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酸雨监测统计分析及防治对策
酸雨监测统计分析及防治对策大气降水酸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秭归作为我国三大酸雨区华中地区的一部分,酸雨观测统计分析极其重要,当前国家倡导绿色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尤为重要。
此文为今后本县的大气污染防治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酸雨监测统计分析1.1pH、K值及降水量变化。
秭归县酸雨频率达83%,而强酸雨频率达70%;酸性降水量比例为35%,强酸性降水的比例高达65%。
因此,如果发生酸性降水或强酸性降水,那么降水量一般大于全部降水日数的平均降水量。
2008~2017年,此10年间,2008年与2009年的酸雨污染最严重,且年平均降水pH值为4.21,而酸雨及强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92%及88%,酸性降水比值及强酸性降水比值分别是91%和89%,历年平均每月pH值及K值如图1、图2所示。
1.2年度变化特征。
10年间,秭归酸雨观测站的平均降水pH值呈上升的趋势,可见2009年以来我县酸雨污染在逐渐减轻且pH值以每年0.13的速率递增。
按一般酸雨区划分,秭归县则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酸雨区,与历年资料相比,近几年秭归强酸雨呈减少趋势,但是酸雨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1.3季节性变化特征。
根据秭归的酸雨数据,秭归县的酸雨情况是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并且变化异常显著。
比如冬季出现酸雨的频率最高为77%,次大为春季,后面是秋季和夏季;其中冬季降水pH值低至3.77,夏季则高达6.43。
另外,K值的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
冬季K值非常大,而夏季比较小,由此则可得出:冬季可能因为有明显的霾、扬尘、风沙等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对降水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综合比较之后得出:秭归县的呈现酸雨季节性分布的特点,即夏季是秭归县酸雨污染最弱的季节,冬季是秭归县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季节。
秭归县逐月总降水量及酸性总降水的pH值及K值的统计情况是:8月份酸雨量最多为370.1mm,12月份最少3.0mm。
月均最大pH值为6.43(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为3.77(出现在1月份);另外,6月、7月以及8月份平均降水pH值较大,且均大于4.8、接近5.6,基本属于非酸性降水;而其他月份降水平均pH值较小均小于5.6,属于酸性。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洪水及灾害成因分析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洪水及灾害成因分析摘要:春汛一般发生在3-5月份,以往在南方地区发生几率较小,因此不太重视其危害。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春汛发生次数越来越多,影响愈发突出。
2010年3月,嘉兴市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罕见春汛,由于存在防御经验上的不足,我市损失较为严重。
本文通过对此次洪水及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洪水防御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因分析;春汛洪水;嘉兴市1.引言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受东亚季风控制,降水充沛,其中以梅汛和台汛雨量最为集中。
春汛一般是指由于春季冰雪消融而引起江河水位上涨,或因冷暖气流交替,致使霪雨不断,甚至引发汛情,我国南方春汛发生几率较小。
我市建国以来仅有1980年、1993年发生过春汛,但灾害程度均较小。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南方发生春汛的几率不断增加,2010年、2012年、2013年我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汛灾害,其中以2010年最为典型。
因此,研究2010年(3.6)春汛对于本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东部,北接江苏吴江,西接东苕溪,东临上海,南靠杭州湾和钱塘江。
全市河网密布,湖荡众多,陆域面积3915km2,地势低平,尤其以秀洲区和嘉善县北部最为低洼,平均田面高程 1.3~1.8m,最低处仅 1.0~1.2m,沿海有少量低丘和山地[1]。
2.2防洪形势嘉兴市地处浙北,又是太湖流域末端,除了要承接本地暴雨形成的洪水外,西部导流港东泄以及太湖北水南压造成大量客水进入我市,黄浦江潮位顶托导致我市东泄洪水能力减弱,这些特点给我市防洪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嘉兴市开浚河道、梳理水系、大力发展城市防洪工程、圩区工程建设,防洪抗灾能力有所增强,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杭嘉湖南排工程由于长期运行,已严重老化,工程隐患不断增加,排涝能力逐年下降;各地抗灾能力差异性较大,许多低洼地区尤其是秀洲、嘉善北部、平湖、海盐部分乡镇由于设防标准较低,甚至无设防保护,逢雨必涝,防洪形势还很严峻。
酸雨分析报告
酸雨分析报告1. 引言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酸性成分的降水,主要包括硫酸和硝酸。
这些酸性物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大气污染。
酸雨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酸雨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2. 酸雨的成因酸雨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1 人类活动导致的酸雨人类活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最终形成酸雨。
