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县曾家溪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e78ca8fdaef5ef7ba0d3ca2.png)
锑 钨 矿床 ( 点) 的分布, 渣 滓 溪 锑 钨 矿 即处 于 F 、
F , 所 夹持 的上升 地块 内 ( 图1 ) 。
三层( P t b n w ) 中。前 者岩 性 为条 带 状凝 灰 质 板
岩, 夹绢 云板 岩 、 细 砂岩 、 凝灰 岩 、 凝灰 质砂 岩及 板
[ 收稿 日期 ] 2 O 1 5 一 o 9 — 1 5 [ 基金项 目] 全 国危机矿 山接替资源找矿项 目( 2 0 0 7 4 3 0 5 3 ) 资助。 [ 作者简 介] 吴梦君( 1 9 7 0 一) , 男, 工程师 , 主要从事矿 山地质及研究工作 。
[ 摘
要] 位 于雪峰 弧形 构造 带 中段 的渣 滓 溪锑钨 矿 床 , 其 空 间定位 和 矿 体展 布 受 区域 性 北 东
向岳 溪( F ) 、 马家溪 ( F : ) 两导矿 断 裂和控矿 断 裂 F 控 制 , 锑矿 脉 成群 成 带分 布 , 矿 体 向 南 东侧
伏, 倾 向延 深大 于走 向长 ; 白钨 矿 ( 化) 层 与锑 矿 脉 近 于垂 直 相 交 , 其 富 集地 段 与锑 矿 密集 区一 致, 分布 于锑 矿脉 I 脉组 范 围 内。根 据矿 区锑钨 矿床 地质特 征 、 成矿地 质条 件及 富集规 律 分析 ,
认 为矿 区深部及 外 围黑冲坑 一 带具 有较 大找矿 潜 力。 [ 关键 词 ]渣 滓溪锑钨 矿 ; 地 质特征 ; 富集规律 ; 找矿 前 景 ; 湖 南
[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6 6 ; P 6 1 8 . 6 7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 — 5 9 4 3 ( 2 0 1 5 ) 0 4 - 0 2 5 6 - 0 6
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
![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2291f619e8b8f67c1cb9c4.png)
Coal Mining Technology︱426︱2017年12期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邓丽军 余 俊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摘要:某省份的钨矿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矿山,钨矿床产地众多、发展规模大、品位较高,矿山发展深受区域断裂带和花岗岩株的影响。
其中,岩浆岩破裂构造是矿山的重要构造。
文章结合甘肃省北山地理位置特点对钨矿床的发展形成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甘肃省钨矿床的未来找矿前景展开分析。
关键词: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2-0426-01我国钨矿床最早出现在1908年,钨矿床的发展具有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元素复杂的特点。
甘肃省钨矿床矿区位于西贝利亚模块明水-旱山微板块-内雀儿山!狐狸山晚古生代洋盆-狼娃山-白山复背斜西段南翼。
矿带是多金属成矿带,矿产数量众多,矿山开采条件好,具有广阔的找矿发展前景。
1 区域地质情况 区域地质构造是从东西向区域性双尖山-狼娃山压扭性深大断裂,以及派生的北东向扭张性断裂,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
区域范围内的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岩发育快速,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分布。
其中,华力西中期是该地区岩浆岩发展规模最大的地区,主要成岩基、岩株状产出。
岩浆岩具有很强的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等特点,局部还有碱性岩出露。
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岩浆岩矿性发展良好。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甘肃省北山矿区能够被人们肉眼看到的地层挤压发展强烈,呈现片理状发育,产状比较凌乱,总体走向是60度到80度。
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亚组倾向南南东,倾斜角度是65度到85度。
在矿区的南边和北边的大小冲沟中有分布第四系全新统。
北山小白石头钨矿床出露地层为蓟县系平头山组下亚组,结合岩石的特点,岩性段可以具体划分为三层。
首先,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
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的钨矿床是比较厚实的大理石,颜色是纯白色;其次,甘肃省北山矿区中岩段。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5b95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a.png)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祝亚男;彭建堂;刘升友;孙玉珍【摘要】沃溪矿床位于湖南雪峰山金锑(钨)成矿带中段,是该带最大的、也是惟一发育Au-Sb-W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
尽管该矿的研究程度较高,但人们对该矿中重要的含钨矿物--黑钨矿的研究很少。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该矿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等信息。
沃溪矿床黑钨矿矿脉以顺层的含矿石英脉为主,同时发育各种节理脉;节理脉常相互交错,表现出多阶段成矿特征。
矿脉中黑钨矿常与石英、碳酸盐及硫化物共生,形成具有热液充填特征的矿石构造。
该矿黑钨矿的REE含量很低(1.62~4.58μg/g),明显低于南岭与花岗岩有关的黑钨矿;其HREE相对富集,并具有 Eu、Sm、Gd、Tb 异常及 MW 复合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这可能与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及络合物的稳定性有关。
同时,该矿黑钨矿的 Y/Ho 值均小于28,指示其成矿流体中以 CO2-3(HCO-3)络合物为主。
与南岭地区黑钨矿相比,该矿黑钨矿中S c含量高而N b和Ta含量很低,这可能与该区黑钨矿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对深部岩石的淋滤作用有关。
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组成明显有别于南岭石英脉型黑钨矿,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The Xuefeng Uplift Belt in western Hunan is an important Au-Sb(-W) mineralization belt in South China. The Woxi deposit, as the largest deposit with a unique element association of Au-Sb-W inthis region,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numerous geologists. Researcheson ore genesis, fluid inclusion, stable isotope, ore fabric, ore-controlling tectonic and mineralogy have been well conducted in this deposit;however, wolframite in this well studied deposit receives less attention. In this study,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lframite in the Woxi deposi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 and its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are analyzed by ICP-MS in order to constrain its ore genesis, the nature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and the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Woxi deposit, most wolframite-bearing ore veins occur