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栽蒜苗(一)》(北师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六章第二节《栽蒜苗一》。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栽蒜苗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栽蒜苗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蒜苗、栽蒜苗的工具和一些图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如何栽蒜苗,让他们观察并注意栽蒜苗的步骤和技巧。
2. 讲解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我会详细的讲解栽蒜苗的步骤,包括如何挖坑、如何放置蒜苗、如何填土等,让学生们明白栽蒜苗的技巧。
3. 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我会给学生们一些蒜苗,让他们自己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并教会他们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
4. 栽蒜苗实践:学生们自己动手栽蒜苗,我会巡回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栽种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板书,列出栽蒜苗的步骤和技巧,以及如何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回家后,尝试自己栽种一些蒜苗,并记录下栽蒜苗的步骤和技巧,以及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答案:栽蒜苗的步骤和技巧,以及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栽蒜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计算蒜苗的株距和行距。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直到他们完全明白。
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们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使蒜苗生长得更好,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践尝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有效地展示栽蒜苗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栽蒜苗的实践活动,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测量、统计等,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通过对蒜苗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蒜苗的生长过程2. 测量蒜苗的高度3. 统计蒜苗的生长情况4. 分析蒜苗生长的影响因素5. 团队合作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活动法:通过栽蒜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蒜苗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数据分析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蒜苗的生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栽蒜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3. 观察记录:引导学生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4. 数据收集:指导学生测量蒜苗的高度,收集蒜苗的生长数据。
5. 数据整理: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蒜苗生长数据进行整理,如填写统计表等。
6.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蒜苗的生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高度、生长速度等。
7. 分享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蒜苗生长情况,以及数据分析的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生长的观察和记录、小数的认识以及小数的基本运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结合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栽蒜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栽蒜苗的过程。
2.小数的认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栽蒜苗的过程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小数的意义。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小数的认识和运用。
4.采用讲解法,讲解栽蒜苗的过程和小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种子、栽种工具等。
2.准备小数相关的学习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引导学生关注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栽蒜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蒜苗种植实践,亲身体验栽蒜苗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拓展(10分钟)讲解小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栽蒜苗的过程和小数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小数的知识。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栽蒜苗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栽蒜苗的基本步骤,学会测量和记录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栽蒜苗的基本步骤,包括选种、浸泡、播种、浇水、施肥等。
2. 学习测量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如高度、数量等。
3. 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栽蒜苗的基本步骤、测量和记录数据、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分析。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栽种蒜苗,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栽蒜苗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栽蒜苗活动,教师示范栽种方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
3. 数据测量与记录:教会学生如何测量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如高度、数量等。
4. 影响因素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成果展示与交流:各组展示栽种成果,分享观察和记录的数据,交流栽种心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栽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观察并记录家中栽种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
2. 收集有关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栽种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数据记录准确性:检查学生记录的生长数据是否准确,评估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的生长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统计方法,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于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统计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栽蒜苗的过程,掌握蒜苗的生长特点,学会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的生长特点,图表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栽蒜苗的过程和统计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栽蒜苗的植物盆栽、尺子、笔记本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栽蒜苗的植物盆栽、尺子、笔记本等。
3.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蒜苗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栽蒜苗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蒜苗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蒜苗的生长特点。
栽蒜苗(一)(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栽蒜苗(一)——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和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栽蒜苗的基本过程。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栽蒜苗过程中的数学原理。
