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教学楼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论文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高校教学楼的电气施工图设计系别电力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教师下达日期2013 年2 月25日设计时间自2013 年 2 月25 日至2013 年6 月 1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题目名称某高校教学楼的电气施工图设计2、题目来源现场项目二、目的和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培养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专门人才的教学步骤,依据电气工程师所需的专业知识,选择公共建筑进行电气设计,是完全按照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设计的步骤进行的。
通过本毕业设计题目要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运用计算机CAD、天正电气软件技术进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2)熟悉各种建筑电气设计、施工规范;(3)掌握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4)熟练运用互联网查询相关厂家产品、规范;(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深化提高知识水平。
三、项目概况1、本工程为某高校的基础教学楼,建筑功能主要作为双班大教室使用。
主体六层,总建筑面积7558.94m2,建筑高度为22.05m,为学校标志性建筑。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 。
2、附教学楼建筑施工图及电子版图形文件。
四、设计说明书及内容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以此为条件图进行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
电气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220/380V配电系统;2 ) 照明系统;3 ) 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4 ) 综合布线系统;五、设计完成的成果1、文字部分: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6000字,外文翻译实词5000字以上。
2、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法: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所有教室均按多媒体教室设计。
要求结合区域供电条件、学校用电管理及节约用电需求、学校安全保卫需要等客观情况,合理确定工程设计方案。
3、图纸部分:1 ) 设计说明2 ) 配电系统图3 ) 照明平面图4 ) 防雷接地平面图5 ) 弱电系统图(消防、综合布线)6 ) 弱电平面图(消防、综合布线)六、主要设计参考资料《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委员会编《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七、进度要求1、设计阶段第一周至第三周熟悉工程项目;收集、整理参考资料;进行相关软件学习,完成设计方案。
教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教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综合楼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电气系统作为教学综合楼的核心系统之一,起着供电、照明、通信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教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合理、高效的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安全可靠:保障教学综合楼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电气故障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2. 高效节能: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电气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灵活可控:电气系统应具备灵活的控制手段,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系统设计(1)电源选择:根据教学综合楼的需求和用电负荷进行电源选择,包括市电和备用发电机组。
备用发电机组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以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2)配电系统设计: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用电需求,合理设计配电柜、配电箱和配电线路,确保供电能够稳定、均衡地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
2. 照明系统设计(1)灯具选择:根据照明需求和教室空间设计,选择适合的照明灯具。
应优先选择节能型灯具,如LED灯具,以降低能耗。
(2)照明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智能感应和自动调节,根据人流量和环境光强度进行灯光亮度的调整,以提高能效。
3. 动力系统设计(1)电动设备:根据教学综合楼的需求和功能,设计电动设备的供电方案,如电梯、升降台等。
(2)动力控制:针对电动设备进行合理的控制设计,包括起动、停止、速度控制等。
应该考虑到安全和节能要求。
4. 通信系统设计(1)电缆布线:根据教学综合楼的布局和各个功能区域的通信需求,合理安排电缆布线,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
(2)通信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的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无线AP等,以满足教学综合楼的通信需求。
四、设计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在电气系统设计中,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综合布线+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前言 (2)第一章设计依据 (4)第二章设计原则 (4)第三章用户需求 (6)第四章系统设计的特点 (7)第五章工程实施步骤 (7)第六章软硬件功能分析 (8)1、路由器 (8)2、交换机 (8)3、防火墙 (8)4、服务器 (9)第七章系统结构详述 (10)1、工作区子系统 (10)2、水平区子系统 (11)3、垂直干线子系统 (13)4、管理间子系统 (13)4.1 管理间的功能 (13)4.2 管理间应用的设备 (14)4.3 管理间环境要求 (14)5、设备间子系统 (15)第八章中心机房 (18)第九章配置清单 (20)1.网络配置清单 (20)2.布线设备清单 (20)附注 (21)总结 (22)前言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Cabling System),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化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
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当今最先进最流行的建筑物布线系统,已成为国际上办公大楼的弱电布线标准.它能够满足任何特定建筑物及建筑网络的布线要求,完全开放化,既支持集中式网络系统,又支持分布式网络;支持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网络产品;符合目前要求和未来发展需求.综合布线不但要能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还要满足将来业务增长和新技术发展的要求.能容纳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不同的网络平台。
由于布线系统有很长的使用期,反复布线只会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消耗,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注重实用,适当超前,一次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综合布线是一种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的预布线,能够适应较长时间的需求。
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交换机系统、楼宇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等,可以使用一套由通用配件组成的配线系统一起同时工作。
某小学校教学楼各电气设计系统的设计
某小学校教学楼各电气设计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并且伴随财政对教育的逐步倾斜,出现了许多功能广泛、设施齐全的小学教学楼。
本文以教学楼为设计对象,其中有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体育室、网络中心、舞蹈室、美术室、校长室等设施。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小学校教学楼各电气设计系统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电气设备选择的依据。
