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编码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10信道编码简介解析_共16页
第二章 信道编码简介2、1信道编码简介一、信道编码理论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 从理论上证明了信道编码定理又称为Shannon 第二定理。
它指出每个信道都有一定的信道容量C ,对于任意传输速率R 小于信道容量C ,存在有码率为R 、码长为n 的分组码和),,(00m k n 卷积码,若用最大似然译码,则随码长的增加其译码错误概率e p 可以任意小]1[.)(R E n b e b e A p -≤ (2。
1))()()1(0R E n c R E n m c e c c c e A e A p -+-=≤ (2.2)式中,b A 和c A 为大于0的系数,)(R E b 和)(R E c 为正实函数,称为误差指数,它与R 、C 的关系]2[如图2.1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R E 随信道容量C 的增大而增加,随码率R 的增加而减小。
这个存在性定理告诉我们可以实现以接近信道容量的传输速率进行通信,但并没有给出逼近信道容量的码的具体编译码方法。
Shannon 在信道编码定理的证明中引用了三个基本条件: 1、采用随机编译码方式; 2、编译码的码长n 趋于无穷大; 3、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后验译码。
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时,信道容量:)/](1[log 02s bit WN P W C S+= (2。
3)上式为著名的Shannon 公式,式中W 是信道所能提供的带宽,T E P S S /=是信号概率,S E 是信号能量,T 是分组码信号的持续时间即信号宽度,W P S /是单位频带的信号功率,0N 是单位频带的噪声功率,)/(0WN P S 是信噪比.图2.1 )(R E 与R 的关系由上面几个公式及图2。
1可知,为了满足一定误码率的要求,可用以下两类方法实现。
一是增加信道容量C ,从而使)(R E 增加,由式(1。
3)可知,增加C 的方法可以采用诸如加大系统带宽或增加信噪比的方法达到.当噪声功率0N 趋于0时,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即无干扰信道容量为无穷大;增加信道带宽W 并不能无限制的使信道容量增加。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综述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综述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速通信网络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们对于高速、可靠的通信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信道编码技术作为保证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速通信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信道编码的原理信道编码是一种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道传输质量的技术。
它通过在数据中引入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这些冗余信息进行误码检测和纠正,从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更好地恢复原始数据。
二、信道编码的分类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信道编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信道编码包括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和自适应码(Adaptive Coding)。
1. 前向纠错码(FEC)前向纠错码是一种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误码检测和纠正的编码技术。
常见的前向纠错码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LDPC码等。
海明码通过添加校验位来实现误码检测和纠正,卷积码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LDPC码则是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2. 自适应码自适应码是一种根据信道状态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编码方式的技术。
它能够根据信道的质量变化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自适应码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信道状态的反馈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
三、信道编码的应用信道编码技术在高速通信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中,信道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通过引入冗余信息,信道编码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误码,从而提高无线信号的可靠性。
2. 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信道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光纤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量。
通过采用适当的信道编码方式,可以降低误码率和传输延迟,提高光纤通信的性能。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方法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方法Xx(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目前,中国固定和移动两大网络的规模都已位居世界第2位,上网用户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信息通信制造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中国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生产体系。
在信息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下,要有效地提高传输速率,然而在实际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特性的不理想以及加性噪声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系统输出的数字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
因此,为了保证通信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对输出信息码的差错概率即误码率都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降低误码率,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降低数字信道本身引起的误码,可采取的方法有:选择高质量的传输线路、改善信道的传输特性、增加信号的发送能量、选择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调制解调方案等;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差错控制措施,使用信道编码。
在许多情况下,信道的改善是不可能的或是不经济的,这时只能采用信道编码方法。
因此实现信道编码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道,误码率,信道编码Abstract:At present, the scale of the fixed and mobile network are ranked 2 in the world, the Internet users are always growing, Chin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got a lot of development. China wil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e should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rate effectively, however, when transmitting digital signals in actual channels, there are mistakes in the system outputs of digital signals inevitably due to not 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s and additive noise as well as man-made interference. Though, in order to ensure dependability and accuracy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each output code error probability of bit error rate that has certain requirements.To reduce the error rate, there are commonly two ways: one i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hannel bit error caused by its own, the following methods: Select high-quality transmission lines,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to increase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Select a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programs; the other method is to use error-control measures , to use channel coding. In many cas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annel is not possible or not economical, then we can only use channel coding. Therefore, implementing channel coding method is significant.Keywords:channel,code errorrate,channel coding,1. 