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案例及分析
《茶馆》教学简案及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分析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2.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体会个性化的语言艺术。
【研究点】通过朗读、比较阅读的方式,体会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学案、PPT课件【教学内容】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本课时是属于本文教学的第二课时,教学的重难点放在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上面。
在教学的安排上,学生的课堂问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交流、概括等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学习剧本、分析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最理想化的教学。
我想通过我的努力,通过我的尝试,让学生逐渐转变对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反感,逐步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性情,让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向往的美好殿堂。
《茶馆》学案(第二课时)【本课时学习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
【学习过程】一、课前尝试(一)学法指导戏剧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分析人物之间的场景对话,仔细阅读他们的台词,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二)尝试练习猜猜下列句子各是谁的台词并说说理由。
1.轰出去!2.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3.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4.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5.这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陶朱之富!6.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7.我要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8.官厅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
二、课堂探究(一)探究问题剧中人物的语言很有个性化色彩,请你和同学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悉心体会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1.文中哪些地方谢了王利发的台词,找出来并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2.用同样的方法尝试分析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马五爷、唐铁嘴、刘麻子、黄胖子、宋恩子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茶馆》第一二课时教案
三、巩固练习:
请学生分角色初读剧本。
课文较长,人物众多,教者可作适当选取,并作示范,要求读出其中的京味儿。
四、课堂小结:
课文比较长,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了解了作家老舍的生平及作品,了解了《茶馆》整部话剧的内容,分角色朗读了课文,了解剧中人物身份,为下文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不同人物对戊戌变法的反应,体会剧本是如何形象化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
(二)介绍《茶馆》剧情。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史画面。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
中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茶馆》
《茶馆》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重点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精读课文,把握剧情。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揣摩结构艺术。
第三课时朗读品味,欣赏语言艺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茶馆》第一幕,时间是“1988年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离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只有十几年了,常四爷的判断一点不错:“大清国要完!”这一幕末了,在“静场”中响起一个下棋的茶客的喊声:“将!你完啦!”真是一语双关。
这一幕再现了清朝末年的社会面面观。
可以在通读的基础上,先立一个提纲,然后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指导学生作些分析概括。
立提纲的过程,也是一个抓住本质,分析概括的过程。
例如马五爷是“吃洋饭”的,透过他的威风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势力。
又如宋恩子、吴祥子是两个爪牙,可以归入清朝封建势力。
提纲可以整理如下: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社会渣滓民族资本主义市民农民按照这个提纲,分析剧情,就可以认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认识那个时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封建主义庞总管是封建主义势力的代表。
他“侍候着太后,红得不得了”,透过庞总管,可以看到清朝封建主义顽固派头子慈禧太后的狰狞面目,她挥起屠刀,血腥镇压维新运动。
谭嗣同问斩,还要搜查谭嗣同余党,搞得满城兵荒马乱,一片恐怖。
宋恩子之流的特务,充当朝廷耳目,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仅仅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当作“谭嗣同一党”抓进监狱。
封建主义顽固派是极端落后、保守、反动的势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权辱国,积贫积弱。
顽固派不思进取,死守“祖宗的章程”,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不顾民族危亡,只顾自己作威作福。
庞总管这个70多岁的老太监,居然买一个15岁的黄花闺女作老婆,还要操办喜事,荒唐之至。
茶馆教案(一、三幕)【精品】
课堂教学设计备课授课时间人课题茶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过程与方法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又名“卷轴画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重点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难点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一、课前检查二、简介作家作品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
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
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
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
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
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学生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展示成果,代表发言:教师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字词。
学生自由讨论,自荐回答。
最新整理《茶馆》教案两篇-优秀篇
最新整理《茶馆》教案两篇-优秀篇《茶馆》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重点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精读课文,把握剧情。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揣摩结构艺术。
第三课时朗读品味,欣赏语言艺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茶馆》第一幕,时间是“1988年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离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只有十几年了,常四爷的判断一点不错:“大清国要完!”这一幕末了,在“静场”中响起一个下棋的茶客的喊声:“将!你完啦!”真是一语双关。