本论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绪论;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接地系统。
第五部分主要包括弱电系统。
强电部分主要包括负荷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照明设计、照度计算等。
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及系统布线设计。
其中重点对本工程的配电部分和照明部分进行设计。
配电根据《民用建筑手册》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本教学楼共四层,一层配有总配电箱,每层都有一个照明箱,总配电箱采用放射式给每层的照明箱进行配电;照明部分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算灯具个数;接地方式采用TN-C-S系统。
本次设计完成图纸共15幅,强电部分总共11幅,4幅照明平面图,5幅配电系统图,1幅图例,1幅设计说明;弱电部分有4幅电话与网络设计图,绘图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
本教学楼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供配电照明接地方式AbstractWith our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education and financial education with the gradual slope, a number of features extensive facilities for primary schoolbuildings. In this paper, classroom building for the design of objects, including classroom, laboratory, office, sports room, Internet center, dance room, art room, the principal's office and other faciliti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a primary school design electrical design of systems based 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of design options. This thesis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ncluding the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third part, including lighting systems; fourth part includes grounding system. Part V includes weak system.Strong electrical parts include load calcul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lighting design,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Weak part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network systems, telephone systems and system cabling design. The focus of this project and lighting part of the distribution part of the design. Distribution under the "civil Manual"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design, the teaching building has four storeys with the main distribution box floor, each floor has a light box, the main distribution box to each layer by radio-style lighting box for distribution; lighting power law part of the unit area counted the number of lamps; grounding with TN—C—S system.The design is completed a total of 15 drawings, strong part of a total of 11 electric, four light floor plan, five distribution system map, a legend, a design statement; weak part of a four telephone and network design, drawing with AUTOCAD software rendering.The teaching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graduation project, which aims to 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e integrated use the knowledge, theory with practice, exercise independent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capacity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futur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power supply illumination Grounding目录绪论 (1)0.1 设计目的 (1)0.2 设计原则 (1)0.3 设计内容 (2)第1章供配电系统 (3)1.1 负荷等级级供电要求 (3)1.1.1 负荷等级分类及确定 (3)1.1.2 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3)1.1.3 配电系统的原则 (4)1.1.4 供电方案的确定 (4)1.2 负荷计算 (5)1.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5)1.2.2 本工程的负荷计算 (7)1.3 配电方式 (14)1.3.1 配电要求 (14)1.3.2 回路分配 (14)1.4 电气选择 (14)1.4.1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14)1.4.2 导线的选择 (18)1.4.3 照明箱的选择 (20)第2章照明系统 (22)2.1 照明原则 (22)2.2 照明参数选择 (22)2.2.1 照明光源选择 (22)2.2.2 照明眩光度 (24)2.3 照度灯具选择 (25)2.4 照度和照明方式选择 (25)2.4.1 照度标准 (25)2.4.2 照明方式选择 (26)2.5 一般照明 (27)2.5.1 办公室照明设计原则 (27)2.5.2 教室照明设计原则 (27)2.6 应急照明 (27)2.7 照度计算 (29)2.8 计算所需灯具数量 (34)第3章接地系统 (35)3.1 接地的一般原则 (35)3.1.1 引下线的设计原则 (35)3.1.2 接地装置的设计原则 (35)3.1.3 接地电阻 (35)3.1.4 接地方式 (36)3.2 本工程的接地设计方案 (37)第4章弱电系统 (38)4.1 电话系统的设计 (38)4.2 电铃和网络系统的设计 (40)4.3 系统布线设计 (40)总结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附录1总配电系统图 (44)附录2一层配电系统图 (45)附录3二层配电系统图 (46)绪论现代民用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定期整理线缆,确保线缆无打结、挤压、破损等现象。
设备检查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优化方案
扩容规划
根据教学楼的发展需求,规划线缆和设备的扩容方案。
方案优化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布线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 和可靠性。
更新计划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替换老旧设备,提高系统性能和 稳定性。
3
施工资源规划
根据项目需求,制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 需求计划,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充足和合 理分配。
安装与调试
设备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位置、接 口等准确无误。
电缆布线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电缆布线,包括水平子系统、垂直 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确保布线规范、美观、耐用。
02
现有的网络布线系统已经过时, 需要更新为更先进、易于管理的 综合布线系统。
项目目标
建立一个高性能、高 可靠性、易于管理的 网络布线系统。
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 网络需求,提高网络 速度和稳定性。
提高教学设施的现代 化水平,提升教学质 量和效率。
项目范围
01
02
03
04
对现有网络布线系统进行全面 评估和设计。
确定需求
了解教学楼的功能需求,包括教 室、办公室、实验室等不同区域
的布线需求。
选择合适的标准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标准,如9 针、100Base-T、千兆位等。
确定供应商
选择具有资质和经验的供应商, 确保布线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
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以中心交换机为核心,连接各个楼层和房间,适 用于大规模、高带宽需求的网络。
