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及会计处理分析

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及会计处理分析

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及会计处理分析作者:祝芳园来源:《商场现代化》2023年第21期摘要:企业集团在发展期间应按照税法规定依法缴纳所得税,合理选择申报方式并做好会计处理工作。

基于此,本文从所得税申报方式与会计处理两个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进一步讨论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三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三种方式的差异,提出保障企业集团所得稅会计处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会计处理在以往环境下,企业集团可采用合并申报、分别申报的方式完成所得税申报工作,但国家税法早已取消企业集团所得税合并申报方式,因此,集团企业需以所得税法为依据分别进行申报。

在此形势下,企业集团为规避纳税风险,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合理选择所得税申报方式,做好新版所得税申报表的填写工作,并严谨精细地展开所得税会计处理工作。

一、企业集团所得税申报方式自集团合并纳税取消后,企业集团子公司需分别申报所得税,在当前环境下,企业集团子公司可采用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子申报、代理申报的方式申报所得税。

①直接申报。

集团企业纳税人或指定代理人直接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单位完成所得税的申报工作。

②邮寄申报。

集团企业纳税人整合归纳所得税申请表等纳税资料,采用邮寄的方式将相关资料传输至税务机关完成申报。

③电子申报。

集团企业纳税人按照规定准确填写申报表后,全面整理所得税申报资料,借助互联网完成申报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集团企业迎来线上办公阶段,所得税申报工作逐步转移至网络,采用网上电子申报的方式开展工作。

对企业集团所得税网上电子申报的流程进行总结,具体如图1所示。

①下载电子税务局客户端或打开电子税务局官方网站,并完成登录。

②进入“网上办税”界面,输入集团企业纳税编码、密码、验证码,随后点击“我要申报”下载规范化申报表模板。

③提交企业集团申报月财务报表,随后点击进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申报”,将已填写完毕的所得税申报表提交即可。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样的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怎么样的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种⽅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直接计⼊当期损益,⽽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法。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法分别是怎么样的?⼀、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种⽅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直接计⼊当期损益,⽽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法。

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因此当期计⼊损益的所得税费⽤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在这种⽅法下,本期的所得税费⽤等于应付所得税⾦额,由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费⽤等于应付所得税⾦额,由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数不作跨期分摊,故⽽不反映在“递延税款”账户中,只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次执⾏企业会计准则》第⼗⼆条规定,在⾸次执⾏⽇,企业应当停⽌采⽤应付税款法或原纳税影响会计法,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处理。

原采⽤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额,同时冲销递延税款余额,根据上述两项⾦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相关知识: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种税。

纳税⼈范围⽐公司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比较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比较

【 文章摘 要 】 由于 企 业 会 计 准 和 税 法规 定不 一 4 致, 导致 了税 前会 计利 润和 应 税所 得 的 不 尽相 同 , 因此 就需要 相应 的方 法进 行调 整 , 于是各 种 所得 税 会 计处理 方法 应运 而 生 。 文章在 对各种 所得税 会 计处理 方法进行 了 比较 , 分析得 出各 种 处理 方法的优 缺点 , 主 张资产 负 法应 成 为今后 我 国所得 税会 计 债 的主要 处 理 方法 。 【 关键 词】 所得 税会 计 ;应 付税 款 法 ;纳税影 响 法 会 计 准 则 允许 企 业 自主选 择 不 同的 会 计处理方法 , 是某些会计方法 和税法规 但 定 是 不 同 的 , 此 , 同 一企 业 同一 会 计 期 因 对

递 延和分配到 以后 各期 , 同时转销 已确 并 认 的 时 间性 差 异 对 所 得税 的 影 响金 额 。债
务 法 是 把 本 期 由于 时 间性 差 异 产生 的影 响 纳 税 的 金额 , 延 和 分 配 到 以后 各 期 , 同 递 并 时 转 销 已确 认 的时 间 性 差 异对 所 得 税 的 影 响金额 , 由于 税 率 变 更或 开 征 新税 , 要 调 需 整 递 延 税款 的 余额 。税 率 变 更 当年 除 要对 当 期 产 生 的或 转 回暂 时性 差 异 按 照 当 年 的
间 的 经 营 成 果 , 照 财 务 会 计 方 法 核 算 的 按 会 计 所得 与按 照 税 法 规 定计 算 的 应 税 所 得 额 之 间 会 产 生 一 些 差 异 , 就 需 要 专 门 的 这 理论和方法来对 差异进行调整 。于是 , 一 系列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应运而生 。
所 得税 会 计处 理 方法 比较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不同会计处理比较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不同会计处理比较

