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名词解释
领导学名词解释
![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8a97db50e2524de5187e90.png)
领导学名词解释1、领导权威: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领导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下属造成的影响力。
2、人格影响力:就是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影响下属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
3、榜样行为影响力:是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下属提供一种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模式、使之在下属身上产生同样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
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4、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5、价值领导理论基于价值的领导管理是相对于制度管理而言的,该理论认为: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关系。
领导者通过明确表达愿景,向组织和工作注入价值观,使它们与跟随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唤醒跟随者对集体和集体愿景的认同,实现跟随者自我功效和自我价值的提高。
6、领导行为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中期,关于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领导行为方面,并试图从此方面找出领导成果的动因,由此形成了领导行为理论。
其主要学派有:卢因的领导作风理论、斯多基尔及弗莱西曼等人创立的四分图模式、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卡特赖特和詹德提出的PM型领导模式以及伦西斯·利克特的领导四系统模式。
7、情绪智商(EQ)情绪智商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能力,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正如智商(IQ)被用来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智力一样,情商亦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情绪智商的高低8、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
![行政领导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edd5e46b307e87100f69605.png)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1.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2.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
1.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2.领导环境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3.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4.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
1.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2.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3.领导协调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领导学名词解释
![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d5524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b.png)
领导学名词解释领导学是一门研究以及应用领导行为和领导力的学科。
它涵盖了领导者的特点、领导风格、领导行为和领导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首先,领导学关注领导者的特点。
领导者的特点涉及个人的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这些特点对于领导者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有些领导者天生具备天赋的特质,如自信、聪明和坚韧不拔。
然而,领导学也认为,领导者的特点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来提高。
其次,领导学研究不同的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与他人互动时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教练型等。
权威型领导者往往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决策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决策。
民主型领导者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决策,鼓励团队合作和参与。
教练型领导者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指导和培训来激发潜力。
其次,领导学研究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具体行动和决策。
领导行为的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决策制定、交流、激励和冲突管理等。
领导学通过研究领导行为,探索领导者如何有效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组织绩效。
除了研究领导者的特点、风格和行为,领导学还关注领导力的概念和实践。
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对于组织中成员的影响力和能力。
领导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带领团队应对挑战和达成共同的目标。
在领导学中,有许多领导力模型和理论,如变革型领导、魅力领导和情境领导等。
这些模型和理论提供了不同的途径来理解和发展领导力。
总之,领导学是研究和应用领导行为和领导力的学科。
它包括了领导者的特点、领导风格、领导行为和领导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通过研究领导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
提高领导能力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益,也对组织的成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学名词解释
![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72d14ec850ad02de8041dd.png)
一、名词解释1.1柔性领导(期末复习指导书P70;教材书P29)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2不充分授权(期末复习指导书P72;教材书P58)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均有明确的规定。
1.3矩阵式(期末复习指导书P76;教材书P8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1.4文化生态学(期末复习指导书P79;教材书P132)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2.1道德素质(期末复习指导书P81;教材书P152)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录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2.2非正式群体(期末复习指导书P84;教材书P192)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
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
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2.3决策树法(教材书P239)它利用了概率论的原理,并且利用一种树形图作为分析工具。
领导学基础名词解释考试必中
![领导学基础名词解释考试必中](https://img.taocdn.com/s3/m/5fac1eb9915f804d2a16c105.png)
三、名词解释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由于在目标、认知与情感方面产生差异,所以在特定问题上采取相互排斥、对抗、否定等行为或情绪而形成的一种状态。
传统政务:管理形态—实体性;决策权限—高度集权;管理模式—政府实体性管理;管理层次—繁杂;运行基础—传统经济;管理理念—控制型管理;管理方式—多重审核;管理框架—科层式的官僚体制;沟通模式—单向传递戴维现象:美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使法拉第名声大振。
但此后戴维却开始贬低法拉第。
伯乐又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现象被叫做“戴维现象”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
