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颅底解剖

侧颅底解剖

一、侧颅底的境界与分区

在颅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长线,向内交角于鼻咽顶,向外分别指向颧骨和乳突后缘,两线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侧颅底。

侧颅底再分为6个小区:

(1)鼻咽区:以咽壁在颅底的附着线为界,外侧为咽隐窝。前至翼内板,后达枕骨髁及枕大孔前缘。双侧鼻咽区联合成鼻咽顶。

(2) 咽鼓管区:位于鼻咽外侧,为咽鼓管骨部及腭帆提肌附着处,前为翼突基部构成的舟状窝。

(3) 神经血管区:在咽鼓管区的后方,有颈内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舌下神经孔及茎乳孔。

(4) 听区:为颞骨鼓部,后界为茎突;前界为鳞鼓裂。

(5) 关节区:以颞颌关节囊附着线为界,囊内有下颌骨髁状突。

(6) 颞下区:在咽鼓管区和关节区之间,其上相当颅中窝,前为眶下裂,外为颞下嵴,内界为茎突,区内有卵圆孔和棘孔、棘孔后为蝶嵴。

二、侧颅底的骨性标志

侧颅底的主要骨性标志有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弓状隆起、鼓室天盖、内听道和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

三、侧颅底的血管神经

1.颈静脉孔区的血管神经解剖

出入颈静脉孔的结构有颈内静脉、岩下窦以及枕动脉脑膜支、咽升动脉脑膜支和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神经(Ⅺ)等重要结构。该区域的解剖复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颈内静脉在颈静脉孔处与乙状窦相接续,该处颈内静脉彭大形成向上隆起的球状结构,向鼓室底突出,此结构即为颈静脉球。

颈静脉球的毗邻关系如下:

(1) 上方与外耳道内端、中耳、后半规管下臂、前庭以及内听道外端相毗邻。

(2) 颈静脉球的前方与颈内动脉、耳蜗导水管、岩下窦、咽升动脉脑膜支,第Ⅸ、Ⅹ、Ⅺ颅神经和脑膜后动脉相毗邻。

(3) 后方与乙状窦水平段相毗邻。

(4) 内侧与枕骨基板相毗邻。

(5) 外侧与面神经管第三段(乳突段)相毗邻。

(6)颈静脉球下方移行为颈内静脉。

2.颈内动脉岩骨部

颈内动脉通过有骨膜被覆的颈内动脉管而入颅,该管位于颞骨岩部内,其外口位于颈静脉孔的前方,其内口位于岩尖。颈内动脉除其入口处有致密纤维带使之与岩骨固定而不易分离外,很容易自颈动脉管内的结缔组织分离。颈内动脉岩骨部分为二段,垂直段(或升段)和水平段。

颈内动脉垂直段的重要毗邻为:后方与颈静脉窝相毗邻,前方与咽鼓管相毗邻,前外侧与鼓骨相毗邻。

水平段起自膝部,向前行于耳蜗的前内方,达岩尖处穿出岩骨。与耳蜗仅隔以薄骨板。水平段顶壁的内侧部是由硬脑膜或一薄骨板形成,将颈内动脉与三叉神经节相隔。

3.脑膜中动脉

脑膜中动脉一般起源于颌内动脉, 经棘孔入颅, 沿硬膜走行, 发出分支, 分布于硬膜的大部分范围。

4.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

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侧,即在后床突与小脑幕游离缘的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窦。滑车神经在后床突的稍后方,正好在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穿硬膜。展神经从桥脑延髓结合处发出,向桥脑前面走行,向前越过岩尖进入海绵窦。这三对运动神经穿过海绵窦后,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其中的交感和副交感纤维通过睫状神经节分别支配瞳孔开大肌和括约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5.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不仅是颅中窝重要神经,而且是除视神经之外所有脑神经中最粗大者。三叉神经感觉根与三叉神经节相连。运动根位于三叉神经节的深面。神经节的后缘凹陷,连结感觉根,前缘凸隆,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支配眼裂以上皮肤、泪腺、鼻腔前部粘膜及鼻背下部皮肤。上颌神经支配睑裂以下、口裂以上范围皮肤粘膜和牙齿的感觉。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支配口裂以下和颞部皮肤、口腔舌部粘膜、下颌牙齿等的感觉,以及支配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三叉神经痛最常侵犯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四、翼状间隙,颞下窝和翼腭窝

1.翼状间隙

翼状间隙(Pterygoid Space)位于咽旁,内侧与鼻咽和口咽部相邻;外侧是下颌骨支,腮腺深叶和茎突下颌韧带;上界是中颅窝底,包括蝶骨大翼,眶下裂,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颈静脉,颞颌关节窝和上颈椎横突;下界是二腹肌后腹和颌下腺。翼状间隙内有翼肌,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颌内动脉,面神经,茎突及其韧带和肌肉。

2.颞下窝

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系上颌骨后方的不规则腔隙,是翼状间隙的一部分。其上界与翼状间隙相同;下界为翼内肌;内界为翼外板;外侧上部是颞下嵴,下部是下颌支;前方系上颌骨后外壁和颊肌;后方系腭提肌、腭张肌和蝶下颌韧带。颞下窝内有翼外肌、翼内肌、翼静脉丛、鼓束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和上颌动脉分支。

翼外肌起自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外板,向后外方,止于下颌骨颈。翼内肌起自翼突窝,向外下方止于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隆。翼肌与颞肌、咬肌(起自颞弓下缘和内面,止于下颌骨的咬肌粗隆和下颌骨支的外面)共同参与咀嚼运动。

翼静脉丛在颞肌与翼外肌之间及翼外肌深方,经卵圆孔静脉网与颅内静脉相通。该静脉丛的发育程度和形态差异颇大,有的发育良好,吻合支众多;有的则发育不良,吻合支稀少。

颌内动脉是颈外动脉最大的终支,在下颌骨颈附近起自颈外动脉,

与颌内静脉伴行并分为3段: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向前,分支有下颌牙槽动脉和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的分支都是肌支,供应咀嚼肌和颊肌;第三段位于翼腭窝内,分支有上颌牙槽动脉,眶下动脉和蝶腭动脉。

