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释义(40):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监察法第十五条及释义
![监察法第十五条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f548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f.png)
监察法第十五条及释义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监察法第十五条概述
2.监察法第十五条释义详细解读
3.总结和展望
正文
一、监察法第十五条概述
监察法是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
监察法第十五条是关于监察对象和监察权限的规定,对于明确监察范围和保证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察法第十五条释义详细解读
1.监察对象
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人员和事项实行监察:(一)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单位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二)涉及国家安全、涉密人员;(三)其他应当纳入监察范围的人员和事项。
”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监察法第十五条明确了监察对象的三类人员和事项:一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等;二是涉及国家安全、涉密人员;三是其他应当纳入监察范围的人员和事项。
这为监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
2.监察权限
监察法第十五条还规定了监察机关的权限,包括对监察对象的财产、账户、交易、通信等方面的查询、冻结、调取等措施。
这些权限为监察机
关在调查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有利于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和展望
监察法第十五条对监察对象和监察权限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监察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监察法的实施将为这一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监察法考试(习题卷12)
![监察法考试(习题卷12)](https://img.taocdn.com/s3/m/cd879b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9.png)
监察法考试(习题卷1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向________申请复核。
( )A)上一级监察机关B)同级党委C)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答案:A解析:2.[单选题]上级监察机关相关( )负责审查工作,重点审核拟认定的从宽处罚情形、提出的从宽处罚建议,经审批在十五个工作日以内作出批复。
A)案件监督管理部门B)案件审理部门C)监督检查部门答案:C解析:3.[单选题]监察机关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应当出具有关函件,与《________》一并送交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 )A)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决定书B)采取留置措施决定书C)立案决定书答案:A解析:4.[单选题]对于涉案物品,应当在采取措施后________以内移交涉案财物保管部门保管。
( )A)三十日B)六十日C)三个月答案:A解析:5.[单选题]信访举报部门对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实名检举控告,应当在收到检举控告之日起________以内按规定告知实名检举控告人受理情况,并做好记录。
( )A)十个工作日B)十五个工作日C)三十个工作日答案:B解析:6.[单选题]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据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规定作出________决定。
( )A)政务处分B)党纪处分C)行政处分答案:A解析:7.[单选题]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需要提请公安机关协助采取留置措施的,应当按规定报批,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协助。
提请协助时,应当出具《________》,列明提请协助的具体事项和建议,协助采取措施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附《留置决定书》复印件。
( )A)协助采取留置措施通知书B)提请协助采取留置措施函C)留置通知书答案:B解析:8.[单选题]地方各级监察机关通过引渡方式办理相关涉外案件的,应当按照引渡法、相关双边及多边国际条约等规定准备引渡请求书及相关材料,逐级报送( )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e1785b0717fd5360cdc8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单选题1、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提供重要线索,(),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答案: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2、在特殊情况下,留置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答案:三个月3、留置时间不得超过()。
答案:三个月4、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
答案: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5、调查人员采取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由()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答案:二人以上6、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
答案:复议7、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
答案:与刑事审判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8、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答案:一个月9、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内作出复审决定。
答案:一个月10、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决定。
答案: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11、立案调查决定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并()。
答案:通报相关组织12、监察机关补充调查以()为限。
答案:二次13、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答案:人民法院14、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答案:监察机关15、监察机关调取、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对价值不明物品应当(),专门封存保管。
答案:及时鉴定16、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
监察法全面解读
![监察法全面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caf6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监察法全面解读
监察法是中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法律基础,在2018年3月全面实施。
下面将对监察法进行全面解读。
第一部分:监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监察法是指,国家为了加强对公职人员行使职权的监督,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规范公职人员行为而制定的法律。
监察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依法保障监察对象的权利和依法加强监察机关的职责等。
第二部分:监察职责和机构
监察机关的职责是对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察,发现、查处和预防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
监察机关主要包括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监察委员会和派出机构,其中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负责全国性监察工作。
第三部分:监察对象和程序
监察对象是指公职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企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其他担任公职的人员。
监察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处置和申诉等环节,其中申诉是指被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处理结果进行复议的权利。
第四部分:监察制度和监察工作规范
监察制度包括国家监察体制、监察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和监察机关对外公开制度等。
监察工作规范包括监察机关工作程序、监察人员行为规范、被监察对象权利保障等。
总结:监察法的实施对于加强国家监察工作,推动反腐斗争,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要点
![学习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10dee210661ed9ac51f31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要点
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是政治机关。
