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模数_精品文档

建筑模数_精品文档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 高建筑构配件的尺寸
2.2.2 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标志尺寸: 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 距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 建筑构配件、组合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 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 是生产、制造建筑构配件、建筑 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 下,构造尺寸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 承尺寸。
1500 3000 4500 6000 7500 …… 12000 用于竖 向尺寸 时幅度 不限
3000 6000 9000 12000 36000
6000 12000 18000 24000 30000 幅度不限
主要用于缝隙、构造接点、 建筑构件的截面及建筑制 品的尺寸
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截面、建筑制品、 门窗洞口、建筑构配见及建筑物的开间、 进深、层高尺寸
100
……
110
120
120
1500
130
150
140
140
……
150
800
……
4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 ……
6000 用于竖向 尺寸时幅 度不限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6600 …… 9000 用于竖向 尺寸时幅 度不限
进 深: 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层 高: 指层间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
面的高度。 净 高: 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皮
的高度。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
建筑高度: 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朝向: 建筑的最长立面及主要开口部位的朝向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GBJ71-84
64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91
TJ29-79
65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31-91
TJ31-78
66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J74-84
67
冷库设计规范
GBJ72-84
6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6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
GBJ46-92
GB/T50100-2001
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GBJl01-87
7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J6-86
TJ6-74
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50098-98
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2001版)
1O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5(2001版)
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3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91
37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00
38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58-88
3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4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41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
4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
43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5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版)
58
防洪标准
GB50201-94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是指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为了满足建筑结构、外观、内
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所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模数系统。

这一标准系统的制定,旨在提高住宅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使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

首先,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制定对于建筑结构的统一和规范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通过将建筑结构的各个部分按照统一的模数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结构的多样性,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模数化的设计还能够方便建筑材料的选取和加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对于建筑外观的统一和美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筑外观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模数系统可以使建筑的立面、窗户、门等元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和协调,使建筑整体更加和谐美观。

此外,模数化的设计还能够降低建筑外墙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外观的整体质量和品味。

再次,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对于内部空间布局的统一和合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住宅内部空间的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模数系统可以使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模数化的设计还能够减少内部空间的结构和装饰材料的浪费,提高内部空间的整体品质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制定对于住宅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的模数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结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协调统一,降低建筑施工和装修的成本,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品味。

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模数化的设计理念,遵循模数协调标准,努力打造更加高效、美观、舒适的住宅建筑。

建筑设计要求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要求规范大全
JG/T92-9 3
25
冷轧带助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
JGJ95-95
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GBJ7-89
27
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JGJ6-80
2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29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90
3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50096-1999
GBJ96-86
30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
JGJ47-88
3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JGJ39-87
3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33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41-87
34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99
JGJ38-87
3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
GB/T50100-2001
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GBJl01-87
7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J6-86
TJ6-74
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50098-98
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2001版)
1O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5(2001版)
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5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版)
58
防洪标准
GB50201-94
59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楼梯设计规范及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6.3.5 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说明】6.3.1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

这里需要说明,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00m的原因是:①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楼梯面积较大。

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00m2左右使用面积,但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他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1999年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

但其他的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仍为1.10m。

6.3.2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高度不应大于0.175m时,坡度为33.94°,这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

建筑模数

建筑模数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缝隙、构造接点、 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截面、建筑制品、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 建筑构件的截面及建筑制 门窗洞口、建筑构配见及建筑物的开间、 高建筑构配件的尺寸 品的尺寸 进深、层高尺寸
2.2.2 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 距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
分模数
1/10M 10 一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5M 20 二 20 40 50 60 80 100 120 140 …… 400 150 …… 800 100 1/2M 50 三
基本模数
1M 100 四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 1500 3M 300 五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 …… 6000 用于竖向 尺寸时幅 度不限 6M 600 六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6600 …… 9000 用于竖向 尺寸时幅 度不限

建筑三种尺寸关系
2.2.3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 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同时也是施工放 线的基线。用于平面时称平面定位轴线;用于
竖向时称为竖向定位轴线。
1.2.3.1

