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苦,寒。归心、肝、胃、肺经。
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
苦、辛,寒。归肝经.
10—15g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
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
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9g
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10-30g
补益肺气,补血,生津。
太子参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10-30g
补气,养阴。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10—15g
补脾升阳,益肺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
甘、苦,温。归脾、胃经.
6—12g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3—9g
行气止痛。
香附
辛、微苦,平。归肝、三焦经.
6-9g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
苦,寒。归肝、胃、小肠经.
3—10g
行气止痛,疏肝泄热,驱虫,止痒.
消食药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10-15g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莱菔子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6—10g
消食行气,降气化痰。
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开窍药
麝香
辛,温。归心、肝经。
.03—0。1
开窍醒神,活血止痛,(通经,催产)。
冰片
辛、苦,微寒。归心、肝经。
中草药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总表
解表药
清热药
3清热解毒药
泻下药
无
无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2利尿通淋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1养心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1补气药
收涩药
无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2发散风热药
清热药
泻下药
1润下药
无
无
祛风湿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温经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
3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
1补阳药
收涩药
无
3固精缩尿止带药。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鹿角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注意事项: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产后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内服:煎服,10-20g,大剂量30-60g。
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蛇床子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蛇床子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性味归经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肾经。
二、功能主治1.补肺气,止咳化痰–用于肺虚,咳嗽痰多,痰中带血等症状。
–可以用蛇床子煎汤或研粉后煮水服用。
2.滋阴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阴虚内热,口干口渴,咽喉干燥等症状。
–可以将蛇床子研粉,每次取3克,用水冲服。
3.益肾壮阳–蛇床子具有壮阳补肾的效果,适用于肾阳不足,阳萎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状。
–可以将蛇床子煮汤或研粉后用酒调服。
4.抗癌作用–蛇床子有一定抗癌作用,在肿瘤治疗中常被用作辅助药物。
–不同人体状况和肿瘤类型下,可酌情使用蛇床子。
5.清热解毒,治风热感冒–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
–可以将蛇床子煎汤或制成蛇床子颗粒冲服。
三、使用注意事项1.怀孕期间慎用。
蛇床子具有刺激性,对胎儿有一定影响。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内火。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蛇床子,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剂量会有所不同。
四、药物相互作用蛇床子与某些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1.抗凝药物:蛇床子可能增加抗凝药物的血浆浓度,增加出血风险。
2.降压药物:蛇床子可能减弱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导致血压上升。
3.免疫抑制剂:蛇床子可能减弱免疫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在使用蛇床子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用法。
五、总结蛇床子作为一味中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可以补肺气、止咳化痰,滋阴降火、生津止渴,益肾壮阳,清热解毒,治风热感冒等。
然而,使用蛇床子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
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合理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2中药学 表格打印版_性味_归经_功效_应用
第一节
药名 性味 辛、甘,大寒 肺胃 苦、甘,寒 肺胃肾 甘,寒 肺胃 甘、微苦,微 寒,肺胃 甘淡寒, 心胃 小肠 苦,寒,心肝 肺胃三焦 功效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煅用收敛生肌,收 湿,止血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除烦,止呕,利尿
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
石膏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喘 3、用于胃火牙痛,头痛, 实热消渴 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肺热燥咳 3、用于内热消渴 4、用于骨蒸 潮热 5,肠燥便秘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胃热呕吐 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 血 4、用于热淋涩痛
甘、辛、淡,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寒。 心胃小肠 辛肝凉, 肝胃 甘微寒,肝 苦微寒,肝 苦寒,心肾 苦寒, 肝胆心 甘苦寒, 肺胃 膀胱 咸寒, 心胃肾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清肝明目,退翳 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息风止痉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 清热泻火
第二节
中药学性味 归经 功效 应用 第一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
药名 性味 功效
发散风寒药
临床应用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藁本 白芷 细辛 苍 耳 子 辛夷 *葱白 *胡荽 *柽柳 *鹅不 食草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肺膀胱 经 利水消肿 辛、甘,温 肺心膀胱 辛,温, 肺脾 辛,微温, 肺脾 辛,微温, 肺胃脾 辛,微温 肺肝 辛甘微温, 膀胱 肝脾 辛苦温, 膀胱肾 辛温,膀胱肝 辛,温,肺胃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解毒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 痉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 痛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解表散寒,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远志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远志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远志的性味特点远志,为伞形科植物远志的根茎。
