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磁铁》教学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ed61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2.png)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电磁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第二课。
学生已经在上一课通过实验认识了电可以产生磁,经历了用通电线圈做电生磁实验,这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装置,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能量单元整体出发,从了解学生前概念作为起点,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为导向,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强化了逻辑思维训练,注重了实证意识培养,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特点,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
二是教师的预设充分、灵活多样,不少活动准备了两套教学预案,便于根据学情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制作、测试、记录、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突显了追求细节却又引而不发的教学指导,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巧妙借助一些关键词、问题、记录表、板书等,诱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生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难点: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建立与研究方法设计课前准备1.分组器材:回形针2~3个、1m长细绝缘导线1根、指南针1只、大铁钉1只、电池(电池盒)1只、开关1只、连接用导线1根、砂纸1、实验记录单32.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1套、电磁铁贴画1、视频展示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等)过程预设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电磁铁2.讲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吗?[设计意图:从科学发现到科学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b0f81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b.png)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电磁铁教学设计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知道电可以转化为磁。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由电池的多少和导线环绕圈数的多少决定。
(二)能力目标:知道制作电磁铁的所需资料,会制作电磁铁。
实验探索电磁铁的变更规律(三)情感目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知道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着重:(一)能制作电磁铁。
(二)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变更因素。
三、教学难点:(一)制作电磁铁。
(二)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更因素。
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电磁铁2、大铁钉3、塑料铜芯软导线(花线)长度一米左右4、大号电池5、大头针(二)学生准备:1、大铁钉2、铜芯软导线(花线)长度一米左右3、大号电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演示电磁铁。
(二)新课课题:5、电磁铁(三)制作电磁铁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学生用自带的资料制作。
注意:在环绕时一定要始终朝一次方向环绕。
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是逆时针方向。
(四)比拟自制的电磁铁你们所制作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一、导入新课:每组选出两次自制的电磁铁(一次导线环绕圈数多,一次导线环绕圈数少)。
比拟这两次电磁铁所吸的大头针是否一样多?然后在电磁铁上增加电池的节数。
它们所吸的大头针的数量有什么变更?学生操作比拟: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更我们知道电磁铁是由三局部组成,1、电池2、线圈3、铁心。
分组假设证明:各组汇报结果:三、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四、本课小结:通过我们的探索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由三方面决定的。
1、电池数量的多少,电池节数多磁力强。
2、导线环绕的圈数多少,环绕圈数多磁力强。
3、铁钉的大少,铁钉大磁力强。
第2篇: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电磁铁1、实验导入:同学们,老师把电池连接在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把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2、设疑:你们相信吗?我还能利用电池吸起大头针呢!3、老师演示制作并连接接电池后接近大头针,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电磁铁》教案-范本两篇
![《电磁铁》教案-范本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9a04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3.png)
《电磁铁》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技能:学生能制作简单的电磁铁,运用电磁铁进行实际应用。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电磁铁的原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技能点:制作电磁铁,运用电磁铁。
3. 教学资源:《物理》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实验法: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 小组讨论:分析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磁铁吸铁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观察其磁性强弱。
4. 探究因素(10分钟):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 应用分析(10分钟):小组讨论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围坐,方便讨论和实验。
2. 分组策略: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实验。
3. 课堂纪律: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确保课堂秩序。
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习效果。
2. 小组合作:分组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因素。
3. 实验操作: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磁铁原理的理解。
2. 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八、作业布置1. 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报告。
2. 要求:完成习题,提交实验报告。
3. 提交截止日期:下节课前。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分析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3.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观察其磁性强弱。
《电磁铁》教案共3篇
![《电磁铁》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9e4f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e.png)
《电磁铁》教案共3篇《电磁铁》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铁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2. 掌握构建简单直流电磁铁的方法,能够实现磁铁电流的调节;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探究和动手实验的兴趣与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电磁铁概念、结构、工作原理;2. 直流电磁铁构建方法及磁场受电流调节原理。
三、教学难点1. 阐述电磁铁实现磁铁化的原理;2. 描述直流电磁铁构建及磁场受电流调节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或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磁铁现象的兴趣与好奇心,如:- 学生们是否见过磁铁?- 磁铁是怎样制造的?- 磁铁是怎样工作的?(2)引用一些与磁铁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磁卡的工作原理;- 电磁炮的构建与应用。
2. 概念解说(1)介绍电磁铁的概念和结构,如图1所示。
