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四大空间与八大通道
人体构成的九大系统

人体构成的九大系统1.引言1.1 概述概述人体构成的九大系统是组成人体并使其正常运行的各个部分。
这些系统相互协作,以确保我们的身体能够生存、行动和维持各种生理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人体九大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结构和相互作用。
九大系统包括:1.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到身体各个部分。
2.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肺部等器官,用于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3.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组成,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4.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膀胱和尿道,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5. 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等构成,负责识别和抵御外来物质和病原体。
6. 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用于支撑身体、维持姿势和执行各种动作。
7.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活动和维持内部平衡。
8. 内分泌系统:包括各个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胰腺和肾上腺等,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代谢。
9.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负责生殖和繁衍。
这九大系统是人体运作的基础,每个系统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系统的详细信息,包括其要点、功能和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人体构成的九大系统,并对人体的复杂性和微妙的平衡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人体构成的九大系统。
文章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2.正文2.1 第一个系统2.1.1 要点12.1.2 要点22.2 第二个系统2.2.1 要点12.2.2 要点22.3 第三个系统2.3.1 要点12.3.2 要点22.4 第四个系统2.4.1 要点12.4.2 要点22.5 第五个系统2.5.1 要点12.5.2 要点22.6 第六个系统2.6.1 要点12.6.2 要点22.7 第七个系统2.7.1 要点12.7.2 要点22.8 第八个系统2.8.1 要点12.8.2 要点22.9 第九个系统2.9.1 要点12.9.2 要点23.结论3.1 总结3.2 展望通过以上文章结构,读者可以便于了解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

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总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由多个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人体的八大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本文将对这些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总结。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庞大的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以便人体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控制着人体的认知、思维和行为。
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通道,负责传递信息。
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鼻腔和喉咙是空气通道,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肺部则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为人体提供氧气,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到身体各部分,以及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负责输送和回收血液。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介质,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供身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过程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机械消化主要通过牙齿和肌肉运动来分解食物,化学消化则通过消化液中的酶来分解食物。
泌尿系统由肾脏、尿道、膀胱和尿道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过剩的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关键器官,通过过滤血液、吸收和排泄物质来产生尿液。
尿液经由尿道排出体外。
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身体各种生理和代谢过程。
内分泌腺分布在全身,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化学信使,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各个器官,影响它们的功能。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
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阴茎等组成,主要功能是生产精子。
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

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人体空间医学——郭志辰老师在香港讲学各位同道、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今天借此机遇,向大家汇报我将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临床小小的总结。
将近50年的临床,因为我这一生没有离开临床,一直在临床上研究、探讨,最后探讨出,以空间、人体的空间来调整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我起名为空间医学。
空间医学包含了养生学、修炼学、医学、预防学,因为空间医学与人体科学是紧密相关的,空间医学病因学是一个“水”字而概括,就是所有的疾病都是水多、水少、水的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所以在治疗上,是以调整水为原则,提出来了“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的方法。
所以在病因学与传统医学,当然是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的病因。
传统医学讲内因、外因、六淫、七情,空间医学不讲,就讲一个“水”字。
空间医学的本草与历来的本草不大同,空间医学讲本草不讲归经,这是与传统本草不大相同,空间医学的本草讲运动本草,也就是这一味药在人体内部它能起到什么样的双重作用。
比方说,石菖蒲,它能够使头部的能量更新、它能够减少减轻胸部的压力、它能够补肾,这与传统本草不大同了。
为什么呢?因为石菖蒲它能够使头部的能量回流到膻中,然后从膻中经过右心房的回流,经过公转的运动,又达到命门部,使命门的细胞加强了运动,所以它是补肾的作用。
这是双重作用。
所以空间医学应用的药味少,是应用了药味的双重性。