一、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问题。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八种行为,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现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的除外.(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投资;(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分配;(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单位或者个人.进项税和视同销售的衔接:以上行为中,购进的货物只有用于投资、分配、赠送才视同销售,所以,你买了面、油,用于职工食堂,是不用视同销售的。

你用仓库里购入的钢材盖楼,也不用视同销售。

但是,国家为避免你既没有视同销售缴纳销项税,又在进项抵扣,所以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不得抵扣。

至于自产、委托加工货物,以上五种行为都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视同销售的销售额(公允价值)确定办法:(1)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2)按照其他纳税人最近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3)按照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属于应征消费税货物)或者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会计核算问题(分别几种行为举例)(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现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的除外。

以上三种情况,只是销项税问题.(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借:在建工程等贷:库存商品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价)贷:库存商品很多人认为,应当按照成本价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你想一下,如果那样处理,从招待费、广告费等计提基数,到企业所得税汇缴表的填报,会多么的麻烦和吃亏呀。

企业所得税直接法与间接法的差异及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直接法与间接法的差异及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直接法与间接法的差异及会计处理一、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原理由于会计准则的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与税法收入与允许抵扣额的确认有不同之处。

所以会计的利润不能直接用作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有直接法、间接法两种方法。

1、直接法用收入逐项减去允许扣除的部分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法的本质是忽视会计账的存在,利用税法的要求,重新计算税法认可的利润。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全部收入—免税收入—允许抵扣的支出优势:计算简单,不必考虑调整,对会计账没有要求。

缺点:需要逐项收入支出计算、不能反映出会税差异。

适用:小企业,年业务量越少,直接法优势越明显。

2、间接法用会计利润加调增减调减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间接法的本质是利用会税之间的差异,利用会计利润作为计算的起点,根据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利润+税法不认可的支出—会计不记入但税法认可的支出优势:能够反映出会税差异及未来需要调整的企业所得税缺点:对会计账要求高,需要记账之初就要考虑会税差异。

适用:使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需要记“递延所得税”、年会计业务量大的企业。

二、案例讲解两者的区别甲企业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2022年实现收入3000万。

10月购入一台价值600万元新设备一台,预计使用5年,22年计提折旧20万,记入主营业务成本。

22年发生“业务招待费”20万。

除以上两项外,其他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与费用共计16000元。

当年实现利润1,360元,计算甲公司22年企业所得税。

1、业务招待费计算可抵扣额计算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的列支标准是:按发生额外的60%与收入的千分之五相比较,取最小值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收入千分之五=3000×5‰=15万实际发生额的60%=20×60%=12万(此项低)2、直接法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3000 —1600 —1200(购入固定资产可抵扣额) — 12(可抵扣的业务招待费)=188万应交企业所得税=188×15%=28.2万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 28.2万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8.2 万3、间接法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360+ 20(税法不认可的折旧)— 1200(税法认可加计100%的一次性扣除)+ 8(税法不可扣除的业务招待费)=188万应交企业所得税=188×15%=28.2万产生暂时性纳税差异=(600 — 20)×15%=87万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 115.2 万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8.2 万递延所得税负债 87万企业所得税简洁分录1、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季度预缴时计提缴纳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4、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补缴的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后完成的: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前完成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汇算清缴时发现多预缴的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后完成的:借: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贷:所得税费用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如果是抵减以后期间应纳所得税款的: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前完成的:借: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如果是抵减以后期间应纳所得税款的: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一、《小企业准则》下企业所得税处理1、计提也所得税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Ps:有政策性减免的,直接计提时减免,不做政府补助处理。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在美国的企业会计准则(GAAP)框架下,企业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处理事项。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处理涉及到多种因素和规定,需要企业遵循相关准则和规范来确保准确和合规性。

本文将对美国GAAP 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准则。

一、美国 GAAP 下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概述1.1 企业所得税的定义与影响因素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税款。

它的计算基于企业的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还受到税法规定的税率以及各种税收抵扣和减免的影响。

1.2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美国 GAAP,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税项的会计处理,即当期应交的企业所得税;二是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即企业未来某个会计期间需进行的税项处理。

二、当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2.1 当前企业所得税的计提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需要根据当期利润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将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当期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2.2 当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当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体现税金的支出。

一般而言,当前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包括在借方记载支出,同时在贷方记载应付所得税。