2.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栽蒜苗的课件、教具、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栽蒜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栽蒜苗?栽蒜苗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栽蒜苗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选种、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环节。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栽蒜苗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运用数学知识?2.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在栽蒜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测量、计算、统计等。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分组布置任务:每组栽种一定数量的蒜苗,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每株蒜苗的平均高度。
2. 学生分组进行栽蒜苗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汇报实践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和数学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栽蒜苗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测量、计算、统计等。
【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计算它们的平均高度。
2.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可以用到数学知识?【板书设计】1. 栽蒜苗的基本过程:选种、播种、施肥、浇水、除草。
2. 数学知识在栽蒜苗过程中的应用:测量、计算、统计。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栽蒜苗(一)教案:栽蒜苗(一)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栽蒜苗(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蒜苗的生长情况观察和数据记录。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描点法来绘制蒜苗的生长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学会使用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3. 培养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使用描点法绘制蒜苗生长曲线图。
难点:如何准确地记录和描点蒜苗的生长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蒜苗生长视频、蒜苗生长数据表格;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播放一段蒜苗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蒜苗的生长情况。
然后,我向学生们展示一张蒜苗生长数据表格,并提出问题:“你们能观察到蒜苗的哪些生长变化?”3. 实践: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蒜苗生长数据,使用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们解决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练习:学生们独立完成几道有关蒜苗生长曲线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的步骤3. 蒜苗生长曲线图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并使用描点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的方法。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予个别指导。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栽蒜苗(一)》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栽种蒜苗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蒜苗的生长过程2. 栽种蒜苗的方法3. 观察记录蒜苗生长情况4. 分析蒜苗生长数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栽种蒜苗的基本方法,观察记录蒜苗生长情况。
2. 教学难点:分析蒜苗生长数据,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和栽种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动手栽种蒜苗,观察记录生长情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讨论。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2. 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特点。
3. 讲解栽种蒜苗的方法:详细讲解栽种蒜苗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栽种蒜苗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观察记录:指导学生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要求详细、准确。
6. 分析讨论:分组对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讨论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作业:布置观察记录和分析讨论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栽种蒜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栽种蒜苗的方法,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加强观察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的第二节《栽蒜苗(一)》。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主动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2. 能够通过整理数据,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3. 能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难点:如何准确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蒜苗生长情况的PPT,蒜苗生长情况的图表。
2.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的PPT,让大家初步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
2. 讲解知识点: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份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并讲解如何整理数据,用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让大家自己尝试整理数据,用图表来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栽蒜苗(一)1. 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图表的表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下蒜苗的生长情况。
2. 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答案: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下的蒜苗生长情况。
2. 学生选择的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尝试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尝试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栽蒜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理解栽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测量、计算、数据分析等,对栽蒜苗的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栽蒜苗的过程及生长周期的观察与记录。
2. 栽蒜苗所需材料的准备与操作方法。
3. 栽蒜苗生长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4. 栽蒜苗生长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栽蒜苗的生长过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栽蒜苗生长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栽蒜苗的相关知识、教学PPT、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栽蒜苗所需的材料(蒜头、容器、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栽蒜苗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 讲解栽蒜苗的过程及生长周期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栽蒜苗的生长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栽蒜苗实验,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学生分组收集栽蒜苗生长的数据,如高度、叶片数量等。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 学生分享数据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与拓展-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栽蒜苗生长过程的认识。