2.2 自然因素导致的酸雨自然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
火山喷发和植被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硫酸和硝酸物质,这些物质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
此外,大气中的氧化物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也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3. 酸雨的影响酸雨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1 环境影响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植被的生长环境,降低土壤的肥力,最终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造成破坏。
酸雨还会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3.2 生物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水生生物对水体酸化非常敏感,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陆生植物也会受到酸雨的影响,特别是针叶树种更容易受到伤害。
3.3 人类健康影响长期接触酸雨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酸雨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酸雨中还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长期暴露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4. 酸雨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决酸雨问题,需要从源头和治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4.1 从源头控制酸雨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止酸雨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是有效的方法。
4.2 治理酸雨的方法针对已经形成的酸雨,可以采取中和酸雨的方法进行治理。
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
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酸雨,被视为“无声的灾祸”,是当今人类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降水质量及酸雨污染特征逐渐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本文通过统计、整理嘉兴市“十一五”期间降水pH值、酸雨率、降水离子组分的相关数据对降水质量进行分析,阐述了降水质量变化趋势、酸雨污染季节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控制我市酸雨污染的相应对策建议。
标签:酸雨酸碱平衡重度酸雨区1 降水质量现状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以pH值5.60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pH值小于5.60的降水即为酸雨。
根据国家对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酸雨污染控制的要求,评价目前我市的酸雨污染现状(见表1)。
表1 酸雨类别划分情况■1.1 pH值及酸雨率2010年,嘉兴市6个城市均开展了酸雨监测,全市6个降水监测点共收集降水样品519个,其中酸雨样品471个,酸雨样品率为90.8%;采水量8181毫米,其中酸雨量7602毫米,酸雨量占比为92.9%。
全市降水pH值范围处于3.39 ~6.87之间,均值为4.50,属于中酸雨区,但也是重度酸雨区的临界线。
pH均值最高的是平湖(4.89),最低的是海盐(4.05)。
酸雨样品率最高的是嘉善(100%),最低的是嘉兴市区(67.9%)。
与2009年相比,全市pH均值上升0.12个pH单位,酸雨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各城市pH均值都有所上升,酸雨样品率除嘉善外都略微下降,我市由重酸雨区上升为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有所减轻,酸雨状况得到缓解。
其中,市区和海宁的降水质量有显著改善,酸雨样品率降幅分别为20.9个百分点和8.8个百分点。
1.2 降水离子组分2010年,市区、海宁、海盐和桐乡开展了降水离子组分分析。
结果如表2显示,各县(市、区)降水的pH均值处于4.05~4.64之间。
降水中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58.1%和25.8%;主要阳离子为NH4+和Ca2+,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35.5%和38.7%。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摘要:当今,酸雨已发展成国际性的环境问题,由于我国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并且能源消耗迅速增加,酸雨问题必将变得更加突出,酸雨已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酸雨、地理分布。
1872年英国化学家Smith在《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中首次提出酸雨这个概念,到20 世纪40 年代酸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此后展开了对酸雨各方面的大量研究。
