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德育教案《爱惜粮食》
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通用6篇)
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百科: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小班社会领域爱惜粮食教案2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小班爱惜粮食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2、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知道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旧中国饥荒”组图;“袁爷爷”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组图;“珍惜粮食”组图。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由来。
——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吗?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1、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引导幼儿感知当下生活的幸福。
——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有大米吃吗?小结:以前,因为水稻产量很低,很多人没有米饭吃,常常挨饿。
2、出示组图“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后来,有位厉害的老爷爷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就是袁隆平爷爷。
为了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小结:袁隆平爷爷常常顶着太阳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研究水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水稻。
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改进后,袁隆平爷爷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
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1、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不仅研究水稻很不容易,种植水稻、收获大米也非常辛苦。
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2、出示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由来。
——种植水稻要做哪些事情呢?——水稻成熟后是怎么变成大米的呢?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插秧、除虫、除草、施肥等过程,等待水稻成熟;水稻成熟后,还要进行收割、干燥、去壳才会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3、出示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看看图片上农民们正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插秧/打农药/收麦子的呢?(双脚泡在冷水中,弯着腰;背着重重的农药箱;顶着太阳弯腰割麦子)小结: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再到变成白花花的大米,要花上农民们一百多天的辛苦劳动。
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通用6篇)
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通用6篇)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活动准备: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1、介绍粮食的来历:(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
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1、讲故事《小猪请客》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
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小班爱惜粮食律动教案2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教案:爱惜粮食一、活动背景粮食是人类的生命线,保证粮食安全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粮食生产和农民劳动的不尊重。
因此,本次小班健康教育活动以《爱惜粮食》为主题,旨在培养幼儿正确的粮食消费和储存观念,增强他们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育目标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和珍贵性;2.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浪费食物;3.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
三、活动准备1.教具:《爱惜粮食》PPT、浪费粮食图片等;2.材料:小米、小麦、糯米、白米等各种粮食样本;3.道具:勺子、碗盘等。
四、活动流程1.活动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浪费粮食的图片,引导幼儿们讨论图片中的现象,促使幼儿们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严重性和影响。
2.活动展开(15分钟)(1)呈现粮食样本:老师出示各种粮食样本,如小米、小麦、糯米、白米等,让幼儿们观察、摸索。
(2)讲解粮食的重要性:通过展示PPT和简单的语言,讲解粮食的来源、种类和作用,让幼儿们了解到粮食对人体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3)讲解粮食的储存和管理: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幼儿们了解到粮食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避免损坏和浪费。
3.活动互动(20分钟)(1)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个粮食样本和一些勺子、碗盘等道具,让幼儿们模拟做饭的情景,学习正确使用粮食和合理用餐。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们进一步理解粮食的珍贵,增加自身的责任感。
例如,让幼儿们扮演爸爸妈妈在做饭时的角色,提醒孩子们不要浪费粮食。
4.活动总结(10分钟)(1)反思:请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他们讲述自己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和经验。
(2)总结:通过简单的总结,强调幼儿们对粮食的珍惜和保护,并号召幼儿们将这种精神带回家中,影响家人。
五、活动延伸1.绘画创作:让幼儿们以“爱惜粮食”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家长互动:邀请孩子的家长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正确理解粮食和如何以身作则。
幼儿园小班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粮食的来源和价值;2.掌握爱惜粮食的基本意义;3.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剩余的食物。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粮食的来源和种类;•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爱惜粮食的基本意义;•如何正确处理剩余的食物。
2. 实践活动•制作粮食图鉴;•爱惜粮食游戏;•剩余食物处理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释粮食的来源和种类;•传递爱惜粮食的核心意义;•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剩余的食物。
2. 教学难点•核心意义的引导和理解;•如何处理剩余食物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流程1. 粮食的来源和种类(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粮食种类;•引导幼儿发表看法,谈论主食的来源和作用。
2. 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10分钟)•向幼儿介绍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比如提供能量和养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图片为例讲解清楚。
3. 爱惜粮食的基本意义(20分钟)•阐述“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核心意义;•讲解如何避免浪费食物以及如何合理分配食物资源。
4. 爱惜粮食游戏(10分钟)•设计简单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爱惜粮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加深对于“爱惜粮食”理念的认识。
5. 剩余食物处理实验(20分钟)•通过幼儿喜欢的食物为例,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剩余的食物;•比如如何储存剩余的食物,如何加工后再食用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幼儿谈谈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回顾今天的教学重点,再次强调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通过研究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表现和教学讨论,评估幼儿是否掌握了如何爱惜粮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反思总结本次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幼儿关注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丰富的图片、生动的故事和精心设计的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爱惜粮食。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加深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处理剩余食物的技能。
整个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水平。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源,知道粮食的珍贵。
2.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资源。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源,知道粮食的珍贵。
2.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实践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2.如何让幼儿理解粮食的珍贵,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粮食图片、视频资料。
2.节约粮食的儿歌、故事。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粮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2.基本环节教师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源,知道粮食的珍贵。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粮食?如何做到节约粮食?教师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实践节约粮食,如: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粮食;剩菜打包带走等。