-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并记录家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
栽蒜苗(1)(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栽蒜苗(1)——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和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栽蒜苗的基本过程2. 蒜苗的生长特点3. 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蒜苗的特点。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蒜苗是怎么来的吗?”引发学生思考。
二、栽蒜苗的基本过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包括选种、浸泡、播种、浇水、施肥等步骤。
2. 教师演示栽蒜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三、蒜苗的生长特点(5分钟)1. 教师讲解蒜苗的生长特点,包括生长周期、适宜生长环境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蒜苗的生长特点。
四、数学知识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种100棵蒜苗,需要多少蒜头?”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得出答案。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分发蒜头和种植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栽蒜苗的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和数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体验和收获。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对栽蒜苗的基本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的总结与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2. 蒜头和种植工具3. 教学PPT【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2. 在实践操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
栽蒜苗(一)(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蒜苗生长速度可以用来评估蒜苗的营养价值
③蒜苗生长速度的实验与观察
-实验目的:观察蒜苗的生长速度
-实验步骤:
1.种植蒜苗
2.定期测量蒜苗的高度
3.记录测量数据
4.计算蒜苗的生长速度
-观察重点:蒜苗的生长速度、形态变化、颜色变化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第一天,蒜苗的高度为3厘米;
第二天,蒜苗的高度为6厘米;
第三天,蒜苗的高度为9厘米。
请计算蒜苗每天的平均生长速度。
答案:
蒜苗每天的平均生长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平均生长速度= (第三天的高度-第一天的高度) / (第三天-第一天)
将给定的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
平均生长速度= (9厘米- 3厘米) / (3 - 1)
3.教学难点
(1)栽蒜苗的数学问题。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栽蒜苗的数学问题。
(2)教师准备:课件、蒜苗、尺子、剪刀等。
5.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栽蒜苗的数学问题。
(2)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让学生动手栽蒜苗,验证数学问题的正确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栽蒜苗的过程。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了解栽蒜苗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2)实验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栽蒜苗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数学问题的正确性。
(3)游戏活动
教师设计有关栽蒜苗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栽蒜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4)小组讨论活动
(7)游戏法
教师设计有关栽蒜苗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栽蒜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栽蒜苗(一)》是一个涉及数学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本次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操作中逐渐掌握数学运算的方式和规律。
2. 相关知识点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整体与部分、面积的估算、数学运算(加减乘除)。
3.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掌握面积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课件和投影设备。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 10 元钱,用于后续的实践操作。
•准备一些栽蒜苗的图片或视频,以启发学生思考。
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栽蒜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栽蒜苗的过程中,有哪些数学知识点可以运用?•可以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 实践操作教师向学生们分发钱币,每个学生各自拥有 10 元钱,并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视频所示的园地面积大小,去购买苗木,组成一块园地。
•学生可以一次性买几株苗木?•土地面积是如何估算的?•买入苗木的数量和总价与实际园地面积有何关联?(3) 操作分析进行操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购买苗木的方式和数目是如何影响园地的方式?•怎样使得园地的面积缩小?•如果再继续购买苗木,园地的面积又会如何变化?(4) 探究在操作和分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和总结相应的运算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数学运算的方式和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可结合部分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进行一些计算练习:•当园地的面积已经确定时,如何能够控制苗木的数量、规模和价格?•如果园地面积有一定的变化,如何计算出购买苗木的总数量和总价钱?3.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掌握数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栽蒜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包括种植、发芽、生长等阶段。
2.观察与记录:学生分组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并定期记录蒜苗的高度。
3.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高度、制作折线图等。
4.应用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2.难点: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蒜苗种植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观察和分析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种植的材料和工具,如蒜苗、花盆、土壤等。
2.准备记录蒜苗生长的表格和数据处理软件。
3.准备与蒜苗生长相关的问题和应用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知道蒜苗是由蒜瓣发芽生长而来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栽种蒜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蒜苗的生长过程2. 蒜苗的栽种方法3. 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栽种蒜苗,亲身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引导学生说出蒜苗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和栽种方法(1)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是由蒜瓣发芽生长而来的。
(2)讲解蒜苗的栽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栽种蒜苗。
3. 动手栽种蒜苗让学生亲自动手栽种蒜苗,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4. 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1)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
(2)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并记录自己栽种的蒜苗的生长情况,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撰写一篇关于蒜苗生长的小短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栽蒜苗的生长过程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栽蒜苗的生长过程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栽蒜苗的生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栽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和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栽蒜苗的生长过程,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理解栽蒜苗的生长规律,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栽蒜苗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减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栽蒜苗的视频或图片,展示蒜苗的生长过程。