比方说,瓜篓仁,传统医学讲瓜篓仁就是一个清肺通便的作用,在空间医学上它不是清肺通便了,它也起到清肺通便的作用,为什么能够清肺通便?是肺部的淤气,淤的能量越肩而过,下行命门,使命门部的细胞增加运动,所以它又是补肾的作用,而且到命门部它疏散于下焦的肠系膜周围,所以它有润便的作用。
所以空间医学在讲本草的过程中,它是讲本草的运动,从开始到结局它有什么功能作用,它不讲归经。
空间医学讲小方治病,小方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小方治病就是少则3味药,多则5为药组成一个小方。
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说明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腺、大肠、小肠、直肠、肛门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系统:女{输卵管、膀胱、尿道、外阴、卵巢、子宫、阴道}男{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睾丸、精囊、前列腺}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胰岛)、卵巢、睾丸消化系统主要靠食道和胃部神经系统主要靠很多个神经元和脑部呼吸系统主要靠气管和肺部循环系统主要靠血管和心脏运动系统主要靠骨骼和脑部内分泌系统主要靠一些腺泌尿系统主要靠肾和输尿管和膀胱及尿道生殖系统主要靠生殖器和一些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而免疫系统没有主要的执行器官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需要所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才能够正常运作8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系统(俗话说的好身体好免疫力才强)而免疫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8大系统(很显然免疫力差对人体的发育和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人体共八大系统,这样说来,皮肤不属于任何系统,比如,皮肤中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系统……但是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看,有专门的“皮肤系统”具体如下传统:消化系统: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肝、胆、胰等组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生殖系统:男的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及附属腺体以及阴囊阴茎组成女的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外阴组成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由颅脑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及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按现时解剖学的学说,人体可以分为以下10个系统,分别是:皮肤系统:由皮肤、毛发、指甲/趾甲、汗腺及皮脂腺所组成,覆盖体表的器官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之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人体8大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运动系统:具有运动、支持、保护功能,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
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成人骨共有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以骨质为基础,表面复以骨膜,内部充以骨髓,分布于骨的血管、神经,先进入骨膜,后穿入骨质再进入骨髓。
两骨和更多骨连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活动功能,叫做关节。
每块肌肉都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腹有收缩能力,肌腱附着于骨,无收缩能力。
消化系统:功能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食管、咽、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肠腺等。
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分解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吸收。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来完成,这种方式叫做化学消化。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消化管肌肉的收缩产生咀嚼、蠕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管的下方推送,这种消化方式称为机械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称下呼吸道。
其中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即依靠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节律地扩张和回缩,使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
人体的八大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八个不同的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人体全身共有206块骨,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骨(29):脑颅骨(8)、面颅骨(15)、听小骨(6)。
躯干骨(51):脊柱(26: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胸骨(1)、肋骨(24)。
四肢骨(126):上肢骨(64)、下肢骨(62)。
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从口腔至肛门的迂曲的长管,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可分为大、小两种。
大消化腺是独立存在的器官,有唾液腺、胰和肝,它们以导管与消化管相通。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肠腺等,它们直接开口于消化管的管腔内。
口腔: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
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主要是被咀嚼磨碎,并与唾液混合湿润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在口腔内食物不被吸收。
咽:上起于颅底,下与食管相连,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交叉部位。
食管:是肌性管道,上端与咽相连,下端穿膈肌与胃的贲门相连。
食管全长25cm,有三个狭窄部。
第一狭窄部位于起始处,可阻止在吸气时空气从咽进入食管;第二狭窄处位于越过左支气管处,通常是异物嵌顿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第三狭窄部位于穿膈肌处,可以防止内容物逆流入食管。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有上下两口,大小两弯和前后两壁。
上口称贲门,连食管。
下口称幽门,续十二指肠。
食物在胃内将受到为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胃液是一种PH为0.9-1.5的无色液体,正常人每日的分泌量为1.5-2.5L。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如黏蛋白和消化酶等。