下颌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出卵圆孔至颞下窝,在翼外肌深方立即分为耳颞神经、颊神经、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等感觉支,并分出运动支至咬肌、颞肌、翼肌、下颌舌骨肌等。鼓束是面神经出茎乳孔前发出的分支,行向前上,进入鼓室,行经锤,砧骨之间,穿岩鼓裂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加入舌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

3.翼腭窝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是上颌体后面与翼突间的窄隙,是许多血管神经的通路:向前有眶下动脉和神经、颧神经通眶;向内有蝶腭动脉和蝶腭神经的鼻后支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后,上颌神经经圆孔通颅中窝及翼管神经、动脉经翼管通破裂孔;向下有腭降动脉、腭神经经腭孔通口腔。翼腭窝向外移行为颞下窝。

侧颅底解剖

侧颅底解剖 一、侧颅底的境界与分区 在颅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长线,向内交角于鼻咽顶,向外分别指向颧骨和乳突后缘,两线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侧颅底。 侧颅底再分为6个小区: (1)鼻咽区:以咽壁在颅底的附着线为界,外侧为咽隐窝。前至翼内板,后达枕骨髁及枕大孔前缘。双侧鼻咽区联合成鼻咽顶。 (2) 咽鼓管区:位于鼻咽外侧,为咽鼓管骨部及腭帆提肌附着处,前为翼突基部构成的舟状窝。 (3) 神经血管区:在咽鼓管区的后方,有颈内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舌下神经孔及茎乳孔。 (4) 听区:为颞骨鼓部,后界为茎突;前界为鳞鼓裂。 (5) 关节区:以颞颌关节囊附着线为界,囊内有下颌骨髁状突。 (6) 颞下区:在咽鼓管区和关节区之间,其上相当颅中窝,前为眶下裂,外为颞下嵴,内界为茎突,区内有卵圆孔和棘孔、棘孔后为蝶嵴。 二、侧颅底的骨性标志 侧颅底的主要骨性标志有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弓状隆起、鼓室天盖、内听道和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 三、侧颅底的血管神经 1.颈静脉孔区的血管神经解剖 出入颈静脉孔的结构有颈内静脉、岩下窦以及枕动脉脑膜支、咽升动脉脑膜支和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神经(Ⅺ)等重要结构。该区域的解剖复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颈内静脉在颈静脉孔处与乙状窦相接续,该处颈内静脉彭大形成向上隆起的球状结构,向鼓室底突出,此结构即为颈静脉球。 颈静脉球的毗邻关系如下: (1) 上方与外耳道内端、中耳、后半规管下臂、前庭以及内听道外端相毗邻。

(2) 颈静脉球的前方与颈内动脉、耳蜗导水管、岩下窦、咽升动脉脑膜支,第Ⅸ、Ⅹ、Ⅺ颅神经和脑膜后动脉相毗邻。 (3) 后方与乙状窦水平段相毗邻。 (4) 内侧与枕骨基板相毗邻。 (5) 外侧与面神经管第三段(乳突段)相毗邻。 (6)颈静脉球下方移行为颈内静脉。 2.颈内动脉岩骨部 颈内动脉通过有骨膜被覆的颈内动脉管而入颅,该管位于颞骨岩部内,其外口位于颈静脉孔的前方,其内口位于岩尖。颈内动脉除其入口处有致密纤维带使之与岩骨固定而不易分离外,很容易自颈动脉管内的结缔组织分离。颈内动脉岩骨部分为二段,垂直段(或升段)和水平段。 颈内动脉垂直段的重要毗邻为:后方与颈静脉窝相毗邻,前方与咽鼓管相毗邻,前外侧与鼓骨相毗邻。 水平段起自膝部,向前行于耳蜗的前内方,达岩尖处穿出岩骨。与耳蜗仅隔以薄骨板。水平段顶壁的内侧部是由硬脑膜或一薄骨板形成,将颈内动脉与三叉神经节相隔。 3.脑膜中动脉 脑膜中动脉一般起源于颌内动脉, 经棘孔入颅, 沿硬膜走行, 发出分支, 分布于硬膜的大部分范围。 4.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 动眼神经在后床突前外侧,即在后床突与小脑幕游离缘的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窦。滑车神经在后床突的稍后方,正好在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穿硬膜。展神经从桥脑延髓结合处发出,向桥脑前面走行,向前越过岩尖进入海绵窦。这三对运动神经穿过海绵窦后,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其中的交感和副交感纤维通过睫状神经节分别支配瞳孔开大肌和括约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头颈部解剖最终总结