2.3 当前企业所得税的披露美国 GAAP 的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准确披露当前企业所得税的信息,包括所得税支出的总额、计提所得税的方法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过程等。

三、递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3.1 递延税款的定义与分类递延税款指的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将来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递延税款可以分为两类: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3.2 递延税款的会计分录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体现未来会计期间的税项。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一般在借方记载,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一般在贷方记载。

3.3 递延税款的会计估计和调整递延税款的计算和会计处理需要进行一定的估计和调整。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

论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及处理【摘要】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计税口径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一些选择依据。

【关键词】所得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所得税介绍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2、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4、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中的当期所得税部分。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

企业应当严格遵循税收法规中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规定确定有关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进 行 投 资 决 策 分 析 。递 延 法 由于 考 虑
加: 久性差异: 5 0 永 00 减: 时间性 差异: 140 4 5 应纳税 所 得额: 55 50 所得 税 税率
应交 所得 税:
应纳税 所得 额 所得 税税 率:
应交所 得税 :
3% 3
135 810
制和提 供所 得税报表 的一 种专门会计。 其研 究的核心问题就 是 计算会 计收 益

规 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的永

如上例中的罚款支出) 均在 , 应 付 税 款 法 与 递 延 法 的 比 较 久 性差异 (
和 应 税 收 益 之 间 的差 异 及 其 对 所 得 税 分 析 产生的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 应 付 税 款 法 , 指 企 业 不确 认 时 间 得税费用。 是 影 响的 会 计 处 理。所 得 税 会 计 处 理 方
通过表 1 两种方法对所得 税核算 ,
核算和调整企业的收支盈 亏, 处理会计 施 行 ,鼓励 其 他 企 业 执 行 。新 所 得 税 准 的过 程 可 知 : 1 种 方 法 的共 同点 是 : 于 按 会 . 两 对 企 利润和应纳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算企 则 规 定 , 业 采用资 产负 债 表 债 务 法 核 计 业 纳 税 年度 的 应纳 所 得 税 额 ,并 定 期编 算 所 得 税 。 计 制 度 计 算 的税 前 会 计 利 润 与 按 税 法
税 款 法 和 递 延 法 对 所 得 税 核 算 。具 体
所 所 得税会 计是以所 得税 法规 为依 得 税 》 准 则 ( 以下 简 称 新 所 得 税 准 则 ) 处 理 如 表 1 示 。 , 据,运 用财 务 会 计 的 一 般 原 则 和 方 法 , 自 2 0 0 7年 1 1 起 在 上 市 公 司 范 围内 月 日

企业所得税会计两种差异方法比较研究

企业所得税会计两种差异方法比较研究

财务会计 核算 和监督的对象是 反映企业整 个生产经营
过程及结果的资金运动过程 ; 税收会计核算和监督 的对象只
是与企业纳税活动相关的资金运动。
东、 企业 外的潜 在投资者 、 债权人和管理 当局提供 真实有用 的, 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 计信 息使 用者从不 同的角度来使 用会计 信息 以达到 各 自的
( ) 间 性 差 异 二 时 时 间性 差 异 是 指 “ 法 与 企 业 会 计 制 度 在 确 认 收 益 、 税 费
力, 分析其应收账款的可收 回性或通过对该企业进行投资来
抵免企业债务等经济活动的可行性。 第二, 税收会计核算则是按现行税法和缴纳办法计算企 业的应纳税额 , 以征税为 目的, 准确核定税 源 、 税基 , 挖掘企 业所有的收 入, 在税收法规 内严格限制可扣除的成本 、 费用 ,
从 而 实 现 应 税 税 源 和税 基 的 最 大 化 , 依据 经 济 合 理 、 平 税 公 负 的 原 则 , 证 税 款 的 及 时 、 额 上 交 , 到 调 节 国家 经 济 、 保 足 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同 的经济 内容在 会计制度 允许 的范 围内可选择不 同的方 法; 而税收会计主要是依 据税 法对企业 的收入 、 费用及利 润 进行计量 和确认 , 在核算方法 的选择上带有较 浓的强制性和
统一 性 。 ( ) 象 不 同 四 对
( ) 一 会计主体不 同
财务会计核算的主体是企业 , 而税 收会计核算 的主体是 征收机关 。 企业作为纳税人 , 既要履行合理的纳税义务 , 又要
的收益和可在税前会计利润扣除的费用或损失 , 但不作为计
算应税所得 的收益和不能在应 税所得前扣除的费用或损失 ; 另一类是不作 为税前会计利润 的收益 和不 能在税前会计利 润中扣 除的费用或损失 , 但在计算应税所得 时作 为收益 和可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直接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付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程度.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工作量小;但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当期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逐渐被淘汰.(二)纳税影响会计法该方法是将本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间,即将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费用观”,认为所得税是企业为了获得收益而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暂时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内,以及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实际作用是使企业的财务会计记录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致,即坚持按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和权责发生制进行有关会计确认和计量,避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误解。