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4.监察委员会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5.监察委员会对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6.不属于监察对象的是外资企业管理人员。
7.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8.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要求其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情况。
9.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
10.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2611841a37f111f1855b82.png)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A)A对B.错2.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A)A对 D.错3.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B)A对B.错4.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A)A对。
错5.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A)A对。
错6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丁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A)A.对B错7.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A)A.对B错8.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通缉范闱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上级监察机关决定。
(B)A.对B错9.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上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B)A对B错10.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A)A对B锗11.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和其他机关共同完成。
(B)A对B错12.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84055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c.png)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监察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中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法律依据,于2018年3月20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该法主要规定了全国监察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审查调查程序、权力运行机制、案件处理方式等内容,旨在加强反腐败斗争和保护公民权利。
以下是监察法的若干重点条文解读:第三条: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依法独立、公正、公开、高效。
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必须保证独立、公正、公开、高效。
其中,“独立”要求监察机关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扰;“公正”是指监察机关要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办案,不得有偏袒之嫌;“公开”要求监察机关及时发布信息、向社会公布情况;“高效”要求监察机关依据法律程序迅速高效地处理案件。
第四条:监察机关实行立案调查制度。
立案调查是指接受举报、投诉、控告等事项,组成专案组,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形成调查报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制度。
监察机关实行立案调查制度,是指监察机关必须在接到举报、投诉、控告等事项后,进行立案调查,并依法采取必要的调查取证活动,形成调查报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制度。
这样可以防止案件被漏查、错查、误判。
第六条:监察机关对涉嫌行贿、行贿等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开展监察调查工作,同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监察机关对涉嫌行贿、行贿等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依法开展监察调查,同时将有关涉嫌犯罪线索移送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如果存在行贿、受贿等涉及现行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立即移送司法机关进行独立、公正的刑事审判。
第九条:监察机关在执行监察职责时,发现涉嫌职务违法犯罪或者职务犯罪线索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纪委、组织部门和公安机关,并协助有关机关调查。
监察机关在执行监察职责时,如果发现涉嫌职务违法犯罪或者职务犯罪线索,应当及时报告有关纪委、组织部门和公安机关,并协助有关机关调查。
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监察机关之间的适度协作、相互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8daf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实施的一部法律,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遵守,以及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此法正式发布于2015年10月28日,由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颁布。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为名称,共分20章,包括734条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监察机关的组织、职权、职责,以及监察行使方式等。
根据监察法,除国家机关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法定的专业性监察机关和行政监察机构。
监察机关的职权主要有:拟定监察规则和查处违章行为的行政处罚;调查行政机关下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反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违法行为;对违反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开展监察活动;举报和处理违法案件;建立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宗旨是为了保障国家法律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它为行政监督和以法律为依据的司法责任奠定了基础,并保障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超越职权限制和规定,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监察法的名词解释
![监察法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d00f0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5.png)
监察法的名词解释监察法,是指一部国家法律,用于管理和规范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它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法律体系之一,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监察法的核心目标是监察机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监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反腐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责。
监察法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监察机关的组织架构、职权范围、调查程序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监察机关的工作合法、公正、透明。
监察法对于监察对象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
监察对象包括公职人员、国家机关、政党、行政机关、人民团体等,涵盖了政府各个层级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
监察法对于监察对象权利的保护和职责的规定,既保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又体现了权力公正与制衡。
监察法还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调查程序和手段。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进行讯问、搜查、检查、抽查等手段,以获取相关证据和信息。
但是,在执行调查职能时,监察机关必须遵循法律、尊重人权,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也体现了法治社会对于权力运行的约束和平衡。
监察法强调了对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保护。
对于被调查对象,监察法规定了询问、辩解、律师代理等权利。
被调查对象有权提供证据和证人,并有权要求监察机关记录和审核调查过程。
这样的规定有助于确保调查的公正和合法性。
监察法还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追责制度。
对于监察机关的违法行为和滥用职权等行为,监察法明确了相关的追责程序和标准。
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和程序,不得超越职权范围。
一旦发现监察机关存在不当行为,被调查的对象和公众都有权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并追究责任。
监察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法律基础。
