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总结小抄版

合集下载

精神病知识总结

精神病知识总结

精神病知识总结精神病知识总结(精选6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神病知识总结(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神病知识总结120xx年,浚州社区的精神病防治工作在上级领导下,根据浚州社区工作要点,在上级重视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巩固了精神病防治卫生工作基础,务实了浚州社区稳定基础。

一、制度落实、管理分类、措施有效:为做好精神病防治卫生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按照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召开精防专题会议,按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要求专门研究讨论近期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

2、加强对公共卫生乡村医生员和家属业务知识学习。

发现新病人及时联系,落实措施,经常走访患者家庭,进行一年4次面对面随访工作和每年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了解知晓患者家庭状况及患者近期病情变化,叮嘱家人按时给病人服药,做好监护工作。

3、即使做好表卡记录,根据社区内病人各种不同程度病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1、2类病人监护小组,并根据先有家属和现状不同分别落实了监护人和使每个监护人知道监护的职责和方法,应急处理的措施,坚持分片包干制度,定期随访,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保证患者能够按照医嘱定时服药,同时做好随访记录。

4、做好精神病防治卫生工作的宣传、预防工作,提高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

利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和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做好精神病人宣传康复工作,鼓励患者参加社区康复活动。

及时掌握社区贫困病人家庭情况,上报组织,并结合帮困项目,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解决和关爱贫困病人的生活情况,提高病人家庭生活的生活质量。

二、做好精神病防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病,并且重者则与社区严重脱节,失去在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更有反社会型的情绪失控者,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给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做好精防工作是确保社会、社区稳定和谐不可缺失的一项工作。

精神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精神疾病总论1.整体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包括两个方面:心和身,.心是心理的疾病,它起主导地位;明显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叫心身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

治疗原则包括:心身同治和心理干预目标3.精神障碍:包括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八种。

个论:1. 认知障碍:1)感觉障碍: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包括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感觉过渡:受到刺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感受到强烈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异常:没有刺激,自发感觉;内感性不适:难以表达的异常感觉,无定位;感觉减退:对刺激感受性减低。

2)知觉障碍: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的反应,包括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有东西看错了;幻觉:没有刺激,感观出现知觉体验,无中生有,最常见的是幻听。

又分为内脏性幻觉:有定位的无中生有;功能性幻觉:同一感官发生;反射性幻觉:不同感官发生。

前面有,但后面无中生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幻觉产生于另外一个感官3)感知觉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整体正确,个别有误。

2 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主要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内容障碍两大类。

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表现为语流增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多见于躁狂症2).思维迟缓反应慢,话少,患者自觉脑子变笨,思考问题困难。

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症;3)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症):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最核心的是强迫观念。

4)***思维、思维***:除思维奔逸和思维迟缓外均为精神分裂症。

5)思维散漫:答非所问,但能听懂。

6)思维破裂:答非所问,听不懂。

7)思维贫乏:缺乏进一步联想。

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

6).病理性赘述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

前面的回答文不对题,最后一句才是答案。

7).强制性思维:外力强行加入,不痛苦;受外界被动影响;别人让他想的;见于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和行为异常,涵盖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躁狂、心理创伤等多种疾病。

以下是精神病学的重点总结。

1. 精神疾病的定义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产生不正常的反应。

具体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有害自身和周围人。

2. 精神障碍的分类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类、情感障碍类、人格障碍类、心境障碍类、依赖状态、性障碍等。

3. 精神障碍的评估评估精神障碍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必须包括对患者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历史、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可以使用精神评定量表来评估患者,例如贝克抑郁量表、哈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4. 精神病的治疗方案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确定。

一般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交治疗等。

例如利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5. 精神障碍的预防精神障碍的预防应该从家庭教育、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健康习惯等方面着手。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 精神障碍的急救处理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及时处理。

正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能力,出现自杀或暴力行为。

紧急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安抚和引导的方法来避免事件的发生。

7. 精神病的社会关怀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理解。

社会不应该歧视精神病患者,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让患者融入社会和家庭是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8. 精神病的研究精神病的研究可以为治疗精神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精神病的遗传和治疗两方面。

精神病的研究不仅是治疗患者的原因,也有助于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总之,精神病学是研究和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⑵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人格特征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2、精神症状的判定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