(2)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3. 实验操作(1)检查实验用材料是否齐全:铜线、电磁铁铁芯、直流电源、开关、电流表。
(2)按照图3所示的方法构建直流电磁铁;(3)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值,并观察电流值对磁场大小的影响。
4. 操作分析(1)分析电磁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说明其实现磁铁化的原理。
(2)分析电磁铁磁场受电流调节原理,说明电流越大磁场越强的原理。
5. 思考提问(1)你觉得改变电流方向是否会对电磁铁磁场产生影响?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影响?(2)试举出一个实际应用中使用电磁铁的案例,说明它的具体作用。
6. 总结归纳对电磁铁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总结概括,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五、教学评价1. 通过教案中的实验操作,考察学生对电磁铁的认识及应用能力;2. 通过思考提问环节,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有效交流表达能力;3. 通过总结归纳环节,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
《电磁铁》教案2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3.学生能够应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电磁铁》教案(精选3篇)
![《电磁铁》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10ae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c.png)
《电磁铁》教案(精选3篇)《电磁铁》篇1班级:五年级课题:玩转电磁铁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能产生磁,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从观察、体会中得出猜想,在操作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体会控制变量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重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材料电池、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多媒体步骤过程概述基本结论学习策略情景导入创设氛围,激趣引入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经典动画片,请大家欣赏。
谁知道在刚才的动画片中,小老鼠用来打败猫的装置是什么?对了,就是电磁铁。
电磁铁在生活中有一定应用。
教师播放动画,学生观察与思考。
并进行猜测。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用电磁铁分组进行一次“钓鱼比赛”。
2、大胆猜想,提出问题:你觉得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想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2个方面: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节数有关3、设计方案,实验验证1、请各个小组自己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制定实验方案。
2、互相交流,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3、根据方案各组进行实验,并且及时记录实验的现象。
4、汇报试验结果和体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汇报,得出结论。
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连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观察、猜想。
讨论交流。
制定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验证猜想。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拓展训练4、联系实际,延伸拓展由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而且磁性大小可以控制,因此,电磁铁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请大家想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
交流后完成荷花图。
磁悬浮列车、电铃等都利用电磁铁原理。
表达与交流。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电磁铁》教学设计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电磁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7f4f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b.png)
第5课《电磁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5课,意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地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利用对比实验寻找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非常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通过假设、设计、验证和分析等一系列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作出我们的假设。
学生要利用已有经验,推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可能因素。
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本节课主要安排学生共同检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是否有关,重点思考如何在对比实验中控制条件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电磁铁的基本构造,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电磁起重机和自制的电磁铁,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探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具备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科学探究目标1. 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 能够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3. 能用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 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2. 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善于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难点: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大铁钉、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小空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活动手册。
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6484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b.png)
新教科版2022-202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在电磁学方面,可能对电流、磁铁等概念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池、铁钉等。
2.教师准备实验示范器材。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小魔术,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电磁铁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并进行解释。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f1c41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01.png)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以及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实际操作和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难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采用对比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铁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电流、磁场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原理。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定义、制作方法和应用领域,然后展示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原理。
3.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电磁铁实验装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的情况下的磁性强弱。
2022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电磁铁》教案教学设计