它规范了监察机关的运作,保障了人权与公民权益,并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随着监察法的完善和深化,中国的法治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法宣在线习题及答案- 监察法
![法宣在线习题及答案- 监察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1bc91a7fd5360cbb1adb23.png)
法宣在线习题及答案- 监察法篇一1.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备案。
国家监察委员会3.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职能的专责机关。
国家监察4.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5. 监察机关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全过程进行(),留存备查。
录音录像6. 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确定。
上级监察机关7. 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配合。
公安机关8. 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决定。
政务处分9. ()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最长期限为()。
6 个月11. 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确定。
上级监察机关12. 监察机关对下列哪些人员进行监察?()全13. 监察委员会依照监察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涉嫌下列哪些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滥用职权、徇私舞弊14.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哪些单位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无人民团体15.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下列哪些机关单位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无辖区内的民营业16.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监督。
无司法监督17. 下列选项中,哪些措施属于监察机关的监察权限?()全18.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按照权限可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何种处置?全19.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且具有下列哪些选项中任意一种情形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全20. 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哪些行为时,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全21.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无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22. 国家监察委员会统筹协调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的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反腐败国际条约实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00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00问](https://img.taocdn.com/s3/m/3739223caf45b307e871976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00题1、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D)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A公职人员B相关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C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2、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A)、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党政机关D审判机关3、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B)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A行政机关B执法部门C司法机关D党政机关4、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B)届。
A一B两C三D四5、国家监察委员会由(B)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纪委全会6、监察人员辞职、退休(B)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A两年B三年C一年D五年7、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B)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
A相关法律B脱密期管理C保密D保密协议8、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C),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A违法和犯罪B职务违法和职务违纪C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D职务违纪和职务犯罪9、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A)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权责对等,从严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A法律B纪律C纪律和法律D相关法律10、国家监察委员会对(D)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政协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1、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B)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D纪律检查委员会12、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A)、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依法履行职务犯罪检察职责
![依法履行职务犯罪检察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ba9766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b.png)
依法履行职务犯罪检察职责一、依法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进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审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为后续的司法程序奠定基础。
二、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和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侦查机关依法开展工作,防止和纠正违法侦查行为。
通过监督,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三、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刑事审判监督。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对审判程序、判决结果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防止和纠正审判中的违法行为。
通过监督,保障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依法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通过监督,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执行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五、依法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财物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财物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对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进行监督。
通过监督,保障涉案财物的合法处理,防止和纠正违法执行行为。
六、对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涉及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对其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等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核实,为案件处理提供依据,保障司法公正。
七、对涉嫌职务犯罪线索进行初查,依法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线索进行初查,依法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
在侦查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全面收集证据,确保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同时,采取适当的侦查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侦查效率和质量。
八、依法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中国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解读
