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知识点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非生物:珊瑚礁、珊瑚、计算机病毒生物:病毒、珊瑚虫、细菌、真菌、地衣(藻类、真菌共生体)2.生物的基本特征: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1)观察微小物体或微小特征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2)科学观察应注意:全面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要边观察边思考;用准确的文字、照片或图表等,及时记录。

2.光学显微镜(1)结构及功能①目镜—用眼观察的镜头②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③★转换器—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④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⑤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⑥通光孔—通过光线的小孔⑦★遮光器—有大小不一的圆孔(叫光圈),对准通光孔,调节光线的强弱⑧压片夹—固定载玻片⑨★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⑩★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镜座⑪★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使物像更清晰⑫镜臂—握镜的部件⑬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位⑭镜座—稳定镜身(2)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

双眼睁开,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圆形光斑(视野)。

③观察: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标本。

眼睛看着物镜,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接近标本为止。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物像清晰为止(可适当调节细准焦螺旋),先用低倍镜观察轮廓,再用高倍镜观察细微结构。

④清洁收镜。

(3)★常考考点①目镜:无螺纹、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提纲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提纲

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 1 节生物与生物学【内容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A】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珊瑚虫、寄居蟹等)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生命现象举例:小树苗由小长大;大豆种子萌发;北极熊有白色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燕子衔泥……4.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3)生物具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现象;(一粒杉树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生物能繁殖后代。

(5)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生活,也能疏松土壤)(6)生物有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葵花朵朵向太阳、望梅止渴、草履虫趋利避害)5.生物学应用:(1)仿生学应用:蜻蜓——直升机海豚——潜水艇萤火虫——冷光灯蛋壳——薄壳建筑荷叶——防水服(2)太空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原理改变遗传物质(3)动物的克隆——原理:细胞核移植技术(4)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 2 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内容2】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A】学习使用使用显微镜【B】一、显微镜的结构(见右图,熟记各结构名称)①目镜—接近人的眼睛的镜头②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③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④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5×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5倍或10倍⑤遮光器—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强弱⑥反光镜—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⑦粗准焦螺旋一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⑧细准焦螺旋一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b.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c.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4.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注意: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a.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c.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6.显微镜使用时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②对光: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

白亮圆形的视野。

(用低倍镜对光,选择合适的光圈并调节反光镜来调节光线)③观察: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调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知识点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知识点

苏科版生物复习资料(七上知识要点)一、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绪言(1)生物: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①植物类: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校园植物等②动物类:珊瑚虫、鱼类、两栖类、鸟类等③微生物类:细菌、真菌、病毒等(2)杂交稻之父:袁隆平2、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1)生物因素:一种生物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的因素(2)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举例:①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影响因素是空气)②沙漠里植物植株矮小(影响因素是水分)③极地狐和大耳狐的关系(影响因素是温度)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举例:①北极熊、青蛙的保护色②竹节虫的拟态③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1、主要结构(1)目镜、物镜:目镜是用左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2)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举例:目镜为5倍,物镜为4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3)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4)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5)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2、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摆放:放置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2)观察: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3)显微镜成像:倒像。

举例:字母d在显微镜下应看到的是p(4)调节标本在视里中的位置: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像偏向左上方,则应把装片继续上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像在视野中央(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例:有一次小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

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告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1、提出问题: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作出假设: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光圈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④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2.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人眼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

使镜臂向后,镜筒向前。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选→看→调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2厘米。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选择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选择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

④调节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放→压→降(侧视)→看→升→调⑤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玻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⑥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将玻片标本压碎),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⑦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同时睁开),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看到物像为止。

再顺时针或逆时针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先用低倍镜观察轮廓,再用高倍镜观察细微结构。

)⑧玻片的移动方向与图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片向右移像往左,片向下移像往上。

物像移至中央:(偏哪儿移哪儿),例如:物像偏在左上方,玻片向左上方移。

(4)清洁收镜:两个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镜臂竖直,反光镜竖置。

与光线强弱\视野明暗有关:反光镜、遮光器(大小光圈)和镜头。

注:①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倒像。

(玻片上p,物像是d)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目镜5×,物镜40×,放大倍数为200)物像大小:长度——×放大倍数;面积——×放大倍数的平方。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

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生物:指有生命的物体。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2、生物可以繁殖;3、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4、生物体能生长、发育;5、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6.生物能进行遗传和变异。

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一:学会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结合右图,填写结构名称)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2. 操作①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选用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光强要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③放置切片标本取一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切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夹住,然后从侧面看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④观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能看清物像为止(两眼同时睁开)。