as bedding quartz veins, whereas the others appear as joint veins of various types indicating there exist multi-stage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events in this area. Besides, the ore commonly exhibits open-space filling structure and the wolframite is frequently intergrown with carbonate and sulfide in this depos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E concentrations of wolframites from the Woxi deposit (1.62-4.58μg/g) are distinctl y lower than those of wolframites from granite-related tungsten deposits in the Nanling Range. The REE geochemistry of the Woxi wolframite is characterized by HREE enrichment, Eu-, Sm-, Gd-and Tb-anomalies, as well as a peculiar composite M- and W-type tetrad effect. All of these features are probably controlled by the oxygen fugacity and the stabilities of complexing agent in the ore-forming fluid. Moreover, the Y/Ho ratios (<28) of wolframites from the Woxi deposit reveal REE and Y speciation is dominated by (bi)carbonate-complexes in wolframite-precipitating fluid. In addition, the content of Sc of wolframite from this deposit is high but the contents of Nb and Ta are low, which probably resulted from high pH, low Eh conditions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wolframite and from the leaching of the underlying older continental rocks by the hydrothermal fluid. Generally,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lframite in the Woxi deposit, which are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ose quartz vein-type wolframit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granite intrusions in the Nanling Range, provide new evidences for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and magmatism in the Woxi deposit.【期刊名称】《地球化学》【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14页(P287-300)【关键词】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黑钨矿;沃溪Au-Sb-W矿床;湘西【作者】祝亚男;彭建堂;刘升友;孙玉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沅陵 419607;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沅陵 4196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P61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矿集中区, 已探明的WO3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90%。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e4453ce65ce0508763213b3.png)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朱浩锋,李兆宏,蔡维,刘文军(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摘要:湘东钨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其资源量已经面临枯竭。
通过对湘东钨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的详细阐述,分析对比矿区南组脉与北组脉地质特征,讨论了岩浆岩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矿体与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有关;而通过对构造的观察与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矿区老山坳断层表现为先逆后正的性质,矿脉富集于该断层所派生的R 与R’裂隙之中。
最终,通过所建立的构造演化图,认为老山坳断层下盘深部与控盆断层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钨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湘东中图分类号:P618.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9)01-0068-04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9.01.016湘东钨矿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北东部(图1),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1],目前矿山面临可采储量日益减少的困境。
根据矿脉产出位置,矿区共分为南组脉与北组脉(图1c)。
两组矿脉受断层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地质特征,前人[2-6]工作对老山坳断层的控矿特征进行了相关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老山坳断层为逆冲性质,另一观点则认为老山坳断层为伸展性质。
老山坳断层性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湘东钨矿找矿方向确定。
本文通过对湘东钨矿各中段进行系统构造观察,在分析地质构造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湘东钨矿找矿方向。
1地质背景湘东钨矿位于杨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交界处(图1a),属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
研究区内沉积地层除缺失志留系地层外,显生宙地层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包括寒武系变质石英砂岩和绢云母板岩、奥陶系硅质板岩、泥盆系中-厚层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石炭系白云质灰岩、三叠系泥质灰岩及砂质灰岩、侏罗系变质石英砂岩、白垩系及古近系红色砂砾岩以及未固结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7]。
研究区基底构造层由炎陵县-桂东南北向隆起带和炎陵县-汤市北西向褶断带组成,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最后定型于印支期。
湖南省溆浦县岩屋冲铅锌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湖南省溆浦县岩屋冲铅锌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ea6d0ab5acfa1c7ab00ccb8.png)
湖南省溆浦县岩屋冲铅锌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岩屋冲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南华准地台江南地轴中段冷家溪构造隆起的南东边缘。
铅锌矿主要赋存于南华系大唐坡组和富禄组中的粉砂质板岩、变质砂岩等岩石的破碎带或节理裂隙中。