1.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 Ⅱ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Ⅲ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动眼神经损伤,可致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瘫痪;出现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症状。 Ⅳ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于滑车神经核,由中脑的下丘下方出脑后,绕大脑脚外侧前行,穿入海绵窦的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走行,支配上斜肌。Ⅴ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条大的分支,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等多种感觉。 (一)眼神经 眼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及滑车神经下方经眶上裂入眶,分支分布于硬脑膜、眼眶、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及额顶部,以及上睑和鼻背的皮肤。分为1泪腺神经2.额神经3.鼻睫神经 (二)上颔神经 上颔神经maxillary nerve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布于硬脑膜、眼裂和口裂间的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粘膜。其主要分支有:1.眶下神经2.回神经3.翼腭神经4.上牙槽神经(三)下颔神经 下颌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为混合性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后,在翼外肌的深面分为前、后两干。前干细小,除发肌支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外,还分出一颊神经。后干粗大,除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外,尚有一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观 一、颅底内面: 内面借蝶骨小翼后缘和颞骨岩部上缘分为前、中、后三个颅窝。 1、颅前窝: 颅前窝由额骨眶板、筛骨水平板、蝶骨小翼和蝶骨体前部构成,约占颅底前后径的1/3。其前界为额骨鳞部,与额窦一板相隔。后界由蝶骨小翼后缘、前床突、视神经管口及交叉沟构成。两侧为额骨眶部。颅前窝正中凹陷部分为嗅窝。中线骨嵴称鸡冠,其前方盲孔在成人多已闭合。两侧为筛板形成筛窝底部,筛板上有数十个筛孔,嗅丝由此入颅至嗅球。位置最高,容纳大脑额叶、嗅神经、嗅球和嗅囊,视交叉、垂体及颞叶前端与其相邻 2、颅中窝: 颅中窝较颅前窝深,容纳大脑半球之颞叶。由蝶骨体的上面和侧面、蝶骨大翼脑面、颞骨岩部前面及颞骨鳞部构成。前界为蝶骨小翼后缘及视神经沟前缘,后界为颞骨岩部上缘的岩上窦沟,底部由蝶骨大翼、颞骨岩部及颞鳞下部共同组成。颅中窝的中部为蝶骨体及鞍部,容纳垂体,与下方的蝶窦仅以一薄层骨板相隔。鞍前有横行的视神经交叉沟,由此向外达视神经孔。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呈前后走向的不规则形,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前方达眶上裂的内下端,后方循蝶骨体旁延伸至岩尖部;两侧海绵窦相互连通;窦外侧有动眼、滑车、三叉和外展神经,颈内动脉在前床突内侧进入窦内。眶上裂位于蝶骨大翼与小翼之间,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和外展神经和眼动脉由此入眶。位于蝶骨大翼根部的骨性孔道由前向后依次为园孔(V2上颌神经)、卵园孔(V3下颌神经)和棘孔(硬脑膜中动脉)。破裂孔位于卵园孔内后方约1厘米,为岩尖与蝶骨体交接处,内有颈内动脉穿行入颅。岩部的前面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弓状隆起位于压迹的前外侧,系上半规管所在部位。该隆起是颅中窝入路内听道手术的重要标志。隆起的前下方为岩大神经裂孔、岩大神经和岩小神经沟。其中岩大神经为面神经减压或开放内听道的解剖标志。弓状隆起的外侧即为鼓室盖3、颅后窝: 颅后窝位置最低,底由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前界为斜坡,由鞍背、蝶骨体和枕骨基底组成,前外侧为颞骨岩部上缘,后外侧由横窦沟围成,中央为枕骨大孔,孔的前外侧为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和咽升动脉脑膜支由此通过。两侧颅后窝主要容纳小脑。颞骨岩部的后面有内耳道口,面神经、位听神经和迷路动、静脉由此出入内耳道。弓形下窝位于内耳道口外上与岩上沟之间,有弓下动脉走行。内耳道口的外下方有内淋巴囊裂,,为前庭导水管外口,内淋巴囊位于此裂隙与硬脑膜之间。裂口外侧与乙状窦之间的区域为迷路后入路的手术通道。内耳道口下方与岩枕裂后端有颈静脉窝。颅后窝另一重要区域为小脑—桥脑角,其内侧界为桥脑外面,前外侧为岩骨后。

颅脑的解剖

颅脑的解剖结构 一头皮的解剖(示意图)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肤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颅骨解剖(示意图) 除下额骨头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颅盖部 颅盖骨是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棱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是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是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盖外面在外骨板表面可见锯齿状的骨缝(在内骨板表面呈直线状)。在顶骨和额骨间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为矢状缝,后方为人字缝,位于顶骨与枕骨交界处颞骨和额顶骨之间为鳞状缝。在额骨前面居两眉弓之间的颅骨中空部分是额窦。 颅盖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硬脑膜中动脉经棘孔进中颅窝,在颞部分成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向上方走行,后支较小并走向后上方。前支在顶骨前下角处(相当于颅外翼点处)多走行于骨性管中。若颞骨骨折往往撕断前支造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部 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 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 三脑(示意图) 脑位于颅腔内,为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形态功能都很复杂。脑可分为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相连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下通第四脑室、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下丘和上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到视交叉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向前、向上、向后扩展,并覆盖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一部分。大脑两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它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大脑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

人的头部结构解剖——头骨

人的头部结构解剖——头骨 头骨是构成人类头部骨骼的主要部分,它为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 了保护和支撑。头骨由多个骨骼组成,每个骨骼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人类头骨的组成和结构。 人类头骨由28个骨骼组成,它们可以分为脑骨和面骨两大类。脑骨 是构成颅腔的主要骨骼,它们包括颅顶骨、颅底骨和颅侧骨。颅顶骨位于 头骨的顶部,由两块颞骨和一块额骨组成。颅底骨位于颅腔底部,由后脑骨、蝶骨、腭骨和蝶骨等多块骨骼组成。颅侧骨位于头骨的侧面,由颞骨、乙状骨和枕骨等多块骨骼组成。面骨位于头骨的前部,它们包括颧骨、上 颌骨、下颌骨和鼻骨等。 颅顶骨是头骨的最大部分,它位于头顶之上。颞骨是颅顶骨的两侧, 它有许多凹陷的区域,包括颞窝和鼓室。额骨位于颞骨之前,它是头骨前 部的主要组成部分。颅底骨是头骨的底部,它通过多个骨缝与颅顶骨相连接。后脑骨位于颅底的后部,它是和颈椎相连的主要骨骼。蝶骨位于颅底 的中央部分,它是一个具有多个开口的骨骼,其中通过视孔和咽管等开口 与眼眶和鼻腔相通。腭骨位于颅底的前部,它是一个扁平的骨骼,分为硬 腭和软腭两部分。枕骨位于颅底的后部,它是头骨最后一个生长的骨骼。 面骨是头骨前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面部的骨架和面部特征。颧骨位于颅骨的侧面,它是一个稍微凸出的骨骼,形成了面部的颧弓。上 颌骨位于颧骨之下,它是构成上颌部的主要骨骼,上颌骨中有上颌窦,它 是头部最大的空腔之一,位于上颌骨的上部。下颌骨是头骨的唯一活动部分,它位于下颌骨的下部,通过颞下颌关节与颞骨相连。鼻骨位于鼻子的 中部,它构成了鼻梁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骨骼之外,头部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骨骼,比如耳骨。耳 骨分为外耳骨、中耳骨和内耳骨三部分。外耳骨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 是人类听觉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耳骨是耳鼓腔内部的一组骨骼,包括锤骨、砧骨和盾骨。内耳骨是位于颅骨内部的一组骨骼,包括耳蜗和前庭。 人类头骨的骨骼结构非常复杂,它们通过骨缝、骨骼间的关节和软骨 连接在一起,并与其他部位的骨骼相连。这种复杂的结构为头部提供了足 够的支撑和保护,为大脑、听觉和视觉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提供了条件。 总结起来,人类头骨由脑骨和面骨两大部分组成,包括颅顶骨、颅底骨、颅侧骨和面骨等。头骨通过骨缝和关节相连,并与其他部位的骨骼相连。这种复杂的结构为头部提供了保护和支撑,使其能够正常发挥各项功能。对于理解人类头部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颅骨解剖及CT三维重建

