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纳兰性德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纳兰性德-翻译、注释、赏析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纳兰性德〔清代〕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翻译:残雪凝聚的余晖照射在绘有山水画的屏风上,透着阵阵寒意。
已到三更时分,远处却传来《梅花落》的笛声。
夜深人静突然忆起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是人世间一个惆怅的过客,我知道你为何事而泪流满面。
怕是在断肠的笛声里,你回忆起了平生的点点滴滴。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残雪:尚未化尽的雪。
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
落梅:古代羌族乐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横笛吹奏。
月胧明:指月色朦胧,不甚分明。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客:过客。
赏析:这首词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手法,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惆怅为主题的词。
词的上片整体比较平实,主要下力在于营造氛围上。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点明了环境,包括地点是在书房,时间则是在稍有月色的残雪之夜。
接着视觉转换,由视觉转移到听觉上。
这句通过“残雪”、“凝辉”、“落梅”、“三更”、“月胧明”等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且冷,既孤且单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而这种感觉大抵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围笼罩下,突然情感爆发出来。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可谓起的妙绝。
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
这两句中似乎有相对的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的君。
但从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
所以说,这个“君”指的是容若自己。
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
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
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浣溪沙〔纳兰性德〕篇1浣溪沙纳兰性德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p 。
【参考答案】上片的情感基调是消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
突然,一个骑马的美少女出现,少女潇洒风流。
这里是白描,直接描绘少女的形象和神采。
使原来消沉的气氛转眼间有了亮色,使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运用,塑造了少女美丽风韵。
【译文】黄昏时分,你登上狭狭的小楼。
夕阳被你娇小的步子挤下了山,留下栏杆一排,珠帘一条,飞鸟一双。
你就这样静静地伫立。
左边的鞋印才黄昏,右边的鞋印已深夜。
你的愁,很芳香。
它让你又一次数错了,懒惰的分分秒秒。
终于,你骑一匹小马出城。
怀中的兰佩,温软,如满月的光芒。
他看你时,你也想看他。
但是,你却莞尔回头。
作品赏析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
叙事者少见。
而本篇那么恰是以叙事的手法填出,颇得出奇之妙。
词中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描绘了一个细节,但却活灵敏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
刻画而不伤其情韵,清新别致,很有韦庄词的意味。
意境描绘人说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
而容假设的这一阙《浣溪沙》,那么以少有的叙事的方式填得,却有出奇的好。
他给了读者一帧慢镜头,慵懒如春水的光阴里,潺潺流淌着一种琳琅之美。
又好似就着这美一谱上曲,立马就会要将其含在唇边,满怀欣喜的,饱含情意的,依依呀呀练唱起来不可。
黄昏时分,残阳如酒。
小楼之中,珠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
落日的余晖宛假设薄薄的锦缎,一匹一匹的散散堆落在阑干上。
他凭栏而立,看着这清觞一样的昏昏日光,心念中不禁来了愁绪,这波光碎影的生年,竟是这般的了无兴致。
有注本认为这上片是写的词中女子,正是闺中怀春,上片的描写乃是为下片所做铺垫。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由回忆昔日游玩时光道出对友人的思念,并以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作结,可以说是别出心裁。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词吧。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译文及注释译文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
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
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注释飘零:飘落零散。
旧游:昔日之游。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
才:一作“疑”。
著雨;春雨微著。
柔绿:柔嫩的绿柳。
一说嫩绿的叶子。
此句一作“晚风吹掠鬓云偏。
”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
典出陈玄祐《离魂记》里倩娘离魂的故事。
销尽:茫然若失。
销尽;消散。
赏析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惜花的意绪,同时也借花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花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谁道飘零不可怜”起句就将人带进一个绚烂的暮春时节。
繁花满天,一树树的海棠花竞相开放喧嚷嬉戏,祥宁中飘渺着生命的灵动。
这凄婉的美丽令人怜爱叹息。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谁道飘零不可怜”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回忆,一写现实,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一样的飘零,不一样的感觉。
既突出了如今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现在的情景作了铺垫。
词人一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通常写法,一开篇就道出了自己的感触“谁道飘零不可怜”,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不觉眼前一亮。
第二拍“旧游时节好花天”,词人随即点明这是故地重游,相似的景物自然很容易勾起人美好的回忆。