信道编码在数字电视和通信系统中,为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广泛使用了具有一定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如奇偶校验码、行列监督码、恒比码、汉明码、循环码(CRC)等编码技术。
5G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综述
5G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综述
于清苹;史治平
【期刊名称】《无线电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8(44)1
【摘要】信道编码是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标准化工作的推进,3GPP 将LDPC码和Polar码分别作为eMBB场景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信息传输的信道编码方式,从而使信道编码迎来了新一轮讨论热潮.概述了信道编码的编码历程和5G 应用的三大场景,讨论了3种候选信道编码(LDPC码、Polar码和Turbo码)技术的特点、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它们在5G通信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总页数】8页(P1-8)
【作者】于清苹;史治平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7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2
【相关文献】
1.无线信道下信道编码技术发展的探讨 [J], 王欣;谈振辉
2.5G通信信道编码研究综述 [J], 赵元苏
3.5G信道编码技术相关分析 [J], 王键
4.5G信道编码技术浅谈 [J], 姚晨旭
5.5G毫米波信道估计研究综述 [J], 罗皓;于秀兰;张祖凡;甘臣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综述
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综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速通信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对于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信道编码技术作为高速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高速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常见编码算法以及应用场景。
一、信道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在高速通信网络中,信道编码技术被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可以在存在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地解码出原始数据。
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前向纠错编码和压缩编码。
前向纠错编码是一种能够在接收端修复部分错误的编码技术。
它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有海明码、RS码和卷积码等。
海明码通过添加校验位来检测和纠正错误,RS码则通过添加纠错码来实现错误的修复,卷积码则是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压缩编码则是一种通过减少数据冗余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编码技术。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占用更少的带宽。
常见的压缩编码算法有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和字典编码等。
霍夫曼编码通过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进行编码,将出现频率高的字符用较短的编码表示,从而减少数据传输的长度。
算术编码则是通过将整个消息编码成一个小数,从而减少数据传输的位数。
二、常见的信道编码算法1. 海明码海明码是一种前向纠错编码算法,它通过添加校验位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海明码的核心思想是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并在每个分组中添加校验位。
校验位的数量取决于数据位的长度,通过对校验位进行运算,可以检测出错误并进行修复。
海明码在数据传输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网络中。
2. RS码RS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网络中的前向纠错编码算法。
它通过添加纠错码来修复错误的数据。
信道编码综述
信道编码综述学院:学号:姓名:2013年11月13日信道编码综述摘要:信道编码是通过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实现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综合概述了信道编码的历史背景、要求和编码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信道编码;历史背景;基本原理0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每天都在不断涌现新的通信业务和信息业务,同时用户对通信质量、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
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随着信道编码理论和数字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技术会在通信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史1948年,Bell实验室的C.E.Shannon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是关于现代信息理论的奠基性论文,它的发表标志着信息与编码理论这一学科的创立。
Shannon在该文中指出,任何一个通信信道都有确定的信道容量C,如果通信系统所要求的传输速率R小于C,则存在一种编码方法,当码长n充分大并应用最大似然译码(MLD,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时,信息的错误概率可以达到任意小。
Shannon指出了可以通过差错控制码在信息传输速率不大于信道容量的前提下实现可靠通信,但却没有给出具体实现差错控制编码的方法。
20世纪40年代,R.Hamming和M.Golay提出了第一个实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案,使编码理论这个应用数学分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通常认为是R.Hamming提出了第一个差错控制码。
汉明码是在原编码的基础上附加一部分代码,使其满足纠错码的条件。
它属于线性分组码,由于线性码的编码和译码能轻易实现,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码。
信道编码综述
信道编码综述
信道编码是一种将信息源编码为特定格式以适应信道传输的技术。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导致信息的失真或丢失。
信道编码通过在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信息来增加信号的可靠性和纠错能力,从而减少错误率。
信道编码通常由两个阶段组成:编码和解码。
编码器将输入的信息源转化为编码序列,而解码器则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序列还原出原始信息。
编码和解码的算法是信道编码的核心部分,常见的编码算法包括奇偶校验码、海明码、重复码、卷积码等。
奇偶校验码是最简单的信道编码方法,通过在每个数据位后添加一个校验位,以检测并纠正单个错误。
海明码则是一种更高级的编码方法,它可以检测并纠正多个错误,适用于高信噪比的信道。
重复码将每个数据位重复发送多次,以增加错误检测和纠正的能力。
卷积码则是一种更复杂的编码方法,它可以在较低的误码率下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除了以上的编码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更高级的编码技术,如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等。
