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辨析
????【黄连解毒汤—治疗火毒热盛型感染性疾...
【黄连解毒汤—治疗火毒热盛型感染性疾...【黄连解毒汤—治疗火毒热盛型感染性疾病、皮肤疮疡,亦可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为苦寒直折、解热解毒的基础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物组成,原为治疗火热毒盛、充斥三焦内外之病证所设,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鼻出血、黄疸、皮肤发斑、腹泻、舌红苔黄等表现。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解毒汤具有解热、抑菌、抗炎、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肝脏、保护脑神经等作用,✨历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将黄连解毒汤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鼻出血、肺炎、阑尾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肛周脓肿、带状疱疹、口唇疱疹、痤疮、烧伤回吸期毒血症等属三焦火热之证。
【用药加减】便秘者➕大黄以泻下焦实热(以泻代清法);皮肤发斑者➕生地、赤芍、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皮肤发黄者➕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皮肤出现疔疮肿毒者➕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附方】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具有泻火消痞之功效,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数)。
栀子金花汤:即黄连解毒汤➕大黄,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黄连解毒汤证兼大便秘结者,亦治红肿热痛之疮疡肿毒。
⚠️黄连解毒汤、泻心汤、栀子金花汤三方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侧重于导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主治热毒壅盛三焦之证;泻心汤以大黄为君(以泻代清),即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栀子金花汤为黄连解毒汤加大黄组方而成,不仅增强泻火解毒之力,并具有引热下行之功,主治热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
关注@核桃医生,学习更多中医知识[玫瑰]。
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烦躁失眠、皮肤病的良方
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烦躁失眠、皮肤病的良方之前的三期分别讲了黄芩、黄连、黄柏和大黄四味药的药理和临床应用,今天看一下由这几味药组成的复方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先讲黄连解毒汤,这是一个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的方剂。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苓、黄柏、栀子四味药组成,是三黄泻心汤合栀子柏皮汤去大黄、甘草而成。
原方剂量: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就药理上来说,黄连解毒汤中黄芩有抗炎、抗过敏、抑制血栓形成、抗动脉硬化等作用,同时还有抑制中枢神经和降血压作用,治疗脑血管疾病时,方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黄芩。
黄柏有健胃、抗消化性溃疡、降压、抗炎以及抑制中枢神经等作用。
黄连也有健胃、抗消化性溃疡、降压、抑制中枢神经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黄柏与黄连相比,在药理活性上要弱一些。
栀子有镇痛、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脂类代谢、抗凝血等作用。
黄连解毒汤与大黄、黄连、黄芩组成的三黄泻心汤,这两个都可以用于里实热证,不同之处在于三黄泻心汤中有大黄,适用于伴有便秘倾向的实热证;在体征上,黄连解毒汤适用于无便秘,脉力、腹力稍弱于三黄泻心汤,介于半虚半实证。
对于出血性疾病和控制血压,两个方剂效果是差不多的。
对于以焦虑、烦躁、情绪不稳定等实证精神症状黄连解毒汤效果更明显。
对于虚证患者,黄连解毒汤是禁用的,误用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血管淤堵性疾病,也就是中医上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一个比较典型的经方就是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剂。
这两个方剂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机会都比较多。
从临床上来看桂枝茯苓丸能增加体表浅层、和机体深层两部分的血流量,而黄连解毒汤减少浅层、增加深层血管的血流量,也就是说桂枝茯苓丸能同时增加全身的血液灌注量,而黄连解毒汤能减少体表的血流量,把更多的血液供给内部的脏腑器官,这也是黄连解毒汤能解热的一个原因,流经体表的血液少,体表温度就会降低。
那么在应用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桂枝茯苓丸对有伴有畏寒怕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积极的温热作用,本身没有特别明显的抗炎症作用;黄连解毒汤对有明显炎症感染和发热患者的皮肤有冷却作用,这种调整血流与抗炎的双重作用,对有出血倾向、炎症充血、皮肤炎症、皮肤瘙痒就有很好的效果。
黄连解毒汤的运用!
黄连解毒汤的运用!