锑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南华系洪江组中的含砾粉砂质板岩、含砾浅变质砂岩、含砾凝灰质板岩、含砾板岩等岩石的破碎带或节理裂隙中。
本文对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概述,其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标签: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岩屋冲矿区位于湖南省重要的锑多金属成矿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
矿床规模现未探明,锑矿为脉状、透镜状,锑矿脉与铅锌矿脉近于垂直相交。
其矿床独有的特征引起了我的興趣。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这两年来本矿区的勘查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探与总结,进而指导本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1区域地质概况岩屋冲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南华准地台江南地轴中段冷家溪构造隆起的南东边缘。
构造上为一向南西倾没的复背斜,区域内出路的地层有冷家溪群、板溪群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以及震旦系、寒武系、奥陶溪、志留系、泥盆溪、石炭系等。
加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期,在本区以断裂为主,发生了系列北东走向为主的逆断层,其中大的断裂如北东向岳溪-深子湖水库(F2)断裂与马家溪-青云山断裂(F1),是本区的导矿构造。
其中次级的层间破碎带(走向北西、北西西、北东)是本区铅锌、锑、银等矿床的容矿构造。
绝大多数矿体(点)均分布于各大断裂边的次级断裂、裂隙与背斜中。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与构造特征本矿区地层简单,主要为:南华系下统富禄组+大塘坡组(Nh1f+d),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本层断裂构造中;南华系上统洪江组(Nh2h),锑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本层构造裂隙中;其次在矿区南东角见小块震旦系金家洞组与留茶坡组地层出露。
矿区位于云雾山倾伏背斜的南东翼,构造相对复杂,构造线方向40-60°。
矿区内较具规模的断裂主要有F1到F13,每条断裂与成矿都有一定的关系。
湖南省稀有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
![湖南省稀有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cd8c8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8.png)
湖南省稀有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
曾国星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基于目前分析稀有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的问题缺陷,本文以湖南省稀有金属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富含稀有金属的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总页数】1页(P74)
【作者】曾国星
【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湖南长沙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7
【相关文献】
1.甲基卡式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2.湖南省茶陵邓阜仙钨、锡等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
3.湖南省典型稀有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物探找矿方法研究
4.湖南省稀有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探讨
5.湖南省稀有稀土贵金属矿床特征与成矿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溆浦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湖南溆浦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6ddd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1.png)
【矿产资源】湖南溆浦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申锡坤(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湖南总队,湖南 株洲 412001)【摘 要】湖南溆浦脉石英矿资源分布较为广泛,矿体主要充填于断裂、层间裂隙,围岩为下寒武系硅质板岩,矿石呈纯白色、乳白色,SiO 2含量一般在98%以上,流体包裹体形态呈气、液两相,成分为H 2O 、CO 2、CH 4、H 2,认为该地区脉石英矿床应为热液充填型。
【关键词】溆浦;脉石英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中图分类号】P61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23)03-0019-04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Xupu Vein Quartz Deposit in HunanSHEN Xi-kun(Hunan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Zhuzhou 412001, China)Abstract: The resources of Xupu vein quartz deposit in Hunan province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e ore body is mainly filled in fractures and interlayer fractures.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the lower Cambrian siliceous slate. The ore is pure white and milky white. The SiO 2 content is generally more than 98%. The fluid inclusion is in the form of gas and liquid phases, and the composition is H 2O, CO 2, CH 4, H 2.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vein quartz deposit in this area should be of hydrothermal filling type.Key words: Xupu; vein quartz; geological features; genesis湖南溆浦处于南华准地台上的雪峰东缘加里东褶皱带,西缘紧邻江南地轴,属于江南隆起西段脉石英成矿区带[1],加里东褶皱强烈。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0e66a3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4.png)
湖南湘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朱浩锋;李兆宏;蔡维;刘文军【摘要】湘东钨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其资源量已经面临枯竭.通过对湘东钨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的详细阐述,分析对比矿区南组脉与北组脉地质特征,讨论了岩浆岩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矿体与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有关;而通过对构造的观察与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矿区老山坳断层表现为先逆后正的性质,矿脉富集于该断层所派生的R与R'裂隙之中.最终,通过所建立的构造演化图,认为老山坳断层下盘深部与控盆断层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钨矿;地质特征;找矿潜力;湘东【作者】朱浩锋;李兆宏;蔡维;刘文军【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株洲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湘东钨矿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北东部(图1),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1],目前矿山面临可采储量日益减少的困境。