2.准备一些实际的蒜苗,让学生观察和操作。
3.设计相关的游戏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栽蒜苗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蒜苗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蒜苗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际的蒜苗,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蒜苗的生长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蒜苗的生长是有规律的,每天都在变化。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栽蒜苗成长记”的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北师大版(2023秋)
-理解和使用图表中的坐标轴和刻度,正确绘制条形图和折线图。
-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在合作交流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并达成共识。
具体举例: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坐标轴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数据正确标出刻度,避免出现错误。
-学生可能难以从图表中直接看出数据的趋势和差异,需要引导他们如何观察和分析图表中的关键信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整理与表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栽蒜苗一》这节课的教学后,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我注意到在导入新课的环节,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种植植物的经历,确实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个环节让我意识到,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条形图和折线图的绘制方法掌握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和演示这些图表的绘制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中采用更多互动性强的方法,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数据收集是我们记录观察到的信息,而整理则是将这些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技能对于理解世界和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蒜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环境;2.能进行简单的蒜种植操作;3.学会对蒜苗进行观测和分析,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4.学会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提高总结能力。
二、教学内容1.蒜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2.蒜的生长要求;3.蒜的种植方法;4.蒜苗观察和分析;5.蒜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三、教学准备1.蒜苗;2.大号花盆或者花坛;3.泥土或者种植土;4.水壶;5.手套、园艺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植物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复习植物学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光、温度、土壤、水、营养等,导入本课内容。
2. 蒜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1.形象化的展示蒜的种植场景、蒜的生长过程;2.讲解蒜的生长环境要求,例如光照、温度等;3.与学生一起讨论蒜的生长过程,了解蒜从种子到成长状态所需的时间,以及生长的特点。
3. 蒜的种植方法1.教师向学生展示培育蒜苗的过程;2.讲解如何培育并种植蒜苗;3.让学生动手尝试种植蒜苗,并指导学生注意种植的细节。
4. 蒜苗观察和分析1.教师向学生展示蒜苗地域;2.让学生分析蒜苗植株外形、生长状态等;3.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蒜苗生长过程,并提出有关生长、外形变化等的问题;4.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
5. 蒜的实验记录和总结1.让学生记录自己对蒜苗的观察结果;2.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归纳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和结果;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有关蒜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种植方法、观察及分析,以及实验记录和总结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但是,今天的讲解或者展示方面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尤其是引导学生分析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通过栽蒜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蒜苗的生长过程以及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栽蒜苗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的生长视频或图片,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栽蒜苗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3.准备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蒜苗的生长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蒜苗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蒜苗的生长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例如,每天蒜苗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
同时,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如:“你们发现蒜苗的生长有什么规律吗?”“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自己栽种蒜苗,并记录生长数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材提供了“栽蒜苗”的情境,让学生栽还是不栽?不栽,直接提供数据,学生可以快速完成统计图,但是学生错过了一次亲身体验,把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结合的经历。
所以有必要栽,关键是如何赋予“栽”的活动数学内涵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教学过程:片段一:课前准备,“操作”中激活经验上课前15天,我准备让孩子们栽蒜苗了,为了保证“栽”效果,我决定来个激将法。
师:同学们,15天后我们要学习“栽蒜苗”,你们说栽还是不栽?(我故意拖着嗓音说)“栽!”,“当然栽”。
看到高举的小手,我心里偷乐。
(目的达到了)我再推波助澜:“真的栽?要求很高的。
”学生齐说:不怕!我趁机出示活动要求:1、向家长请教栽养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保证蒜苗健康成长。
2、每天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蒜苗生长的高度。
3、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布置了,我真不敢马放南山,我不时询问孩子栽得情况,关注着进展。
几天后,“我的长出多高”,“你的蒜苗怎样”,成了孩子们课间交流的话题。
看来,万事悄悄具备,只待上课那一刻。
【我的思考】通过“栽蒜苗”活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提前进入了学习,在数据观察、收集、整理中,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结合,赋予“栽蒜苗”活动数学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栽蒜苗(一)》
本节课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交流实验观察记录的数据;第二步是将各小组记录的数据填入统计表;第三步是讨论如何将所得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感悟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在上节课,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认识了“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感悟到“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巩固练习,促进学生学会读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
【教学难点】
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14天前,老师交代大家栽蒜苗并进行记录,完成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那到今天
同学们的蒜苗长得怎么样呢?