黄连解毒汤的辨证要点是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黄连解毒汤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所以不能久服,脾胃虚弱者要慎用。
有基本的热像,而且热程度较重,再加上热毒的特征。
由于这个方的功用,我们放在清热解毒里面,它又不是说只有清热解毒。
可以做为清热燥湿用,栀子也清热利水,可以针对湿热来使用。
不仅针对热毒来。
简单的来说,随证加减是便秘加大黄,吐、衄、发斑加生地、玄参、丹皮;黄胆加茵陈、大黄;疔疮肿毒加蒲公英、银花、连翘。
如果内热盛,引起大便干燥秘结,配大黄,做为清热力量扬汤止沸,釜底抽薪,相结合。
历来用法里,针对不同部位,经常用这个方里的药调整,结合大黄,这是一种方法了。
如果是出血在血分,热邪热毒迫血妄行,当然要加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防止留瘀。
热毒引起黄胆,配茵陈、大黄,增加清热作用,同时还能利胆退黄;外科常用的加味,银花、连翘都称为疮家圣药,都是较大剂量的运用。
蒲公英也是清热解毒力量很强的。
也有凉血作用。
使用注意是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
黄连解毒汤很苦寒,所以它做为脾胃虚弱,或者火毒不盛,一般不用。
如果说过服、久服,过量容易伤脾胃。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基础方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基础方【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基础方,比消炎药见效快,灭掉一切急性炎症】解毒神方,比消炎药还狠、见效快,灭掉一切急性炎症生活中常见的消炎药大多为西药,如阿莫西林、头孢等,很多人都用过。
相对于西药,中药的副作用会更小一点,今天杰哥给大家推荐一张古方,堪称中医消炎药中的“万金油”,可以有效缓解因为热毒引起的各种炎症问题。
在中医的体系中,特别是现代中医,解毒必定会跟清热相结合,事实上,解毒跟清热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用上了这个术语。
比如说,我们最常用来解毒的药物是甘草、绿豆。
甘草所以能解毒,那是因为甘草可以调和众药,减少药物偏性,使之相互之间形成制衡效果。
绿豆解毒,也是因为绿豆有这个效果,不过绿豆解毒按照现代科学解释其实就是绿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能够与有毒物质相结合,从而减轻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所谓:“阴阳不衡,病则生。
”人的病无非阳病、阴病。
这个方子专门治疗阳亢之病。
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上火发炎,在它面前都能很快平息。
所以古人讲它是热病的常用方。
如果掌握好这个方子,治病基本上半边天都可以拿下来,因为它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这个方子叫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是一张古方,是唐方,出自《外台秘要》,叫做《黄连解毒汤》黄连9克、栀子9克,黄芩6、黄柏6克。
四味药,清热泻火解毒功效都比较强,常用于治疗发热、身体各个系统感染的急性炎症,属于热毒火毒症状的,都适合使用这个药方,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强大,直泄火毒。
中医所谓的解毒,其实是一种对毒的误解,火热之邪盛极即为毒。
这就好比一锅水开得很旺的时候,你给它泼点冷水,相当于用点清热、降火法。
《成方便读》载:“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等证。
”黄连味苦,治疗中焦实火,善清心、胃之火。
黄连可以解毒,那是因为可以燥湿,能够厚肠胃,而黄芩的加入,更加增强了黄连的厚肠胃的效果,因为黄芩可以降相火,相火上炎必定会导致胃气上逆,黄芩加上黄连之后,胃气上逆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黄连解毒汤——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出处】《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分类】清热剂-清热解毒 【组成】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医学教育 原创(6克)栀子(9克)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 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 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煌经方体质学习丨热体之黄连解毒汤证
黄煌经方体质学习丨热体之黄连解毒汤证【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是一张治疗急性热病的有效方,原书指征为:“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中说黄连解毒汤“治一切火热、表里具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
本方药物组成:黄连三两、黄芩二两、黄柏二两、山栀子十四枚。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黄连解毒汤治疗的病症,中医称之为“火、热、毒”,在过去瘟疫流行的年代,黄连解毒汤大苦大寒,直折火热,是救命活人的有效方。
现在凶险的传染病已无法猖獗,但黄连解毒汤却依然得到医生们的宠爱,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梗塞、老年性痴呆等不是急性传染病,但有些患者也会出现“火、热”的症候,如不安感、焦躁感、失眠、精神异常、面红充血、口干舌燥、头痛头重等,这时,可以用黄连解毒汤来治疗。
黄煌教授曾治一例小时候有脑外伤患者,术后智力下降,头昏头晕,血压不稳定,即以本方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智力水平有所提高。
另外,对于老年性痴呆,日本学者以黄连解毒汤颗粒剂治疗,采用双盲法进行研究,发现本方有抗焦虑作用。
基于此,可以认为黄连解毒汤是绿色健脑药。
《本经》也说黄连“久服令人不忘”。