盐酸即胃酸,主要作用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作用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b、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c、抑制和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盐酸进入小肠可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e、盐酸形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利于铁和钙在小肠内的吸收。
人体空间医学探索

人体空间医学探索郭志辰着中医古籍出版社-作者简介–郭志辰,1943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着名中医师,人体空间医学创始人。
现任河北正定康复理疗院-名誉院长、医术总监。
-行医五十余年,在深入研究传统中医经典的基础上,提出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总结形成新型医学体系-----人体空间医学。
-已出版的着作有:<智能医学>-<郭志辰治病手势图>-<智能医学续编>-<空间医学>等-欢迎进入空间医学......- 集五十余年中医临床实践,在天人合一、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打破病名的框框,- 为疾病寻找出口。
提出了“人体空间”的重要性,在人体内部制造更多的空间,净化、美化- 空间,创造良好的内环境,恢复人体本来的和谐与安详。
-把复杂的中医简单化,推出“小方”治病的方法。
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更重要的是- 能够应用中医。
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医中来,才能真正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华特色医药精选审稿专家委员会-顾问:钱信忠张洪魁齐谋甲冯理达-名誉主任:房书亭-主任:周超凡沈志祥-副主任:周立孝陈浩孟庆云刘从明翁维良郭仲儒-执行主任:王恩光刘文华郑建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目录自序-----------------------------1人体空间医学概论--------------2细胞.空间.能量---------------3人体的四大空间与八大通道--------------4人体空间的能量运动-----------------5人体空间医学病因论--------6脏腑空间的生理与病理----------------------7人体空间医学治疗原则------------------8人体空间医学舌诊--------------------------9人体空间医学用药-----------------------10其他空间疗法-------------------------11附:人体空间医学与传统医学-人体空间能量与养生修炼-人体空间医学用药之道-人体空间医学十六字方针-空间医学论非典-小方治疗“癌症”-附图-欢迎进入人体空间医学新天地!-集治疗学、养生学、修炼学为一体!-并以天地人三界为研究对象的新视界!自序-宇宙中,星球与星球间存在相互影响,例如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
空间医学——四大空间

空间医学——四⼤空间空间医学认为⼈体的疾病,是由⼈体内部物质、能量的相互出⼊出现问题,形成积、聚是致病之因。
⼈体空间医学强调细胞内与细胞外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胞转胞,能量出也;物质出胞,精华乃成;精华⼊胞,营⽓⽣也;出胞为神,精微物质⾄精也。
这是⼈体内部正常的⽣理。
物质应出胞⽽不出,疾病⽣也;精髓应⼊胞⽽不⼊,疾病⽣也。
该出胞⽽不出胞,为积;该⼊胞⽽不⼊胞,为聚。
积、聚是致病之因。
积为胞内之变,聚则空间问题,这是⼈体的病理。
⼈体空间医学研究的不是某个脏腑的⽣理功能,⽽是脏腑所在区域的⽣理功能,即涵盖了脏腑周围的空间,是由点到⾯的变化。
因此,⼈体空间学提出了胞内胞、胞外胞、⼤胞套⼩胞的胞胞理论。
⽽且,⼈体的每⼀种胞都有各⾃⼀定的空间。
任何胞均不是实体,其中间都有空的地⽅。
正是这个'空',才使⼈体物质、能量有了运动、变化的机遇和场所。
⼈体空间存在空间,⼈体可以划分为四⼤空间,四⼤空间⼜可以成为⼈体的四焦,即上、中、下、外焦,四焦各⾃包含了形状、⼤⼩、性质、功能不同的脏腑区域。
对四⼤空间的划分,形成了对⼈体⽣理的全新认识,不再从脏腑、经络、⽳位的⾓度来认识⼈体,将实体与空间两者有机结合。
1、⼈体上焦部位:⼈体横膈膜以上部位。
区域划分:肺区、⼼区和头颅区。
作⽤:上焦者,法天。
上焦犹如⼈体内部的天空,是⼈体最重要的空间之⼀。
上焦宜清亮,不宜混浊,上焦清亮,能量流通顺利;上焦混浊,能量浓度⾼、压⼒⼤,不仅将导致上焦⼼肺头部细胞运动失调,⽽且会影响下焦能量运动,导致下焦脏腑细胞群运动失调。
《内经》⾔:“上焦如雾”,雾清者,能量流通也;其晦暗者,浓度浊,压⼒⾼也。
能量下⾏为顺。
其下⾏路线:中为任脉,两侧少阳,后为脊椎内壁两侧空道。
能量越过肩甲向外焦区域运动是上焦清亮的重要保证。
上焦路线能量运⾏的发现,解透了传统中医“肺⾦⽣肾⽔”的论述。
上焦者,⼼肺所居。
上焦空间清亮,肺部开合幅度增⼤,促使⼼脏的舒缩⼒增强,运动幅度加⼤,⼈体⽓⾎流通,⾝体健康。
人体系统的组织和功能

认识人体的八大系统的组织和功能2008-06-01 07:06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作用分别是: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具有运动、支持、保护功能。
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2、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
淋巴系统是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状的液体系统,由扁桃体、脾脏、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
它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
淋巴液的循环是靠细胞间的压力、肌肉的张缩或呼吸来实现循环过程。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吸取营养物质,排出糟粕。
所以消化作用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组成。
消化管的运动起着接受食物,将食物磨碎、搅拌,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肛门方向推送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物理性(机械性)消化。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肠腺等,分泌各种消化液,其中主要含有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成为可吸收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化学性消化。
4、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所组成的运送气体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即在呼吸肌的作用下,引起胸腔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
5、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中医说健康)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中医说健康)人的五大循环系统是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五大循环系统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是个大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大脑。
如我们常说心里想,这不是指心脏想而是大脑在想。
主要有四个功能:1、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
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
2、主血脉。
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
一些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3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
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
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征兆。