教学楼各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教学楼各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建筑电气概况 (1)1.2 设计原则 (1)1.3 设计容 (1)第二章配电系统设计 (3)2.1 负荷等级及供电求 (3)2.2 负荷计算 (4)2.3 导线选择 (5)2.4 配电方式 (5)第三章照明系统设计 (6)3.1 总则 (6)3.2 照明光源选择 (6)3.3 照明灯具选择 (6)3.4 照度和照明方式的选择 (6)3.5 一般照明 (7)3.6 应急照明 (7)3.7 照度计算 (8)第四章照明系统设计4.1开关的设计及要求 (10)4.2 插座的设计及要求 (10)第五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12)5.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2)5.2 本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 (12)第六章弱电系统设计 (13)6.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13)6.2 网络系统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外文翻译 (16)谢辞 (17)附录:图纸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办公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电力、照明、电梯、空调、消防、通信、计算机等,而且不断向智能化设备方面发展,所以对其的电气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综公楼的使用效率,和办公能力。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教学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理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
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的容,前四包括强电部分设计,第五章为弱电部分设计。
强电部分主要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
弱电部分主要容包括:网络布线系统设计、电气消防系统设计、广播系统设计。
教学楼楼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现代民用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气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是指在教学楼内部将各种通信设备和数据设备通过统一的布线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通信的功能。
设计一个高效和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是教学楼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几个关键点:1. 布线系统设计:(1) 考虑到教学楼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布线区域,以提供不同的布线需求。
(2) 采用星型布线结构,将网络中心和楼层分布的各个机房通过主干线连接起来,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扩展。
(3) 采用高品质的双屏蔽线缆,以降低干扰和信号衰减,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4) 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在设计时预留充足的布线空间和机箱空间,以便后续添加新设备和改进系统。
2. 网络设备选型:(1) 选择高性能和可靠的网络交换机,以提供快速的数据传输和稳定的网络连接。
(2) 选择能够支持高速网络传输的光纤模块和光纤连接器,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3) 选择支持无线网络的无线AP设备,以提供无线网络覆盖和移动设备的连接。
3. 机房设计:(1) 选择安静、通风和温度适宜的机房位置,并安装适当的空调系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2) 设计合理的机房布局,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散热条件,并考虑防火和防水措施。
(3) 选用合适的机柜和机架,以安装设备和线缆,并提供管理和维护的便利。
4. 安全措施:(1) 设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设置强密码和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网络设备和敏感数据。
(3) 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监测机房和布线区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测试和维护:(1) 在建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布线和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修复发现的问题。
(2) 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定期对布线系统和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和更新,确保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 引言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是为了满足教学楼内部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通信需求,保证整个教学楼内网络、安防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 设计目标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 - 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满足教学楼内各个功能区域的网络需求。
- 实现教学楼内部各个区域的设备互联互通,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安防设备等。
- 保证布线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设备升级。
3. 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3.1 总体设计思路根据教学楼的布局和功能需求,本文设计了以下几个综合布线子系统:3.1.1 有线网络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有线网络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采用Cat6a或Cat7标准的高性能网线作为传输介质,提供千兆或万兆级别的网络连接速度。
- 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局域网的扩展和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 根据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网络需求,合理划分子网,提供优化网络资源的能力。
3.1.2 无线网络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学楼内各个区域的无线网络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 在核心区域和主要通道设置无线AP(接入点),覆盖整个教学楼内的无线网络信号。
- 采用最新的802.11ax标准,提供更高的无线网络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能力。
- 根据教学楼内的使用情况和人流密度,合理调整无线网络的信道分配,提供良好的无线网络性能。
3.1.3 安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满足教学楼内的安防设备的联网需求。
设计思路如下: - 将各个安防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连接到安防控制中心,实现集中管理和监控。
- 采用高性能、抗干扰的网线或光纤连接安防设备,确保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 针对安防设备的传输需求和安全性要求,采用专用的网络设备和安全机制。
3.2 布线设计细节具体的布线设计细节如下:3.2.1 网络机房布线网络机房是整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的核心,需要满足大量设备的连接需求。
建筑电气 毕业设计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建筑电气毕业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电力供应、照明系统、安全设备等方面。
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我有幸能够进行一项关于建筑电气的毕业设计,这是我大学四年学习的集大成之作。
首先,我将介绍我选择的设计项目。
我决定设计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电气系统。
这个商业综合体包括办公楼、商场和酒店等多个功能区域。
我将从电力供应、照明设计、安全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电气系统能够满足各个区域的需求。
在电力供应方面,我将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
