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实战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与策划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与策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d637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9.png)
旅游规划与策划案例分析概述旅游规划与策划是为了帮助旅行者有效地计划和组织他们的旅行,以达到最佳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旅游规划与策划案例,探讨其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案例1:巴厘岛自由行背景介绍巴厘岛作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着众多自由行爱好者。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规划和策划一次令人难忘的巴厘岛自由行。
关键要素1.目标确定:明确旅行者在巴厘岛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例如享受美丽的海滩、参观庙宇、体验当地文化等。
2.行程安排:根据目标制定合理的行程安排,包括选择适合的季节、预订航班和酒店、安排观光活动和自由时间等。
3.预算考虑:合理估计和控制旅行所需费用,在提供良好旅游体验的同时避免超出预算。
4.文化了解:研究巴厘岛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尊重当地人并避免冒犯。
5.必备物品准备:制定清单并准备必要的旅行用品、药品和装备。
实施方法1.确立目标后,使用在线旅行指南和旅游论坛收集信息,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2.对行程进行详细规划,包括确定逗留时间和次数、选择合适的景点和活动、预订酒店和交通等。
3.与当地导游或旅行社联系,获取更多建议并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4.在巴厘岛抵达后,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并保持灵活性。
案例2:日本樱花季跟团游背景介绍日本的樱花季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盛事之一。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策划一次流畅且无忧的日本樱花季跟团游,并确保旅行者能够最大程度地欣赏到美丽的樱花。
关键要素1.路线选择:根据樱花盛开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最佳路线,包括经典景点和少有人知的秘境。
2.酒店安排:预订离樱花景点近且舒适的酒店,确保旅行者能够方便地欣赏樱花并获得良好的休息。
3.导游指导:雇佣熟悉日本文化和樱花季节的导游,提供专业解说和建议,并确保团队安全和顺利出行。
4.饮食安排:尝试当地特色美食,例如赏樱时常见的“弁当”(便当)和“酒宴”等,增加旅行的乐趣。
5.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观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以避免过度拥挤或错过最佳观赏时机。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1e88afe4733687e21aaf6.png)
旅游案例分析三篇篇一:旅游规划实战案例分析遵义旅游规划方案——荣获“中国策划金奖”!遵义旅游规划方案,把红色旅游和现代游客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使的原本枯燥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成结合现代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圣地。
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之所以获得策划金奖,在于他的思路的独到之处,这就充分反映了现在的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你抄我看,没有直接独特的想法,所以当这样一个出其不意的方案放在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份旅游规划方案震撼到了。
XX公司根据遵义会议在党史上的三个挽救的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遵义,从此顺利!”并策划了转运体系:娄山关——突破难关,二郎滩——渡过险滩,遵义会议会址——从此顺利,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到遵义交好运,第一站到娄山关突破人生的难关,第二站到二郎滩渡过人生的险滩,难关险滩都攻克了,第三站到会址从此走好运,光走好运还不够,最后得到第四站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巩固好运!这样一来,实现遵义红色旅游与现代游客需求完美对接!让遵义成为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圣地!此外,我们还将遵义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因为国家命运在这里发生大转折,从此走向坦途。
并要这个定位形成一套产业体系叫作“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遵义新城也从原来其他旅游规划公司定位的“大学城”,被XX公司否定后,从新定位为“中国会展城”,借助茅台酒和遵义会议的影响力,名正言顺打造会展城,会展是旅游的最高端形态,一个产业拉动二十个产业!遵义才有两个专科大学,搞什么“大学城”!大学城土地是划拔,不提供就业税收,对城市拉动作用怎么能与会展城相提并论!遵义的灵魂和特色是大学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99%的旅游规划都是平庸之作!”的原因,XX 公司看过的旅游规划不下上千,几乎没有一个认真动过脑子的!遵义市市长慕德贵及规划局张继勇局长:“与我们合作过的策划、规划大师不少,脸红过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XX的方案,后面我们将请同济大学和中科院,按照XX、规划机构的策划、规划来进行规划。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fefe09de80d4d8d15a4fbc.png)
昆嵛山的分析现实基础分析昆嵛山作为山岳类旅游资源,无论是从资源的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在省内都处于较高的地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
保护压力大、基础设施匮乏、人力资源短缺、管理体制不顺、跨区协调困难等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昆嵛山旅游业整体上呈现低迷态势,游客数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区域旅游发展的矛盾与障碍分析旅游区与行政区之间的矛盾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矛盾烟台与威海两地区的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主要旅游发展障碍基础设施简陋;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人员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优势: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风貌和悠久厚重的仙道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类型互补、相得益彰,具备开发建设生态旅游胜地和高端休闲度假区的条件和潜力;▲优势: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周边青烟威三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腹地广阔、潜力巨大;▲机遇:烟台昆嵛山行政区的设立和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以及烟台、威海两地政府对昆嵛山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劣势: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尚未树立、旅游投资开发建设力度小、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特别是地跨烟威两市,协调整合难度大,对其进一步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威胁:区域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立合理的增长模式,在激烈竞争中塑造品牌?如何发挥昆嵛山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解决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使两者能够协调共进?葡萄酒规划▪基础分析▪从全球的范围看,葡萄酒旅游仍属于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葡萄酒旅游+其他旅游▪酿酒师和葡萄酒企业要有旅游意识,接受相关培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需要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引导和推动▪对于葡萄酒企业和乡村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种植业者应该参与葡萄酒旅游的发展▪区域识别是关键要素▪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持续传播▪适宜的空间分布▪葡萄酒的质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SWOT分析优势自然条件优良,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产量大,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张裕、长城、王朝、华东、威龙等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葡萄酒旅游产品;三市整体旅游比较优势突出。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9028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b.png)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风景区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旅游文化的重要场所。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风景区规划案例,探讨其中的规划思路、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划分等问题。
二、规划目标该风景区规划案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并满足游客对休闲度假的需求。
三、规划设计1.总体布局根据该风景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采用“一体两翼”的布局,将核心景区与周边景观相结合。
核心景区主要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娱乐设施等,周边则规划有休闲度假区、农田观光区等。
通过合理连接和布局,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2.功能区划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将核心景区划分为自然景观区、文化历史区和娱乐设施区。
