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学——原虫概述_溶组织内阿米巴
Introduction to protozoon & Entamoeba
授课安排
授课重点:
1、原虫形态和生活史的一般特征。 2、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和诊断。
授课的难点: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营自由生活阿米巴的致病。
Nematode
Trematode
流行
全国平均感染率为0.949%,感染率超过2%的 有西藏、云南、新疆、贵州和甘肃,其中西形态和生活史
Life cycle and morphology of Entamoeba histolytica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Morphology of Entomoeba histolytica cyst
临床误诊病例
主诉:患者沈某,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 脓血便7天入院治疗,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史。
体检:体温38℃,血压110/70mmHg,精神萎靡,全 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少量RBC,巨噬细胞0~3/高倍镜。
初步诊断:细菌性痢疾。
病程记录:入院后用青霉素治疗,次日大便呈果酱样, 腹痛加重,而后出现全腹痛伴肌紧张,立刻剖腹探查, 查见右下腹有一炎性肿块,盲肠坏疽有3cm×2cm 穿孔 灶,阑尾已坏疽脱落,因治疗无效于手术后46 h死亡。
虫媒传播型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简单,直接接触或传播媒介的机械携带而传
播。如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和溶组织阿米巴。
循环传播型:复杂,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进行有
性和无性生殖。如弓形虫。
虫媒传播型:需要在吸血昆虫体内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寄生虫重点
寄生虫重点名词解释:1.疾病再燃:疾病进入恢复期,热未降至正常,又复上升。
2.疾病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3.带虫免疫:是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机体免疫系统对一切异物或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特异性识别和排斥清除的一种生理学功能。
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
4.伴随免疫:人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患者门静脉内仍有成虫寄生和产卵,但宿主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而无损于体内的成虫,这种免疫称为伴随免疫。
5.土源性蠕虫:这类蠕虫在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亦称直接发育型。
6.生源性蠕虫:这类蠕虫在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内发育为感染阶段,再经侵入途径感染人,亦称间接发育型。
7.世代交替: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8.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
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9.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
10.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河马与小鸟11.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溶组织内阿米巴
肠腔型小滋养体
侵 入 组 织
随稀水样便排出 体外(死亡)
组织型大滋养体
二分裂增殖
组织型大滋养体
随脓血便排出 体外(死亡)
★2. 生活史要点 ⑴ 感染阶段 ——成熟的四核包囊 致病阶段——大滋养体 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传染源——带虫者 ⑶ 寄生部位——结肠、肝、肺与脑等肠外组织 ⑷ 生活史的基本过程为 包囊→滋养体→包囊
定向阿米巴运动
核 拟染色体 糖原泡 双核包囊 四核包囊(成熟包囊) 单核包囊
铁苏木素染色的包囊
碘液染色的包囊
拟染色体 核 糖原泡
滋养体( trophozoite)
原虫生活史中能运动、 摄食和繁殖的阶段。
包囊(cyst)
原虫生活史中不能运动 和摄食的阶段。
阿米巴痢疾肠壁上的烧瓶样溃疡
阿米巴痢疾
六 防治
1. 治疗
各型—首选甲硝唑(灭滴灵)★
穿刺及手术引流排脓
2.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 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结肠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小滋养体
大滋养体
大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
小滋养体
Phase contrast photomicrograph of cultured Entamoeba histolytica trophozoites.
四 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
(1)粪便检查★
滋养体:生理盐水涂片法
包囊浓集法:硫酸锌漂浮法或甲醛乙醚
沉淀法
(2)病灶组织检查
肝脓肿穿刺液检查:坏死组织
活体组织检查:乙状结肠镜
五 流行
1. 分布
原虫概论 溶组织内阿米巴
耐格里阿米巴
10
一.形态 (morphology)
由胞膜、胞质、胞核组成。 1.胞膜:参与营养、排泄、运动和侵袭、 宿主免疫效应等生物学功能。
2.胞质:
3.胞核: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泡状核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网状核纤丝
二.生活史(life cycle)
包括: 滋养体(trophozoite): 运动、摄食及增殖阶段,有多种形式。
思考题
请说明针对溶组织阿米巴病不同患者 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方法诊断?