![《中国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81a8859e31433238689361.png)
《中国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解读作者:子宣来源:《老友》2018年第06期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
这部法律开启了国家反腐败立法大踏步向前的新征程。
本文对《监察法》部分条文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1.改革行政监察制度,意义重大该法第三条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设置监察机关,是对国家机构作出的重要调整,以往,全国人大依法选举产生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即“一府两院”,现在增加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形成“一府一委两院”。
2.确立了监察机关体系该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
”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全国监察机关共分四级,乡镇不设监委,将来监委可以在乡镇设派驻机构。
3.明确了监察对象该法第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内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62da90481c758f5f71f67e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内容解读审议历程2021年21年六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该法律草案进展了审议。
2021年21年十一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公开征求各界意见。
[6]2021年21年三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发布。
[4] 2021年21年三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内容解读解读一2021年21年十一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公布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草案明确了国家监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视等重要内容。
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
制定监察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才能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总结反腐败斗争经历、稳固反腐败成果的制度保障,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指导。
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指导,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视的重要举措。
监察法为监察委员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在反腐败工作领域表达坚持党的指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是实现监察全覆盖。
在我国,“政府〞历来是广义的,而行政监察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察范围过窄。
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利的公职人员进展监察,实现由监视“狭义政府〞公职人员到监视“广义政府〞公职人员的转变,使监视不再有空白地带。
三是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
组建监察委员会,整合反腐败工作力量,解决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的职能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行政监察机关职能穿插重叠问题,有利于形成反腐败合力。
四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将理论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入法律,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法治难题。
监察法实施条例练习题库
![监察法实施条例练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5bc30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c.png)
监察法实施条例练习题库一、选择题A. 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B. 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调查C. 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D. 指导和监督下级监察机关的工作2. 监察法实施条例自()起施行。
A. 2020年1月1日B. 2021年1月1日C. 2022年1月1日D. 2023年1月1日A. 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B. 涉嫌一般违法行为C. 涉嫌违纪行为D. 涉嫌违反道德行为4. 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实行()。
A. 审查责任制B. 审核责任制C. 调查责任制D. 审判责任制二、判断题1. 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2. 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可以查阅、复制被调查对象的个人财产信息。
()3. 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应当保障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4. 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采取技术调查措施。
()5. 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公开调查过程和结果。
()三、填空题1. 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实行________责任制。
2. 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3. 监察法实施条例自________起施行。
4. 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应当保障被调查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合法权益。
四、简答题1. 简述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对监察机关的职责规定。
2. 简述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对监察机关调查措施的规定。
3. 简述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对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情景一:监察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查明李某某的财产状况?情景二:如果李某某拒不配合调查,监察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 论述监察法实施条例对于保障被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重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22a8e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重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察机关的设置:监察机关由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组成,负责对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监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干扰。
2. 监察对象:监察法规定,监察对象包括公职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监察机关可以对其从政经历、收入财产、廉洁自律、行政行为等方面进行监察。
3. 监察权限:监察机关有权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并可以采取监视、拘留、扣押、冻结、查封、搜查等措施。
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监察机关可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 监察程序:监察机关在进行监察活动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尊重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其辩护权和申诉权。
被调查人有权拒绝不合法的监察行为,可以申请监察机关予以纠正。
5. 监察责任:监察机关对于依法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应根据情况给予表彰奖励;对违法违纪的公职人员,应依法给予处理和追究责任。
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监察机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6. 监察防范和纪律教育: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检查和监察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监察预防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和
纪律教育,提高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察,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政治生态和社会稳定。
它在维护党和国家权威、打击腐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来了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29ca3f4527284b73f342501e.png)