(切牙孔、后鼻孔、卵圆孔、破裂孔、棘孔、颈动脉管、颈静脉窝、乳突) 颌面部三维(3D )显示在创伤、切除肿瘤或校正先天畸形手术的术前计划中非常有 用。 (切牙孔、硬腭、后鼻孔、卵圆孔、破裂孔、棘孔、颈动脉管、乳突、颈静脉窝) 切牙北 1―破根孔 依孔 斓方脉京 叨牙孔 破裂孔 旅外I*音

颌面部CT,容积再现显示 ・ 对于检出颅底骨折的范围和性质,3D 容积重建非常有用。 ・ 鼻腭神经是硬腭前部感觉神经,可通过切牙孔进行注射麻醉。 ・ 三叉神经下颌支(V,)穿过卵圆孔支配咀嚼肌。 脑膜中动脉沟、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道) 脑膜中动脉沟沿着侧颅骨最薄部分(翼点)的内缘走行,因此,该区域的骨折可导 致硬膜外血肿。 (筛板小孔、 蝶鞍内垂体窝、

M机小礼------ 内垂体育 中功,*构 •MM 4L 娥R几 内耳述 (筛板小孔、蝶鞍内垂体窝、脑膜中动脉沟、卵圆孔、棘孔、破裂孔、内耳道)颅底CT,容积再现显示 •脑膜中动脉是上颌动脉的一个分支,通过棘孔进入颅内。 ・由于颅底小孔倾斜走行,影像学图像中对于小孔的显示往往不如解剖图中明显。 ・颅底形态弯曲复杂,在单独的横截面图像中结构显示不完整,因此容积再现显示可能有助于显示肿瘤对于颅底骨的侵蚀。图像的连续性滚动观察可以形成肿瘤累及骨骼的整体影像,但三维重建图像精确直观,更易理解。

(外耳道、茎突、须孔、茎突舌骨韧带、舌骨) 在刑事诉讼中,发现舌骨骨折被认为是勒死的有力证据。 (外耳道、茎突、须孔、舌骨) 颌面部CT,容积再现显示 舌骨小角附着于茎突舌骨韧带,茎突舌骨韧带偶尔骨化。茎突延长与韧带骨化 (或没有骨化)可产生颈部或吞咽疼痛,称为Eagle综合征。 对于无牙的老年患者,下颌骨牙槽突骨质吸收,亥页神经出须孔处暴露,咀嚼时 受压,造成咀嚼时疼痛。

浅谈解剖十(颅骨)

浅谈解剖十(颅骨) 颅骨共29块,其中6块听小骨,因与听觉有关故后面再介绍。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各骨都借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不能活动。 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略呈软圆形,并围成颅腔容纳脑。 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形成颜面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口腔、鼻腔和眶。 脑颅骨共8块,计有: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1块;顶骨和颞骨各2块。 它们共同构成颅腔,又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脑颅骨构成颅腔。 颅盖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 颅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部分参与腔颅,其余构成面颅。 额骨1块,位于颅的前上部,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顶骨成对,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 枕骨1块,位于颅的后下部,前下方有枕骨大孔。 蝶骨1块,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前方,形似蝴蝶。其中央部,称蝶骨体,内含有空腔,称蝶窦。 筛骨1块,位于颅底前部,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之间。骨内有若干含气的空腔,称筛窦,又称筛小房。 颞骨成对,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它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称颞骨岩部,内有前庭耳蜗。 面颅骨共15块,计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骨各2块。 上颌骨和下颌骨是面颅的主要部分,其他都较小。除舌骨游离外,其余均与上颌骨相邻接。 上颌骨成对,位于面颅中央。骨内有一大的含气腔,称上颌窦。上颌骨下缘游离,有容纳上颌牙根的牙槽。

鼻骨成对,在额骨的下方,构成外鼻的骨性基础。 颧骨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形成面颊部的骨性隆凸,参与颧弓的组成。 泪骨成对,位于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参与构成泪囊窝。 下鼻甲成对,位于鼻腔的外侧壁下部了,薄而卷曲,附于上颌骨和腭骨垂直板的内侧面上。 腭骨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后方,参与构成骨腭的后部。 犁骨1块,为垂直位呈斜方形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下颌骨1块,居上颌骨的下方,可分为一体和两支。下颌体和下颌支。 下颌体居中央,呈马蹄铁形,其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体的外侧面左右各有一孔,称颏孔。 下颌支为由下颌体后端向上伸出的长方形骨板,其上缘有2个突起,前突称冠突,后突称髁突,髁突的上端膨大称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 下颌头下方较细处为下颌颈。两突之间呈凹陷,呈下颌切迹,为“下关穴”的位置。 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一孔,称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此管贯穿骨质,开口与颏孔,管内有分布于下颌牙的神经和血管通过。 下颌体和下颌支会合处为下颌角,角的外面为粗糙面,有咬肌附着。 舌骨1块,呈马蹄铁形,位于下颌骨的下后方,其与颅骨之间仅借韧带和肌相连。 颅骨=脑颅骨(额骨、顶骨、枕骨、蝶骨、筛骨、颞骨)+面颅骨(上颌骨、鼻骨、颧骨、泪骨、下鼻甲、腭骨、犁骨、下颌骨、舌骨)