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对这类人,给她们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态。
心与汗的关系。
“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
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
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
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时(19:00)心包经旺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
4、小肠。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
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
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内热消失,小肠即恢复正常。
(二)肝与胆1、主疏泄。
肝有疏泄和升发两个作用,以主管全身的舒畅条达。
人体空间医学

人体空间医学简介前言人体空间医学乃由郭志辰老师所始创,是发扬和升华传统中医的一门崭新医学理论体系。
在探索人体疾病过程中,郭老师发现了人体空间诸多奥秘;从人体不是一个实体中认识到人体存在大量的空间;认识到人体空间能量流通的重要性。
人体空间医学指出人为一循环体,人体空间能量流通有固定途径和方向,周而复始,能量川流不息地循环,人就健康。
若能量不能及时疏散而形成淤塞,就会影响整体能量流通,而形成疾病。
郭老师提出人体空间能量流动的“公转”,贯穿、连结了人体的四大空间,调整、净化、启动能量运动,带动人体能量的周流循环;同时以“去掉病名,寻找病因,为能量找出口”的整体观作指导。
透过观舌作诊断,配合小方、特色理疗等方法,改善人体内在空间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绿色治疗方法。
人体空间医学始创人---郭志辰医师郭志辰医师,1943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著名中医师,人体空间医学创始人。
现任河北省正定县康复理疗院名誉院长、医术总监、香港智能保健学会名誉会长、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郭医师自9岁起学习中医,16岁独立问诊,至今行医逾50年。
在深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郭医师结合其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诸多深刻且独到的见解,并总结出一套崭新的医学体系——“人体空间医学”。
主要社会活动:1976年创办石家庄市合作路卫生院。
1984年创办石家庄市第一所气功医疗门诊﹐王葆华先生当时任石家庄市市长﹐为其亲笔题词:“医所何须大﹐术高名自扬。
”1986年创办全国第一所气功学校。
办学期间﹐郭大夫多次被评为石家庄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学校也连年被评为“社会办学先进单位”。
1993年10月创办郭志辰修养院。
1997年4月主持召开“智慧医学研讨大会”﹐与会者15000余人。
同年10月﹐其事迹被录入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一书﹐其学术观点被纳入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世界传统医学大系”。
1998年4月主持召开“大团结大团圆盛会”﹐与会者逾万人。
人体八大系统详解

人体的构成水平:一、原子水平: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有六十多种,主要为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其中氧含量约为65%,碳约为18%,氢约为10%,氮约为3%,钙约为2%,磷约为1%。
氧、氢、碳、氮就占人体总重量的96%。
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它们不重要,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而铁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的等组成的。
以一名体重为60kg男性为例,其体内的水量约为40kg,占体重的60%多;脂类约为9kg,占体重的14%,其中估计有1kg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其余为能量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11kg,占体重的17%,大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损失约超过2kg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于用于消耗的储备不超过200g。
三、细胞水平:人体是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组成的。
细胞是身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
四、组织水平:人体是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组织、骨骼肌、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
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
骨骼肌有400多块,占体重比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成年男性约占40%,成年女性约占35%,四肢肌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
正常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
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
有206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9kg。
人体九大系统的名称顺口溜

人体九大系统的名称顺口溜人体九大系统,你知道吗?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神经、内分泌、免疫、运动,生殖系统也不能少。
人体九大系统,是指组成人体的九个重要系统,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九大系统的名称和功能。
第一大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再通过肺部呼出体外。
第二大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人体的气体交换。
第三大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由口腔、食管、胃、肠、肝、胆囊和胰腺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同时将无用物质排出体外。
第四大系统:排泄系统排泄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维持体内水平衡。
第五大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和行为。
第六大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如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生殖等各种生理过程。
第七大系统: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组织、淋巴管、脾和骨髓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八大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同时使身体能够运动和活动。
第九大系统:生殖系统生殖系统主要由生殖器官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生殖后代,维持人类的繁衍。
以上就是人体九大系统的名称和功能,它们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这九大系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人体结构-八大系统!

