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也不断充实,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占到了很重要的角色。
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可以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与健康理念的认识,加强学生自我的体育健康性发展动力,完善体育学科建设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长期发展途径。
在本文中作者全面的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建设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完善了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内容,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体育学科;强化;建设;有效性;对策
一、我国体育学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校体育任务不全,学科研究缺乏认识,新型学科无法创立
全国体育院(系)编的各类体育理论教程,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提出了4大基本任务。
它的提出,对指导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它忽视了我国大学的科研功能,因此,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客观上起到了消极作用。
大学是我国创立新学说,创建新学科,传播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培养人才的基地。
可见,大学体育的任务和中学有区别,它除了学校体育4大任务外,应还既有担负体育学科研究和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任务,又有担负进一步完善体育学科体系,创建新学科和新学说的任务。
大学体育教师立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前哨,对发展和创建新学科更有条件。
例
如,普通院校如何创建学校体育学、体育健身学、知识分子体育研究学、体育法规学、城市体育学、农村体育学、体育人口学、比较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老年体育研究学等等。
1.2技术传授包揽课堂,学校体育以竞技为导向,体育学科格局难成
我国传统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本身的体育完成标准与最终测量结果的一些认识,考察的是学生本身体育学科技术使用能否完成技术标准的要求,但是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构成和身体素质的分类并不明显,也没有提出相应的素质成长发展方式,教学素质大多数院校都没有针对性的给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普通院校与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上强调重复,教学任务相似,在方法上缺乏创新管理,大同小异,模式一切照旧,没有创新性,增强体质的口号变成了最终的陈旧模式,降低了学习的动力,大多数学生甚至无法掌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只是认为体育课就是一项游戏与运动结合的课程。
让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原本建设的目标相差甚远,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宗旨上的创新,对趣味性掌握不足,体育任务教学的目标设置不清晰,教师也没有研究动力,甚至在教学内容上停滞不前,没有方式的创新,相比其他学科的建设差距变得更大了。
1.3没有发挥高校优势,体育科研人员合作不够,体育学科发展缓慢
体育科学是一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科学,这些学科包括生物学、生理学、医学、数学、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
而体育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与上述科学相互结合和渗透就可以产生许多子学科(派生学科或分支学科)。
例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统计、体育应用数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等等。
院校具有门类多,科研队伍实力强、科研设备条件好,科研潜力大,能承担国家比较重大的研究课题,并能产生重要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优势。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我国文、理、工、农、医各类新型学科大多数都是由院校发展和创建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和特点,大学,特别是全国重点大学,在发展我国的体育学科建设方面应该而且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我国体育界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并没有发挥大学这些优势,不太重视体育学科建设和研究。
国内从事体育科研和体育实践的人员与大学其他学科专家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很少,且兴趣不大。
二、加强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些对策
2.1提高体育学科建设和认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体育科学要发展,首先必须增强大学各级领导对体育学科建设的认识,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要加强体育学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把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
为了搞好学科建设,要做到组织落实、机构落实、经费落实,研究方向和学科带头人的落实。
有一条经验值得提倡,清华大学于1994年初成立了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科研中心,中心包括了校体育教研部、力学系、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精仪系康复工程研究室以及校医院。
中心聘请了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博士担任主任。
同年底又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并把体育和健康列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这样就促使了该校体育科研与各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体育学科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创新体育学科的教学设想
第一、正确处理体育教学、训练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院校体育的任务不仅是体育理论教科书上提到的那4个方面的任务,还应该为我国体育科学的发展,创立新学科,新学说做出贡献。
因此,要处理好体育教学、训练、比赛与体育学科建设的关系。
第二、选拔体育学科带头人,建立合理学术梯队,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学术梯队结构的合理性与学科带头人的远见卓识及超群才能是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创新思想,民主作风以及活跃在本学科前的造诣深厚的带头人,还要善于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因此,体育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小组与杰出个体的有机结合。
对选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要逐人做出培养对象,优先送到全国重点体育院(系)或理工科院校进修或出国深造。
给他们创造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条件。
使他们获得学科前沿的信息,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同时要逐步地使体育重点学科教师
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一支资质聪慧,富有才华,进取心强,有协作精神的学术梯队。
2.3实行倾斜政策,稳定体育师资队伍,重点投入扶持
重点体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要列入学校、省(部)或国家重点发展规划。
在培养、选送,职称、住房、出国学术交流优先考虑。
重点体育学科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专著出版、学校或省(部)、国家要拨专款予以资助,做到经费单列。
国家、省(部)的体育攻关项目首先考虑将任务交重点体育学科完成。
建立学科发展奖励制度,对创建新学科和新学说的专家要实行和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一样的奖励标准。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检查和评估制度,利用学科评估来不断发现体育学科存在的动态问题,并及时采取各项措施予以解决,完善好体育学科建设的有效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秉彝.论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j].体育科学,2010(05):55-58.
[2]邵伟德,马楚红.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10(01):100-102.
[3]徐剑,欧阳柳青,杜七一,等.湖北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03):120-122.
[4]李勇.基于ahp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