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丧葬观认识偏差及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孔子丧葬观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摘要孔子的丧葬主张是“葬之以礼”即依照与死者社会地位相当的丧葬规格之礼葬之;并且认为对死者的追思与哀悼比丧葬的奢华更加重要。而且,“死,事之以礼”是“孝”的延续,生前更应当“生,事之以礼”。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敬而不违,劳而不怨”比死后“破家厚葬”更能体现“孝”,所以孔子认为家贫难以成礼的话可以权宜。而由于孔子后学关于丧葬的学说、汉儒之学主张“厚葬”的孝道观等种种原因,后世对孔子的丧葬观认识产生了偏差,才有了“孔子主张厚葬”的误解。
关键词厚葬葬之以礼认识偏差
一、已知的文献中,明确认定“孔子主张厚葬”的说法最早出自《韩非子·显学》篇: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非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1
汉代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篇亦有:
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2
两者俱认为孔子主张厚葬,《淮南子》更是将厚葬之流弊归咎于孔子。
二、笔者认为,孔子并非主张厚葬,更不可能厚葬之风的首倡者
(一)孔子尚俭戒奢
《论语》一书中多有表明孔子主张尚俭戒奢的语句:
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以上,孔子分别在论述治国、行礼、持身时都明确表示尚俭戒奢。
又有《论语·学而》篇载: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或与之?”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此段中,弟子们认为“俭”是孔子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必定是“尚俭”,那么所谓“破家而葬,大毁扶杖”的行为显然与他“尚俭”的基本立场不符。
(二)孔子注重“尽其哀”
丧葬之礼的“厚”与“薄”只是形式,孔子更注重的则是“尽其哀”。
相对于丧葬之礼的厚薄,孔子认为对死者的哀思更为重要。《八佾》篇有“丧,与其易也,宁戚。”之句,就明确表明了孔子重丧礼之“戚”即对死者的追怀要过于其“易”即丧葬之礼的形式。《论语·八佾》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
何以观之哉?”
《礼记·檀弓》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孝经·丧亲章》中亦有:子曰:“小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以上语句皆表明了孔子所主张的丧葬之礼更重“尽其哀”。那么相比于“破家而葬”这种对追求形式而带来的极端表现,注重表达“哀戚之情”的丧葬之礼显然更符合孔子的主张。子游“丧致乎哀而止”3之语可谓一针见血的表明了孔子的观点。
(三)孔子主张“葬之以礼”
孔子重礼,诗、书、礼并列,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语;又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之句,认为若无“礼”恭、慎、勇、直这些孔子所颂扬的美德将不能称之为美德,“礼”之地位可见一斑。
“礼”与“仁”一并为孔子学说之精髓,“不知礼”,则“无以立”4
“葬之以礼”,是孔子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中涉及丧葬祭祀之礼的言论颇多,最为概括的当属《论语·为政》篇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表明孔子对礼的坚持,由“事生”到“事死”贯穿人的一生。
简单来讲,《论语》提及的孔子对于丧葬之礼要求贫富有宜、贵贱有别:
一、贫富有宜
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5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死,孔子悲恸异常,但却反对门人厚葬颜回,原因就是:“礼,贫富有宜”,颜渊贫,故不可厚葬。
二、贵贱有别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6 孔子病重将死,子路让弟子们像家臣一样预备葬礼。孔子知道后痛斥子路及其他弟子,甚至用了“诈”、“欺”乃至“欺天”这样的词汇来。孔子严于礼,认为自己不是士大夫,弟子们却按士大夫的规矩操办丧礼,“无臣而为有臣”是令人痛恨和失望的行为。大夫贵,民贱,孔子为民,故不用士大夫之礼葬。
又言道“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显然,孔子认为依礼行事的重要性远超于所谓的“大葬”。
又有: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以上均出自《论语·八佾》,一讲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逾礼,士大夫之家用天子礼;一讲士大夫僭礼祭祀泰山;孔子对这些行为非常不满,并进行讽刺。天子贵,士大夫贱,此两者是对贱者用贵者礼的讽刺。
由此可见,孔子所谓的丧葬观念其实就是“葬之以礼”。而“葬之以礼”并不等于提倡厚葬。而是指的是丧葬“贵贱有仪,上下有等”7,不能逾越,这也就是所谓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意义所在。
就常理而言,贵贱、贫富的差别分别代表着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财富的多寡。在孔子的假定中,身居高位者掌握的资源要多于下位者,富者要多于贫者,那么相应的,对办理丧葬的消耗的承担力也就不同。“葬之以礼”实际上就等同于要求丧葬要量力而行,这实际就是要求量力而行,绝不是提倡厚葬。
(一)“礼”可从俭
不可逾礼是孔子的信条,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在语言上表达了他对逾礼行为的态度。行动上,无论是得意弟子去世,或是自己病重垂死,孔子都坚决不允许门下弟子逾礼厚葬。
《论语·子罕》有: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此话意为:依礼当以麻为冕,但是现今人们用纯,用纯更节俭,因此我(孔子)遵从大家的做法。持礼严苛的孔子因为用纯更“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