性味甘苦,性平,归肺经、脾经。
远志的功能主治1.祛痰止咳:远志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2.安神益智:远志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3.补脾健胃:远志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4.利尿通淋:远志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尿道感染、尿频、尿痛等症状。
5.温肾壮阳:远志有温肾壮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远志的用法用量1.饮片:一般每次10~15克,煎水服用。
2.粉末:每次3~6克,一日2次,可用开水冲服。
3.膏丸:每次5~10丸,一日2次,餐后服用。
远志的禁忌与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远志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孕妇应慎用。
2.忌酒食:远志与酒食同服,容易引起胸闷、头晕等不适反应。
3.肺热痰多者慎用:远志性味甘温,若患有肺热痰多等症状的人群,应慎用。
远志的药物相互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发现远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远志的药理研究1.远志提取物对小鼠呼吸系统有显著抑制作用。
2.远志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氧化、镇静、抗焦虑等多种药理作用。
远志的药代动力学远志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甾醇和远志内酯,通过口服后可以迅速吸收,血药浓度4小时。
在0.51小时达到峰值,体内半衰期为2总结远志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祛痰止咳、安神益智、补脾健胃、利尿通淋、温肾壮阳的功效。
在使用时,应注意遵循正确的用法用量,避免与禁忌药物同服。
此外,远志的药理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之二:各种中草药的应用2)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之二:各种中草药的应用2)第五节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症候,如心烦口苦、小便短赤、泄泻、痢疾、黄疸、关节肿痛、耳肿疼痛流脓等病症。
本节中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亦为常用的泻火解毒药,宜互相参证。
清热燥湿药一般不适用于津液亏耗或脾胃虚弱等症,如须使用,亦应分别配伍养阴或益胃药同用。
黄连【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
入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内蕴、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黄疸,以及肠胃湿热留恋、呕吐、泻痢、痔疮等症。
黄连清热燥湿的作用很强,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症。
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以止呕,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热病高热、口渴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心火亢盛、失眠、心烦、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以及热毒疮疡等症。
黄连为泻火解毒要药,对热病高热、心火亢盛,有良好疗效,常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
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
外用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
可治口舌生疮。
【处方用名】川连、川雅莲、细川连、小川连(生用,清热泻火)、炒川连(炒用,减低寒性)、姜川连(姜汁拌炒,用于止呕)、酒炒川连(酒拌炒,上行,清上焦火)【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研粉吞服,每次三至五分,每日服二至三次。
【按语】1.黄连性寒,味甚苦,功能泻心火、解热毒,为治痢止呕的要药。
2.本品配以黄芩、山栀等,则泻火而解热毒;配以大黄、黄芩,则泻火而止吐衄,且可治目赤口疮;配木香,则清热止痢而除腹痛;配竹茹,则清胃热而止呕吐;配吴茱萸,则和肝胃而治胃痛泛酸;配天花粉、知母、生地,则清胃火而治消渴;配朱砂,则泻心火而安神。
一些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0
以下为七版教材摘录昆明山海棠药性:苦、辛、温,有大毒。
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应用:1、风湿痹证;2、跌打损伤,骨折;此外能够止血、解毒杀虫。
用量:煎服,根6-15克,茎枝20-30克,宜先煎。
或酒浸服。
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珍珠草药性:甘、苦、凉。
归肝、肺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应用:1、湿热黄疸,泄痢,淋证;2、疮疡肿毒,蛇犬咬伤;3、目赤肿痛;4、小儿疳积用量:煎服,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
注意:苦凉之品,阳虚体弱者慎用。
夏天无药性:苦、微辛、温,归肝经功效: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应用:1、中风半身不遂,跌扑损伤,肝阳头痛;2、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用量:煎服5-15克,研末1-3克,亦可入丸剂。
刺五加药性: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应用:1、脾肺气虚证;2、肾虚腰膝酸痛;3、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用量:煎服9-27克。
目前多做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及注射液。
绞股蓝药性:甘、苦、寒,归脾、肺经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应用:1、脾虚证;2、肥虚咳嗽证;此外本品略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肿瘤而有热毒者。
用量:煎服10-20克。
亦可泡服。
红景天药性:甘寒,归脾、肺经功效: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应用:1、脾气虚证;2、肺阴虚、肺热咳嗽用量:煎服6-12克。
沙棘(果实)药性:甘酸温,归脾胃肺心经功效: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应用:1、脾虚食少;2、咳嗽痰多;3、瘀血证用量:煎服3-9克。
灵芝药性: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应用:1、心神不宁,失眠,惊悸;2、咳喘痰多;3、虚劳证用量:煎服6-12克,研末吞服1.5-3克。
蟾酥药性:辛、温,有毒,归心经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应用:1、痈疽疔疮,瘰疠,咽喉肿痛,牙痛;2、痧胀腹痛,神昏吐泻用量:内服0.015-0.03克,研细。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一、补⽓气药1、⼈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归 ⼼心、肺、脾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2、党参【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3、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4、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5、⼭山药【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6、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二、补阳药1、鹿茸【性味归经】甘、咸、温。