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和行为障碍、意识障碍和自知力障碍。

⑴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光、声、触)感受性增高,如更年期综合征。

②感觉减退: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觉(感觉缺失),如木僵、失聪。

③内感性不适:体内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谵妄状态。

②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A、按其所涉及的感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内脏幻觉:对体内某部位、器官一种异样知觉体验,如肠扭转、心脏穿孔、虫在爬。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病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 错觉
幻觉
妄想
超价观念 顺行性遗忘 假性痴呆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环性心境 躯体化
癔症
精神症状的特点
症状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我国精神障碍主要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4: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与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品行障碍、多动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概述——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起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
病前有一定素质和人格基础
症状表现:脑功能失调,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躯体不适症状;无器质性基础,无精神病性症状
相当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病程多迁延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与诊断标准●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的具体表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惊恐发作的具体表现及鉴别诊断●广泛性焦虑的症状特点与治疗方法●强迫障碍的具体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特点
●分离性障碍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病学总结(皖南医学院适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2、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4、幻觉: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5、妄想:妄想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6、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定向力障碍:是指对环境或自身状况认识能力的丧失或认识错误。

7、谵妄状态: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幻觉、错觉,通常以形象鲜明的恐怖性幻视和错视为主。

8、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自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9、遗忘综合症:又称为科萨科夫综合征,患者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和虚构。

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脑肿瘤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问答题1、精神症状的共同点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2、妄想的主要特征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3、妄想的分类根据妄想的起源: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按照妄想的结构: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按妄想的内容: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非血统性妄想,内心被揭露感,物理影响妄想4、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心理症状群:抑郁性认知,兴趣缺乏,快感缺失,精神运动性改变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缺失5、广泛性焦虑的诊断要点恐慌(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疼、颤抖、无法放松)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6、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点发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常具有某种个性特征;症状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自知力充分,一般主动求治有痛苦感。

精神病知识培训小结

精神病知识培训小结

精神病知识培训小结(一)、精神分裂症表现:1、以幻听最多见,常不主语性幻听,如评论性、争议性、或命令性幻听,或思维化声。

其他幻觉次之。

2、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幻听、妄想的症状。

当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受这种虚拟的思维所控制。

从而,就会做出意象不到的事情。

例如,可能会发生自残、自杀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等等。

所以,当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

如果病情十分严重的话,就需要住院治疗。

这样,既便于患者的治疗,也便于医生的观察。

千万不要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从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那样,承受疾病痛苦的是患者自己。

在一定的因素上,也导致了病情变的越来越严重。

这是精种分裂症的危害之。

(二)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1.偏执型: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

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

其次为影响、嫉妒等。

绝大多数病人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2.青春型: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

3.紧张型: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4.单纯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神衰退。

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5.末定型: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式者。

(三)诊断标准参考ICD -10:1、症状标准凡具有以下症状中的至少两项,且无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涨或低落,即可确诊:(1)联想障碍:(2)妄想;(3)情感障碍:(4)新;(5)行为障碍:(6)意志减退;(7)被动体验(8)思维被插入或被撤走或强制性思维。

2、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完整,且只少有下列情况之一:(1)社会功能明显受损;(2)现实检验能力受损(3)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谈。

3、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续1个月。

(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这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的首选药物。

精神病学-完美总结汇总

精神病学-完美总结汇总

名解精神病: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功能下降的一组重型精神障碍;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

精神症状学:是研究精神症状(异常心理现象)的一门临床科学;是精神科的基础。

精神障碍:指各种因素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的改变,课伴痛苦或功能损害,分器质性和功能性精神障碍:诊断主要根据精神症状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

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內感不适:是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杆等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知觉。

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1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有感知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儿形成概念特征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思维奔逸:又称观念飘忽,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速度的快速。

患者常表现为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

多见于躁狂症。

特点:随境转移音联意联思维迟缓:这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等。

常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贫乏:表现为思维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既没有可想的事,也没有想说的话,思维内容空虚,说话词汇量减少,病人常形容脑子象一张白纸。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松散:即思维散漫。

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思维破裂:在没有智力损害、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申运动兴奋等情况时,出现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病学总结精神病学**重点还是看书,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补充及修改**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妄想:思维内容障碍的主要表现,它是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其特征是:(1)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2)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3)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4)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遗忘:是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丧失,表现为对既往感知过的事物不能回忆。

