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质的艺术阐释,含有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特征, 强调思想的正确性和深刻性,明确体现出作家的 政治倾向性。 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细节真实,真实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真实与现实”:认定某种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现
1、以革命干部为反思主体
王蒙《蝴蝶》 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张弦《记忆》 —— 反思革命干部的历史性变化,由“人
民公仆”到“人民主人”,重申党与人民 的关系。 ——意识流手法,时空交错,较大的生活容 量。
2、以知识分子为反思主体 (1)启示录式的反思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叶文玲《心香》
展示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放宽历史视域,发现当代社会异常
的运行轨迹。
陆文夫(彩色) 陆文夫(黑白)
陆文夫《美食家》
改革小说
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 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沉重的翅膀》 柯云路的《新星》 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
(一)直接反映改革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平 和的心境对知青岁月作审美观照。】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置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拜年》《燕赵 悲歌》 水运宪 《祸起萧墙》 柯云路《三千万》《新星》 张洁《沉重的翅膀》 —— 注重改革家形象的塑造,直接展示改 革中的矛盾,简单对比倾向。
蒋子龙
(二)间接反映改革
1、改革带来的现实关系、精神面貌的变化: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张一弓《黑娃照相》 何士光《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 王润滋《内当家》
—— 改革使被饥饿扭曲的灵魂得到 伸展,改革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意 义。
2、 改革对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 念的冲击。
贾平凹《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王润滋《鲁班的子孙》 ——商品经济引起的价值观念、道
德观念的冲突(传统义利观)。
3、改革所激起的对新生活的向 往追求
铁凝《哦,香雪》【精炼含蓄】
①标志: 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 了的故事》。
②创作群体特点: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
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 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 摧残。 这一小说现象因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 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篇 小说《伤痕》而命名。 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的刘心武的 《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
以及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周克芹《徐茂 和他的女儿们》。
特征
(1)敏锐地提出问题,现实性很强 (2)叙述夹杂议论,倾向性很强
意义与价值
(一)“伤痕文学”冲破极左 文艺思想的种种清规戒律,冲 破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 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 造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 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作家 用作品热情歌颂当时的农村政 策,现在作家又都反思批判那 时的农村政策,揭露给农民带 来的伤害(物质、精神)。
高晓声
古华
古华《芙蓉镇》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儿女们》
5、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
邓友梅《那五》《烟壶》 刘绍棠《蒲柳人家》 冯骥才《神鞭》 陆文夫《美食家》(饮食文化) —— 着眼市井生活,地方文化风俗色彩,
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象征性、意 念性的方法,注重人物身上的文化 特征,而非个人性格,常带有整体 性或类型性的特征。
②审美形式的构建
向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 回归的倾向。
强调主体的自我感受和瞬间 顿悟,而不重视事物发展的 因果逻辑关系,也不追求事 物外在的结构完整性。
小说结构“淡化”“散文化”倾向明显 小说具有空灵感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1、“文化性”色彩
①“向后看” ②“前瞻性” 时间上将视点对准久远的历史 空间上对准乡村民间,从中挖掘一个地区甚至一
——消解正统文化,注重个体的生命 感受;舍弃中心情节,采取调侃方 式。
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直觉经验, 现代主义色彩】
刘索拉
马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马原《虚构》
寻根小说
1985年前后兴起。
寻根小说出现的原因:
①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对人的更为内 在的人性、自我、本我的探寻,对人的考 察从文学的社会学视角转向文化学视角】