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电子政务:管理形态—虚拟性;决策权限—权利下放;管理模式—系统程序式管理;管理层次—简化;运行基础—知识经济;管理理念—参与型管理;管理方式—在线沟通;管理框架—标准化的中介工具;沟通模式—双向互动。
由此可见,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传统意义上的政府领导与管理方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领导学》1
![《领导学》1](https://img.taocdn.com/s3/m/dfb271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a.png)
《领导学》一、名词解释1. 领导环境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所面临的周围境况,是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是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目标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2.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限划分,以及领导意图和职能借以实现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3. 领导形象就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4. 领导方式是领导方法的一种表现,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形式,有人也称之为领导风格或领导作风。
5. 领导效能是评价领导活动有效性的基本维度,它是指组织中的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目标和现实绩效之间的接近程度,它反映为领导活动进行的状态和结果。
6. 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是创造,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性。
二、简答题1. 领导者的权力包括哪些内容?答:领导者具有以下五种权力:法定权;奖赏权;强制权;专长权;影响权。
2. 简答领导班子素质结构优化的内容。
答:(1)梯形的年龄结构;(2)合理的知识结构;(3)协调的气质结构;(4)互补的智能结构;(5)适当的性别结构.3. 简答追踪决策的条件和特点。
答:进行追踪决策的条件:(1)没有严格按方案办事;(2)执行中遇到实际困难,发现方案有错;(3)执行了决策方案,但目标不能实现。
追踪决策的特点: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4. 领导者用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领导者用人的基本原则有:(1)注重激励,讲究宽容;(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3)用人如期,扬长避短;(4)适时表扬鼓励;(5)于无声处听惊雷——批评到位。
5. 领导者授权应掌握哪些基本原则?答:领导者授权的基本原则有:(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2)明确权责,适度授权;(3)授权留责,监督控制;(4)逐级授权;(5)防止反向授权。
领导学的含义
![领导学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6f7d2222dd36a32d737581c3.png)
一.领导学的含义:第一:领导学的一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囊括了所有广义领导活动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
第二:领导学既揭示了领导活动中规律性规范性的科学内容,又总结了领导活动中非规范性非程序化的领导艺术。
第三:领导学既具体研究领导活动中领导主客体及其行为,又探究领导环境如何影响领导行为,揭示领导实践成败的原因、规律和具有使用价值的经验艺术。
第四:领导学既从纵向考察和探索领导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从横向研究领导活动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百度的)(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②领导和管理在社会活动的实践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①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
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
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
③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④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他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领导和管理的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三.领导素质1.社会素质:是基础性的领导素质,是切合领导的最大特性即社会性而为领导者所具备是基本素质之一。
这个素质包括社会利益意识与处理、社会关系意识与处理、社会资源意识与态度、社会利害意识与知觉、社会交往与互动、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适应性、社会经验的深度。
社会知识的丰富度、社会阅历的广度、社会体认的深度和高度等许多方面。
2.教育素质:指经过专门、系统的教育和训练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通常表现为学历,它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正规训练程度、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技能结构和水平等素质因素。
领导学基础课后名词解释
![领导学基础课后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4199a72a300a6c30c229fe5.png)
《领导学基础》课后名词解释 1、横向社会分工: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的社会分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生的分工形式,依次包括: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及体力与脑力的分工。
纵向分工——特别是决策与执行的分工直接导致了领导与管理的分离,成为领导学产生的客观基础。
2、纵向社会分工: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社会分工,现代社会的三大纵向分工包括: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决策与咨询的分工,及决策与监督的分工。
3、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包括以下五种要素:(1)领导主体。
(2)领导客体。
(3)领导手段。
(4)领导目标。
(5)领导环境。
4、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5、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6、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7、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以解决上层建筑领域的矛盾问题为主要任务。
8、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9、基层领导:主要是组织日常的工作、活动,执行和落实中高层领导的任务和决策,处理比较具体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基础领导在领导体系中承担微观调控、具体执行任务。
10、领导特质理论:以领导者为中心,从不同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显示出的不同特质出发,希望通过领导特质的研究,发现领导者的一般特征,并解释领导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阿尔波特,代表人物有斯托格蒂尔、吉伯和穆恩。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ce00cb0029bd64783e2c80.png)
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合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和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性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客观条件。
3、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领导学:名词解释
![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b68ab31581b6bd97f19eabe.png)
一名词解释1领导: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2追随者:是指那些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有共同利益或信仰,追求共同组织目标人。
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有独立意识和选择权,对领导绩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即含有领导着是什么的内容,也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即既有实然,也有应然。
