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社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社会化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
的社会化
姓名:冯英豪
[选取日期]
社会学理论论文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社会化
内容摘要:通过对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的探讨,分析该学说中有关人的社会化的相关内容,系统总结符号互动论中关于社会化的内容,得出符号互动论正是通过对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阐述来展现人的社会化这一过程的结论。本文是在深入阅读米德相关著作之后,联系课程所学进行的分析和阐释,并得出最后结论的。关键词:符号互动论、社会化、米德
引论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如何形成发展,对于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有着巨大的意义。
虽然对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开始较早,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还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直到20世纪60年代,广义的社会化观念才被建立起来。在这种观念下,社会化不仅是“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面临的问题,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流派或者说三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影响了社会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化,这一视角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第二种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
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第三种是从人格发展的角度,他们认为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有C.库利和G.米德,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就是本文要探讨的。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社会学领域内部出现了基于以上三种理论想融通的关于社会化的定义,即是:个体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1从这一结论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对于社会化的界定,是融合了之前的各种研究角度,得出的一个全面,又高度概括的概念。
在社会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米德和他的符号互动论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这也正是我们要探究的。
本论
符号互动论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从诞生开始就在功能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扮演着“忠实的反对者”的角色,它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下关注社会互动过程和社会关系,而不是关注阶级冲突、社会有机体及其进化等宏观的社会过程、社会结构,或是具体的个人行为方式与抽象的心理特征。也正是因此,符号互动论可以说开启了社会学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而无论是检视它作为一个理论流派所提出的各种观点,还是追溯这一理论的渊源,人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对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产生和发挥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人,那就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但同时也是符号互动论的集大成者。虽然这一学说的名称的命名是米德逝世六年后同为这一流派的学者布鲁默提出的,但是许多重要的概念,包括这一学说完整的体系架构,却在它的开创者——米德——这里就确立起来了。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就是阐述个体自我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而突显的过程,亦即个体自我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产生和形成过程。尽管在米德的时代社会化的概念还没有确立,但我们通过后人的研究结论也可以了解到,米德的最重要研究和论述,实际上为社会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为其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符号互动论,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符号。对于符号的定义,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结为其字面意思,即是一些可见的符号。事实上,米德对于符号这一概念从一开始的研究中就已经把它概化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了。在阐释符号这一概念时,米德借用了其老师冯特所研究的“姿态”的概念,就是说,一方活动的某些部分对于另一方变成了某种刺激,使他针对对方做出的那些反应来调整自己,而这种调整接下来又变成了对前者的刺激,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活动,因为开始另一种活动,对于双方来说,这里都存在一系列的态度和运动。也许可以使“姿态”这个术语等同于这些社会活动的开端,而后者作为刺激则会导致其他活动者做出反应。○2这里讨论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两个主体间的姿态互动,在两者之间达成共识,共识形成之后,就会有接下来的活动或者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姿态能够顺利互动,也就是这种姿态已经在两者之间达成共识,这种形成共识的姿态就是一种符号了。但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关系比两两互动要复杂的多。不过,米德仍然用这种思路来解释人们之间得以互动的这一问题,从两两互动到多对多的活动之间,还存在着一对多的互动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当姿态在做出它们的个体那里潜在地导致的反应,与它们的接受者的其他个体那里明显地导致——或者说被认为明显的导致——的反应完全相同的时候,它们就变成了有意味的符号。也就是说一个姿态的发出者所发出的的姿态,导致了众多其他人相同的反应,那这种姿态就是符号了。当范围再做扩大,关系再变复杂时,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对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就是思维的本质;而如此得到内化的姿态就是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对于这个既定的社会
或者社会群体的所有个体成员来说,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意义。○3这样,符号就可以在全社会所有个体中间存在了。
通过对符号概念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了,所谓符号,就是一些已经被个体内
化了的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同时这种认识也为其他个体所共同内化,并且内化后的意义是相同的,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符号可以让个体与个体之间顺利的互动起来,并推动活动进一步发展。这种符号内化的能力,米德称之为心智。符号的内化,并不是个体天生就完成了的,也不是天生就有强大的内化能力,而是需要通过训练,一步步进行的。那么内化符号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对于内化符号的过程,米德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玩耍、游戏和一般化的他人。每一阶段不仅意味着某一个个体从角色领会中所得的短期自我想象的演变,而且标志着一种更为稳定的自我感念在进一步明确化。
在玩耍阶段,即是指人的幼儿时期——但是对于具体的年龄,米德并未作出界定——幼儿已经开始或多或少的得到明确发展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力量、对他所依赖的自然界都有了自己的态度,但他们对这种态度仍然模糊不清,但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承担他人的角色、通过玩耍、扮演英雄或自己最为亲近的人来表现自己的态度。他们扮演的父母和老师,就是他们尚且模糊不清的人格的来源。○4幼儿阶段,个体能够内化的符号,仅限于与自己关系极为密切的事物。
在游戏阶段,个体的组织与他人的概念开始建立。在游戏中,一个参与者所采用的其他游戏者的态度组成了某种单元,而控制这个个体的反应的正是这种组织。为了说明这一点,米德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正在玩棒球的人,他自己每一种活动都是由他对正在参与这场游戏的其他人行动的假定决定的。他究竟做什么是由他所具有的这个球队的其他每一个人的态度控制的。这些人的态度至少会影响他自己的特定反应,而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某种“他人”,它是由那些参与同一个过程的人的态度形成的组织。○5也就是说,个体在游戏中要讲组织的要求内化,要形成一种从一群处于协作之中的人那里获得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