我国开展酸雨研究的时间比国外要落后一段时间, 1974年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其后陆续在其他城市也展开了研究,并在1989年开始建立全国的酸雨监测网 ,国家也高度重视酸雨的研究。
酸雨的危害:(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
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 值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值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 pH值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值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值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
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
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
在1982年的酸雨普查中发现除吉林、甘肃和临夏外,其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酸雨,酸雨已覆盖国土面积的40%[ 17 ] 。
嘉兴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研究
嘉兴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研究作者:金雪胡晓东周国良曾雯蒲凤莲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2期摘要:对嘉兴市酸雨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嘉兴市区酸雨频率为69.2%,季节变化明显,春、冬污染大于夏、秋季。
酸雨污染以混合型污染为主,但硫酸盐对酸雨的贡献相对较高,降水中对酸雨主要起中和作用的离子为铵离子及钠离子。
“十一五”期间嘉兴市区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总体呈现改善,影响酸雨的主要因素为大气中的致酸前体物及气象条件。
关键词:pH值;酸雨频率;酸雨类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收稿日期:2012-02-作者简介:金雪(1984—),女,浙江嘉兴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中图分类号:X5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35-031 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受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开始,酸雨已逐步成为世界的公害。
嘉兴市区是酸雨重污染区,本文主要分析嘉兴市区的酸雨污染特征,并对污染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嘉兴市的降水监测点位有2个,分别设置于监测站和嘉北街道。
降水的采样频率为逢雨、雪必测,降水量使用同步监测数据。
降水的分析项目为pH值、降水量和电导率以及SO2-4、NO-3、Cl-、F-、K+、Na+、Ca2+、Mg2+、NH+4共9项离子,分析方法、分析用水等均按照HJ/T165-2004的要求执行;在准确度控制上,进行实验室内密码样的分析,分析结果全部合格,无问题值和离群值。
2 酸雨污染特征2.1 酸雨污染现状及污染类型2.1.1 降水pH值范围及酸雨频率2010年嘉兴市共采集水样品146个,降水的pH均值(雨量加权均值,下同)为4.36,pH值范围在3.33~6.87之间,酸雨频率为69.2%。
pH值≤4.50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0.1%,4.50<pH值<5.60的样品占39.1%;5.60≤pH值≤7.00的样品占30.8%;没有大于7.0的样品。
酸雨的分析和建议(生物)
有关酸雨的分析和建议
酸雨最开始的定义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当PH值大于7.0是为碱性,低于7.0时为酸性。
在自然环境中,典型的,天然的酸性物质是二氧化碳,其在水中溶解并达到平衡,相应的二十度水溶液PH值是5.6,是人们通常认为无其他杂质的大气降水具有的PH值。
酸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大气降水成分的明显影响。
其主要与100至150年持续的社会工业化有关。
重庆就是一个工业化大城市,所以导致酸雨污染严重。
从地下开采的矿石或燃料,它们含有大量的硫,在精炼或燃烧的过程中,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进入大气,混合着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是导致大气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应该减少一些陈旧的,净化设施落后的重金属工厂和化工厂,淘汰落后的设备,并且适当减缓城市工业化的进度和城市工业化的范围。
这是有效缓解大型工业城市酸化污染的有效方法。
嘉兴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研究
在 3 3 ~6 8 . 3 . 7之 间 , 酸雨频 率 为 6 . 。p 值 ≤ 92 H
45 . O的样 品 占样 品 总数 的 3 . , . 0 p 值 < O1 45< H
8月 份 其 离 子 浓度 异 常 偏 高 , 到其 他 月 份 平 均值 达 的近 1 2倍 , 能 受 到 台 风 降 水 中带 来 的海 盐 的影 可
4
4
4
斗
4
4
4
2 酸雨 污 染 特 征
2 1 酸 雨 污 染 现 状 及 污 染 类 型 .
2 1 1 降 水 p 值 范 围及 酸 雨 频 率 . . H
最大, 占阴离 子 当量 浓 度 总 和 的 比例 为 5 . , 9 3 其 次 为硝 酸根 离子 占 2 . , 项离 子 总 和 占阴 离子 05 两
善 , 响 酸 雨 的主 要 因素 为 大 气 中的 致 酸 前 体 物 及 气 象条 件 。 影 关键 词 : H 值 ; 雨频 率 ; 雨 类 型 ; 氧 化 硫 ; p 酸 酸 二 氮氧 化 物