这一幕再现了清朝末年的社会面面观。
可以在通读的基础上,先立一个提纲,然后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指导学生作些分析概括。
立提纲的过程,也是一个抓住本质,分析概括的过程。
例如马五爷是“吃洋饭”的,透过他的威风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势力。
又如宋恩子、吴祥子是两个爪牙,可以归入清朝封建势力。
提纲可以整理如下: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社会渣滓民族资本主义市民农民按照这个提纲,分析剧情,就可以认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认识那个时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封建主义庞总管是封建主义势力的代表。
他“侍候着太后,红得不得了”,透过庞总管,可以看到清朝封建主义顽固派头子慈禧太后的狰狞面目,她挥起屠刀,血腥镇压维新运动。
谭嗣同问斩,还要搜查谭嗣同余党,搞得满城兵荒马乱,一片恐怖。
宋恩子之流的特务,充当朝廷耳目,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仅仅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当作“谭嗣同一党”抓进监狱。
茶馆 第一幕 教案
茶馆第一幕教案教案标题:茶馆第一幕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戏剧经典之一《茶馆》的第一幕,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案适用于高中或大学戏剧或文学课程,适合学习《茶馆》的背景知识和分析其戏剧技巧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理解《茶馆》的第一幕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第一幕中的戏剧技巧和表现手法;3. 提升学生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第一幕中人物的角色和情节;2. 解读并分析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和舞台等手法所呈现的意图;3. 运用戏剧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戏剧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2. 分析和解读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戏剧冲突;3. 运用专业术语和理论对戏剧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准备:1. 电子或印刷版的《茶馆》剧本;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课堂笔记或工作表;4. 学生阅读材料。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使用引人入胜的图片或音频片段,引发学生对《茶馆》的兴趣。
- 提问学生有关他们对戏剧和戏剧技巧的理解和观点。
2. 导读(10分钟):- 介绍《茶馆》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 概述第一幕的情节和背景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3. 观看第一幕的视频片段(20分钟):- 播放第一幕的精选片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和角色。
-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角色的肢体语言、对白和舞台设置。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第一幕中的关键场景和角色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分享对角色观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5. 教师讲解(15分钟):- 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第一幕的重要情节和角色形象。
- 分析关键对白和舞台设置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
6. 文本分析(20分钟):- 在学生阅读剧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幕的语言、节奏和声音表达。
- 鼓励学生提出对话、舞台指示和情节等方面的问题和观点。
《茶馆》教案(第一幕)
《茶馆》教案(第一幕)一、教学目标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重点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精读课文,把握剧情。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揣摩结构艺术。
第三课时朗读品味,欣赏语言艺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茶馆》第一幕,时间是“1988年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离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只有十几年了,常四爷的判断一点不错:“大清国要完!”这一幕末了,在“静场”中响起一个下棋的茶客的喊声:“将!你完啦!”真是一语双关。
这一幕再现了清朝末年的社会面面观。
可以在通读的基础上,先立一个提纲,然后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指导学生作些分析概括。
立提纲的过程,也是一个抓住本质,分析概括的过程。
例如马五爷是“吃洋饭”的,透过他的威风可以看出帝国主义的势力。
又如宋恩子、吴祥子是两个爪牙,可以归入清朝封建势力。
提纲可以整理如下: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社会渣滓民族资本主义市民农民按照这个提纲,分析剧情,就可以认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认识那个时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封建主义庞总管是封建主义势力的代表。
他“侍候着太后,红得不得了”,透过庞总管,可以看到清朝封建主义顽固派头子慈禧太后的狰狞面目,她挥起屠刀,血腥镇压维新运动。
谭嗣同问斩,还要搜查谭嗣同余党,搞得满城兵荒马乱,一片恐怖。
宋恩子之流的特务,充当朝廷耳目,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仅仅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当作“谭嗣同一党”抓进监狱。
封建主义顽固派是极端落后、保守、反动的势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权辱国,积贫积弱。
顽固派不思进取,死守“祖宗的章程”,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不顾民族危亡,只顾自己作威作福。
庞总管这个70多岁的老太监,居然买一个15岁的黄花闺女作老婆,还要操办喜事,荒唐之至。
茶馆(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茶馆(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茶馆(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1茶馆(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要教授中国经典话剧作品《茶馆》的第一幕,通过讲解剧情、分析角色性格、解读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优秀作品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把握几位主要角色的形象特征和性格。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剧本背后的重要主题。
3.培养学生的学术文化素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概念和术语。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观点,加深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2.运用讲解注释和解析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剧本的要点和难点。
3.观看上演片段,加强学生总结和感性理解。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音频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茶馆》这部经典话剧作品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内容。
2.分析场景讲解剧本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分析场景设定和角色人物关系。
特别是聚焦在茶馆这个场景,探讨如何在这个空间中营造质朴、原生态的人生琐事,以及剧中透露的生活态度和人文精神。