第⼀:消化系统⼈体结构-⼋⼤系统!导读:导读:⼈体⼋⼤系统慢性病发⽣的顺序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体⼋⼤系统慢性病发⽣的顺序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殖系统——⾻骼系统。
经临床和调查都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
即消化系统是最早发⽣慢性病的系统。
肠胃发病⾸当其冲如果⼈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
不过,到了第五个系统开始,慢性病的发病可能出现全⾝性发⽣.据⼈体的功能及原理,⼈体的⼋⼤系统发病顺序可以简单列表如下:⼋⼤系统发病顺序消化系统包括⼝腔、咽喉、⾷管、胃、肠道、消化腺。
原因:消化第⼀⼤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物营养的吸收,⽆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够的营养成分,从⽽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
疾病列举:胃胀、胃酸分泌混乱、胃溃疡、慢性胃炎、⼗⼆指肠溃疡、肠道炎、痔疮等第⼆: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泪、粘膜、淋巴、肝、脾等。
原因:由于持续的营养缺乏,锌铁硒等⽆法正常吸收,免疫系统就受到伤害。
疾病列举:易感冒、肩部酸痛、腰痛、淋巴疼痛、淋巴结肿⼤、⽪肤⿊斑、体质虚弱等。
第三:呼吸系统包括⿐、喉、⽓管及⽀⽓管、肺、胸膜和纵膈等。
原因: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呼吸⽓管受到堵塞,⼤量毒素不能通过呼吸道有效排出体外,蓄积于呼吸道薄弱地⽅,该系统开始出现肺功能衰弱、⽓管发炎、肺部出现垃圾堆积等。
疾病列举:哮喘、肺炎、肺虚、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
第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间脑、⼩脑、⼤脑、脊髓、脑神经、植物神经、脊神经等。
原因: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法从营养中得到保证,减弱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能⼒;神经系统开始受到损伤、衰退。
疾病列举:过度压⼒感、烦躁、易怒、失眠、消极、神经衰弱、抑郁症、神经性疼痛等。
第五:循环系统第六: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包括⼼脏、动脉、静脉、⾎液、淋巴系统等。
人体器官八大系统组合介绍,你了解多少?

