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主管中药师中药重点(DOC30页)

主管中药师中药重点(DOC30页)

主管中药师中药重点(DOC30页)基础知识-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一.本章结构:二.大纲要点1.掌握四气所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掌握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3.掌握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升降浮沉不同作用及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4.掌握归经的理论基础.确定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三.要点精讲考点一:药性理论的内容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考点二: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作用。

温热药物: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作用。

临床应用:“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大寒用大热,微寒用温热。

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考点四:升降浮沉影响因素:药物性味;药物质地,炮制和配伍作用:升浮药:温热,辛.甘.淡,质地轻清,作用趋向主上升.向外。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行气开郁.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功效。

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散寒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升浮之性。

沉降药:寒凉,酸苦咸,质地重浊坚实。

作用趋向主下行.向内。

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

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 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多具沉降药性。

对临床指导意义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来疏散;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用大黄.芒硝来泻热通便;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用代赭石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4.病势下降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病脱肛,用黄芪.升麻,柴胡升阳举陷;5.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如:心肾不交虚烦失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原。

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9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釆用方解方式解析成药处方的配伍意义。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证候的异同点,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化学 第四单元 苯丙素类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化学 第四单元 苯丙素类

中药化学第四单元苯丙素类
一、A1
1、香豆素与碱反应的特点是
A、遇碱后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
B、加碱内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环合,但长时间加热可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
C、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但如长时间在碱中加热,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能环合
D、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并伴有颜色反应
E、加碱生成的盐可溶于水
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甲氧基
B、亚甲二氧基
C、内酯环
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E、酮基
3、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
A、黄酮苷元
B、蒽醌苷元
C、香豆素苷元
D、三萜皂苷元
E、甾体皂甘元
4、一般不用于提取游离香豆素成分的溶剂是
A、甲醇
B、氯仿
C、三氯甲烷
D、乙醚
E、丙酮
5、异羟肟酸铁反应作用的基团是
A、活泼氧
B、内酯环
C、芳环
D、酚羟基
E、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
6、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机制最终是
A、共轭链加长
B、形成金属络合物
C、开环
D、氧化
E、还原
1。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化学 第四单元 苯丙素类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化学 第四单元 苯丙素类

中药化学第四单元苯丙素类一、A11、香豆素与碱反应的特点是A、遇碱后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B、加碱内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环合,但长时间加热可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C、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但如长时间在碱中加热,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加酸不能环合D、加碱内酯水解开环,并伴有颜色反应E、加碱生成的盐可溶于水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A、甲氧基B、亚甲二氧基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E、酮基3、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香味的是A、黄酮苷元B、蒽醌苷元C、香豆素苷元D、三萜皂苷元E、甾体皂甘元4、一般不用于提取游离香豆素成分的溶剂是A、甲醇B、氯仿C、三氯甲烷D、乙醚E、丙酮5、异羟肟酸铁反应作用的基团是A、活泼氧B、内酯环C、芳环D、酚羟基E、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6、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机制最终是A、共轭链加长B、形成金属络合物C、开环D、氧化E、还原7、异羟肟酸铁反应中与碱反应产生异羟肟酸的试剂是A、三氯化铁B、氢氧化钠C、三氯醋酸D、盐酸羟胺E、对甲基苯胺8、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A、蓝色B、绿色C、灰色D、红色E、黑色9、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通常为A、5-羟基香豆素B、7-羟基香豆素C、5-甲氧基香豆素D、7-甲氧基香豆素E、5,7-二羟基香豆素10、以下哪些反应是由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内酯环结构才能够发生的A、三氯化铁反应B、无色亚甲蓝反应C、Gibb’s反应应D、Emerson反应E、异羟肟酸铁反应11、下列化合物经脱水可形成香豆素类的是A、反式邻羟基桂皮酸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C、反式邻羟基挂皮醛D、反式对羟基桂皮酸E、顺式对强堆桂皮酸12、可用于判断香豆素分子母核6位有无取代基的反应是A、异羟肟酸铁反应B、双键加成反应C、酚羟基反应D、Gibb’s反应E、氧化反应13、简单香豆素不包括A、伞形花内酯B、当归内酯C、七叶苷D、蛇床子素E、旱前胡甲素14、以下哪一个药材中不含有苯丙素类化合物A、秦皮B、补骨脂C、五味子D、葛根E、南五味子二、B1、A.角型呋喃香豆素B.角型吡喃香豆素C.角型香豆素D.简单香豆素E.线型呋喃香豆素<1> 、香豆素8-异戊烯基和7-羟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称为A B C D E<2> 、香豆素8-异戊烯基和7-羟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称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考点】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内酯环的碱水解【解析】香豆素类分子中具内酯结构,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2019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35页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2019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35页

