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名师教案
大学近代史五四运动教案
课程类型:历史专业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和发展过程。
2. 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 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和过程。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 五四运动中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2.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的初步认识。
二、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1. 分析1919年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
2. 介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讲述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三、讲解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和过程1. 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过程,包括学生、工人、商人的抗议活动。
2. 讲述五四运动中的主要事件,如火烧赵家楼、学生被捕等。
3. 分析五四运动中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
五、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总结1. 教师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2. 强调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小论文。
2.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五四运动的宣传海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学习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口号、过程、结果及意义;2.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
德育目标: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搜集五四运动有关资料学生准备:搜集五四运动的有关史实教学过程:一.导:(创设情境,问题形成)(一),创设情境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活动。
我们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
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
(二)问题生成(自学导读单)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是什么?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2.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外争主权,内除国贼3.五四运动的成果有哪些?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6.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导读单(二)合作探究【探究一】五四运动的背景(1)国内: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③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4)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2)国际:①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同革命指明了道路:②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探究二】什么是五四精神呢?五四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第13课中,深入探讨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爆发背景、主要经过、各阶层人民参与情况,以及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能力。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等情况,引导学生解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2)过程:详细讲解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具体情况,让学生解五四运动主要经过。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作用,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方面历史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阶层人物,模拟五四运动中游行示威活动,体验当时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内容:(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机加深(2)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影响: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和影响。
(2)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认识。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示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五四运动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活动参与度。
五四运动教师教案模板
五四运动教师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四、授课教师: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2)学生掌握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主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3)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引导学生认识到青年一代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2)五四运动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3)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1)五四运动中各种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3)如何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展示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提出问题:“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它为什么会爆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新知讲授(20分钟)(1)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包括巴黎和会、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等;(2)介绍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等各个阶段;(3)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如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4)介绍五四运动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如陈独秀、胡适、毛泽东等,以及他们的事迹。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五四运动中的某个阶段或事件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2)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成果,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五四运动教师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五四运动的历史真相。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 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 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理解。
2. 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五四运动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出五四运动。
2. 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
2. 学生观看五四运动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b. 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有哪些?c.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a. 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b. 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2.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教师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小论文。
2. 收集五四运动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主题为“五四精神永放光芒”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年级五四运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八年级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2.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意义;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2.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地位;2.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五四运动,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步骤二: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约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包括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国际背景等;2.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时间轴,标明五四运动前后的重要事件,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事件与五四运动的关系;3.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五四运动背景的理解及相关观点。
步骤三:分析五四运动的过程(约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向学生提供一份五四运动的时间线和相关文献资料;2.学生在小组内阅读、分析资料,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重点关注五四运动的主要活动、参与者和表达要求等;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五四运动过程的理解,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探究五四运动的影响(约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五四运动如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思考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约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启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列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启示;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巩固与拓展:1.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2.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表达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思考;3.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
五四运动教案三篇
五四运动教案三篇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收集了三篇各有特点的五四运动教案,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或教学情况自行选择。
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观察再造场景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讨论分析理解概念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构建宏观知识结构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思想意识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上课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上课教案
【教学内容】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 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时期及发展过程;
3. 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 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
3.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掌握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2. 理解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材;
2. 各种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预期和认识。
二、讲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三、介绍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15分钟)
教师详细介绍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四、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影响(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背景、主要事件及对中国的影响,思考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在思维发展和历史认识等方面取得进步。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多元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引导学生学习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地图、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历史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出五四运动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
3. 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中,哪些群体参与了抗议活动?(4)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什么意义?2.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五四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五四运动的时间轴,并简要描述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最新人教版初二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
《五四运动》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
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2.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2.难点: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教材;2.多媒体设备;3.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又是什么事件引发了那场运动?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入五四运动的背景。
解释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2.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回答问题:五四运动是在哪个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引发五四运动的事件有哪些?探索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讨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材内容,分工合作,探索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3.学生代表从每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影响;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撰写一篇关于五四运动影响的短文,重点描述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影响;3.学生代表从每个小组朗读自己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评论。
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10分钟)教师总结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学生可以用代码块的形式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使得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封建主义,积极探索民主与科学的发展道路;-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业布置与课堂延伸(5分钟)1.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完成相关练习题;2.课堂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对五四运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观看纪录片,并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3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本课设计中,以“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走进五四:北京学生的壮举”“见证五四:全国民众的斗争”“追忆五四:不同时代的声音”为框架,多层次、不同角度的再现五四运动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史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同时,注重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中标语、口号和斗争史实的了解,理解北京学生的爱国精神即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问题连续体理论落实。