根据矿脉产出位置,矿区共分为南组脉与北组脉(图1c)。
两组矿脉受断层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地质特征,前人[2-6]工作对老山坳断层的控矿特征进行了相关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老山坳断层为逆冲性质,另一观点则认为老山坳断层为伸展性质。
老山坳断层性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湘东钨矿找矿方向确定。
本文通过对湘东钨矿各中段进行系统构造观察,在分析地质构造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湘东钨矿找矿方向。
湘东钨矿位于杨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交界处(图1a),属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
研究区内沉积地层除缺失志留系地层外,显生宙地层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包括寒武系变质石英砂岩和绢云母板岩、奥陶系硅质板岩、泥盆系中-厚层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石炭系白云质灰岩、三叠系泥质灰岩及砂质灰岩、侏罗系变质石英砂岩、白垩系及古近系红色砂砾岩以及未固结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7]。
湖南圳口地区加里东期钨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南圳口地区加里东期钨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91e86b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d.png)
湖南圳口地区加里东期钨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湖南圳口地区位于南岭构造带东段,是一个活跃的多金属矿集区。
加里东期钨矿田属于其中的重要矿产区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将对该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质背景湖南圳口地区位于南岭构造带东段,属于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的岩浆活动带。
该区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埋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钨、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产。
(二)地质特征该地区的加里东期钨矿田主要产出石英脉型钨矿床。
该类型的钨矿床常位于二叠纪花岗岩岩体与基底变质岩交界处,岩脉呈北南向延伸。
矿脉交代花岗岩包裹岩,由石英和钨矿石构成,石英脉固结物多为方解石、硫化物和浸染铁锰等,与壳质、硅质相生一致。
石英脉不规则呈层状展布,厚度从0.5米到2.8米不等。
石英脉中含有大量的钨矿石和黑云母,且石英脉呈脉状延伸进花岗岩中,与花岗岩形成了一定的接触关系,石英脉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呈化学反应带,产生了变质作用,形成了品位较高的钨矿石。
钨矿脉石构造多样,常伴随着黄铁矿、辉锑矿、锆石等次生矿物。
(三)找矿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湖南圳口地区加里东期钨矿田的找矿方向。
1.寻找相邻伴随矿种地质构造关系。
加里东期钨矿田常伴随着其他矿种共存,如铜、铅、锌等,寻找这些伴生矿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构造关系,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质脉络及找矿方向。
2.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来寻找富含钨的地质体。
对岩石、矿物等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迅速、准确定位潜在的富钨矿点,进一步确定钨矿脉体及其性质。
3.综合利用地震及电磁物探等现代勘探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及深部覆盖厚度较大的情况下更为准确地定位隐蔽钨矿脉体。
4.重视地质旧矿区的资源潜力。
加里东期钨矿田已有的矿区具有高品位的钨资源,因此应在这些旧矿区开展深入的勘探工作,发掘更多未被发现的钨矿。
综上所述,湖南圳口地区加里东期钨矿田具有较高的找矿前景。
通过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及现代勘探技术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质脉络及找矿方向,有望为该地区的钨矿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湖南省溆浦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规律分析
![湖南省溆浦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fc55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3.png)
湖南省溆浦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规律分析王晓凌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综合分析了溆浦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破坏及土壤和水体遭受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点及分布规律,为溆浦县主管部门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促进全县绿色矿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溆浦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规律溆浦县位于湖南西部、怀化市东北部,溆浦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矿业开发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时间、高强度开采引发了矿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矿山地质灾害、地下水系统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近十年来,全县矿业活动活跃,矿山整合关闭力度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变化很大,为了实现溆浦县的矿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应积极实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工作,是预防及治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为溆浦县的政府决策部门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工作提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方法合理的基础数据,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构建两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1 溆浦县矿产资源概括及其开发利用现状1.1 溆浦县矿产资源概括溆浦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截至2015年底,该县已发现39种各类矿产,其中18种的资源储量已被探明。
主要的矿产包括煤、石煤、炭质页岩、铀矿、钒、铁、锰、金、锑、钨、锡、重晶石、石灰岩、脉石英、耐火粘土、白云岩、玻璃用砂岩、高岭土、花岗岩、建筑砂石、砖瓦粘土等20余种。
金、锑、钒是优势矿产,而煤、耐火粘土、电石灰岩、玻璃石英砂岩、高岭土等则是特色矿产。
截至2016年,该县主要矿产的资源储量为:煤炭42660.05kt、锰矿294.87kt、钒336995t、锡292t、锑13157.4t、金564.5kg、砂金971.6kg、伴生金149.67kg、硫铁矿1502.7kt、电石石灰岩39110.5kt、水泥用灰岩11640.70kt、冶金白云岩20289kt、玻璃用砂5768kt、高岭土50kt、砷矿669kt、耐火黏土24508.6kt。