![2022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电磁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6aa42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d.png)
2022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电磁铁》教案一、教学分析:《电磁铁》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首先通过图片引出电磁起重机,引导学生思考电磁起重机的特点和有可能的组成,引出电磁铁的概念。
学生认识了电磁铁后,再一起做一个电磁铁,并用自己做的电磁铁进行“钓鱼”比赛游戏,在游戏中体会电磁铁的磁性特点,同时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电磁铁磁性强弱不同?怎样让电磁铁磁性变强?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制订计划开展实验,研究电磁铁磁性的相关因素,并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从真实的日常切入了解电磁铁,在游戏的体验中激发探究热情,在严谨的实验方案下开展实验,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得出结论,将电能和磁能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体会能量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知道电能产生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电池、电池盒、开关、铁钉、导线、漆包线、大头针、铁屑、铁制“小鱼”、“鱼”。
(2)场地准备:科学教室。
四、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
师:(播放电磁起重机工作的视频)看看视频里这个大家伙是什么?生1:好像是一个吊起来的大磁铁,可以把废品中铁的东西都吸起来。
生2:它还能把这些铁的东西放下来,磁铁吸起来可放不下去。
生3:是电磁铁,想吸起铁的时候就有磁力,要放下铁的时候就没磁力啦。
师:你知道得可真多!这就是神奇的电磁铁,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电磁铁)(2)设计制作。
师:如果想研究电磁铁为什么既能吸起铁块,又能放下铁块,你想怎么研究呢?生:我想把一个电磁铁拆开,看看它的内部结构,看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它们是怎么组成的。
师:对,我们要研究某种事物,就是研究这个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先分别研究这些部分有什么性质,再根据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认识它的功能和原理,这就是科学上常用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我们来打开一个电磁铁,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的。
《电磁铁》教案优秀8篇
![《电磁铁》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2850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png)
《电磁铁》教案优秀8篇篇一:《电磁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第五节实验:研究电磁铁教案一。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课前准备检查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否有损坏,将实验器材分小组放在盒子里,将小盒子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
(四)教学过程1.提问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螺线管,提问: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讨论得出:给螺线管通电,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进一步提问: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提问: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明什么?(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学生讨论得出: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铁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铁心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能获得较强的磁场。
我们把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
2.进行新课板书:第五节实验:研究电磁铁一、电磁铁: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物理教案《第五节实验:研究电磁铁教案一》。
提问: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板书:二、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特点进一步提问:怎样来做实验呢?其步骤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由螺线管通入电流后获得的,由此,我们可以进行猜想:它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螺线管是由导线绕制成的,它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优秀3篇)
![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47da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d.png)
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优秀3篇)《电磁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器材】干电池三节,大铁钉两枚,大钢钉一枚,铝筒一个,漆包线(1和1.2各一根),小刀一把,电流表一只,大头针(或细铁屑)适量,缝衣棉线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一只。
【教学过程】一、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观看录像,画面上出现无锡钢铁总公司废钢分公司电磁铁搬运铁块的现场。
看完的同学议一议,猜一猜。
师:你们已经看到了什么?生:这是电磁铁……师:还想知道什么?生甲:什么是电磁铁?我自己能不能做一个?生乙: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通过它的电流有多大?生丙:想知道电磁铁能吸住多重的东西。
师:同学们对这么多的问题感兴趣,很好。
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解决一些问题,同时又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评: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二、制作电磁铁阅读课本,知道什么叫电磁铁、怎样制作电磁铁。
依照课本的指导,自主选择器材。
大约八、九分钟后,各组都制作完毕。
(提醒学生用小刀将两头的绝缘漆刮掉。
)生甲:用1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一个方向绕制6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在漆包线表面缠绕一层,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
同样的方法,用1.2细漆包线在另一大铁钉上绕了80匝制作了另一个电盘。
生乙:我们也制作了两个电磁铁,不同的是一个绕在铁钉上,另一个绕在钢制的水泥钉上。
我们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丙:我们做了三个电磁铁,除了跟甲一样外,我们还在铝筒上绕了一个60匝的电磁铁。
师:手脚真够快的,是不是经常帮妈妈绕毛线?(生愉快地笑了。
)生丁:乙、丙两位同学看书不认真。
绕在钢钉或铝筒上不能叫电磁铁。
2022年电磁铁说课稿
![2022年电磁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e34059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0.png)
2022年电磁铁说课稿2022年电磁铁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电磁铁》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又广泛应用在各种用电器中。
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
本课属于实验探究课。
教学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1、制作铁钉电池铁,2、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电磁铁的过程来寻找它的相关特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电磁铁的磁力》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对本课内容做了如下设计:1、从移动大头针的游戏导入,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
2、在制作电磁铁时,采用图片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做法,并且让每个组制作两个线圈缠绕方向相反的电磁铁,为第三个活动做铺垫。
3、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去吸大头针,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来感知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4、从磁铁有南北极引入到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让学生先猜测,再讨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然后统一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用小磁针来检测,并让学生明确:只有一端吸引还不能判断南北极,要同时满足相吸和相斥两个条件才可以。
