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XXX“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疗效,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及技能,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一)在我院从事临床的西医专业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含应届毕业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

二)在我院西医临床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

三)在我院药事系统工作的药学专业人员。

3、培训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50学时;二)《中医诊断学》:50学时;三)《中药学》:50学时;四)《方剂学》:50学时;五)《推拿学》:30学时;六)《针灸学》:50学时;七)《中医内科》:50学时;八)《中医妇科》:50学时;九)《中医儿科》:50学时;十)《中医外科》:50学时。

四、培训方式培训由院同一组织,采取集中理论进修方式进行中医根蒂根基理论知识培训。

师资由医院具备主治中医师以上任职资格人员进行教学和测验考核组成。

一)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以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临床应用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临床立法方药辩证应用,中医相关文书的书写规范等。

二)课程考试:制定“西学中”临床基础知识培训班课程表,授课结束后,按照要求,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考试;如考试不及格者,择期重新补考。

五、培训时间、地点一)医务科于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应参加培训人员的人员确定工作。

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实施方案

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实施方案

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方案————————————————————————————————作者:————————————————————————————————日期:2附件1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名单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济南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淄博市中医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广饶县中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潍坊市中医院济宁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威海市中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莱芜市中医医院临沂市中医医院平邑县中医医院德州市中医院聊城市中医医院滨州职业学院医疗学院菏泽市中医医院附件2全省中医医院“西医学习中医”普及班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中医医院“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工作的通知》(鲁卫中综合发〔2010〕12号)要求,确定在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开展“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普及班培训工作,提高中医医院西医临床医师的中医药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彰显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一、培训目标㈠通过开展“西学中”培训,在全省中医医院中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地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㈡通过开展“西学中”培训,推动中医医院西医临床医生向中西医结合人员转化,努力实现中医药人员比例达到70%的目标。

二、培训对象全省公立中医医院中具有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临床医生。

三、培训计划与学习年限㈠培训计划全省培训2000人。

本着先申请先审批的原则,额满为止。

各培训基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申报。

㈡学习年限:业余学习2年。

四、学习形式及内容学习采取业余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阶段。

《西学中培训心得》

《西学中培训心得》

《西学中培训心得》我于xx年5月7日赴兰州参加甘肃省中医院举办的“xx第二期‘西学中’护理培训班”学习,作为一个23年工龄的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的护士,虽然在风湿骨病科也工作了一年,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已掌握了不少,但这次学习,纠正了我以往学习过程中的部分观点。

现就将这一个月的学习内容与个人心得做以汇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改变,现代人的医学模式有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相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变,现代医学理念由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了调整,中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辩证论治的生命力也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医护理也在近些年由这些转变而与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起来了。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医护理在临床上占用很大的优势,一是他具有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命观,二是具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在病理是是互相影响的同时与自然环境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在生理上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的改造自然界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医基本理论也是古代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理论基础,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对人体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四诊和辩证等方面的内容。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官和组织所组成。

用中医基本理论的五行学说认识事物的方法将人体的脏,腑,形,窍等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于五行,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各脏器器管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条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

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管在生理和病理是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

中医培训计划

中医培训计划

2010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培训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四)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中医类别医师(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4)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2010年1月15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内容:胁痛的中医治疗2010年3月19日主讲人:宋刚明主讲内容:丹毒2010年5月14日主讲人:翟根富主讲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2010年7月16日主讲人:郝天根主讲内容:鼻衄的中医治疗2010年9月17日主讲人:郝明亮主讲人:阴阳五行学说2010年11月19日主讲人:张红林主讲人:中药配伍禁忌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2010年01月05日2011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新技术,推广中医诊疗水平。

(二)培训方式:1.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2.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集中培训;(三)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人员。

西学中制度

西学中制度

附件1“西学中”制度目录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培训方案 (2)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培训班考勤制度 (7)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培训班考核制度 (9)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奖惩制度 (10)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培训方案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员中医药专业技术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操作实际情况。

,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及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特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技能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速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我院具有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临床医生。

三、培训年限业余学习2年。

四、学习形式及内容学习采取业余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阶段。

(一)理论学习18个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采取分段式集中授课和平时自学相结合进行,自学与集中辅导时间比例为3:1,集中辅导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

学习地点在本院。

(二)技能培训3个月,内容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编写的《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操作常规》,配备相应的器材,以授课教师讲解演示和学员反复练习方式进行。

(三)临床实践3个月,在我院内科、治未病科、康复科实习,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五、课程设置㈠理论学习课程安排共同必修课共6门,总计980学时,其中自学730学时,授课250学时。