中 图分 类 号 : 5 7 X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9 4 ( 0 20 1 50 17 —94 2 1 )20 3 —3
收 稿 日期 :0 20 —2 2 1-20
作者简介 : 金
雪 (9 4 ) 女 , 江 嘉 兴 人 , 理工 程 师 , 18 , 浙 助 主要 从 事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
1 5 3
金 雪等 : 嘉兴 市酸 雨污 染特征及 原 研 究
2 2 酸 雨季节 变化 . 2 2 1 降水 p 值及 酸 雨频 率季节 变化 . . H
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及对策建议--以嘉兴市“十一五”期间为例
N O 3 - ,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 2 0 0 8 I 4 . 2 9 l 9 2 . 1 I 4 . 0 1 l 9 4 . 7 1 4 . 5 1 I 1 O 0 1 3 . 8 6 I 1 O 0 I 3 . 9 7 l 1 O 0 I 3 . 8 8 l 1 O 0 I 4 . 0 9 l 9 7 . 7
城 市 O H 降水化学组分( mg / L) 年均 值 S O4 2 一 N O3 一 F — C r N H 4 + C a 2 + Mg 2 N a + I ( +
1 降水 质 量现 状 地 面从 大气 中获 得 的水 汽凝 结 物 总称 为 降水 , 酸 雨是
指 P H值 小于 5 . 6 0的 雨 雪或 其他 形 式 的 降水 。 以 p H值 海 宁 市 4 . 4 1 3 . 8 3 2 . 4 4 0 . 1 6 0 . 5 4 0 . 5 7 1 . 0 2 0 . 0 7 O . 2 1 0 . 1 2 5 . 6 0作 为划 分酸 雨 的界 限 , p H值小 于 5 . 6 0的降水 即 为酸 海 盐 县 4 . O 5 4 . 3 2 O . 6 7 O . 3 2 1 . 1 6 1 . 2 0 O . 5 6 O . 0 7 O . 3 5 0 . 3 9 雨。 根 据 国家 对于 “ 酸 雨控 制 区和 二氧化 硫污 染控 制 区 ” 酸 桐 乡市 4 . 6 4 5 . 4 7 2 . 3 3 O 。 0 9 2 - 5 3 0 . 9 2 O . 2 2 0 . 0 8 0 . 1 8 0 . 0 7 全市 4. 5 0 5 . 41 2 . 1 5 0. 1 8 1 . 0 8 1 . 0 6 0 . 9 7 0 . 1 0 0 . 3 4 O . 3 1 雨污染控制的要求, 评价 目前 我 市 的酸 雨污 染 现 状 ( 见 表
浙江省酸雨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比值 不 断下 降 , s O 一对 酸 性 降水 的贡 献 逐 渐 减 弱 , 呈 现 出 由硫 酸 型酸 雨 逐 渐 向硝 酸 型 酸 雨 转 变 的 趋 势 。 3 . 3 外 来 酸 雨 前 体 物 的 影 响 在 一 定 的 气象 条 件 下 , 致 酸 物 质 可 传 输 几 百 公 里 甚
~
2 6 5 .
E 2 ]樊 后 保 . 世界 酸雨研 究概 况E J ] . 福建林 学 院学报 , 2 0 0 2 , 2 2 ( 4 ) :
3 71 ~ 3 7 5 .
[ 3 ]赵 志龙 . 我 国酸雨 状况 及综合 防治 对策 研究 [ J ] . 矿冶, 2 0 0 7 , 1 6
机动 车 快 速 增 加 , 导 致 NO 排 放 量 和 降 水 中 NO 质 量 浓度 值 逐 渐 上 升 , 导致降水 中 s 0 一 与 N0 质 量 浓 度
NO 排 放 监 测 和 管 理 , 研 发新技术 , 最 大 程 度 减 少 废 气 中 NO 的排 放 , 减轻污染 。
效 中和 降水 中 的酸 性 成 分 , 导 致 南 方 地 区 酸雨 的频 度 较
高, 危害较严重 。
a n u p d a t e E J ]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P o l i c y , 2 0 0 4 , 7 ( 4 ) : 2 5 3
张 慧玲 : 浙 江省 酸 雨 现 状 、 成 因及 防 治 对 策 研 究 例 进 行 的模 拟 结 果 表 明 , 未来 2 O 年内 S O 。 排 放 量 仍 会 不断增加 , 酸 雨 超 临 界 负荷 面 积所 占比例 会 基 本 维 持 在
气象条件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气象条件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大气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酸性物质的降水,它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酸雨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四个方面,对气象条件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气温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气中物质的气体相变和扩散速率,进而影响酸雨的形成和降落。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时,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酸性物质在水蒸气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液态酸性溶液,从而增加了酸雨的浓度。
此外,高温也会加速酸雨的蒸发速度,使得酸性物质更容易被大气中的风吹散,影响酸雨的分布。
其次,湿度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它与降水中的酸性物质溶解度紧密相关。
湿度较高时,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降水时酸性物质更容易溶解到水滴中,从而增加了酸雨的浓度。
此外,湿度还会影响酸雨的降落速度,湿度越高,气溶胶和酸性物质在降雨中的滞留时间越长,酸雨降落的范围也会更广。
再次,风向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风向是指风的吹拂方向,它决定了空气中酸性物质的传输路径。
如果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来源于某个固定的区域,那么风向将直接决定了该区域周围地区的酸雨浓度。
例如,如果酸性物质来源于工业区域,而风向朝向了居民区,那么居民区的酸雨浓度就会相对较高。