3.解读语言解析剧本中的语言表达,向学生讲解话剧语言的特点,如何运用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创造气氛、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此外还要注重讲解有关文艺术语,防止学生对文艺概念的陌生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4.塑造角色形象重点分析三位主要角色:店长王爷、小二喜儿和吆喝人胡同口。
以三位角色对话的多种不同场合为切入口进行详细分析。
店长王爷:讲解他的职业、社会地位和性格,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和政治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小二喜儿:表现他的天真、热情和人性,以及他希望生活的温暖和自由。
胡同口吆喝人:表现他的口才、幽默和道德观,以及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心灰意冷。
五、总结提问学生:这部戏讲了哪些故事?它有什么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戏剧深层次的内涵、社会意义以及对当代文化的贡献。
六、作业学生阅读剧本,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还可以就所赏析的情景和角色进行个人的心得体会和思考。
《茶馆》公开课教学设计
《茶馆》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剧情。
2、理解王利发等主要人物的形象。
3、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分析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观看了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给我们演绎的话剧《茶馆》,对人物、情节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首先我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剧情的了解程度:1、请同学简述三幕戏的发生的社会背景。
2、我们的课文是节选的第一幕,请同学给我简要的介绍一下第一幕的剧情。
(主要事件)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
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
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
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
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
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
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
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
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二、新课讲解看来同学们对剧情已经非常了解了。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1、写时代的黑暗、动荡可以有多种写法,为什么作者单单写一个茶馆?(思考并回答。
)我们来看看老舍先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茶馆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茶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作品,2、掌握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及独特的戏剧冲突,3、了解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4、把握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5、鉴赏剧本个性化的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1、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分析剧本独特的结构形式,2、分析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家作品,2、了解剧本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语(略)二、作者介绍(略)三、《茶馆》剧情介绍(略)(以上内容见《优秀教案》高二下99-100页)四、学生分角色朗诵剧本五、了解剧本人物,理清全文情节1、剧本共写了那些人物?这些人物可分为哪些类型?人物有:李三、王淑芬、王利发、巡警、大兵、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康顺子、崔久峰等。
人物分类(见下面板书):工作人员:王利发王淑芬李三茶下层人民:康顺子常四爷茶兵痞流氓:巡警大兵吴宋唐铁嘴刘麻子等馆客满清遗民:松二爷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小结: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中集中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
2、剧本写了这些人的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情节)(1)李三的抱怨,(2)难民的哀告,(3)巡警的索贿,(4)大兵的勒索,(5)常松的境遇,(6)特务的敲榨,(7)康顺子求工,(8)唐铁嘴租房,(9)刘麻子的生意,(10)崔久峰的悲哀。
六、作业:课后朗读剧本,思考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2、剧本独特点矛盾冲突,3、剧本独特点结构形式。
一、分析剧本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在上节课概括的情节的基础上分析)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哀告人民生活的苦难康顺子求工军阀混战巡警的索贿大兵的勒索黑暗势力的横行唐刘的生意常松的`境遇满清遗民的命运二、讨论剧本独特的矛盾冲突1、《茶馆》中众多的人物之间有没有正面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学生讨论后明确:《茶馆》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茶馆》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但他们之间也大多没有正面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茶馆(第一幕) 教案
茶馆(第一幕) 教案教案标题:茶馆(第一幕) 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茶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关系。
3. 掌握关于茶馆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茶馆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意义。
2. 难点:理解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交流。
教学准备:1. 复制茶馆剧本第一幕。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中国茶文化。
3. 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茶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茶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剧本1. 分发茶馆剧本第一幕,让学生阅读剧本,了解剧中人物和情节。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关系。
三、词汇学习1. 教师解释剧本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与茶馆相关的基本词汇。
2.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扮演剧中人物,演绎第一幕的情节。
2. 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帮助他们理解人物心理和情感交流。
五、讨论交流1. 引导学生讨论茶馆文化在剧中的表现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六、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阅读剧本,准备下一次课的角色扮演活动。
2.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茶馆文化,准备相关的介绍或展示。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茶馆文化,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茶馆第一幕教案_0
茶馆第一幕教案教学要点:1、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经典戏剧《哈姆莱特》,了解了什么是戏剧冲突,莎士比亚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家在现实社会面前处处碰壁的悲剧结局。