此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本课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么推进的?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五四精神是什么?”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再层层设问,使问题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跟随问题设置,不断思考,迸发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与学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和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所以结合智慧学伴的内容给学生进行了课前的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听说过五四运动,知道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但对于五四运动的具体经过和历史意义不明确,所以根据检测结果,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教学模式。
运用文字材料、图片、节选视频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再结合问题导读、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智慧学伴辅助教学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视频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了。
《第13课 五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五四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发展过程、结果以及运动的性质、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与发扬五四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难点:“五四”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五四青年节话题导入。
二、新课探究●梦想破灭——了解“五四”之因。
师生合作,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青春不悔——重现“五四”之史(1)五四运动的经过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爆发与扩大的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2)角色扮演——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选一)情境一: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北大学生,5月4日,你来到天安门前集会,站在人群中发表演讲,你会怎么说?情境二:假如你是一名工人,你怎样动员身边的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动。
三、合作交流,魅力展示●生生不息——继承“五四”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口号中国的土地可以断送而不可以征服!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材料二: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五四“精神有哪些?(3)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呢?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五四运动》精品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五四运动》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五四运动》精品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学习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的过程中,把握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探索历史真实面目的方法。
(2)学生在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依据历史材料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中,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国情,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逐步形成对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以爱国为宗旨的救亡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当代青年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弘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映电影《我的1919》中中国外交团代表驳斥日本代表的片段欣赏。
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什么会议的场景,涉及到了中国的什么问题,师:影片中的这个人是谁,【教学过程】一、五四探源情境设计1: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说来,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拼搏。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材料展示:图片:瓜分狂潮、漫画《蝎子政策》、《军阀战争》问题探究:五四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处于怎样“窒息而悲愤”的环境,(引导学生透过历史材料,挖掘历史信息,学会用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原因) 师生总结: 国际风云:列强: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国内忧患:军阀统治,政治黑暗;情境设计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英、美、法等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在国际上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取消中德条约及战前中国给予法国的一切特权。
2024年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2024年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册,第13课五四运动。
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五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重点分析1919年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掌握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强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五四运动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五四运动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主要内容:(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危机加深;爱国情感的激发。
(2)过程: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全国各地响应。
(3)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列举五四运动的过程。
(3)谈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五四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贡献,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优秀教案
五四运动优秀教案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一、爆发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
教师:(展示探究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讨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五四运动优秀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本课核心内容是五四运动,它围绕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的。
2、教材: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包括五节必讲课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侵略史;仁人志士一次次奋起救国,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五四爱国运动》是第二条线索里的重要环节,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的斗争相继失败之后的一只新兴力量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的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化运动,这为下一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铺垫。
所以本课在此单元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3、学情: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为:4、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及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能力目标:通过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让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五四运动教师教案模板高中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和意义。
- 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学会从历史资料中提取信息,进行历史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追求。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结果和意义。
-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四运动相关历史资料- 小组讨论话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四运动吗?请简要介绍一下五四运动。
2. 引导学生回顾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五四运动的背景:- 分析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分析五四运动的经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 分析五四运动的思想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2. 五四运动的经过:- 以时间顺序介绍五四运动的经过,包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阶段划分等。
- 分析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学生、工人、商人。
3. 五四运动的结果:- 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
-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民主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2. 小组代表阐述观点,教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学情分析五四爱国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从五四爱国活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和教材图片等史料入手,通过概括图片史料的共同点,形成关于五四爱国精神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讲解、史料分析、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图表教学、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及教材插图《五四运动》绘画、“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图片,感悟五四运动精神;通过对口号的认识,分析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原因。
培养从材料、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结合第二子目教材插图,记住五四运动第二阶段运动中心、运动主力的变化及斗争胜利结果的表现。
(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并探讨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重点、难点)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市中国什么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她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她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五四运动》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五四运动》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3)合作探究五四运动的爆发——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文部分,并观看教学视频:五四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设计意图: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巴黎和会场景及顾维钧图片。
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人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期待胜利能改善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
北洋政府派出了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出示“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提出问题: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提问: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教师:由于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满含期待的国民从“失望至极”转而发展为“愤怒至极”。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教师:同学们默读教材相关史事,感受下国民是多么愤怒至极,然后回答问题。
出示教材“相关史事”内容: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
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体现出什么样的五四精神?学生回答: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教材“相关史事”内容及观看教材图片,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体会五四运动的内涵。
多媒体出示问题: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进行归纳。
多媒体出示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教师讲解:彻底地: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资产阶级向封建军阀妥协,而五四爱国运动中无产阶级没有向封建军阀妥协。
外争主权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了反帝的要求。
内除国贼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政府推行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
所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设计意图:从口号中分析中五四运动的性质,更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过渡: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工人等奋起斗争。
五四运动的发展如何,我们来共同学习下一子目。
五四运动的扩大(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五四运动的扩大”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出示问题: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生1:中方: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生2:外方: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教师讲解: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唤醒了中国各界民众,工人首先起来支持学生运动。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
开展大规模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许多商店门前贴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多媒体出示问题及材料: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章陆去”——《上海学联告同胞书》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生1: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生2:运动主力由学生转到工人,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多媒体出示问题:阅读教材及结合下列图片,回答这场运动最终取得了什么结果?学生回答: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教师:五四运动的过程我们学完了,我们一起通过表格归纳一下五四运动的过程。
设计意图: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整体把握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发展过程。
教师、学生一起完成上表格。
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由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的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正文部分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三: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四: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
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诸多不同,让我们回顾下,比较出两者的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教师: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的比较,我们是否可以总结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呢?小组合作探究: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讲解补充。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式器;新的斗的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新的群众基础: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
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民族基础;新的时代特点: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在让学生探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大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