摒弃人的社会化和政治性存在,对人的 生存进行重构,表现着人的生存的别一 种状态:人的生存的残酷性、丑陋性、 偶然性、梦幻性、仇恨性、荒唐性。
他们剖示的不是人性在社会伦理道德下 的常态,而是隐潜于人性深处的带有本 能性的本真。
3、先锋小说的文化意义
以异类的艺术思潮,改变了原有的文学图 景和发展路向,特别是打破了文化界启蒙 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试图形成新的“共名” 的意愿,促使文学创作走向个人化写作与 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③语言操作
追求古典情致的语言,注重词 汇本身具备的具体性意象,多 用古典小说的语词与结构;
强调语言的地方色彩,在方言 中寻找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 文化内涵。
寻根(美术画)
韩少功
韩少功《爸爸爸》 韩少功《马桥词典》
阿城
阿城《棋王》
王安忆《长恨歌》
1、从民族历史和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 发掘民族精神的心理积淀:
格非
格非《敌人》
格非《欲望的旗帜》 格非《人面桃花》
新写实小说
几乎是同时,以刘震云、池 莉、方方和刘恒为代表的新 写实小说也悄然兴起,并在 1990年代获得更大声势 。
“新写实小说”对传统的创新
传统: 80年代以前:现实主义,形成中国当代现实主
义文学传统。 理论基础:认识论和反映论 文学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创作方式建立在观念意识形态之上的对现实生活
谌容 《人到中年》1
谌容 《人到中年》2
3、以知识青年为反思主体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今夜有暴风雨》《雪城》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一面是痛苦、灾难,一面又珍
惜理想、青春。 —— 延续文革的浪漫、献身激情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寻 找青年与群众、民族历史之间的精 神联系。】
(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 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 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 目描写生活”,开启80年代 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 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 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 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 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深远 影响。
反思小说
80年代小说
八十年代小说潮流 重要小说作家的创作 小说现代化的过程
80年代小说潮流
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 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 实绩较为可观的十年。
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 或同时涌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 革文学、现代派文学、寻根文学、先 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地域环境、文化性格(不为时代、 政治所动)
——从重“新旧时代的蜕变”到重“不 变的观念、文化、性格”。从中心到 边缘。
先锋派小说
1985年开始,马原、洪峰、余华、格非、 苏童、孙甘露、叶兆言等先锋派小说兴 起
1、先锋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
①“文革”结束,中国文学恢复“十七年” 传统中,更进一步实现与“五四”文学 传统的对接,新的启蒙主义思潮兴起。 主流意识形态创作无法一统文学格局, 为新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探索留下一 定空间,使得不安分的作家接受西方现 代文学观念,进行前卫探索成为可能。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主人公命运的坎坷和追求的 执著。】
现代派小说
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潮流可追溯到 王蒙的意识流技巧【《蝴蝶》】。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 主题变奏》
一直延续到残雪和莫言的小说 自马原开始的先锋小说可以视为其
发展。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 题变奏》、王朔的小说(从群体到 个体)
③思想倾向:
更注重故事的政治背景,与时代主流保 持一致,或批判否定极左路线,或歌颂 鼓吹改革开放,都表明了一种基本的思 维定势:社会政治对人生命运起决定作 用,人的命运与社会命运休戚相关,也 就是说人的命运和社会命运在他们的作 品和他们的思维中保持着高度的一Baidu Nhomakorabea性, 人的命运、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 的普遍的社会历史意义。
个民族深邃的文化积淀与根底,以“不正规”文 化的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 习惯风俗、性爱方式来阐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 生命原动力,从而寻找到重铸传统、走向现代的
贾平凹 《商州初录》 秦汉文化、陕西 郑义 《远村》、《老井》 晋地 郑万隆 《异乡异闻录》 东北边陲 张承志 《黑骏马》 北方草原 李杭育 《最后一个鱼佬儿》 吴越、葛川江 张炜 《古船》 山东 阿城 《棋王》 云南山林 韩少功 《爸爸爸》 湘南文化 扎西达娃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西藏
2、审美对象的把握上,有 两种传达方式:
传统文化的展示;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价值 取向:认同和批判
3、创作思维:对传统文学 模式的背离
作家群以知青作家为主体
用民族包装来含蓄地表达现 代意识,其本质是对传统写 实主义反映论认知模式的终 结。
①人物形象的塑造
通过事件、现象背后的文化力量来 操纵与点化某个事件中的人物。
②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引进西方 现代文化思想、文学艺术成为可能。
