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一章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信设
备及办公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等,以企业竞优、提高效益与效率为目的,为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提供支持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主要是一个社会系统,
然后是一个社会和技术综合的系统。属于社会系统,因为它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所以是社会系统,又因为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技术的选择、技术的使用和维护都是很重要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忽视技术的一面,所以它也属于技术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具有集中统一规划和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
重要标志
4、在高级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系统备有各种模型,供不同的子系统使用,这些模型的集合
成为模型库
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
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6、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根据
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开环结构和闭环结构
7、组织管理分层次: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
8、职能的完成往往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表示成功能--过
程结构
9、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工程均要遵循三个成功要素: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
姓队伍;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坚强的领导;每个系统的开发均可由四个阶段来完成:系统
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价。
11、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和交叉
科学
12、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新三论:突变论、耗散论、协同论。根本上影响信
息系统理论的应当是“新三论”
13、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就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章
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是为了某种目的,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的目标
3、管理科学和一般管理的主要区别,就是管理科学强调定量的方法。
4、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
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人类共享的一切知识、学问、以及客观现象加工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总和)
信息价值的衡量: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按使用效果来衡量
值不值得收集信息或值不值得使用新信息系统要用“全情报价值”来衡量
全情报价值:获得全部情报,对客观环境完全了解,得到最优决策,与不收集情报所得到最好收益之差
5、信息具有的基本属性:
○1事实性;事实性是收集信息时最应该注意的性质
○2等级性: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
战略信息多来自外部、寿命较长、保密要求高。
执行级信息的加工方法最固定、使用频率最高、精度最高
○3可压缩性
○4扩散性:有利于知识的传播;造成信息的贬值
○5传输性
○6分享性:只有达到共享,企业信息才能真正成为企业资源
○7增殖性
○8转换性:信息、物质、能源三位一体,又可以相互转化
6、信息的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和退出。
一、信息的收集:(区分信息源两个标准:一是地点(内、外源),二是时间(一、二次))
○1信息的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用主要取决于对信息的识别)
决策者识别;系统分析员分析和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2信息的采集: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积累法;
○3信息的表达:一是文字表述;一是数字表达;一是图像表达
二、信息的传输:信道、编码和解码、变换
三、信息的加工:数据----预信息----信息----决策----结果
数据加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
转换的时间决定了信息的滞后性
按信息是否经过加工来分,可分为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
条件信息:现实过程某一定点数据
运行数据: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数据累计
按处理功能的深浅可把加工分为预加工、业务处理和决策处理。
数据处理所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统计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等
四、信息的存储
五、信息的维护: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做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六、信息的是应用: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的转换
信息使用深度三阶段:提高效率阶段、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寻找机会阶段
信息系统发展6阶段:初装、扩展、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阶段、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阶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软件管理;通信管理;办公室自动化;
规划管理
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
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
7、系统的定义: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
系统的特点:○1系统是由部件组成的,部件处于运动状态
○2部件之间存在着联系
○3系统行为的输出也就是对目标的贡献,系统各主量和的贡献大于各主量
贡献之和,1+1>2
○4系统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在某些情况下系统有输入输出,系统状态的转换是可以控制的
8、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的复杂性分类:分为物理、生物和人类
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概念系统(决定了以后系统的成败)、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
按系统的功能分类: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
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9系统的评价:
系统的好坏可由一下四点观察:
○1目标明确
○2结构合理
○3接口清楚
○4能观能控
10、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是一个预定的行动路线,它表示出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一个系统的计划可分为:
(1)战略计划(5年及以上)
(2)策略计划(1~5年)
(3)运行计划(1~12个月)
(4)调度和发放(现时)
控制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政行动的过程
延迟环节是指输出只比输入落后一段时间,但完全重复输入的情况
惯性环节是指输出要随输入而变化,但有个惯性过程
震荡环节是最一般的环节,震荡环节至少是两阶的,但也可能是高阶的
为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一些改变常常是有效的,经常应用的方法:分解:按各种原则,把它分解为子系统
归并:把练习密切的子系统合并到一起,减少子系统的联系,使接口简化清晰
解藕:相互联系紧密的子系统加紧一些缓冲环节使它们之间的联系减弱,相互依赖性少,利用解耦可以提高系统的能力
子系统联系越紧,对控制的要求越高,子系统的联系越松,系统间的通信要求越少
越有利于调动子系统的积极性
11、系统的集成: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
结果。系统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联成大系统。
系统集成的分类:
按涉及的范围分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和人员集成以及形象集成
按系统优化程度分:连通集成(程序兼容性、移置性、合作处理性、信息兼容性、互用性)、共享集成和最优集成
按具体程度分概念集成、逻辑集成和物理集成
只有由概念到逻辑,再到物理集成这条路,才能真正做到最优集成
集成策略是进行集成的执行途径
集成策略往往包括:教育用户、系统装设、应用程序集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