5、让学生看统计的结果,从中发现各个组的南北极不一致,再问:是什么原因影响的呢?引入到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探究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提醒学生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然后让各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因素来进行探究。
三、重、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发现电磁铁具有南北极并且可以改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处理重难点的问题上,我采用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通过猜测,验证,并在活动中仔细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果。
2022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4 电磁铁》教学设计
![2022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4 电磁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0a52a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d.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电能可以转换为磁能。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2022年教科版物理《电磁铁》精选教案(推荐)
![2022年教科版物理《电磁铁》精选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a4950e7fc4ffe473268ab1e.png)
7.3 电磁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2.让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 电磁铁有磁极, 磁极是可以改变的.3.会制作电磁铁, 会做有关实验, 开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有关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树立勇于有根据的疑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电磁铁的特点.2.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体验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会.【教学难点】能自主探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池组、电磁铁、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小磁针.◆学生准备学习用具、笔记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螺线管并提问: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 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 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回忆并讨论后答复:给螺线管通电, 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2.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答复.(1)可以加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2)可以增加螺线管的匝数.3.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并答复下列问题: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 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 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1)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说明什么?(2)为什么插入铁棒后, 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学生仔细观察实验, 并讨论.(1)插入铁棒后, 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 这说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2)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 铁芯被磁化, 也要产生磁场, 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 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 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 铁芯插入螺线管, 通电后能获得较强的磁场. 我们把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板书:电磁铁.带着学生进入新课学习.二、探究电磁铁1.刚刚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电磁铁. 下面请大家自己来试着做一个电磁铁(要注意提示学生绕导线时要按着一个方向绕并做到美观), 并答复电磁铁的磁极跟什么有关?学生根据课本的介绍及老师刚刚的演示制作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极跟线圈缠绕方向、导线两端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有关.2.引导学生猜测电磁铁的磁性除了是否带铁芯之外, 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测影响电磁铁的磁性的相关因素.(1)它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2)它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验证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验证实验.(1)我们打算将两个相同匝数的电磁铁接入电路, 然后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电路的电流的强弱, 来观察它吸引铁屑的多少. 以验证电流的大小是否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 (2)我们将把不同匝数的电磁铁连入同一电路中看看它们吸引铁屑的数量, 以观察电磁铁的磁性的强弱是否与线圈的匝数有关.4.引导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作好实验记录.学生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5.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小结:线圈中间插入铁芯后, 磁性增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它的磁性越强;在电流一定时, 外形相同的螺线管, 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 断电时无磁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磁铁的磁性越强;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6.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交流与评估.(1)电磁铁有什么优点?(2)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3)那么现在我们将钢芯、铜芯等插入线圈后还能吸起铁屑吗?(4)现在再来看看滑动变阻器是不是电磁铁. 同学们也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并思考讨论它为什么不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进行交流与评估.(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用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用电流大小来控制;它的南北极用电流方向来控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2)知道了电磁铁的构造;知道了怎样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又一次品尝到了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的快乐.(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验证实验.钢芯也可以吸起大头针, 不同的是, 断电后它仍然有磁性, 而铜芯代替铁钉后, 发现它不能吸起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只能用铁芯来做.(4)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讨论.三、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我们学习了电磁铁的概念、电磁铁的做法;探究了影响电磁铁的磁性的因素;还知道了电磁铁的优点.四、课堂练习1.关于电磁铁,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 断电时无磁性B.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它的磁性越强C.通入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 它的磁性强弱也发生改变D.在电流一定时, 外形相同的螺线管, 线圈的匝数越多, 它的磁性越强2.如下图, 假设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那么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A. C接E, D接FB. C接E, B接FC. A接E, D接FD. A接E, B接F【板书设计】第3节电磁铁(一)电磁铁: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二)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线圈中间插入铁芯后, 磁性增强.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它的磁性越强.3.在电流一定时, 外形相同的螺线管, 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三)电磁铁的优点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用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强弱用电流大小来控制.3.它的南北极用电流方向来控制,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第2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教学小结┃。