自然景观区包括山水景观、湖泊、森林等,通过完善的步道系统和观景台,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自然美景。
文化历史区则规划有历史建筑、文物陈列馆等,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
娱乐设施区则包括游乐设施、休闲广场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娱乐项目。
3.设施配套四、规划思路1.自然保护与景观利用的平衡在规划设计中,该风景区案例充分考虑了自然保护与景观利用的平衡。
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观景台、步道等,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自然美景,提高景区的吸引力。
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通过规划文化历史区和文物陈列馆等,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融入到风景区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3.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平衡该风景区规划案例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通过规划休闲度假区和农田观光区等,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又促进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通过对该风景区规划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规划设计精心、思路清晰。
景区旅游规划案例
![景区旅游规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4705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1.png)
景区旅游规划案例某地景区旅游规划案例一、项目背景某地位于中国北方,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开发,该地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
为了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对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景区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利用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3.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三、规划内容1.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建设,提高景区的交通便利性;改善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舒适度。
2. 保护自然环境:设立生态保护区,对景区内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确保景区的环境质量。
3. 开发特色项目:根据景区的特点,开发独特的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草原骑行等,提供不同的旅游活动选择;建设主题公园、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展示该地的历史和文化。
4. 提供优质服务:培训景区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建设游客中心,提供游客信息、导游服务等。
5. 加强宣传和推广: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加强对景区的推广;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进行合作,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四、实施计划1. 第一年:进行基础设施完善,改善景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状况;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为后续开发项目提供依据。
2. 第二年:开发和推广特色项目,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建设文化设施,展示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培训景区员工,提升服务质量。
3. 第三年:建设游客中心,提供游客信息和导游服务;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五、预期效果1. 提高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增加游客的数量和游客消费,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
3. 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资源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资源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b878f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7.png)
旅游资源规划案例分析旅游资源规划是指进一步挖掘、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引导各类旅游资源最佳利用,促进旅游发展与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旅游资源规划的实例来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某个城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当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
然而,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文化底蕴不足等原因,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因此,为了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政府决定开展旅游资源规划工作。
二、规划目标1.旅游资源分类规划:全面基于城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清晰、准确的分类,确定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方向。
2.旅游路线规划:制定符合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特色旅游路线,使游客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旅游文化、历史、地貌等。
3.旅游产品规划:制定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年龄层、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市场。
4.旅游配套设施规划:针对现有旅游设施缺陷,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
三、规划内容1.旅游资源分类规划该规划对城市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分类,明确了每一类资源的开发方向和重点。
(1)历史文化遗址:以“古都文化”为主线,集中打造城市的历史民俗、古城、古庙、古建筑、古街区等现存的文物古迹。
(2)人文景观:以“园林文化”为主线,突出城市的市容环境、城市公园、文化广场、历史文化长廊等人文景观,提高城市文化艺术品位。
(3)自然景观:以“生态文明”为主线,把城市的天然风光与人工景观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公园、湿地、绿地、山水田园、江滨风光等自然景观资源。
2.旅游路线规划该规划制定符合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路线,包括文化、景观、休闲、奇观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规划如下:(1)古都历史游线:以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址为主线,串联起主要的古迹、古文化单位,为游客呈现一个集中体验古代建筑、古代文化的游览路线。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352dbb240c844769eaeebd.png)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
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
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产生抗氧维生素及木酢液配合发挥的独特效力,通过蒸、熏、洗、吃、泡等理疗环节,以活性炭理疗美容保健为主。
木炭疗理保健美容原是利用烧炭后炭窑余热及木炭、木酢液特殊的物理特性进行理疗保健美容的附加项目。
对正常医疗办法难以秦效的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增生、脑动脉硬化、皮肤病(尤其是香港脚)、妇科炎症等疑难杂症有明显疗效。
在试业期间各方反应强烈,香港同脆多次自行组团来体验。
这种理疗在国内属于首创。
案例四: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位于城乡结合部,“五朵金花”其实就是三圣乡的五个小村子。
打造了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占地平方公里,现已成为国内外享用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星级风景旅游区。
这五个村子,各有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花乡农居——红砂村主要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幸福梅林——幸福村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以认种的方式,将土地给城里人认种,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樱花湖:樱花湖是花舞人间五湖之一,形状酷似水鸟,坐落在半山腰,与小道接壤。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558921b52acfc789ebc9b6.png)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案例1:福建省区域竞争力结构评价区域竞争力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
它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方法切入,将所研究的对象(区域)置于一个更大的范畴(大区域)中,运用比较经济学的方法和经济竞争原理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出其相对优劣势,进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999年《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的研究者们从“区域竞争力定义“与”区域竞争力模型”两方面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和评价,井立足省级区域竞争力这一范畴,选择了七大类别69项指标组成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雷达图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结构分析(如下图所示)。