这样可以保证在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线路仍然能够正常供电,从而确保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的电力供应不会中断。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我还将在整个建筑物内设置备用电源,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我将关注照明设计。
在商业综合体中,照明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还能够提升整个商业综合体的形象。
因此,我将采用LED照明技术,以提高照明效果并降低能耗。
同时,我还将根据各个区域的功能和需求进行照明设计,以确保照明效果的最佳化。
除了电力供应和照明设计,安全系统也是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紧急疏散系统、监控系统等。
我将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设计合适的安全系统布局,并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
同时,我还将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安全设备。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将注重节能和环保。
我将采用能源管理系统,以监控和控制建筑物内部的能耗。
同时,我还将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够为商业综合体的经营者节约能源成本。
最后,我将进行电气系统的施工和调试。
在施工过程中,我将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密切合作,确保电气系统的安装质量。
在调试过程中,我将进行各个设备和系统的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这个毕业设计项目,我将能够全面了解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某高校综合楼建筑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1.绪论..................................................................................................................... - 2 - 1.1 本次设计的工程概况以及设计原则...................................................................................... - 2 - 1.2 现代建筑电气概况.................................................................................................................. - 3 -1.3 本设计内容 ............................................................................................................................. - 3 -2. 配电系统设计 ........................................................................................................ - 6 - 2.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 6 -2.1.1 负荷等级分类...................................................................................................... - 7 -2.1.2本高校综合楼的负荷分级与供电措施............................................................... - 7 - 2.2 负荷计算 ................................................................................................................................. - 8 -2.4 配电方式 ............................................................................................................................... - 16 -3.照明系统设计 ........................................................................................................ - 17 - 3.1 电气照明设计总则以及设计的步骤.................................................................................... - 17 - 3.5 应急照明 ............................................................................................................................... - 23 -3.5.1 应急照明分类.................................................................................................... - 23 -3.5.2 应急照明灯具选择............................................................................................ - 24 -3.5.3 应急照明灯具布置............................................................................................ - 25 -3.5.4 应急灯具控制方式............................................................................................ - 25 -3.5.5 本综合楼应急设计结果.................................................................................... - 25 -4.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 - 26 - 4.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 27 - 4.2 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 - 31 -4.2.1 屋面防雷设计.................................................................................................... - 31 -4.2.3 基础接地系统设计............................................................................................ - 32 -5.1 总则 ....................................................................................................................................... - 34 - 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34 -5.2.1 火灾探测器........................................................................................................ - 35 -5.2.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依据文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J 16-87)〈火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 .............................................................. - 37 -5.2.3 消防广播............................................................................................................ - 38 -5.2.4 消防电话............................................................................................................ - 39 - 5.3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 39 -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发生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标志灯。
综合布线毕业设计
综合布线毕业设计综合布线在现代建筑和网络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将各种数据传输系统集中起来,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结构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技术。
本文将以某大学教学楼的综合布线为例,介绍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
首先,设计师需要对教学楼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
