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是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坚持这个核心力量的领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懈奋斗。
20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其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
国力贫弱、山河破碎的屈辱伤痛,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人民在屡奋屡挫的抗争中深切地认识到,只有走上正确道路,才能指引中华民族走出悲惨境地走向光明前景;只有把握方向的核心力量,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走上历史舞台。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宏伟理想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危亡走向复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这条道路,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沿着这条道路,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沿着这条道路,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曙光。
这条中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巨大牺牲找到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
早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
2. 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性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特殊背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3. 领导力的集中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4. 逐步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改革,不断修正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5. 与中国土地的发展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与中国国情和土地的发展紧密结合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大农村人口和庞大农业经济的国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强调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断适应和回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通过持续的实践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新中国在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的结果。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胜利,正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时,中国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建立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成为当务之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先后制定了辛亥革命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等,但是这些革命纲领都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在1955年制定了以“实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的中国特色革命纲领,从而奠定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基础。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实行了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
即在政治领域推行改革,逐步形成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新的政治体制;在经济领域推行实施改革,建立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实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体制。
二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原则,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努力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成了独立自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坚实根基。
四是不断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解决当今中国实际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包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新中国在经历走过辛亥革命、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岁月里摸索出来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它对新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新中国的建设指明了可行的发展道路。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的结果
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脱离人民群众。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武装。 根本原因: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洋务运动的意义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刺激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了中 国社会的进步。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 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 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 希望 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 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 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 太后因此获得实权。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 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 命的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 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 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 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 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 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 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 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 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 却不能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中日,洋 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 基本失败。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 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创的?
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创的?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开创的一种社会主义道路。
它的开创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历史过程,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开创的。
1. 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必须放在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下来理解。
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遭受了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民众生活困苦,国家衰弱。
经过多次尝试,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国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政权的变革。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强调农村革命和土地改革,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社会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逐渐意识到需要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市场,吸引外资,以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
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灵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重要一步。
3. 政治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包括了政治改革方面的探索。
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领导集体决策、党内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这些政治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减少腐败,维护社会稳定。
4.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放开了价格管制,鼓励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建立了特殊经济区域,如深圳和上海浦东,以吸引国内外投资。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注重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中国的教育体制得到改善,医疗服务得到普及,数以亿计的人口脱贫,提高了生活水平。
6. 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涉及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全球化。
中国的对外援助和基础设施投资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BY Wenny
辛亥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普遍性推广与独创性萌生清宣统三年,公历1911年,华夏大地上爆发了一次空前的革命运动。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上首次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政治上、思想上,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也开始更深入、更大规模地开展起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其广阔、有力的影响能力甚至跨越了历史长河延续至今……要探讨辛亥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必先探讨辛亥革命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可估量的影响能力。
先有社会主义社会,后有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先有普遍性推广,后有独创性萌生。
一、普遍性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前提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只有传播社会主义,才有可能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思想去针对性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多方面的基本问题,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辛亥革命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开始接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试图将其引入中国革命实践之中。
可以看到: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而主要领导人以孙中山、蔡元培、宋教仁、黄兴为代表,多有海外留学或生活的经历。
例如,蔡元培曾多次远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改革封建教育、推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孙中山也曾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
”这不仅仅因为海外侨胞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提供了大量经济支援,还因为他们是思想上先进步的一批人。