基质
外质 (凝胶状) 内质 (溶胶状) 膜质细胞器
②胞质
细胞器
运动细胞器 营养细胞器
内含物: 食物泡、糖原泡
79
运动细胞器类型
伪足
波动膜
鞭毛
纤毛
双核包囊
单核包囊
在肠腔中下移
滋养体
二分裂
侵入肠壁
生活史要点
1. 宿主:人 ;猫、狗、鼠偶尔可作宿主
2. 寄生部位:盲肠、升结肠
3.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4.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5. 致病阶段:滋养体
6. 诊断阶段:滋养体、包囊
三.致病
1.侵袭部位与病理特点 2.临床病程与临床表现
1.侵袭部位与病理特点
患者种类
标本
诊断阶段 活动的滋 养体
诊断方法 直接涂片法
注意事项 标本新鲜
急性痢疾患 脓血便 者
慢性/迁延 成形便 性患者 /带虫者
阿米巴肠炎 稀便
包囊
碘染色
多次送检
活动的滋 养体
直接涂片法
标本新鲜 标本新鲜
肠外阿米巴 脓肿穿刺液 活动的滋养 直接涂片法 病(肝,肺等) 体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之原虫阿米巴
2. 病理变化
1〕肠道 多发于盲肠阑尾
典型病损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一 般
病灶限于粘膜层,急性病例溃疡 深
及肌层并融合致粘膜脱落
慢性期 粘膜下层组织增生——阿米
3.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常见盲肠、升结肠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粘
五、流行 分布
• 传染源 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
• 传播途径 • 经口 • 经昆虫协带 • 性传播
1. 3. 易感人群
当前兴旺国 家的流行传播 常因水源污染 所致,开展中 国家那么以 “粪—口〞播 散为主
六、防治原那么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带包囊者〕 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 滴灵〕 —— 阿米巴痢疾 甲硝唑、氯喹配伍 —— 肝 脓肿
伪足、鞭毛、纤毛 营养细胞器
胞口、胞咽、胞肛
胞质中内含:食物泡、营养 贮存小体、代谢物、共生物等 可作虫种鉴别依据
核膜 核质 3. 胞核 核仁 染色质组成
寄生性原虫多为泡状核,少数实质核
染色后核的特征,可作 为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生理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摄食〔渗透、胞饮、呑噬〕 代谢〔兼性厌氧、无氧、需氧〕
——阿米巴病(amoebiasis)
以阿米巴痢疾最常见,亦可途经 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肺、脑、 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组织器官
WHO:全球5亿人感染,近5千万人 发病,死亡人数4-11万/年 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仅次 于疟疾和血吸虫病
研究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 一为侵入性阿米巴病虫株 E. histolytica 另一肠腔共栖不致病虫株 E. dispar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
二、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 •长期不规则低热 •全身消耗 •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压痛 •右侧反应性胸膜炎
一般无黄疸。但在脓肿较大或多发性肝脓肿以及脓 肿压迫胆管或继发细菌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
穿入心包 穿入胸腔 穿至膈下 穿破胸壁 穿至肾周
色或果酱样,有腐腥臭
鲜红或红色胶冻状,无粪臭
少数破碎的白细胞,成串的陈旧 大量成堆脓细胞,多数新鲜分散的红细胞,
的红细胞,可有滋养体、夏科-莱 常见巨噬细胞
结晶
无志贺菌生长
可有志贺菌生长
溃疡散在,边缘充血隆起,中央 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壁增厚,溃疡
下陷。溃疡间粘膜正常。
表浅
肝脓肿等
关节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阿 米 巴 包 囊
单
双
核
核
包
包
囊
囊
成
熟
包
囊 (
具有感染性
核 )
4
包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大便中可存活2周以上 •在水中可存活5周 •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
•不耐热,加热50℃几分钟即死亡
二、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主要为无症状带包囊者
其次为慢性病人。 急性期病人不排包囊,故在传播疾病上意义不大。
1.常用抗阿米巴药物简介 (1)甲硝唑(灭滴灵):是首选药物
治疗
•作用:对组织型及肠腔型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对 急性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治愈率近100%。
•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消化道为主,多可耐受) •用药前后忌酒:抑制乙醛氧化酶活力 •孕妇忌用 •用法:0.4~0.8,3/日,5~10天。
(三)暴发型 •多见于体弱和营养不良者 •可表现如急性菌痢样症状
溶组织内阿米巴与阿米巴病课件PPT.ppt
六、防治
1、病原治疗
灭滴灵: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剂量为600~800
mg,口服,每天3次,连服7~10 d;重症病人静脉给药。 吐根碱:用于对急性期病人灭滴灵疗效不佳者,应注意心脏
毒性。
氯喹:阿米巴肝脓肿患者也可选用氯喹。脓腔大者可行穿 刺引流,以促进脓腔闭合,若有外科并发症应对症治疗。
3、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无症状包囊携带者:90%为带虫者。 侵袭型感染:
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肠炎、结肠阿米巴肿、 阿米巴阑尾炎等。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 及皮肤阿米巴病等。
肠阿米巴病
典型的阿米巴痢疾常伴有腹部绞痛,右下腹明显 压痛及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粪便呈褐酱状,奇 臭,一日可达数十次,病程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 缓解,若不彻底治疗易复发。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阿米巴痢疾已不 多见。大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迁延性肠炎,腹 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伴有腹痛、消瘦、贫血等。
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好发于肝右叶。大多起病缓慢, 常以不规则发热、盗汗等症状开始。热型多呈 间歇型或弛张型,肝肿大、肝区痛及叩击痛, 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如病变接近隔肌,可有 反应性胸膜炎和右侧胸腔积液,有时可又右侧 膈肌升高。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及体重 减轻。肝左叶脓肿可穿入心包。慢性患者可有 低热、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肝大质坚, 局部隆起,易误诊为肝癌。
灭滴灵控制症状后应加用杀灭肠腔内滋养体的药物,以免 复发。
抗阿米巴药物
杀灭组织中滋养体药物: 灭滴灵、吐根碱、氯喹、安痢生
杀灭肠腔滋养体药物: 喹碘方、双碘喹啉
其他:四环素、巴龙霉素; 中药白头翁、鸦胆子、大蒜素等
2、预防
查治患者及带虫者。 加强水源及粪便管理。 消灭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防止传播。 搞好饮食卫生,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
寄生虫学各个论重点
1、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结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188)简介:隶属于阿米巴类原虫。
有包囊和滋养体两个形态时期。
成熟的4核包囊(有4个圆形的核,为泡状核)是感染期,包囊在外界环境中有较强生活力;滋养体(有1个泡状核,滋养体里有吞噬的红细胞)是虫体的繁殖与侵袭组织阶段,滋养体在外界抵抗力很弱,在自然界很快死亡。
生活史:(1)传染源:包囊携带者((2)感染阶段:四核包囊(3)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食物、水与手(4)致病阶段:滋养体(5)高危(易感)人群:旅游者、弱者低能人群、男性同性恋者(6)寄生部位:结肠,可移行于肝、肺与脑等(7)诊断阶段:滋养体与包囊(8)基本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a)1个四核包囊→口→小肠→脱囊分裂成4个小滋养体→8个滋养体(以二分裂繁殖形成)→定居于结肠粘膜皱褶或肠腺窝处→滋养体侵入肠壁或转变成包囊排出体外。
(b)滋养体去向:①侵入肠粘膜→肠溃疡②血行播散→异位寄生③排出体外→脓血或稀便④形成包囊(组织中滋养体不能形成包囊)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粪便、脓肿穿刺——稀便或脓血便碘液涂片法(查包囊):甲醛乙醚法沉淀包囊提高检出率——慢性腹泻体外培养法(2)血清学诊断: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尤其在无症状的“带虫者”;用重组抗原检测,敏感性、特异性更高(3)核酸诊断:提取DNA,用PCR诊断(髙丰度、非保守区域);用于虫种鉴别(4)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超声波、X线、CT预防与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以保护水源(2)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3)治疗目标:a,治愈肠内外病变b,清除肠腔中包囊(4)查治病人:首选药物为灭滴灵(甲硝咪唑)(5)查治带虫者首选:巴龙霉素、碘喹方个论二,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腹痛、腹泻)(190)简介:隶属于鞭毛虫纲原虫。
它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不同发育阶段,成熟的4核包囊(有4个核)是感染期,滋养体有2个对称的核;它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本病世界性分布,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生活史:(1)传播阶段: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2)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3)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包囊随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饮水(4)繁殖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繁殖形成,有2个核)(5)寄生部位: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借吸盘吸附肠壁实验诊断:1,病原诊断:(1)粪便检查水样稀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人体寄生虫学—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防治(一)治疗病人和带虫者1、两个基本目标:治愈肠内外的侵袭性病变清除肠腔中的包囊
2、治疗用药甲硝唑(或替硝唑)——目前治疗肠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可杀灭各期原虫二氯尼特——杀灭肠腔内包囊抗生素——杀灭肠腔内细菌,间接作用于阿米巴中药——鸦胆子仁、大蒜素、白头翁
第三部分 人体寄生虫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