3.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如:制作节约粮食的宣传画、参加学校组织的粮食节约活动等。
六、教学反思1.部分幼儿对粮食的来源认识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
2.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更多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小兔子种麦子》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生长的过程,让幼儿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结合儿歌《悯农》,让幼儿感受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粮食。
二、教学难点1.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小厨师”和“小管家”,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合理安排食物,减少浪费。
2.利用互动游戏“找找浪费”,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如何改正。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出示一颗麦穗,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吗?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包、面条有什么关系呢?2.基本环节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种麦子》,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爱惜粮食》小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惜粮食》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粮食的价值和重要性2.意识到粮食的宝贵,培养爱惜粮食的思想和行动3.能够正确摆盘,合理安排粮食饮食4.能够理解浪费粮食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二、教学准备1.《小熊宝宝爱惜粮食》故事书2.填色活动材料3.一些小零食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拿出小弟弟的饭盒,故意向地上倒掉里面一些饭菜,引导幼儿认识到会浪费粮食的不良后果,并让幼儿从地上捡起剩下的饭菜,贴近生活模拟,提高幼儿对教育信息的接受。
2. 讲故事,学爱惜粮食教师讲述《小熊宝宝爱惜粮食》的故事,故事中,小熊宝宝的父母告诫他不要浪费粮食,并告诉他,每次餐桌上的饭菜都要吃光光。
故事结束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浪费粮食”一事的感受,倡导爱惜粮食,珍惜物资。
3. 游戏互动老师在桌上摆放出多种食品,然后将小朋友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盘子里的食品摆放游戏。
游戏规则为,孩子们需要将食物正确摆放在盘子里,不能让食品浪费,同时鼓励孩子们合理安排膳食、健康饮食。
4. 填色活动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填色活动材料,由孩子自由发挥脑力和手脚绘制符合想象的爱惜粮食美术作品,从而更加深刻印象到幼儿心底,浪费粮食的不道德过错,从而引导幼儿形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5. 结束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粮食观念,老师带着所有孩子一起品尝小零食,以此提醒幼儿们缓解粮食间的饥饿,养成爱惜粮食和摆盘良好饮食习惯。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对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教学内容进行了反思,认为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产活动与消费行为,以及价值和经济意义有了大量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爱惜粮食和防止资源污染的重要性。
在下一次教学中,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们表达自己想法的积极性,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爱惜粮食好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爱惜粮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1一、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四、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五、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5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菁选篇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菁选3篇幼儿园小班疼惜粮食的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疼惜粮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安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培育幼儿愿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一般话。
活动预备: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活动重难点:知道粮食是农夫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铺张粮食。
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夫伯伯种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争论,自由沟通。
幼儿答复后教师赐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疼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治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夫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难的。
)我们吃饭时,应当怎样做呢?幼儿争论后答复。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夫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肯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铺张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当怎样做。
活动反思: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个环节。
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展《不铺张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
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看米饭、馒头的由来,观看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夫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疼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夫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疼惜粮食。
固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连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时进餐时,我们急躁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育他们宁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忆社会活动《不铺张粮食》,帮忙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敬重劳动者的劳动。
幼儿园小班德育《爱惜粮食》教案
幼儿园小班德育《爱惜粮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粮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粮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源和重要性。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体验粮食的宝贵。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幼儿学会爱惜粮食。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关于粮食的故事课件。
2. 游戏道具:粮食模型、篮子等。
3. 情境布置:布置一个模拟餐厅,摆放一些粮食和餐具。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粮食教学内容:让幼儿认识粮食,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解一个关于粮食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的重要性。
(2) 观看图片:展示各种粮食的图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粮食。
(3) 实物观察:给幼儿分发粮食模型,让他们触摸和观察粮食的形状和颜色。
(4) 生长过程讲解:简单讲解粮食的生长过程,让幼儿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 第二课时:爱惜粮食教学步骤:(1) 复习粮食知识: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加深幼儿对粮食的认识。
(2) 讲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告诉幼儿爱惜粮食是节约资源,尊重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表现。
(3) 游戏教学:开展“粮食分类”游戏,让幼儿将不同种类的粮食进行分类。
(4) 情境教学:模拟餐厅情境,引导幼儿在用餐过程中学会节约粮食,不浪费。
3.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爱惜粮食的意识。
教学步骤:(2) 实践活动:开展“小小服务员”活动,让幼儿扮演服务员,负责引导其他幼儿节约粮食。
(3) 总结与反馈:对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第四课时:家庭延伸教学内容:让幼儿将所学内容延伸到家庭,与家长共同培养爱惜粮食的习惯。
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延伸要求:告诉幼儿在家里也要爱惜粮食,不浪费。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5篇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5篇教案中应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教案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思部分,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爱惜粮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百科: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活动教案(通用7篇)
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活动教案(通用7篇)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活动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活动教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活动教案1一、课堂主题一粒粮食,一滴汗水二、课堂目的:1、利用图片和一些数据让小朋友初步了解粮食的浪费现状。