黄连解毒汤证(《中医十大类方》):①烦躁、不安感、焦虑或抑郁;②面红赤、上火、唇暗红、出血倾向;③黄连舌;④心下痞、不适感、按之隐痛。
适合服用黄连解毒汤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坚老、干燥、舌苔黄而干腻;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皮肤长有疮疖;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
问诊可知有烦躁不安感,失眠多梦,焦虑或抑郁以及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黄连解毒汤加上四物汤名为“温清饮”,是日本汉方常用的著名方剂。
因为加上了养血活血的四物汤,适用范围更广,特别适合于黄连解毒汤证兼见出血倾向、女性月经不调者。
黄连解毒汤的方证研究
黄连解毒汤的方证研究黄连解毒汤方出自《肘后方》,治疗“烦呕不得眠”,其方名见于《外台秘要》。
在我国古代,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而在日本,汉方几乎不用于急性病的治疗,但是,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临床医生,都仍然十分重视对本方的应用,其所治疗的疾病病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应用的指征也不尽相同,考察他们的异同点,有助于对本方的方证进行规范。
1.一般情况本研究一共收集黄连解毒汤近现代医案个案50,其中名中医医案14个,现代期刊报道医案36个,日本汉方医案45个。
2.主治病种统计:其中1为精神神经疾病;2为消化系统疾病;3是脑血管病;4皮肤病;5为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6为口腔溃疡;7为外科疾病;8为内分泌系统疾病;9为感染性疾病;10为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高血压病;11为其他疾病。
3.中日两国应用黄连解毒汤的对比:在日本,黄连解毒汤的应用比较集中,主要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可能与汉方在日本的地位有关,急性病一般不用汉方治疗,这是日本的医疗原则。
黄连解毒汤在基础方面的研究也大部分集中于这四种疾病,在这四种疾病上疗效比较确切。
在中国,黄连解毒汤的应用比较广泛,临床各科都有报道,相对集中于感染性疾病与皮肤病。
中日两国都较多的把黄连解毒汤应用于皮肤疾病,说明本方在皮肤病方面疗效显著。
4.常见症状舌脉统计:50个中医病案中,一共收集到症状52个,症状频次264个,每个症状平均出现5.07次,汉方病案中一共收集到症状46个,症状频次234次,每个症状平均出现5.08次,主要症状及舌脉见图,其中1为发热;2为烦躁;3为口干口渴;4为皮肤斑疹溃疡;5为呕恶6为纳呆;7为恶寒;8为口苦;9为面红;10为头昏;11为小便赤;12为便秘;13为脉滑;14为脉数;15为舌质红。
5.黄连解毒汤的方证分析发热:在汉方和中医病案中,分别占第二和第一位,基本可以作为本方的方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性疾病多由炎症感染引起,其他如风湿热、血液病,结核、甲亢、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等等,都可以引起发热。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黄连解毒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的适用病证是各类热毒证候,当然这里所说各类热毒证候也是选用一些各种内证、外证这类代表性的针对性的方剂。
这里要讨论一个基础方是黄连解毒汤;有三张是常用方,包括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
因为对于热毒证候,历来医家对热毒的表述来看,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热邪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可以轻则热扰心神,重的话窍闭神昏,这一类认为是热壅热聚成毒造成;第二类,热邪搏结气血,搏结气血使局部红肿热痛,进一步可以腐败血肉产生脓血一类的这种现象,称为热毒。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备,(等分)。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血)衄(鼻血)斑黄均可使。
若云三黄石膏汤,再加麻黄及淡鼓。
此为伤寒温毒盛,三焦表里相兼治。
栀子金花(丸)加大黄,(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大黄,水丸。
)润肠泻热真堪倚。
组成: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
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这个方是清热解毒的一张代表方,又是基础方。
现在将它列入一类方。
黄连解毒汤,应该说见于《肘后备急方》,所以产生年代是较久了。
从证候分析来看,有的觉得这个方的主治很复杂。
有的又说这个证候涉及面相当广,像大热、烦躁这一类,那它类似于比如咽干口燥,大热烦躁,错语不眠,这在气分热盛的时候可能出现。
有的说具有气分热盛的一些特点,那它又有出血,那热迫血妄行这种吐血、衄血,以及热毒引起发斑,那又是涉及血分了。
同时主治当中还结合了热毒的外科疮疡肿毒,涉及到热毒在肠道造成了痢疾。
所以它的一个适应范围是很广,这个就是说要理解它在各种不同的这类证型当中,都可以包有热毒的成分,都可以达到热盛,壅积成毒这种情况,都可能形成这种情况。
中医儿科学——急惊风温湿疫毒——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阴阳解析
中医儿科学——急惊风温湿疫毒——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阴阳解析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阴阳解析
急惊风温湿疫毒证候:
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分二服。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
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解析:
