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d7d8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c.png)
软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01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振 实法、化学加固法等。
02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应根据实际
03
情况进行选择。
02 换填法
砂石换填法
总结词
砂石换填法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通过将软土层替换为砂石等硬质材料,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其他换填法
总结词
除了砂石换填法和灰土换填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换填方法,如垫层换填法、碎石垫层 换填法等。
详细描述
垫层换填法是在建筑物基础底面铺设砂垫层,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方法适 用于浅层软土处理,施工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显著。碎石垫层换填法是将软土层挖 除,然后填入碎石等硬质材料,通过压实设备将填料压实。该方法适用于深层软土处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托换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适用于 对已建建筑物地基进行加固和托换。通过注 浆、地下连续墙等技术手段,将软基与周围 的土体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提 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法
总结词
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基,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下层土 体中,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详细描述
桩基法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基中打 入桩基,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下层土体中,减少建筑 物对软基的压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根据不同 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荷载要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桩 基,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06 其他软基处理方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
总结词
通过在软基中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和排水性 能。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149ed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0.png)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地基。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首先,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主要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注入灰浆、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其次,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预压桩或者采用其他预压设施,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的压实和固结,以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另外,软土地基处理的还有一种方法是排水处理。
软土地基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的承载力降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
因此,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排水处理的方法,通过排水设施将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除,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最后,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挖土、填土、夯实等工程措施,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加固处理、预压处理、排水处理和地基处理等几种常见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以上内容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所帮助。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7c9d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b.png)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
软基处理是指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软基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加固土基、改良土基、挤密土基等。
下面将对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加固土基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
通过在软基土壤中加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以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其次,改良土基是另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加入石灰、水泥等材料,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土壤颗粒较细、含水量较高的情况,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提高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另外,挤密土基也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
通过采用振动压实、动力轧实等方法,使软土地基中的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填充土壤孔隙,提高土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土壤颗粒较松散、含水量较高的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软基处理方法,如预压土基、搅拌桩处理等。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而选择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的来说,软基处理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对于土地基的加固和改良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土地基的安全可靠。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092343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e.png)