湖南湘东钨矿成矿模式
![湖南湘东钨矿成矿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7ba81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c.png)
湖南湘东钨矿成矿模式湖南湘东钨矿位于湖南省东部,它是一个重要的湖南省钨矿资源基地,在历史上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湖南湘东钨矿被广泛开发利用,在低品位廉价钨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湖南湘东钨矿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湖南湘东钨矿的成矿模式。
其地质环境特点决定了其成矿特征。
湖南湘东钨矿中心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志留系,其中三叠系和石炭系地层包括中统朱柏组、下统薄壳山组、准分子组和英山组。
其变质岩层系相对一致,由四种变质岩组成:花岗质、斜长石质、片麻岩和角闪岩。
变质岩组形成了一个大的花岗岩带,超过1000平方千米,这也是湖南湘东钨矿的主要成矿时代。
湖南湘东钨矿是由上地壳熔融的水体蚀变形背景下形成的,其特征表现为构造破裂、构造内推、斑岩和火成岩蚀变、古地貌蚀变变质和火山活动等,这是钨矿的赋矿条件,也是钨矿的成矿作用驱动力。
湖南湘东钨矿的特点是矿床类型多样,并以分带性开采为主,其中主要包括沙梁型、膏泥型、村痣型和剪切型等。
沙梁型矿床是由蝶状褶曲变列构造和深层滑脱造成的,垂向带分布在构造破裂缝中,常见的沙梁型矿体是褶曲状、条带状和条带状,其有效地质单位为朱柏组。
膏泥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构造破裂的断裂带中,常见矿体形态为片状、布状和剥离带,其有效成矿单元为准分子组。
村痣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的活动带中,常见的矿体形态是村痣型矿体,其有效成矿单元主要是英山组及其充填物。
剪切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的剪切带中,常见矿体形态有正切带和侧切带,其有效成矿单元主要是英山组及其充填物。
湖南湘东钨矿是由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构造环境形成的,其成矿机制也很复杂。
矿床成矿作用有蚀变成矿作用、混染成矿作用、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混染成矿作用等。
其中蚀变成矿作用是最主要的成矿机制,是湖南湘东钨矿的主要成矿机制。
蚀变成矿又分为构造蚀变、地貌蚀变和火山-热液蚀变,是湖南湘东钨矿最主要成矿机制。
湖南湘东钨矿成矿模式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课题,今天所介绍的成矿模式,仅仅是湖南湘东钨矿的研究成果之一,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有更多的新突破,从而加深我们对湖南湘东钨矿的认识。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e9eeb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8.png)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杨思学;张振儒;张哲儒【期刊名称】《矿物学报》【年(卷),期】1999(19)4【摘要】湘西金 -锑 -钨矿产于晚元古代紫红色板岩——马底驿组。
该组以富含Fe2 O3 ,局部富含 Ca O为特征 ,可能作为地球化学障控制着本区矿床及矿化的分布。
湘西金矿中主要控矿要素为 :构造、地层及主要成矿元素络合物的地球化学性质。
金以 Au(HS) -2 形式搬运 ,其沉淀主要由紫红色板岩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黄铁矿化引起。
钨以 WO-4 和 HWO4 形式存在 ,温度的降低及局部富钙围岩的存在控制着其沉淀。
锑不仅以 Sb(OH) 03 ,而且以 Sb S-2 和 Hn Sb Sn-24 (n=0 ,1或 2 )的形式存在 ,其沉淀成矿主要由温度的降低所控制。
预测在— 510 m标高及其以下 ,只要有紫红色板岩存在 ,在构造有利处 ,金矿化将继续存在 ,而钨、锑矿化将会逐渐尖灭。
【总页数】11页(P435-445)【关键词】金-锑-钨矿;共生矿;矿化;金矿床【作者】杨思学;张振儒;张哲儒【作者单位】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系;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0.5;P578【相关文献】1.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与沃溪断层的控矿作用分析 [J], 孙玉珍2.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区鱼儿山一十六棚公矿段V6脉探矿浅析 [J], 王敏;尹大改;董玉宁;孙际茂;尹华锋;彭纪成3.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矿化蚀变带特征研究 [J], 邵靖邦;陈代璋4.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矿化蚀变作用机理 [J], 邵靖邦5.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矿化蚀变带有机质特征初探 [J], 邵靖邦;王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东钨矿含矿石英脉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湘东钨矿含矿石英脉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497f8ae76c66137ef061900.png)
48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湘东钨矿含矿石英脉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谭清海,李兆宏,曾桂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 株洲 412000)摘 要:湘东钨矿为邓阜仙中生代复式花岗岩体内典型的石英脉大型钨矿床,区内构造和岩浆活动主导着成矿控矿作用。
矿脉主要赋存在岩体裂隙的破碎带中。
以老山坳断层为界,断层以南的矿脉称为南组脉,断层以北的矿脉称北组脉。
本文对比两组矿脉并总结其成矿规律,对老山坳断层南部深部上下盘指出了成矿的较大可能性。
关键词:湘东钨矿;南岭成矿带;含矿石英脉;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5-0048-2收稿日期:2019-05基金项目:湖南茶陵锡田锡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湖南浏阳-醴陵官庄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三维地质建模及预测找矿联合资助作者简介:谭清海,男,生于1988年,硕士,研究方向:地质调查与找矿、数字矿山与应用。
1 概述南岭地区位于中生代欧亚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陆内一侧的华南陆块中部,横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是中国重要的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产资源产地。
而湘东钨矿处于南岭地区北东段,产于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成矿事件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板块之上。
许多研究将板块俯冲对中东部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以贯穿东西的老山坳断层为界,将区内的矿脉分为重要的南组脉和北组脉[1-4]。
2 矿区地质背景湘东钨矿为典型的花岗岩体内接触石英大脉型黑钨矿床,位于湖南省东部湘赣交界处的邓阜仙矿区内,亦称邓阜仙钨矿,隶属茶陵县高垅镇管辖。
邓阜仙矿区地处南岭钨锡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湖南段东部北缘,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间的钦州~钱塘结合带中部,处于邓阜仙~锡田~万洋山~诸广山北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与茶陵~郴州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交汇复合部位,属于南岭多金属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新探