阳性药:无
平性药:无
阴性药:秦皮、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头翁
君药:白头翁
秦皮:苦、涩,寒。
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黄连:苦,寒。
归心、胃、肝、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仅有阴性药物,针对热证;君药以清热熄风为主,针对实证;阳明病。
方剂中,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止痢;秦皮、栀子,清热解毒。
诸药合用以清热燥湿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适用于夏秋之季,因饮食不洁,感受湿热疫毒者。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汉方之精要》黄连解毒汤(付:三黄泻心汤)读读汉方书,会发现各种处方有自己的特点,作者都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自己的用法。
我也是尽量如此。
可是,书中写的很多很典型,实际遇到的病人常常不是照着書得病的。
书里写的是该处方一般的倾向性。
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也如此。
火热上冲,颜面潮红,我也在解说中这么写。
可是实际上脸不红的情况也会时时见到。
把我的解说作为参考的时候,要注意把核心内涵把握着一起看。
目标黄连解毒汤,有几个方向。
一是腹痛。
痛主要来自于胃。
病理上常见:胃炎,胃溃疡。
所以疼痛主要在上腹部,尤其注意心下。
遇到这种痛,我先考虑此方。
但是,患者如果是虚证,腹部软弱而又胃内停水,或者是腹壁薄而又像板一样硬硬的时候,我先考虑人参汤。
(老人按: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核心肌力弱呢,简而言之,腹横肌弱,或者有时候脂肪储存太少者,其实很多时候两者并见吧。
)或者,有胸胁苦满,在此基础上,见到腹直肌挛急者,考虑柴胡桂枝汤。
三黄泻心汤,腹诊:心下濡。
黄连解毒汤亦如此。
濡,倒不是软绵绵的,而是要比痞硬要软些的感觉。
最近有这样的事。
数年前,左肩背出了粉瘤。
一度化脓,喝了内托散,清爽了。
过了一两年又爆出来了,数年内惊人长大,瘤又长出来了。
一个月前化了脓,喝了什么内托散,托里消毒饮,十味败毒汤,伯州散,都没招,快要自己溃烂了。
到那时候,不痛倒也不痒,也没有恶性化。
放着就这么不管了,渐渐到了年关的光景。
此时,在临街的外科病院找搞外科的同学K博士看看。
外科的意见是,正在化脓的厉害的时候摘的话,创面会难以愈合。
先处理化脓,然后考虑整个切除。
这样,在化脓中心开了刀,服用抗生素。
喝了左旋霉素之后,夜里面胃开始痛得不行了。
暂时忍着,自己揉肚子探查,发现只有心下区张力挺大的,倒不是很硬。
于是乎马上去药店,买了黄连解毒汤颗粒剂。
喝了,很快就不痛了,又睡着了。
第二天,用了煎剂,继续吃了四天的抗生素。
胃一直很和谐。
脓止,创愈。
下了决心,切了。
亏了K博士高超的外科技术,鸡蛋大的瘤,下来了。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中医养生郑芝环21分钟前· 中医主治医师健康领域创作者按:黄连解毒汤是泻火解毒的一个代表方剂,治疗三焦火毒炽盛证,以苦寒泻火为主,三焦兼顾,直泄火毒。
【黄连解毒汤的药物组成】由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组成。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黄连解毒汤的主治病症】凡是三焦火热炽盛而导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心烦不寐、错语神昏、吐血、鼻衄,或湿热下痢,或皮肤痈肿疮疡,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可以使用此药方。
通俗一点讲,就是属于火毒的病症,都可以适用此方治疗。
【黄连解毒汤的配伍特点】其中用黄连清泻心胃之火,为君药,心主神明,心火得清,则神明自安;黄芩苦寒泻上焦火,黄柏苦寒泻下焦之火,均为佐药;栀子通利三焦,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这几个药物配伍在一起,能够通泻三焦之火,作用相辅相成,清泄火热的功效全面,力量强大。
【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加减】1、大便不通数日不排,可加大黄、芒硝等药物,或用大承气类药方,或用泻心汤以大黄、黄连、黄芩为主的药物治疗,同样清热的作用突出,更适合便秘而导致的热毒症。
2、若火毒伤阴,出现口干口渴明显者,可加入麦冬、生地、石斛等药物。
3、热入血分出血症候,可加生地、玄参、丹皮、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药物。
4、痰火相兼,可配合温胆汤等使用。
5、高热不退,可加柴胡,石膏等药物。
【黄连解毒汤的运用体会】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都是临床上苦寒泻热的代表药物,功效突出,作用强劲,苦寒泻热见效迅速;但是若非实热证,不可滥用,否则伤及脾胃及阳气;实热证明显的,用黄连解毒汤,火热速去之后,也必须及时调整用药或减少用量,或者改用其他调理方法善后。
?66.黄连解毒汤药方详解研讨
66.黄连解毒汤药方详解研讨66.黄连解毒汤药方详解研讨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
本篇主要是分析了.黄连解毒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组成;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加减;1.便秘者,加大黄。
2.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或合犀角地黄汤。
3.瘀热发黄者,加茵陈、大黄。
4.若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
5.湿热下注,尿急尿痛者,加车前子、木通、泽泻。
88888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治疗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属热毒为患者。
1。