心理学家把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4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让组织成员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他们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努力工作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5领导环境:为了对领导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以组织为边界将领导环境划分为外部领导环境和内部领导环境。
6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应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7领导权力:是领导者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8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
9权力异化:权力的越位、错位、缺位以及倒置了权力的目的手段属性,都是权力异化的表现形式。
10权力制衡: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平衡。
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衡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群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运行者所形成的特定限制与约束关系。
11正式授权:是指领导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授权活动,即下属行政人员根据其合法地位获得相应职权的过程。
L领导学名词解释
![L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238c6cf58f5f61fb73666df.png)
8、组织机构:作为人的社会群体活动中的组织机构,它是指为保证并提高人的社会群体活动(包括领导活动)的有效性而按照某种规则和形式 把人们编排组合起来的社会单位,它是适应人的社会群体活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是人们在社会群体活动中分工与 协作的产物。
6、领导决策:是领导者(包括领导集团)带领被领导者,对领导活动未来目标及其行动方案的寻找提出、分析论证、选择判断和贯彻实施的全 过程。
7、人才:是只那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并善于运用自身的能力、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卓有成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 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的人。
11、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从事领导工作所表现出来的领导技能和技巧。
12、领导效能:所谓领导效能,实质上就是指领导活动及其构成要素自身所蕴藏的有效功能,以及这些有效功能在对领导活动发挥有利用时 所获取的有效成果或成效。
4、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基本要素之一,是领导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领导者的环境,是指除了领导者自身因素以外的,影响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一切时间、空间、条件和因素 。)
5、领导者素质:指的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基本条件,是领导者的先天禀赋和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所获取的知识、品德、 才能、个性心理等方面基本状况的总和。
9、领导体制: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的载体,是领导活动的内在机制,在领导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0、系统方法:是根据客观事物具有的系统特征,始终从事物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 考察事物的整体性质,以达到优化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fdb6fd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合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和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性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客观条件。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精品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9f3d8f4af45b307e9719774.png)
领导学名词解释:1、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署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2、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运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娴熟的方式和方法。
3、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利,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4、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5、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盼。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概括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6、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利影响力,采取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行动的领导行为。
7、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富裕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利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8、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以免出现疏漏。
9、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机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0、直线式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制或传统式组织结构。
它是将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11、职能式组织结构: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机构。
12、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利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领导学
![领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15168e0dbed5b9f3f90f1c1c.png)
1、什么是领导学?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工作的规律、方法及其应用的学问。
(一般定义)根据行业、领域的不同,领导科学又可分为政党领导科学、行政领导科学、企业领导科学、学校领导科学等等。
但是,我国的领导科学还处在初创时期,还没有形成专门领域的领导科学。
即使是一般的领导科学也还很不成熟。
2、领导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就是领导活动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
这就是说,领导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领导活动中的矛盾和规律。
例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与领导环境的矛盾、领导手段与领导目标的矛盾等等。
也就是说,领导学研究领导活动中共性的、普遍性的东西。
3、为什么说领导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领导科学,就它有规律、可认识、能学习来说,它是一门科学;就它没有严格的公式、没有严格的定理来讲,它又是一门艺术。
在这种意义上,黑箱理论和黑箱方法对领导学是适用的。
4、什么是黑箱方法,为什么黑箱方法适用于领导活动?。
黑箱方法就是在不打开对象的情况下,靠输入指令和对象输出的信息来观察、了解和控制、掌握对象,或者说实施领导。
领导者是活的主体,有着自己的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被领导者也是活的主体,也有着自己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者,也无法完全掌握被领导者的心理活动。
被领导者的心理活动对领导者来说永远是个黑箱,至多是个灰箱。