选修课共8门,参训人员根据所从专业必须选择1门,自学192学时,授课48学时。

各门课程具体课时分配如下:(二)技能培训内容安排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医四诊操作技术、针刺法、灸法、拔罐法、推拿法、刮痧法、发泡疗法、熏洗疗法、塌渍法、涂药法、贴药法、药熨法、吹药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离子导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坐药法、中药煎煮法、中药服药法等。

“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

“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

市中医院“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能操作实际情况,结合上年“西学中”班学习经验及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特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药、护人员展开中医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技能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一我院临床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二)西药系列专业人员。

(三) 有关护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1、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各科常见病诊治、中医技能“四诊”、“针刺法”、“拔罐法”、“小儿推拿法”、“推拿法”、“小针刀法”、“换药法”、“石膏固定法”、“牵引技术法”、“小夹板固定术”、“灸法”等共计12学时;2、《方剂学》:28学时;3、《中医内科学》:40学时。

四、组织方式、考核结业(一)组织方式:培训由院科教部统一组织,采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中医技能培训、观摩。

培训内容由院中医各专业主任授课、示教和考试、考核组成。

(二)课程考试:授课内容参考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操作常规》教材进行,制订“西学中”临床技能培训班课程表,每项操作授课结束后,安排一周的复习时间,按照教材大纲要求,对该项操作进行考试;如考试不及格者,择期重新补考。

(三)结业考核:本项目已申报为2010年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各项操作经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市卫生局颁发【“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结业证书并授予市级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10分,由科教部组织实施。

五、组织管理(一)院科教部按照合情、合理、严格、科学的原则负责制定、实施培训方案。

西学中 中医特色技术专项能力培训 招生简章

西学中 中医特色技术专项能力培训 招生简章

西学中中医特色技术专项能力培训招生简章
一、培训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2. 中医特色技术实操培训(如针灸、推拿、草药等)
3.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培训
4. 中医诊疗技术培训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1. 培训时间:每周末,共计12周
2. 培训地点:西学中校园
三、招生对象
1. 对中医兴趣浓厚的学生、专业人士和爱好者
2. 想要从事中医相关行业的人员
3. 已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知识的人员
四、报名方式
1. 线上报名:登录西学中官方网站,在招生简章页面下载报名表格,填写完整后发送至指定邮箱。

2. 线下报名:前往西学中校园招生办公室,领取报名表格并填写。

五、报名材料
1. 报名表格(可在官方网站下载)
2. 身份证复印件
3. 学历证明复印件(如有)
4. 报名费(具体金额详见报名表格)
六、招生名额
每期招生名额为30人,名额有限,报名顺序以交费时间为准。

七、注意事项
1. 培训期间,学员须按时参加培训课程,确保学习效果。

2. 培训期满后,将考核学员的学习成果,合格者将颁发结业证书。

3. 如报名人数不足,西学中有权取消该期培训,并及时通知报名学员。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西学中招生办公室。

联系方式:电话:XXX-XXXXXXX,邮箱:************。

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一、背景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永年县中医院医务人员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服务,特开展“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

二、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增强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意识,推广中医药文化;3.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1.培训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病理学等;(2)中医经典及名医经验学习: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和名医经验的学习;(3)中药学知识:包括常用中药的功效、剂型、使用方法等;(4)中医诊疗技术:包括中医四诊法、针灸疗法等中医诊疗技术的学习。

2.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专题讲解等形式进行知识传授;(2)实践培训:组织参观名医门诊、中药制剂厂等,加深学员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为期1个月,每周培训3天(每周二、四、六);2.培训地点:永年县中医院培训教室;3.培训方式: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4.培训班规模:招收医务人员30人;5.培训费用:由中医院承担,包括培训材料、参观费用等;6.培训教师:由中医院内部熟悉中医基础知识的医生担任讲师;7.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满意度评估和考核。

五、预期成效1.提高医务人员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一批懂中医理论、善于运用中医技术的合格医务人员;2.加强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推广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力;3.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中医医疗体验。

六、预算及资源需求2.培训场地和设备:中医院内部提供培训教室,确保培训设备齐全;3.培训人员:中医院内部医生担任讲师,由中医院安排。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医院西医科室医务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对中医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特开展“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

二、培训对象医院西医科室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

三、培训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病理诊断等。

2.中医诊断方法:学习中医常见的四诊法和八纲辨证等诊断方法,并进行实操训练。

3.中医治疗方法: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学习常用中药的用药原则和禁忌等知识。

4.中医养生方法:介绍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等,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5.中医文化:了解中医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等,培养学员对中医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培训形式1.理论授课:采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配合PPT讲解等形式,让学员对中医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

2.实操训练:组织学员进行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的实操训练,通过模拟病例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员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和交流中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进彼此间的学习和理解。