这些编码方法采用了更复杂的算法和结构,可以在更差的信道条件下达到较低的误码率。
综上所述,信道编码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技术,它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不同的信道编码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
无线数据传输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无线数据传输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高速和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需求日益增长。
无线信道作为传输无线数据的媒介,常常面临着衰落、多径效应、多路径干扰等问题,从而导致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上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信道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无线数据传输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一、信道编码概述信道编码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信道编码可以通过增加冗余信息的方式,在接收端进行冗余信息的检测和纠正,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
在无线数据传输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前向纠错码(FEC)和迭代解码器。
前向纠错码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并且能够使接收端进行纠错来提高传输可靠性;迭代解码器则使用了一种迭代的方式来逐步提高解码效果。
二、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1. 卷积码卷积码是一种重要的前向纠错码,具有优良的纠错性能。
卷积码通过将当前的输入信息与一系列已传输的输入信息进行乘积和求和运算,来生成输出信息。
在接收端,通过迭代地解码来纠正和校验数据的传输错误。
卷积码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例如移动通信中的GSM、CDMA等。
2. Turbo码Turbo码是一种迭代解码码技术,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Turbo码通过串行连接两个独立的卷积编码器,并通过迭代地交替解码来提高性能。
Turbo码通过利用迭代解码器之间的反馈信息,使解码性能得以提高。
Turbo码在3G、4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LDPC码LDPC码是一种基于图的编码技术,由Gallager在1963年提出。
LDPC码通过一个大型的稀疏矩阵进行编码和解码。
与Turbo码相似,LDPC码也可以通过迭代解码器来提高解码性能。
LDPC码在5G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因其具有较低的编解码复杂度和卓越的纠错性能。
三、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当前,研究者们在信道编码技术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非二进制和深度学习编码技术非二进制和深度学习编码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10信道编码简介解析 共16页
第二章信道编码简介上式为著名的Shannon 公式,式中W是信道所能提供的带宽,P S"E S /T是信号概率,E S是信号能P s /W是单位频带的信号功率, N 0是单位频带的噪声功率,P s /(WN 0)是信噪比。
2、1信道编码简介 、信道编码理论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 Shannon 从理论上证明了信道编码定理又称为 Shannon 第二定理。
它指出每 个信道都有一定的信道容量 C ,对于任意传输速率 R 小于信道容量C ,存在有码率为 R 、码长为n 的分 组码和(n 0,k 0,m)卷积码,若用最大似然译码,则随码长的增加其译码错误概率 Pe 可以任意小[1]。
P e < A b e 」Eb(R)(2.1) P e 兰 A ceSgEc® = Ac e"cEc(R)(2.2) 式中,A b 和A c 为大于0的系数,E b (R)和E c (R)为正实函数,称为误差指数,它与 R 、C 的关系⑵如 图2.1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 E(R)随信道容量C 的增大而增加,随码率 R 的增加而减小。
这个存在性定理告诉我们可以实现以接近信道容量的传输速率进行通信,但并没有给出逼近信道容量 的码的具体编译码方法。
Sha nnon 在信道编码定理的证明中引用了三个基本条件: 1、采用随机编译码方式; 2、编译码的码长n 趋于无穷大; 3、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后验译码。
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时,信道容量:C =W log 2[1+ -P H(bit/s)WN o(2.3)量,T 是分组码信号的持续时间即信号宽度,图2.1 E(R)与R的关系由上面几个公式及图 2.1 可知,为了满足一定误码率的要求,可用以下两类方法实现。
是增加信道容量C,从而使E(R)增加,由式(1.3)可知,增加C的方法可以采用诸如加大系统带宽或增加信噪比的方法达到。
当噪声功率N0趋于0时,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即无干扰信道容量为无穷大;增加信道带宽W 并不能无限制的使信道容量增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信道编码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信道编码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信道编码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分散式传感器节点组成,可以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实现数据采集、信息传递和环境监测等功能。
然而,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并且网络中的传输信道存在各种干扰和信道损耗,网络的可靠性和能效性能经常面临挑战。
在提高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信道编码成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信道编码是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差错控制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道编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传输抗干扰和纠错码的编码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道噪声、多径传播等引起的位错误率(Bit Error Rate,BER),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增强网络性能。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道编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差错控制编码和量化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主要研究各种纠错码,如海明码、卷积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
这些编码技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克服信道噪声和信道损耗,从而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量化编码则是通过将连续信号离散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传输,以减少信息传输所需的带宽和存储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量化编码技术包括Delta调制、自适应差值调制和向量量化等。
各种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都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条件。
例如,海明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和编解码效率,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卷积码可以在较高的数据速率下实现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量化编码则可以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和数据压缩率。