福建区域竞争力全国雷达总图是根据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7个竞争力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情况绘制而成,雷达图的中心为排名第一,竞争力指数排名由里向外逐渐增加,最外围排名为25。
可见,竞争力指数越接近雷达图的中心,该项指标的竞争力越强。
因此,上图清晰地反映出,福建省区域竞争力在涉外竞争力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案例2:海南省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深入开发的SWOT分析(改写)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七仙岭温泉度假村位于海南岛中南部的保亭县,是当地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同时,保亭也是岛上最贫穷的县。
其面积约为112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其中少数民族约有1.05万。
保亭一度处于海南南北交通的主要道路上,但是1994年之后,由于海南旅游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此南北交通公路逐渐被东部快速交通道所取代。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保亭县有许多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如美丽的风景、迷人的温泉、多情的少数族群以及配套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2、资源状况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成立于1993年,内有小型的游泳池和客房,这个度假村享有许多的优势:①温泉:这里的七个温泉是海南最大同时也是最好的温泉,水温高达摄氏93度,每秒流速3600立方公尺。
旅游度假村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旅游度假村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6237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5.png)
旅游度假村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引言:旅游度假村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放松和享受生活的重要场所。
其规划与设计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度假村的经营效益。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旅游度假村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案例一:马尔代夫的水上别墅度假村马尔代夫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其水上别墅度假村以其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些水上别墅通常建在海上的桩架上,给游客提供了私密性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
在规划与设计上,水上别墅度假村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感,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开放式设计,使每个别墅都能够享受到无敌海景。
同时,度假村还注重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案例二:日本的温泉度假村日本以其丰富的温泉资源而闻名,其温泉度假村以其独特的日式风格和服务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这些度假村通常以传统的日本建筑风格为基础,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和谐氛围。
在规划与设计上,温泉度假村注重创造宁静和放松的氛围,通过景观设计和室内装饰来提升游客的体验。
此外,度假村还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私人温泉浴室和定制化的餐饮服务,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案例三:美国的高尔夫度假村高尔夫度假村是追求高品质休闲的人们的首选。
这些度假村通常拥有世界级的高尔夫球场和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高尔夫体验。
在规划与设计上,高尔夫度假村注重打造独特的高尔夫场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使每个球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其自然美景。
同时,度假村还注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设施,如高品质的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结论:旅游度假村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环境保护、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
通过分析以上几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首先,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使游客能够享受到独特的度假体验;其次,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07b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c.png)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案例,探讨其成功因素及启示。
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国家的一个被遗忘的小城市,该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然而由于长期的落后与忽视,旅游业发展乏力。
为了改变现状,当地政府决定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以挖掘城市潜力,促进经济发展。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当地政府委托专业的旅游规划公司进行调研与规划。
专业团队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并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进行广泛沟通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于旅游发展的期望和需求。
在调研和沟通的基础上,专业团队提出「该城市的旅游目标与发展策略。
他们确定了该城市的定位和市场定位,制定了开发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具体措施.执行阶段在规划阶段结束后,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开始实施旅游规划与开发。
首先,他们承点打造核心景区,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提升景区的观赏价值。
同时,政府还鼓励民间投资者参与,通过引入投资、合作等方式,推动旅游项目的建设。
除了母区的开发,政府还着眼于提升整体的旅游服务质量。
他们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政府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如停车场、恻所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成果与启示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国家的一颗新明珠。
城市的名字也成为了人们提到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O该案例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我们借鉴:1.充分挖掘城市潜力:该城市通过规划与开发,发掘了自身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了经济增长。
2.多元化发展策略:在旅游规划中,该城市不仅注重景区的开发,还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
3.民间资本的参与:政府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者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通过与民间合作,集聚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05d3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e.png)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旅游规划是指时旅游H的地的资源、环境、市场和旅游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确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发展曰标和发展战略,制定旅游产品供给、市场推广和管理JK务等方面的规划。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设施、旅游设施、旅游市场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
下面,我们以某旅游目的地为例,进行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某旅游目的地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个潜力巨大的旅游胜地。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资源浪费和管理不善.导致该地的旅游业发展缓慢,游客数居有限,旅游收入不足以支掠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对该旅游目的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改造,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对该地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该地拥有得天独谆的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湖泊等,这些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更要因素.我们需要加强时这些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保证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项H,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白然风情.其次,我们福要挖掘和保护该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该地有者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城墙、占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索。