今天通过学习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秋,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大屏幕出示老舍像及简介二、简介剧情全剧介绍:《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
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
茶馆教案第一幕教案
茶馆教案第一幕教案教案标题: 茶馆教案第一幕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第一幕,了解并分析中国传统茶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于戏剧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1. 《茶馆》剧本或视频资源2.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3. 图片、音乐和其他相关素材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氛围:将教室布置成茶馆的样子,播放中国传统的茶馆音乐,并展示茶馆的图片。
2. 引入话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茶馆的了解和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1. 播放第一幕的视频或阅读第一幕剧本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剧中人物和场景的描写。
2. 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从人物的服饰和谈话内容中察觉到什么?展开:1. 分析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介绍茶馆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解释为什么茶馆成为了社交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2. 理解第一幕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剧情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幕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巩固:1. 观察和分析表演技巧:让学生观察第一幕的表演,讨论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包括语言、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
2.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并提醒他们注意表演技巧和角色的再现。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第一幕的主题和要点,并回答他们对于茶馆历史和文化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表达看法,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拓展活动: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安排茶艺表演或茶具制作的活动。
2. 分组进行小研究:让学生研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茶文化,然后进行简短的汇报和分享。
这个茶馆教案第一幕针对中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茶馆的历史和文化,并提升他们的戏剧表演技巧和观察能力。
茶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3篇)
茶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3篇)《茶馆》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茶馆》是本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这个位置决定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既要承担教会学生鉴赏方法的工作,又要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
2、掌握《茶馆》卷轴式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
把握主旨。
难点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重点4、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5、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方法)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前预习1了解《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
(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2、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本文的,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戊戌变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
(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
(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二)导入《药》中的茶客→中国的茶文化→茶馆老板的辛酸→旧社会的茶馆的命运。
(三)题目介绍《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
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
”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
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
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以茶馆为题的原因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客生活上的变迁可以反映社会的变迁。
茶馆 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茶馆》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高中语文教师
课程目标:
1.了解《茶馆》的作者,了解其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2.理解《茶馆》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懂得小说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学会分析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关系和背景故事,领悟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课:介绍《茶馆》及其作者
1.演示一些图片,提问课程名称,让学生猜测这部小说的大体内容
2. 介绍曹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第二课:分析《茶馆》的结构
1.让学生阅读小说的简介和目录,了解小说的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人物的变换和小说的分章
第三课: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让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类
2.写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出现的情境
第四课: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1.通过课文逐字精读,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寓言含义
2.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
第五课: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围绕小说的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2.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六课:写作训练
1.让学生根据《茶馆》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写作练习
2.通过互相交流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结:
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的建议。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茶馆第一幕课程信息•科目:中文•年级:高中•主题:中国现代戏剧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茶馆第一幕的情节和主题2.分析茶馆第一幕中的角色和关系3.探讨茶馆第一幕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授课内容1. 简介茶馆第一幕•学习目标:理解茶馆第一幕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教学时间:30分钟2. 分析角色和关系•学习目标:分析茶馆第一幕中的角色和关系•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分析图•教学时间:40分钟3. 探讨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学习目标:了解茶馆第一幕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步骤1.引入课程:–介绍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性和茶馆的地位–引导学生思考茶馆第一幕的意义2.简介茶馆第一幕:–概述茶馆第一幕的情节大致内容–询问学生对茶馆第一幕的初步看法3.分析角色和关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学生根据剧本和课堂讲解,绘制角色分析图,呈现角色关系4.探讨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材料,了解清末民初时期社会背景–学生小组讨论茶馆第一幕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并与现实对比5.总结和展望:–学生回顾茶馆第一幕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课堂作业•选择一个角色,撰写一篇关于角色性格和经历的短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写一篇关于茶馆第一幕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读后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茶馆第一幕的情节,分析角色和关系,并探讨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意义。
同时,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写作作业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了解节选部分各色人物,概括主要情节。
3、从对话中把握人物性格。
4、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学会概括主要情节。
3、从对话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1、体会潜台词的含义。
2、感悟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问答法、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经典话剧——老舍先生的《茶馆》。
二、初步感知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投湖自尽。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2、创作背景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第二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第三幕国民党统治时期。
三、主要情节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第二课时四、人物形象1、王利发:他处事圆滑,委曲求全,小心谨慎。
2、常四爷:爱憎分明,有同情心,敢作敢当五、潜台词1、康六(慢慢地走出去。
)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无奈。
2、常四爷和刘麻子对话。
两人话不投机。
3、(茶客甲和乙正在下棋)将!你完啦!暗示一个时代的终结。
六、主旨概况通过对裕泰大茶馆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帝国主义的横行、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揭示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七、作业布置1、抄生字2、大视野练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教案01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教案教学方法:自读感悟、讨论点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忆旧知,入新课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正剧 (如《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其他名词术语: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茶馆》教案1
《茶馆》教案1教材分析:三幕话剧<<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盛誉。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说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事。
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穿起来。
教学目标:a、全文目标:1、理解<<茶馆>>独特的艺术结构,矛盾冲突;2、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3、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4、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b、课时目标:1、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2、精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发。
教学重难点:“卷轴画式结构”、“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教学设想:充分增强感性材料的积累,突破重难点;将台词朗读与分析王利发这一形象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旧知导入。
鲁迅小说<<药>>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情节中,茶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老舍的戏剧《茶馆》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二、感知:1、有关作者:“人民艺术家”老舍。
2、检查预习:<<茶馆>>三幕分别反映了哪一时代?3、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1)、问题引导:第二幕出场人物众多。
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馆”里出现?他们来“茶馆”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边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开场:王淑芬、李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第一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了解节选部分各色人物,概括主要情节。
3、从对话中把握人物性格。
4、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学会概括主要情节。
3、从对话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
1、体会潜台词的含义。
2、感悟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朗读法、问答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经典话剧——老舍先生的《茶馆》。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
被迫害而投湖自尽。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2、创作背景
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
第二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
第三幕国民党统治时期。
三、主要情节
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
第二课时
四、人物形象
1、王利发:
他处事圆滑,委曲求全,小心谨慎。
2、常四爷:
爱憎分明,有同情心,敢作敢当
五、潜台词
1、康六(慢慢地走出去。
)
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无奈。
2、常四爷和刘麻子对话。
两人话不投机。
3、(茶客甲和乙正在下棋)将!你完啦!
暗示一个时代的终结。
六、主旨概况
通过对裕泰大茶馆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帝国主义的横行、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揭示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七、作业布置
1、抄生字
2、大视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