当物像比较模糊我们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试卷旋转180°)如:P在视野中看到的是d;将写有“上”字的透明纸片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到的物像是;若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可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上方移动(偏哪向哪移)。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多;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目镜:10×,物镜4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⑤收镜3.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4.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一般设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二: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A1.1号和2号组成一个对照组,实验变量是光照;2.探究“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选用1号和3号;3.2号和3号可以组成一个对照组吗?为什么?不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第2章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汇总【完整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汇总【完整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章从要求中已经删除)一.生物的特征:(1(2(3)、质排出体外。

(4(5(6(7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二.1.2三.1.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标本。

45四.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同。

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2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3六、123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七、12八、14.32、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九、1234十、12十一、1植物根毛失水。

23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十三、1、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

(实验28页第2题)2(2(3(4)、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3、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

4、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因为树皮的韧皮部的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

十四、1、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受精卵。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生命)。

3、果实=种子+果皮;种子=种皮+胚(实验册31页识图题)十五、1、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动力:光;条件:叶绿素。

2、呼吸作用:(1)、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2)、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释放出能量。

(4)、意义:所释放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只有及时复习生物知识,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编的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感谢欣赏。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生物体的组成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过程:(1)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2)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并向细胞两端移动(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结旋松散成染色质,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3.细胞生长的过程: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很小,随着从外界吸收的物质不断积累,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就由小长大。

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4.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5.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6.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9.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1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2.系统——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

(人体有八套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13.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4.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15.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16.单细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17.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江苏省适用)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江苏省适用)
3、二氧化碳被称为大棚中的“气肥”。
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1)步骤:暗处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
10、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例如。目镜为5x,物镜为10x,放大倍数是50倍。
1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12、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森林净化空气、地衣腐蚀岩石、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空气湿度在45%--55%范围内,病毒死亡较快。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

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条件:光 照
光合作用 场所: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实质: 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在叶绿体中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它的形成必需光照。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整理)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整理)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1、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b、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3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3)4)、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

目镜为5x,物镜为10x,放大倍数是50倍。

4、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变量是水温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①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③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6、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

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捕食、寄生等。

)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8、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苏科版生物7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7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5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第1节饮食与营养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第3节合理的膳食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第2节食物网第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2节人体的呼吸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知识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一般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

知识点2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除病毒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生物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进行呼吸与排泄);生物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关键提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3 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应用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等。

2.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而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

如:直升机与蜻蜓、潜水艇与鱼鳔、雷达与蝙蝠、人工冷光与萤火虫等。

3.现代生物科技成果:试管婴儿、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太空育种技术、生态农业、杂交水稻(袁隆平)、转基因技术等。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在自然界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3、自然界的生物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不管是幽深的海洋、浩瀚的沙漠、辽阔的天空,还是冰冻的极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①、种间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

②、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种内斗争(蜜蜂)。

2、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

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生存和分布。

如:极地狐和大耳狐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

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空气湿度在45%--55%范围内,病毒死亡较快。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保护色: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

例如,变色龙,沙漠蜥蜴等。

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如,竹节虫,警戒色:如毒蛇,瓢虫的鲜艳斑纹。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2、实验常用的器材,(见课本第16页)3、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第17页),4、显微镜的使用:(见课本18页),①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

②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

【苏科】七上生物知识点梳理总结

【苏科】七上生物知识点梳理总结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梳理总结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熊猫和玩具熊猫的根本区别是熊猫具有生命特征。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2)生物生活过程中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排泄;(3)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具有遗传变异现象;(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3.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学习观察与实验(1)观察微小物体或微小特征,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

(2)实验的一般规程有: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3.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1)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对实验材料的要求是:薄而透明,才有利于透光。

(2)倒像: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倒像(180度旋转)。

例如:玻片上p ,物像是d 。

(3)目镜物镜:目镜没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标本的距离越近。

(4)放大倍数: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一台显微镜有5X 、10X 、15X 三个目镜,有10X 、45X 两个物镜,那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50倍和675倍。

(5)视野中物像的变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细胞体积越大;结构越细微。

视野内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总数量的变化,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6)调焦:若要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应调节粗准焦螺旋,要使观察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苏科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苏科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苏科版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它研究各种生物的结构、功能、生态、进化、分类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了解自然和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初中生物学中,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苏科版)。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有机体、代谢、遗传、生长与发育、适应环境五个方面:1.有机体:生物都是由一些有机化合物构成的,能够营养、繁殖、适应环境等。

2.代谢:生物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合成、分解、消耗营养物质等过程。

3.遗传:生物能够将自身的基因遗传给后代,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生长与发育:生物在其生命周期内需要经历一定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5.适应环境:生物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和繁衍后代。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等。

