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族入侵和国
内奴隶起义的打击下,走向崩溃。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以希腊、罗马为 代表的奴隶制文明的终结,自此,西欧进入封 建社会。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年之久(公元5世 纪——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也是西欧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神 学笼罩,理性受抑,整个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主 宰一切的时代。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教育形式、机构和内容 (一)修道院学校 基督教修行制度 修道院的产生 培养对象 内学:基督教专职人员 僧侣 外学:普通宗教教育 贵族 学习内容 早期:《教义问答》、读、写、算 后期: 以神学为主导,以七艺为基础 教学方法 教师口授、学生背诵抄写 个别教学,纪律严酷,体罚盛行
西欧封建社会概况 封建社会内部等级森严 世俗封建主 国王 公爵 侯爵 封建贵族 伯爵 子爵 男爵 骑士 教皇 大主教 主教 修道院长 神甫 修士(修女)
世俗教育
教会封建主
教会教育
中世纪教育的特殊性


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 的时期 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宗教、神学色 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有根本的特征
3.大学的教学
• 文学、医学、神学、法学
13、14岁入学 大 学 预 科
学习文科6年
获得学士学位
专业学习
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大学的教学
• 教学方法简单
• 教师朗诵教材、评论、 概括,学生听讲、做
笔记、就某些问题展
开辩论 • 学术研究的风气浓厚
4. 中世纪大学的特性
行会性 制度化 国际性 独立性 流动性 宗教性 大学的核心价值是自治和学术自由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2020/9/30
世界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到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一旦产生,又深刻地影响 着当、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产生了多种多样的 社会历史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需要我们具体分析。
从文化的视角而言,宗教本身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反映 和保存了各有关地区思想文化的丰富内容。同时,它又与文化的其他表现形 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可以说,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世界三大宗教就没有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文学、艺术、建筑等灿烂的文化。
•第一,信仰与崇拜一种或多种无法证明的超自然、超 社会的神秘力在量这个,世即界神里存。在着天堂、地狱,极乐世界、火狱等。
•第二,相信灵魂不灭和彼岸世界,认为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 界之外,尚存在一个幻想中的世界。
2020/9/30
这两点说明宗教这一意识形态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虚幻 的形式反映宗教信徒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可以说宗教是 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特 殊性的表现是对未知世界的系统神秘化,而且对之没有也 不可能经过科学的证实。这是宗教的本质特征。
《诗经》有“上帝是祗”的记载,即此意,二者合为“宗”字, 意为“神之家”。 “教”的古意为“训诲”。说明我国古时宗教 即有神的训诲之意。因此,我国学术界传统把“宗教”释义为“有 所宗以为教也”。
2020/9/30
此外,有些宗教界学者从泛神论的角度,把宗教解释为是一种信仰,认为
人人都是宗教信徒。他们说:信仰神的是神的信徒;信仰某一 具体事物则是
该事物的信徒,如拜物教;有人说,我什么都不信,只追求生活愉快,则被
称为乐天派信徒;有人仅在追很求大金程钱度,上他对信指奉导人的的是政拜治金行主为义或,激也可称为“玛门 教”。这显然是把人生励崇的人为追的一求政种、治信理信仰想念和与都理宗起念着,教重垄信大断仰的着相作每混用一淆个;它了人被。的推思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形成背景: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学习内容、
政治空间、哲学基础
早期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1137)、波隆
那大学(1158)、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
(1209)、巴黎大学(1108)等。
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
办的,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 其三,流动教学。 ➢ 其四,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 其五,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辩论
渐从俗世王国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
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
人。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宫廷学校: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
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查理曼大帝与阿尔琴
二、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
教育阶段: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 国灭亡,西欧进入延续一千多年的中世纪。 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人遗忘,“其结 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 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 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修道院:为主效力的学校
➢ 修道制的鼻祖:圣·本尼狄克
➢ 学生分内学、外学
➢ 学习内容:七艺
➢ 教师由教士担任,实行个别教学,纪律 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主教学校
堂区学校
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
神学是最高学问,一切世俗学问都服从之。
人(包括儿童)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追
求信仰的过程。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可能性:
–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可有一定的 财力投入教育。 – 城市出现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土壤。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2)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和“十字军战役”的促进, 使古代文明重回西欧。 (3)世俗政权与教皇之间的斗争,需要世俗统治者 去寻找理论根据,培养非教会人才,削弱教会 在西欧统治势力。 (4)经院哲学内部孕含着怀疑信仰、崇尚理性的新 思潮。
(二)文化教育特征
1、僧侣垄断了教育权,文化教育权成为僧侣 阶级的特权。 2、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使教育本身带上 了强烈的宗教性。 3、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决定了教育必然带上等 级的色彩。 4、教会学校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
(三)教会教育和僧侣学校
1、学校性质:恩格斯指出:僧侣阶级是当时 “唯一受过教育的阶级”。因此,教会教 育成为中世纪早、中期的主要形式。 • 当时有三类学校:大教堂学校、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 三类学校有其共同的办学目的,一是培养 僧侣;其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再 次是向群众传播宗教。
意义
• 经院哲学产生的意义不在它本身.在提倡盲 目信仰、绝对笃从的时代,唯名论和唯实 论不同观点的出现,打破了中世纪意识形 态领域所崇尚的盲目信仰的思潮,使思想 领域出现了活跃的因素,产生了意识形态产 生了质的飞跃。
2、中世纪大学及其具体特征
•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下,中世纪 大学出现了。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意大利、 法国和英国等国家。 • 意大利: (那不勒斯南部)1131年,萨莱诺大学(医学院) (那不勒斯北部)1158年,博洛那(尼亚)大学 • 法国:1180年,巴黎大学(教会学校) • 英国:1168年 牛津大学;1209年,剑桥大学从牛 津大学中分离。