失眠2.反胃3.细菌性痢疾4.脑梗死5.尿崩症一、内科1.缺血性中风2.脑血管障碍后遗症3.脑损伤二、五官科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牙周病三、皮肤科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实热火毒证。
1.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2.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3.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黄连解毒汤(方出《肘后备急方》卷12,名见《外台秘要》卷1引《崔氏方》)[异名] 解毒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火剂汤(《脉因证治》卷上)、黄连黄柏汤(《伤寒总病论》卷3)、既济解毒汤(《修月鲁般经》,录自《医方类聚》卷56)、三黄解毒汤(《医学心悟》卷6)、三黄汤(《不居集。
下集》卷4)。
[组成] 黄连三两(9g) 黄芩黄柏各二两(6g) 栀子十四枚(9g)[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实热火毒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病机分析] 本方证乃热毒壅盛于三焦所致。
此处所言热毒,乃指病因和病证而言。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等份为用清半热烦躁欲呕难入睡散剂推荐比例:黄连3黄柏3黄芩3栀子3《肘后备急方.卷二.第十三》又方,黄连三两,黄柏,黄芩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水六升,煎取二升,分再服,治烦呕不得眠。
李冠杰常用经方讲解: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栀子和黄芩这四味药等份,这不是经方两本书里面的方子,但是这个方子现在看应用的机会非常多,就是治半表半里的热证,临床上表现为脉偏数、舌质偏红、舌苔偏黄或黄褐,另外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就是孔窍方面的症状,比如嘴唇起泡、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牙疼、鼻子里面生疮、鼻子里面呼出的气干热、耳鸣、耳中生疮、还有耳聋,如果你有里实证的话,用泻心汤的效果比它更好,但是问题是,很多临床中,很多人没有里实证,你让他吃了以后,有那么多大黄,吃了以后,最轻是不舒服,再严重点就腹泻了,所以,实际上是在我身上体悟的用的方子,上面这些症状只要有一个,基本上半表半里这种,实际上是黄连黄芩治的,它加上黄柏、栀子以后呢,治的面儿更宽一些,捎带着把栀子的证也给治了,但真正有明显的栀子证时,它还不行。
黄连解毒汤的效果还非常好,基本上坐诊每天都会用到这个方子,像耳鸣的,它和泽泻汤合在一块儿,像耳聋的,这个方子比重大一些,或者单独给他一份,让他每天加服一次,你像牙疼,还有鼻子出血,泻心汤也是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你有里实怎么办?没有里实怎么办呢?用它同样取得这种效果,而且这里面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病人稍微有一点点半表半里证的倾向,另外还有睡眠不好,不是那种很严重的睡眠不好,像黄连阿胶汤证,没那么重,只是不容易入睡或者容易醒、睡得浅、梦多,常常也是半表半里的热,也用这个方子可以治。
所以,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很多,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比如这个人,这个病人一点凉东西都不敢吃,就是里寒比较重,而且时不时地烧心反酸,或者偏头疼,这是典型的吴茱萸汤证,那么他真到这种程度,你用吴茱萸汤的量就比较大,比如用两份、用三份、最多有用四份的,用这样大量的吴茱萸汤,常常病人喝上几天,半表半里的热就上来了,比如牙龈肿了、或者牙疼、或者睡眠不好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开吴茱萸汤时就得适量合上黄连解毒汤,就非常好用,这个组合挺有意思,吴茱萸汤不是里虚寒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用泻心汤,泻心汤里面有大黄,这种病人用大黄机会很少,没有用大黄的机会,所以说用黄连解毒汤的机会就多了,当然这个比例在临床中要慢慢体悟,去半表半里热的方子加得多了,会加重里寒,治里寒的方子加得多了会加重半表半里的热,所以,这就辨证要丝丝入扣,这里也能看出我们的病理辨证体系这十二个字,把它分开是有道理的,刚开始接触这套东西时,很多人对半表半里的热的认识较弱,所以特意设这么一项,包括黄连黄芩栀子,都和柴胡一样,都会治半表半里的热。
二十二、黄连解毒汤?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二、黄连解毒汤黄煌基层医生古代热病的常用方,传统的清热泻火方,具有抑菌、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降糖、降脂、降压、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胃酸分泌、催眠、改善脑缺血等作用,适用于以神昏错语、烦躁失眠、心悸、舌红口燥、脉滑数等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外台秘要》)【方证提要】身大热,胸闷,烦躁,不得眠,神昏谵语,口干舌燥者。
【适用人群】1.面红油亮: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或多眵,口唇黯红或紫红。
2.舌红脉数:舌质红或黯红,质坚敛苍老,舌体转动不灵活或僵硬,表现为口齿不清或失语等;其舌苔多见黄或黄腻。
脉象多滑利或数疾。
3.烦躁:易烦躁、焦虑或抑郁,好动,易失眠多梦,易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4.多炎症:平时喜凉恶热,喜凉饮,皮肤常有疮疖,或易于腹泻,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疡,咽痛,小便黄短,多有足癣,女性多有黄带。
【适用病证】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中毒性脑病。