【收藏】详注颅脑CT解剖

【收藏】详注颅脑CT解剖 1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 •颅前窝底部: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 2鞍上池层面 •颅前窝:颞叶。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颞叶直回,侧方位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间,是角间池。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字型视交叉。 •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

3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 •前方---额叶;外侧---尾状核头部;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 颅后窝: •“Y”字形或“V”字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在内侧(小脑上蚓部),幕上结构在外侧(枕叶)。 四叠体池: •位于小脑蚓部前方。

4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基底核、丘脑。 •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脑岛)。 •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三脑室连接。 基底节(基底核): •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是组成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

颅底外科概要

第一节颅底外科概要 (outline of skull base surgery) 前言 颅底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重要结构繁多,又涉及多科领域,颅底外科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手术已成为神经外科等领域中更富有挑战性的学科。长期以来,一直令医生望而却步,甚至被视为手术“禁区”。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颅底显微解剖的发展,现代影像诊断方法和介入神经放射的问世,麻醉和术中监测水平的提高,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和手术器械的更新,以及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颌面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的密切合作,颅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颅底外科是以颅脑与眼、耳、鼻、咽部结构交界区域的解剖、生理和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边缘学科,颅底病变的切除、修复、矫治为主要内容。显微外科技术、颅底修复技术、影像导航、超声与放射介入技术、术中神经监测、激光和射频技术的应用等,为颅底深部高危区域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条件。原发于颅底结构的或始发于颅内的或始发于耳鼻咽部而侵犯颅底乃至跨颅底病变的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如鞍区、海绵窦、斜坡、岩尖及颈静脉孔区的晚期病变,都涉及重要的神经血管,位置深在。耳鼻咽喉科医师在开辟手术进路、显露病变及修补颅-鼻、鼻咽屏障方面有重要贡献。从本专科的角度来讲,颅底外科是耳神经外科和鼻神经外科的延伸和发展。颅底手术通常指切除起源于或涉及颅底的肿瘤、血管性损害、先天性异常和炎性病灶等,包括起自脑底但侵犯颅底结构的病灶,起自颅底骨本身的病灶,或起自颅底下结构如鼻窦、颞下窝或咽旁间隙向颅底侵犯的病灶。例如颈静脉孔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斜坡肿瘤及鞍区肿瘤等;创伤引起的颅底骨折;脑动脉瘤、海绵窦血管母细胞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神经导航系统和内窥镜等辅助手段的飞速发展,颅底外科手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颅底是一个复杂的区域,不规则颅底骨的上方有脑干等重要结构,下方为口、耳、鼻、鼻窦、咽腔等有菌结构,诸多与生命有关的血管和颅神经出入该区,手术中既要切除严重疾患,又要尽量保留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在过去影响颅底手术成功的主要障碍包括颈内动脉及其他血管结构的致命性损伤、逆行性脑膜炎以及明显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瘫和言语吞咽功能不良等。随着神经解剖、放射影像、介入放射、麻醉技术、手术器械和手术操作的进步,这些曾经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已经可以克服,或至少将其危险性降至相对不太重要的地步,致使许多颅底肿瘤得以安全地切除,大大提高了颅底手术的疗效。在各项技术中尤以放射医学在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进展最为重要。现代影像学检查可以在术前提供病变范围及其与颈内动脉的相互关系,从而使颅底外科医生得以在术前了解病变情况。同样的,随着神经放射介入技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对颈静脉球体瘤这类血管丰富的病变进行术前血管栓塞可以使手术切除更快速、安全及精确。另外如颈内动脉球囊压迫试验的应用可以了解Willis环的代偿能力从而预测术中牺牲颈内动脉或改道的可行性。术中实时神经监护明显降低了神经损伤的危险。辅助切除的工具如激光和超声切除器进一步降低了手术致残率。 Foerster、Koerster、Krause、Horsley、Cushing、Dandy、Olivercrona、Tonnis、Krayenbuhl、Yasargil 一、颅底外科的发展史 现代神经外科起源于上世纪之初,当时由于受到光源照明和诊断的限制,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开颅的范围很大,常为一侧颅骨被打开,而真正的病变范围可能很小。这种大骨瓣的开颅方法在当时是标准的手术方式。有时为了显露鞍区拇指大小的区域,当时需要同时显露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几乎是一侧的大脑半球。

匹兹堡内镜颅底解剖笔记(五)

匹兹堡内镜颅底解剖笔记(五) 内镜下蝶腭窝解剖 解剖视频(内含相关解剖注解,需要时可暂停观看) 翼腭窝解剖(Pterygopalatine Sapce) 分别在两侧行中鼻道开窗(middle meatal antrostomy),切除沟突(Uncinate process)并向后、下扩大显露范围。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到并保住蝶腭动脉(Sphenopalatine arteries)

1-中鼻道开窗;2-沟突 3-蝶腭动脉

蝶腭动脉离断(Sphenopalatine artery ligation) 显露出碟腭孔(sphenopalatine foramen)和蝶腭动脉,然后再离断蝶腭动脉。找到腭蝶动脉(palatosphenoidal artery),在其前方找到腭骨的蝶状突起(sphenoid process of palatine bone) 3-蝶腭孔

4-蝶腭动脉;5-腭蝶动脉;6-腭骨蝶突 经翼突入路(Transpterygoid approach) 离断腭蝶动脉,磨除上颌窦的后壁显露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向上至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5-腭蝶动脉(palatoshpenoid artery); 7-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 8-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骨膜下由内侧向外侧剥离表面的软组织以显露翼板基地部(base of pterygoid),显露翼管(vidian canal)和翼管神经 9-翼板基地(base of pterygoid); 10-翼管(vidian canal)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 剥除翼腭窝内表面的骨膜,看到腭降动脉(greater and lesser descending palatine artery)以及腭神经,它们沿着翼突内侧板平行向下走行。在眶下裂内可以找到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infraobital nerve and artery)。最后定位颌内动脉(internal maxillary a rtery)

匹兹堡内镜颅底解剖笔记(四)