但词人并没有描述当时的情景,只用了“好花天”三个字写出了相同的时令和场景。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引⾔:《浣溪沙》是清代词⾔纳兰性德的词作,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以下就是⾔编为⾔家分享的《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欢迎⾔家阅读和借鉴!浣溪沙·谁念西风独⾔凉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谁念西风独⾔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赏读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些短暂⾔⾔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卢⾔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裳,以免着凉⾔病。
但今年此时,卢⾔已长眠黄⾔,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他了。
“谁念西风独⾔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盾情绪。
王国维在《⾔间词话》中说:“⾔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作者紧闭着窗⾔,独⾔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呢?词⾔明知已是“独⾔凉”,⾔⾔念及,却偏要⾔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句,便已伤⾔⾔髓,后⾔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更是词⾔的⾔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头更添⾔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处境更加孤独。
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情。
他独⾔在空荡荡的屋中,任⾔阳斜照在⾔上,把⾔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对萧萧黄叶,⾔⾔⾔限感伤,“伤⾔⾔”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短时的平静。
纳兰性德赏析浣溪沙
纳兰性德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豪放清远、情感真挚而著称。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浣溪沙》。
这首词以其清新淡雅的词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首词进行一番赏析。
《浣溪沙》共八首,其中每一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青衫也。
想起,年少时,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首词以“世事一场大梦”开篇,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人生几度新凉,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风吹雨,回忆起了往事。
铁马是你,青衫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和情感的怀念。
最后一句“想起,年少时,梦里花落知多少”,更是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闲愁如醉,迷津欲断,忆当时,梅花照雪,一片丹心,千古事。
人间,万家灯火,暗淡了,几回寒暑。
这首词以“闲愁如醉,迷津欲断”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于情感的困惑。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难免会有许多的迷茫和困扰,而这种闲愁更是如醉般让人难以自拔。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往事,梅花照雪,一片丹心,千古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真情感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间,万家灯火,暗淡了,几回寒暑”,更是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首:不见,不散。
山水空蒙,云雨空濛,几番风雨,几番离索。
一点浊酒,几时能醉,一杯清茗,多少情话。
这首词以“不见,不散”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的坚守和对于爱情的执着。
在这个世界上,情感的纠葛和离别的伤感无处不在,而诗人却依然坚持着对于真爱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水空蒙,云雨空濛,几番风雨,几番离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
最后一句“一点浊酒,几时能醉,一杯清茗,多少情话”,更是将诗人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对于真爱的坚守表现得淋漓尽致。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古诗词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古诗词译文及赏析《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代: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那畔:那边。
若为:怎为。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
“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
然后作一小结。
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
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译文与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译文与赏析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①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②。
一抹晚烟荒戍垒③,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①那畔:那边。
②若为情:何以为情,是怎样的情怀。
③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戍守的人已归了,留下边地的残堡。
十七世纪的草原,那些身向云山的身影,留给了吹断马嘶的北风。
射中过深秋的箭,挂过边塞的铁钉,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晚烟。
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夕一一的锈。
只有一座旧城,不能再?望,不能再系马。
你黯然地卸了鞍。
你的行囊没有剑。
历史的锁,没有钥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
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
与此一首写作同时尚有《沁园春》(试望一?一山)、《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等词作。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身向云山那畔行”。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一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一精一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浣溪沙纳兰性德翻译和原文