2.以烦躁、头痛、失眠为表现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脑溢血、脑血管性痴呆、蛛网膜下腔出血、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黏血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
3.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胃肠炎症、细菌性痢疾等。
4.化脓性皮肤病,如毛囊炎、湿疹、皮炎、脓疱疮、各种真菌感染、性病、疖、丹毒、痤疮、化脓性关节炎、掌足脓疱病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口腔黏膜病,如牙周炎、扁平苔藓、白塞病等。
7.以出血为表现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
8.妇科炎性疾病,如盆腔炎、痛经、月经过多。
【加减变化】1.出血、便秘者,加大黄10g。
2.腹胀、呕吐、反流、心下按之满痛者,合大柴胡汤。
3.皮肤发红发干、脱皮屑者,合四物汤。
【使用注意】平素精神萎靡、喜热畏冷者,贫血者,食欲不振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宜慎用。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连12克、栀子14枚(约9~1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用量是按古方比例酌定而成)。
本方名曰解毒,中医学认为热极则称火毒或毒火,解毒即清泻极热之火邪。
方中用黄连直泻心经毒火为主药,黄芩泻肺火为辅药,黄柏泻肾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使药。
此方集中大苦大寒之品,为苦寒直折之药,能泻其盛已极之火,而救被火炽之阴。
主用于一切火热狂躁,谵语不眠,面赤心烦,大热干呕,口燥咽干,血溢之吐血、衄血,热甚发斑,或服泻下药后,大便不实而热仍不退,及疮疡疔毒等。
黄连解毒汤、大承气汤、清营汤皆可用于治疗谵语狂躁。
但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皆热,火热尚未集结于阳明之腑,毒火上扰,神昏谵语,狂躁烦乱,虽身热大便仍通畅,舌苔黄腻者;大承气汤则主用于热邪集结于阳明之腑,肠中有燥屎,大便秘结不通,数日不行,腹部硬满,邪热上扰神明,日晡谵语,甚则寻衣摸床,舌苔黄褐厚而少津之证;清营汤则适用于热邪入营,火热炽盛,神明受扰而谵语,身热为夜甚昼轻,大便不利,口反不渴,或身出红疹,舌质绛红者。
本方加生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可使三焦火热从大小便而出,适用于黄连解毒汤证兼有大便不通者。
水泛为丸,名栀子金花丸,治同汤,可用于火盛而便秘者。
我常用栀子金花汤加炒苏子9克、白前9克、炒莱菔子9克、全瓜蒌30克、紫苑12克、枇杷叶15克,用于治疗心肺有热咳嗽、痰黄、口干咽燥,甚至痰中带血,舌苔黄腻,大便干燥者,效果很好。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三黄汤,用于治疗三焦实热,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甘草,名二黄汤,主治上焦火旺,头面肿,目赤肿痛,心胸、口鼻发热,或口舌面部生疮毒者。
本方加甘草可使芩、连之性留连膈上,缓缓而下。
黄连解毒汤、三黄汤、二黄汤、凉膈散比较:黄连解毒汤治三焦毒火炽盛,大便通畅,苔黄仍腻(未伤阴津)者;三黄汤治三焦火热实证,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二黄汤治上焦火旺,面目红肿,口舌生疮,口鼻气热,大便通畅者;凉膈散治上中二焦火盛,大便结实者。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法)唐·王焘《外台秘要》录崔氏方黄连三两黄芩二两黄柏二两栀子十四枚水煎,日分二服【方论选萃】明·吴昆: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
治病必求其本。
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自归经矣。
故用连、芩、栀、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
然惟阳毒实火,用之最宜。
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足阳明、手少阳药也。
三焦积热,邪火妄行,故用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出。
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
然非实热,不可轻投(《医方集解》)。
清·吴谦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
然大青龙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
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
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泻热深之在胃也。
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而清阳明也。
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
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成实者也。
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费伯雄;此治实邪实火,表里俱盛之剂。
故用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柏泻肾火,又用栀子令上焦之热邪委婉而下,三焦通治,药力颇峻。
若表里俱热,胸痞便秘谵语者,便当去黄芩,加大黄以通之,使滞去而热亦退,须细辨之(《医方论》)。
清·喻嘉言:病之繁而且苛者,莫如夏月为最,日之暑气,天之热气,地之湿气,时分时合。
黄连解毒汤辨析
黄连解毒汤辨析
邢斌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4(45)8
【摘要】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组成,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方剂.笔者对时下中医学院的方剂学教材、教学参考书等的某些观点不尽赞同,故提请同道讨论.