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道编码研究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对于传感器节点能耗的限制,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能耗是一个重要问题;其次,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信道编码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优的编码技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在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信道环境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网络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也是一个难点。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精选文档】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摘要: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
本论文根据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了概述性的介绍。
关键词:数字通信;通信系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Abstract:Now it i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al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Digit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present an overview of source coding and channel coding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ies.Key Words:digit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ource coding; channel coding1.前言通常所谓的“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编码是数字通信的必要手段。
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有许多优点, 如不易受噪声干扰,容易进行各种复杂处理,便于存贮,易集成化等。
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通信系统.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有效性和可靠性.所谓优化,就是使这些指标达到最佳。
除了经济性外,这些指标正是信息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编码目的,编码可主要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在本文中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2.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的任务是由一整套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所构成的总体—-通信系统来完成的.电子通信根据信道上传输信号的种类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最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要比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复杂得多。
信道编码的研究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信道编码的研究摘要如今的时代,科技经济都在飞速的发展。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人们对无线信道数据的可靠传输要求越来越高。
无线信道的时变特点,有限的带宽以及易受干扰等特点使得这个要求非常具有挑战。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必须考虑进去。
然而,众所周知信源编码就是尽量减少自身的冗余来增加系统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恰恰相反,它是通过增加序列冗余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实际应用中,信息传输介质相当复杂,极易造成信号的失真。
为了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应当使得在一定的编码效率之下能够把误比特率降到最低。
此时信道编码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把误比特率降低而同时信号传输质量又可以得到改善的一种技术。
在本论文中讲解到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对目前的一些编码技术比如循环码,卷积码,Turbo码,LDPC码等进行了相关介绍。
针对LDPC码还做出了改进和Matlab方针,使得通信无论在简单还是相对复杂的环境之下,都可以可靠高效的传输。
关键词:信道编码;通信;分组码;循环码;Turbo码;LDPC码Channel Coding ResearchABSTRACTToday's er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kes its application fie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wireless channel and 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 limited bandwidth and susceptible to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is requirement is very challenging. To achieve this goal, system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But we all know that source code is to reduce their redundancy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Channel coding on the contrary, it is by increasing the sequence redundancy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dium is very complex, easy to cause the distortion of the signal. In order to improve signal transmission quality, shall be made under a certain coding efficiency can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to a minimum. The channel coding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can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quality and can be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a kind of technology.In this thesis explai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current some coding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For LDPC code is also made improvement and Matlab, make no matter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relative simple or complex, can be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Key Words:Channel coding;Communication;Block code;Cyclic code;Turbo code;LDPC code目录第一章信道编码的研究 0研究的意义 0国内外发展现状 0主要研究内容 0 (1) (1)Turbo码 (2)LDPC码 (2)论文结构 (2)第二章常用的信道编码 0线性编码的概述 0 0 (3)BCH码 (4)非线性编码的概述 (5) (5) (6)第三章几种新型的编码 0Turbo码 0Turbo码的概述 0并行级联Turbo码编码器 0Turbo码编码原理 (1)LDPC码 (1)LDPC码概述 (1)LDPC的编码性质 (1)LDPC码的编码算法 (2)LDPC码与Turbo码优劣性对比 (3)第四章针对LDPC码做出的改进算法 0引言0GB-LDPC码编码方案 0针对GB-LDPC码的快速迭代算法 (1)快速迭代算法的仿真结果 (5)结论6第五章应用与展望 (7)LDPC码的应用 (7)LDPC码的展望 (7)参考文献 (8)致谢 (9)第一章信道编码的研究研究的意义信道编码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通过牺牲最小冗余度来获得具有最大抗干扰能力的好码,然后通过编码器和译码器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
先进信道编码综述
0,1
信息源
x1 0, 2,1, 3, 0,
x2 2,1, 3, 0,1,
TX 1
x1 0, 2,1, 3, 0,
TX 2
x2 2,1, 3, 0,1,
空时网格码的性能
慢衰落信道, 状态数 越多,
性能越好
空时网格码的性能
快衰落信道, 状态数 越多,
性能越好
分层空时码
• 分层空时码 :分层空时码最早是由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
BPSK调制时,与香农限差0.1dB;LDPC码 与香农限差0.0048dB.
香农限提出前的信道容量(1)
• 不使用编码的通信系统,提高信息传输可 靠度,可以有两个自由度可选择:一提高 系统的信噪比功率;二是选用不同的调制 方式。
• 编码系统:香农限与直接调制之间的距离。 如:BPSK调制,需要10dB达到1b/s/HZ,用 编码后,0dB可达到1b/s/Hz.