尤其是新的领导者或领导者到一个新的领导岗位,被领导者对他来说更是一个黑箱。
这时,领导者只能靠黑箱方法实施领导5、什么是领导方法,什么是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就是领导者为达到一定领导目标,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采取的领导手段。
如传统的领导方法有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科学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抓重点的方法,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抓住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的方法等等。
现代领导方法有软硬领导法,会议领导法,危机领导法,运筹领导法,目标领导法等等。
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把完成任务比作过河,方法就是桥和船,没有桥或船是过不了河的。
领导学
![领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4e15f6f90f76c661371aa5.png)
名词解释领导:就是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的制约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课程。
领导取向:是领导主体在实施领导时所直接依凭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动力,是领导主体在主观意志上为领导过程所界定的标准和最终向往,是领导价值在领导主体对人对事的领导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倾斜方向。
领导职责: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领导职能的而应承担的责任和所要做的工作,是领导者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所必须尽的义务。
领导原则:是具体反映领导价值和领导规律的领导运作准则,是领导实践为了确保其成功和其本来性质不变而所必须得依循的基本规范,是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主体必须坚持和自觉遵循的领导行为规范。
反馈原则:当一个决策执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迅速准确的、经常不断的将变化了的情况反映给决策中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修正或更新决策,实现领导的有效控制,就是反馈原则。
权变原则:领导活动是诸多因素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领导者在不违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各种有关的变动因素,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权变原则。
领导人才:领导人才是一种具备优良领导素质、胜任于从事某一具体领导岗位的具体领导工作、适合于担任某一具体领导职务的特定人才,是整个人才系统中属于核心人才或关键人才。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主体为保证领导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领导职能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形式和有关规章制度系统的有机统一体,是领导活动中由领导机关制定的领导权限划分及相应组织机构设置等构成的制度体系。
层次制:又称层级制、分级制等,是指一个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各层级的管理内容大体相同,只是管辖范围随层级的降低而缩小。
职能制:又称机能制、分职制,是指一个单位或组织中,在横向的水平线上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佐行政首长实施领导,每一个部门所管辖、服务的范围都以本行政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各部工作的内容、性质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1柔性领导(期末复习指导书P70;教材书P29)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2不充分授权(期末复习指导书P72;教材书P58)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均有明确的规定。
1.3矩阵式(期末复习指导书P76;教材书P8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1.4文化生态学(期末复习指导书P79;教材书P132)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
]2.1道德素质(期末复习指导书P81;教材书P152)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录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2.2非正式群体(期末复习指导书P84;教材书P192)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
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
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2.3决策树法(教材书P239)它利用了概率论的原理,并且利用一种树形图作为分析工具。
去其基本原理是用决策点代表决策问题,用方案分枝代表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概率分枝代表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经过对各种方案在各种结果条件下损益值的计算比较,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一般性方法。
2.4近因效应(期末复习指导书P90;教材书P274)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3.1自然性影响力(期末复习指导书P92;教材书P322—323)(自然性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为自然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因素,其中包括领导者的品格、知识、才能、情感、资历等个人因素亦即个人威望所产生的影响力。
3.2领导方式(期末复习指导书P95;教材书P354、356)领导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做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
领导行为方式可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放任式。
3.3模拟测评法(期末复习指导书P98;教材书P388)评价中心测评法将各种不同的素质测评方法相互结合,通过创设一种逼真的模拟管理系统和工作场景,将被试人纳入该环境系统中,使其完成该系统环境下对应的各种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主试人采用多种测评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被试人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量评价被试人的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素质。
评价中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情景模拟性,所以又被称为情景模拟测评。
3.4虚拟政府(期末复习指导书P100;教材书P408)虚拟政府是以为公民提供,以公民为中心、“一站式”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即公民能够在网站上方便地实现所有与政府打交道的事物。
虚拟是一种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一个网络世界,一个数字平台。
它与现实世界和自然平台构成了我们当今世界。
虚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介方式,必然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沟通的一种中介方式,也必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和公众联系的手段与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1.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B )A、民本思想B、人本思想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1.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C )A、经济力B、外交力C、领导力D、军事力1.3在(D )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原始社会B、转型社会C、现代社会D、传统社会1.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A )组织结构。