4.视频观摩:观看中医专家讲课和操作的实况视频,学习专家的经验和技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个案分享:学员们可以分享自己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中医疑难问题和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班为期3个月,每周进行2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小时。

总共培训24次,共计48小时。

六、培训考核1.课堂测试: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测试学员对上次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操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实操考核,测试学员的中医诊断和治疗能力。

3.期末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期末考核,测试学员对整个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培训评估通过学员的考核成绩、学习笔记以及培训后的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

西学中实施方案(1)

西学中实施方案(1)

附件一尉氏县中医院“西学中”培训方案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员中医药专业技术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操作实际情况。

,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及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特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技能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速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我院具有临床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临床医生。

三、培训年限业余学习2年。

四、学习形式及内容学习采取业余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阶段。

(一)理论学习18个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采取分段式集中授课和平时自学相结合进行,自学与集中辅导时间比例为3:1,集中辅导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

学习地点在本院。

(二)技能培训3个月,内容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编写的《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操作常规》,配备相应的器材,以授课教师讲解演示和学员反复练习方式进行。

(三)临床实践3个月,在我院内科、治未病科、康复科实习,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五、课程设置㈠理论学习课程安排共同必修课共6门,总计980学时,其中自学730学时,授课250学时。

选修课共8门,参训人员根据所从专业必须选择1门,自学192学时,授课48学时。

各门课程具体课时分配如下:(二)技能培训内容安排重点学习和掌握中医四诊操作技术、针刺法、灸法、拔罐法、推拿法、刮痧法、发泡疗法、熏洗疗法、塌渍法、涂药法、贴药法、药熨法、吹药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离子导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坐药法、中药煎煮法、中药服药法等。

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永年县中医院“西学中”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疗效,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一)在我院从事临床的西医专业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含应届毕业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

(二)在我院西医临床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

(三)在我院药事系统工作的药学专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50学时;(二)《中医诊断学》:50学时;(三)《中药学》:50学时;(四)《方剂学》:50学时;(五)《推拿学》:30学时;(六)《针灸学》:50学时;(七)《中医内科》:50学时;(八)《中医妇科》:50学时;(九)《中医儿科》:50学时;(十)《中医外科》:50学时。

四、培训方式培训由院统一组织,采取集中理论学习方式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师资由医院具备主治中医师以上任职资格人员进行教学和考试考核组成。

(一)理论学习。

学习内容以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临床应用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临床立法方药辩证应用,中医相关文书的书写规范等。

(二)课程考试:制定“西学中”临床基础知识培训班课程表,授课结束后,按照要求,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考试;如考试不及格者,择期重新补考。

五、培训时间、地点(一)医务科于12月31日前完成应参加培训人员的人员确定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西学中”培训班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西学中”培训班为例

- 34 -作者简介: 罗泓,男,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科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陈莘,女,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西学中”培训班为例罗 泓,陈 莘(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摘 要:以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合作举办的厦门“西学中”培训班为例,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西学中”培训的实践,丰富“西学中”的培训模式,思考并展望“西学中”培训发展前景。

关键词:“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培训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从历史的发展和经验看,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回顾历史,“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这些人才至今仍然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论断、新要求。

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西学中”培训不被大范围采纳,培养模式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在此背景下,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多年“西学中”培训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丰富“西学中”培训人才培养模式。

一、“西学中”发展及面临问题20世纪50至80年代,在特殊的国情时期,在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推动下,一批西医参加国家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班,目的是让具有西医医学背景的人员,通过对中医系统化的学习,掌握中医药的理论、方法,用科学理念来研究中医药,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培养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以及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西学中”人才。

以西方科学技术研究整理中医药的模式得以确立,为国家医疗健康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模式实践与探讨

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模式实践与探讨

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模式实践与探讨发布时间:2022-12-06T08:21:15.07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9期作者:杜俊艳[导读]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模式,杜俊艳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模式,建立有效的中医护理人才培训机制。

方法规范设定培训内容、时间、方式与考核,探索较为完善的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培养模式。

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分组培训,通过业务知识学习、护理查房、分组讨论与训练的方式,院科两级层层落实培训任务,提高了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能水平与服务能力。

结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要求,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Western medicine learn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ursing staff in the three-level gener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u Jun YanBayannaoe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yannaoer, Inner Mongolia 01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estern medicine learn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ining mode for nursing staff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nursing personne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the training content, time, mode and examination were set up in a standardized way to explore a more perfect training mode for nursing staff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Results for the qualified training objects, the TCM knowledge and skills were stratified and group training, and the training tasks were implemented at the hospital and department levels by mean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nursing ward rounds, group discussion and training, which improved the TCM nursing skills and service ability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TCM hospital. Conclusion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and has received good training results.[Key words] nursing staff; TCM nursing; training随着新医改政策与措施的推进与落实,大众健康养生意识与素养不断提高,中医传统疗法与中医特色护理在疾病预防与治疗、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更多地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