第四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二)城市学校 出现在12、13世纪,不是一所学校 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 的学校的总称,主要有手工业行会开办 的行会学校和商人联合会开办的基尔特 学校。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校类型,这些学 校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在领导权上,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 人会开办,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理 的加强,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基本上 属于世俗性质。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2.从内容上看,强调世俗知识,扩 大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校教育为现实 生活服务。 3.从培养目标上看,主要培养新兴 手城市所需要的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 业人才。虽然从程度上看主要是初等学 校,但也带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 都开办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 发展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是 中世纪西欧教育教育的一个很大进步, 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影响 中世纪大学,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 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 学院。学生一般在13、14岁时进入大学, 先学习文科5-7年,主要内容为七艺术和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 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就可获得"学士" 或"硕士"学位。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在组织上 还是在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 垄断局面,从而有益于世俗文化教育的 发展。 中世纪大学还是当时著名学者活动 的舞台和培养一代新人的基地,为文化 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文 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件
2020/11/4
基督教的经典《新旧约全书》,是古代犹太人和中东其他民族文化资料的总 汇。它包括了其神话、传说、法律、历史、家谱、民歌、天文、地理、生物、 民俗等方面的珍贵史料,是这一地区的百科全书。其中,仅在文学方面,就有 训诲诗、田园诗、抒情诗、史诗、情歌、戏剧、小说,以及堪称警世恒言的赞 美智慧的箴言,同样,佛教的《大藏经》对东方的文学 艺术,《古兰经》对阿 拉伯的文学、艺术、建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俄国学者曾从宗教的外部特征概括说:“宗教是观念、情绪 和活动相当严整的体系。观念是宗教的神话因素,情绪属于宗教 感情领域,而活动则属于宗教礼拜方面,换句话说,属于宗教仪 式方面。”
2020/11/4
我国古代“宗”与“教”二字已具有今日“宗教”之内容。从 词源学方面来分析:“宗”字由“ 宀” 和“示”两部分组成。 “山”(古音棉),古代为房子、深屋之意”。“示”(古音岐)意为 “神祗”。
2020/11/4
在追求知识的园地里,教徒对于希腊、 罗马学术采取两种态度:一 是不屑于“人”在真理上的造诣,认为希腊及罗马的著作不只是观念彼 此不一,且错误连连。二是即令希腊、 罗马的学术有其可取之处,但 价值顶多只能附属于宗教圣典之下。
二者相合固然可喜,二者冲突则祭出《圣经》中的言词作为最后的 裁判。当神父们提议希腊、罗马学术得经宗教信仰洗礼而二者仍然可以 共存时,则是“教父哲学”
唯物史认为:宗教是想人和类行历动史指发南展。到一定阶段普遍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和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伦理学一样,是人们的头脑对外部世界的
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均以各自特定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以概念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反映现实。文学是以语言文
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法学是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