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中药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3.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4.中药制剂常用辅料的类型及其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5.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常用稳定措施及试验方法。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

8.中药制剂配伍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9.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炮制方法、辅料及其应用要点。

10.常用中药饮片质量要求、炮制作用及应用。

(4)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5)60C-1射线辐射灭菌、紫外线灭菌、微波灭菌的特点与应用(6)气体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3.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三)消毒与防腐常用消毒剂与防腐剂(1)常用消毒剂(2)常用防腐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四、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一)浸提1.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2.常用的浸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1)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十单元 诊法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医学基础 第十单元 诊法

中医学基础第十单元诊法一、A11、以下关于脉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浮脉浮而细软B、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C、迟脉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D、滑脉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E、涩脉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2、以下各项关于大便主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近血B、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远血C、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黏,多属肠中有寒湿D、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多属湿热E、便如黏冻,夹有脓血,多为痢疾3、下列呕吐物主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呕吐物色黄味苦,多属肝胆有热,胃失和降B、呕吐物秽浊酸臭,多属胃热或食积所致C、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因肝火犯胃或瘀血内停D、呕吐痰涎,其质清稀者,属于寒饮E、呕吐物清稀而夹有食物,无酸臭味者,多为胃气虚寒4、得神的临床表现是A、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突然目显光彩、两颧泛红如妆,或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等B、神志异常C、神识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面也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D、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E、精神萎靡、神识朦胧、昏昏欲睡、声低气怯、应答迟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体态异常5、以下哪项不是望诊的主要内容A、望腹腔穿刺液B、望二便C、望神D、望色E、望头项五官6、肾虚,寒证,瘀血证和水饮证患者,则面见A、青色B、赤色C、黄色D、白色7、咽喉嫩红,肿痛不甚是A、热毒深极B、乳娥C、热毒蕴结D、水亏火灼E、烂喉痧8、诊法不包括的A、问B、叩C、切D、望E、闻9、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称为A、解颅B、囟陷C、囟填D、囟解E、囟颅10、舌质红活荣润,是脏腑气血充盛,生机旺盛之象,即为A、有神B、无神C、假神D、失神E、神乱11、舌面覆盖一层苔垢,苔质疏松,颗粒较大、松软,形如豆渣堆积舌面,刮之易去,称为A、薄厚苔B、腐苔C、润燥苔D、剥落苔E、真假苔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B、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C、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郑声D、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E、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13、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称为A、失音B、谵语C、郑声E、狂言1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当病势沉重时.病人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B、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量出汗者为绝汗C、汗出淋漓、清稀而冷,同时伴有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之症,则属亡阴之汗D、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称为自汗E、入睡时出汁,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15、下列关于疼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痛处有冷感,得温则痛缓为冷痛,常见于阴气偏盛的寒证B、疼痛不剧烈却绵绵不休,称为重痛C、疼痛剧烈如刀绞,称为绞痛D、由火邪窜络,或阴虚热盛所引起的热证疼痛,多为灼痛E、刺痛即疼痛如针刺状,特点是痛处固定而拒16、以下关于口味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虚水泛或阴虚火旺等肾病,可见口苦B、肝胃蕴热,见口中泛酸C、食积内停,见口中酸馊D、脾胃虚寒,见口淡乏味E、脾胃湿热,见口甜而腻17、以下关于小便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便清长而尿量增多,常见于虚寒证B、小便次数增多,称“小便频数”C、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D、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E、大渴引饮,伴有小便量多、能食易饥,常由津伤引起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按滚珠;涩脉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八单元 甾体类化合物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八单元 甾体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第八单元甾体类化合物一、概述(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天然化学成分,包括强心苷、甾体皂苷、胆汁酸、蟾毒配基、植物甾醇、C21甾醇、昆虫变态激素、醉茄内酯等。

它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各类甾体成分C17位均有侧链。

根据侧链结构的不同,又分为许多种类。

(二)甾体化合物颜色反应二、强心苷(一)结构与分类强心苷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是由强心苷元与糖缩合的一类苷。

1.苷元的结构与分类(1)强心苷苷元由甾体母核和不饱和内酯环两部分组成。

甾体母核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A /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但多为顺式;B/C环均为反式;C/D环多为顺式。