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小蒜苗的生长情况。
师:因为同学们不好将家里的小蒜苗带到学校里来,所以老师让同学们将小蒜苗的生长情况记下来,同学们是怎么记录的呢?(板书课题:栽蒜苗(一))
[设计意图]利用自己栽蒜苗的生长情况收集数据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新知探究
(一)交流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
师:同学们栽种的蒜苗生长情况如何呢?请大家把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准备如何整理数据。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是如何收集数据的以及准备怎样整理数据。
生1:可以把每个人栽的蒜苗长了有多高放在一起看一看。
生2:可以把蒜苗从第1天到第14天的生长记录情况制成统计表。
师:你们小组内谁栽种的蒜苗长得更好呢?想知道谁的蒜苗高,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汇报。
生:可以统计同一天小组内所有同学栽种的蒜苗的高度,再进行比较。
师:这个统计方法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将你们小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14天后的高度整理成统计表。
组织学生填表,汇报填表情况。
生:我们组一共有6名同学,14天后蒜苗的高度分别是23厘米、26厘米、22厘米、24厘米、20厘米、25厘米。
将数据填入下表。
(二)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谁栽种的蒜苗第14天时长得最高呢?
生:可以用到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比较出它们相差多少。
(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的统计图)
教师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张8×12的格纸,学生在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统计图。
一会儿的时间学生就有的讨论,有的开始举手了。
生:老师这方格纸的格子不够画。
师:问题提得好,其他同学的方格纸够吗?
生:我们组的也不够。
师:有没有其他方法?(组织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不要急着汇报)
生:我们组的同学又往上面画了格子。
师:那你的方格纸1格就表示1厘米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小组同学讨论,想出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师小结:画统计图最关键的是要选好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如果数据很大,每一格表示的单位就多,如果数据小,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少,还要把统计图的纵轴上的数字填写完整。
(板书)
学生继续制作统计图,师巡视指导,最后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 特意让学生在画统计图的时候遇到新问题“格子不够了”,让学生带着这种疑问自己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自己在想办法的过程中把问题解决了。
从具体到抽象,数学知识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提升。
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解决问题的勇气与信心。
师:我们现在再来欣赏一下各组的作品。
怎么样,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我们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蒜苗的高度时,有什么好处?
生1:一眼就能看出谁的蒜苗高,谁的蒜苗矮。
生2:很形象,很直观。
师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 下面是2012年第14届伦敦残奥会部分国家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情况的统计图。
(1)1格表示多少枚金牌?
(2)哪个国家体育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最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四(2)班数学测验成绩情况统计图
(1)数学测验成绩是优的学生有( )人。
(2)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3)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哪两个等级。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谁能说说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关键的是什么?
生:画条形统计图最关键的是要选好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量,如果数据很大,每一格表示的单位量就多;如果数据小,所表示的单位量就少。
条形统计图能够比较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师: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用哪些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用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设计意图]一改以往一开始就创设情境的模式,利用上节课的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思维碰撞中学习新知,进而掌握知识。
二、新知探究
(一)研究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出示笨笨鸡场一个星期卖出鸡蛋的统计表)
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生:卖出鸡蛋的统计表的特点是数据大。
师:每天卖出的鸡蛋都是数以百计,根据数据特点应该选择什么单位制作统计图呢?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师小结:当把较大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时,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量,这样既能简化画相应统计图的过程,也不影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出示教材两个统计图) 上星期卖出鸡蛋数量统计图
上星期卖出鸡蛋数量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两个统计图,两个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第一个统计图是象形统计图,第二个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示数据的统计图。
(板书)
师: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表绘制两种统计图,指名展示。
学生汇报制作统计图的方法。
师:这两种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根据所给数据,一个单位长度可以表示较大的数量。
生2: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一组数据,只是表示的形式不同。
师:联系实际,我们可以收集哪些数据来制作条形统计图呢?
……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让学生再一次经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1题。
再次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比一比,谁完成的统计图更好?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制作过程。
2.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2题。
把较大数据的统计表画成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一格代表几个单位量。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 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