第四张 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张 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教学目标:本章应在了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教学时数:6学时考研大纲: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西欧中世纪的时间界定:公元前800年,罗慕路斯兄弟在第伯河口建立了罗马城,逐渐形成了罗马国家。

经历了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两个阶段。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

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尔曼“蛮族”的入侵。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拜占庭)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被日尔曼所灭,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西欧封建社会从西罗马灭亡起,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决,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持续了1200年,(中国从公元前475到1840年鸦片战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不断发展和形成时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在世界史上,一般称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把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5世纪末—11世纪)的教育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

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

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

国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宗教的和世俗的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几十个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资料2: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基督教神学在各个意识领域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他的意识形态都成了神学的奴婢。 有学者断言:“现代社会或现代社会所有产生的近 代化运动,包括新型城市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 革命,都是从它那个社会脱胎而来的,或者说,是 从浸透它的精神的中世纪脱胎而来的。”
5.教学方法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 讲演包括宣读和解释权威性教材的课文。 辩论也都是从书本出发,结论是现成的。辩论对于 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无裨益,但它们仍然是 脱离实际的。
6.意 义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世纪的 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突破了教会和神学的垄断局面,为文化科学的发 展提供了较以前更为有利的条件。 由于中世纪的社会性质,中世纪大学以后都逐渐为教会所控 制。但其体制、特点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 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 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
C、巴黎大学: 是西欧中世纪成立较早的大学。它是 在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久以来,巴黎 的主教学校就是七艺和神学教育的著名中心,许多 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来此讲学,进行争辩,从而吸引 了许多国家的青年,终于使这里的主教学校发展为 以神学著称的巴黎大学。

