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XXX

目录

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水污染处理设备及工艺演示实验 (3)

实验三混凝实验 (4)

实验四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6)

实验五水中氨氮的测定验 (7)

实验六离子交换实验 (9)

实验七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10)

实验八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1)

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自由沉淀、基本概念以及沉淀规律的理解。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

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四类。当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不高时,在静沉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干扰、碰撞,呈单颗粒状态下沉,这种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的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的沉淀柱内进行。为使沉淀颗粒不受器壁的干扰,沉淀柱的直径一般应不小于100mm 。

如果沉淀柱的有效水深为H ,如图1-1所示,通过不同的沉淀时间t ,可求得不同的沉速u ,u=H/t 。如沉淀时间为t ,相应的沉速为u 0,则颗粒的去除率由两部分构成:沉速u ≥u0颗粒能全部去除,去除率为E 1;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能部分去除,去除率为E 2,则E=E 1+E 2。设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为P 0,其中某一种沉速为u i 的颗粒的去除百分数为u x /u 0,则所有沉速小于u 0的颗粒u i 的去除百分数即

E 2=

沉速u ≥u0颗粒所占的百分数为1―P 0,E 1=1―P 0,则总去除率:

但沉速小于u0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P 0不易统计,故E 2较难计算。实验中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去除率的计算。

经研究,可以从有效水深内的上、中、下部取相同数量的水样混匀后求出有效水深内

(污泥层以上)的平均悬浮物浓度。或者,为了简化,可以假定悬浮物浓度沿深度呈直线变化,这样,将取样口设在沉淀柱中部0.5H 处,则该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可近似地代表整个有效水深内的平均浓度,据此计算出沉淀时间为t 时的沉淀效率。在不同的沉淀时间t 1、t 2、……分别从中部取样,测出其悬浮物浓度C 1、C 2……,并量出水深的变化H 、H1……(如沉淀柱直径足够大,则水深变化可忽略不计),可计算出u 1、u 2、……(等于H/t 1、H 1/t 2……),根据所测数据可绘制出时间~沉淀效率(t~E )曲线、颗粒沉速~沉淀效率(u~E )曲线。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 沉淀实验筒:直径Ф100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筒底的距离)1800mm 。

2. 浊度仪;

3. 秒表。

四、实验材料 高岭粘土配水。

五、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高岭土,加入沉淀实验筒中,高岭土配制浓度为100mg/L ;

2、充气搅拌约5min ,使水样中悬浮物分布均匀;

3、 静置观察沉淀现象;

4、 分别在沉降0、10、20、30、4

5、60、90min 后,从实验筒中部H/2取样口取样,每次约100mL 左右(准确记下水样体积)。取水样前要先排出取样管中的积水约10mL 左右;

5、 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浓度,以mg/L 计。测定每一沉淀时间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方法如下:首先调烘箱至105±1℃,叠好滤纸放入称量瓶,打开盖子,将其放入105℃烘箱中至恒重,称取重量,然后将恒重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称量瓶中,称其悬浮物的重量(还00p i i u dp ⎰00000000

111p p i i i i u p (p )dp (p )u dp u u =-+=-+⎰⎰

要重复烘干至恒重的过程)

6、计算不同沉淀时间t时水样中的悬浮物浓度C、沉淀效率E以及相应的颗粒沉降速度u,画出E~t和E~u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填写实验记录表1-1

七、思考题

1. 简述静置沉降实验的意义。

2. 简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的作用和停留时间。

实验二水污染处理设备及工艺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各种水处理模型的观察,加深对给水、排水工艺中各种处理构筑物的认识;

2、通过对各种水处理模型模拟运行情况的观察,加深对各种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构筑物运行情况的学习。

二、实验原理

1、模拟滤池实际运行情况;

2、模拟沉淀池实际运行情况;

3、模拟气浮池实际运行情况。

三、实验装置及仪器

1、滤池模型3套

2、沉淀池模型2套

3、气浮池模型1套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各类模型的结构及工艺特征;

2、实际运行各类模型,连续进出水,观察其运行情况及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任选两种水处理模型,绘制模型工艺详图;

2、用文字描述所绘两种水处理模型的工作、运行情况;

3、对比模型与相关教材中所述的实际构筑物的异同点。

实验三混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2、学会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的基本方法;

3、测定计算反应过程的G值和GT值,是否在适宜的范围内。

二、实验内容

(1)最佳投药量的确定;(2)最佳pH的确定。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1台。2.PH酸度剂1台。3.光电浊度计1台。4.温度计1支,秒表1块。5.1000ml烧杯6个。6.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一支。7.200ml烧杯1个,吸耳球等。8.1%FeCl3溶液500 ml。9.实验用原水。10.注射针筒。11.盐酸10%,NaOH溶液10%溶液500 ml各1瓶。

四、实验原理

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是使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除去的。因为水中胶体颗粒微小、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胶粒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因此可在废水中预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并提供胶粒碰撞的动能,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再加以分离除去。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投加量不足不可能有很好的混凝效果。同样,如果投加的混凝剂过多也未必能得到好的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12 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如A12(S04)3、FeCl3后,生成的A1(ⅠⅠⅠ).Fe(ⅠⅠⅠ)化合物对胶体的脱稳效果不仅受投加的剂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影响,还受水的pH值影响。如果pH值过低(小于4),则混凝剂水解受到限制,其化合物中很少有高分子物质存在,絮凝作用较差。如果pH值过高(大于9-10),它们就会出现溶解现象,生成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也不能极好发挥絮凝作用。投加了混凝剂的水中,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这时,水流速度梯度G值的大小起着主要的作用。

五、实验步骤

1、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

(1) 测定原水的浊度、PH值和水温。

(2) 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方法是通过慢速搅拌烧杯中200mI原水,并每次增加0.5ml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3) 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步骤3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1/4 作为1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2倍作为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相等的方法求出2-6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分别加入1-6号烧杯中。

(4) 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300r/min,中速搅拌5分钟,转速约10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转速约50r/min.

(5) 关闭搅拌机、静止沉淀l0分钟,用50m1注射针简抽出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放入200mI烧杯,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 2

2、最佳pH值实验步骤

(1) 取6个1000m1烧杯分别注入1000ml原水,置于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2) 确定原水特征,测定原水浑浊度、pH值、温度。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最佳投药量实验相同

(3) 调整原水pH值:用移液计依次向1号、2号、3号、4号装有水样的烧杯中分别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