一、滋养体体形多变,内、外质分界明显,细胞核呈泡状,核膜内侧染色质颗粒排列整齐,核仁位于中央
(一)小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内,无致病能力,胞内常见吞噬的细菌。患者的软、稀粪便中常见
(二)大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壁及肠外组织,胞内常见吞噬的红细胞。为致病阶段,患者脓血便及脓肿组织中常见
入血流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寄生于结肠
回盲部脱囊
肺脓肿
肝脓肿
肺脓肿
脑脓肿
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诱因
宿主抵抗力下降肠腔内环境紊乱肠黏膜局部受损宿主的饮食因素低糖饮食高胆固醇饮食
第三部分 人体寄生虫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
第三部分 人体寄生虫学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
一、致病机制虫株毒力虫体侵袭力细菌的协同作用宿主的机体抵抗力
二、临床表现感染后起病常突然或隐匿,呈暴发性或迁延性,临床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多发于盲肠或阑尾,典型的病灶是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间的黏膜正常或稍有充血水肿肠外阿米巴病呈无菌性、液化性坏死。以肝脏为多见,肺、腹腔、心包、脑、生殖器官等均可形成脓肿
(一)肠阿米巴病急性或慢性,常有稀便,果酱样脓血便或黏液便,奇臭,常伴有局限性腹痛、不适、胃肠胀气、里急后重、厌食、恶心呕吐等急性型可突然发展成急性暴发型,此型是最严重和致命性的肠阿米巴病
寄生虫病: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
寄生虫病: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原虫感染引起,原虫主要寄生在结肠,也可经血流运行或偶尔直接侵袭至肝、肺、脑和皮肤等处,引起相应器官部位阿米巴溃疡或阿米巴脓肿,也可同时累及多种组织和脏器发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传染源为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肠阿米巴病 (intestinal amebiasis)或阿米巴肠病或痢疾阿米巴(amebicdysentery)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病因:消化道寄生的阿米巴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迪斯帕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及哈门氏内阿米巴等。
只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有致病性,其余阿米巴均为非致病性共栖型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包括包囊和滋养体。
成熟的4核包囊为传染阶段,滋养体为致病阶段包囊见于慢性阿米巴病患者或包囊拾者的大便中。
人的感染途径多为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阿米巴包囊的囊壁具有抗酸作用,包囊进入消化道后,安全通过胃到达回盲部,在碱性肠液作用下脱囊,发育为滋养体。
滋养体在结肠上端摄取细菌并增殖,在肠腔内下移过程中,随肠内容物脱水和环境改变,形成圆形的包囊毅。
滋养体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碎片,侵入破坏力避组织,引起溃疡滋养体在组织中进行伪足运动,破坏组织并吞噬和降解已受破坏的细胞;破坏细胞外基质和溶解宿主细胞组织:有三个致病因子,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Galectin NAclectin)、阿米巴穿孔素(amoeba perfor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Thiol proteases);阿米巴凝集素有抗补体作用,半胱氨酸蛋白酶能降解补体C3为C3a,抵抗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宿主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和抵抗力下降,合并其他肺心病细菌感染等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和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者整个结肠和小肠均可受累基本病变为组织溶解液化为主的变质性炎,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1 急性期肉眼观,早期在肠黏膜表面可见多数隆起的灰黄色针头大小的点状坏死或浅溃疡,周围有充血出血带包绕。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局限性
不同检测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且对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05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的 防治策略
分类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主要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迪斯帕内阿 米巴等。
生物学特性
形态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具有变形 虫样的形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
形。
营养方式
它们以腐生或寄生方式获取营养, 通过吞噬或胞饮获取营养物质。
繁殖
通过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也可 以通过接合或包囊进行有性生殖。
分布与传播
媒介传播
被污染的水生昆虫或水生 动物叮咬人体后,病原体 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直接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如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 卫生用品,也可能导致感 染。