(2)C10、C13、C17的取代基均为β型。

C10为甲基或醛基、羟甲基、羧基等含氧基团,C13为甲基取代,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

C3、C14位有羟基取代,C3羟基多数是β构型,强心苷中的糖均是与C3羟基缩合形成苷。

C14羟基为β构型。

(3)根据C17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强心苷元可分为两类。

① 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内酯),称强心甾烯类,即甲型强心苷元。

在已知的强心苷元中,大多属于此类。

② C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αβ,γδ-δ-内酯),称海葱甾二烯类或蟾蜍甾二烯类,即乙型强心苷元。

自然界中仅少数苷元属此类,如中药蟾蜍中的强心成分蟾毒配基类。

2.强心苷的组成糖(1)α-羟基糖:除D-葡萄糖、L-鼠李糖外,还有6-去氧糖如L-夫糖、D-鸡纳糖、L-黄花夹竹桃糖、D-洋地黄糖等。

(2)α-去氧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L-夹竹桃糖、D-加拿大麻糖等。

3.强心苷元和糖的连接方式Ⅰ型强心苷: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洋地黄苷A。

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黄夹苷甲。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方剂学--第三单元 泻下剂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方剂学--第三单元 泻下剂

方剂学——第三单元泻下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适用范围热结寒下寒结温下燥结润下水结逐水积滞+正虚攻补兼施要点二应用注意事项(1)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

(2)若里实较急重,应峻攻急下;较缓者,宜轻下、缓下。

(3)泻下剂多峻烈,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体弱、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应慎用或禁用。

(4)易伤正气,得效即止。

细目二寒下要点一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焦黑燥裂,甚则起芒刺,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结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组方原理】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

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除燥结。

厚朴:下气除满。

枳实:行气消痞。

全方泻下与行气并重,泻下以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

【鉴别】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类方鉴别。

要点二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加剧,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组方原理】细目三温下要点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组成】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闫敬之记忆法:是你人,当调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疼痛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病机分析:【组方原理】【鉴别】1.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均治冷积里实之腹痛便秘,均以大黄配伍附子为主。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学 第六单元 泻下药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中药学 第六单元 泻下药