归肾、肝经【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 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2、巴戟天【性味归经】辛、甘,微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祛风湿、强筋骨3、⾁肉苁蓉【功能主治】(1)补肾阳,益精⾎血(2)润肠通便——肠燥津亏之⼤大便秘结 4、淫⽺羊藿【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1)温肾壮阳(2)祛风湿,强筋骨5、补骨脂【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肾、脾经【功能主治】(1)补肾助阳,固精缩尿(2)温脾⽌止泻(3)纳⽓气平喘6、杜仲【性味归经】甘,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肝肾亏虚的胎动不安7、续断【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安胎8、冬⾍虫夏草【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肾虚腰痛,阳萎遗精。
补肺平喘,⽌止⾎血化痰-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9、益智仁【性味归经】辛,温。
归肾、脾经【功能主治】温肾助阳,固精缩尿-肾⽓气虚寒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温脾⽌止泻,开胃摄唾-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涎唾。
10、菟丝⼦子【性味归经】甘,温。
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三、补⾎血药1、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
中药性味归经表
辛温解表药水牛角苦,寒。
归心、肝、胃经。
凉血止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
麻黄辛、微苦、温。
入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草甘,寒。
入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桂枝辛、甘、温。
入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茅根甘,寒。
入肺、胃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防风辛、甘、微温。
入膀胱肝脾经。
祛风发表,胜湿解痉。
清热燥湿药荆芥 辛、温。
入肺、肝经。
祛风解表,止血。
黄连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紫苏辛、温。
入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和胃。
黄芩苦,寒。
入肺、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细辛辛、温。
入心、脾、肾经。
发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
黄柏苦,寒。
入肾、膀胱、大肠经。
清湿热,泻火毒,退虚热。
白芷辛、温。
入肺、胃经。
祛风止痛,消肿排脓,通鼻窍。
龙胆苦,寒。
入肝、胆。
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火。
辛夷辛、温。
入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苦参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苍耳子甘、苦、温。
有小毒。
入肺经。
发汗通窍,散风祛湿。
胡黄连苦,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退湿热,杀虫。
生姜辛、微温。
入脾、肺、胃经。
发表散寒,温中止痛,解毒秦皮苦,寒。
入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清肝明目。
辛凉解表药 清热解毒药薄荷辛、凉。
入肺、肝经。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金银花甘,寒。
入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
柴胡苦、微寒。
入肝胆心包三焦经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连翘苦,微寒。
入心、肺、胆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升麻 甘辛微寒。
入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紫花地丁苦、辛,寒。
入心、肝经。
清热解毒。
蝉蜕甘、咸,寒。
入肺、肝经。
散风热,退目翳,定惊痫。
蒲公英苦、甘,寒。
入肝、胃经。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葛根甘、辛,凉。
入脾、胃经。
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板蓝根苦,寒。
入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桑叶苦、甘,寒。
入肺、肝经。
中药性味归经表
莱菔子
辛、甘、平。入肺、脾经。
消食导滞,理气化痰
祛风湿药
温化寒痰药
羌活
辛、温。入膀胱、肾经
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半夏
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降逆止呕,燥湿祛痰,宽中消痞
独活
辛、温。入肝、肾经
祛风胜湿,止痛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
燥湿祛痰,祛风解痉,消肿毒
威灵仙
辛、咸,温。入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
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入肺大肠经
降气平喘,消痰行水
木瓜
酸,温。入肝、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白前
辛、甘,温。入肺经。
祛痰,降气止咳
桑寄生
苦,平。入肝、肾经
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
清化热痰药
秦艽
苦、辛,平。入肝胆、胃大肠经
祛风湿,退虚热
贝母
川贝苦、甘,微寒。入心肺经
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五加皮
辛、苦,温。入肝、肾经
洋金花
辛,温、有毒。入肺经
止咳平喘,镇痛
续随子
辛,温。有毒。入肝、肾经。
泻下逐水,破血散瘀。
温里药
大乾
苦,寒。有毒。入肺、大肠肾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附子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除湿止痛
甘遂
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干姜
辛、温。入心脾胃肾肺大肠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香薷ru
辛,微温。入肺、胃经。
祛暑解表,利湿行水。
夏枯草
苦、辛,寒。入肝、胆经。
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性味土茯苓,即土制茯苓,是中药茯苓的一种制剂形式。
土茯苓的主要性味为甘、淡,性微寒。
甘味入脾经,淡味入心脾两经。
二、归经土茯苓归经于心、脾、肾三经。
三、功能主治下面是土茯苓的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1.健脾消食:土茯苓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可用于脾虚食少、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2.益肺止咳:土茯苓对肺有益,能够止咳平喘,可用于肺虚咳嗽、肺痨咳血等症。
3.润肺止渴:土茯苓有润肺止渴的功效,对于肺热引起的口渴、咽干等症状有效。
4.祛湿利尿:土茯苓具有祛湿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型的尿路感染、水肿等症状。
5.安神调心:土茯苓有安神调心的功效,对于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补肾壮阳:土茯苓对肾有补益作用,可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等症状。
7.化痰止嗽:土茯苓能够化痰止嗽,对于痰热壅盛、咳嗽痰多等症状有效。
四、使用方法土茯苓多用于煎服,常用剂量为10-15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一般煎汤服用,也可以冲服。
五、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年幼儿童禁用土茯苓。
2.舌苔白腻、脾胃湿热、大便黏滞者不宜使用。
3.使用土茯苓时应遵医嘱,不宜过量使用。
4.土茯苓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注意。
六、总结土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多种功效。
它可以健脾消食、益肺止咳、润肺止渴、祛湿利尿、安神调心、补肾壮阳、化痰止嗽等。
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禁忌,遵医嘱使用。
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
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土茯苓,中药材名,为离花茯苓的入药干燥地下菌核。
其性味归经如下:•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脾、心、脾经。