浣溪沙纳兰性德翻译和原文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纳兰性德〔清代〕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望见大雁,想要把“愁心”寄送。
西风下独饮浑浊的黄酒,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
黄叶纷飞的时节,碧云飘悠的蓝天。
烽烟飘起,斥候发出作战的信号。
到了黄昏,在一个村子里面卸去行装,驻扎安营。
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个人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此调有平仄两体。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朔雁边:谓北方边地的大雁。
惨离颜:谓离别的筵宴上忧愁凄苦之形貌。
古戍(shù):指古代将士守边之处,筑有城堡、营垒、烽火台等。
斥堠(hòu):放哨,此处代指边关哨所。
解鞍鞯(ānjiān):谓卸去行装以驻扎安营。
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
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注释①谁:此处指亡妻。
②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③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④被酒:中酒、酒醉。
⑤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⑥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⑦消得:消受,享受。
赏析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
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翻译及赏析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钟汉良版纳兰性德影视剧照「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一首抒发对亡妻无限悼念之情的词。
词人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1浣溪沙纳兰性德(清代)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注释①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高摘:攀高折花。
③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④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⑤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参考译文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创作背景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
她是纳兰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有人说她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女人。
无论如何,她都是纳兰怀想一生的知音和伴侣:卢氏。
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
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
然而短暂的快乐也许就是为了让纳兰El后的回忆更为酸楚。
就在三年之后的康熙十六年四月,卢氏产下一子海亮。
约月余,卢氏因为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撒手人寰。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纳兰太伤心。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赏析《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本诗是一首相思之作,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表达了诗人对伴侣的思念。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篇1浣溪沙·庚申除夜纳兰性德〔清代〕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庚申(gēng shēn)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年)除夜。
“收取”句:明王次回《寒词》:“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
”这句说收拾起一切闲心,冷静下来,而思念之情却更浓烈了。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赏析: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一黎明的到来。
“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迹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迹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
在一片迹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
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
2024/1/27
14
2024/1/27
04
CHAPTER
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挖掘
15
2024/1/27
03
满族音乐元素的融入
纳兰性德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满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使得《浣溪沙》具有鲜明的满族音乐特色。
01
独特的满族风情
通过描绘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21
2024/1/27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纳兰性德官至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察勘疆界,并将沿途山川风貌及风土人情写进《渌水亭杂识》,其书法更是被誉为“清代书坛第一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蝶恋花·出塞》
20
2024/1/27
陈维崧《贺新郎·纤夫词》
纳兰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赏析
纳兰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赏析谁先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细思量。
杯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乍起,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
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与你诗词对垒,酒浓茶醉,胜如为你梳妆。