临床表现
皮肤症状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水 疱、脓疱等症状,并伴有瘙痒
和疼痛。
眼部症状
眼部感染后可能出现眼红、眼 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 时可导致视力下降。
消化道症状
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后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等症状。
其他症状
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全身 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和
死亡。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如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 查等。
治疗方式
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使用甲硝唑 、替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 触污染水源和昆虫叮咬。
病原生物医学原虫阿米巴ppt课件
生态与分布
生态
阿米巴主要生活在水中、土壤、 腐败物中,有些种类寄生在人体 内。
分布
阿米巴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更 容易生存和繁殖。
02
阿米巴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
寄生生活
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通 过侵入人体并在肠道内寄 生,对肠道产生刺激和损 伤,引发疾病。
繁殖能力
阿米巴具有极强的繁殖能 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短 时间内大量繁殖,对肠道 产生更大的影响。
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样本采集、处理、存储和废弃等环节 的安全操作要求。
人员培训与健康监测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处理阿米巴感染的能力。 同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06
阿米巴病例报告与案例 分析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1
患者因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就诊,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 阿米巴病。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继续观察 。
病例报告2
患者因长期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就诊,经实验室检查确 诊为阿米巴肝脓肿。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某地区爆发阿米巴病,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污染的水源和不良的卫生习惯 ,导致阿米巴病的传播。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采取了改善水源和卫生条件 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案例分析2
分子生物学鉴定
基于DNA或RNA的序列 分析,通过比较不同阿 米巴种间的基因序列差
异进行鉴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根据阿米巴的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确保实验室操作 的安全性。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配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人卫版人体寄生虫学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教学护理课件
研究方法与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01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阿米巴的基因组进行操作和分析,研究
其基因表达和调控。
免疫学技术
02
通过免疫学技术检测宿主对阿米巴的免疫应答,分析免疫保护
机制。
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
03
建立阿米巴的细胞培养体系和动物感染模型,模拟阿米巴在体
内的生长和致病过程。
研究前景与展望
疫苗研发
诊断方法
介绍阿米巴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 学诊断等。
治疗过程
分析患者的治疗过程,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及治疗效果 的评估。
病例总结与启示
病例总结
总结病例的特点、诊断和治疗过程,强调阿米巴感染的致病性和临床重要性。
启示
从病例中提炼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如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 对阿米巴感染的认知等。
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 是排便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 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
依从性。
预防与控制
个人卫生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 喝生水、不吃生食等。
