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2012年湖南学院学报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是师范院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积淀、

凝聚、传承并发展的具有师范校园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行为方式以及保障制度的总和[1]。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具有教师教育性、人文性、传承与创新性等特点,渗透在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对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当前,由于科学规划不够、有效管理和品牌意识不到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呈现出校园文化活动日益多元丰富与品牌树立甚少、参与者盲从的矛盾现象。因此,

如何根据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针对现状,运用有效策略,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适应新时期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坚持“教师教育性”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教师教育性首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化培养上。师范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场所[2]。师范院校比其他各类学校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特殊优势。正是基于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这一强项与优势,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呈现出教师教育的特点,并对所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功能。坚持教育教育特点成为办好师范院校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体现“人文性”与其他院校相比,师范院校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表现出浓烈的人文气息。师范院校校园文

化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师化”[3]

。无

论在校园精神层面,还是在校园物质层面(校园环境),还是校园行为层面(校园活动),都要对学生进行

“师魂”(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教育观和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师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及“师人”意识(在传授知识中去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去创新、创造和创业)的培养。因此,师范院校的校园景点大多蕴含传统师德观,洋溢着尊师重教的人文主题。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

“青年毛泽东铜像及纪念馆”、陕西师范大学的

“积学堂”、华中师范大学的“博雅石”等。另外,在开展的培养师范技能的各项文体活动中也将“尊师爱教”“崇尚师德”“为人师表”等思想主题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袁向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具有教师教育性、人文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等特点,渗透在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活动中,

对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缘于转型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之间矛盾,品牌意识缺乏,主体结构缺位,合力缺乏,重建设轻管理,功利性色彩渐浓等因素影响。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规划与队伍建设,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和师范意识,优化校园文化管理及学术文化内涵,打造校园文化的师范品牌及特色,才能积极创建良好的师范校园文化,

适应新时期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31X (2012)06-0044-04

收稿日期:2012-08-26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XYS11Z12)

作者简介:袁向荣(1972—),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

2012年12月第12卷第6期

Dec.2012Vol.12,No.6

JournalofHunanFirstNormalUniversity

湖南学院学报44

第6期2012年

渗透在各个环节中。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应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4]。在校园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上,不容置疑地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创新和发展。既不是照搬照抄式地沿袭过去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全部,也不是全丢弃传统师范教育过程中优秀的校园文化经验。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将学校传统、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校园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创造和选择吸收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潮、新观念、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不明,趋同化现象严重,存在诸多问题。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开展“多”,师范品牌打造不“精”

许多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内容偏窄,层次偏低[5]。时尚娱乐型校园文化活动偏多,而师范性、学术性、思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偏少,常被一时的世俗文化,如选秀热、舞会热和畅销书热等充斥其中。另外,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常出现趋同的倾向,有些活动方式存在“跟风”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创新性与创造性不足。更有些师范院校自身“师范”意识不强,没有发挥教师教育的优势,缺乏品牌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忽略了对师范生师德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作用,无法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目标定位和发展趋势。身为师范院校,却要淡化师范特色,肯定得不偿失。

(二)活动组织面向“部分”,关注学生“整体”不够

在活动组织上大多数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够。这一现象,导致校园文化形式上搞得丰富多样,红红火火,但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团委、学生会的干部成为校园文化组织者,而意识与思想的局限,使得他们大多切合自身的喜好和优势来规划、设计校园活动,缺乏整体全面的考虑。尤其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进行前期的调查分析更是甚为少见,校园文化活动常常难以引发或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成了少数人的活动。许多学生越来越“被迫”与校园文化保持距离,无法融入,更难以在校园文化中锻炼、提升自己。

(三)活动内涵流于“娱乐性”,“学术性”氛围不强

从活动内涵上分析,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难觅;娱乐型活动较多,科技型活动较少;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培育;重显性文化,轻隐性文化。有的师范院校大张旗鼓地进行物质文化建设,但缺乏对物质文化内在精神意义的发掘,缺乏对隐性文化教育意义的探讨;较少或忽略“学术性”活动,校园中学术氛围不高,学习气氛不浓,钻研能力差,甚至出现“师范性”与“学术性”活动对立的现象。校园文化内涵相对贫乏,文化形态低层化,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四)活动参与对象学生“多”教师“少”,科学指导不力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既包涵了学科、课程设置、文化活动等显性内容,也包涵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观等隐形内容。这些内容的完成与体现需要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而当前的校园文化主体常局限于少数思政管理人员及部分学生群体,校园中的其他成员尤其是专业教师常被轻视或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积极性、主动性大受限制。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往往呈现的是学生参与多,教师参与少的局面,并由此导致活动过程指导缺乏,活动效果疏于评估。

(五)活动管理及规划“局限性”强,“指向性”不明

目前,我国许多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常认为只是思政部门的事而与教学部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因此,部门合力的缺失,常使得师范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常出现局限性,缺乏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相适切的建设思路,常常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科技活动等分离开来,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盲目性。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学术方向、课程选择及教学方式等都要以大众化教育的理念和标准来规范;二是师范教育逐渐向教师教育的转型使得师范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从封闭独立走向开放多元,这就要求

袁向荣: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