中药学第六单元泻下药一、A11、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的药物是A、芒硝B、番泻叶C、芦荟D、大黄E、火麻仁2、大黄与芒硝的共同功效是A、泻下攻积B、清热消肿C、凉血止血D、逐瘀通经E、清热泻火3、具有泻下通便、清肝、杀虫作用的是A、大黄B、芦荟C、苦楝皮D、番泻叶E、使君子4、既能泻下攻积,又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芒硝B、芦荟C、番泻叶D、大黄E、牵牛子5、主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应使用A、清热燥湿药B、攻下药C、峻下逐水药D、清热解毒药E、润下药6、患者实热积滞燥结难下,治疗宜首选的是A、火麻仁B、郁李仁C、巴豆D、芒硝E、商陆7、芒硝的性能是A、咸、苦、温B、咸、苦、寒C、甜、苦、寒D、咸、淡、寒E、咸、涩、寒8、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A、祛痰药B、补益药C、泻下药D、活血药E、利水渗湿药9、以下关于润下药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B、富含油脂C、味甘质润D、多入脾、大肠经E、药力峻猛10、以下关于泻下药描述正确的是A、一般为升浮药B、主归膀胱经C、主要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D、容易伤阳E、妇女胎前产后慎用11、以下属于润下药的主要功效的是A、攻下通便B、清热泻火C、润滑大肠D、利尿E、除胀12、大黄取其攻下之效宜A、醋炙B、姜汁炙C、生用D、炒制E、酒炙13、能够治疗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的药物是A、芒硝B、大黄C、京大戟D、千金子E、白头翁14、番泻叶煎服的方法是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泡服15、既能祛痰利咽,又能峻下冷积的药物是A、桔梗B、蝉蜕C、射干D、巴豆E、京大戟16、宜入丸散应用的是A、番泻叶B、火麻仁C、巴豆D、甘遂E、郁李仁17、巴豆去油取霜的目的是A、便于制剂B、纯净药物C、利于贮藏D、改变性能E、降低毒性18、外用能治疗头疮、白秃、顽癣的药物是A、芫花B、大黄C、大戟D、甘遂E、芒硝19、以下哪项是减轻甘遂毒性的炮制方法A、醋制B、姜制C、蜜制D、麸炒E、酒制20、治疗寒积便秘宜用A、甘遂B、大戟C、芫花D、巴豆21、治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应使用A、润下药B、利水渗湿药C、攻下药D、止咳化痰药E、峻下逐水药22、下列哪项不是京大戟的适应证A、水肿B、膨胀C、胸胁停饮D、白秃顽癣E、瘰疬痰核23、以下不属于有毒药物的是A、芫花B、商陆C、芦荟D、甘遂E、京大戟24、下列泻下药中,有祛痰止咳功效的是A、牵牛子B、甘遂C、京大戟D、芫花E、巴豆霜25、以下关于甘遂、京大戟与芫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可以治疗水肿、臌胀、胸胁痰饮B、甘遂的作用最强C、三者均有毒D、均不宜与甘草同用E、芫花以消肿散结见长26、以下可以治疗积滞便秘的药组是A、大黄、火麻仁、芒硝B、大黄、巴豆、火麻仁C、芒硝、巴豆、郁李仁D、巴豆、芒硝、大黄E、芒硝、大黄、郁李仁27、年老体弱、久病及妇女胎前产后便秘者应使用A、温里药B、补益药C、峻下逐水药E、攻下药28、火麻仁煎服时的剂量是A、10~15gB、15~20gC、3~5gD、5~10gE、8~10g29、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A、火麻仁B、郁李仁C、松子仁D、商陆E、京大戟30、润肠通便作用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的药物是A、火麻仁B、郁李仁C、松子仁D、商陆E、京大戟31、与驱虫药同用可以促进虫体排出的药物是A、泻下药B、温里药C、发散药D、解表药E、利水渗湿药二、B1、A.热结便秘B.虚冷便秘C.食积便秘D.肠燥便秘E.冷积便秘<1> 、大黄主治A B C D E<2> 、巴豆主治:A B C D E<3> 、火麻仁主治:A B C D E2、A.泻水逐饮,消肿散结B.泻下软坚,清热回乳C.泻下,清肝,杀虫D.泻下逐水,去积杀虫E.泻下通便,行水消胀<1> 、番泻叶的功效是A B C D E<2> 、芦荟的功能是A B C D E3、A.虫积便秘B.寒积便秘C.热结便秘D.阳虚便秘E.肠燥便秘<1> 、哪项是郁李仁的主治病证A B C D E<2> 、哪项是火麻仁的主治病证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大黄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 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二单元 糖和苷类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二单元 糖和苷类

中药化学——第二单元糖和苷类一、糖类化合物定义: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通式:C x(H2O)y分类:糖类化合物根据能否被水解及分子量的大小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一)糖的结构与分类1.单糖单糖是不能被水解的、糖类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丽身。

引申知识点——糖的衍生物2,6-二去氧糖2.低聚糖由2~9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聚糖称为低聚糖。

低聚糖依据是否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可分为:还原糖(含有):如龙胆二糖、芸香糖、槐糖和麦芽糖非还原糖(不含有):如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3.多聚糖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

分类:水不溶性多糖,如纤维素,甲壳素水溶性多糖,如淀粉、菊糖、黏液质(植物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昆布多糖(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产物)。

(二)糖的理化性质1.性状小分子量:无色或白色结晶;有甜味。

大分子量:非结晶性的白色固体。

糖的衍生物,如糖醇等,也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有甜味。

2.溶解性糖为极性大的物质。

单糖和低聚糖易溶于水,特别是热水;可溶于稀醇;不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糖在水溶液中往往会因过饱和而不析出结晶,浓缩时成为糖浆状。

3.旋光性糖的分子中有多个手性碳,故有旋光性。

天然存在的单糖左旋、右旋的均有,以右旋为多。

糖的旋光度与端基碳原子的相对构型有关。

4.化学反应二、苷类化合物(一)苷的结构与分类定义:苷类化合物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类化合物(称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

而成的化合物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可分:香豆素苷、黄酮苷、蒽醌苷、木脂素苷等。

按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可分:原生苷与次生苷。

按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将苷分: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以氧苷最为常见。

按连接单糖基的数目可分: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等。

按连接糖链的数目可分:单糖链苷、双糖链苷等。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专业实践能力