目录
• 软基处理方法介绍 • 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 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各种处理方法的工程实例
01 软基处理方法介绍
换填法
总结词
适用于浅层软土处理
详细描述
通过挖除软弱土层,换填为强度较高的材料,如砂、碎石、素土等,以提高基 础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预压法
总结词
适用于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
详细描述
通过在地基上施加静荷载,使土层中的孔隙水排出,达到密实土层、提高承载力 的效果。常用于处理大面积的软土地基。
强夯法
总结词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和砂土
详细描述
通过重锤自由落下产生冲击力,使土层中的颗粒重新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适用于处理碎石土 和砂土地基。
预压法是在工程构筑物荷载作用下,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使地基土密实,提高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粘土、淤泥和人工冲填土等软弱地基,但对于沉降要求较高的
工程,需谨慎使用。
强夯法的适用范围
总结词
适用于碎石土和砂土的处理
VS
详细描述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能 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承载力和 压缩模量。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 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等,但对于 高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处理效果不佳。
02 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换填法的适用范围
总结词
适用于浅层软土处理
详细描述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分层换 填强度高、压缩性低、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如砂、 碎石、矿渣等,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使地基得到有效增强 。
预压法的适用范围
总结词
适用于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
软基处理方法
![软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c1ce13a216147916112805.png)
软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93586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e.png)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路基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路基
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压实处理:压实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
过机械压实作用来提高软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压实处理方
法包括碾压、振动压实和静压等。
2.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
过排水来降低软基的含水量,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
排水处理方法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井等。
3. 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
过加固材料来提高软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包括
加固土、加固石灰土和加固水泥土等。
4. 深基础处理:深基础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其主要目的
是通过深埋基础来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深基础处理方法包括
桩基础、钢板桩和地下连续墙等。
5. 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土工合成材料来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方法包括土工格栅、土工布和土工膜等。
总之,不同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地质勘察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式,并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软基处理方案
![软基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81f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0.png)
软基处理方案软基处理方案是指针对土地工程中的软基问题,为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和方案。
软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土地工程的成功完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软基处理的必要性、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以及软基处理方案的制定流程。
一、软基处理的必要性在土地工程中,由于软土地区地基不稳定、承载能力低、容易产生沉降和变形等问题,软基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寿命。
软基处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震防灾能力:软基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加土地工程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工程的影响。
2. 减小沉降和变形:软土地区由于土壤底层较软,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软基处理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的方式,减小沉降和变形的风险,保证工程的平稳运行。
3. 提高承载能力:软基处理可以通过加固和改良土壤的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土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软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1. 土体加固法: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土壤中添加材料,如灰渣、水泥等,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体改良法: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良土壤的结构和力学性质。