![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f45e6df504a1b0717fd5ddb8.png)
第2卷第4期2011年7月矿产勘查MINERAL EXPLORATIONVol.2No.4July ,2011[收稿日期]2010-11-02[第一作者简介]沈建伟,男,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湖南大溶溪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新探沈建伟1,鲍振襄2,包觉敏2(1.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长沙410083;2.湘西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乾州416009)摘要大溶溪白钨矿床为近年探明的大型白钨矿床。
矿床产于印支晚期辰山岩体外接触带之震旦系下统江口组。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厚大的透镜状,严格受岩体和特定层位控制。
成矿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之围岩一侧,主要由岩浆热(动)力而导致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在水溶液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的高温变质热液矿床,即接触变质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白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大溶溪湖南中图分类号:P618.67;P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01(2011)04-0335-06湖南省安化县大溶溪白钨矿床是近年探明的产于震旦系下统江口组的大型白钨矿床。
地理坐标:东经118ʎ08' 111ʎ11';北纬28ʎ17' 28ʎ20'。
该矿床的成功勘查,不仅丰富了华南地区的白钨矿床新层位和新类型[1],而且开启了辰山岩体内外接触带探查白钨矿床的新思路。
1区域地质特征该区位于扬子地体南缘之雪峰弧形韧性剪构造带中段,区内广泛出露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其次为古生界。
前寒武系为一套浅变质砂岩、板岩组成的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古生界为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岩—砂页岩组合。
主要容矿地层震旦系下统江口组假整合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之上,震旦系下统洪江组之下。
大量的区域及矿区地球化学元素研究表明[2],江口组为含钨岩系即钨的矿源层或含钨层。
区域构造主要为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东东向构造。
主要褶皱构造为东西向的香岩溪复背斜,轴部在辰山岩体南侧的板溪群马底驿组。
湖南曾家溪锑钨矿区外围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研究
![湖南曾家溪锑钨矿区外围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bc2d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b.png)
湖南曾家溪锑钨矿区外围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研究谢彪武;贺文华;钱建平;王德恭;梁永科;赵杰【摘要】通过对曾家溪矿区外围开展1:10 000地质填图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系统总结了矿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分布型式显示,矿区土壤中W、As、Sb浓度克拉克值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元素为对数多峰分布型式,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聚类分析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W、Sb、Au、As,其综合异常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在矿区圈定了4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其中Ⅰ号、Ⅲ-1号、Ⅳ号异常带具较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The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engjiaxi copper-sliver mining area in Hunan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rough the geological mapping and soil geochemical survey on the scale of 1:10 000 in this paper. The concentration clarke values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W,As,Sb in soil are both high,which indicates that these elements were involved in mineralization. The as-sociation of main metallogenic elements consists of W, Sb, As and Au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 elements for prospecting. Four soil geochemical anomaly belts were delineate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heochemical analysis,and among themⅠ,Ⅲ-1 and Ⅳanomaly belts have the better prospecting potential.【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5(039)006【总页数】6页(P1132-1137)【关键词】曾家溪;钨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找矿靶区【作者】谢彪武;贺文华;钱建平;王德恭;梁永科;赵杰【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 417000;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 417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 417000;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 417000;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18队,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土壤地球化学在寻找多金属矿时能快速、经济、有效地缩小靶区,确定异常元素组合,圈定异常形态和规模,并结合地质因素分析,进一步查明异常源,对异常的成矿远景作出评价。
湖南让家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湖南让家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https://img.taocdn.com/s3/m/c51e06e6cc7931b764ce155b.png)
近几年的勘查工作,让家溪锑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但
矿床地质特征、成 矿 模 式 等 尚 未 有 详 细 报 道. 本 文
带总体呈北东向 展 布,长 约 30km,宽 2~8km,面
在总结以往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学者、同行在该
积约 200km ,目 前 已 发 现 的 矿 产 地 有 40 余 处,其
作,取得了较好找矿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通过
基 金 项 目:湖 南 省 两 权 价 款 项 目 (
201103110,
20140330);湖 南 省 自
然资源厅科技创新项目(
2017
G
04)
作者简介:刘大勇 (
1979—),男,高 级 工 程 师,主 要 从 事 地 质 找 矿 勘
查工作.
1 区域地质背景
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控矿因素等方面 的 分 析 和 研 究,认 为 矿 体 赋 存 与 地 层 岩 性、构 造 密 切 相 关,北 东