因此,风向对于预测和规划大气酸雨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风速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所移动的距离,它决定了酸性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
风速越大,酸性物质越容易被扩散到更广的范围内,降低了局部地区的酸雨浓度。
另一方面,风速越小,酸性物质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使得酸雨在较小范围内积累,导致该区域的酸雨浓度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气象条件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大气酸雨的形成、传播和降落过程。
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酸雨浓度分布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减轻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酸雨的调查报告
黄思聪酸雨调查报告什么是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自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发现酸雨以后,酸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国。
近年来我国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降过酸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
酸溶解在雨水中,降到地面即成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
据调查,美国纽约州阿第伦达克山区有51%湖泊的水呈酸性(pH<5),90%的湖泊里已经没有鱼生存。
瑞典一万个淡水湖中,有2 000个湖里的鱼和其他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1974年降落在英格兰地面上的酸雨,其酸性比食醋还强,pH达2.4。
酸雨不仅污染水域,还能影响树木的生长;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例如,美国的铁轨损坏有1/3是与大气污染及酸雨有关。
欧洲的许多文物古迹,如巴特农神殿、伦敦英王理查一世的塑像以及其他珍贵的古代纪念碑和雕像,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酸雨的腐蚀,而使其面目皆非。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一)□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Ph 值低于5.6 的酸性降水。
□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PH 值低于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 万平方公里。
到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四川,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城市,和新疆,辽宁,河南等北方城市,近年来的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具体实例,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关键词:酸雨沉降机制我国不同地区分布特征一.我国酸雨沉降机制及输送态势酸雨,因其危害民众健康、腐蚀文物古迹、破坏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受酸雨影响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的地区。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酸雨和主要致酸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悬浮于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城市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据估计2020年能源总需求将达到23.2~31.0亿吨标准煤,其中90%是化石燃料。
可以预见主要致酸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持续显著增加,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我国环境酸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给我国已处于重负之下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威胁。
酸雨的形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
酸雨的产生不仅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关,同时受大气中氨、颗粒物和大气氧化能力的影响;酸性物质可在大气中传输而导致酸沉降的跨界影响;酸沉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作用机制涉及致酸物质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典型环境介质之间的迁移过程。
因此酸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酸雨的形成和沉降机制与欧美两大酸雨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我国酸雨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气氧化性较强、致酸物质生成速度快;二、我国排放源复杂,大气污染物的成分特征异于欧美,尤其是我国大气中气态氨和颗粒物浓度很高,且北方大气中存在大量碱性颗粒物,我国酸雨的形成机理和反应途径有其独特之处;三、青藏高原和南方多山导致我国大气流场较欧美地区复杂;四、我国低纬度酸雨区的土壤及生态系统与欧美有明显不同,对酸沉降敏感度存在较大差异。