平面定位轴线
平面定位轴线及编号


平面定位轴线应设横向定位轴线和纵向定位轴线。
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
扩大模数
15M 1500 七 1500 3000 4500 6000 7500 …… 12000 用于竖 向尺寸 时幅度 不限 30M 3000 八 3000 6000 9000 12000 36000 60M 6000 九 6000 12000 18000 24000 30000 幅度不限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7年10月1日关于发布《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为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7〕228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546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经有关部门会审,分为《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已批准发布)、《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等三本标准。

现批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同时作废。

该两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二月九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下达的任务由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本标准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在楼梯中的应用,因模数协调原则是在三向正交六面体的模数化空间网格中展开的定位系统,因此本标准以矩形踏步组成直楼梯的各种平面形式为主,并作了具体的规定。

本标准吸取了国内建筑实践的经验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燉房屋建筑技术委员会(iso/tc59)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修订而成。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年2月9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建筑楼梯设计,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模数协调,从而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楼梯的制作、安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一般工业建筑中,供人流通行和安全疏散的,由矩形踏步组成的楼梯。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一、建筑专业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GBJl-862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GBJl03-873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GBJl04-874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8 GBJ2-73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l01-877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TJ6-74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50098-9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版)1O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2001版)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12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 GBJ39-7913 汽车库、停车厍、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GBJ67-841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l34-2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JGJ26-861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ll8-881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l21-8819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2O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1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GBJl22-8822 驻法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88-852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24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902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GB50033-91 gbGB50033-9126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TJ34-792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8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9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96-1999 GBJ96-8630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JGJ47-883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3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3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34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JGJ38-873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3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37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38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3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4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1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4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43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4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4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JGJ60-8946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47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J91-8548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GJJl4-8749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GJJ47-9150 港口客运站设计规范JGJ88-925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GB50207-9452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955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5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2003 JGJ113-9755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N50178-935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5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58 防洪标准GB50201-9459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TJ37-1960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GBJ73-8461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89-8562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J49-8363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1-8464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TJ29-7965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TJ31-7866 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67 冷库设计规范GBJ72-846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6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GBJ46-927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38-94 GBJ38-7971 锅炉房设计规范(2003版) GB50041-92 GBJ41-79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GBJ116-8873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GBJ57-8374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9975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7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7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GBJ108-877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JGJ50-887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2001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和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8680-2001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2-2001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1-2001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3-2001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4-2001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5-2001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6-20018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687-200188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GB18688-200189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9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GBJ208-839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J139-20019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GBJ301-88 JGJ73-919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GBJ209-959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GB50207-94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划GB50212-2002 TJ212-76 GB50212-919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97 公园设计规范GJJ48-92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99 全国民用建筑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2003年100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101 地下铁路设计规范GB50157-2003102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103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104 猪屠宰场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城市规划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二、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GB/T50280-98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180-93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 城市绿化规划设计规范GJJ75-978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1 防洪标准GB50201-941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4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16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17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18 公园设计规范GJJ48-8219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三、结构专业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GBJ9-87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GBJl 05-873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 3-97 GBJ8 3-854 工程结构设计基术语和通用符合GBJl32—9 O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 001 GBJl-866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GBJ68-84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9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2002版)1O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GBJll-89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l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3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l14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9515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ll6-981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TJ2 3-7 7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GBJl0-89:1993 1996局部修订1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 JGJ 3-9719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l35-902O 钢筋砼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 GBJ77-852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GB5 0204-8 322 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规程CECS39:9223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l30-9 02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T92-9 325 冷轧带助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JGJ95-95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GBJ7-8927 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JGJ6-802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9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3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GJ79-9131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3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GBJ202-833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993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23-20003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TJ25-783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2-873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GB50021-9439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l GBJ86-8540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14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l0620034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JGJ51-9043 钢筋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JGJl2-99 JGJ2-824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GBJ300-8845 冷拔钢丝预应力砼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l9-92 JGJl9-8446 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7 冷轧扭钢筋砼构件技术规程JGJll5-9748 回弹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JGJ/T23-9249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50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TJ321-7651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GBJ51-835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l41-9053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GBJ69-8454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5 预应力筋用锚具,类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JGJ85-92第一部分最新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第一篇制图、数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l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l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lOO一2001第二篇分类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 76—200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3年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三篇特殊要求建筑设计规范沽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071—2002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03=====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 1第四篇安全防火、防雷与防噪声污染环保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同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T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二部分最新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大全第一篇工程测量与施工组织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 34—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二篇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l一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楼梯台阶坡道常用参数标准