2、简要介绍光盘行动的内容宗旨。
3、倡导小朋友行动起来,厉行节约,爱惜粮食。
4、用趣味游戏(光盘游戏)深小朋友们的光盘意识。
三、参与人员晴天,小鹿,大熊,芭乐四、课前准备1、准备关于光盘行动的手绘海报;2、准备PPT,讲解。
五、课堂流程(一)引入主题首先自我介绍,与小朋友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你有没有猜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与粮食有关,大家都知道,粮食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依赖它长高长壮。
那大家知道粮食有那些吗?(让小朋友们举手回答)列举: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第二张图片)大家看到这张图片,你们能想到什么?(先自由发言,在引导学生往古诗《悯农》上想)可谈谈农民如何工作辛苦,再请一个小朋友大声背诵,鼓掌并让全班一起背诵。
(二)简要介绍目前粮食紧缺及浪费现状(第五张)通过一个故事引小朋友的注意,然后说明浪费食物后的影响(后果是浪费了中国的社会资源,影响了中国社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丢弃的食物增加了垃圾处理的压力,污染了环境),然后就饥饿简单谈下在边远山区仍有许多人吃不饱,就舌尖上的浪费让小朋友谈谈我们应不应该珍惜粮食?顺带与同学们交流下平常我们在家里看妈妈做饭是不是辛苦啦,要做很多事情,了解每份佳肴的来之不易。
(三)介绍光盘内容及宗旨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有一种行动叫光盘?也就是所说的吃光食物,不剩饭菜。
这时可有互动,大家认为做到这个难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此活动。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2、幼儿自由讨论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爱惜粮食》教案篇2设计意图: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通用5篇)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通用5篇)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针对现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时不爱惜粮食,把米饭和菜故意掉在桌上,还相互打饭仗这种不良现象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2:幼儿自由讨论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明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小班德育爱惜粮食教案(7篇)
小班德育珍惜粮食教案(精选7篇)小班德育珍惜粮食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幼儿敬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夫的劳动成果。
2、引导幼儿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育幼儿珍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
(稻谷)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揭示课题)(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夫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
我呀来得不呀不简单。
)3、结合小表演引导幼儿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
(出示图片)(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引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挥霍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本身的感受。
2、各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幼儿边说边呈现本身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珍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珍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珍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夫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珍惜粮食理应当。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扬画: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珍惜粮食、杜绝挥霍”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扬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长:1、激励幼儿画一画并张贴宣扬画,在学校宣扬栏里或村里进行宣扬。
2、订立一份珍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珍惜粮食。
小班德育珍惜粮食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教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伙伴,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粮食的珍贵,学会爱惜粮食。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自觉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粮食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爱惜粮食的儿歌、故事等辅助材料。
3.教学场地布置:模拟农田、粮食仓库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粮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粮食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吗?粮食是如何种植的?2.讲解粮食的来之不易(1)教师通过视频、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解粮食的种植、收割、加工过程,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说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3.学习爱惜粮食的歌曲(1)教师教唱《爱惜粮食》儿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意义。
(2)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4.情景模拟:粮食仓库管理员(1)教师布置教学场地,模拟粮食仓库。
(2)教师扮演粮食仓库管理员,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粮食管理员的工作。
(3)教师提问:作为粮食管理员,我们应该如何爱惜粮食?5.实践活动:珍惜每一粒粮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捡拾散落的粮食、整理粮食仓库等。
(2)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珍惜粮食的情感。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行为,引导幼儿在家庭中践行爱惜粮食。
2.环保教育:结合环保主题,让幼儿了解粮食浪费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故事让幼儿理解粮食的价值,例如:教师:“小朋友们,粮食就像小树成长的营养,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都是粮食变的魔法。
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小树就会饿肚子,我们不能长得又高又壮哦。
”2.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帮助幼儿形成自觉爱惜粮食的习惯,例如:教师:“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农场,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小农夫,我们要一起守护我们的粮食。
幼儿园小班德育《爱惜粮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粮食,知道粮食的生长过程,了解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幼儿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粮食实物、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粮食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粮食。
2. 讲解:教师讲解粮食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 观看视频:播放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劳动的辛苦。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爱惜粮食。
5.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爱惜粮食的实践活动,如:捡拾地上的粮食、节约粮食等。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爱惜粮食的活动,如: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等。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幼儿的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让幼儿利用废旧粮食壳制作手工制品,如:小鸟、小船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环保意识。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爱惜粮食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馈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调整。
八、教学拓展:1. 参观农场:组织幼儿参观农场,让幼儿亲身体验粮食的生长过程,增强对粮食的认知。
2. 社区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爱惜粮食的社区活动,如:街头宣传、粮食捐赠等。
九、教学评价:1. 教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案《爱惜粮食》
小班德育教案《爱惜粮食》适用于小班的德育主题教学
活动当中,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
是错的,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
的劳动成果,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德育《爱惜粮食》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
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
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
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
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
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
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
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
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