3. 立柱加固法:在软土地基中,通过竖向设置加固柱,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下连续墙法:在软土地区,通过设置地下连续墙,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小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5. 土体抑制沉降法:通过在软基区域设置预制桩,抑制土体的沉降和变形,确保土地工程的稳定性。
三、软基处理方案的制定流程制定软基处理方案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
以下是软基处理方案的制定流程:1. 勘察和检测:对软基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检测,获取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等数据。
房屋软基础处理方法
![房屋软基础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1990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9.png)
房屋软基础处理方法房屋软基础处理方法通常指的是对房屋基础处理的方法。
软基础指的是地层较松软,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
正确的软基础处理能够确保房屋的安全可靠,防止地基沉降和房屋倾斜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软基础处理方法:1.加固地基:对于软土地层,可以采取挖坑填埋法,即将坑中的土方挖掉,然后用填土或砂土进行填埋,再逐层夯实。
这样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增加深基础:可以通过打桩或灌注桩等方法,在较深的地层中打入钢筋混凝土或桩基,将房屋的荷载直接传递到较深层的坚固地层上。
3.利用地基改良技术:可以利用土体的化学性质,通过喷浆或冲击法将稳定剂注入土体中,改良土体的结构,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4.载荷分担:可以通过增加地基面积或者采用扩底方法,使地基的承载面积增大,从而减轻单点荷载对地基的压力。
5.铺设地基排水系统:软基地层通常存在较多的地下水,为了减小地基的液化风险和保持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在地基下铺设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泄出去。
6.融入地基加固体系:可以通过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布等,将其融入到地基中,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7.配合建筑结构设计:在房屋布置和结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软基地层的特点,合理分配房屋的荷载,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
8.监测和维护:在软基础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地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基沉降和变形等问题,保持房屋的安全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软基础处理时,应该根据具体土层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经过专业的设计和施工。
此外,地基处理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住宅或简单建筑,可以采用简化处理方法,如加固地基、改良地基等。
但对于大型建筑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应该进行详细的地基勘察和专业设计,确保软基础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ppt课件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ae2f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9.png)
④置换法、挤密法及挤密置换法 A、振冲置换法:它适用于不排水剪切强度
20KPa≤CU≤50KPa的饱和软粘土、饱和黄土和冲填土。对 不排水剪切强度小于20KPa的地基、应慎重对待。能使天 然地基承载力提高20%—60%左右。 B、 CFG桩法:对于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饱和及非 饱和的粘性土、粉土。能使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70%以上。 C、钢渣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饱和及非饱和的 粘性土、粉土。 D、石灰桩法:适用于渗透系数适中的软粘土、杂填土、 膨胀土、红粘土、湿陷性黄土。不适合地下水位以下的渗 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当渗透系数较小时,软土脱水加固效 果不好的土层慎用。
C、送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 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以 确定其使用程度。
D、水泥土夯实桩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素填土,淤 泥质土和粉土等。
11
③加筋土法:包括如下方法: A、加筋土:适用范围为人工填土、砂土的路堤、
6
预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果工期不紧,
可以先填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 结沉降,然后在填足或铺筑路面;拟建桥涵等构 造物处,先填土预压,待地基强度提高到一定程 度后,挖去填土,再建造构造物,称之为预压。 预压分等载预压和超载预压,目的在于减少工后 沉降,提高地基固结度。预压效果与预压期及预 压体高度有着重要关系。
3
竖向排水体:软土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可
大幅度缩短排水距离,再配合预压,可加速地基 的固结,明显地提高预压效果,所以当超载预压 高度受到稳定性制约时,多应用竖向排水体与预 压结合的处治措施。常用的地下排水体有砂井、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排水体深度依土层厚 度而定,对软薄软土层宜贯通,对较厚软土层,
软基处理的方法
![软基处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c98e0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5.png)
软基处理的方法
加固方法包括挖坑垫层、植筋加固、钻孔灌注桩等。
挖坑垫层是将软土地基挖深后,再在底部垫上一层坚硬的材料,如石子、碎石等,再把软土填回来。
植筋加固是将钢筋嵌入软土中,增加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是在软土地基中打孔,然后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形成支撑结构,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排水方法包括水平排水、垂直排水和压实排水。
水平排水是在软土中设置横向排水管,将地下水引到外部,减轻软土的水分含量。
垂直排水是在软土中设置垂直排水管,通过排水管将地下水引出,降低软土的含水量。
压实排水是通过挖坑、灌注混泥土等方式,使软土进行压实,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改良方法包括加固改良和化学改良。
加固改良是在软土中添加固结材料,如石灰、水泥等,使软土增强和稳定。