人体器官八大系统组合介绍,你了解多少?导读:导读:以下内容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手诊面诊色诊大观园》书籍。
方便大家学习手诊面诊知识。
原文有更多图片,在此文中我会尽可能的把主要图片配好。
手诊面诊色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老祖宗们靠它诊疗治病。
十指连心,五脏六腑反应与表。
身体的内部疾病,一定会反应在外部。
学会观察,学会手诊面诊色诊就可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疾病。
对于我们的生命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把手诊面诊色诊方法和技巧,结合中医前辈们与我自己的实际经验综合起来。
希望能帮助广大的朋友,预防疾病,健康生活。
第二讲:人体器官八大系统组合介绍“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
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白:俺老孙去也!)去你个山更险来水更恶。
难也遇过,苦也吃过,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 跟俺老孙一起学习吧1.人体器官八大系统组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我们逐一做简单介绍: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1、案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上面这位女士,在轻松筹显示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
有些重症患者(除患者有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
有些患者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疾病可完全消失。
分析:一个人是否健康,从精气神,形态,颜色综合去考量。
上面这位女士,神涣散,眸不亮。
皮紧骨露,面似尘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⑹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⑥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P.1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带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人体八大系统介绍(附图)

人体八大系统介绍(附图)人体八大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基本介绍人体(动物)的结构:细胞(由分化形成组织)——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消化系统人体内与消化摄食有关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因此称它们为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和称为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具有摄取、转运、消化等功能摄取、转运、消化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负责食物的摄取和消化,使我们获得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
其中,“糖,脂肪,蛋白质”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脂肪最终被消化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
葡萄糖是人体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则是修复细胞的物质。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神经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冲动,效应器。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气体交换地有两处,一处是由外界与呼吸器官(如肺、腮)的气体交换,称肺呼吸或腮呼吸(或外呼吸);另一处由血液和组织液与机体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称内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四大空间与八大通道
人体空间医学提出:生理、病理都与人体的功能有关。
人体正常的功能就是生理;非正常的功能就是病理。
研究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功能,两者是分不开的。
临床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都与人体功能有关。
尤其是疑难杂症,更要从人体功能上入手。
人体空间医学强调细胞内与细胞外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胞转胞,能量生焉;物质出胞,精华乃成;精华入胞,营气生焉;出胞为神,精微物质至精焉。
这是人体内部正常的生理。
物质应出胞而不出,疾病生焉;精髓应入胞而不入,疾病生焉。
该出胞而不出,为积;该入胞而不入,为聚。
积、聚是致病之因。
积为胞内之变,聚则空间问题,这是人体的病理。
一、人体的四大空间
人体空间医学研究的不是某个脏腑的生理功能,而是脏腑所在区域的生理功能,即涵盖了脏腑周围的空间,是由点到面的变化。
因此,人体空间医学提出了胞内胞、胞外胞、大胞套小胞的胞胞理论。