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却晓得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一首充满哀婉情感的作品,它借助独特的词牌背景、深情的意境描绘、精心选择的意象、以及巧妙的修辞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同时也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一、词牌背景与创作情境《浣溪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词牌,其格式灵活多变,既有四言、七言的交错,又有韵脚的变换,非常适合表达丰富多变的情感。
纳兰性德选择此词牌,无疑是希望通过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来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同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也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纳兰性德一生多情而不得,许多词作都是为抒发内心的痛苦和孤寂而作。
这首词也不例外,它反映了词人在某个特定时刻,面对西风独自凉的凄凉景象,所引发的深沉感慨。
二、情感表达与意境描绘在情感表达上,纳兰性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含蓄的悲凉情感。
他并没有直接表达内心的痛苦,而是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象,来间接地传递自己的情感。
如“谁念西风独自凉”一句,便以“西风独自凉”为引子,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既深沉又含蓄,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在意境描绘上,纳兰性德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营造一种哀婉的氛围。
他通过对秋风、黄叶、残阳等意象的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凄凉而又萧瑟的意境。
这种意境与词人的情感相互呼应,使得整首词更加动人。
三、意象选择与运用纳兰性德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精心选择了多个意象来表达情感。
如“黄叶”、“残阳”、“西风”等,都是具有悲凉色彩的意象。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的意象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的意象
意思是: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
自凉》,原文为: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败亡康熙年间。
卢氏的晚亡并使纳兰精神上受很大的压制,词人
为了倾注对亡妻深深的挽联,故作下此词。
思想主题:
词中缅怀前尘往事。
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写丧妻后的孤独悲凉;下阕写下思索中所回忆起的奇怪追忆,借予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写与亡妻往日的幸福
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获准开办。
全词生动的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的挽联之情。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年-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
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忌讳太子建华而更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
独具特色。
其词作现存首(一说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
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因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鉴赏诗词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鉴赏诗词清朝:纳兰性德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
上片写妻子既有才又多情可爱。
下片写妻子的娇美动人和与妻子相处的情景,充满了对爱妻卢氏的怜爱与赞赏。
全词清灵婉丽,完美地描绘了妻子的姣美姿态。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翻译/译文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
现在你把多情的心灵托付给了“我”。
在朦胧迷离的灯影里,你头上玉钗斜横,娇美的面庞上轻施淡妆,斜倚在枕函边上。
“我”只能脉脉地欣赏着你的美丽,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注释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这首词为四十二字。
②十八年:结婚时候纳兰妻子卢氏刚好十八岁。
在《仙吏传》(东方朔传)中记载,东方朔未死时候,曾对周舍郎说过:“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我,真正懂我的人只有太王公一个人。
”等到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得知此语,马上召唤太王公询问:“你知道东方朔吗?”太王公回答说:“不知道。
”汉武帝询问太王公才知,他很擅长星象观测。
他告诉汉武帝:“天上诸星都在,单独只有岁星十八年不见,今时才复见。
”听此,汉武帝仰天长叹:“东方朔在朕身边十八年,而朕竟不知他是岁星。
”然后,汉武帝神色凄惨,郁郁不乐。
③吹花嚼蕊: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④冰弦:琴弦。
据《太真外传》,拘弥国琵琶弦,为冰蚕丝所制。
⑤“紫玉”句:紫玉钗,辞出蒋防《霍小玉传》。
灯影背,汤显祖《紫钗记》:“烛花无赖,背银缸、暗擘瑶钗。
”⑦枕函:古以木或瓷制枕,中空可藏物,因称枕函。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创作背景这首词是纳兰写给妻子卢氏的。
应该是纳兰与卢氏新婚之时(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作。
纳兰性德《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纳兰性德《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泪浥红笺第几行,唤人娇鸟怕开窗。
那能闲过好时光。
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奈水沉香。
遍翻眉谱只寻常。
译文:泪水一次次滴湿准备遥寄相思的信笺,窗外有鸟儿娇声啼叫,却不敢开窗。
因为害怕想起以前与君共度的美好时光。
屏风上的金碧画变得令人厌看,缭绕的沉香也叫人不耐烦。
眉谱翻了又翻,心上人不在身边,对这一切都不能提起兴致了。
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
出生于满州正黄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赏析:这首词仍是从对面写起,写妻子对我之深切怀念。
她写信寄怀,但边写边流泪,以至无法写下去了。
于是又感到是处无聊,索寞情伤,无由排遣。
明明是我在思念妻子,却偏从设想中妻子念我写来,如此则更为深挚屈曲。
这首《浣溪沙》继承了传统诗词写作一大风格,便是情感女性化。
词人借所思念之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故虽词浅意显,仍是心思委曲,积思甚多,在情思上,可谓一波三折,别开生面。
从总体上看,全词在“怕”、“闲”、“厌”三阶段情感递进中上升。