化学改良是在软土中添加化学改良剂,如膨润土、聚合物等,改善软土的结构,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综上所述,软基处理的方法有加固、排水和改良三种方法,具体应根据软土地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1 -。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c21a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e.png)
软基处理有几种方法
软基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压实法:通过振动、滚动等方法施加荷载,使软基土层压实,增加土体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2. 加固法:使用辅助材料(如钢筋、有机纤维等)来增强软基土层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3. 增强法:将特殊材料(如土工合成材料)与软基土层混合,形成复合材料,提高软基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除湿法:采用排水和抽水技术,将软基土层中的水分排除,减少软化和沉降现象。
5. 预压法:在施工前施加预压荷载,使软基土层发生初期沉降,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沉降。
6. 土石方补充法:将软基土层中贫弱的土层或不稳定的部分挖除,用砂石等较稳定的材料填充,加强软基土层的稳定性。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软基土层的性质、工程
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9069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3.png)
路基软基处理常用方法路基软基处理是道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于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路基软基处理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土壤加固土壤加固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它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加固方法包括填筑加固、加碾加固和加水加固等。
填筑加固是指在软基土表面覆盖一层较硬的土石料,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加碾加固是通过碾压机对软基土进行碾压,使土壤更加密实;加水加固是在软基土中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形成硬化层,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由合成纤维和土工布组成的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性能。
在软基处理中,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室、土工格栅和土工网等。
土工格室是一种由合成纤维组成的格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土工格栅是一种由合成纤维和土工布组成的格栅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性能;土工网是一种由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抗拉强度。
3. 增加排水设施在软基处理中,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软基土壤的排水性能不好,会导致土壤饱和,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增加排水设施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板等。
排水沟是一种开挖在路基旁边的沟渠,用于排除路基内的积水;排水管是一种埋设在路基下方的管道,用于排除路基内的地下水;排水板是一种铺设在路基表面的板状材料,用于排除路基表面的积水。
4.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它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浆加固、振动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灌浆加固是在地基中注入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形成硬化层,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振动加固是通过振动机对地基进行振动,使地基更加密实;预应力加固是在地基中施加预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8aaefa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e.png)
• 引言 •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 • 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 软基处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结论
01
引言
软基处理的定义
01
软基处理是指对软弱地基进行处 理,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防止地基变形和沉降的方法。
02
软弱地基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地基 ,其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变形 和沉降,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详细描述
振冲法适用于砂土、粉质粘土和粘土地基的处理。通 过振动和压力使填料在原地振实或振密,或通过振动 使原地液化并分层振实。该方法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 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工填土地基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工合成材料法的适用范围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适用于反滤、隔离、防渗和防护等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法主要应用于反滤、隔离、防渗和防护等工 程。通过在土体中铺设各种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膜 等,起到反滤、排水、隔离、加筋和防护等作用,以提高 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 基处理。
响。
处理成本的比较
压实法
成本较低,但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
排水固结法
成本适中,但处理时间较长可能会增加成本。
换填法
成本较高,但处理效果显著。
化学加固法
成本较高,且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处理时间的比较
压实法
处理时间较短,但可能需要多次压实。
换填法
处理时间较长,但处理效果显著。
排水固结法
处理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排水和 固结过程。
详细描述
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 定的砂、碎石、石渣、素土等材料进行分层填筑和压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适 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尤其适用于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的地段。