【总页数】1页(P637-637)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中医药疗法;君臣佐使;方剂学
【作者】邢斌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在生活中辨析在辨析中成长——低段统编《道德与法治》辨析栏的理解与运用[J], 王秀玲;
2.如此“辨析”,妥否?——对一篇“辨析”文章辨析方法的质疑 [J], 肖箫
3.HPLC法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及日本汉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J], 沈嘉;吴秋媚
4.HPLC法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及日本汉方黄连解毒汤中的生物碱含量[J], 沈嘉;孙春梅;徐荣源;王颖
5.治疗2型糖尿病的黄连解毒汤制剂改良及药效学评价 [J], 李驭帅;刘松枝;林耀新;廖苏玲;孙长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连解毒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黄连解毒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黄连解毒汤证【渊源】《肘后方》(录自《外台秘要》)。
【病机】热毒壅盛,充斥三焦。
【汤证脉症】主症:大热烦躁,口燥咽干。
副症:吐血,衄血;发斑,下痢,黄疸;痈疽疔毒,小便黄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汤证诊断要点】1.具备主症。
2.主症加任何一项副症。
3.任何一项副症加典型舌脉。
【禁忌】1.阴虚火旺者忌用。
2.非火盛者不宜用。
【汤证辨疑】1.泻心汤证:出自《金匮要略》。
本汤证与黄连解毒汤证均见吐血或衄血,舌红,脉数有力。
但前者汤方系仲景为热盛吐衄专设,见症较单一;后者却因热毒壅盛,充斥三焦所致,除上述见症外,尚可见大热烦躁,错语不眠,或热盛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疽疔毒。
.2.犀角地黄汤证: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本汤证与黄连解毒汤证皆有吐血、衄血及发斑之症。
但前者系热入血分,伤络迫血妄行所为,有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之特点;后者亦系热毒迫血上行外溢引起,但其热毒不在血分,其斑色较浅,且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同时尚可见热毒充斥三焦之诸症,如大热烦躁,口燥咽干,下痢,黄疸及小便色黄等。
3.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出自《伤寒论》。
本汤证与黄连解毒汤证均有身热下利,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但前者为表证未解,热邪入里所致,除上述见症外,尚有喘而汗出,且发热、口干程度较轻;而后者发热、口干较甚,虽无喘而汗出之表现,但热毒充斥三焦之诸症又非前者所具。
4.五味消毒饮证:出自《医宗金鉴》。
本方证与黄连解毒汤证均见痈疮疖肿及疔毒,其局部皆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亦为共见之征。
但前者以局部症状为主,虽可见发热恶寒,但发热较轻;后者虽不恶寒,但发热较重,且有烦躁、口燥咽干、错语失眠、小便色黄等全身证候。
前者系热毒蕴蒸肌肤,以致气血壅滞而成;后者则为热毒充斥三焦,壅于肌肉所致。
5.仙方活命饮证:出自《校注妇人良方》。
本方证与黄连解毒汤证之异同和五味消毒饮证相似,请互参,不再赘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解毒汤辨析——与方剂学教材的一些商榷
邢斌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组成,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方剂。
笔者对时下方剂学教材、教参和专著的某些观点不尽赞同,故提请同道讨论。
1. 黄连解毒汤主治辨析
一般多认为本方能治疗三焦实热火毒证,其病机是实热火毒充斥三焦,波及上下内外。
笔者认为“三焦”二字实为多余,本方之主治应直接标为“实热火毒证”。
理由如下:
(1)本方方出《肘后备急方》卷2,方名出《外台秘要》卷1引崔氏方,两书主治分别是“烦呕不得眠”、“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病机是热病之热毒炽盛而扰乱神明,导致烦呕错语不寐;后世则将本方主治一切实热火毒病症,其病邪或充斥营血,或聚焦于某些脏腑,或存在于体表某些部位。
所以原不必三焦内外一身俱是热毒。
再者若学者进一步问:何为三焦?三焦本就说不清道不明,执教者岂非自寻烦恼。
(2)从本方组成药物来讲,四味药均为清热解毒之要药。
若治热病错语不寐,则以黄连为主药,余药相须为用作为辅助。
若治后世引申主治一切实热火毒病症,取诸药相须为用,集中优势兵力苦寒直折,泻其亢盛之火。
学者不可为诸药之最突出功效而印定眼目。
因为黄连清心火、泻中焦之火,黄芩清肺热,泻上焦火,黄柏泻下焦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之说,而言本方主治三焦实热火毒证。
笔者推测这可能就是“三焦”二字之所由来。
当然人们也已认识到对诸药归经功效不可过分拘泥,以免胶柱不变,并引张景岳语为佐证:“火有阴阳,热分上下。
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