1.细胞膜: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等分子构成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提供细胞的形态和稳定性。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全部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等。

3.核: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等,掌管细胞的生物合成过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种群与生态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在同一地域内,可以自由交配并繁殖后代的个体总称。

而生态则是研究生物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

2.种间关系: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种间关系,主要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3.人类与生态: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会破坏生态平衡,具有不可预测的严峻后果。

因此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四、植物的结构和生命过程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植物的结构和生命过程对于理解植物活动和发育规律具有重要的帮助。

1.植物的结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分功能结构不同,但都是植物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1、生物是指活的、有生命的物体。

例如树木、小鸟等:非生物是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例如石头、汽车、房屋等。

(珊瑚是生物吗?)2、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 除病毒外 ) ;b、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5、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显微镜高倍和低倍下的区别:视野亮度细胞的大小清晰度细胞的多少高倍镜暗大清晰少低倍镜亮小不清晰多3)、成像规律:倒立的反像。

(上下左右都是相反方向的)10x,4)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

目镜为5x,物镜为放大倍数是 50 倍。

5)、粗准焦螺旋的作用: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6)、细准焦螺旋的作用: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象更清晰。

6、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变量是水温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① 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②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③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 3 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7、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生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如水稻地里的害虫、青蛙、杂草等。

8、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相互间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

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捕食、寄生等。

)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9、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等。

11、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12、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13、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来源;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14、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请举例),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15、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营养物质。

1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1)步骤:暗处理(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目的:对照 , 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 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 3)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17、光合作用的公式: (P66 页 )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意义: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②人与动物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和氧气来源应用:农作物的合理密植;18叶制造的有机养料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器官中。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19、实验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和无机盐20、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

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21、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吸水如干海带浸泡在水中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失水如糖拌西红柿⑵、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吸水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失水⑶、肥料三要素:氮、磷、钾无机盐作用缺少表现氮长叶叶色发黄,生长迟缓,甚至早熟早衰磷长果植株呈现紫红色斑点钾长茎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干枯22、应用:( 植物失水 ) 、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 植物失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水 ) 、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及根毛)失水现象吸水现象凉拌黄瓜干海带浸泡在水中糖拌西红柿萎缩的蔬菜放入水中23、1) 人的生长和生活离不开食物,我们能够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无机盐包括:铁、钙、锌、碘等。

2)、鉴定食物中含有淀粉,通常可以利用淀粉滴加碘液试剂会变成蓝色的特性进行检验。

利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的特性,可以鉴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而脂肪往往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 油斑”。

3)营养物质的作用:(一)建造我们的身体: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二)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量:人体的供能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 70%以上由糖类提供;脂肪是营养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24、合理膳食应做到: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营养要定时定量。

25、消化作用:使原来分子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物质。

26、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消化和吸收都是在消化系统中完成的。

27、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唾液腺(唾液)、胃腺(胃液)、胰腺(胰液)、肠腺(肠液)、肝脏(胆汁)【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除胆汁以外,各种消化液里都含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28、胃的功能: 1、暂时储存食物 2 、初步消化食物,蛋白质被初步分解。

29、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①、小肠很长(利于消化吸收)②、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表面积大(利于消化吸收)③、内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④、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

30、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31、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括号内为起始消化部位)①淀粉的消化:(口腔)淀粉酶麦芽糖酶葡萄糖总结: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是在口腔、胃、②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部位被初始消化,它们被彻底消化的部位都是小蛋白质酶氨基酸肠。

它们被消化的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③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胆汁脂肪微粒酶甘油 +脂肪酸32、食物链的构成特点:(1)食物链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二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其它环节一般是肉食性动物。

(2)食物链一般包括 3-5 个环节,食物链环节越少,就越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

33、举例:两个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植物→蝉→螳螂→黄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浮游生物)————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34、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5、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公式:36、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多,呼吸作用旺盛。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依存,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 ATP(三磷酸腺苷)的物质中。

37.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作用:使空气温暖、湿润、清洁,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 : :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

38、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的。

39、膈肌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

40、肋间肌和膈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胸廓的舒张和收缩,由此使肺有规律地张缩,使空气进入肺,又使废气排出体外,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呼吸。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状态呼吸肌肋骨膈肌胸廓容积肺内气压气体进出吸气收缩上举下降扩大低于大气压进入肺呼气舒张下移上升缩小高于大气压从肺排出41、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42、气体交换过程:在肺泡处,氧气由肺泡进入其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二氧化碳则相反,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在组织细胞处,氧气由其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则相反,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