软基处理方法
![软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190614bb68a98270fefa01.png)
软基处理方法建筑之前如果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筑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至设计的要求,这个过程叫做软基处理,又叫软地基处理。
为了解决各类型软基的基本情况,相关建筑企业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的内容如下:1、换填。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2、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
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
然后再填筑土方。
3、盲沟。
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
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
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
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
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
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
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
5、石灰浅坑法。
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
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小面积也可以使用)。
具体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的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134f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3.png)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包括:
1. 土质改良:通过加入改良剂来改善软基土壤的工程性质,常用的改良剂包括石灰、水泥、石渣等。
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后,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减少土壤的渗透性和塑性指数。
2. 压实加固:通过使用大型振动压路机或压实机械对软基土壤进行压实,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压实加固可以使土壤达到一定的承载力,以满足公路使用要求。
3. 排水处理:对于软基土壤中含有较高水分的情况,可以采取排水处理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排水处理可以改变土壤的含水量和水分流动性,降低软基土壤的渗透性和塑性指数。
4. 桩基加固:在软基土壤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桩或灌注桩,通过桩基的作用来提高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桩基加固在较软的土壤中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沉降较大的地区。
5. 土体置换处理:将软基土壤完全或部分挖除,然后填充高强度、低渗透性的土体,如砾石、碎石、砂等。
土体置换处理可以改变软基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合使用,以达到公路软基处理的要求。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6781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6.png)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是指由黏土、淤泥、砾土等松弛土层构成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性质导致其承载力较低,变形量较大,容易发生沉降、液化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在此提供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排水处理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排水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
排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软土层内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1.减小水分含量:可以通过自然排水或人工排水进行。
一般的方法有人工井、曲线沟、排水沟等。
2.提高渗透能力:可采用破碎石垫层、雨水芯排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
二、加固处理对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土体加密:可以通过振捣法、压实法、喷混凝土法等进行。
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软土更加紧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2.载荷预压:在施工前,通过加重荷载对软土进行预压,使其产生一定的沉降,从而降低其后期沉降量。
3.桩基加固:可以通过灌注桩、钻孔桩、挤浆桩等方式进行。
桩基可以作为软土地基的补强体,承担一部分荷载,减小软土的变形。
三、基础处理地基的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荷载的关键部分,因此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和处理。
1.增加基础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加大基础底面积,采用表层刚性深基础等。
2.加固地基:可以通过扩大基础底角,加宽底部,添加增强材料等方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3.采用浮筑式基础: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浮筑式基础可以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降低软土的变形。
四、地基加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地基加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地基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地基加固:可以通过灰浆、砂按量掺入胶凝材料,使软土地基周围形成固结硬壳,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节理处理:对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塑性土层,可以通过密实方法,使其产生很高的固结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地基加固桩: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加固桩,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能减少沉降和变形。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a7bbb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路基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固路基,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一、土石方处理土石方处理是最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之一。