匹兹堡内镜颅底解剖笔记(四) 经斜坡/枢锥齿状突入 (Transclival and Transodontoid Approaches) 内镜下经鼻蝶可处理斜坡部分病变,斜坡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斜坡上部(上1/3):从后床突水平到鞍底水平到斜坡。到达该部分斜坡位置需要将垂体移位。该部分主要的解剖标志有:海绵窦段ICA,大脑后动脉和动眼神经。 斜坡中部:该部分从鞍底水平开始直到蝶窦底水平的位置。主要的解剖标志有:斜坡旁ICA、基底动脉和外展神经。 斜坡下部:斜坡下部从蝶窦底水平到枕骨大孔水平位置。主要的解剖标志有:椎动脉和面神经。 上斜坡入路(Superior Transclival Approach)-硬膜外垂体移位从鞍底硬膜向上顶起垂体,磨除鞍底和鞍背的骨质,使用45°内镜去寻找定位后床突,磨除骨质时注意不要损伤海绵窦前壁。 1-鞍底硬膜(Pituitary gland dura);2-鞍底骨质(sella floor) 3-后床突(Posterior clinoids);4-海绵窦前壁(anterior wall of the cavernous sinus) 上斜坡入路-硬膜间(Interdura)经海绵窦垂体移位 打开海绵窦前壁硬膜,轻轻向上内侧推挤海绵窦内侧壁使其与垂体分开,找到垂体下动脉,它从海绵窦段ICA的后膝部发出,在后床突前方,从外侧向内侧垂体方向走行。完全磨除后床突后,就能显露海绵窦后壁和上斜坡。对侧也可勇同样的方法显露上斜坡,但需要注

意以保留海绵窦内侧壁的完整性,以及垂体静脉回流的系统。 4-海绵窦前壁;5-垂体 5-垂体;6-垂体下动脉(Inferior hypophyseal artery);7-海绵窦段ICA;8-垂体后部;9-后床突(Posterior clinoid process) 10-上斜坡(Upper clivus) 对侧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显露上斜坡,但需要注意以保留海绵窦内侧壁的完整性,以及垂体静脉回流的系统。8-垂体后部 中斜坡入路(Middle transclival approach-extradural) 磨除从鞍底到蝶窦底的斜坡骨质,以及海绵窦底部的骨质。完全显露斜坡旁ICA到破裂孔处,磨薄并去除斜坡骨质,显露下方的硬膜,可以看到基地静脉丛。在岩尖上方、斜坡旁ICA中部细寻找行走于硬膜间的外展神经,在外展神经后方可以找到Gruber韧带。1-斜坡骨质;2-鞍底;3-蝶窦底;4-斜坡旁段ICA;5-海绵窦;6-破裂孔 4-斜坡旁段ICA;7-斜坡下硬脑膜;8-外展神经 中上斜坡入路(Superior and Middle transclival approach-intradura) 从中线切开硬膜,向上、外侧尽可能扩大显露范围。打开硬膜能看到基地动脉、小脑前下动脉(AICA)、小脑上动脉(SCA)、桥脑和外展神经。1-基底动脉;2-小脑前下动脉;3-小脑上动脉;4-桥脑;5-外展神经 上斜坡入路可以到达脚间池,在该处能看到一下解剖结构:基底动脉分叉部、动眼神经、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P1段、后交通动脉、丘脑穿支动脉、乳头体、三脑室底和视束。 6-基底动脉分叉;7-动眼神经;8-大脑后动脉P1段;9-后交通动

侧颅底影像解剖2

侧颅底影像解剖2 导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如CT等的辅助检查手段,所以必须在了解侧颅底诸解剖标志的基础上,准确判读影像学中的侧颅底解剖标志,才能对病历进行更明确诊断和治疗。 侧颅底外科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和颌面外科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最近十年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侧颅底发展很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很多医生对侧颅底手术的相关问题还很不了解,解剖是手术的基础,侧颅底区域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在,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一.颞下窝的解剖要点 位置:颞下窝是指颅中窝与颞骨岩部平面以下上颌骨体与颧骨后方的区域;位于碟骨大翼和颞骨之下,上颌骨和颧骨的后方。 境界:内界是翼外板、外壁是颧弓和下颌支,内上为眶下裂,后界是颈椎筋膜。 交通:颞下窝顶部经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前内侧有翼腭窝,经眶下裂与眼眶相同,后部有颈内动脉管和静脉孔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颞下窝内含翼内肌和翼外肌、下颌神经颌内动脉以及咽喉间隙等。

意义:颞下窝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和颌面外科共同相关的区域。是处理颈内静脉连接、斜坡区等部位病变的重要进路之一。侧颅底手术注入经常涉及的部位,是处理颈内静脉孔、岩尖和斜旁等部位病变的重要进路之一。 下颌骨的喙突和颧骨已被切除。从图中可以看到,颞下窝主要被翼内肌和翼外肌所占据,翼外肌位于翼内肌的外上方,翼内肌位于翼外肌的内下方;翼外肌起至蝶骨大翼下面和翼外板的外侧面,肌纤维向外、向后走行止于下颌颈和下颌关节小头。翼内肌起至翼外板的内侧面和上颌结节,肌纤维斜上后外下方至于下颌骨深支的内侧和下面部分。在翼外肌的表面有翼静脉丛,简称翼丛;翼丛是有很小的静脉形成的网状组织。翼丛经卵圆孔与海绵窦相通,经眶下裂与眼下静脉相通,由于这种交通颞下窝的感染可以扩散至海绵窦。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由下颌神经发出,在翼外肌深面下行,从翼外肌下缘和翼内肌上缘之间的间隙穿出,在翼内肌表面继续下行,颈外动脉沿下颌支后缘上行,约在下颌颈平面分出颌内动脉进入颞下窝。 去除下颌支和翼外肌后可看到颌内动脉穿下颌支和蝶骨下颌韧带