通过与各个教室、办公室和实验室的负责人交流,了解建筑的用途和使用需求,确定网络的覆盖面积、带宽要求和拓扑结构等。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师需要编制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如铜缆还是光纤,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确定布线的路径和布线方式。
教学楼的综合布线通常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水平布线连接各个房间和办公室,垂直布线连接各个楼层。
布线的路径应该尽量短,避免走过高噪声的电线和电器设备。
另外,需要合理规划配线架和机柜的位置,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和便捷管理。
设计方案完成后,就可以实施综合布线了。
首先,进行布线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布线的路径,清除障碍物,标定引线的位置等。
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布线,注意保护好铜缆和光纤,避免损坏和弯曲。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功能的线缆进行区分标识,以方便后续管理和维护。
综合布线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测试工具和设备,检查布线的质量和性能。
测试包括链路测试、信号功率测试、传输延迟测试等。
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排查和处理。
最后,维护和管理综合布线。
定期对布线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线缆的正常工作状态。
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网络需求和技术标准等多个因素。
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建筑内部的各种数据传输提供稳定的支持。
作为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综合布线的原理和实践经验,设计一个适用于特定场景的综合布线方案,为企业和学校的网络建设做出贡献。
教学楼的电气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XXX 教学楼的设计学 生:王X X 学 号:20xxxxxx 指导教师:钱X X 助理指导教师:李X X 专 业:XXXX重庆大学XXXXX 学院二OOX 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Design of XXX Teaching BuildingUndergraduate: Wang XX Supervisor: Prof. Qian XXAssistant Supervisor : Lecturer Li XX Major: XXXXXXXXXXX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0X如有多名指导教师,按署名先后依次填写,中间用逗号隔开,如:“张XX ,李XX ”。
若没有助理指导教师,请删除“助理指导教师姓名”栏; 若为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请改为“校外指导教师姓名”即可。
学院、专业填全称此文本框读后删除!!学院、专业的翻译必须是全称,且各学院应统一。
此文本框读后删除!!摘 要摘要是设计或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或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设计或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英文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400汉字左右,用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设计(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般每篇设计(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某教学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铜缆的优点:价格便宜,安装方便,适合短距离传输
光缆与铜缆的混合使用: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光缆和铜缆,实现最优的传输效果
教学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实现
PART 04
施工前的准备
人员安排:确定施工人员,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确定布线方案:根据教学大楼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布线方案。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线材、设备、工具等。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线施工,包括线缆铺设、设备安装等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布线方式、设备选型等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包括网络、电话、监控等
经Hale Waihona Puke 教训与改进建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避免后期修改
添加标题
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添加标题
验收阶段:认真检查每一条线路,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
环型拓扑:所有设备形成一个环,数据传输速度快,但维护困难
网状拓扑:所有设备之间都可以直接连接,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网络
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通过一条总线连接,成本低,但数据传输速度慢
混合拓扑:结合多种拓扑结构的优点,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
设备间与配线间的设计
设备间位置:选择便于维护和管理的位置
空调系统:保持设备间和配线间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电缆敷设原则:最短路径、最少弯折、避免干扰
04
02
03
电缆敷设方法:直埋、架空、管道、隧道等
电缆端接要求:牢固、可靠、美观、易于维护
电缆端接工艺:热熔、压接、焊接等
05
电缆端接标准: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06
电缆端接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导通测试等
设备间与配线间的安装与配置
校园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毕业设计方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天津城市建设职业技术管理学院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题目:校园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学生姓名:任富斌专业:建筑电气班级: 09级电气(3+2)一班指导教师:刘秩彤设计时间:2010年01月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让我们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以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学校的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今天,我们有幸为××校园教学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提供设计方案,并推荐使用××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布线产品。
定义与惯用语信息插座电源引出盒预埋线槽检修盒盖板通信布线槽电气布线槽适配器交接间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城市建设职业技术管理学院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题目:校园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学生姓名:专业:建筑电气班级:电气(3+2)一班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2年01月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让我们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以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学校的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今天,我们有幸为××校园教学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提供设计方案,并推荐使用××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布线产品。
定义与惯用语信息插座电源引出盒预埋线槽检修盒盖板通信布线槽电气布线槽适配器交接间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
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及通信网络均依赖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传统的基于特定的单一应用的专用布线技术因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的需要。