上片“泪渑红笺”起首,基本奠定下来全词的格调。
“泪泡红笺”是一种情感的外放,在情感统摄上,有开门见山的优势。
接着写“娇鸟”、“唤人”,却“怕开窗”,这时,在情感的表现方式上,较之“泪渑红笺”,就显得内敛一些,用“怕”来表现内中矛盾,她大抵会黯然神伤:“此遭启窗看,只怕又是,一番空倚栏。
”接着情感益发收了一番,用了“闲”这看似无情感的词。
纳兰性德《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分类标签: 爱情诗悼亡诗作品赏析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词令家。
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是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这首《浣溪纱》就是其中的一篇。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
“被酒”即醉酒。
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
“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
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VS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纳兰性德的词作不仅在清代广为流传,而 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以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启 示着后人对人生、爱情、社会等方面的思 考。
后世对纳兰性德及其作品的评价和传承
文学评价
后世对纳兰性德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清代词坛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词作被誉为“清词 之冠”。同时,他的词作也被广泛选入各种教材和选本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汇报人: 2023-12-25
目 录
• 诗人简介与背景 • 《浣溪沙》词牌解析 • 意象手法与审美意境 • 主题思想及文化内涵 • 艺术特色与成就评价 • 知识拓展:纳兰性德其他作品欣赏
01
诗人简介与背景
纳兰性德生平事迹
01
02
03
出生及家庭背景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 正黄旗人,出生于一个显 赫的贵族家庭。
意象的象征与隐喻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 绪。例如,“残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落花”则隐喻着生命的短暂和青春的凋零。
审美意境营造方法论述
画面感的营造
纳兰性德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画意的审美世界。读者仿佛可以 看到那些“残阳”、“落花”、“飞絮”在眼前飘舞,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遐想。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还常常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如倒叙、 插叙等,使得作品在结构上更加巧妙,增强了艺术效果。
成就评价及影响意义
01 02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清代词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词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
浣溪沙纳兰性德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是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全词共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都是以“还似旧时游上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开头,呈现出纳兰性德对于过去的怀旧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
的憧憬。
这里就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词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于逝去时光和过去青春岁月的深刻怀
念之情,词中“还似旧时游上苑,曾逢桂花一洒然”表现了他曾经在游玩
的场所上苑中看到的桂花之景,十分怀念这个曾经的经历。
而后第三、第
四句“游人犹倚画栏干,风送香裳遥相见。
”给人悠远唯美的感觉,让人
能感受到纳兰性德怀念过去的心情。
然后,在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句话,纳兰性德表达了他
当年的自我感觉,也是他过去青春时光所能给他的最好印象。
那个青春时代,是自己成长的时光,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的自己浑身散发
着青春的光芒,是多么的出色,这也是他回想起来时与别的同学来对的所在。
最后,这首词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一句话“长
夜梦回巴山重,梦中岂有他乡?”表明了他追求的是人生的极致,是自己
的后半生能够处在美好的生活状态中,能够时时刻刻享受生活的精彩与美好。
整首词词意清晰,气韵深远,让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纳兰性德自身美
好的情感体验和无尽的爱恋之情,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不断进步和成长、不
断追求美好与享受生活的精神鸡汤。
浣溪沙赏析 纳兰性德悼亡词赏析
纳兰性德悼亡词赏析——《浣溪沙》据统计,纳兰性德现存词作共348首,其中悼亡词约61首,每首都有不同的柔情、每首都展现着不同的凄凄惨惨戚戚和肝肠寸断的切实情感。
王国维曾评价纳兰性德说“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擅用意向,多爱借物抒情,此物又常见为花。
情真意切景真作为纳兰词中显著的特征之一,意象的灵活运用功不可没。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的合欢,“杨花糁径樱桃落”的杨花……在《浣溪沙》中,花的意象更是应用的绝妙。
“抛却无端恨转长, 慈云稽首返生香。
妙莲花说试推详”《浣溪沙》创作于纳兰性德妻子逝世一周年之际,此时的他尚未走出爱妻亡故的阴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发妻,柔肠似水、情意绵延。
这句词初读时情感已然浮于纸上,表达词人想要抛却烦恼、烦恼却挥之不散,无端而生的愁思日渐绵长。
于是怀着慈悲的心怀,日日向神佛稽首跪拜,祈求得赐传说中聚窟州神鸟山上返魂树所提炼的惊魂香,盼望爱妻能够起死回生。
词作中记叙了自己日夜推究佛门法经,此处以“莲花”借比莲华,引申至佛门妙法之上,表面借莲花抒情,有彰显爱妻纯净、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实则效仿寻常老百姓诵读《妙法莲华经》,将心意嘱托于宗教信仰,展现对凡间众生日日发愿却不得爱妻归来的悲痛。
结尾以“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把心中的抑郁、苦闷和孤寂情感推向极致,表现以祈求的方式求上天垂怜的无助。
文字不带一个情字,却将情深意笃的过往情意展现的淋漓尽致。
纳兰词受其爱妻早逝影响,整体基调都絮绕着哀怨与悲伤,也因此成就了他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独特词作特色。
传统诗词作者常用合欢表现情比金坚、用莲花彰显清雅高洁、用杨花喻示季节,但纳兰性德不同,在他的词作中常用花来寄托对亡妻的思想。