《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重点条文解读)基本情况: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宪法作出部分修改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后,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并生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总共69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废止。
一、原先的反腐体系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原先反腐体系主要有纪委、监察局(合署办公)、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
纪委、监察局的合署办公是针对党员违纪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问题的处理。
而检察机关主要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
以上这个反腐体系实践证明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反腐工作。
(一)传统的监察范围过窄。
改革之前党内监督已经实现全覆盖(对所有党员),而依照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行政监察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还没有做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有些非体制编制的非党公职人员无法覆盖)。
(二)反腐力量分散。
改革前纪委、行政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反腐职能既分别行使又交叉重叠,没有形成合力。
同时,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既行使侦查权又行使批捕、起诉等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三)传统的监察体制纪法衔接不畅。
改革后,监察能够管住纪与法,解决过去一些地方职务违法无人过问,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先移后处”“先法后纪”,甚至出现党员“带着党纪蹲监狱”等问题。
改革思路:建立两大反腐治理体系,行使依规治党(纪委专责)和依法治国(国家监察委专责)、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并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和监察权,履行纪检和监察两项职责,在我们党和国家形成巡视、派驻、监察三个全覆盖的统一权力监督格局,为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监察道路。
二、立法的目的意义(《监察法》第1条)为了贯彻落实上述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为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为了以立法形式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为了将改革的成果固定化、法治化,因此才通过宪法修改增加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进而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监察法 问答题
![监察法 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6eef3f482fb4daa58d4b55.png)
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法释义(40):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监察法释义(40):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66aea6daef5ef7ba0d3cce.png)
第四十条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切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释义]本条是关于监察机关调查取证工作要求的规定。
监察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要经得起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审查,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只有这样,监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才能真正成为铁案。
如果证据不扎实、不合法,轻则检察机关会退回补充调查,影响惩治腐败的效率;重则会被司法机关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影响案件的定罪量刑;对于侵害当事人权益、造成严重问题的,还要予以国家赔偿。
所以,各级监委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从一立案就要严格依法、严格按标准收集证据,不能等到临近移送司法行、甚至进人司法程序后,再去解决证据合法性的问题,这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最直接、最基本的要求。
规定本条的主要目的是从正反两方面规范监察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保证监察机关依法、全面收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
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规定了依法全面收集证据。
依法全面收集证据主要是指,监察机关调查人员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这要求我们收集证据必须要客观、全面,不能只收集一方面的证据。
监察机关调查人员在收集完证据之后,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找出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第二款规定了严禁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
严禁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主要是指,严禁刑讯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来获取证据。
特别是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方式取得的被调在查人和涉案人员的口供,是其在迫于压力或被欺骗情况下提供的,虚假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仅凭此就作为定案根据,极易造成错案。
其中,刑讯逼供包括以暴力殴打、长时间不让睡眠等方式对被调在查人和涉案人员逼取口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察法释义(40):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第四十条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严禁侮辱、打骂,虐待、体切罚或者变相体罚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
[释义]
本条是关于监察机关调查取证工作要求的规定。
监察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要经得起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审查,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只有这样,监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才能真正成为铁案。
如果证据不扎实、不合法,轻则检察机关会退回补充调查,影响惩治腐败的效率;重则会被司法机关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影响案件的定罪量刑;对于侵害当事人权益、造成严重问题的,还要予以国家赔偿。
所以,各级监委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从一立案就要严格依法、严格按标准收集证据,不能等到临近移送司法行、甚至进人司法程序后,再去解决证据合法性的问题,这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最直接、最基本的要求。
规定本条的主要目的是从正反两方面规范监察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保证监察机关依法、全面收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
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规定了依法全面收集证据。
依法全面收集
证据主要是指,监察机关调查人员必须严格依照规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这要求我们收集证据必须要客观、全面,不能只收集一方面的证据。
监察机关调查人员在收集完证据之后,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找出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第二款规定了严禁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
严禁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主要是指,严禁刑讯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来获取证据。
特别是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方式取得的被调在查人和涉案人员的口供,是其在迫于压力或被欺骗情况下提供的,虚假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仅凭此就作为定案根据,极易造成错案。
其中,刑讯逼供包括以暴力殴打、长时间不让睡眠等方式对被调在查人和涉案人员逼取口供。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被调查人不和涉案人员主动交代,争取从宽处理;对被调查人和涉案人员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法律关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轻处罚的规定,不属于强迫犯罪嫌疑人证实自己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