功能主治土茯苓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祛湿利水:土茯苓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达到利水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土茯苓具有化湿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湿邪阻滞的症状,如浮肿、尿频、水肿等。
因为土茯苓具有渗透利水的特点,可以帮助体内湿气排出,减轻相关症状。
2.健脾益气:土茯苓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脾脏的功能,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
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的核心,如果脾气虚弱,会导致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土茯苓可以帮助调理脾气,促进消化,改善脾虚引起的相关症状。
3.安神安眠:土茯苓还具有安神的功效,对于失眠多梦的人有一定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土茯苓被认为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调理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土茯苓并非能够立即产生安眠作用的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4.调理心脑血管:土茯苓可以调理心脑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它可以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土茯苓有调理心脑血管的功效,但是在使用时还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用药。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土茯苓通常以煎剂形式服用,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
煎剂的制作方法受到个人情况、医嘱和具体配方的影响,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注意事项:使用土茯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方使用土茯苓,不能任意增减剂量。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在使用土茯苓时需要遵循医嘱,谨慎使用。
–对于有相关过敏史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土茯苓。
–使用土茯苓时,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以上是对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的介绍。
在使用土茯苓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相应的用药指导,不能盲目使用。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苦、寒
肺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
半边莲
甘、淡、寒
归心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
辛、苦、寒
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山慈菇
辛、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漏芦
苦、寒
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白花蛇舌草
苦、甘、寒
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红藤
苦、平
归大肠、肝经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辛、甘、温
归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
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
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
辛、微温
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辛、微温
归肺、肝经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筋络、消痰水、治骨鲠
秦艽
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
络石藤
苦、微寒
归心、肝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木瓜
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蘄蛇
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
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豨仙草
苦、辛、寒
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雪莲花
微苦、甘、温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谷精草
辛、甘、凉
归肝、胃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
甘、微寒
归肝经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
苦、微寒
归肝经
清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
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Fra bibliotek龙胆苦、寒
余甘子
甘、酸、涩、凉
归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
金果榄
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朱砂根
苦、辛、凉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木蝴蝶
苦、甘、凉
归肺、肝、胃经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土牛膝
苦、酸、平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胖大海
甘、寒
归肺肝、大肠经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
芒硝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
甘、苦、寒
归大肠经
泻下导滞
芦荟
苦、寒
归肝、大肠经
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火麻仁
甘、平
归脾、大肠经
润肠通便
郁李仁
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归肺经
麦冬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
麦冬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1. 麦冬的性味归经:麦冬,中草药名,学名为麦冬菜薹,中医草药标本,是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根茎。
其性味归经如下:•性味:甘、淡,微微寒凉。
•归经:入心、肺、胃经。
2. 麦冬的功能主治:麦冬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滋阴润燥:•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补充体内的津液,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适用于阴液亏损、津液不足、肺燥咳嗽等症状。
2.2 养心安神:•麦冬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
•适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
2.3 益胃生津:•麦冬具有益胃生津的作用,能够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
•适用于胃热口渴、胃阴不足、食欲不振等症状。
2.4 滋补肺部:•麦冬具有滋补肺部的作用,能够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等症状。
2.5 养阴补肾:•麦冬具有养阴补肾的作用,能够调节肾脏功能,增强体力、提高抵抗力。
•适用于肾阴亏损、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
3. 使用麦冬的注意事项:•麦冬性寒,在体质虚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中使用应谨慎。
•麦冬辛寒不宜与辛温药物同用,以免相互抵消影响疗效。
•麦冬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应遵医嘱使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麦冬的性味归经以及其功能主治。