酸雨气象成因以及对农作物的危害分析
酸雨气象成因以及对农作物的危害分析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越来越多,酸雨也就成了全球性的问题。
酸雨是一种溶入酸性物质的雨,而这些酸性物质则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是酸雨。
酸雨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食物链,增加人体对重金属等毒素物质的摄入,成为人类长远的健康影响因素。
文章主要分析酸雨气象成因,并讨论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关键词:酸雨;气象成因;农作物危害;分析一、酸雨气象概述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气象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因素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二、酸雨气象的成因分析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首先,大气中的氨因素。
大气中的氨(NH3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
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
土壤中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而大气水汽中酸度随氨的增加而降低。
其次,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酸雨的研究报告
酸雨的研究报告篇一:关于pm2.5、酸雨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关于PM2.5及影响其因素的调查报告——杭州PM2.5是指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这些颗粒细小,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不同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指标,它不是单一物质,来源比较复杂。
它一部分来自工厂、城市生活和机动车直接排放的烟粉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大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污染物经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究其来源,主要有机动车尾气,石化、医化及喷涂废气,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烟尘,餐饮油烟,建筑、水泥及道路扬尘等。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气象学上称之为霾。
由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易散射波长较长的光,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由于在城市严重空气污染地区,霾可以频繁出现,又主要呈橙灰色,而且城市污染大气气溶胶中有许多黑碳粒子,因而我们也将其称之为灰霾天气。
研究表明,大气灰霾天气主要来自PM2.5,其具有很强的消光作用。
PM2.5主要环境影响为:形成灰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体健康、远距离输送造成区域性或全球性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等。
以下为杭州4~6月份空气质量指数的调查:目前,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PM2.5测定方法有三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这三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第二步。
将PM2.5直接截留到滤膜上,然后用天平称重,这就是重量法。
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它方法是否准确的标杆。
然而重量法需人工称重,程序繁琐费时。
如果要实现自动监测,就需要用到另外两种方法。
β射线吸收法:将PM2.5收集到滤纸上,然后照射一束beta射线,射线穿过滤纸和颗粒物时由于被散射而衰减,衰减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
2008—2017年萧山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联控,减少酸雨的外来污染源。
关键词:酸 雨 ; 变 化 特 征 ; 成 因 ; 萧 山 区
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8-0091-04
酸雨通常是指 pH 值小于 5. 6 的降水,包括酸性 的雨、雪、雾或雹等[1]。20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 先后出现三大酸雨区即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
降水和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来源于杭州市萧山区 环境质量报告书;降雨量及相关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 萧山区统计年鉴;酸雨区等级划分采用国内普遍使用 的酸雨污染程度分级标准[11]见表 1 ;酸雨基本类型参 考马祥祝采用的分类法:硫酸型或燃煤型(SO42-/NO3> 3)、硫酸硝酸混合型(0.5 < SO42-/NO3- ≤ 3)和硝酸 型或燃油性(SO42-/NO3-- ≤ 0.5)[12]。 2 萧山区酸雨变化特征 2.1 降水 pH值与 k值年际变化特征
析萧山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0 年间降水 pH 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酸雨频率呈上升趋势,