今之用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法也。
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
”其实所引张景岳之语,笔者以为也是似是而非的,其言显然矫枉过正。
应该说,作为清热药,诸药有多方面的功效,故凉此亦能凉彼,不可胶柱,不可因某药某方面的突出功效而泯灭了其它方面的功效。
所以《本草正义》也说:“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降泄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
”此语盛赞黄连用途之广,但话也说得有些过头。
张景岳、张山雷都不明白共性与个性间的辨证关系。
虽然这些药物都具有寒凉的药性,但每味药都有各自确定的功效。
他们过分强调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而称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实热火毒证,四药分治三焦者,显然是过分强调了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2. 黄连解毒汤君臣佐使辨析
对于组成本方的四味药物之间的关系,方剂学教材、教参和专著一般认为是君臣佐使的关系。
认为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于心,泻火必先泻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降,并且兼泻中焦之火。
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使以栀子通泻三焦,导热
下行,使火热从下而去。
笔者对此不完全赞成。
本方原主治“烦呕不得眠”、“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此“大热盛”显然以心火热盛为主。
故治疗当以黄连为主药,用量独重。
但称黄芩为臣、黄柏为佐,栀子为使,则未免牵强附会。
试问这是根据什么理由以黄芩为臣,而不以黄柏为臣?又是根据什么理由以黄柏为佐,而不以栀子为佐?至若后世用本方治疗一切实热火毒证,乃至外科痈疽疔毒,再称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于心,泻火必先泻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降,就更难以使人赞同了。
或云:病机十九条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
实则高世栻《素问直解》中认为本条“心”乃“火”之讹,所以是“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再者,即便《内经》原文是“心”而不是“火”,这一条病机毕竟也不能说是完全正确、永远正确的,而是需要后世进一步完善发展的。
所以,针对原主治,本方药物之间关系是主、辅关系。
黄连为主,余药为辅。
但黄芩、黄柏、栀子三药不必再强分主次,都是辅助药。
针对后世发展的主治,笔者以为这四味药物作用虽各有千秋,但均为泻火解毒之佳品,功在伯仲之间,其关系可以理解为相须为用,故认为本方结构是相须结构。
临证运用时黄连剂量不必一定超过余药。
3. 黄连解毒汤与承气汤异同辨析
有的学者说:“本方在临床应用,首先要分清泻火与通下泻实热之方有区别”。
《外台秘要》卷1引崔氏方:“又若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亦令人错语。
若秘而错语者,宜服承气汤;通利而错语者,宜服下四味黄连除热汤(按:即黄连解毒汤)。
”所以有的教材便谓此为本方证与大承气汤证的“根本区别”。
可是在临证加减中却又说“若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假若按前面的说法,应该是“若便秘者,宜选用承气汤”才是啊。
笔者以为两方的确有区别,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其“根本区别”,而不讲两者的联系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是给后学者以束缚,而不是予以活法。
首先《外台秘要》所说的其实只是两方在治疗“错语”时的区别,而不是所谓的“根本区别”。
而且后世临床也并不拘泥。
医案中、临床上常见便秘者用解毒汤加大黄,不便秘者也可以根据病情暂用承气汤,两方同用者也并不鲜见。
古方中也多有这样的例子。
如《宣明论方》卷四之大金花丸由黄柏、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可看做黄连解毒汤与承气汤合方,主治“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痿,喘嗽”,方中有大黄却未云便秘。
如果片面强调“首先要分清泻火与通下泻实热之方有区别”,那么之后的凉膈散“以下代清”该怎样教学?以后的茵陈蒿汤、八正散之用大黄该怎样教学呢?
笔者以为不妨这样表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两方均有清热之功,而承气汤还有泻下之效。
故治疗阳明腑实证必用承气汤;治疗实热所致之热病错语、不寐、癫狂,两方均可用,一般而言,大便秘结者多用承气汤,否则多用黄连解毒汤,但临床也常常将两方合用;治疗实热
火毒证如吐血衄血、热盛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痈疽疔毒,一般而言,多用黄连解毒汤,但古书中也有用承气汤的记载,临床可于黄连解毒汤中加大黄以增强清热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