麦冬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较丰富的医学价值,可以在中医药学中用于多种症状的治疗。
然而,在使用麦冬时需要注意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如果需要使用麦冬进行治疗,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以便获得更好的疗效。
本草纲目-常见中药材篇
野 菊 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成分】含野菊黄酮甙、野菊花甙、野菊花内酯、苦味素、挥发油等。
【药理】1、降压作用。2、抗病毒抗菌作用。
【用法用量】10-18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无
桔 梗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咳嗽多痰,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痰,疮疡脓成不溃。
【成分】含桔梗皂甙。
【药理】
1、祛痰止咳作用。
2、抗炎作用。
3、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
【用法用量】6-10g
【注意事项】大量与生食易引起中毒,宜加注意;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
---------------------------------------------------------------------------------------------------------------------------
【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肺经。
【功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薄荷醇、薄荷酮等。
【药理】
1、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头痛,神经痛,搔痒等。
2、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白 果
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皮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小毒。归肺经。
肉苁蓉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肉苁蓉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性味归经•性味:苦、甘,平。
•归经:归肺、肾经。
二、肉苁蓉的功能主治1.补肾壮阳:肉苁蓉有较好的补肾壮阳作用,能够提高男性的性功能。
对于肾阳不足、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补肺止咳:肉苁蓉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清热化痰,止咳化痰。
对肺虚干咳、痰多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抗疲劳:肉苁蓉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抗疲劳能力,对于疲劳乏力、体虚乏力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4.延缓衰老:肉苁蓉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等衰老现象。
5.保护肝脏:肉苁蓉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对于肝气不舒、肝炎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适用人群•男性:肉苁蓉对男性的肾阳不足、阳痿、早泄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年老体弱者:肉苁蓉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疲劳乏力等现象,适合年老体弱者服用。
•肺虚体质者:肉苁蓉具有补肺止咳的功效,对肺虚干咳、痰多气喘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面部干燥、皱纹增多者:肉苁蓉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等衰老现象。
四、使用方法•冲服:取适量肉苁蓉,研磨成粉末状,放入杯中,加入适量温水冲服。
•煲汤:取适量肉苁蓉,加入煲汤的食材中一起炖煮。
五、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相关疾病者应禁忌服用肉苁蓉。
2.服用肉苁蓉时,避免与具有相反作用的药物一起使用,以免影响疗效。
3.对肉苁蓉过敏的人群要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六、总结肉苁蓉是一种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等作用的中药材。
适用于男性的性功能障碍、肾阳不足等症状,以及面部干燥、皱纹增多等衰老现象。
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人群、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A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慎用。
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
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柏子仁——【性味归经】甘,平。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A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
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体弱阴虚者慎用。
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
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
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
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萆薢——【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扁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烃。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槟榔——【性味归经】气微,味涩而苦。
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
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柏子仁——【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用于虚烦不眠, 心悸怔忡,肠燥使秘等症。
补骨脂——【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
肾,心包,脾,胃,肺经。
【功效】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C苍耳——【性味归经】甘,温,有毒。
辛、苦。
入肺、肝经。
【功效】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苍术——【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草乌——【性味]】性热,味辛、苦。
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侧柏叶——【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涩。
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柴胡——【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菖蒲——【性味归经】辛,微温。
入心、肝、脾经。
【功效】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沉香——【性味归经】辛苦,温。
入肾、脾、胃经。
【功效】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皮——【性味归经】苦、辛,温。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川乌——【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川芎——【性味与归经】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磁石——【性味功能】辛、咸,平。
镇惊安神、潜阳纳气。
D大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入脾、大肠经。
【功效】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