空时分组码
• 空时分组码: 空时分组码是根据码子的正交设计原理来构造空 时码子 ,空时分组码最早由Alamouti提出的。其 设计原则就是要求设计出来的码子各行各列之间 满足正交性。 接收时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进行 解码,由于码子之间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只需做 简单的线性处理即可。
Alamouti空时分组码
Turbo码编码器的基本结构
控制码率
1、 Turbo码的编码(续)
输入 c0
交织器I1 交织器I2
分量编码器1
c1
分量编码器2
c2
交织器IN
分量编码器N
cN
Turbo码编码器的一般结构
• 无线通信的需求 • 纠错编码概述 • Turbo及LDPC码
• 空时编码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综述
运营探讨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综述周宇翔1,周华2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无线网络中,由于没有有线通信信道,信息源和接收端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复杂,因此无线信道经常受到许多干扰的影响而导致信宿接收到错误的码字。
为了检测和纠正传输数据中的错误,信道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信道编码能够在传输的数据中找出错误,并且往往有着一定的纠错能力,能够恢复出原始数据。
在噪声较大的无线网络中通常需要优异的编码码字,以保证较好的传输性能。
以此为基础的数据传输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利用映射或编码的方式将输入数据转换为信道输入序列,另一个是利用反向映射或解码以检索原始传输数据。
信道编码的类型有很多,常用的有线性分组码、卷积码、Turbo码以及LDPC码等。
通过对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进行论述,信道编码;无线网络;线性分组码;卷积码;Turbo码;LDPCOverview of Channel Coding in Wireless NetworksZHOU Yuxiang1, ZHOU Hua. Changwang School of Honor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图1 码字传输原理在分组码中,信息序列被划分成固定长度的消息分组,每一个消息分组含有k 个信息比特,一共有个不同的消息。
在(n ,k )分组码中,这k 个消息比特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被编码成长为n (n >k )的二进制序列c =(c 1,c 1,…,c n-1),由编码器产生的n -k 个添加到每个输入消息中的比特称为冗余比特。
信道编码综述
信道编码综述学院:学号:姓名:2013年11月13日信道编码综述摘要:信道编码是通过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实现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综合概述了信道编码的历史背景、要求和编码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信道编码;历史背景;基本原理0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每天都在不断涌现新的通信业务和信息业务,同时用户对通信质量、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
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随着信道编码理论和数字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技术会在通信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史1948年,Bell实验室的C.E.Shannon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是关于现代信息理论的奠基性论文,它的发表标志着信息与编码理论这一学科的创立。
Shannon在该文中指出,任何一个通信信道都有确定的信道容量C,如果通信系统所要求的传输速率R小于C,则存在一种编码方法,当码长n充分大并应用最大似然译码(MLD,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时,信息的错误概率可以达到任意小。
Shannon指出了可以通过差错控制码在信息传输速率不大于信道容量的前提下实现可靠通信,但却没有给出具体实现差错控制编码的方法。
20世纪40年代,R.Hamming和M.Golay提出了第一个实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案,使编码理论这个应用数学分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通常认为是R.Hamming提出了第一个差错控制码。
汉明码是在原编码的基础上附加一部分代码,使其满足纠错码的条件。
它属于线性分组码,由于线性码的编码和译码能轻易实现,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码。
8第8章 信道编码2011
第4章 信道编码
4.1.5 前向纠错
信道编码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有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检错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反馈校验(IRQ) 混合纠错HEC(Hybrid Error Correction)。
第4章 信道编码
第4章 信道编码
因为R(x)+R(x)= 0,所以有 xrA(x)+R(x)= G(x)×Q(x) (4-3)
上式表明xrA(x)+R(x)可被生成多项式G(x)除尽。 用这种编码方法能产生出有检错能力的循环码(n,k)。 在发送端发出信号U(x)= xrA(x)+R(x), 如果传送未发生错误, 则收到的信号必能被G(x)除尽, 否则表明有错。
第4章 信道编码
4.1.1 信道编码基础
信道中的噪声编码