“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

“西学中”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1.培养学员掌握中医临床技能,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2.加强学员对中医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中医理论的学术素养;3.推广中医文化,传承中医医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二、培训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2.中医临床技能:包括中医四诊法、中医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养生保健等;3.中医实践技能:包括中医手法、针灸、中药煎煮等中医实际操作技能;4.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历史文化、中医药学知识等。

三、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由中医专家进行理论讲解,采用课堂教学模式;2.实践操作:提供实际操作的训练场地及设备,进行中医临床技能的实践训练;3.病例分享与讨论:通过病例分享,学员与专家进行讨论,加深对中医临床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四、培训周期1.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周培训时间为5天,每天6小时;2.培训班安排学习时间和实践时间,保证学员既能够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又能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五、培训费用1.学员需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费用包括课程学习资料、讲师费用、实践操作设备租赁费等;2.培训费用根据培训周期和内容确定,具体费用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六、培训证书1.完成培训的学员将获得由培训机构颁发的中医临床技能培训证书;2.培训证书是对学员所学中医临床技能的确认和认可,有助于学员提升个人职业发展。

七、培训评估1.培训过程中设置考核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2.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学员提供培训反馈,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八、培训师资1.培训师资由具备中医相关专业背景及从业经验的专家担任;2.培训机构可以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担任主讲教师,提高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九、培训机构1.培训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以确保培训质量;2.培训机构需要拥有合法资质和许可证件,符合相关培训规定和要求。

十、宣传推广1.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等;2.培训机构可以与相关机构、医院等联合举办培训,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

西学中培训管理制度

西学中培训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西学中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

2. 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三、培训对象1. 本单位具有医师、护士、药师等资格的医务人员。

2. 有意向从事西学中工作的医务人员。

四、培训内容1. 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

2. 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3. 中医药文献阅读与临床应用。

4. 中医药政策法规。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邀请知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授课,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

2.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中医药知识库、在线课程等。

3. 实践培训:组织临床实践、跟师学习、实习等。

4. 案例分析:针对临床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讨论。

六、培训时间1. 集中培训:每年举办2-3期,每期3-5天。

2. 在线培训: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开展。

3. 实践培训:结合临床工作,合理安排。

七、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临床应用考核等。

2. 评价标准:按照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考核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培训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八、管理与监督1. 成立西学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2.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

3. 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过程、考核结果等。

4. 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5. 加强培训经费管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九、附则1. 本制度由西学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西学中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西学中”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疗效,增强我院西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院“西学中”具体部署,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在全院范围内,对西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展开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及技能,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西医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
(一)在我院从事临床的西医专业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含应届毕业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

(二)在我院西医临床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

(三)在我院药事系统工作的药学专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50学时;
(二)《中医诊断学》:50学时;
(三)《中药学》:50学时;
(四)《方剂学》:50学时;
(五)《推拿学》:30学时;
(六)《针灸学》:50学时;
(七)《中医内科》:50学时;
(八)《中医妇科》:50学时;
(九)《中医儿科》:50学时;
(十)《中医外科》:50学时。

四、培训方式
培训由院统一组织,采取集中理论学习方式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师资由医院具备主治中医师以上任职资格人员进行教学和考试考核组成。

(一)理论学习。

学习内容以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临床应用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临床立法方药辩证应用,中医相关文书的书写规范等。

(二)课程考试:制定“西学中”临床基础知识培训班课程表,授课结束后,按照要求,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考试;如考试不及格者,择期重新补考。

五、培训时间、地点
(一)医务科于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应参加培训人员的人员确定工作。

(二)医务科于2011年1月5日起实施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共480学时。

(三)培训每周两次,一般安排在星期三、星期四下午2:30—5:30时(如有特殊安排时间顺延1周)。

(四)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

六、组织管理
(一)院医务科按照合情、合理、严格、科学的原则负责制定、实施培训方案。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由医务科负责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管理。

(二)组织方式:培训由院医务科统一组织,采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由院中医各专业资深医师授课。

(三)课程考试:制订“西学中”临床基础知识培训班课程表,授课结束后,按照要求,对中医会基础知识进行考试;如考试不及格者,择期重新补考。

七、监督和考核
(一)医务科负责对本次中医基础知识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医务科负责对本班学员建立培训档案,妥善保存培训对象花名册、教
学计划、考勤记录、考试成绩及教学资料,以备检查。

(三)医务科对培训人员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结业,并组织其继续参加相应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四)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应严格执行培训实施方案,确保培训质量。

医务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