东—北东向断裂和裂隙控制矿体的富集和成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和黄铁矿 化. 矿 床 类 型 为 中 低 温 热 液 充 填 型
脉状矿床.结合矿区最新的勘查找矿成果,认为矿区边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e,
Loud
iHunan417000,
Ch
i
na)
Ab
s
t
r
a
c
t:
TheRang
i
ax
ian
t
imonydepo
s
i
t
si
sl
o
c
a
t
edi
nt
hemi
dd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69a9d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3.png)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前景吴梦君【摘要】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的渣滓溪锑钨矿床,其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区域性北东向岳溪(F1)、马家溪(F2)两导矿断裂和控矿断裂F3控制,锑矿脉成群成带分布,矿体向南东侧伏,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白钨矿(化)层与锑矿脉近于垂直相交,其富集地段与锑矿密集区一致,分布于锑矿脉Ⅰ脉组范围内.根据矿区锑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黑冲坑一带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期刊名称】《贵州地质》【年(卷),期】2015(032)004【总页数】6页(P256-261)【关键词】渣滓溪锑钨矿;地质特征;富集规律;找矿前景;湖南【作者】吴梦君【作者单位】湖南省安化县渣滓溪锑矿,湖南安化 4135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6;P618.67渣滓溪矿区位于湖南省重要的金锑钨成矿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
矿床规模达大型,锑矿为脉状,白钨矿属层控型,锑矿脉与白钨矿层近于垂直相交。
其矿床独有的特征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山三年来危机矿山找矿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而指导本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渣滓溪锑钨矿处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转弯处内缘,区内经历了雪峰、加里东、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板溪群,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和泥盆系,其中板溪群为主要赋矿地层。
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轴向北东的褶皱与叠瓦式分布的走向逆断层相伴产出,具有典型的断块式构造特征,区域性北东向岳溪断裂(F1)和马家溪断裂(F2)为区内主要导矿构造,两者与其所夹持的上升地块控制了区域内一系列金锑钨矿床(点)的分布,渣滓溪锑钨矿即处于F1、F2所夹持的上升地块内(图1)。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仅矿区南西奎溪坪及黑冲坑一带见有规模很小的云煌斑岩脉侵入于寒武系及板溪群地层中,与锑钨矿化无明显关系。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在赋矿地层中的W、Sb、As等主要成矿元素含量高出地壳丰度的数十倍至数百倍,其中Sb达195倍,断裂中Sb甚至可达510倍,W为地壳丰度的4.1倍[1]。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df288186c175f0e7cd1378d.png)
湘 南 系指 湖南 省 境 内北 纬 2 。O以南 的地 区 。区 64 内岩浆活动频繁 , 铅锌 、 钨锡 、 稀有等矿产十分丰富, 是 南 岭成 矿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1 区域地 质背 景 湘 南钨 锡多 金属 矿 集 区 位 于 湘赣 粤 三 省 交 界 的南 岭 山脉 中段北 缘 , 是南 岭 地 区东西 向构 造 一岩浆 一成 矿 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 区经历 了自太古代开始的长 期 地质 演化 历史 , 多阶段 多旋 回的发展 过程 造就 了复 杂 的地层 、 构造、 岩浆岩等地质特征 , 形成 了大量的有色金 属 矿床 ( 1 。 图 )
东部为东坡一骑 田岭隐伏一半隐伏花岗岩带重 力低异
常, 与其西侧的北西向“ 重低磁高” 形成的“ 鼻凸” 几乎呈 直角对接 , 两侧异常特征差别大 , 清楚地反 映出茶郴深 大断 裂 的存在 。 () 2桂东一汝城断裂 : 该断裂总体沿 N 3 。 向延 E 0方 伸 , 向北 西 , 角 4。 5 。 倾 倾 2~ 5。断 裂 总 体 上 构 成 了诸 广 山大 型复 式背 斜 的西边 界 , 控制 了沙 田一汝 城侏 罗 纪 狭 长盆 地 的形成 , 构成 盆地 的西边 界 。沿 断裂 延伸 方 向 并 有北 面 的桂 东 岩 体 、 面 的 九 峰 岩 体 等 侏 罗 纪 岩 体 侵 南 位, 并发 育小 江锡 矿 、 小垣 锡 多金 属矿 等热 液 矿产 , 因此 是一 条 重要 的控 岩控 矿 断裂 。 () 3彭公庙一瑶岗仙断裂 : 该断裂为脆性逆冲断裂 , 略具 波状 弯 曲 , 总体 走 向近 NE 0, 裂 面 在 北 东段 倾 3 。断 向西 , 西段 倾 向东 , 南 呈麻 花 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溆浦县曾家溪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吴俊;陈明辉;鲍振襄;包觉敏;向宁【摘要】曾家溪钨矿位于湘西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NE向区域性马家溪与枇杷湾2条斜冲断层所挟持的断块内,容矿地层为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黑色岩系中.区内矿脉大多为隐伏—半隐伏的盲脉,地表矿化蚀变微弱,深部逐渐由不规则的石英脉和石英团块变为较规则的石英脉带或归并为单脉,矿床属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脉带型钨矿.初步勘查表明,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的延伸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Zengjiaxi tungste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tectonic metallogenic belt of Xuefeng arc in the west of Hunan Province.It is holding in the faulting block between two oblique regional thrusts named as Majiaxi and Pipawan in NE direction.The ore bearing strata are the black rock series of Xiaoyanxi Formation of Lower Cambrian.In the region the ore veins are mostly concealed or semi-concealed.The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is weak in the surface,and in the deep part irregular quartz vein and quartz mass are gradually changed into regular quartz vein belt or are merged into single quartz vein.The deposit is belonged to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controlled by faulting fracture belt.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ore bearing fracture zone has a large extension trend to the deep part.There are a goo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deep place of the deposit.【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7(031)001【总页数】5页(P111-115)【关键词】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曾家溪;湖南【作者】吴俊;陈明辉;鲍振襄;包觉敏;向宁【作者单位】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7;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7;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7;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吉首41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曾家溪钨矿位于湖南溆浦县让家溪乡西南侧,地理坐标:东经110°41′00″~110°44′45″,北纬28°12′15″~28°14′45″。