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

1、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由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保留到这一差额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在所得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递延所得税进行调整。

递延法确认暂时性差异,这显然比应付税款法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在这种方法下,递延所得税只表示将在未来会计期间配比过程中进行调整的暂时性差异的累计影响,不表示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余额并不具有应收应付的性质,也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无法反映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纳税影响。

尽管递延法比债务法简单,但因其不能披露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纳税影响,而被美、英等国的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所淘汰。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摘要: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企业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所得税性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对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与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比较与分析,并举例说明各种方法下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本文试就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所得税具有的性质所得税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企业的一项纯支出,具有无偿性、强制性,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费用。

财政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

所得税费用不同于一般费用,有其特殊性:所得税是一种宏观费用支出。

它直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不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而是企业消耗社会资源等而应发生的支出。

所得税作为一种法定费用,它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与股东大会决定的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不同,它的发生额取决于国家的所得税法。

对所得税性质的界定,不仅有利于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报告有关所得税的信息,而且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预测企业收益。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企业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费用核算,企业所得税要按税法规定计算,核算应由本期负担的所得税费用。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目标不同,因此对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和确认的规定也不同,会使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产生差异。

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按应税利润还是会计利润计算,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 纳税影响法。

纳税影响法认为,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可分解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它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标准不同而形成的。

不同类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比较

不同类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比较
2 0 0
计税 基础 1 0 0 4 5 0
2 5 0
公允 价值 1 0 0 5 0 0
3 0 0
2 0 0 6 0 0
8 0 0
例2 :接 例 1 资料 , M公司于 2 0 1 2年 4月 1日
通过增发 5 0 0万 普 通 股 ( 每 股 面 值 1元 ) 取 得 P公 司1 0 0 %的股 权 , 其他 条件 与例 1 相同。 分析 : M 公 司对 P公 司 的 控 股 合 并 符 合 财 税
资产 负债表
M公司
表 1
项目
单位 : 万元
P公刮
资 额 与被合 并 方所 有 者 权 益账 面 价值 一 般 不相 等 , 长 期股权 投 资 的账 面价 值与计 税基 础之 间通 常会 产
生 暂时性 差异 。
账 面价值 货 币资 金 应收账 款
存 货
账面价 值 t O 0 4 0 0
合并 要 求 在企 业 合并 中视 同被合 并 企 业 出售 资 产 , 确认 资产 转让 所得 与损 失 , 依 法 缴纳所 得税 ; 免税 合
定以及合并方管理层的意 图等具体合 并环境进行 具体分析 ,
本 文 对 此进 行 探 析 。
【 关键词 】 企业合并 递延所得税 会计处理
期股 权投 资 的计税 基 础不 同 。
1 . 应 税合 并
制下 的企业 合 并与 非 同一控 制下 的企业 合 并两 种类
型。
财政 部 、 国家税 务总 局 《 关 于 企业 重组业 务 企业 所得 税处 理若 干 问题 的通 知 》 ( 财税 f 2 0 0 9 ] 5 9号 ) 从 税 法 的 角度 根 据 企 业 合 并 的税 务 处 理 适 用 条 件 不 同 ,分 为适用 一般性 税 务处 理规 定 的应税 合并 和适

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形成原因及处理方式

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形成原因及处理方式

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形成原因及处理方式所得税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税收,在会计核算中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会计要素。

由于所得税的涉及面广、政策多变、税法繁杂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在会计核算中出现各种差异。

本文将通过分析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形成原因及处理方式,以期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所得税会计的差异形成原因1.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税法与会计准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因此在有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差异。

税法和会计准则对所得税计算的基础、计提时机、抵免规则等方面的要求可能会不同,导致会计处理产生差异。

2.会计核算计提时机差异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是以企业报告期末的应交所得税为基础,即根据实际发生的税负来计提,而税法则可能根据税法规定的税基来计算所得税负债,导致两者在计提时机上出现差异。

3.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差异会计核算中,所得税负债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项目相关,而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和编制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上所得税负债的表现形式与税法不一致,产生差异。