③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如“伤 痕”“反思”“改革”等文学创作, 已无法满足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一代做就爱,首先做了反叛者, 从观念到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变 革。
2、先锋小说的探索与创新
①叙事革命
颠覆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一场叙 事上的革命。【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 甘露、余华】
韩少功《爸爸爸》具有整体象征意味的 现代主义倾向(丙崽)
2、从传统文化寻找现代人的精神支撑:
阿城《棋王》(吃、棋)、王安忆 《小鲍庄》(仁义)、张炜《古船》 (家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国家、 阶级、党。
3、从地域生活中发现生存的文化秘密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异乡见闻”系 列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葛川江”系列。
从此,不论是文化思想还是艺术方式,一 元化的格局一去难返,多元化格局成为不 争事实。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 《极地之侧》、格非《大年》 为先声。
余华
余华《现实一种》
余华:鲜血梅花(美术画)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活着》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兄弟》
苏童
苏童《妻妾成群》
苏童《米》 苏童《妇女生活》
马原:“元叙事”“线圈式” 残雪:意象寓言 ——时空次序、因果逻辑、情节结构方面进行
着一种个人化的重构。
②语言实验
语言不再是叙事工具,而是叙事本体。 语言与寓言,甚至叙事人称的语言称 谓,都被纳入实验范围,进行了一场 叙事语言的革命,把语言提高到一个 新的文学高度。
③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索
刘心武
卢新华
宗璞《我是谁》,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张 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它们共同揭露 了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 边》、郑义《枫》表现了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 动斗争。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 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表现了老一辈 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 肉体受难而灵魂得救的悟道主 题,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2)警世钟式的反思
谌容《人到中年》、汪浙成《土壤》 ——追溯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失,主人
公是完美道德的体现者。 —— 以现实人生为题材,思考知识分
子政策问题,主人公表现了一种道德 升华的趋向。 ——启蒙-改造-批判-平反-重视-边缘 化(知识者的地位起伏)
1、以革命干部为反思主体
王蒙《蝴蝶》 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张弦《记忆》 —— 反思革命干部的历史性变化,由“人
民公仆”到“人民主人”,重申党与人民 的关系。 ——意识流手法,时空交错,较大的生活容 量。
2、以知识分子为反思主体 (1)启示录式的反思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叶文玲《心香》
展示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放宽历史视域,发现当代社会异常
的运行轨迹。
陆文夫(彩色) 陆文夫(黑白)
陆文夫《美食家》
改革小说
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 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沉重的翅膀》 柯云路的《新星》 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
(一)直接反映改革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平 和的心境对知青岁月作审美观照。】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置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拜年》《燕赵 悲歌》 水运宪 《祸起萧墙》 柯云路《三千万》《新星》 张洁《沉重的翅膀》 —— 注重改革家形象的塑造,直接展示改 革中的矛盾,简单对比倾向。
蒋子龙
(二)间接反映改革
1、改革带来的现实关系、精神面貌的变化: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张一弓《黑娃照相》 何士光《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 王润滋《内当家》
—— 改革使被饥饿扭曲的灵魂得到 伸展,改革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意 义。
2、 改革对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 念的冲击。
贾平凹《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王润滋《鲁班的子孙》 ——商品经济引起的价值观念、道
德观念的冲突(传统义利观)。
3、改革所激起的对新生活的向 往追求
铁凝《哦,香雪》【精炼含蓄】
①标志: 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 了的故事》。
②创作群体特点: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