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区域带状构造南西部,为湘西钨锑金成矿带羊皮帽―渣滓溪圆心钨锑成矿亚带一个比较重要的钨矿床。
1977~1996年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四一八队等单位先后在本区进行找矿勘查工作。
资料表明,矿区边深部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
笔者通过对钨矿区域及矿区成矿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边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应继续加大勘查力度。
本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构造线由NE向转为近EW的转折部位。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青白口系板溪群,次为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以及零星的泥盆系和石炭系,白垩系分布于区域南部。
区域锑钨矿主要分布于青白口系浅变质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内。
其次常见于震旦系留茶坡组硅质岩,曾家溪钨矿赋存于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
区域构造总体呈NE展布,由短轴复式背、向斜及逆冲断层组成,具有典型的断块式构造特征,其抬升断块的NE向、NW向及近EW向次级构造发育。
褶皱主要见于寒武系地层中,多以NE—NEE向短轴复式褶皱产出,大部分褶皱被断层破坏,在区域构造中居从属地位,属低序次配属构造[1-2]。
断层有NNE向、NE向、NEE向、NW向和近EW向5组,其中以NE向最为发育,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区域重力、航磁、遥感等资料显示,曾家溪矿区属有隐伏岩体存在[3]。
区内多数矿床(点)分布于航磁异常-20r左右的等值线附近,这一情况表明区内矿床与航磁异常存在着一定的尚未被揭示的内在联系。
2.1 矿床赋存层位及岩石特征曾家溪钨矿是以钨为主共(伴)生锑的钨(锑)矿床,南起丛坡,经狐狸冲、狗脑冲、杉木脑,东北至刘家老,长约2500m,宽110~250m,其中以曾家溪矿床最为典型(图1)。
矿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安化—靖州三条大断裂西北侧。
矿区构造为向SE倾斜的平行构造,矿床主要赋存于被区域性NE向断层F1(杉木脑)与F2(烟竹塘)所挟持的寒武系小烟溪组褐色岩系中(图2),下部为薄层黑色页岩、炭质页岩夹硅质页岩,局部夹1~3层磷结核层,在其挤压挠曲剧烈地段,有含钨石英脉充填。
2.2 矿脉(带)产出特征矿脉(带)受构造裂隙控制,多数呈半盲脉或盲脉出现,地表标志不明显。
据地表调查和井下开采情况,可划分为4个矿化蚀变带(图2)。
以矿山揭露最好的I号矿化带为例,已知含钨石英脉有5条,断续延长65~410m,厚度(单脉或脉带)0.3~2.0m,一般厚度0.5~1.0m,倾向SE,倾向40°~60°,多数沿层间裂隙充填,产状与围岩一致,亦有少数斜交岩层产出。
矿脉具有分支复合、膨胀狭缩及尖灭再现等现象。
矿体沿走向长30~60m,延深大于150m,厚度0.3~1.0m,w(WO3)0.5%~5.0%[4]。
据溆浦县华能矿业有限公司资料[5],曾家溪钨矿2条主要含矿破碎带走向长2770~3400m,控制矿脉(Ⅰ、Ⅱ)长350~380m,控制标高236m,厚度0.24~1.09m,平均0.58~0.60m,w(WO3)0.088%~17.23%,平均3.24%~4.98%;w(Sb)0.28%~9.18%,平均2.03%~8.72%,矿体以连续状为主。
深部5个钻孔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钻孔有3个,w(WO3)0.12%~0.23%,厚度0.44~5.58m;另外2个钻孔w(WO3)0.068%~0.10%之间,为钨矿化或低品位矿体。
矿体呈陡倾斜脉状,透镜状产出(图3)。
2.3 矿石质量特征(1)矿石中矿物成分:主要金属矿物为白钨矿,辉锑矿,其次是黄铁矿,地表氧化带见有次生矿物钨华和锑华。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方解石、重晶石等。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细脉状结构。
(3)矿石类型:按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白钨矿-石英脉型、白钨矿-辉锑矿-石英脉型和白钨矿-方解石脉型。
(4)矿体围岩及蚀变:矿体无夹石,围岩为黑色页岩。
热液蚀变主要为硅化,以石英细脉或单脉形式出现。
矿区褶断构造发育,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硅化,其次为碳酸盐(方解石)化、黄铁矿化、以及碳化(石墨)、片理化,除黄铁矿化可能与金、锑矿化有关外,上述几种蚀变与钨锑矿化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3.1 地层与成矿地层与成矿关系密切,矿体赋存于一定的层位和岩性部位,地层不仅可为W、Sb 等金属成矿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而且地层中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有利于W、Sb的富集或从围岩中萃取出来,而特定的岩性组合有利于矿物质的沉淀及矿体的形成。
曾家溪钨矿主要赋存于小烟溪组黑色岩系中,它具有区域性的W、Sb、As、Cu、Ag等元素异常,反映出该区为一相对富集W、Sb、As等元素地球化学场,可视为该区钨锑矿的初始矿源层,为成矿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
其成矿部位主要集中在小烟溪组下部的薄层炭质页岩夹薄层硅质岩的岩石组合,薄层岩石尤其是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结合在一起的岩层,其层面本身就是构造软弱面或弱化带,在应力作用下,力学性质不同的岩层易于发生层间滑动产生构造剥离、层间断裂或层间破碎,从而为成矿创造了有利的构造条件[5]。
3.2 构造与成矿在各种成矿地质条件中,构造是最主要的地质条件。
从区域构造分析,曾家溪钨矿主要赋存于2条区域性的NE向叠瓦状逆冲断层所挟持的小烟溪组断块内,层间构造挤压剧烈,岩石大量破碎,片理化等与成矿有利的构造破碎带发育。
矿体呈陡倾斜脉状延深下插,在局部压应力部位,矿体减薄,而在局部张应力部位,矿体增厚。
矿化强度与含矿断裂破碎带成正比,也与石英脉的破碎程度相关。
钨、锑矿体(化)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层间构造带的控制倾向上具有向SE深部有较大的延伸趋势,即矿脉(体)向深部有较大延伸。
3.3 岩浆岩与成矿区内重力、航磁、遥感等异常资料显示,曾家溪矿区深部有隐伏岩体存在,与其钨、锑的成矿在空间和成因上有一定联系和岩浆活动不仅可为钨锑矿床带来初始成矿热液及部分成矿物质,还可提供热源用以驱动岩浆热液向上迁移和地下水循环[6],促使围岩中的W、Sb元素活化、迁移、汇入到成矿热液中,并逐渐富集。
通过前期预查、初步普查资料和研究分析,认为曾家溪钨矿边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矿区所处构造条件十分有利。
曾家溪钨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区内两条平行展布的NE向断裂所挟持的小烟溪组黑色岩系中。
NE向断裂是有利的导矿构造,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由于强烈的挤压作用,小烟溪组岩层产生了一系列层间或小角度相交的层间构造带,为矿体的容矿构造,倾向上具有向SE深部有较大的延伸趋势,预示矿体向深部有较大的延伸。
(2)W、Sb(Au)具有垂向分带趋势。
据探矿坑道揭示,上部以钨矿化为主,向下延深出现锑矿化,而且有增强趋势。
按照湘西地区钨锑金矿床矿化垂向分带规律,上部以钨为主,向下出现锑金矿化及金矿化[7-10],曾家溪钨矿的中部已有逐渐增多的黄铁矿,暗示其深部可能会有金矿化出现,联系到深部隐伏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出现含金多金属矿化。
(3)矿床勘查程度低,边深部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