《电磁铁》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物理
![《电磁铁》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49497d6529647d2628523f.png)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1课时电磁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能通过实验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疑心、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磁性。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铁钉、曲别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如下列图为电磁起重机,它能够灵活的将笨重的钢材吸起,卸下来。
你知道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吗?它为什么有巨大神奇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揭开这个谜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磁铁活动1:桌面上提供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铁钉、曲别针。
自己设计一个能够吸引起曲别针的电路。
小组之间先讨论、交流。
展示:以组为单位,展示自己设计的电路。
老师归纳总结。
总结:活动2:大家设计这些电路能否都能够吸引起曲别针,吸引的曲别针个数是否相同?根据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活动3:根据实验情景,汇报实验结果。
并逐一点评异同的原因。
归纳总结:〔1〕把一根导线绕成螺旋管,再在螺旋管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时,它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没有磁性。
这种磁体就叫电磁铁。
〔2〕工作特点: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探究点二电磁铁的磁性活动1:根据我们所制作的电磁铁,同学们猜想一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交流、讨论。
总结:猜想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猜想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猜想3: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活动2:根据我们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出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3: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方法:转换法。
2022年人教版物理《电磁铁 》精品教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电磁铁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ace053d1f34693dbef3e3e.png)
第1课时电磁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2.电磁铁的优越性与应用实例.【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测.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磁铁磁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如何引导学生将电磁铁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让学生感知学以致用,即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具准备】干电池两节,螺线管,小磁针,铁棒,大铁钉两枚,导线(两根〕,大头针适量,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做实验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性比较弱,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的磁性变强呢?生:增大电流;螺线管绕密些;给螺线管中间参加铁芯.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生: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明显增强.师这种加了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叫做电磁铁,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电磁铁及其应用师我们把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这种磁体,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为什么插入铁芯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原理:铁芯插入通电螺线管,铁芯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用多媒体播放文件:生活及生产中电磁铁的应用实例.师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请大家列举一下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生:电磁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门、电铃、听筒、电磁继电器等等.随堂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创优作业》P15页“考点1电磁铁及其应用〞中的题目〔教师可选取局部题目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针对性地讲解局部题目.知识点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师既然电磁铁的磁性相对来说比较强,那么,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它的磁性强弱呢?学生进行猜测.对学生的猜测进行归纳,最后可以得到:电流的大小、匝数、铁芯可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师我们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呢?生: 通过实验.师在实验时磁场的强弱怎么判定?生: 大头针.(提醒生:有这么多变量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强弱,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索?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由于受器材的限制,先来探究电流和匝数这两个变量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将学生按座位分为A、B两个大组,分别分配任务进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并提出设计要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为例子,并讲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优化.教师指导学生按设计方案的需求,领取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发现器材中缺少电磁铁,并提出以小组为单位,按探究目的绕制一个电磁铁,时间为3分钟.课件展示:电磁铁的绕制方法〔慢放〕.教师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要求学生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标准的操作,使学生实验顺利进行.(提示:学生对制作的电磁铁的性能进行测试前方可连入电路.)指示首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将实验数据填入教师设计的表格中〔粘贴在黑板上〕.待大局部学生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所得数据仔细思考,分析并表述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准确、科学、标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实验完毕,引导学生对所完成的实验进行评估:〔1〕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2〕测量结果如果不准确,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师拿出条形磁铁,请同学们说出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生: ①电磁铁磁性有无,可用通断电来控制;②电磁铁磁性强弱,可用电流强弱和匝数多少来控制;③电磁铁的极性变换,可用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来实现.