4.税收政策变动造成的差异税收政策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负债,在税收政策变动之后,企业需要根据新的税收政策来计算和处理所得税负债,这可能导致旧税制和新税制之间的差异。

5.国际税收差异跨国企业因受限制和差异的存在而可能在各个税收管辖区产生不同的税务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国际双重征税的问题,也会在企业会计所得税处理中产生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式1.补正会计政策差异会计政策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政策执行的不同而引起的会计数额的差异。

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及时进行调整,补正会计政策差异。

2.税法变动的会计核算处理当税法发生变动时,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新的税法政策,按照新的政策要求重新计算所得税负债,并及时调整企业的会计核算处理,化解税务政策的差异。

3.遵循相关会计准则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地应用于会计核算实践中,以确保所得税负债的正确计提和报告。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暂时差异法是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将所得税分为临时差异和永久差异。

所谓临时差异是指企业根据税法先支付或者先计收所得税,而根据会计准则则在不同时期计入所得税费用的差异。

临时差异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设立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来反映这些差异。

当临时性差异逐渐消除时,所设立的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也相应减少或增加。

而永久差异是指不能通过时间的推移而消除的差异,所以在计入净利润时,就需要调整这些永久差异。

暂时差异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计量所得税费用,并能反映企业税收成本的变动情况。

同时,暂时差异法还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分析者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但是,暂时差异法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成本进行差异调整,并且在涉及多个税域的情况下,需要处理多个税率以及多个税法的计量问题。

永久差异法是指企业不计提所得税负债,而将其全部计入净利润。

这种方法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减少了差异调整的成本。

但是,永久差异法的缺点是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下降,因为企业所支付的税收成本没有得到准确的反映。

此外,永久差异法还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的失真,从而影响分析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

综合来看,不同企业在选择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

对于跨国企业,暂时差异法更为适用,因为可以反映跨国税收成本的差距。

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永久差异法可能更为简便和实用。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企业的选择,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所得税会计方法研究比较

所得税会计方法研究比较

所得税会计方法研究比较----------------------------------------------------------------------------------------------------------------------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而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用递延法或债务法。

通过研究比较,发现债务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明显优于递延法、应付税款法。

一、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1. 基本观点不同。

应付税款法所持观点是,所得税只来源于应税所得,即只有当经济事项所得与确定该期应税所得结合起来时,才产生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则是,一个时期经营成果与所得税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当交易或事项产生会计收益时,应于同期确认所得税费用,以遵循配比原则。

2. 理论依据不同。

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

企业本期利润中负担的所得税是企业纯收入的一部分,其性质是利润的分配。

纳税影响会计法则是正确的所得税“费用观”,“业主权说”。

以投资者需要为导向的现代财务报告以净收益为核心,着重揭示企业净收益的构成及其分配情况。

3. 会计思想不同。

应付税款法坚持以税法为主导思想来处理所得税会计问题。

纳税影响会计法坚持以会计制度为主导思想来处理所得税会计问题。

4. 会计处理基础不同。

应付税款法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其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以税法相关规定为依据。

直接将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

而纳税影响会计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权利取得、责任发生以会计制度相关要求为准绳。

主张所得税跨期核算,坚持所得税资产、负债与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核算,和本期收人、费用配比。

5. 对费用确认不同。

针对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发生、转回和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的各期,就应付税款法,以本期应税所得为思考起点,无须确认为各期所得税费用或抵减各期所得税费用,也无须计入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而纳税影响会计法,如以本期应税所得为思考起点,即须确认为各期所得税费用或抵减各期所得税费用,也须计入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

企业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企业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

企业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摘要: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都是企业所得的反映形式,但在计算原则、计算目的等方面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随着我国的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也衍生出不同的差异。

因此,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划分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体现纳税行为的重要,真实反映出该企业的收益情况。

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要以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为基础,从而优化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纳税调整。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所得应税所得差异纳税调整一、前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行为与企业收益的衡量方式也变得日益复杂起来。

税收制度的完善与会计制度的改革,将逐步引导我国的企业会计行为,逐步趋向规范化与合理化,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独立执行,提高了税法的制约效果,同时也赋予双方各自遵循的制度规范行使职能的权利。

然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也必然会增加广大纳税人遵从税法、会计制度的成本,加大广大财会人员和税务工作者理解执行具体政策规定的难度。

因此,有必要在不违背税法和会计制度各自目的、遵循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尽量减少差异。