1.混合原则
4
2.混合方法
4
四、散剂 (一)散剂的特点 1.散剂的特点与分类
4
与质量要求
2.散剂的质量要求
4
1
(二)散剂的制备 1.一般散剂的制法
4
2.特殊散剂的制法
4
五、浸提、 (一)浸提的原理 1.中药的浸提过程
4
分离、浓缩 与影响因素
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4
与干燥
(二)常用浸提方 1.常用浸提溶剂
(三)栓剂的制法 1.栓剂的制备方法与选用
4
2.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
4
(四)栓剂的质量 1.重量差异
4
要求
2.融变时限
4
3.微生物限度
4
十一、胶剂 ( 一 ) 胶 剂 的 含 胶剂的特点与种类
4
义、特点与种类
(二)胶剂的原辅 1.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择
4
料和制法
2.胶剂的制法
4
十二、胶囊 (一)胶囊剂的含 1.胶囊剂的分类与特点
4
2.眼用溶液剂的质量要求
4
3.眼用溶液剂的附加剂
4
4.眼用溶液剂的制法
4
九、外用膏 (一)概述
1.外用膏剂的特点
4

2.外用膏的分类
4
3.药物的透皮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4
(二)软膏剂
1.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
4
2.软膏剂的制法
4
3.眼膏剂的特点
4
(三)黑膏药
1.黑膏药原料的处理
4
2.黑膏药的基质组成
4
(三)中药药剂工 1.药典的性质
4
作的依据
2.中国药典的版次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2019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2019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考试
科目
中医学基础一、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基本
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内容2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2
2.辨证论治2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2
二、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概

阴阳及其特性2
(二)阴阳学说的基
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2
2.阴阳的互根互用2
3.阴阳的消长平衡2
4.阴阳的相互转化2
(三)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2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2
4.指导疾病的诊断2
5.指导疾病的防治2
三、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

1.五行特性2
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2
(二)五行的生克关

1.五行相生与相克2
2.五行相乘与相侮2
3.五行母子相及2
(三)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1.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2
2.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2
四、藏象(一)藏象学说的概
念和脏腑的特点
1.五脏、六腑功能的共同特点2
2.脏腑学说的主要特点2
(二)心 1.心主血脉2
2.心藏神2
3.心在体合脉2
4.心开窍于舌2
5.心在液为汗2
6.心在志为喜2
7.心其华在面2
(三)肺 1.肺主气、司呼吸2
2.肺主宣发肃降2。

主管药师《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资料

主管药师《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资料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1.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2.十八反: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功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3.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使相欺。

4.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5.相须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是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知母配贝母可以增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

6.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适用于致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7.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①汗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有表证者;②吐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证;③下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④和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或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等;⑤清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⑥温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⑦消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⑧补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学--第二十单元 补虚药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学--第二十单元 补虚药

中药学——第二十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一、性能特点:甘味。

二、功效:补虚作用,又有补气、补阳、补血与补阴的不同。

三、适应范围: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引起虚证,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和阴虚证。

四、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细目二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白扁豆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1.元气虚脱证。

为拯危救脱要药。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

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应用:1.气阴两伤证。

2.肺气虚及肺阴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

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应用:脾肺气阴两虚证。

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1.脾气虚证。

为补中益气要药。

2.肺气虚证。

3.气虚自汗。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5.痹证、中风后遗症。

白术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1.脾气虚证。

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2.气虚自汗。

3.脾虚胎动不安。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应用:1.脾虚证。

2.肺虚证。

3.肾虚证。

4.消渴气阴两虚证。

白扁豆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应用:1.脾气虚证。

2.暑湿吐泻。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饴糖:补益中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小结细目二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版)共16页文档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WORD版)共16页文档

通过对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考试大纲与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发现执业药师(中药)考试大纲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的内容均没有变动。

如你发现有变动之处,劳驾指正!附件为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版的考试大纲(WORD版)。

目前仍缺少2019年的执业药师(中药)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大纲,2019年的执业药师考试大纲除了药事管理与法规外,其它各科均与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是一样的。