在临床上,通常按照遗忘与疾病的时间关系分为:(1)顺行性遗忘:紧接着疾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的失忆。

(2)逆行性遗忘:疾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的失忆。

(3)界限性遗忘:特定时间段内的事情的失忆。

(4)进行性遗忘:随着病情加重,遗忘程度也随之增加。

3.虚构: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4.错构: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

5.假性痴呆: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部分患者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

经治疗后,痴呆样表现很容易消失。

类型:(1)刚塞综合征:又称为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故意开玩笑的感觉。

(2)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表现为成人患者言行类似儿童一样。

6.精神运动性抑制: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显著减少。

(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

表现为患者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甚至大小便潴留。

(亚木僵状态:症状较轻者,生活可自理。

)(2)蜡样屈曲:在木僵基础上,患者出现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极不舒服的姿势,也能较长时间维持不动,形似蜡塑一般。

多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考点总结

精神病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 精神病学概论
氯丙嗪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精神病人服用后,在不过分抑制情况下,迅速控制精神分裂病症人的躁狂症状,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大剂量时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抑制体湿调节中枢,使体湿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呈“人工冬眠”状态。能增强催眠、麻醉、镇静作用。可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大剂量时可引起位置性低血压应注意。可降低心脏的前负荷,而改善心脏功能(尤其是左心功能衰竭)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临床用于治疗精神病、镇吐、低湿麻醉及人工冬眠,与镇痛药合用,治疗癌症晚期病人的剧痛,治疗心力衰竭。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特点
①起病急骤;
②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包括片断妄想,片断幻想或多种妄想,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或紧张症;
③多数病人可缓解或基本缓解.
慢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缺乏动力、缺乏精力、缺乏兴致、缺乏情感、缺乏礼仪和缺乏社交等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的“阴性症状”。
2.精神分裂症的的诊断要点:符合描述性的定义,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续1个月,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等情况后。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要点:
丙咪嗪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主要作用为能阻滞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症,尤以情感性障碍抑郁症疗效显著。
奎尼丁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由于奎尼丁具有抗胆碱作用,在治疗房颤或房扑时,在减慢心房率的同时,有时可使心室率进一步加快,故对房颤、房扑患者应先用强心甙控制
幻觉在妄想形成前后或同时均可出现,以内容对其不利的言语性幻听最为多见,此外也可出现幻视、幻触、幻嗅等。除妄想和幻觉外,虽然也可有情感不稳定、行为异常等表现,但一般对情感意志和思维的影响较少,行为也不很奇特。本型病人智能完好,日常生活也能自理,虽然自发缓解较少,但经过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的幻觉妄想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人格、适应不良。

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1.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2.更复杂的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突触联系3.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环路,构成我们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基础.4.如果脑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势必影响正常的精神功能.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ABA单胺类及相关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如DA过高: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脑皮层下边缘系统)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如DA过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皮层内、前额叶皮质)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5-HT功能过高:躁狂5-HT功能过低:抑郁重性抑郁障碍:NE功能低下ICD-10中精神障碍分为哪几大类?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1.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2.精神症状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减退.3.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二)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听:最常见,非言语性幻听属原始幻听,见于局灶性脑病变;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有诊断意义。

西医精神病学期末总结

西医精神病学期末总结

西医精神病学期末总结一、导言西医精神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专业学科,主要研究精神方面的疾病,包括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本学期的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精神病学评估工具、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康复和预防。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精神病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首先,我们学习了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精神障碍的定义。

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学科,而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对于外界刺激或内部冲突的反应异常,影响了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功能。

精神病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现代精神病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

三、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在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方面,我们学习了国际通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即《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俗称DSM。

DSM-5是目前最新的版本,其中包含了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描述。

通过学习DSM-5,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便更好地进行病例分析和治疗。

四、精神病学评估工具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和诊断精神疾病,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精神病学评估工具,包括症状自评表、Hamilton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状况,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五、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遗传、环境、心理和神经生物学因素等多个层面。

我们学习了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验和研究。

例如,精神分裂症被认为与多基因遗传和神经传递异常有关,抑郁症则与神经递质异常和心理因素有关。

六、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等方面。

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神经精神病学总结

神经精神病学总结

一、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是对病人全身健康状况的概括性观察。

包括:一般情况、生命征、意识状态、体位、姿势、步态、皮肤黏膜,头面部躯体及四肢等。

不满意可配合触觉和听觉。

二、意识障碍检查:1、眼征:瞳孔,眼底,眼球位置,眼球运动,2、对疼痛刺激的反应,3、瘫痪体征,4、脑干反射,5、呼吸形式,6、脑膜刺激征,7、意识障碍的其他体征。