而且,人体的每一种胞都有各自一定的空间。
任何胞均非实体,其中间都有空的地方。
正是这个“空”,才使人体物质、能量有了运动、变化的机遇和场所。
人体内部存在空间,人体可以划分为四大空间,四大空间又可以称为人体的四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与外焦,四焦各自包含了形状、大小、性质、功能不同的脏腑区域。
对四大空间的划分,形成了对人体生理的全新认识,不再从脏腑、经络、穴位的角度来认识人体,将实体与空间两者有机结合。
1、人体上焦
部位:人体横膈膜以上部位。
区域划分:肺区、心区和头颅区。
作用:上焦者,法天。
上焦犹如人体内部的天空,是人体最重要的空间之一。
上焦宜清亮,不宜混浊。
上焦清亮,能量流通顺利;上焦混浊,能量浓度高、
压力大,不仅将导致上焦肺区、心区、头颅区细胞运动失调,而且将引起连锁反应,影响中下焦能量运动,导致中下焦脏腑细胞群运动失调。
《内经》言:“上焦如雾”,雾清者,能量流通也;其晦暗者,浓度浊、压力高也。
能量下行为顺。
其下行路线:中为任脉,两侧少阳,后为脊椎内壁两侧空道。
能量越过肩胛向外焦区域运动是上焦清亮的重要保证。
上焦能量运行路线的发现,解透了传统中医“肺金生肾水”的论述。
上焦者,心肺所居。
上焦空间清亮,肺部开合辐度增大,促使心脏的舒缩力增强,运动幅度加大,人体气血疏通,身体健康。
否则,则病矣。
人体的上焦呈舒张、压缩式运动。
上焦为人体宗气之所在,体内能量物质与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结合于此,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对心脏形成推动力,以助血液循环。
肺为华盖,肺宣则清气流通,肺实则诸病生,所以传统中医有“气为血之帅”的说法。
2、人体中焦
部位:横膈膜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
区域划分:肝胆区、脾胃区。
作用:中焦者,法人。
《内经》言“中焦如沤”,中焦是腐化食物、转化能量的场地,为人体所需的物质与精微物质的生产地。
中焦能量,如蒸腾之气。
能量上升,以右侧回流为顺。
能量蒸腾走空间,自后背翻腾而上;其物下沉,顺胞而下走内壁。
中焦为联系上焦与下焦的枢纽,为下焦能量上升之通道,如果中焦能量浓度过高、压力过大,不能顺利上升,就可能导致胃病、肝病、糖尿病等。
中焦脏腑细胞群相互横向撞击,产生消化的动力,也加速了血液回流,所以传统中医有“脾统血”、“肝藏血”的说法,并认为人体的营气来源于中焦。
中焦的能量向上运行,撞击上焦区域,传统中医有“脾气散精于膻中”的说法。
3、人体下焦
部位:胃下部以下到膀胱。
区域划分:肾区、腹腔区。
作用:下焦者,法地。
下焦是制造人体能量的工厂,是推动能量运动变化的动力所在。
下焦能量如火山爆发,突起突落,以生发、冲撞和推动中焦的能量。
故,似锅炉火之动也。
命门之处,人体能量之根基也。
下焦能量贯布全身,传统中医称为“卫气”。
4、人体外焦(太阳区)
部位:是脊背内侧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大空间,包括整个背部空间和腰部空间,又可以称为后焦、太阳区,与传统中医的太阳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太阳区是就区域而言,太阳经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区域划分:各脏腑在背部的投射影区域。
作用:外焦者,法天外天。
外焦是人体能量运动变化的总调节场地,是能量公转与自转的调节通道。
外焦空间,运行全身的能量,是五脏六腑动力之源。
借呼吸而行之,助肾区而动之,为后天之本。
5、四焦的关系
人体能量在于四焦之间的协调运动,外焦与三焦之间存在领属关系,三焦如同人体内部的天地人,外焦则如同天外天。
外焦为人体能量的总枢纽、总调度机关,直接与各细胞、各脏腑细胞群及其空间能量的压力有关。
外焦统领三焦,外焦通则三焦通。
外焦空间应保持清、静、洁,这样才能保证四焦之间的能量正常运行。
蓝蓝的天空,仅有薄薄的云在飘动。
风和日丽,润而不湿,燥而有津,此乃万物生机盎然之象。
因五脏六腑都投影在外焦,五脏六腑细胞群的能量运动都与外焦相关,外焦畅通,其能量与五脏六腑细胞群能量相互混化、异化,生成新的能量物质,再输送至各脏腑。
才能保证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
外焦空间能量瘀滞,将影响人体能量的总体运行,影响五脏六腑能量的变化,因此,一切疾病的根源都在外焦。
外焦清理及时与否,是人体各部功能是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伤寒论》的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桂枝汤、葛根麻黄汤等,都是疏通太阳区能量运动的方剂,起到了恢复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作用。
二、人体空间的八大通道
人体有八大通道。
在体内则起到能量上通下达的作用;在外则与自然界进行着能量的交替和更换。
因此,人体的变化,时刻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人体的四大内向通道是三焦能量通向四肢的通路。
上为左右肩窝下凹陷处的空间,是能量达于上肢的通道;左右腹股沟内侧凹陷处的空间,是能量达于下肢的通道。
人体的四大外向通道是人体内部能量与外界互通的渠道,是疏出外焦能量的通路。
上为左右肩胛骨缝;下为两胯骨骨缝。
保证人体空间八大通道的畅通,有利于能量的顺利运行。
内向通道不空,三焦能量瘀阻;外向通道不空,人体与外界能量的交换受阻。
上部通道不通,则容易导致心肺区疾病;下部能量不通,则容易导致肾与骨质疾病。
上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以双花藤、香附解之;降胸中压力,石菖蒲、夜交藤之功。
下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升降失调,用香附、白术调之。
若无力而上,则推提互应。
推则黄芪,提则桔梗;制造能量,紫石英、羌活之职。
八大通道,时时疏通,身体强健,百岁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