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 

——2005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 

罗超君 

0420010038 

2005年9月 

 2005年8月1日至12日为期半个月的古建筑考察之行为我们学习中国古建提供了一个实地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机会,短短十二日的行程覆盖了晋中南大部分的古城古镇,加上之前连着的四川李庄古镇带测绘实习以及峨眉游,第一次亲历这么多令人震撼的古建筑,览尽大好风光,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考察对象包括:芮城永乐宫、五龙王庙(广仁王庙);解州关帝庙;万荣飞云楼、后土祠;临汾尧庙、钟鼓楼、魏村牛王庙戏台;洪洞上下广胜寺、水神庙;霍州衙署;蒲县东岳庙;隰县千佛庵(小西天)、千佛洞(弥勒道场);五台山台怀镇菩萨顶、广宗寺、圆照寺、显通寺、罗睺寺、塔院寺、殊像寺;镇海寺、碧山寺、南山寺、清凉寺、佛光寺、广济寺、尊胜寺、南禅寺、阎锡山故居;太原晋祠以及天龙山石窟。其中绝大多数为佛教建筑,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开始比较异同,产生一点心得,回来随即查阅资料,将考察成果记录整理,作个总结。 

一、 佛教中国化嬗变: 

佛教属于异国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不是通过简单的译介佛教教义及其经典理论,而是通过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融合。佛教之所以能够根植于中国,并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融入了中国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传统伦理观念,吸收了不同地域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适应中国社会心理特征的宗教信仰。印度佛教经过中国化的过程嬗变为中国佛教。 

佛教中国化的嬗变过程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途径。佛教最早从印度循三条途径传入中国:西北通过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中国的中原腹地,与汉族文化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北传佛教);西部通过尼泊尔传入中国的吐蕃,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后又流传于中国青海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西南通过缅甸传入与之接壤的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形成了南传佛教。这三大体系的佛教无论流传到哪个地域,其建筑的布局、特征,乃至装饰艺术风格,也因佛教传播地域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各自独具特色。 

诚然,佛教流派多元化造就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远非三大类型所能囊括,即使同一流派和同一类的佛教建筑艺术,由于宗派众多,崇奉的佛教教义不同,其建筑风格也会各不相同,同属汉传佛教的南方佛教建筑与北方佛教建筑在艺术风格上就有很大差异。由于此次考察涉及典型藏传佛教建筑极少,在此仅对南北两地的汉传佛教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二、 汉传佛教建筑的主要型制演化: 

早期,汉传佛教建筑的型制因循了古代印度的式样,基本特征是砖石结构的宫塔式。宫塔式佛寺是以象征“天宫千佛”的巨型“宫塔”为主体,塔后建佛堂,周围造僧舍的佛教寺院型制,最早见于洛阳白马寺壁画。据《魏书・释老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

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宫塔式佛寺曾在汉晋时期的西域地区普遍盛行,内地并不多见。其典型特征是以砖石砌筑,基座平面为“四方式”,塔身断面有方形与圆形两种,塔体自下而上呈收分之势,塔层成单,层龛与柱龛内供奉佛像。后来砖石结构的宫塔式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以殿堂楼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建筑结合,开始逐步适应中国的社会心理,吸收中国本土的技术与文化,发生了中国化的嬗变。楼塔式佛寺是中国化佛寺的早期型制。它借助中国古代建筑固有的楼阁艺术造型,将砖石宫塔演变为木结构重楼,并以宝刹作顶,使其既有楼的外观又有塔的特征,是谓“楼塔”。楼塔与宫塔的主要区别在于将遍布塔外壁的千层佛龛改为内置佛像,堂阁环楼而设,从而使原来绕塔瞻礼膜拜变为堂内供佛诵经(图1)。随着佛教精神崇拜物与礼佛形式的变化,殿堂变得越来越神圣,于是,廊院式佛寺型制应运而生(图2)。廊院式佛寺巧妙调动各种艺术要素组合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不仅能够满足佛教功能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创造出奇妙的艺术景观,较之楼塔式佛寺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廊院式佛寺无论单院式还是多院式,均以大殿为主体建筑,周围 

图1 图2 

依序建殿、堂、楼、阁等配殿建筑。单院式一般为四合院;多院式(图3)用于大寺,有主院与旁院之分,主院与旁院或纵联、或横联、或纵横相联,通常情况下寺院规模越大旁院也就越多,主院多以殿阁组群作为主体,而旁院则以独立的殿阁作为主体,如五台台怀镇显通寺(图4)、罗睺寺(图5)等。 

图3 

图4 图5 

三、 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绀园、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 

寺,其本义是指古代官署名。据《汉书・元帝纪》:“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因西域僧东来,久而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 

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与其建筑型制的演化息息相关。在宫塔式、楼塔式向廊院式渐进的过程中,以塔为中心的布局也随之朝着以殿为中心的布局发展,日臻成熟,直到形成“伽蓝七堂”的稳定模式。佛寺以塔为中心缘起佛塔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意义。因佛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和精神象征所在,故拜塔与绕塔念佛诵经是崇佛礼佛的主要形式。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常见于宫塔式和楼塔式建筑型制。在佛塔一元独尊的地位消失后,以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开始出现。殿堂的出现首先在于它具有实用性。佛教建筑型制从宫塔式到楼塔式的变化,意味着造像奉祀的形式逐步取代了瞻礼象征性建筑的形式,供佛诵经的精神崇拜开始由建筑的外部空间转向内部空间。由于佛教影响迅速扩大,崇佛礼佛者与日俱增,楼塔内部狭小的空间难以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佛事活动需要,注定将寺院的中心地位让于拥有宽阔室内空间的殿堂。选择殿堂作为佛寺中心还在于殿堂的政治属性按照等级制度,殿堂属于高级建筑,只有帝王议政、大典和寝宫才有使用的特权。由于佛教不断世俗化,趋向于依附皇权政治,所以佛教被特许在殿堂内供奉佛像,礼佛诵经,享受了与天子理国同样的殊荣。 

汉传佛教建筑分布在中国广大地域,受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影响,被突出强调的不仅仅是传播佛教文化的功能,而且还有维护伦理观念和等级制度的社会功能。佛教建筑群大都因循礼制规范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尊卑意识与名分等次渗透到佛教建筑的所有层面。在建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