之前已经下载过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不需要重复下载!2019年药事管与与法规大纲一有更新,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药圈,yaoq药学人员的圈子]执业药师考试版块!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执业药师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中医理论基础(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阴阳学说1.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1.五行与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四)藏象1.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2.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六腑的生理功能(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5.奇恒之腑(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气(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功能(4)气的运行2.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3.津液(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六)经络1.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系统的组成(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2.十二经脉(1)走向和交接规律(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3.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及其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七)体质1.体质的形成与分类(1)体质的形成(2)体质的分类2.体质学说的应用(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八)病因1.六淫(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七情(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2)七情致病的特点3.饮食与劳逸失常(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4.痰饮(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5.瘀血(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九)发病与病机1.发病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2.邪正盛衰病机(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3.阴阳失调病机(1)阴阳盛衰的表现特点(2)阴阳互损的表现特点(3)阴阳格拒的表现特点(4)阴阳亡失的表现特点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1)气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2)血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3)津液失调的病机和表现特点(十)预防与康复1.预防(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2.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二、中医诊断基础(一)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要点(1)主要内容(2)基本原则(二)四诊1.望诊(1)得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闻诊(1)语声、呼吸及咳嗽、呃逆、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3.问诊(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表证辨汗及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7)耳鸣和耳聋的临床意义(8)月经和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4.切诊(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三)辨证 1.八纲辨证(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2.脏腑辨证(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血津液辨证(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津液不足、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常见病辨证论治(一)治则与治法1.治病求本(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2.扶正与祛邪(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2)扶正祛邪的运用3.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4.三因制宜(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二)常见病的辨 1.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疫感冒、体证论治举例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药2.咳嗽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3.喘证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虚型喘证的症状、治法、方药4.不寐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5.胃痛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方药6.呕吐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方药7.泄泻伤食泄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方药8.便秘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方药9.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肝阳头痛、瘀血头痛的症状、治法、方药10.眩晕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1.淋证热淋、石淋、劳淋的症状、治法、方药12.阳痿心脾两虚、肾阳不振、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方药13.郁证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4.虚劳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肺阴虚、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药15.痹证(关节痹痛)行痹、痛痹、着痹、延痹的症状、治法、方药16.中暑阳暑、阴暑的症状、治法、方药17.疮疖热毒蕴结、暑热浸淫的症状、治法、方药18.乳癖肝郁痰凝、冲任失调的症状、治法、方药19.瘾疹风热犯表、风寒束表、血虚风燥的症状、治法、方药20.痔疮(1)内痔: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的症状、治法、方药(2)外痔: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的症状、治法、方药21.跌打损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损伤的症状、治法、方药22.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肾气虚、肝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月经后期:肾虚血少、气滞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3)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肝郁的症状、治法、方药(4)月经过多:脾虚、血瘀的症状、治法、方药23.痛经气滞血瘀、阳虚内寒的症状、治法、方药23.带下病湿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4.积滞食滞、脾虚的症状、治法、方药厌食的症状、治法、方药25.鼻渊肺经热盛、胆经郁热的症状、治法、方药26.口疮脾胃积热、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药27.咽喉肿痛风热外袭、火毒上攻、虚火上炎的症状、治法、方药四、民族医药基础知识(一)藏医药1.藏医基础知识(1)五元、三因、阴阳学说的内容(2)藏医的治疗方法2.藏药基础知识(1)药物与五元的关系(2)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3)配伍方法、原则(4)剂型和用药禁忌(5)常用方剂(二)蒙医药1.蒙医基础知识(1)三根、七素、三秽的内容(2)七素与三根的关系2.蒙药基础知识(1)药味、药力、药能、药物功能的内容,药味与五元的关系(2)组方依据和准则(3)传统剂型(4)用药方法、剂量和用药禁忌五、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1.白细胞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白细胞分类计数3.红细胞计数4.血红蛋白*5.血小板计数6.红细胞沉降率(二)尿常规检查1.尿液的酸碱度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尿比重3.尿蛋白4.尿葡萄糖5.尿胆红素6.尿隐血7.尿中白细胞8.尿沉渣管型9.尿沉渣结晶10.尿酮体11.尿肌酐12.尿尿酸13.尿淀粉酶(三)粪常规检查1.粪外观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粪隐血3.粪胆原4.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四)肝功能检查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γ-谷氨酰转移酶4.碱性磷酸酶5.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五)肾功能检查1.血清尿素氮(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血肌酐(六)血生化检查1.淀粉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磷酸激酶3.血尿酸(七)血糖与血脂代谢检查1.血糖(1)正常值参考范围(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糖化血红蛋白3.血清总胆固醇4.三酰甘油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八)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六、药学服务与咨询(一)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1)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3)药学服务中投诉的应对(二)药学服务的内涵1.药学服务的内容(1)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2)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2.药学服务的对象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三)用药咨询1.患者的咨询(1)承接咨询的内容(2)特殊情况下的提示提醒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2.医护人员的咨询咨询的内容七、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一)处方处方的常用术语(1)与药名有关的术语(2)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二)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1.正名和别名常见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2.并开药名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3.处方应付常见的处方应付(三)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十八反”配伍禁忌(2)“十九畏”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1)妊娠禁用的中药(2)妊娠慎用的中药3.