他们通过辛亥革命给了浑浑噩噩的世人一击当头棒喝,让世人先入为主地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思想在无产阶级人类解放上所拥有的优越性,为这一系列先进思想理论在广大知识青年中的普及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
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建设 的历史形成 了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核心地位。 中 在
国近现代 的历史 中, 谋求社会变革 的政治力量为数不 少, 尝试 救亡 图存 的运动也多 次发 生 , 但是 包括 民族 资产阶级 在内的所 有政 治力量 , 都没有真正找到国家 振 兴和 民族解 放的道路 ,包括孙 中山领导 的辛亥 革 命, 也没有 改变 中国社会 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性质 。只
国的建设和发展 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各族人民顺 利地实现 了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 , 建立 了 社会 主义制度 , 全面地探索和开展 了大规模的社会 主 义建设 。17 年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 以后 , 98 中国共产 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 的经验教训之后 , 又成功 地开辟 了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道路 和我 国历史发展 的
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 , 固和完善社会 主义制度 , 巩 建设 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 、 社会 主义 民主政治 、 社会主义 先 进 文化 、 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 设富强 民主文 明和谐 建 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 国家。” J C l 这一科学界定 , 将十二大 以来 中国共产党对于 “ 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 中 的认
共产党的领导 , 从基本 国情 出发 , 遵循一个 中心 、 个 两
求, 代表 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 向 , 代表 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经过社会主义
基本点 的路 线 ,以解放 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 为根本任
务, 以巩 固和完善社会 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 。 1以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
和发展 目标 。
坚持 中国共产党 的领 导 , 其次是 因为 中国共产党 的性质 和纲领决定 了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核心地位 。 中 国共产党是 中国工人 阶级 的先锋 队, 同时是 中国人民 和 中华 民族 的先锋 队, 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和内部落后的局面。
在这个时候,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中国诞生,并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重要支柱。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
1.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革命的先声。
在这个时期,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开始推崇民主和科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2. 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成功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进程提供了基本保障,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程的全新起点。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全面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另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反腐斗争,成功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程的又一个全新起点。
4.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次全面革命,也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又一个历史性进步。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新时代革命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在这个时期,中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开放,成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新里程。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摘要】: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而这三次巨变使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三次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论文从这三次巨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关键词】: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文内容:一:辛亥革命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懦弱无能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孙中山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但未得到李鸿章的重视,而后他发现清政府腐败无比,便决心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孙中山策划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燃起了革命的烈火,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由此,维持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政府。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论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
论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贫困落后等诸多问题,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孙中山,他提出了“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奠定了革命的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但是封建势力的残余依然存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也没有彻底消除。
第二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目标是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他提出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全民经济”等思想,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不断实践和斗争中走出来的,它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引领着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 1 -。
辛亥革命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启示.
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启示摘要: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这既是百年来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宏伟事业的新的开端。
在新世纪新起点,我们必须认清辛亥革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历史的重任已经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义遗产启示正文: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回顾辛亥革命,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所以在庆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时,对这次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加以剖析,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也能为进一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
辛亥革命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新政府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一系列充满民主共和精神、废除封建陋习的革命措施。
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革命运动,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而且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 辛亥革命的背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国家经济落后、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他们渴望通过改革和革命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同时,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也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发展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这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正式开始。
起义军迅速占领武昌,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十五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3 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和政策,如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上台后,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制度。
此外,辛亥革命也没有解决中国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导致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尽管辛亥革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意义仍然不可磨灭。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近代中国历经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积极实践。
一、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生产力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苦探索。
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措施,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
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这一思想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要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
二、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以体现。
1. 政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体现在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政府还致力于反腐败和社会治理系统的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 经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体现在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商投资。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近代史三条路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 注意: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中国人向西方寻 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人有启迪作用, 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人有启迪作用,但不 被人重视; 被人重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创办洋务企业, 求富为口号,创办洋务企业,建立新式海陆 创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军,创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 人才,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 人才,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只学习西方的 技术,最终失败。) 技术,最终失败。)