A、直线式B、职能式C、混合式D、矩阵式1.5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D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C、层次制与职能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1.6任务结构是指(D )A、任务的明确程度B、对任务的负责程度C、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1.7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C )A、精神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1.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1.9(D )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A、直线式B、职能式C、混合式D、矩阵式1.10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B )A、无关B、呈正相关关系C、呈负相关关系D、没有直接关系2.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A )的知识是在工作4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90%B、70%C、60%D、50%2.2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C )A、正方向B、负方向C、正负两种方向D、不分正负方向2.3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A )A、梅奥B、马斯洛C、弗洛伊德D、赫茨伯格2.4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A )A、决策目标B、方案选择C、发现问题D、备选方案2.5不属于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有(D )A、渐进主义B、积小变大C、稳中求变D、最佳原则2.6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有(A )A、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B、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程序性决策和宏观决策2.7人办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D )A、开发性B、增值性C、时效性D、能动性2.8提出公平理论的人是(A )A、亚当斯B、杜拉德C、弗洛姆D、洛克2.9(C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B、组织C、权力D、权利2.10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的方法是(A )A、危机预警B、危机识别C、危机控制D、危机决策3.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以(C )为核心对“创新”进行了论述。
A、制度创新B、文化创新C、技术创新D、文艺创新3.2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概括了九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他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C )A、对不同观点的容纳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C、文化手段的便利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3.3组织的公共沟通首先必须(A )A、分析相关利益者B、选择有效的沟通工具C、及时与受众沟通D、建立沟通渠道3.4领导者把自己的意图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是(A )A、领导沟通B、领导协调C、领导控制D、领导指挥3.5生动活泼的领导艺术形象,一般都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C )A、创新功能B、反思功能C、审美功能D、感染效应功能3.6(B )是取得领导效能的前提,是领导效能的中心线。
A、领导效果B、领导目标C、领导效益D、领导效能3.7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C )A、思维的深刻程度B、思维的广阔程度C、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D、对事件的敏感程度3.8结构理论认为,领导效能取决于(B )A、领导者特性B、组织特性C、群体特性D、领导活动特性3.9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A )A、利克特B、勒温C、西蒙D、卡曼3.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B )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电子政务。
A、79%B、89%C、69%D、98%三、多项选择题1.1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CDE )。
A、管理体现B、融资能力C、技术体系D、知识与技能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1.2根据内隐领导理该,领导概念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BCDE )A、职业经验B、人际能力C、个人品质D、目标有效性E、才能多面性1.3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有(ABCDE )A、政党B、地位C、血缘D、年龄E、知识1.4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ABE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荫庇制D、独裁制E、中央集权制1.5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E )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
C、正式领导者可以运用合法的权力来影响下级的思想和行为,但是不可以采用权力的消极形式强制下级服从。
D、非正式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由组织内成员自发推选的领导者。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E、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2.1传统测评方法的主要弊端有(ABE )A、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B、重定性,轻定量C、重定量,轻定性D、重群体分析,轻个体分析E、重经验与印象,轻客观测量2.2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A、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B、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C、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D、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E、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2.3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BDE )A、主动出击B、预防法C、理顺法D、不干涉法E、避开法2.4德尔斐法具有的特点有(CBE )A、会上畅所欲言B、多轮反馈沟通C、预测结果的统计特征D、无批评原则E、匿名性2.5挫折与失败的区别主要有(BE )A、挫折是一种客观事实B、失败是一种客观事实C、挫折一定产生失败D、失败是一种主观感受E、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3.1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形式包括(ABD )A、心境B、应激C、刺激D、激情E、灵感3.2下面是有关直觉思维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C )A、直觉的创造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直观判断、猜测和预感上B、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C、疱丁解牛,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因,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D、直觉思维是由陈述记忆产生的E、直觉思维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正确,直觉思维的能力和准确性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3.3领导形象有(AB )A、视听形象B、人格形象C、教育形象D、个体形象E、认识形象3.4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的关系是(BC )A、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B、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C、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D、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E、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基础3.5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CD )A、行政业务网络化B、公民监督C、便民服务D、信息公开E、行政业务程序化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1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