【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铁的有关知识,了解到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是电磁铁,它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则电磁铁的磁场就越强.所以电磁铁比永久性磁铁有无可比较的优势,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通电的有无来控制,它的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它的磁极可以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这大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不同磁性的需求.课后作业完本钱课时的习题.1.本节课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了新课标的精神.2.考虑到探究实验课的弊端:即拖沓,冗长,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因素,采取在一定的探究环节中规定时间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3.在评估交流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交流,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时有出现.4.课堂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零距离探究,给学生创设平安、自由的思维想象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探究的全过程.第2节电流和电路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电流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电路和电路图认识电源和电路元件符号,知道电路的组成,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过实验认识断路、短路和通路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演示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彩灯,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展示: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有的组能够使彩灯亮起来,有的组不能使灯泡亮起来,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2022年教科版物理九上《电磁铁》教案2
![2022年教科版物理九上《电磁铁》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7e7c520d15abe23492f4d5a.png)
电磁铁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结构2、了解电磁体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电磁体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难点:了解电磁体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教具准备:电磁铁、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导线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设置情景:桌上有一堆大头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地把大头针捡起来放到盒子里而又不被扎到手(旁边有一磁铁)?(请一名学生上来演示)然后老师手掌中藏着一个电磁铁同样把大头针吸起来又很轻松的放到盒子里。
问: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它应用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的内容——电磁铁。
二、新课教学(一)、电磁铁我们把插有铁心的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板书:1.电磁铁: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个电磁铁,请同学们先观察它的构造,然后动手做一做:怎样才能利用它把大头针吸起放到另外一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先给电磁铁通电,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然后又断电,才能使得大头针被放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答)板书: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问:为什么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
猜想:1、线圈的匝数 2、电流的大小请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分析,注意控制变量)①你选择哪些器材?②如何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③怎样控制变量?④怎样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注意解决出现的问题。
步骤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观察大铁钉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请一组说出他们得到的结论,然后问其他的组是否也得到一致的结论,还有没有不同的结论。
步骤2:保持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改变线圈的匝数,观察大铁钉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请一组说出他们得到的结论。
小学科学14电磁铁(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
![小学科学14电磁铁(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1a611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0.png)
小学科学14电磁铁(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电磁铁(教案)引言:本节课以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的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关于电磁铁的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知识。
本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部分。
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电磁铁,并能简单解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 掌握电磁铁的应用场景,如电铃、电风扇、电力主动闭合开关等;3. 能够描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区别;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 掌握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区别。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利用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磁铁?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一部分铁物体会被磁铁吸住?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图文结合的方式,简单介绍电磁铁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导线所产生的磁场使得铁物体呈现磁性,并向学生普及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Step 3:工作原理(2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将铁钉插入线圈中,并接通电源。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并与学生一同讨论电磁铁的电流流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Step 4:应用场景(2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电铃、电风扇、电力主动闭合开关等电磁铁的应用场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电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应用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Step 5:电磁铁与永久磁铁(1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区别。
然后向学生讲解电磁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开关实现磁性的开与关,而永久磁铁则是无法控制磁性的。
通过对比和举例,让学生理解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
教学手段与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周围物品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问题预设:绕导线时要留意什么(如绕线的两种方向、打 算绕多少圈等)?