三、精神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检查:1,、记忆,2、定向力,3计算力,4失语,5、失用,6、失认,7、是空间技能和执行功能。

四、脑神经检查: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滑车和展神经,4、三叉神经,5、面神经,6、位听神经,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8、副神经,9舌下神经五、运动系统检查:1、肌容积,2、肌张力,3、肌力,4.、不自主运动,5、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反击征,跟-膝-胫试验,轮替试验,起坐试验,闭目难立征试验。

6、姿势与步态。

六、感觉系统检查:1、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3、复合(皮质)感觉:定位绝,两点辨别绝,图形觉,实体觉。

七、反射检查: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高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踝反射,阵挛,Hoffmann征,Rossolimo征;3、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巴宾斯基等位征,强握反射,脊髓自主反射。

八、脑膜刺激征检查:1、屈颈试验;2、克尼格征;3、布鲁金斯基征。

九、自主神经检查:由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组成。

1、一般检查:皮肤黏膜,毛发和指甲,出汗,瞳孔;2、内脏及括约肌功能;3、自主神经反射:竖毛实验,皮肤划痕实验,眼心反射;4、自主神经实验检查:1、血压和脉搏的卧位和立位试验;2、汗腺分泌;3、性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检查;4、排尿障碍的尿道动力学检查。

二、偏头痛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以缓解。

(完整版)精神病学小结

(完整版)精神病学小结

见于酒精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和麻痹性痴呆。 智力(性质,内容,疾病)
谵妄 delirium 具有伴随症状的意识混浊状态,意识清晰度水平下降
与痴呆鉴别,小题答“意识障碍” 是一种意识障碍,伴随以下症状,波动性的表现
他心理活动和精神症状间无联系。
继发:继发于情绪,幻觉,妄想等
按内容性质: 一般
特殊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夸大妄想、罪恶妄想
被控制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
嫉妒妄想、钟情妄想
思维被洞悉妄想
疑病妄想、虚无妄想
非血统妄想
超价观念 overvalued idea 错误观念、主导意识、现实基础、强烈情感
有一定事实基础,推定也比较符合逻辑,见于人格障碍。 疑病障碍和神经性厌食,与妄想鉴别
量化评定
特异性不高的单个症状相互联系,可能构成特异性很高的综合征
4、常见精神症状: ①认知障碍
A 感知觉障碍: a 感觉(清晰度,部位,疾病) 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 (能确定部位, 清晰描述令人痛苦的感觉, 神分裂)
见于精
b 知觉(感观,知觉数量,刺激,来源) 错觉 illusion 歪曲的知觉体验:杯弓蛇影 幻觉 hallucination 虚幻的知觉体验:幻听
素质因素:心理素质、人格、神经系统功能状态、酒药依赖、躯体状况等;
促发因素:不良精神应激、睡眠剥夺、不良环境等;
还有:理化生物性因素、集体的功能状态、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生物学(遗传,素质)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
4、 精神障碍的分类
病因学分类:病因明确的各种精神疾病分类,如器质性、症状性,临床上占 将全部精神障碍划分为器质性的与功能性的
草木皆兵 (常见 )、幻视、幻味、幻触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后者体验不到映像的来源有明确的定位, 在病人心中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病学--总结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名解):参阅书P102精神活性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依赖:是一组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耐受性: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一)早期症状:情绪改变认知改变感知觉改变行为改变生理功能改(二)核心症状 :急性(阳)症状: 1.感知觉障碍 2.思维逻辑障碍 3.情感障碍 4.意志行为障碍 5.定向、记忆和智能、自知力 6.妄想慢性(阴)症状: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意志活动减退(三)慢性期症状: 以阴性症状为主可残留个别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药物治疗的原则策略:1.急性期,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2.有效不换方的原则 3. 足量足疗程原则 4.单一用药原则 5.个体化用药原则 6. 安全原则I型综合征特点:以阳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较好;常无智力缺如,亦无神经系统软体征;病理机制可能是D2功能增加II型综合征特点:以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不佳;有时存在智力减退和某些神经系统软体征;病理机制可能为脑结构异常,DA功能低下(与其他的鉴别诊断,以及电抽搐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行为活动过多,各类躁狂发作均已药物治疗为主,特殊情况选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退,抗抑郁药物为主,电抽搐治疗或改良电抽搐治疗,并且心里治疗贯穿始终双相情感障碍用药原则:1长期治疗原则2心境稳定剂基础性使用原则3联合用药治疗原则4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原则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核心症状),联想加速,活动增多典型抑郁症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核心症状:抑郁情绪快感缺失自我评价低鉴别:神衰抑郁症抑郁、悲哀情绪轻主要特点易兴奋又易疲劳主要特点不明显精神运动迟缓不明显多见、明显症状夸大多见很少厌世感轻微明显自杀极少多见病程特点慢性、波动性发作性间歇期部分症状正常,部分症状求治心强烈可有、可无神经症共性: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症状2症状没有明确的气质性病变为基础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4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焦虑症类型:1广泛性焦虑症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觉醒度提高其他症状2惊恐发作惊恐发作预期焦虑求助和回避行为恐惧症:1场所恐惧2社交恐惧3单一恐惧强迫症:1强迫观念2强迫动作和行为抑郁症定义:是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与抱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hallucination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orientation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前者称为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