以上三所大学创办之后,西欧各国大兴办学之风。 英国在1168年设牛津大学,1209年又设剑桥大学, 都是按照巴黎大学的模式办理的。
资料4:中世纪教育的历史地位
1.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2.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 3.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 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 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 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 了道路。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教会处理争端
西欧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现象
就是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 重要影响。教会权力与王权之 间是互相依存和斗争的,最初 是教会依附王权,后来教会凌 驾于王权至上,最后是教会权 力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基督教发展简介(学术问题,不涉及宗教信仰)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 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由于 早期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员参加反 对罗马征服者的活动,受到当局 迫害。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需 要一种统一的宗教。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形式是一 类事物的原则,是使一类事物成为一类事物的东西;而质料在 与形式结合之前什么也不是,因为与形式结合才有了区分,才 能形成个体事物。
举例来说,人是理性动物,理性就是人的形式,而身体在这里 可以说是人的质料
而之所以讨论针尖上站几个天使,正是因为天使是纯形式,没 有质料,也就是说没有占有空间,所以即使针尖上能站百亿个 天使也丝毫不足为奇。
拓展资料:
许美德著:《西方大学的形成及其社会根源》, 《教育研究》,1981年12期 思考:中世纪大学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作业:自学讲义中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内容
谢谢
波隆那大学
萨莱诺大学
牛津大学
2、特点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办的。它实际上是来自 各方的学者自由联合的研究中心,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初期的大学可自选校长,自定学
习制度和生活制度,市政当局无权干涉。校内还设有自己的特别法 庭,大学教授有裁判权,大学生与外人发生诉讼,外人一律败诉
侍从教育阶段
这时骑士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在14到21 岁期间做跟随领主的侍从。其主要活动是侍 奉领主,到了21岁,侍从在隆重的仪式上被 授予骑士称号,这样就成为一名正式的骑士, 骑士教育至此宣告结束。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二、 骑士教育
(一)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封君和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 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严守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 不惜为他付出生命。“在贵族阶层内部,对骑士精神和优雅行为的重视逐渐增强了对 较高道德标准和文雅举止的期望,这促使骑士们成为社会有教养的领导者。
第一节
基督教与教育
中世纪早期文明反映了三重遗产:日耳曼的习俗和制度、罗马人的文化和制度以 及基督教的信仰和制度。
基督教教育成为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干。西欧中世纪沿用古代罗马基督教会的 教阶制,作为组织原则,大主教和主教分别管辖大主教区和主教区。教会的基层组织 是乡镇的教区,由教区神父管理。西欧中世纪的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与这种体制密切 相关。在各级教区以外,教会还有另一种组织形态,即修道院,其在基督教会传播和 重建中世纪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和学术中心。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只负责教授和指导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再由其转教给其他 学生。大教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七艺”,也包含一些宗教经典。
从大教堂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成为教会的各级管理人员。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 的村落,学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教授基督教教义和一般读、写式的,却被广泛认可的适合于贵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骑士 品质中,军人品质指勇敢、忠心和慷慨;宗教品质指服从教会、顺从和贞洁;社会交 际品质包括礼貌、谦逊和仁慈。
二、 骑士教育
(二) 骑士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① 在家庭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负责对幼童加以养护。 ② 在侍童教育阶段,7—8岁的儿童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级的封君家里充当侍 童,学习各种礼仪和弈棋、弹琴、唱歌、识字和吟诗等,并养成对宗教的虔诚。 ③ 侍从教育阶段的起始年龄是12—14岁,主要负责照料领主的日常生活。年龄 再大一些可在比武场和疆场观摩和锻炼,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斗技能。 ④ 到21岁,经过一定仪式便可正式成为骑士。 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 打猎、弈棋和吟诗。

第四章 中世纪西欧和拜占庭的学校教育

第四章   中世纪西欧和拜占庭的学校教育

僧院学校的学生都是贵族和僧侣子弟。分 为两类,一类是准备充当僧侣的儿童,称为 “自愿献身者”,一律住校,故又称“内学” 或“内舍生”;另一类是不准备当僧侣的,称 为“外来者”,他们都是走读,所以又称“外 学”或“外舍生”。僧院学生入学年龄为10岁 左右,学习期限约8年至10年。僧院学校的教 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 的品质。“服从”是虔敬上帝,尊崇院长; “贞洁”指终生不婚;“安贫”指安于贫穷的 生活。
骑士教育产生于9世纪的后半期,至12世 纪十字军东征时发展到高峰,14世纪开始衰落, 到16世纪,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步兵作用的 增大,火药武器的改善,骑士在军事上的重要 作用逐渐减小等等原因,骑士教育便完全消失。 骑士的职业就是打仗,因此,骑士教育的 目的就是训练能够骑马打仗,忠于封建主,懂 得宫廷礼节,善于讨好女主人的职业军人。 它的形式是家庭教育,即都是在封建领主 的家庭里进行的。
*骑士文化
骑士的八大美德 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灵魂
骑士并不像他的誓词中所说的那样是仗义勇为的 侠义之士,而是对教会和封建主无限忠诚,对下层劳 动人民残忍无比的武夫。骑士教育以军事知识技术为 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认为读书识字是妇女的事 情,不是勇敌万夫的英雄们所需要的,因此,好多骑 士目不识丁,甚至不会签自己的名字。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不论是教会学校,还是 骑士教育都带鲜明的宗教性和等级性,都是为封建主 阶级利益服务的。
(3)骑士侍从时期。这是训练的最后阶段。 从14岁到21岁。这个时期主要是作领主的侍从, 实际上已是预备骑士。平日主要侍奉领主,为 他照顾战马、武器,陪他打猎、散步,战时随 从出征,为之呐喊助战,并竭力加以保护。当 年近21岁时,选择一个比他稍大的女子作为情 妇,不论结婚与否,都必须与之相爱。