楼梯台阶坡道常用参数标准

建筑楼梯、台阶及坡道常用参数标准1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1.1 楼梯踏步高度1。

1.1 楼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

1.2 楼梯踏步宽度1.2。

1 楼梯踏步宽度应采用220、240、250、260、270、280、300、320mm。

1。

3 楼梯梯段坡度1.3。

1 楼梯梯段适宜坡度23~38度。

1.4 楼梯各部位净高1。

4。

1 楼梯平台部位净高不应小于2000mm;楼梯梯段部位净高不应小于2200mm;1。

4.2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突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1.5 楼梯平台深度1。

5.1 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

2m;剪刀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1。

3m。

2 各类建筑楼梯常用参数2.1 有电梯住宅公共楼梯2。

1。

1 踏步最小宽度260mm;踏步最大高度175mm;2.1。

2 踏步宽度260mm,对应踏步高度167~175mm(就高不就低)。

2。

2 无电梯住宅公共楼梯2。

2.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

2.2 踏步宽度280mm,对应踏步高度153~160mm(就高不就低)。

2。

3 幼儿园、小学校公共楼梯2。

3。

1 踏步最小宽度260mm;踏步最大高度150mm;2。

3。

2 踏步宽度260mm,对应踏步高度144~150mm(就高不就低)。

2。

4 宿舍公共楼梯2。

4。

1 踏步最小宽度270mm;踏步最大高度165mm;2.4.2 踏步宽度270mm,对应踏步高度158~165mm(就高不就低)。

2。

5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医院、旅馆、展览馆、疗养院、大中学校公共楼梯2.5.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

5。

2 踏步宽度280mm,对应踏步高度153~160mm(就高不就低)。

2。

6 公共建筑无障碍楼梯2。

6。

1 踏步最小宽度280mm;踏步最大高度160mm;2。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6.2.5 1 对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散楼梯。

2 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3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制。

4 室外疏散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下行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

4.2.7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座位片区容量相适应,与疏散门联系顺畅,且其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2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10排;3 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4 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8。

