.压力的计算及压力对物体的作用。
压强与压力的区别。
8.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和计算。
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源与能量。
非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动力与动力的计算。
功率的定义与功率的计算。
3.动能的转化与守恒。
如碰撞和砰斗的方式。
4.功、热与能量守恒。
功与热的相互转化。
四、波动与光学1.波的概念和波的分类。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特点与区别。
2.物质在传播波时的振动方式。
3.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射反射的区别。
4.对于光的实际沿直线传播来说,直线传播速度是恒定的。
5.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
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
6.透明介质与不透明介质的区别。
7.光的色散现象。
8.光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应用。
五、电学知识1.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路的表示方法。
原子中带电粒子的性质。
电池的作用2.雷诺瓦定律。
欧姆定律。
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4.电功、电能和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
熟悉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5.电磁线圈的磁场。
电磁铁、电磁感应等基本原理的应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质量、时间和力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2.万有引力和重力3.弹力和弹簧借助力弹性形变的特点4.描述物体运动的标量和矢量5.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6.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第二章测量1.测量的基本概念2.量纲和单位3.尺度、仪器和测量误差4.如何进行科学测量第三章运动和力1.运动的描述和规律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力的合成和分解5.力的叠加和平衡6.弹性力和摩擦力第四章能量和功率1.能量的概念和单位2.势能和动能的转化3.功和机械功的计算4.简单机械设备的效率和功率第五章摩擦力1.摩擦力的特点和产生条件2.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3.摩擦系数和摩擦力的计算4.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第六章气体的压强和浮力1.气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2.浮力的概念和特点3.浮力的计算和应用4.压强和浮力的实际应用第七章热和热涨冷缩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和单位2.科学测量温度和热量的方法3.热能传递的方式4.物体热胀冷缩的规律5.线膨胀、体膨胀和表面膨胀的应用第八章电学常识1.电学现象和电荷的概念2.常见物体的导体和绝缘体特点3.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单位4.电路和电路图的基本元件5.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第九章电流和电压1.电流的定义和测量2.电流在电路中的规律和表示方法3.电压的定义和测量4.电压与电流关系5.电能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第十章电阻和电阻器1.电阻的概念和测量2.电阻的串并联和替代3.电阻和电流的关系4.常见电阻的应用和作用5.电阻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第十一章灯的明暗1.灯的亮度和电流的关系2.灯的明暗和电压的关系3.灯的寿命与功率的关系4.电路中的电源和开关以上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的知识要点复习提纲,务必按照章节和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多。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3、重力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4、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同一弹性物体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6、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二、内能1、扩散:两种不同物质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2、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4、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5、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小。
三、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了多少。
2、比热容(C)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及状态决定的。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章节知识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章节知识点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主要包含了以下章节:电磁场与电磁波、声学、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与波长、电流与电阻、电路中的电能转换、电磁感应、电磁学及电磁波应用等内容。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章节的重点内容。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电磁现象基本规律和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学习重点包括:静电荷的性质与作用、电场的产生与特性、电流的特性与电磁场、磁场的特性与电动感应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将对电磁场与电磁波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声学声学是物理学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性以及声音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学习重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声波的传播规律、声音的测量与分贝、声音的反射和折射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应用。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定律。
学习重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全反射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与光学现象。
四、光的色散与波长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光的色散现象以及光的波长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包括:光的色散现象、光的频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光的偏振与波长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色散特性与波长计算。
五、电流与电阻电流与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电流与电阻的本质及其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包括:电流的定义与计算、电阻的特性与测量、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将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关系。
六、电路中的电能转换电路中的电能转换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电路中的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原理和公式。
学习重点包括:电功率的计算与单位、电能的计算与单位、功率的传输与转换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掌握无论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留住。
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九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知识点一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Q吸 m(t-t0) m=Q吸 c(t-t0) t=Q 吸 cm + t0 t0=t- Q吸 cm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Q放 m(t0-t) m=Q放 c(t0-t) t0=Q 放 cm + t t=t0- Q放 cm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Q m△t m=Qc△t △t=Qc m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知识点二第一节: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 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①Q=qm m=Q q q=Q m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 V=Q q q=Q V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 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第三节:热机效率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Q总=Q有用η Q有用= Q总η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