怎样处理导线两头等(如何固定?) 解决策略预设:通过师生会话、老师或个别学生的示范,驾 驭制作技巧 4.小组合作制作铁钉电磁铁 (1)师生会话:指导试验记录(课件展示记录表),明的确验要 求、纪律等。 (2)学生取出器材,分组制作;老师巡察个别辅导 (3)展评与小结:在检查、评价制作质量后指出“像这样由线 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二)测试铁钉电磁铁 1.师生会话:如何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2、学生独立分析设计。 3、沟通评价学生的设计,激励课后完成制作。 《电磁铁》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其次课。 学生已经在上一课通过试验相识了电可以产生磁,经验了用通电 线圈做电生磁试验,这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本课将引导 学生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干脆应用装置,开展两个方面的探 讨——制作电磁铁与探讨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说明 本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能量单元整体动身,从了解 学生前概念作为起点,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为导向,引领学生绽 开探究活动,强化了逻辑思维训练,注意了实证意识培育,充分 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特点,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二是老师的预
第6页 共48页
课前打算 1.分组器材:回形针 2~3 个、1m 长细绝缘导线 1 根、指南针 1 只、大铁钉 1 只、电池(电池盒)1 只、开关 1 只、连接用导线 1 根、砂纸 1、试验记录单 3 2.老师打算:学生试验器材 1 套、电磁铁贴画 1、视频展示 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 等) 过程预设 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 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探讨,我们发觉了电与磁之间有 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依据这个发觉,科学家独创了什么东西 吗?——依据回答板书课题: 2.电磁铁 2.讲解并描述:同学们,情愿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绽开 一系列的探讨吗? [设计意图:从科学发觉到科学独创,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 结果与科学学问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爱好。同时,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调整教学预设。] 二、先制后试,探究本性 (一)指导绕线圈 1.引发独立探究制作方法: 预设方案一:
2022 年《电磁铁》教学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 1
科学探究 归纳概括电磁铁与条形磁铁的异同。 自制简易蜂鸣器,并探究其工作原理。 用查阅资料的方式,更多地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综合运用所学电磁铁的学问,设计自己感爱好的电磁铁工具。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乐于用学到的关于电磁铁的学问解决自制蜂鸣器中存在的问 题。 意识到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许多。 科学学问 知道电磁铁与条形磁铁的异同。 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的是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磁力大小可以限制的特性。
第12页 共48页
6.整理试验器材,作好沟通打算:在试验即将结束时播放一 小段轻松音乐,组织学生整理好试验器材,并推派代表到讲台前 打算汇报。
7.利用视频展示仪汇报各组试验结果 8.学生归纳出试验结论,老师完成如下板书,明晰科学概念: 电池正负极接法 变更 会变更电磁铁的南北极 线圈绕线方向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多媒体课件与试验记录表等手段, 突显了试验操作要领; 2 张试验记录表的运用,既引导学生完善 方案,又便于借视频展示仪来汇报、分析与归纳试验结果;而让学 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整理试验器材,实现留意力的转换,提升探 究后继阶段沟通环节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 整理试验器材习惯。] 四、总结评价、反馈检测 1.成果发布会:邀请学生上台介绍本节课的探讨成果——今 日这节课上,我们获得了哪些探讨成果? 2.反馈检测:(多媒体课件出示) (1)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它具有接同电流后产生 ,断 开电流后 消逝的基本性质。 (2)变更 或变更 都会变更电磁铁的南北极。
第10页 共48页
( )极 ( )极 ( )极 ( )极 …… 6.学生分组试验,老师巡察指导。 7.汇报整理试验现象: 从小组试验结果中,大家发觉了什么?(电磁铁是否有磁极? 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 [设计意图:当推想电磁铁还会有哪些性质时,学生确定会有 多种想法,为此通过说出其理由,力图使学生在头脑中将电磁铁 与磁铁性质之间建立对接;在设计验证方案环节,只用了三句话, 奇妙将学生思维引向探讨目标上;采纳板贴画与各组试验小组代 表上来填写试验结果的形式,既符合各小组试验用时有先有后的 实际,又完成了对各组试验所获资料的整理。分析结果时,学生 就特别清晰地发觉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顺当推动了科学探究进 程,有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 (二)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预设方案一: (1)对比视察:比较钉尖磁极不一样的两个小组的电磁铁装置 (可利用视频展示仪),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2)沟通视察到的差异处,然后作出推想:电磁铁南北极与哪
第7页 共48页
师生会话:那么电磁铁是怎么制作的呢?请知道的同学来介绍 一下!
预设方案二:我们打算怎么来制作电磁铁呢,先请大家探讨 一下课本 P50 页上的图文资料。
2.汇报制作方法:着重解决(1)须要哪些材料? (2)制作方法、 步骤是怎样的?
3.进行细微环节指导,完善制作方案:为了让我们制作出高 品质的电磁铁,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留意些哪些细微环节呢?