当坡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应坚固,其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kN/m,并不应遮挡视线:1 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时;2 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3 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民用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楼梯间设计应满足节能要求,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楼梯间窗户应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楼梯间应设置可调节的遮阳设施,减少夏季阳光直射 楼梯间应采用节能灯具,并合理布置照明线路
木材:可再生、可降解,具有 天然的美感和环保性
竹材:生长快、可再生,强度 高、耐久性好,环保性能优异
石材:天然、持久、耐磨、耐 腐蚀,对环境无害
楼梯坡度:一般不宜过大, 以利于行走安全
楼梯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 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楼梯栏杆:应满足安全要求, 同时考虑美观和实用
楼梯材料:应满足耐火等级 要求,并符合相关规范
楼梯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楼梯坡度:一般不宜大于30度 楼梯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米,并应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米,高度不应大于0.175米
楼梯材料应采用 不燃烧材料
楼梯应设置防火 墙或防火门
楼梯间内不应设 置可燃气体管道
楼梯间及其前室 的门应向疏散方 向开启
楼梯的承载能力应满足建筑物的 使用要求,不得超载。
楼梯的承载能力应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和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楼梯的承载能力应考虑人员流量 和重物搬运等因素。
楼梯的承载能力应定期进行检测 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国际建筑规范:楼梯设计应符合国际建筑规范,确保安全、舒适和耐久性。 宽度标准:楼梯宽度应符合国际标准,根据建筑类型和人流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坡度与步长:楼梯的坡度和步长也需遵循国际规范,以保证行走舒适和安全。 材料与构造:楼梯的材料和构造也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汇报人:汐
楼梯的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人流数量和安全疏散要求确定, 一般不小于300mm。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GBJ209-95
9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GB50207—94
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划
GB50212—2002
TJ212-76GB50212-91
9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97
公园设计规范
GJJ48-92
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TJl7—74GBJl7—88
57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JGJ7—80
5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GB50205—95
59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JGJ81-92
6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6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JGJ26—86
1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ll8—88
1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Jl21—88
19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GBJ75—84
2O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21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
GBJl22-88
22
驻法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
GBJ88—85
2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5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l41—90
53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GBJ69-84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建筑建设中各种细部元素的统一尺寸,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进行衡量标准,要求其尺寸满足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要求。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建筑元素统一,达到设计效果,使建筑结构更加美观、整洁,满足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一般包括横向模数、竖向模数和深度模数等方面,横向模数指的是建筑元素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墙体的厚度、楼板的厚度等;竖向模数指的是建筑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例如门窗的高度、墙体的高度等;而深度模数则是指建筑元素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楼板梁的厚度、楼梯的宽度等。

此外,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还包括一些表面处理模数、技术模数等,表面处理模数指的是建筑表面的细节尺寸,例如横梁、楼梯的表面处理等;技术模数则指的是建筑结构的技术尺寸,例如钢筋的直径、建筑材料的性能等。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元素统一,达到设计效果,以及满足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

它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结构的美观度,还可以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5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GB50207-94
52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GB50226-95
5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
5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97
55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GN50178-93
5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版)
JGJ122-99
75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40-2003
7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7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GBJ108-87
7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JGJ50-88
7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235-2001
4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
4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JGJ60-99
JGJ60-89
46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GJJ15-87
47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GBJ91-85
48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GJJl4-87
49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GJJ47-91
50
港口客运站设计规范
JGJ88-92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GBJ71-84
64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91
TJ29-79
65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31-91

GBJ100-87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6页文档资料

GBJ100-87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6页文档资料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7年10月1日关于发布《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为国家标准的通知计标〔1987〕228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546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经有关部门会审,分为《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已批准发布)、《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等三本标准。

现批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同时作废。

该两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二月九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下达的任务,由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本标准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其中包括住宅砖混结构和予制大板结构的常用参数和定轴线。

本标准吸取了国内建筑实践的经验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燉房屋建筑技术委员会(ISO/TC59)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修订而成。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年2月9日基本符号M——基本模数符号ae——变形缝宽度ac——连系尺寸ai——插入距t——顶层砖墙厚度t1——内墙板厚度t2——外墙板厚度s——楼板层厚度n——任意正整数n1——小于n的任意正整数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住宅建筑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模数协调尽量减少予制构配件的类型,使其达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商品化,以便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排列成相等距离的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的三维垂直坐标基准体系。

空间网格在三个方向上的扩大模数值可以是不一样的(图2.0.21)。

2.0.22网格中断区zone of grid模数网格平面之间的一个间隔。

网格中断区可以是模数的,也可以是非模数的(图2.0.22)。

返回3 定位坐标与优先尺寸3.1 定位坐标3.1.1确定定位坐标及尺寸时,对每一个部件或组合件的位置都被认为是位于由正交的基准面(线)所确定的空间内。

如部件或组合件指定的模数空间,该空间内包含了用于接头和允许的尺寸误差所必需的空间(图3.1.1)。

在同一住宅平面上,可同时具有多个定位坐标系。

这些坐标系的水平方向不一定非得平行,其原点也不一定非得重合。

3.1.2部件的定位可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图3.1.2-1)和界面定位法(图3.1.2-2)。

为保证部件互换性和位置互换性,满足功能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或混合定位方法,以取得经济和有效的结果。