二、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概念上的差异会计所得,是企业按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来进行核算,从而得出的企业含税利润所得,全面、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是企业的投资者与管理者衡量企业发展,制定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计税所得,除了依据一般会计原则还要参照税法所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从而得出的是企业作为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体现了企业的纳税人角色,是企业所得税数额的计税依据。

通过对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概念上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可以从中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

会计所得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核算的,因此,会计所得是确定计税所得的基础,计税所得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准确地计算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可以更加准确的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纳税情况,从而使国家、企业与投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12 第·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总第 137 期
Dec2012

不同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陈爱霞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 财政部于 2011 年 10 月 18 日颁布的 《小企业会计准则》 与现行的 《企业会计制度 》 、 《企业会 计准则》 分别对不同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做了相应的规定, 论文通过对不同所得税会计 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建议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 中大型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 得税会计处理。 纳税影响会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关键词] 应付税款法;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 (2012)12- 0157- 03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法规分别对各类企业的所得 税会计处理方法作了规定,对于非上市公司的企业, 其 适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可选择性。 论文通过对 各种法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针对不 同企业提出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建议。 一、 不同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制度比较 我国目前在各类企业中施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有: 1. 《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原执行 《小企业会计制度》 )在小企业中实施执行; 2. 《企 的是 业会计制度 》 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在大中型企业执 3. 《企业会计准则》 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 行; 2008 年鼓励大中型企业执行。 司执行, 、 《 企业会计制度 》 、 《 企业会 《 小企业会计准则 》 计准则》 分别对各类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了不同 的规定: 1. 《小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 2. 《企业会计制度》 要求企业根据 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 所得税核算,同时还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 3. 《企 可以选择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核算; 业会计准则》 要求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 表债务法。 二、 不同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比较 应付税款法要求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 将本期会 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与应付税款 法相同, 但要求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 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其分为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递 延法将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用现行 税率计算, 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 得税金额用前期发生时的税率计算。 损益表债务法将本 期发生和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都用现行 税率计算, 且当税率变动时, 对以前确认的递延税款账 面余额要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涉及两个关键性指标: 计税基 础和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是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计税时 归属该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 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它包括所有的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 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同时, 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 论文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对上述四种所 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例 1: 假设某企业在 2006 年年初购入一台新设备, 预计无残值。 会计上按年数总和法计提 价值 300000 元, 折旧, 折旧年限为 4 年; 税法上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 旧, 折旧年限为 6 年。假设该企业从 2006 年至 2011 年 2006 年、 2007 年所 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 1000000 元, 得税率为 33%, 2008 年—2011 年所得税率为 25%。 下面分别用应付税款法 、 递延法 、 损益表债务法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四种方法对此例进行所得税会计处 附表 2 所示。 理, 如附表 1、 例 2: 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 万元, 重估的 公允价值为 20 万元,会计和税法都规定按直线法计提 无残值。 会计按重估的公允 折旧, 剩余使用年限为 5 年, 价值计提折旧, 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假设该企业 所得税率为 25%。 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 500000 元, 下面分别用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 此例进行计算, 如附表 3 所示。 三、 结语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中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计 算结果来看, 应付税款法因为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 所得税的影响,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不单独核算, 其 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与纳税影响会计 法计算的结果有明显差别 (如例 1 所示)。递延法和损 益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过程及结果在税率不变的情况 只是在税 下完全相同 (如例 1 中 2006- 2007 年所示), 率变动的情况下, 两者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才 有明显的差别 (如例 1 中 2008- 2011 年所示)。损益表 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处理时间性差异时, 两种 方法计算的所得税费用结果是相同的 (如例 1 所示), 但是对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上, 损益表 债务法的核算反映不出这种差异的未来税收影响, 类似 于永久性差异处理, 使两种方法核算下的递延所得税及 所得税费用均不相等 (如例 2 所示)。 由此可见,应付税款法操作简单且核算成本低, 适 合于小企业使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无论是在处理差异
· 157 ·

所包括的范围上 、 递延所得税项目的含义上, 还是在提 损益表 供会计信息的全面有用性等方面均优于递延法、 债务法, 大中型企业应积极选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企业所得税, 以不断改进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 企业会计准则 (2006)[M]. 北京: 经济科学出 2006. 版社,
[2]陈丽花, 黄寿昌, 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 效应检验— ——基于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 —所得 税》 施行一年的研究[J]. 会计研究, 2009, (5). [3]戴德明, 张妍, 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 作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