第5页 共48页
设充分、敏捷多样,不少活动打算了两套教学预案,便于依据学 情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制作、测试、记录、沟通、 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突显了追求细微环节却又引而不发的教 学指导,给学生留下独立思索、质疑的空间;奇妙借助一些关键词、 问题、记录表、板书等,诱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发觉新问题,生 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综合各组试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结论(师课件揭示):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逝的基本性 质。 [设计意图:从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动身,导入电磁铁的设计与 制作活动,以及本环节中多种引导问题与对策的预设,均有助于 正确定位学习起点,提升活动实效性;从本课起先学生将连着 3 课 围围着电磁铁绽开探讨,制作一个高品质的电磁铁有其现实意义, 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明确制作详细留意事项等环节,凸显了细 微环节指导,突出了本课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在动手前关注到绕 线的两种方向、打算绕多少圈等制作事项,又为引发后继阶段的 探究作了铺垫。此外,本环节所设计的思索、沟通、质疑、分析 与说明、评价等系列活动中,均重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导, 力求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而对有可能出现的磁化现象也作出
第3页 共48页
⑴、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电动机,一个电铃,一个电话听 筒……你能找出它哪个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吗?
⑵、 学生分小组视察。 3、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呢?(先让学生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然后布置学生课后接着视察。) (三)自制蜂鸣器,探究其原理 1、这些电磁铁工具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自制一个 蜂鸣器吧。 2、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试验器材,依照教材供应的示意图, 组装蜂鸣器。组装时请留意平安,防止图钉等物件伤到手。 3、学生接通电路,让蜂鸣器起先工作,细致视察电磁铁是怎 样工作的。 4、你看到什么试验现象? 5、全班沟通:蜂鸣器发声时塑料片振动的缘由是什么呢? (当接通电路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塑料弹片上的铁片被钉 帽吸引,这时,塑料弹片上的触点与导线的连接断开,电磁铁磁 性消逝,塑料弹片弹回,当触点重新与导线连接时,塑料弹片上 的铁片再次被电磁铁的钉帽吸引,就这样,塑料弹片因电磁铁磁 性的有无,而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6、你们刚才的试验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提这个问题是想共同检查解决蜂鸣器中塑料片没有振动或振动
第4页 共48页
幅度很小的问题。) 7、学生再试验一次,有问题的小组想方法解决问题。 三、拓展运用:设计电磁铁工具 1、刚才制作了蜂鸣器,了解了它是怎样利用电磁铁工作的。
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的电磁铁工具,它们有什么利弊呢?请选择 你感爱好的电磁铁工具,仔细分析,提出你的改进看法,然后将 你的设计图画在 14 面的空格中。
第2页 共48页
南北极位置不行以变更 磁极可以变更 磁力大小不变 磁力大小可以变更 运用简洁 运用较麻烦 没线圈 有线圈 相同点 都有磁性 都有南北极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电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电磁铁有哪些特性?利用这些特点,电磁铁能应用 于哪些方面? 2、视频介绍 ⑴、 谈话:因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逝 的性质,电磁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特 别广泛,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⑵、 播放视频,介绍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视察分析:
第11页 共48页
些因素有关。 预设方案二: (1)回忆一下电磁铁制作过程,你觉得假如变更哪些地方做法,
就有可能变更电磁铁的南北极? (2)先组内探讨后集体沟通 [设计意图:预设两种引导现象分析方案,让老师能更敏捷地
视班级实际、学生实力状况来选用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引导 方法。]
2.依据学生看法,老师随机板书: 电池正负极接法? 线圈缠绕方向 ? 3.师生会话:那么如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4.学生沟通、老师结合课件逐步展示试验记录单,进一步引 导学生完善方案,明的确验操作留意事项(需强调只能变更一个因 素,其它条件不能变更): [试验 1]变更电池正负极接法,会变更电磁铁的磁极吗? [试验 2]变更电磁铁线圈绕线的方向,会变更电磁铁的磁极 吗? 5.依据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敏捷实行两个试验全做,或选其 中之一进行分组试验,并记录下试验现象与结论,老师巡察、个 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