1、走西方人的路。 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英 日本学习,通过改良, 国、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 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 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 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 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 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 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3 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6
5
3、走自己的路
——井冈山革命道路、 ——井冈山革命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井冈山革命道路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 年秋收起义失败后, (1)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 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基础上,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此后中共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此后中共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建立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在经历土地革命、 建立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在经历土地革命、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之后,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争、解放战争之后,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新中国, 建立新中国,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 年新中国诞生后, (2)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一度照搬苏联模式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开 放后逐渐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放后逐渐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走向,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而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从根本上结束近代以后中国悲惨命运、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发展前景的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危机,无数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大真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把中国从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
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之后,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从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案中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认识到的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课 中国的道路
32中华先祖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古代历史,但鸦片战争后,泱泱中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受侵略、受欺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1949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
坐标---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33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不够吃,经济十分混乱,生产基本上依靠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512亿元,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相当于美国的40.3%。
2010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指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90美元,位居世界第76位低于美国的人均55805美元。
而且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生活水平很低。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为5.5%,但能源消费已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15%以上。
当年,我国GDP能耗为8,58吨标准油/万美元,而日本仅为 1.02吨标准油/万美元,德国为 1.69吨标准油/万美元,美国为2.05吨标准油/万美元。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是历史作出的选择,是无产阶级的选择。
这条道路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顺应历史潮流,是历史作出的选择。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独立的封建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接踵而至,加速了侵略的步伐。
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为了救亡图存,寻找一条适合当时中国生存、发展的道路,近代的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进行了各种尝试。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追求的方法。
1851年,农民出身的洪秀全掀起了一场历时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但由于小农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最后也只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860年,洋务派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
他们企图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拯救清王朝,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他们试图在不推翻清王朝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与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
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辛亥革命最终的成果被清王朝的旧臣袁世凯所窃取。
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人民仍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没有改变。
正当中国的先进分子对国家的命运彷徨和思索的时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深受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在1921年,无产阶级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中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孙中 山就 任临 时大 总统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 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
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
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既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无
总述
法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那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社会的环境和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 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2)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政党,这 是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的主要保证。 (3)国共产党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卓越的领导集体 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 (4)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广泛 拥护。 (5)共产党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的强大物质基础。
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 由此导致了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左倾” 冒进甚至“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但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 创新的优秀品质,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建 设的经验教训,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 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以开辟马克 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立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实践证明,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 条继毛泽东等革命先辈找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后的又一条实现国家 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近一个世纪之前,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如同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口。
摧枯拉朽的革命,掀翻了统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然而,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唤醒,封建痼疾却未能去除;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已经建立,“良政治之建设”却远非坦途。
辛亥革命先驱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之精神,树“振兴中华、迎头赶上”之雄心,面对袁氏窃国、军阀割据,干戈扰攘、民生凋敝,却只能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努力”。
辛亥革命以其伟大的成功与沉痛的失败昭示世人,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最大程度地团结各阶层全民族的力量,不能建立起支撑现代化国家理想的制度框架,便无法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必须有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正确的领导路线,一个推进发展的制度保障。
1.探寻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当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推动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便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执着梦想。
历经一代代人矢志不移的求索,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为这条道路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宝贵探索,为民族复兴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积累了经验教训。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御侮强国之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前数十年间,各种希望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均告失败。
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辛亥革命先驱,以英勇的奋斗与壮烈的牺牲,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却并未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侵略,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而无视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一切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符合国情为基本前提。