3.2 基准面3.2.1部件或组合件基准面的确定,应满足模数协调的要求。

3.2.2对部件或组合件相互关联,应根据与安装基准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设立部件或组合件的调整面(图3.2.2)。

3.2.3两个以上的基准面,原则上应相互平行或者正交,斜交时应标出基准面之间夹角的大小。

3.2.4两个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模数尺寸的要求。

应统一同一功能部位部件基准面的确定方法(图3.2.4)。

3.3 安装基准面3.3.1部件或组合件的安装应根据设立的安装基准面来进行。

3.3.2相互平行的安装基准面的位置,应以其中一个安装基准面为基准,并按与它的距离确定其余安装基准面的位置(图3.3.2)。

3.3.3根据需要,两个安装基准面之间可插入辅助基准面。

辅助基准面应在安装基准面确定后再设立(图3.3.3)。

3.3.4部件或组合件的位置应由部件或组合件基准面上的线或点与安装基准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应以模数标志尺寸为基础来确定部件或组合件的尺寸(图3.3.4)。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GB6566-2001
9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GBJ208-83
9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139-2001 J139-2001
9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GBJ301-88 JGJ73-91
9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5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l41-90
53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GBJ69-84
54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55
预应力筋用锚具,类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
JGJ85-92
56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GBJ209-95
9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GB50207-94
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划
GB50212-2002
TJ212-76 GB50212-91
9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97
公园设计规范
GJJ48-92
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GBJ71-84
64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91
TJ29-79
65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31-91
TJ31-78
66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

楼梯踏步高度的相关规范《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20086.2.5 1 对有候场需要的门厅,门厅内供入场使用的主楼梯不应作为疏散楼梯。

2 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3 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踏步上下两级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 ,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制。

4 室外疏散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下行人流不应妨碍地面人流。

观众厅内走道和座位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2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10排;3 小厅座位可按直线排列,大、中厅座位可按直线与弧线两种方法单独或混合排列;4 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当坡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0.20m;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4.2.8 当观众厅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座位前沿或侧边应设置栏杆,栏杆应坚固,其水平荷载不应小于lkN/m,并不应遮挡视线:1 紧临横走道的座位地坪高于横走道0.15m时;2 座位侧向紧邻有高差走道或台阶时;3 边走道超过地平面,并临空时。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3.1.6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标准》GB 50226-955.1.3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关注。

而楼梯作为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质量显得尤
为重要。

为了保障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应
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的概念、作用以及实施方法。

一、概述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是指在楼梯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通过在不
同楼层之间保持一致的模数尺寸,以实现楼梯各组成部分的准确协调。

该标准主要涉及楼梯的高度、宽度、踏步深度等关键参数的统一规定,以确保用户在使用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作用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的实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统一楼梯模数,可以使楼梯的踏步高度和踏
步深度在不同楼层之间保持一致,提供给用户更加舒适和稳定的上下
楼体验。

2. 优化空间利用:楼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楼层高度、楼梯平面尺
寸等因素,通过模数协调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浪费,提高楼
梯的使用效率。

3. 简化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模数协调标准可以为建筑师和工
人提供参考,减少错误和调整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方法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模数:根据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楼梯的踏步高度模数。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踏步高度应在180mm左右。

2. 宽度模数:根据楼梯的使用场所,结合人员通行需求确定楼梯的
宽度模数。

一般情况下,室内楼梯的宽度模数为900mm。

3. 踏步深度模数:确定楼梯的踏步深度模数,使得楼层之间的踏步
深度保持一致。

常见的踏步深度模数为280mm。

4. 台阶数量模数:根据楼梯的高度,计算出台阶的数量,并保持一
致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模数协调,可以实现楼梯的整体协调和平衡,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下楼体验。

结论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在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
给用户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环境,优化空间利用,并且简化施工工艺。

因此,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设计和建造楼梯时应该充分考虑并遵循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标准,才能够建造出符合人们期望的高质量楼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