酸雨类型由“硫酸型”转变成“硫酸硝酸混合型”,酸雨污染日益严重,到 2017 年有所减轻。萧山区
酸雨主要由燃烧煤炭和石油排放的 SO2 和 NOX 所致,同时降水量的增加和外来污染源也会加重酸雨污染。 萧山区酸雨防治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外,还需通过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的联防
. 区A[l2]。l 研R究ig表h明ts,酸Re雨s对er建v筑ed、.农业、生态系统及人
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7]。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其中萧山 区主要经济指标居浙江省县(市、区)级首位,煤炭、石 油消耗量大,酸雨污染尤为严重[8-11]。本研究以萧山 区 2008 — 2017 年降水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相关社 会经济指标和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萧山区近 1 0 年 来酸雨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为控制酸雨污染提供科学 依据。 1 资料来源
中国酸雨分布图
中国酸雨分布图中国酸雨分布图佚名近二十年监测结果:1982年中国酸雨分布图,1987年中国酸雨分布图和1993年中国酸雨分布图较准确勾划出中国大陆有相对稳定的一大块酸雨区域棗长江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大部分地区;及两小块酸雨区域棗胶东半岛和图门江地区,后两者“酸雨”孤岛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附近有较大城市(青岛、长春、吉林),有酸性物质强排放源,另一方面它们濒临海洋,海洋性潮湿气候提供了产生酸雨的温床。
一个省, 东头是酸雨区, 西头是碱雨区甘肃省是一个东西窄长的省份。
有趣地是, 其东南部陇南地区受四川盆地吹来的酸性雨云的影响, 年降水平均pH值为5.44, 属于酸雨区。
而干旱的西部张掖, 酒泉, 嘉峪关, 年降水平均pH值达到7.57, 属于碱雨区, 其碱性来自于附近沙漠吹来的碱性颗粒。
而中部的定西,临夏, 白银和武威, 年降水平均pH值为7.19--7.58, 属于偏碱性降水区域。
一个省, 南部是酸雨区, 北部是碱雨区陕西省是一个南北窄长的省份。
其南部商州, 略阳等地, 气候湿润, 虽然地方工不发达, 但来自四川盆地高空吹来的业已酸化了的雨云,造成当地酸雨率近年来达到40% , 年均降水pH值为5.38, 为酸雨区。
它们临近的汉中和安康等地, 酸雨率在15% 左右, 达到酸雨区的边缘。
过了秦岭, 关中地区渭南, 铜川和西安等地, 酸雨率10% 左右, 其中西安市降水pH值为6.4 左右; 而咸阳, 三原, 宝鸡等地酸雨率近于零, 因此关中地区可视为非酸雨区。
陕北榆林, 延安等地酸雨率为零, 特别是历史名城榆林地处沙漠边缘, 年降水pH值超过7.0 , 为碱雨区。
一个省, 江南是酸雨区, 江北是非酸雨区安徽省南北为长江所截断, 有趣的是, 江南大致为酸雨区, 江北大致为非酸雨区。
例如,1992-1993 年年均降水pH平均值, 江南地区:贵池, 6.59; 芜湖, 4.84; 马鞍山, 5.44; 宣城,4.90; 黄山, 4.75; 铜陵, 4.70; 而江北地区: 合肥,5.35; 淮北,6.10;淮南, 6.05; 安庆, 5.85; 巢湖,4.84; 滁州, 4.10; 蚌埠, 6.13。
杭州地区酸雨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杭州地区酸雨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黄立丹;张日佳;张立峰;杨焕强【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3(41)6【摘要】利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杭州地区7个观测站的酸雨资料并结合探空及大气成分资料,分析近3年来杭州地区的酸雨变化和分布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地区近3年降水平均pH值在4.37~5.23之间,酸雨污染空间上呈现“西重东轻”的格局,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呈现小幅波动且变化趋势不明显.酸雨污染总体上夏季最轻,秋冬季最严重,春季次之.降水量与pH值和电导率的关系各站不一,其中临安、淳安、建德和富阳等地的降水pH值与降水量成正比,杭州和桐庐相关变化关系不明显.萧山比较特殊,各地降水电导率与降水量均呈反比;在850 hPa偏北风的输送影响下,降水酸度及电导率较高;降水pH值与最低层逆温的高度成正比,与逆温的厚度成反比,强酸雨时在降水前半段均伴随较严重的灰霾天气,逆温对降水电导率的相关关系不是很明显;污染物SO2、NO2、PM10、PM2.5的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对降水酸度有重要影响.【总页数】9页(P1138-1146)【作者】黄立丹;张日佳;张立峰;杨焕强【作者单位】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51;浙江省富阳市气象局,富阳311400;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51;杭州市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5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993~2004年江苏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严芳2.1993-2004年华东部分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张明明;杨军;黄志勇;徐静馨3.西南地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唐信英;罗磊;张虹娇4.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及酸化地下水分布特征 [J], 荆继红;孙继朝;韩双平;黄冠星;陈玺;张玉玺;刘景涛5.广东省酸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秦鹏;杜尧东;刘锦銮;宋丽莉;刘爱君;王谦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市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作者:魏俊吴明江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选取嘉兴市2006—2011年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嘉兴市降水pH值的月、季年分布,通过酸雨与有关气象要素对比分析,揭示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因子对形成酸雨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嘉兴市春、冬季强酸雨频率高于夏、秋季;2月酸雨频率最高,7月最低;在W-N-E走向盛行风下,酸雨频率较高;嘉兴市年均酸雨pH值都