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中世纪”是指代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专有名词,英语表达为Middle Ages,法语为Moyen age;德语为 Mittelalter;意大利语为medioevo,都起源于拉丁语medium aevum,意思是“中间的时代”,即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通常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其开端,以15、16世纪诸多划时代历史事件作为其终结,这些事件包括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于土耳其人、文艺复兴、1492年美洲大陆的发现、1517年宗教改革的开始等等。

“中世纪”这个词并不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自己创造的,当时的人并没有现代人所熟悉的“中世纪”这一观念。

这个词是15世纪后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在古代史已经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结束了,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古典时代之间的一千年时间里,是两个文化高峰时期的低谷,这个时代是野蛮、愚昧、专制和未开化的“黑暗时代(Dark Ages)”。

18世纪以来,虽然历史学家不断在驳斥这种偏见,但是中世纪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人们习惯上仍将这漫长的时期视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欧洲近代的文明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的,大学的孕育诞生,便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漫长的中世纪千年并非一成不变,史学界一般把持续了1000多年的中世纪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中间以10、11世纪欧洲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各方面的复兴为分界线。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多年。

其中5—14世纪上半叶,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历史上称之为中世纪。

14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是西欧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发展时期,史称文艺复兴。

西欧封建社会教育史一般以文艺复兴为分水岭,以前为中世纪教育,以后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机构(一)修道院学校的兴办西欧中世纪早、中期的教育与基督教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构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

这一时期以法兰克王国为首的日耳曼诸王国先后阪依罗马基督教,由于“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基督教的寺院,并长期为基督教所垄断。

中世纪早期的寺院,既是一种宗教组织,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又是教育、学术中心。

在基督教会和法兰克王权的共同支持下,本尼狄克派寺院迅速兴起和发展。

它首先盛行于意大利,约于7世纪时传入法兰克,到8世纪已遍布整个法兰克王国全境,到9世纪末,仅高卢地区就先后建立了数百所本尼狄克派寺院,成为西欧一股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

从教会方面来说,这一浪潮的兴起,还受到了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公元590~604年在位)的影响和推动,他先后派遣不少高级教士分赴西欧各地,具体领导建立寺院的工作。

本尼狄克派寺院教规第73条、48条规定,修道士每天要从事6~8小时体力劳动,并有两小时阅读《圣经》。

为了宗教事务的需要,修道士们还做了许多搜集和保存书籍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修道院逐步建立了藏书室、图书馆。

同时也从事一些编著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大约在公元6世纪,修道院就开始办学校。

9世纪,大多数修道院都办起了学校。

12世纪初,“仅法国就有修道院学校72所”@。

修道院学校办学宗旨,也即是修道院建院的宗旨,凡进入修道院学习的人.,须发“三绝誓愿”:“绝色”(禁欲)、“绝意”(听命)、“绝财”(安贫),终身不得反悔。

其实质是要人绝对服从教会的权威,弃绝现世生活,奉行禁欲主义,为灵魂的得救,为来生而终日忏悔,祈求上帝的宽恕。

不过,一些修道院学校分为内学和外学。

内学是教育新入修道院的新信徒,他们作为未来的修道士而受教育,被称为Oblati,即过寺院生活的人。

外国教育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二)组织机构
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一般按学科划分
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
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
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三)课程与教学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
三、经院哲学
(二)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4、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不仅
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
学方法。
三、经院哲学
(二)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5、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
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经院哲学家在大学中
的学术探讨和争鸣,为中世纪大学摆脱狭窄的“职业”教育
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四)城市学校教学水平比较低
第三部分:
西欧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 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
和英国。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
机构上建立起来的。其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
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 教学校。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阶层)需要应运而生并很快发展起来。城市学校并
非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 的学校的总称,里面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
三、城市学校
(一)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进行管
理,更具有世俗教育的特点
(二)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
(三)宗教教育仍然是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
但是其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