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当归——【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
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党参——【性味归经】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地肤子——【性味】性寒,味辛、苦。
入肾、膀胱二经。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利小便,清湿热。
地黄——【性味归经】鲜生地性寒,味甘、苦。
生地黄性寒,味甘。
熟地黄性寒,味甘。
地骨皮——【性味归经】甘,寒。
入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地龙——【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地榆——【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涩。
入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丁香——【性味归经】甘、辛、大热。
《纲目拾遗》:“味甘辛,性大热。
”入胃肾二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冬虫夏草——【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归肾、肺经。
【功效】养肺阴,补肾阳。
独活——【性味归经】辛、苦,温。
入肺、脾、肾三经。
【功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
杜鹃花——【性味归经】辛、苦、性寒,小毒。
肺经。
【功效】止咳,祛痰。
杜仲——【性味归经】甘微辛,温。
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E阿胶——【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F矾石——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酸、寒、无毒。
防风——【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蜂蜜——【性能】味甘,性平。
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
蜂房——【性味归经】甘,平。
归胃经。
【功效】祛风,功毒,杀虫,止痛,抗过敏。
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茯神——【性味归经】甘、淡。
归心、脾经。
【功效】宁心、安神、利水。
覆盆子——【性味归经】温;甘、酸;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缩尿。
G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干——【性味归经】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枸杞——【性味归经】甘,平。
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桂皮——【性味归经】味辛甘、性热。
入肾、脾、膀胱经。
【功效】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止泻。
骨碎补——【性味归经】苦,温。
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桂花——【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桂圆——【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归心、脾经。
【功效】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
H蛤蚧——【性味归经】咸,平。
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旱莲草——【性味归经】甘酸,凉。
入肝、肾经。
【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
归肝、心、肾经。
【功效】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核桃仁——【性味归经】甘、平温、无毒。
入肺、肾、肝。
【功效】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
合欢皮——【性味功用】甘,平。
①解郁安神:治忧郁不舒、失眠健忘。
②活血消肿:治疮痈、肺痈、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黑豆——【性能】味甘,性平。
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黑芝麻——【性味归经】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红花——【性味归经】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功效】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红参——【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脾、肺、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红枣——【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胡麻仁——【性味归经】甘,平。
入肺、脾、肝、肾经。
【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
胡荽——【性能】味辛;性温。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
花椒——【性味归经】辛,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槐角——【性味归经】苦,寒。
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黄柏——【性味归经】苦,寒。
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黄精——【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脾,肾经。
【功效】滋肾润脾,补脾益气。
黄连——【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芪——【性味归经】甘,温。
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J鸡肝——【性味归经】甘,微温。
入足厥阴、少阴经。
【功效】补肝肾。
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
鸡子——【性味】甘,平。
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
桔梗——【性味归经】味苦,辛。
性平。
归肺,胃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菊花——【性味归经】味辛,甘,苦;性微寒。
归肺、肝经。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橘红——【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肺、脾经。
【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K苦参——【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L老鹳草——【性味归经】辛、苦,平。
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
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莲子——【性味归经】甘、涩,平。
归脾、肾、心经。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莲子心——【性味归经】苦,寒。
入心、肺、肾三经。
【功效】清心,去热,止血,涩精。
藜芦——【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经。
”寄奴——【性味归经】苦,温。
入心、脾经。
【功效】破血通经,敛疮消肿。
龙眼肉——【性味功能】性温,味甜。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路路通——【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
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鹿茸——【性能】甘咸、温。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M麻黄——【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麦门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入肺、心、胃经。
【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
蔓荆子——【性味归经】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芒硝——【性味归经】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玫瑰花——【性味】甘、微苦,气香性温。
【功用】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