环境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 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
营养方式
阿米巴主要通过摄取细菌 、真菌、藻类等有机物获 取营养,同时也可以摄取 其他原生动物和细菌等。
传播方式
阿米巴主要通过污染的食 物和水进入人体,也可通 过接触传播,如共用马桶 等。
02
阿米巴致病性
致病机理
侵入途径
阿米巴通过污染的食物、 饮水或破损的消化道黏膜 侵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 并随粪便排出。
概述
耐格里属阿米巴滋养体
棘阿米巴属阿米巴滋养体
耐格里阿米巴滋养体
脑脊液内耐格里阿米巴滋养体
脑组织内棘阿米巴滋养体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动力
外分泌酶学说 “膜结合酶—触杀”学说
Eaton(1970)发现“表膜溶酶体”, Knight(1975)体外证明“触杀”作用
寄生人体的非致病阿米巴
人体消化道寄生的阿米巴除溶组织内阿米巴外,均为腔道共栖 原虫,一般不侵入机体组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结肠内阿米巴 迪斯帕内阿米巴 哈门氏内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 布氏嗜碘阿米巴 齿龈内阿米巴
二. 结肠内阿米巴
(Entamoeba coli)
1. 为共栖性原虫,不致病。 ● 2. 常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同时感染, 需作鉴别。
叶足虫
一. 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 结肠内阿米巴 三.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概述
以伪足为运动细胞器,多数生活
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滋 养体期为运动、摄食、繁殖和致 病期,包囊为静止期,是阿米巴 传播期。
种类:
(Entamoeba histolytica )
致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 非致病阿米巴:哈氏,结肠内,微小内
碘液染色的包囊
拟染色体 核 糖原泡
1核包囊 核
铁苏木素
染色的包囊
2核包囊
拟染色体 糖原泡 4核包囊
3、生活史
经口 四核包囊————小肠下段脱囊 4个核的囊后滋养体 核分裂 ————8个单核小滋养体————肠粘膜邹褶或隐窝 二分裂繁殖 (以细菌 肠内容物下行 已消化食物为食)———————— 虫体团缩形成囊 前期 胞质分泌囊壁 侵入肠壁或引起肠外 ———————包囊 阿米巴病
03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性
三、致病性:阿米巴原虫致病的机制:一是虫株的毒力;二是感染后肠道内细菌的协同作用;三是宿主的免疫状态,如果宿主免疫状态非常强,阿米巴滋养体就不会转化为组织型的滋养体,只是以肠腔型滋养体寄生;但是当患者免疫力弱的时候,容易形成侵袭型的滋养体(即组织型的滋养体),就会引起患者脓血便。
致病的阶段:肠腔型滋养体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认为它是不致病的;而侵袭型(也就是组织型)的滋养体,是致病的。
那么致病的机理是什么呢?一是原虫的毒力:毒力因子如凝集素,对溶组织阿米巴的吸附、溶细胞起着重要作用;穿孔素会引起肠黏膜孔状的破坏;还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有溶细胞和降解补体的作用。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否分泌这些毒力因子,与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肠内的环境有关。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表现为急性阿米巴痢疾,其病灶部位是在回盲部、乙状结肠及直肠,可见肠壁组织上针眼大小的溃疡面,是原虫侵入到肠壁组织内形成的。
更为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原虫侵入到肠壁组织内引起肠壁组织中深达基层的组织溶解、破坏,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这是烧瓶的底,这是颈部。
粪便的性状为脓血便,是酱红色的粘液血便,有特殊的腥臭味。
原虫在侵入到肠壁组织下以后,深达肌层,会引起肠穿孔,引发肠出血,导致贫血。
所以急性阿米巴痢疾的并发症包括“肠穿孔、肠出血、贫血”等。
阿米巴肠炎: 肠壁黏膜层可见针尖大小的溃疡口,会引起阿米巴肠炎。
以盲肠为最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直肠、阑尾,横结肠和降结肠少见;重症患者可累及结肠全部和部分回肠。
肠外阿米巴病:侵入到肠壁组织内的滋养体,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脏器内引起阿米巴脓肿,最多见的是肝脓肿;肝脓肿多发生于肝右叶,这个就是肝脓肿,肝脓肿主要发生于年轻人。
滋养体侵袭肝组织后释放大量的蛋白溶解酶,且炎性细胞参与肝组织迅速的坏死液化,同时由于机体产生原发性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激活补体,使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免疫复合物疾病的急性全身性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致病性
自生生活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
及消化道非致病性阿米巴(entericnon-pathogenicamoebae)
【要点解析】
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肠道或其他脏器,引起肠内、外阿米巴病(intest inalamoebiasis,extraintestinalamoebiasis);溶组织内阿米巴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病率比寒带地区高。
1.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期是4核包囊,致病期为滋养体,其生活史过程如下图
所示。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简单,感染期包囊经口摄入后,在肠内酶类的作用下包囊内虫体活动,脱囊而出;四核虫体经分裂后发育成8个子虫体,即摄食和以
二分裂增殖。