颅底内面和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

颅底内面和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 颅底是由多个骨头组成的,它们在颅腔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颅底内面和颅侧面是颅底的两个主要部分,它们的形态结构对于理解颅脑解剖学和颅底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颅底内面和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 一、颅底内面的主要形态结构 颅底内面是颅底的下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包括眶下裂、筛窦、蝶鞍等结构;中部包括颅咽管、蝶突、咽鼓管等结构;后部包括枕骨、枕骨大孔、外侧孔等结构。 1.眶下裂 眶下裂是颅底内面前部的一个重要结构,是眶下神经、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的通道。眶下裂前缘由蝶骨和蝶突形成,后缘由腭骨和岩骨形成。眶下裂内有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它们的损伤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和视力损失。 2.筛窦 筛窦是颅底内面前部的一个大孔,由筛骨、蝶突、蝶骨和腭骨组成。筛窦内有筛窦动脉和神经,以及上颌神经的分支。筛窦的病变常常会引起眼眶、眼眶周围和上颌区域的疼痛。 3.蝶鞍 蝶鞍是颅底内面前部的一个鞍状结构,位于垂体下方。蝶鞍的前壁由蝶骨、蝶突和前床板组成,后壁由蝶骨和岩骨组成。蝶鞍内有垂体和垂体下部的血管和神经,它们的病变会导致内分泌和神经功能障

碍。 4.颅咽管 颅咽管是颅底内面中部的一个结构,是胚胎期颈部和颅腔之间的连接通道。颅咽管在胚胎发育后逐渐闭合,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留下残余,形成颅咽管瘤。颅咽管瘤常常会引起头痛、面部疼痛和颅神经损伤。 5.蝶突 蝶突是颅底内面中部的一个骨突,位于蝶鞍的上方。蝶突的前面有眶上裂、筛窦和眶下裂,后面有嗅神经和嗅隔。蝶突内有蝶窦和蝶突动脉,它们的病变会引起面部疼痛和头痛。 6.咽鼓管 咽鼓管是颅底内面中部的一个通道,连接中耳和咽鼓管。咽鼓管的狭窄或阻塞会导致中耳炎和听力损失。 7.枕骨大孔 枕骨大孔是颅底内面后部的一个大孔,由枕骨和上颈椎组成。枕骨大孔内有延髓和脑膜血管,它们的病变会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8.外侧孔 外侧孔是颅底内面后部的一个孔,由岩骨、颞骨和枕骨组成。外侧孔内有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中耳动脉,它们的病变会引起面部运动障碍和听力损失。 二、颅侧面的主要形态结构 颅侧面是颅骨的侧部,由颞骨、顶骨、枕骨和岩骨组成。颅侧面

侧颅底影像解剖1

侧颅底影像解剖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丽 思考 您知晓侧颅底功能的分区和分区内的境界与结构吗?您已经完全掌握颞下窝的结构、境界与意义吗? 导读:颅中后窝相对应的颅底外面结构无明显自然标志、分区尚不统一。比较常见的是按功能来划分以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临床分区方法是在颅底下面眶下裂和岩枕裂各做一延长线;两条线向内交角于岩底部,向外指向颧骨和乳突后缘,两线之间区域即为侧颅底。境界:以岩壁在颅底的附着线为界;外侧咽隐窝,前方起自翼内板,后方到达枕骨髁及枕骨大孔前沿。 一、侧颅底功能分区 侧颅底功能区分为:鼻咽区、咽鼓管区、神经血管区、听区、关节区。

(一)鼻咽区:是岩壁在颅底的附着部位,其外侧是咽隐窝。前方起至翼内板、后方到达枕骨髁和枕骨大孔前沿。双侧鼻咽区联合成为鼻咽顶。 (二)咽鼓管区:位于鼻咽区外侧,是咽鼓管鼓部以及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附着部位,前部位于翼突基部构成的张肌窝。 (三)血管神经区:在咽鼓管区的后方,内有颈内动脉外口、颈内静脉孔、舌下神经孔和茎乳孔。 (四)听区:颞骨骨部区域为听区,其后界是茎突;前界为鳞鼓裂。 (五)关节区:是颞颌关节囊附着线以内的区域,囊内有下颌骨髁状突。 (六)颞下区:位于咽鼓管区和关节区之间以及其前外方,区内有卵圆孔棘孔、棘孔的后方为蝶肌。 二.侧颅底的骨性结构和血管神经

侧颅底主要有蝶骨大翼的颞下窝和颞骨、岩骨的基底部构成;岩骨基底部像一个横卧的三面锥体。基底朝外,镶嵌于枕骨与蝶骨大翼之间,蝶骨大翼颞下面构成了侧颅底的前部,岩骨构成侧颅底的后部,侧颅底前部主要有卵圆孔、棘孔、破裂孔、蝶肌和翼突等骨性标志;侧颅底后部有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茎突等主要骨性结构。这些骨性结构是分析颅底病变史观察的重点,熟悉这些孔变,相邻结构的形态以及变异,有助于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卵圆孔位于蝶骨大翼的后外侧面,在CT片上主要呈卵圆形也可以半月形、梭形等,下颌神经穿卵圆孔离开颅中窝。 (二)棘孔位于卵圆孔的后外方,由脑膜中动脉和中静脉通过,一侧棘孔可以成双也可以缺失,无棘孔时,脑膜中动脉改至眼动脉发出。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颅骨!附:颅底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颅骨!附:颅底 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中文名 颅骨 外文名 skull 块数 23块 位置 脊柱上方 功能 保护和支持

解剖结构 人的颅骨由23块骨组成,能支持和保护脑等重要器官。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包括前部1块额骨,后方1块枕骨,上方2块顶骨,两侧各有1块颞骨,颅底前部中央的1块筛骨和颅底中部的1块蝶骨。面颅由15块骨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块上颌骨,上内侧有1对鼻骨,后方有1对泪骨,外上方有1对高起的颧骨,后方接1对腭骨。内侧有1对伸入鼻腔的下鼻甲骨,鼻腔正中的骨板是犁骨。下颌骨是构成关节而能活动的颅骨。另外,还有游离的骨块即舌骨。 各结构组成 颅骨由脑颅和面颅两部分组成。脑颅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 (1)颅盖骨由外板、板障及内板组成,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及部分颧骨和蝶骨大翼,经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鳞状缝连接在一起。颅盖骨的内面凹陷,压迹为脑回、蛛网膜粒、静脉窦及脑膜血管压迹构成。 (2)颅底骨颅底内面高低不平,由前至后以蝶骨嵴和岩骨嵴为界,形成三级阶梯状的结构,分别称为前、中、后颅窝。 前颅窝的中央小部为筛骨筛板,两侧大部为额骨眶板,后部为蝶骨小翼,容纳额叶。