第三专题__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三专题__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
封建领主的女孩受教育极少, 封建领主的女孩受教育极少,主要是 在贵族官邸中进行, 在贵族官邸中进行,目的在养成贤妻良 内容除编织、缝纫等家务外, 母,内容除编织、缝纫等家务外,也包 含一些礼仪训练,音乐舞蹈等, 含一些礼仪训练,音乐舞蹈等,尤其注 重的是如何持家、管理财产的训练。 重的是如何持家、管理财产的训练。
(二)主教学校: 主教学校
设在主教的所在地, 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学校的性质同修道 学校的条件较好,水平也比较整齐, 院,学校的条件较好,水平也比较整齐, 但数量有限。 但数量有限。
(三)堂区学校: 堂区学校:
• 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是由教会举办的 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 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 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中世纪最普 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 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进行读写算 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 等简单世俗知识的教学。 等简单世俗知识的教学。 • 与上两种教育机构相比,堂区学校的教育范 与上两种教育机构相比, 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 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但条件和水平 较低。 较低。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
• 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 行组合而成的团体。拉丁语“universitas” 行组合而成的团体。拉丁语 本意是“组合 组合” 行会”、 团体 的意思, 团体” 本意是 组合 、“行会 、“团体 的意思, 行会 后来这个词才专指由教师和学生结合成的 团体——大学。 大学。 团体 大学
•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 的家庭教育,与封建等级结构相适应, 的家庭教育,与封建等级结构相适应,主 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 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 精神和技能。 精神和技能。 • 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5.中世纪大学的教学 教学科目: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教学方法:演讲、辩论 6.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硕士、博士
(三)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 1.大学理念的影响:学术自治、学术自 由 • 2.大学组织结构的影响:学院制 • 3.大学教学模式 • 4.大学学位制度
思考题
• 1.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的概念。 • 2.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在教育史上的地 位和作用。
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原罪论和教育目的
• 人生而有罪,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 人生在世的最高目的就是不断地赎罪修 行,才能不断向上帝靠近。
• 教育是使人皈依上帝最直接的工具,教 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 的基督徒。
(二)认识论和教育内容
• 先验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根植于心灵之上的真
理,一切真理都在上帝之中,光照是人类获得
• 二、基督教教义 • 1.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 • 2.原罪与救赎:人生而有罪,依靠上帝 救赎; • 3.耶稣与救主 • 4.天堂与地狱
三、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
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基
督教宗教哲学体系,奠定了中世纪基督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 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 一、基督教的起源与演变 •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 犹太教; •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确立基督教为罗 马国教; •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基督 教一分为二即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 •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形 成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 2.评价 • 宗教和封建气息强烈,世俗特点明显, 过于重视军事技能的训练,漠视文化知 识的熏陶。
三、中世纪大学
• (一)中世纪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 1.经济复苏和城市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 2.市民阶层对新型的和世俗教育机构和内容的 需要提供了动力; • 3、东西文化交流、经院哲学的论争等学术氛 围奠定了文化知识基础; • 4.基督教的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城市工 商业阶层的行会奠定了组织结构基础; • 5.西欧社会追求学问的师生构成了人员基础。
真理的途径,真理是上帝之光在人心镌刻的痕
迹; • 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学习以 《圣经》为主课,对圣经内容坚信不疑。
(三)儿童观和教学方法
• 性恶论 • 体罚、惩罚
第二节 世俗教育
• 公元6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封 建社会。中世纪的教育类型包括宫廷教 育,骑士教育,行会、城市教育和中世 纪大学。
一、宫廷学校
• 定义:是一种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对王 公贵族后代进行教育的机构,主要培养 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教学内容 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
二、骑士教育
• 1.概念: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 教育,主要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 神和技能。分为三个阶段:家庭教育阶段(07、8岁),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养护 与锻炼;礼文教育阶段(7、8-14岁),上流 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侍从教育阶段(1421岁),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 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授予骑士称号。
(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 1.“大学”(University)的由来 • 2.中世纪大学的类型:自然形成、迁校 形成、教皇和封建领主创办 • 3.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学生大学和教师 大学
• • • 法自治权 罢教权和迁徙权 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 免税和免服兵役权
参考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