关键词酸雨;特征;时空分布
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6.041
酸雨是指pH
1 酸雨基本概况
降水pH值5.6为非酸雨。
嘉兴市气象观测站自2006年开始酸雨监测,按照中国气象局制订的《酸雨观测业务规范》采集降水样品[2]。
每日08:00为酸雨观测降水采样日界,当日08:00至翌日08:00为一个降水采样日。
降水采样频率为逢雨、雪测量,降水量采用自动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分析项目包括pH值,电导率、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2 酸雨特征
2.1 嘉兴市酸雨月际特征
2006—2011年嘉兴市酸雨发生频率与月份有很大相关性,嘉兴市每年2—3月酸雨发生频率最高(如图1所示),达75%以上,对应pH低值区,说明酸雨发生频率高月份酸雨酸度也较高。
7月酸雨频率最小,为35.06%,酸雨强度也最弱,对应pH极大值,此时正是江淮连阴雨时期,降水量较大,对酸性物质湿沉降作用较强。
6月和8月是酸雨变化过渡阶段,酸雨频率是相邻两月中间数。
11—12月酸雨频率大幅回升,存在另一个酸雨频率大值区,但酸雨强度不大。
总之,酸雨频率与pH值呈负相关。
2.2 嘉兴市酸雨季变化特征
2006—2011年,嘉兴市酸雨季节变化较明显,夏季酸雨pH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酸雨污染程度也相对较轻。
秋季相对春、冬季污染较轻,但酸度值仍偏高,达到强酸雨标准。
酸雨降水占全年总降水比例也呈夏、秋季较少,春、冬季较多现象,如图2所示。
主要是由于嘉兴市夏季雨水充沛,有利于大气中酸性物质溶解吸收,非酸性降水主要分布在连续性降水后期,由
于降水前期雨水对大气冲刷作用,酸沉降显著,有效减少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有利于大气扩散。
2.3 嘉兴市酸雨年际特征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嘉兴市强酸雨发生频率为55.3%(pH5.6),出现108次。
测得有效样本pH平均值几乎全部位于4.5强酸雨判定标准线以下,酸雨频率出现高的年份(2009年)pH值偏低,反之,酸雨降水频率少的年份(2006年,2011年)pH值偏高,如图3所示。
3 酸雨与风的关系
3.1 酸雨与风速关系
2009年,嘉兴市酸雨危害最严重,这与大气污染物对外扩散仅与大气稳定度和风有关。
风速、风向决定嘉兴市大气污染物对外扩散程度,也反映嘉兴市上风区污染情况。
风速小时,强酸雨所占比重较大,主要是嘉兴市内酸性污染源引起酸雨,没得到有效扩散而使强酸雨比例增高。
当风速达1.5 m/s时,降水次数、酸雨次数显著增加,强酸雨比例减少(如图4所示),说明嘉兴市致酸污染物输入量小于输出量,风速对酸雨降低起到缓冲。
当风速为1.6~3.3 m/s时,酸雨频率最小,风速对抑制酸雨最有效,当风速增大,上游酸性污染物输入量会增大,不利于酸雨扩散。
可见,风速对酸雨存在部分影响。
3.2 酸雨与风向关系
风向与酸雨频率的关系如图5所示。
风向决定了大气中酸根离子源汇方向及对污染物输送方向。
通过对2006—2011年风向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嘉兴市酸雨发生时盛行风向复杂,由西经过北到东方向酸雨频率较为统一,集中在80%左右,从地理位置上看,工业污染源也大多分布在测站的东、北、西方向。
嘉兴市地处沿海,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由于海洋净化作用,使得南方吹来风杂质较少,这也是东南、南向酸雨降水偏少原因。
4 结论
第一,嘉兴市酸雨的季节性变化显著,以春、冬季酸雨污染最为严重,春季酸雨频率最高达到70.7%,夏、秋季酸雨污染较轻,夏季酸雨频率最低,为47.9%。
其中又以2月酸雨频率最高,达到78.79%,3月、4月、5月和9月、10月、11月、12月酸雨频率也较高,达到50%以上。
7月酸雨频率最低,为35.76%,这可能与嘉兴市的梅雨季节雨水对酸性物质的冲刷沉降有关。
第二,风对酸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向和风速上,在特定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大,降水的酸雨频率大体呈正态分布,在达到酸雨频率的极大值后,风速对酸性降水能起到有效的遏制
作用,使酸雨频率有效减少。
当嘉兴市处在W-N-E走向的盛行风下,酸雨频率较高,均维持在60%以上。
第三,2006—2011年嘉兴市酸雨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年均酸雨pH在4.5以下,达到强酸雨标准,酸雨污染极其严重,需要进一步加以严格控制。
第四,2006—2011年,嘉兴市酸雨51.1%~65.1%,在2010年以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有效落实,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也有效遏制了酸雨的频率与强度的增长,使2011年呈现酸雨频率、pH值得双重回落,但酸雨危害依旧严重。
参考文献
[1]李明明,王雁,韩照宇,等.大同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气象环境学报,2011,27(4):30-33.
[2]金雪,胡晓东,周国良,等.嘉兴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研究[J],2012(2):135-137.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