【博骨通筋】颅骨的解剖Ⅰ

【博骨通筋】颅骨的解剖Ⅰ 郑大解剖学腾康学院 颅骨有23块(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形成颅骨,保持与支持脑、感觉器,并构成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颅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 脑颅骨 脑颅由8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参与构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隆形的颅盖,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

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的构成,其余构成面颅。 额骨 额骨位于颅的前上方,分三部: •额鳞:是贝壳状的扁骨,中央隆起称额结节,内含空腔称额窦,开口于鼻腔; •眶部:为后伸的水平位薄骨板,构成眶上壁; •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与筛骨和鼻骨连结,缺口处为筛切迹。

筛骨 筛骨为脆弱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额骨与蝶骨之间,参与构成鼻腔上部、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 筛骨额状切面呈“巾”字形,分三部: •筛板:是多孔的水平骨板,构成鼻腔的顶,板的前份有向上伸出的骨嵴称鸡冠,其两侧有多个筛孔; •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居正中矢状位,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 •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由菲薄骨片围成许多小腔,称筛窦。迷路内侧壁附有两个卷曲小骨片,称上鼻甲和中鼻甲。迷路外侧壁骨质极薄,构成眶的内侧壁,称眶板。

蝶骨 蝶骨形似展翅的蝴蝶,居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四部。 体:为中间部的立方形骨块,内含蝶窦,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体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中央凹陷为垂体窝。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走行的浅沟,称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内。 大翼:自蝶骨体两侧伸出,向上方扩展,分为凹陷的大脑面、前内侧的眶面和外下方的颞面。颞面颞下嵴分上下两部:上部为颞窝的一部分,下部构成颞下窝的顶。大翼根部自前内向后外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通过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小翼:为三角形薄板,从体的前上份发出。其上面为颅前窝的后部,下面构成眶上壁的后部。小翼与体的交界处可见视神经管。两视神经

脑的应用解剖

脑的应用解剖 脑室 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以及连通脑室的室间孔和中脑水管(图-1)。部分人还可见到发育变异的第五、六脑室。 图-1脑室系统模式图

侧脑室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图-2)。 图-2侧脑室(上面观) 侧脑室前角为室间孔以前的部分,伸入额叶,冠状面上呈三角形。前壁、顶壁为胼胝体纤维,内侧壁是透明隔,腹外侧壁是尾状核头。侧脑室中央部位于室间孔与胼胝体压部之间,为斜行裂隙状,横断面上呈三角形。顶壁为胼胝体,内侧壁为透明隔,下壁是穹窿、背侧丘脑、侧脑室脉络丛和尾状核等。 侧脑室后角伸入枕叶,多呈短三棱锥形。顶壁、外侧壁为胼胝体纤维,在外侧壁的外侧有视辐射经过。内侧壁上有两个纵形隆起,背侧者称为后角球( bulb of posterior horn),由胼胝体枕(后)钳形成;腹侧者较大称为禽距( calcar avis)(图-3),由距状沟前部的皮质陷入而形成的隆起结构。下壁由枕叶的髓质构成。

图-3海马结构脑室下角最大,呈弓形裂隙状,冠状面上呈半月形;在背侧丘脑的后下方弯向前下进入颞叶,其尖端距颞极约2.5 cm。外侧壁主要为胼胝体纤维;顶壁由胼胝体纤维、尾状核尾、终纹和杏仁体构成;底由海马伞、海马和侧副隆起构成。下角的底壁上有两个隆起,内侧部的隆起称为海马( hippocampus),由海马沟底的皮质陷入脑室而形成的潜在性皮质,其前端宽大为海马脚,被2-3条纵行浅沟分成数个趾状隆起的海马趾;外侧部的隆起称为侧副隆起( collateral eminence),由侧副沟的皮质陷入侧脑室下角形成,其后端膨大称为侧副三角( collateral trigone)。 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三角区和下角内,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部位。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 third -,-entricle)是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有顶、底、前壁、后壁和左、右侧壁。顶为脉络组织,突入室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 概 一、颞骨与颅的关系及毗邻 述 1、颞骨和颅、颅底的关系 颅骨:颞骨左右成对,位于颅骨颅骨两侧中、下1/3,构成颅骨底部、侧壁。 颅底:参与构成颅中窝、颅后窝。

1、颞骨与四块颅骨相接:•上方:顶骨 •前方:蝶骨、颧骨 •后方:枕骨

骨今中外 临床表现 二、颞骨的5部分 1、鳞部: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 2、乳突部:位于鳞部后下方、呈锥状突起。 3、鼓部:为一扁曲U形骨片,构成外耳道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4、岩部:呈横卧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枕骨、蝶骨间。 5、茎突:附着于鼓部后下侧。 注:岩部和乳突部形态结构上连接在一起,合称为岩乳部「Petromastoid part」。

骨今中外

检查 三、鳞部「squamous portion」 1. 概述: 鳞部又称:颞鳞,形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分内外两面,上、前、下三缘。 2. 鳞部的两面三缘: 2.1外面: 颞骨鳞部外面光滑略外凸,构成颞窝的一部分,有颞肌附着,并有纵行的颞中动脉沟。该沟下端之前下是颧突及其前、中、后根。 2.2内面: 鳞部内面为大脑面,与颞叶相邻,有脑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2.3三缘:

上缘:与顶骨下缘相接。 前缘:通过蝶鳞缝,与蝶骨大翼相接。 下缘: •岩磷裂:内侧,与岩骨前缘外侧部融合而成 •鼓磷裂:下界,与鼓部前上缘相连而成 •颞线:与乳突部的边界 3. 鳞部外面的重要结构 3.1. 下颌窝和颧突 3.1.1 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关节结节后侧之椭圆形深窝,由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