1. 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 1) 随机差错信道 信道中,码元出现差错与其前、 后码元是否出现差错无 关,每个码元独立地按一定的概率产生差错。从统计规律看, 可以认为这种随机差错是由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引起的,主要的描述参数是误码率pe。
第4章 信道编码 4.1.4 级联编码 级联编码 1. 级联码 信道中由噪声引起的误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随机噪 声引起的随机性误码,一类是由冲击噪声引起的突发性误码。 在实际通信信道中出现的误码是混合型误码,是随机性误码和 突发性误码的混合。纠正这类混合误码, 要设计既能纠随机性 误码又能纠突发性误码的码。交错码、乘积码、级联码均属于 这类纠错码。而性能最好、最有效、最常采用的是级联码。 级联码是一种由短码构造长码的特殊的、有效的方法。通 常由一个二进制的(n1,k1)码c1(为内编码)和另一个非二进制 的(n2 ,k2)码c2(为外编码)就能组成一个简单的级联码。一般外 编码c2采用RS码,内编码c1采用分组码或卷积码。图4-1是级联 码编、 解码方框图。
信道编码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韩承昊
学生学号: 201321260综述名称:
差错控制编码的发展与展望
差错控制编码的发展与展望 一、 前言
1948 年 Shannon 首次提出: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容量,通过对信息适 当进行编码, 可在不牺牲信息传输或存储速率的情况下,将有噪信道或存储媒质 引入的差错减到任意低的程度。 这就是著名的信道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奠定 了整个纠错码的基础。 信道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利用纠错码或检错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大致 分为以下几类: 1、重传反馈方式(ARQ) 重传反馈方式指的是在通信之中引入反向信道,接收端收到错误信息时可以 通过反向信道发送消息从而使得发送方从新发送错误消息,以减少错误概率。 ARQ 方式中,编译码设备比较简单,在一定的多余度码元下,检错码的检 错能力比纠错码的纠错能力要高得多,因而整个系统的纠错能力极强,能获得极 低的误码率。 缺点也很明显,ARQ 方式必须有一反向信道,且要求信源能够控制,系统 收发两端必须互相配合、密切协作,从而导致控制电路比较复杂。再者反馈重发 的次数与信道干扰情况有关, 若信道干扰很频繁,则系统经常处于重发消息的状 态, 因此这种方式传送消息的连贯性和实时性较差。 2、前向纠错方式(FEC) 在编码过程中增加冗余位,通过增加的信息位来确保接收端可以校验或者改 正传输中发生的错误,从而减小错误概率。 FEC 方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反馈信道,实时性很好,相比 ARQ 方 式减小了一个信道的开销。同时 FEC 方式的控制电路也非常的简单。 FEC 最令人纠结的地方就是冗余位的长度和错误概率的折中选择, 冗余位的 加长,虽然会使得错误概率减小,却大大减小了传输效率。但若减少冗余位, 却 会使得错误概率增加。 3、混合纠错方式(HEC) 顾名思义,HEC 结合了前两种纠错方式。接收端收到码序列以后,首先检验 错误情况,如果在纠错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错误很多, 超 过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端重新传送 有错的消息。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领域的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通信技术。
信道编码技术是一种将信息进行编码,以增加抗干扰能力的技术,其优点包括提高噪声容限、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信号距离等。
本文将对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而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复杂的物理环境中,无线电信道的受干扰情况往往影响着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信道编码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
二、信道编码技术概述信道编码技术是指通过在发送端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来增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通信系统中经常会出现频率淡薄、时域相干、多径干扰、天气、障碍物和用户数量等不同种类的干扰。
为了减少干扰的影响,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信道编码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分为错误控制编码和压缩编码两种。
其中错误控制编码旨在将传输的数据变得鲁棒,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和丢包率,而压缩编码旨在将数据压缩,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
三、常用信道编码方案1. 卷积编码卷积编码是一种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案,因其简单结构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常被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
卷积编码是一种线性编码,利用一个固定的编码器将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这种编码方式通常被称作分组码。
卷积编码的优点在于,其码率和码字长度都可以进行调整。
2. Turbo 编码Turbo 编码是一种迭代式编码方案,有着比卷积编码更好的纠错性能,使传输信号所获得的信息完整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Turbo 编码在许多无线电通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 CDMA,4G 和 5G 等。