“花娇嫩”、“花感伤”、“花无力且无助,不得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才借花哀悼,将个人情感与宗教佛法相结合,反复诉说、直抒胸臆。
综上所述,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悼亡词中意象的选取源自对自我生平经历和情感经历的哀悼, 也正是这些经历催生他创作出精彩的悼亡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 纳兰性德(1655-1685),满 ), 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 很高的声誉, 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 史上,也以“纳兰词” 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 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 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 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 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 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 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 却向往平淡的经历。 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 的生活环境与背景, 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 人的超逸才华, 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 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 的艺术风格。 的艺术风格。
The end
•
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 的追忆。被酒”即醉酒。 的追忆。被酒”即醉酒。春日醉 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 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 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 莫惊” 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 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 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 关爱备至。 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 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 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 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 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 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 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 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 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 赌书泼茶”的典故。 妇“赌书泼茶”的典故。一句 甘心老是乡矣” “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 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 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 纳兰以赵明诚、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 己与卢氏, 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 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 情并茂的妻子的无哀伤。 情并茂的妻子的无哀伤。他只有 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 当时只道是寻常” 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 字读来为之心痛, 字读来为之心痛,对此人来说更 是字字皆血泪。 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 景,在卢氏逝世后却了纳兰心中 美好的追忆。 美好的追忆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释】 注释】 萧萧:意比黄叶簌簌落下的样子。 萧萧:意比黄叶簌簌落下的样子。 疏窗:是有花纹镂空的窗子, 疏窗:是有花纹镂空的窗子,较之闺阁绣窗花纹会 比较古朴。 比较古朴。 沉思:一句,语自五代李洵的《浣溪沙》 沉思:一句,语自五代李洵的《浣溪沙》:“暗思 往事立残阳” 容若翻作“ 往事立残阳”。容若翻作“沉”字,更有追念的意 那些往事是心絮沾泪,竟自沉沉不去。 味。那些往事是心絮沾泪,竟自沉沉不去。 被酒:中酒,醉酒,解做薰然。 被酒:中酒,醉酒,解做薰然。 赌书消得泼茶香” 用的是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 “赌书消得泼茶香” 用的是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 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 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 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 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 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纳兰用此典表示自己和卢氏 也曾如此志趣相投,互亲互爱。恩爱情景宛然若现。 也曾如此志趣相投,互亲互爱。恩爱情景宛然若现。
•
开篇“西风” 开篇“西风”便已奠 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独自凉” 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 无人念及, 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 谁念”的诘问。 “谁念”的诘问。仅此起 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 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 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 又生无限感伤, 伤心人” 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 疏窗” 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 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 黄叶” 静。“西风 ”、“黄叶”、 疏窗” 残阳” “疏窗”、“残阳”、 沉思往事”的词人“ “沉思往事”的词人“残 陷入无限的哀思。 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