insight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临床上一般以精神症状消失,并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是病态的,即为自知力恢复。

delirium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

amnestic syndrome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s 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 e disorder)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延者可表现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disorders),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是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明显的一种疾病。

失眠症(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sleep onset)和维持(sleepmaintenance)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disorder)既往称性变态(sexualdeviation)泛指以两性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别,但常有深厚的时代色彩。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性身份障碍,主要指易性症(transsexualism),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起病,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autism)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预后差。

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主要临床表现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指对客观事情的歪曲的知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mood disorder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病人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而终止亦迅速。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的鉴别发生与发展常经历一个疾病过程,健康与疾病两个阶段明显不同;而人格障碍则是自幼人格发展的偏离常态,没有正常与异常的明显分界。

人格障碍不是神经症发生的必备条件,如神经症症状继发于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可以下两个诊断。

医患关系原则:①相信医患之间可以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可以交流、沟通的;②不以医生本人的价值取向评判患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③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④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助;⑤理解医患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医生应根据情况适时做出调整;⑥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沟通重要性与技巧是良好的医学实践的基石。

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的沟通是诊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②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③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④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⑤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改进卫生服务的质量.它包括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鼓励患者表达。

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共同的临床特征:(1)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2)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

(3)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4)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诊断躯体疾病精神障碍依据:(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并且已有文献报导这种躯体疾病可引起精神障碍;(2)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系该躯体疾病导致,如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在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和程度上的密切关系。

但有时精神症状较躯体疾病早出现,如抑郁症状可发生于诊断胰腺癌之前;(3)精神障碍的表现不典型,难于构成典型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

如患者在老年时才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或抑郁伴不常见的症状,如幻嗅或幻触等。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1.偏执型(paranoid type)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

2.紧张型(catatonic type)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

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

3.青春型(hebephrenic type)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

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

思维破裂,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

4.单纯型(simplex type)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常不引起重视。

5.“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 type)指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但又不符合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的诊断标准。

6.残留型(residual type)过去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至少2年一直未完全缓解。

目前病情虽有好转,但残留个别阳性症状或个别阴性症状,称之为残留型。

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ost schizophreniadepression)指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而未痊愈时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残留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多见。

精神分裂症经典分型I临床表现以妄想,幻觉阳性症状为主;II型精神分裂症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阴性症状为主,混合型精神分裂症包括不符合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的标准或同时符合的患者。

精神分裂症与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鉴别不少脑器质性病变的疾病也可产生生动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但往往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幻觉多为恐怖性幻视。

有确凿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是,精神症状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躯体疾病的恶化而加重,躯体疾病的改善会带来精神症状的好转。

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的鉴别,其鉴别要点为:1)精神分裂症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其情感症状并非是原发症状,而是以思维障碍和情感淡漠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常表现言语紊乱、思维不连贯、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急性躁狂可表现为易激惹,精神病性症状,亦可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是在情感症状的背景中出现,若患者过去有类似的发作而缓解良好,或用情绪稳定剂治疗有效,应考虑为躁狂发作。

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有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缺陷;而心境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