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 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 摧残。 这一小说现象因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 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篇 小说《伤痕》而命名。 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的刘心武的 《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
以及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周克芹《徐茂 和他的女儿们》。
特征
(1)敏锐地提出问题,现实性很强 (2)叙述夹杂议论,倾向性很强
意义与价值
(一)“伤痕文学”冲破极左 文艺思想的种种清规戒律,冲 破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 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 造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 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作家 用作品热情歌颂当时的农村政 策,现在作家又都反思批判那 时的农村政策,揭露给农民带 来的伤害(物质、精神)。
高晓声
古华
古华《芙蓉镇》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儿女们》
5、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
邓友梅《那五》《烟壶》 刘绍棠《蒲柳人家》 冯骥才《神鞭》 陆文夫《美食家》(饮食文化) —— 着眼市井生活,地方文化风俗色彩,
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象征性、意 念性的方法,注重人物身上的文化 特征,而非个人性格,常带有整体 性或类型性的特征。
②审美形式的构建
向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 回归的倾向。
强调主体的自我感受和瞬间 顿悟,而不重视事物发展的 因果逻辑关系,也不追求事 物外在的结构完整性。
小说结构“淡化”“散文化”倾向明显 小说具有空灵感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1、“文化性”色彩
①“向后看” ②“前瞻性” 时间上将视点对准久远的历史 空间上对准乡村民间,从中挖掘一个地区甚至一
——消解正统文化,注重个体的生命 感受;舍弃中心情节,采取调侃方 式。
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直觉经验, 现代主义色彩】
刘索拉
马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马原《虚构》
寻根小说
1985年前后兴起。
寻根小说出现的原因:
①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对人的更为内 在的人性、自我、本我的探寻,对人的考 察从文学的社会学视角转向文化学视角】
摒弃人的社会化和政治性存在,对人的 生存进行重构,表现着人的生存的别一 种状态:人的生存的残酷性、丑陋性、 偶然性、梦幻性、仇恨性、荒唐性。
他们剖示的不是人性在社会伦理道德下 的常态,而是隐潜于人性深处的带有本 能性的本真。
3、先锋小说的文化意义
以异类的艺术思潮,改变了原有的文学图 景和发展路向,特别是打破了文化界启蒙 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试图形成新的“共名” 的意愿,促使文学创作走向个人化写作与 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③语言操作
追求古典情致的语言,注重词 汇本身具备的具体性意象,多 用古典小说的语词与结构;
强调语言的地方色彩,在方言 中寻找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 文化内涵。
寻根(美术画)
韩少功
韩少功《爸爸爸》 韩少功《马桥词典》
阿城
阿城《棋王》
王安忆《长恨歌》
1、从民族历史和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 发掘民族精神的心理积淀:
格非
格非《敌人》
格非《欲望的旗帜》 格非《人面桃花》
新写实小说
几乎是同时,以刘震云、池 莉、方方和刘恒为代表的新 写实小说也悄然兴起,并在 1990年代获得更大声势 。
“新写实小说”对传统的创新
传统: 80年代以前:现实主义,形成中国当代现实主
义文学传统。 理论基础:认识论和反映论 文学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创作方式建立在观念意识形态之上的对现实生活
谌容 《人到中年》1
谌容 《人到中年》2
3、以知识青年为反思主体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今夜有暴风雨》《雪城》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一面是痛苦、灾难,一面又珍
惜理想、青春。 —— 延续文革的浪漫、献身激情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寻 找青年与群众、民族历史之间的精 神联系。】
(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 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 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 目描写生活”,开启80年代 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 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 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 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 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深远 影响。
反思小说
80年代小说
八十年代小说潮流 重要小说作家的创作 小说现代化的过程
80年代小说潮流
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 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 实绩较为可观的十年。
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 或同时涌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 革文学、现代派文学、寻根文学、先 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地域环境、文化性格(不为时代、 政治所动)