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4.证候禁忌证候禁忌的实例分析(四)中药的用法用量1.汤剂的用法用量(1)内服法(2)外用法2.中成药的用法用量(1)内服法(2)外用法(3)特殊剂型的正确使用(4)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3.毒、麻中药的使用(1)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2)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五)中药的调剂1.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调剂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2.中药饮片斗谱排列(1)斗谱编排原则(2)需特殊存放的品种与方法3.中成药调剂(1)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2)妊娠禁用的中成药(3)妊娠慎用的中成药(六)中药汤剂1.中药汤剂的煎煮煎煮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2.特殊煎药方法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冲服、煎汤代水的适用范围、要求与注意事项八、中药的采购、贮藏与养护(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异现象淀现象的常见剂型(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三)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1)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2)分类保管养护品种2.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1)传统养护技术(2)现代养护技术3.中成药的养护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4.《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九、非处方药(一)非处方中成药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正确使用的注意事项(二)各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1.内科用药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止咳平喘剂、化痰剂、补虚剂、安神剂、治风剂(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2.内科用药祛暑剂、温里剂、开窍剂、固涩剂、和解剂、理气剂、理血剂、消导化积剂、祛湿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3.外科用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4.妇科用药理气剂、扶正剂(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5.妇科用药清热剂、散结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6.眼科用药清热剂、扶正剂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7.耳鼻喉科用药耳病、鼻病、咽喉病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8.骨伤科用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9.儿科用药治感冒类药、治咳嗽类药、治积滞类药、治厌食症类药、治脾虚泄泻类药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十、中药的合理应用(一)合理用药1.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药的诸原则(安全、有效、简便、经济)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1)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后果3.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保证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二)中成药的联合应 1.中成药的合理联用(1)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的实例分析用(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用的实例分析(3)中成药与药引联用的实例分析(4)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昧中成药的配伍禁忌(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4)药物的相互作用(三)中西药的联合应用1.中西药联用的特点(1)协同增效(2)降低毒副反应(3)降低用药剂量2.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1)影响吸收(2)影响分布(3)影响代谢(4)影响排泄3.中西药联用(1)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4.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1)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2)使用注意事项十一、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一)老年人的中药应用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1)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二)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1.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根据风险慎重选择用药2.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乳母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三)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1)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婴幼儿患者合理服用补益药(四)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1.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相关品种3.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防治原则(五)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1.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相关品种及有关化学物质十二、中药不良反应(一)药物不良反应1.中药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的界定2.不良反应的分类(1)病因学分类(2)病理学分类(二)中药不良反 1.皮肤症状各种类型药疹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2.全身症状(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三)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1.药物和使用的因素炮制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辨证不准、配伍失度等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2.机体因素体质、性别、年龄、种属等引发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四)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1.乌头类药物(1)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2.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1)含马钱子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3.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1)含蟾酥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4.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1)含雄黄的常见中成药(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6.含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的中成药(1)相关品种(2)中毒表现、原因、解救7.黄药子中毒表现、原因、解救(五)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1)自愿呈报和集中监测(2)监管系统(3)报告范围和程序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表(1)填写内容(2)注意事项十三、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常用中医药信息1.传统中医药典籍(1)主要的医学典籍(2)主要的本草典籍(3)主要的方书典籍2.现代中医药信息(1)药品标准(2)常用中医药期刊(3)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文摘(4)常用的药品集和专著(5)互联网资源十四、医疗器械基本知识(一)医疗器械1.基本质量特性安全性与有效性2.产品的分类分类原则及各类产品的主要品种(二)家庭常用医疗器械1.卫生材料及敷料(1)医用纱布、医用棉花、医用绷带、医用橡皮膏、创可贴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2)医用绷带的分类及用途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基本质量要求、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3.体温计(1)水银体温计的分类及测量范围(2)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4.血压计(1)电子血压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及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5.手持式家用血糖分析仪(1)基本质量要求(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6.制氧机及氧气瓶(1)不同类型制氧机的特点(2)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7.助听器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8.避孕套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9.拔罐器(1)常用拔罐器具的种类及特点(2)拔罐法的禁忌10.针具(1)针具的种类(2)各种针具的材质、结构、规格、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常用消毒方法11.灸具*(1)灸法的种类(2)艾灸的材料、制品及其规格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槐角丸三七胶囊(十五)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十六)治风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的性能、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
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秦皮、苦 1
参、白鲜皮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 1
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
野菊花、重楼、拳参、土茯苓、鱼腥草、
七、祛风湿药
(三)润下药
(四)峻下逐水 药
(一)概述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的性能、功效、 1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
功用异同点
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
巴豆、千金子的性能、功效、应用、用
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