在土石方处理中,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分类和评价,然后根据土壤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土石方处理方法包括挖填法、夯实法和加固法。
挖填法是指将路基上的松散土壤挖掉,然后用合适的填土填充,通过夯实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夯实法是指采用夯实机械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密实程度。
加固法是指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等,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加筋处理加筋处理是另一种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
在加筋处理中,通过在土体中加入钢筋或纤维材料,来提高土体的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
加筋处理可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降。
常见的加筋处理方式包括钢筋网加筋、纤维材料加筋和土工格栅加筋。
钢筋网加筋是将钢筋网埋设在土体中,通过钢筋网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来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
纤维材料加筋是将纤维材料混入土体中,通过纤维材料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提高土体的变形能力。
土工格栅加筋是在土体中铺设土工格栅,通过土工格栅的拉伸和抗剪作用来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技术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式包括灰土加固、水泥土加固和石灰土加固。
灰土加固是指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通过石灰与土体中的黏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泥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水泥,通过水泥与土体中的粉土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泥胶凝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石灰土加固是在土体中加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泥,通过石灰和水泥与土体中的黏土和粉土发生反应,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路基软基处理方式包括土石方处理、加筋处理和加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基常见处理办法软基的处治,一般常见的有:挤密砂桩,碎石桩,粉喷桩,抛石挤淤,挖除换填片石或土,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反压护道,土工布等。
下面对本工程中运用较多的几种方法做个介绍。
挖除换填碎片石方法:对于深度不太大的软基工程,在路堤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分段分层回填的方法。
用于换填的石料强度应不小于15Mpa,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石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层厚的2/3,依据规范,分层回填的碎片石应碾压合格,表面石块嵌挤紧密无松动,用镐刨不动,一般采用激震力320kN以上的压路机强震碾压无轮迹。
挖出换填片石处置软基,效果最好,由于完全挖开处理,不会留有隐蔽危害,但是费用也较大,因此一般换填至超过地下水位30cm即可采用回填素土的方法,所回填的素土应满足CBR〉8%,低液限,如果有条件设置渗沟、盲沟的话,对于路基的稳定会大有好处。
对于较深的软基,挖出换填的话,工程量太大,可以考虑采用粉喷桩。
粉喷桩主要是以粉体物质作用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经过理化作用生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合柱体,以带动整个路堤产生足够的强度,一般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最好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依据施工时间选用水泥初终凝时间合适的水泥,防止未成型即已凝固的发生。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变质水泥。
试验室应重点对水泥剂量监控,重点保证均匀性。
初期配合比对剂量的提供要准确合理,实际上,七天之内,即产生主要强度,我们配制了3%~6%的水泥剂量试验,发现3%水泥几乎不能使软泥固结,6%剂量能满足要求。
但是室内配比不能完全代替施工情形,因此应该跟踪检测,应对7天桩监控,1)破去桩头0.3m~0.5m表层水泥,进行外观检测,主要检测其桩体外观是否圆顺,水泥土搅拌是否均匀;2)用轻便触探仪对开挖出来的桩头进行强度检测,根据N10贯入10cm的锤击次数或N10的连续贯入30cm的锤击次数来判定桩头强度是否合格(可采用公式[σ0]=N10*8-20)。
据此有疑问的桩,在成桩28d后进行进行钻芯取样检测。
在28天时对成桩进行随机检测只要出现以下情况,即可定为不合格桩。
(1)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
(2)桩体喷粉不均匀,有断粉现象。
(3)复搅段以下呈软塑、留塑或取不出芯样。
(5)所取芯样的柱状加块片状取芯率小于80%。
对于不合格桩,应在原桩边上补桩新桩与旧桩净距>20cm。
如出现较多不合格桩应查找原因,进行改正。
抛石挤淤用于存在多处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
这些地方,软土层位于水下,更换土壤较为困难,或者基底直接落在含水量极高的淤泥中,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现为稠度远超过液限、透水性差、天然含水量较大、压缩性高,且这些地方大多为高填方路堤,若对软基不加任何处治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造成公路不能正常使用。
对于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就可以采用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就是向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
施工时用抽水机或自然排水法将处理范围内的地表水抽排入天然水系,必要时围堰排水,并作好挖换范围内的排水沟、截水沟,以免再次积水。
用挖掘机自一端向另一端或由两端向中间挖除上部3m的软土,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挖除段落的长短,以挖掘机能够工作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准,挖除出一个段落后,即可进行抛石。
抛挤时,对于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次向两侧扩展,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自高处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使低侧边部有2m宽的平台顶面。