3. LDPC 编码LDPC 编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是一种近几年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编码方案,其与 Turbo 编码及卷积码一起构成了三种主流的信道编码方案。
LDPC 编码具有高码率和高性能的特点,是当前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nedetto 等首次提出了均匀交织器的概念, 并基于此, 从码的重量枚举函数 出发,利用联合界技术给出了 Turbo 码的一个在所有交织器上平均的性能上界, 启发式地说明了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迭代译码收敛于最大似然译码,这是首次 系统地对 Turbo 码进行性能分析[12]。 一个码所包含的结构特点越多,其译码也就越简单,对于编码而言,高度结 构化的编码性能往往会远远低于香农所提供给我们的极限理论。尽管如此,随机 码研究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随机码缺少结构特征,难以译码。但 Turbo 码 有类随机码的特征,也有足够的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更简单的实现 Turbo 码的 译码[3]。 Turbo 码的发明可以说是开启了编码界一个新的纪元, 当这并不代表着 Turbo 码没有缺点.Turbo 码编码复杂, 使得编码延时很长。 再者由于最小距离性能较差, 在极低误比特率条件下,性能会下降。 6、LDPC Code(1963) 1963 年,Galleger 在他的博士论文《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13]》中提 出了 LDPC 码,LDPC 码具有很好的汉明距离特性,是满足 Shannon 限的渐进好 码,经过迭代后验概率译码可以获得依码字长度指数降低的误比特率,虽然 LDPC 码迭代译码时每个码元的复杂度独立于码长, 但是由于计算复杂度超出当 时的计算能力,LDPC 码被人们所遗忘。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除了 Tanner 等人 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以外, LDPC 码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时间逝水而过, 直到 1996 年,MacKay 重新发现 LDPC 码[14],并指出 LDPC 的优秀性能可以逼近 Shannon 极限。LDPC 码才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并受到广泛重视。 LDPC 码是一种校验矩阵 H 中只有很少的元素为“1” ,大部分元素都是“0” 的一种线性分组码。 Gallager 最早给出了规则 LDPC 码的定义, 采用三个参数 n ,
2 k 1 n , 2k m k 1
对于这个不等式可以理解为: 由于 n 位码长中有一位出错, 所以可能产生 n 个 不正确的代码。其中错误位也可能发生在校验位,所以加上 k 位校验后,就需要 定位 n m k 个状态。用 k 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指出“有无错” ,其余 2k 1 个状 态便可用于错误的定位。若要能充分地进行错误定位,则须满足 Hamming 不等 式的关系。 汉明码在不增加码距的情况下很难纠正多位错误,所以对于突发的连续性干 扰很难纠正, 这也是汉明码的缺点之一。但这扔不妨碍汉明码是一个创新性的思 想,它给了信道编码界一个新的活力,促进了诸如 BCH 码的诞生,从而使得信 道编码的研究更进一步。 2、 Concatenated Codes(1966) 级联码是 Forney 于 1966 年《Concatenated codes[2]》一书中提出的。级联码 是一种乘积码,级联码的提出对于差错控制编码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名鼎鼎的 Turbo 码就是一种并行级联卷积码。 一个简单的级联码由两个码组成:一个 (n1 , k1 ) 二进制码 C1 和一个符号取自
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论基础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韩承昊
学生学号: 201321260330
指导老师:
许渤
综述名称:
差错控制编码的发展与展望
差错控制编码的发展与展望 一、 前言
1948 年 Shannon 首次提出: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容量,通过对信息适 当进行编码, 可在不牺牲信息传输或存储速率的情况下,将有噪信道或存储媒质 引入的差错减到任意低的程度。 这就是著名的信道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奠定 了整个纠错码的基础。 信道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利用纠错码或检错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大致 分为以下几类: 1、重传反馈方式(ARQ) 重传反馈方式指的是在通信之中引入反向信道,接收端收到错误信息时可以 通过反向信道发送消息从而使得发送方从新发送错误消息,以减少错误概率。 ARQ 方式中,编译码设备比较简单,在一定的多余度码元下,检错码的检 错能力比纠错码的纠错能力要高得多,因而整个系统的纠错能力极强,能获得极 低的误码率。 缺点也很明显,ARQ 方式必须有一反向信道,且要求信源能够控制,系统 收发两端必须互相配合、密切协作,从而导致控制电路比较复杂。再者反馈重发 的次数与信道干扰情况有关, 若信道干扰很频繁,则系统经常处于重发消息的状 态, 因此这种方式传送消息的连贯性和实时性较差。 2、前向纠错方式(FEC) 在编码过程中增加冗余位,通过增加的信息位来确保接收端可以校验或者改 正传输中发生的错误,从而减小错误概率。 FEC 方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反馈信道,实时性很好,相比 ARQ 方 式减小了一个信道的开销。同时 FEC 方式的控制电路也非常的简单。 FEC 最令人纠结的地方就是冗余位的长度和错误概率的折中选择, 冗余位的 加长,虽然会使得错误概率减小,却大大减小了传输效率。但若减少冗余位, 却 会使得错误概率增加。 3、混合纠错方式(HEC) 顾名思义,HEC 结合了前两种纠错方式。接收端收到码序列以后,首先检验 错误情况,如果在纠错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错误很多, 超 过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端重新传送 有错的消息。