1.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1
2.祛风湿药的功效
1
3.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灯心草、萆薢的性能、功效、应用、用
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

(四)利湿退黄 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的性能、 1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
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一)概述
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
1
2.温里药的功效
1
3.温里药的适应范围
1
4.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 1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
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一)概述
1.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
2.补虚药的功效
1
3.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
4.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
1
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
(二)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 1 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饴 糖、蜂蜜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 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四、解表药
(二)发散风寒 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 1 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 子、辛夷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 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五、清热药 六、泻下药
(三)发散风热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 1

莉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的性
能、攻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
药物功用异同点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 1
肉豆蔻、赤石脂的性能、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
同点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 1
螵蛸、莲子、芡实、椿皮的性能、功效、
应用、用法瞪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
功用异同点
1.涌吐药的功效
1
2.涌吐药的适应范围
1
6.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1
7.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
1
(二)活血止痛 药
(三)活血调经 药
(四)活血疗伤 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 1 药、五灵脂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 1 膝、鸡血藤、王不留行、凌霄花的性能、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 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 1 补、血竭、刘寄奴的性能、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 同点

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
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五)温经止血 艾叶、炮姜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 1

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五、活血化瘀 (一)概述
1.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
1

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1
3.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
1
4.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
1
(四)归经
1.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依据
1
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
(五)毒性
1.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
2.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1
3.掌握药物毒性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
二、中药的配伍 (一)中药的配 1.配伍的意义
1
与用药禁忌

2.配伍的内容
1
(二)中药的用 1.配伍禁忌
1
药禁忌
2.妊娠用药禁忌
1
3.证候用药禁忌
1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
三、中药的剂量 (一)剂量
确定剂量的因素
1
与用法
(二)用法
1.特殊煎法
1
2.服药法
1
四、解表药
(一)概述
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1
2.解表药的功效
1
3.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1
4.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解表药的功效
1
7.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用量、使用法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三)息风止痉 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 1

龙、全蝎、蜈蚣、僵蚕的性能、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
功用异同点
(一)概述
1.开窍药的性能特点
1
2.开窍药的功效
1
3.开窍药的适应范围
1
4.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的性能、 1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一)概述
1.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1
2.清热药的功效
1
3.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1
4.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清热药的功效
1
7.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1
(二)清热泻火 药
(三)清热燥湿 药 (四)清热解毒 药
(五)清热凉血 药 (六)清虚热药
(一)概述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 1
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
用异同点
1.消食药的性能特点
1
2.消食药的功效
1
3.消食药的适应范围
1
4.消食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稻芽、莱菔 1
子、鸡内金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
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一)概述
1.驱虫药的性能特点
1
2.驱虫药的功效
(三)补阳药
(四)补血药 (五)补阴药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 1 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 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虫 夏草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 1 龙眼肉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 1 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 女贞子、黑芝麻、龟甲、鳖甲的性能、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
(五)破血消癥 莪术、三棱、水蛭、斑蝥、穿山甲的性 1

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六、化痰止咳 (一)概述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
1
平喘药
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
1
3.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
1
4.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
1
4.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
1
7.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1
八、化湿药
(二)祛风寒湿 药
(三)祛风湿热 药
(四)祛风湿强 筋骨药 (一)概述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 1
木瓜、蚕砂、伸筋草、寻骨风、松节、
海风藤、路路通的性能、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
同点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 1
络石藤、雷公藤、丝瓜络的性能、功效、
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
功用异同点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鹿衔 1
草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
1
2.化湿药的功效
1
3.化湿药的适应范围
1
4.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7.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1
(二)凉血止血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 1

茅根、苎麻根的性能、功效、应用、用
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

(三)化瘀止血 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的性 1

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四)收敛止血 白及、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藕节 1
1
九、利水渗湿药
(二)具体药物 (一)概述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 1
蔻、草豆蔻、草果的性能、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
同点
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1
2.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1
3.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1
4.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中药学 考 单元 试 学 科 中 一、药性理论 药 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