而新一代的结构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同时提供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传真、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连接,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设计目标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
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网络的需求。
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的要求, 本大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二部分。
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
设计原则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先进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靠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先进性:该系统采用光纤和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
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8芯双绞线配置。
5类双绞线的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到155Mbp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
干线语音部分采用电缆,数据部分采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裕量。
经济性:虽然综合布线初期投资比较高,但由于综合布线将原来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若干种布线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体系,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这样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使布线周期大大缩短。
另外,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简单、方便,维护费用低,可以满足三维多媒体的传输和用户对ISDN、ATM的需求。
可见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可扩展性:该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组网也可灵活多变。
可靠性:该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应用系统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作为其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早已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和代表性的标准有二个:一个是ISO/IEC1801标准,另一个是EIA/TIA568A标准。
ISO/IEC118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EIA/TIA568A标准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电气工业协会颁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国家标准。
这两个标准在规范布线系统设计原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在适用的范围和技术指标方面却有所不同。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
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联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电话等)方便和安全。
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
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X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
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30cm。
桌上型墙座应考虑和家具,办公桌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
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30cm。
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工程师完成。
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垂直子系统用于跨越楼层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数双绞线或多模光纤,一般采用25对三类或五类双绞线。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
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光纤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安装后不会发生如双绞线那样的问题,但光纤本身较为脆弱,强力牵拉或弯折会使纤芯折断,因此安装时应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道。
垂直子系统的线槽引向管理子系统布线柜的部分可能需要沿水平方向安装,由垂直向水平过渡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电缆和光纤都有充分的弯曲半径。
一般大对数电缆和光纤的弯曲半径都应大于线径的20倍。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每个一座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可放置综合布线的进出线配线硬件及语音,数据,图像楼宇控制等应用系统的设备.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子系统。
一个企业或某政府机关可能分散在几幢相邻建筑物或不相邻建筑物内办公。
但彼此之间的语音、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连接在一起。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时,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敷设现场的特点● 确定整个工地的大小;● 确定工地的地界;● 确定共有多少座建筑物。
(2)确定电缆系统的一般参数●确认起点位置;●确认端接点位置;●确认涉及的建筑物和每座建筑物的层数;●确定每个端接点所需的双绞线对数;确定有多个端接点的每座建筑物所需的线缆总对数。
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 对于现有建筑物,要确定各个入口管道的位置;每座建筑物有多少入口管道可供使用;入口管道数目是否满足系统的需要。
● 如果入口管道不够用,则要确定在移走或重新布置某些电缆时是否能腾出某些入口管道;在不够用的情况下应另装多少入口管道;● 如果建筑物尚未建起来,则要根据选定的电缆路由完全电缆系统设计,并标出入口管道的位置;选定入口管理的规格、长度和材料;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安装好入口管道。
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 确定土壤类型:砂质土、粘土、砾土等;● 确定电缆的布线方法:● 确定地下公用设施的位置;● 查清拟定的电缆路由中沿线各个障碍物位置或地理条件:①铺路区;②桥梁;③铁路;④树林;⑤池塘;⑥河流;⑦山丘;⑧砾石土;⑨截留井;⑩人孔(人字形孔道);⑾其他。
● 确定对管道的要求。
内容编辑:确定主电缆路由和备用电缆路由● 对于每一种待定的路由,确定可能的电缆结构;● 所有建筑物共用一根电缆;● 对所有建筑物进行分组,每组单独分配一根电缆;● 每座建筑物单用一根电缆;● 查清在电缆路由中哪些地方需要获准后才能通过;● 比较每个路由的优缺点,从而选定最佳路由方案。
选择所需电缆类型和规格● 确定电缆长度;● 画出最终的结构图;● 画出所选定路由的位置和挖沟详图,包括公用道路图或任何需要经审批才能动用的地区草图;● 确定入口管道的规格;● 选择每种设计方案所需的专用电缆;● 参考有关电缆部分,线号、双绞线对数和长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应保证电缆可进入口管道;● 如果需用管道,应选择其规格和材料;● 如果需用钢管,应选择其规格、长度和类型。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2)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3)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4)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对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
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 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并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