HEC 结合了两种方式的优点,使得码字的连贯性较好,纠错能力也较强, 并 且编码设备简单等优点,从而在应用中使用的越来越广。
二、 正文
自 Shannon 之后,人们不断向逼近信道容量努力,并取得重大发展,如分组 码, 代数码, 卷积码, 网格码和 Turbo 码。 所能达到的性能也越来越接近 Shannon 限间的距离。 1、 Hamming Code(1950) 汉明码是 Hamming 在 1950 年《Error detecting and error correcting codes[1]》 一文中提出的。 汉明码在传输的信息流中插入验证码,以侦测并更正单一比特错 误。由于汉明码编码十分简单,使得汉明码至今还被广泛应用着。 Hamming 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编码方式。设数据位数为 n ,校验位数为 k ,则总编码位数为 n ,则 n m k 。 有 Hamming 不等式:
GF (2k1 ) 的 (n2 , k2 ) 非二进制码 C2 。 C2 的符号以其对应的由 k1 个二进制符号组成的
字节来表示。通常,使用 RS 码作为 C2 。编码由两步组成,首先, k1k2 个二进制
信息比特被划分成 k2 个字节, 每个字节包含 k1 个信息比特。 按照 C2 的规则, 这 k2 个字节被编码成含 n2 个字节的码字。 第二步, 每个 k1 比特的字节都被编码成 C1 中 的码字,从而生成由 n2 个 C1 中的码字组成的数串,总共 n1n2 位。然后,这些数字 被发送,每次 C1 码字。 译码同样需要两步。 首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达一个 C1 码字就对他进行译码, 去除校验位, 留下由 n2 个 k1 比特的字节组成的序列。之后,按照 C2 的译码方法对这些字节进 行译码,得到最终纠错信息。 级联码对客服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的组合非常有效。如果级联码要纠正某个 错误模式,则通过 C1 码不能纠正的字节错误模式必须构成 C2 码的某个可纠正错 误模式。分散的随机错误 C1 码进行纠正。突发错误可能只影响到相对较少的几 个字节,但很可能严重到 C1 已经不能够纠正它们。此时,这较少的几个字节可 以由 C2 进行纠正[3]。 3、BCH Code(1959-1960) BCH 码 1959 年由 Hocquenghem、 1960 年由 Bose 和 Chandhari 分别独立提出 的 。 BCH 码是一种循环码,若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有如下形式:
[4]
g ( x) LCM [m1 ( x), m3 ( x),..., m2t 1 ( x)]
其中 LCM 表示最小公倍式,t 为纠错个数, mi ( x) 为素多项式。则由此生成的循 环码称为 BCH 码。其最小码距 d d 0 2t 1 ,它能纠正 t 个随机独立错误。当 BCH 码的码长为 2m 1 时称为本原 BCH 码,其他的称为非本原 BCH 码。 BCH 码的译码一直是人们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接收到的向量 R 的 2t 伴随矩阵。 2、计算错误定位多项式。 3、解多项式,得到错误位置。 4、如果不是二进制 BCH 码,就计算错误位置的误差值。 其中比较高效的是 Peterson Gorenstein Zierler 算法 [5],[6] 和 Berlekamp-Massey[7] 算 法。
BCH 码是对汉明码的重要推广,它可以纠正多个错误。BCH 码给出了一种 新颖的方法:先定义希望它能纠错的个数,然后再构造这种码。这样可以根据信 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我们需要的纠错个位数。BCH 码的诞生激励了无数码的产 生,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 RS 码。另外其简单的编码电路也使得 BCH 码成为了 一种重要的编码方式。 4、RS Code(1960) RS 码是由 Reed 和 Solomon 在《Polynomial codes over certain finite fields[8]》 中提出的。 RS 码是 BCH 码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伽罗华域 GF (q m ) 中的 m 1 时的 q 进制 BCH 码就叫做 RS 码。RS 码在已经别广泛运用于数字通信和存储系统中,以进 行差错控制[3]。 RS 码生成多项式为 g ( x) ( x )( x 2 )...( x 2t ) ,因此 x q 1 1 能够被 g ( x ) 整除。所以 g ( x ) 将生成恰好具有 2t 个奇偶校验符号、长度为 q 1 的 q 进制循环 码。该码的最小码距为 2t 1 ,并且该码能够纠正小于等于 t 个符号的错误。 由于 RS 码也是 BCH 码的一种,所以同样可以用 Peterson Gorenstein Zierler 算法[5],[6]和 Berlekamp-Massey[7]算法。 5、Turbo Code(1993) 1993 年, Berrou、 Glavieux、 Thitimajshima 在 ICC 会议上发表了 《Near Shannon limit error-correcting coding and decoding: Turbo codes[9]》 。单是这个论文名字就足 够有诱惑力了, “逼近香农限的纠错码” ,这是以前的 Hamming、BCH、RS 等码 所不具有的。论文中,在高斯信道下的情况下,码率为 1/2 的 Turbo 码在达到误 比特率 BER 10 5 时, Eb / N 0 仅为约 0.7dB。这个结果震惊了整个信道编码界。 从 1993 年 Turbo 码提出以来,尽管有关 Turbo 码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 Turbo 码的整体构架还是很不完善,对 Turbo 码的数学理论仍缺乏全面透彻的认 识。其中有一定成果的是 1996 年在 IEEE 发表的两篇论文《Iterative decoding of binary block and convolutional codes[10] 》和《 Some results on parallel concatenated coding schemes[11]》 。在第一篇中,Hagenauer 等首次清晰的运用数学理论阐明了 迭代译码的原理, 系统地给出了二进制分组码与卷积码的软输出译码算法,包括 MAP 与 Apriori-SOVA 算法。提出了基于相对熵的迭代停止判决条件,并基于计 算机模拟结果指出:在低码率时由卷积码构成的 Turbo 码的性能较好,而在高码 率时,由分组码构成的 Turbo 码的性能较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