怎样走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困境,结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真正迎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深入发动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推动中国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样的设问,并非苛求前人“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了探寻历史演进的真实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是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坚持这个核心力量的领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懈奋斗。
20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其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
国力贫弱、山河破碎的屈辱伤痛,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人民在屡奋屡挫的抗争中深切地认识到,只有走上正确道路,才能指引中华民族走出悲惨境地走向光明前景;只有把握方向的核心力量,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走上历史舞台。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宏伟理想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危亡走向复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这条道路,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沿着这条道路,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沿着这条道路,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曙光。
这条中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巨大牺牲找到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90年历史证明,中国人民选择了自己的核心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找到了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程就展露光明。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深刻总结近代中国一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实现发展进步的历史启示,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它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慰辛亥革命先驱,告慰一切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今天所走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影响?《经济》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
《经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杨金海: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在这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重新思考中国的道路,特别重要。
过去讲中国道路,很少把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诞辰两个话题结合起来探讨。
现在把这两个话题结合起来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开始尝试探索适合中国人自己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慢慢地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甚至影响了世界。
那么,辛亥革命跟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一定是要有自己特色的,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 同时又不同于传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道路一方面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必须是适合中国实际的新道路。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就是既沿袭了西方思想,又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在经济上,他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同时也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即“节制资本”。
孙中山可以讲是第一个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社会主义的中国人。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经澳门、香港、日本、美国展转逃往英国伦敦。
在伦敦蒙难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
正是在这里,孙中山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并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这对他形成三民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1905年4月,孙中山在欧洲旅行期间还专门访问了设在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机关社会党国际局,会见了国际局主席王德威尔德和书记处书记胡斯曼,并申请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党(当时尚未定名的中国同盟会)加入第二国际。
虽未如愿,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仍一往情深。
他在与比利时《前进报》记者的谈话中讲到:“中国社会主义者为采用机器生产必须同它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缺陷作大力的斗争。
”在辛亥革命之后的1912年,孙中山多次做关于社会主义的演讲,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他不仅自己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而且还督促当时在外留学生往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为当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来,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更是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还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很难在实践中运用。
而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既继承了孙中山的事业,又从根本上超越了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
《经济》:刚才您也说到,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道路。
那么,中国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杨金海:中国道路或者时下很多人提出的中国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一元主导、多样并存”,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到文化体系都是如此。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近30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还须加强研究。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但是我们国内研究反而不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有自己很多独特的东西。
它的经济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了。
也就是说,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跟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把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结合起来。
我们的政治体系也是这样。
我们的政治体制跟我们的经济体制一样,是一个综合的产物,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又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
西方多党制有它民主的一面,但太乱,苏联的一党制稳定,但是其它党派没有存在机会了,也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了。
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保证了我们政治体制运行稳定,同时实行多党合作,保证了各个党派都有发言权,这样就保证了整个政治体制是一种活的生命体,所以既稳定,又有效率,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具有长远的战略部署和实施能力,同时又能够充分听取民意,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的文化体系也是这样。
我们的文化体系是“一元指导,多样并存”。
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上,我们坚持一元指导,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因为意识形态是管方向管路线的,不能乱,乱了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运行,最终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就一般的文化形式来讲,我们又是多样的。
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认为中国是搞文化专制主义。
这是不对的。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很显著。
比如,我们有很多宗教,而且在中国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一个庙里可以三教并立,经常在一个庙里面有佛教,有道教,还有儒教,西方人看了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完全可以的,是常识。
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文化是多样的,不是专制的。
这与意识形态一元指导不矛盾。
所以,今天的中国道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同时又吸取了西方的好东西。
这与孙中山的道路,即以西方体制为主,又用社会主义一些做法加以节制,有根本区别。
当然,对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还要下很大功夫去研究。
《经济》:在纪念辛亥革命的今天,我们从孙中山革命道路中应该总结哪些经验教训?杨金海:今天我们要认真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好好总结它失败的教训,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启示:第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个不能动摇。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指导思想不统一,其中有儒家思想,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有社会主义思想等。
看上去很好,很自由,实际上不利于革命的健康推进。
人们的思想文化可以多样化,但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只能有一个。
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最终会涣散人们的思想。
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一样,方向只能有一个,道路只能有一条,但走路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骑摩托车,还可以开汽车,而且在走路时可以说话、唱歌,形式多样。
在这里,一元化和多样化是不矛盾的。
第二、必须坚持走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尽管也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但实际上并没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是想用社会主义的手段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适当限制。
历史告诉我们,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事实上,社会主义有很多种,有封建的社会主义,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还有传统模式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等等。
如果只是简单讲社会主义,弄不清讲的是什么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好。
我们现在说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
实践证明,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
第三、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不清楚、不强大。
孙中山的思想是混杂的,选择的道路是不清楚的,依靠力量也是不明确的。
他既依靠大资本家、大地主,也依靠人民,有时还想依靠西方列强,对革命的对象、依靠力量等没有作科学的分析,特别是阶级分析,所以很难团结人民共同对付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