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点分别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的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三部分。……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教材开发本土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归根到底是以课程为载体来实现的。
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学校教务处根据招生实训处、培训处提供的企业用工信息和要求,结合市场调研,对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创新。首先将课程整体上分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然后根据每一专业职业岗位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由项目工作组首席教师会同有关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将工作过程中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组合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
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一般贯穿四个学期,着眼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及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例如:语文课程由基础知识、口语交际、文本理解、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五个模块组成;英语课程由生活情景口语、职业情景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三个模块组成。
专业技能模块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进行学习,是专业学习必需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国家教育标准需要。
综合技能模块安排在第四学期,分岗前技能、职业资格技能、拓展技能模块,根据考证考级(初中级)、订单培养、岗前培训或竞赛需要由学生自选模块,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及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课程整体划分基础上,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在构建中我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从初级到高级螺旋上升技能形成排序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项目载体提高学生的总和职业能力。
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设计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关键。模块化项目课是根据每一个专业工作领域(岗位)基于工作任务分析形成的,分若干个大模块,通过相对较大和完整的项目来实现,也有几个项目整合设计为一个模块,把若干个项目根据项目大小、工作结构、技术实践逻辑关系设计为若干个模块成项目课程。同时按项目课程门类的要求,进行实训场地的建设。
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可以分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的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技能模块和职业综合技能模块。通过研究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教师结构团队化、教材开发本土化,同时采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为导向法作为教学方法。
……基于国内外职教课程改革经验的分析总结,我校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建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多元发展需要。
一、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㈠课程目标的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职业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也是教材目标的确定依据”。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㈢课程结构的特征
在实施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时,课程结构一般按模块化设计。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
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属于必修课程,体现专业特征;就业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
㈡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由教学处牵头,根据实习就业处、培训鉴定处提供的企业用工信息和要求,结合各专业的市场调研,对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首先将课程整体上分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职业综合技能模块。然后根据每一专业职业岗位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由项目工作组负责人会同有关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将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组合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
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一般贯穿第一至第四学期,包括人文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和公共素质选修课程模块,着眼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及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例如:语文课程由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模块组成;英语课程由生活情景口语、职业情景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等模块组成。
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一般安排在第二至第三学期,包括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模块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专业学习必需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国家教育标准需要。
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安排在第四学期,主要指专门化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岗前技能、职业资格技能、拓展技能模块,根据考证考级、订单培养、岗前培训或竞赛需要由学生自选模块,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及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课程整体划分基础上,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在构建中我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从初级到高级形成排序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项目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㈢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设计是创新课程体系的关键
模块化项目课程是根据每一个专业工作领域(岗位)基于工作任务分析形成的,分若干个大模块,通过相对较大和完整的项目来实现,也有几个项目整合设计为一个模块。把若干个项目根据项目大小、工作结构、技术实践逻辑关系设计为若干个模块或项目课程。同时按项目课程门类的要求,进行实训场地的建设。
在工作岗位分析的结果转化为项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具体的要求分析,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最终转化为各种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核心技能教学项目,并进行合理的学时分配。教学项目设计充分考虑劳动组织形式时空特点,从整体上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工作过程,组成一套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实施关键和难点是工作任务分析,因此在设计中应把握四个原则:⑴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有直接关联,真实场景或仿真模拟操作;⑵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在体验实践中构建理论知识;⑶项目的学习成果可展示性;⑷项目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
通过项目团队教师到企业熟悉一线的工作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的沟通,经过课程开发专家指导,使他们对本专业的把握能力大幅度提升,了解职业工作过程,熟悉基本的操作技能,使得他们在课程开发时,能更好地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进行技能项目课程开发及教学项目设计,同时集成与完成工作任务相应的文化与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按教学化的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