将抛石挤出的下部淤泥进行清除后,抛石达到挖除的界面高时,在抛石回填的片石顶面上,铺0.1m厚碎石垫层(砂砾垫层)并整平.第一段落抛石挤淤完成后,挖掘机移到第二段落重复2~5条的工作。
直至完成本段的抛石挤淤工作。
抛石工作完成,并铺筑好碎石或砂砾垫层,且垫层经仔细整平、重型压路机碾压达到规定要求后,再在其上铺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应拉直平顺,用钉桩固定,紧贴下承层.在斜坡上时,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可用U形钉控制),以避免石块使其变形超出其弹性极限,土工格栅应沿路纵向铺设,即土工格栅为纵向受拉,沿路走向。
格栅之间应牢固联结,其叠合长度大于15cm。
铺设格栅的关键是保证其连续性,不使其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并要避免因过量拉伸使其强度和变形超过极限产生破坏、撕裂、局部顶破等,现场施工中发现土工格栅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
格栅的存放及施工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曝晒或暴露,以免其性能劣化。
土工格栅铺设允许偏差表如下。
整个路段土工格栅摊铺完成后,铺筑砂垫层,压实达到要求后,即开始路堤的正常填筑。
抛石挤淤时,由于各处沉降不一致,从而在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则会产生不利的不均匀沉降,因而必须注意垫层铺筑后的压实,以使淤泥挤出,减少这种不利影响。
总之对于公路软基处治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有待统一的地方,本文从主要从试验的角度对此提出一些看法,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如皋疏港一级公路软基处理的应用【摘要】文章根据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粉喷桩、垫层在软基处理施工中的质量要点及适应性。
【关键词】软基;粉喷搅拌桩;碎石垫层;填筑速率【作者简介】程华(1965—),男,大丰市公路管理站站长助理,主要从事公路与桥梁施工与管理工作;朱青松(1973—),男,大丰市公路管理站沥青拌和场技术副场长、大丰市农村公路中心试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公路与桥梁施工。
如皋疏港一级公路北起长江镇的如港一级公路,南止长江北岸张(张家港)如(如皋)港和正在建设中的省沿江一级公路交叉而过,路线全长10KM,(第一期工程5KM),路基全宽25 M,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KM/h,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
一、工程地质水文状况工程沿线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0左右,除长江夹江外,无大的河流通过,但人工河道纵横,小河塘分布较多,土层隶属第四系全新统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及河相净水沉积层,经地质钻探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填土:软塑、松散,厚层0.2—6米,容许承载力[σ0]=110Kpa(2)亚粘土:软塑,属高压缩性,层厚0—1.1米,局部缺失[σ0]=80Kpa(3)淤泥质亚粘亚夹砂土、亚砂土:流塑,属高压缩性土,层厚3.0—9.4米,[σ0]=70Kpa (4)亚粘土夹亚砂土:饱和、软塑,属中偏高压缩性土中部缺失,层厚0—3.6米,[σ0]=90 Kpa(5)亚粘土夹亚砂土:稍密饱和,局部夹软塑状亚粘土,属中偏低压缩土,该层场区均有分布,层厚1.1— 7.6米。
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二、原设计方案及其变更情况设计过程中,业主考虑到该段线路在地方公路网中属次主干线路,远景交通量相对较低,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值不高,故对工程设计方案本着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进行,原设计主要技术方案为:1.结构层为:12cm沥青砼面层,3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12%石灰土底基层。
2.全线较少考虑软基处理,仅长青沙大桥接线高填土段4K+750~4K+950,200M长考虑到粉喷桩处理软基处理。
3.路基填土高度0.8~4.0M,大部分采用矮路基,减轻地基土层应力,施工单位进场后,经试验段施工发现,按设计方案施工,部分路段采用清表后翻晒地表土,掺灰处理方法,地基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经对照钻勘资料现场挖深调查,地基土层第一层填土层厚薄不一,填土层薄的地段,因不能起到支撑作用,压应力直接作用于第二层高压缩性亚粘土层,因应力超过土层的容许应力,引起沉降过快,按设计规范该段必须进行软基处理。
针对这种情况,建设单位召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经详细的调查论证,制定了部分段面软基处理方案:(1)增加0K+350-0K+950,3K+100-3K+800段粉喷桩软基处理。
(2)0K+100-0K+350、3K+800-4K+000段抛石挤淤。
(3)保留5KM沿线8个箱涵,9个圆管涵,取消26个圆管涵变更为线外改水工程,保证路基处理的连续线,涵洞基础软基处理采用换填法,挖除淤泥后,换填1M厚的碎石垫层,台后回填碎石土。
4.无软基处理段的路床(80cm)底一层变更为掺灰10%路基处理,主要目的是在土基上形成一层“硬壳层”,作用为:(1)减少传递到以下的软土层的应力,起到应力扩散作用;(2)提高承载力,增大路基的极限填土高度,有利于减小路基沉降。
三、粉喷搅拌桩处理软基1.设计方案中:粉喷桩桩径Φ50cm,桩间距1.5m,水泥用量50Kg/m,桩长12M。
2.粉喷桩处理软基作用机理通过钻进搅拌机械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水泥)和软土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是由水泥中的Cao、SiO2、Al2O3、Fe2O3、SO3等很快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及水化铁酸钙等化合物,把大量的自由水以结晶的形式固定下来。
其次,水泥与水发生反应析出的大量钙离子,与粘土中的矿物质(如SiO2、Al2 O3等)进行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
第三,水泥中的Ca(OH)2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也提高了软土的强度。
由以上三个原因桩与桩土之间形成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降低了受力沉降。
3.粉喷桩的施工(1)施工机械及程序用国产GPP-16型粉喷搅拌机施工施工程序为:原地面平整→加一层50cm填土并整平碾压→钻机定位→钻杆下沉钻进→上提喷粉强制搅搅拌(在桩底钻孔停滞一会)→全桩长复拌→提杆出孔→钻机移位(2)操作要点:1)机身定位时,保证钻杆的垂直度。
2)钻头钻至设计深度时,应有一定停滞时间,以保证水泥到达桩底一般为2-3min,钻进速度一般不超过1米/分。
3)提升,喷粉过程应均匀、连续作业,提升速度一般小于0.8米/秒,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出现断粉,应及时补喷,重叠长度不小于1m。
4)喷粉前应对电子计量器检查完好,计量准确。
喷粉时,记录人员应随时观察电子显示器上数据的变化,以保证喷粉均匀。
(3)质量控制1)施工机械必须配置喷粉计量装置,水泥用量误差不得大于1%。
2)严禁控制喷粉标高及停喷标高,中间不得断喷。
3)桩身必须全程复搅。
4)钻进及提升速度,严格控制在规定值范围内。
5)粉喷桩一般情况下,不分昼夜连夜施工,所以每两台机为一组,配备了二名监理工程师和二名质检人员,现场做好施工记录。
(4)质量检测1)直接观察法:成桩七天后应进行开挖检查,由现场监理工程师任取一位置用挖掘机开槽,一般深度2-3米,观察桩身的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
2)静载试验对粉喷桩桩身进行平板荷载,方法在被测桩上设置一定规格的平板(够堆放加载物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