——从重“新旧时代的蜕变”到重“不 变的观念、文化、性格”。从中心到 边缘。
先锋派小说
1985年开始,马原、洪峰、余华、格非、 苏童、孙甘露、叶兆言等先锋派小说兴 起
1、先锋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
①“文革”结束,中国文学恢复“十七年” 传统中,更进一步实现与“五四”文学 传统的对接,新的启蒙主义思潮兴起。 主流意识形态创作无法一统文学格局, 为新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探索留下一 定空间,使得不安分的作家接受西方现 代文学观念,进行前卫探索成为可能。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主人公命运的坎坷和追求的 执著。】
现代派小说
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潮流可追溯到 王蒙的意识流技巧【《蝴蝶》】。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和徐星《无 主题变奏》
一直延续到残雪和莫言的小说 自马原开始的先锋小说可以视为其
发展。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 题变奏》、王朔的小说(从群体到 个体)
③思想倾向:
更注重故事的政治背景,与时代主流保 持一致,或批判否定极左路线,或歌颂 鼓吹改革开放,都表明了一种基本的思 维定势:社会政治对人生命运起决定作 用,人的命运与社会命运休戚相关,也 就是说人的命运和社会命运在他们的作 品和他们的思维中保持着高度的一Baidu Nhomakorabea性, 人的命运、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 的普遍的社会历史意义。
个民族深邃的文化积淀与根底,以“不正规”文 化的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 习惯风俗、性爱方式来阐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 生命原动力,从而寻找到重铸传统、走向现代的
贾平凹 《商州初录》 秦汉文化、陕西 郑义 《远村》、《老井》 晋地 郑万隆 《异乡异闻录》 东北边陲 张承志 《黑骏马》 北方草原 李杭育 《最后一个鱼佬儿》 吴越、葛川江 张炜 《古船》 山东 阿城 《棋王》 云南山林 韩少功 《爸爸爸》 湘南文化 扎西达娃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西藏
2、审美对象的把握上,有 两种传达方式:
传统文化的展示;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价值 取向:认同和批判
3、创作思维:对传统文学 模式的背离
作家群以知青作家为主体
用民族包装来含蓄地表达现 代意识,其本质是对传统写 实主义反映论认知模式的终 结。
①人物形象的塑造
通过事件、现象背后的文化力量来 操纵与点化某个事件中的人物。
②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引进西方 现代文化思想、文学艺术成为可能。
③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如“伤 痕”“反思”“改革”等文学创作, 已无法满足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一代做就爱,首先做了反叛者, 从观念到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变 革。
2、先锋小说的探索与创新
①叙事革命
颠覆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一场叙 事上的革命。【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 甘露、余华】
韩少功《爸爸爸》具有整体象征意味的 现代主义倾向(丙崽)
2、从传统文化寻找现代人的精神支撑:
阿城《棋王》(吃、棋)、王安忆 《小鲍庄》(仁义)、张炜《古船》 (家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国家、 阶级、党。
3、从地域生活中发现生存的文化秘密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异乡见闻”系 列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葛川江”系列。
从此,不论是文化思想还是艺术方式,一 元化的格局一去难返,多元化格局成为不 争事实。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 《极地之侧》、格非《大年》 为先声。
余华
余华《现实一种》
余华:鲜血梅花(美术画)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活着》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兄弟》
苏童
苏童《妻妾成群》
苏童《米》 苏童《妇女生活》
马原:“元叙事”“线圈式” 残雪:意象寓言 ——时空次序、因果逻辑、情节结构方面进行
着一种个人化的重构。
②语言实验
语言不再是叙事工具,而是叙事本体。 语言与寓言,甚至叙事人称的语言称 谓,都被纳入实验范围,进行了一场 叙事语言的革命,把语言提高到一个 新的文学高度。
③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索
刘心武
卢新华
宗璞《我是谁》,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张 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它们共同揭露 了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 边》、郑义《枫》表现了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 动斗争。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 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表现了老一辈 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 肉体受难而灵魂得救的悟道主 题,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2)警世钟式的反思
谌容《人到中年》、汪浙成《土壤》 ——追溯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失,主人
公是完美道德的体现者。 —— 以现实人生为题材,思考知识分
子政策问题,主人公表现了一种道德 升华的趋向。 ——启蒙-改造-批判-平反-重视-边缘 化(知识者的地位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