在肠内下移过程中,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虫体可以变圆,分泌囊壁,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
2.要点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过程勿需中间宿主。
(2)成熟的四核包囊即感染期,经口(不洁饮水、食物)摄入后获得感染。
(3)本虫可致肠道感染(肠阿米巴病),也可致肠道以外的感染(肠外阿米巴病)。
(4)临床实验室诊断多自患者粪便中查大滋养体,或自慢性感染者及带虫者的粪便中检查包囊。
(5)实验室检查中应注意与非致病性的阿米巴包囊鉴别。
【目的要求】
1.掌握
(1)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形态特点:活动的滋养体大小10~60μm不等,有定向运动的伪足(pseudopodium),胞质分透明的外质和富含颗粒的内质,可见吞噬的红细胞,是溶组织内阿米巴鉴别的特征之一,亦是鉴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非致病性的迪斯帕阿米巴(E.dispar)的要点。
染色后有泡状核,核膜下有核周染粒和居中的核仁。
(2)包囊的形态特点:未成熟包囊往往可见糖原泡(glycogenvacuole)和棍棒状的拟染色体(chromatoidbody),糖原泡和拟染色体则随包囊成熟而消失;成熟的包囊含四个核,与滋养体的核相似,圆形,核膜下有排列整齐的核周染粒和小而居中的核仁。
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迪斯帕内阿米巴的包囊无法区别。
(3)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与其他非致病性阿米巴(如结肠阿米巴)包囊的区别。
(4)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滋养体;碘液染色法检查阿米巴包囊。
2.熟悉
(1)常见的非致病性阿米巴包囊的形态。
(2)肠外阿米巴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方法。
(3)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患者粪便性状及显微镜检查的区别。
3.了解
(1)铁苏木素染色法检查阿米巴滋养体。
(2)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特征(肠阿米巴病的典型病损是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累及粘膜层,多发部位为盲肠,滋养体可侵入血液而到达全身各个部位,肝脏为最多发部位,肺、脑等也可见,多呈无菌性、液化性坏死,病灶中仅能检测到滋养体。
将粪便充分混匀,以二层纱布过滤去粗渣,滤入有盖离心管中,室温固定30分钟,加入3ml乙醚,剧烈振摇或震荡器混匀1分钟,2500rpm离心2分钟,弃去上层液体,取管底沉渣涂片观察。
3.注意事项
1.应使用“一送三检”进行阿米巴的病原学诊断;肠镜检查时至少取6个部位的组织标本。
2.自粪便中可检测到阿米巴抗原;肠腔内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后,血清抗体
可以呈低滴度阳性或阴性,而肠外脓肿则呈较强阳性。
3.在粪便检查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必须与其他肠内非致病的阿米巴相鉴别。
在显微镜下检获四核包囊,应鉴定为溶组织内阿米巴/迪斯帕内阿米巴;检测到含
红细胞的滋养体应高度怀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一旦血清学检查结果呈高滴度阳性应高度怀疑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
4.在检查滋养体时应与宿主组织细胞鉴别,一般要点如下:溶组织内阿米巴
的滋养体大于宿主细胞;虫体胞核与胞质大小比例低于宿主细胞;滋养体呈泡状核,核仁居中,核周染粒清晰;滋养体胞质中可含红细胞和组织碎片。
同时要注意区分滋养体与中性粒细胞。
5.在生理盐水涂片检查滋养体时,应取新鲜、含粘液或血液部分的粪便,并
要注意保温,以提高检出率。
6.对可疑慢性患者,应进行间隙性粪便碘液涂片检查,持续1~3周,避免漏诊。
7.人芽囊原虫往往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混合感染,而且人芽囊原虫的人群感
染率较高,应注意鉴别。
人芽囊原虫的空泡型虫体最常见,其大小6~40μm不等,虫体中央有一透亮空泡,核呈块状,数目1~4个不等。
8.肠阿米巴病实验室检查顺序一般为:
9.肠外阿米巴病(如肝脓肿),患者可出现发热、肝肿大、肝压痛等,诊断可以循如下过程:
二、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要点解析】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主要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和棘阿米巴(Acanthamoeba,sp.),存在于污水体、游泳池或土壤中。
前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接触污染水体,原虫自鼻腔侵入,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引起死亡或严重损害,诊断则可取脑脊液,涂片检测有无阿米巴,或直接检测抗原或基因,二性霉素B可治疗病人,但死亡率仍在95%以上;后者可能经呼吸道或皮肤侵入,由血行播散至脑,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角膜接触污水或配戴不洁隐型眼镜可致棘阿米巴角膜炎。
两种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形态各异。
附表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的比较
【注意事项】
1.培养的活体致病性自由生活的阿米巴标本有感染性,必须注意防护,需在合格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2.两种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在诊断上要注意:①耐格里属阿米巴感染可疑病人的脑脊液标本在检测前不能低温放置或冻存;②耐格里属阿米巴和棘阿米巴与中性粒细胞类似,注意鉴别;③耐格里属阿米巴和棘阿米巴可以培养在含大肠杆菌的无营养琼脂平板上;④棘阿米巴感染可选择组织染色,以检出双壁包囊。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