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再者,我们需要完善该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菸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脸,如改善交通、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设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旅游服务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接待和关怀.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外界宣传该他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同时,我们还可以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和节庆,增加旅游日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综上所述,通过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全面规划和改造,我们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让更多的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旅游体验。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fe43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2.png)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地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要素之一,其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更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地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策略和成效。
一、黄山风景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
在规划方面,黄山风景区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严格限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以保护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
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体力,设计了多条登山路线,如经典的前山玉屏索道线路和相对较为平缓的后山云谷索道线路。
在开发方面,黄山风景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了高品质的索道、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游览条件。
同时,加强了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积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通过举办黄山国际旅游节、摄影大赛等活动,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黄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生态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旅游旺季时游客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漓江而闻名于世。
在规划上,桂林市政府将整个桂林地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将漓江流域的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
同时,注重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限制沿江的工业发展和污水排放,确保漓江水质的清澈。
在开发方面,桂林积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漓江游船观光,还推出了徒步旅行、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民族风情园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桂林的民族文化。
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4c5f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业正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区规划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旅游区规划案例,探讨如何实现旅游区规划的成功。
案例背景我们选取的案例是某国内著名的海滨旅游区。
该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绵延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壮丽的海景。
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旅游区的发展向来较为混乱。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决定进行旅游区规划。
规划目标首先,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其次,规划的目标是提高旅游区的竞争力。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划内容1. 自然资源保护由于旅游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保护自然资源是规划的首要任务。
规划中应设立保护区域,限制开辟和建设活动,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2. 旅游设施建设为了提高旅游区的竞争力,规划中应包括建设高品质的旅游设施。
这包括酒店、度假村、商业街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同时,规划中还应考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便利。
3. 旅游产品开辟规划中应考虑开辟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可以包括海滩活动、水上运动、文化体验和生态旅游等。
通过开辟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4. 文化保护与传承旅游区规划中应考虑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这可以通过修复历史建造、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和提供文化体验等方式实现。
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将增加旅游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规划实施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规划管理,设立专门的旅游区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企业应积极参预规划,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旅游区规划的认知和支持。
规划效果评估规划的效果评估是规划的重要环节。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96f6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5.png)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案例一: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制定一份城市旅游开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旅游开发,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形象,增加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 原则:- 突出特色:发掘和利用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 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产业融合:将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促进多元化发展。
- 公平公正: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更多人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规划内容1.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对城市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
2. 旅游市场分析: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了解目标游客的特点和喜好。
3. 旅游产品开发:根据资源和市场分析结果,制定旅游产品开发计划,包括景点开发、旅游线路规划等。
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旅游产品开发计划,确定需要建设或改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
5. 旅游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6. 旅游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四、实施计划1. 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实施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起止时间和责任人。
2. 资金投入:评估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3. 组织架构:建立旅游开发规划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职责部门和人员。
4. 合作与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推进旅游开发规划的实施。
案例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一、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通过开发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体验农村生活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制定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可以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9b9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9.png)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部门之一,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目的地面临了环境破坏、文化冲击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目的地开始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案例一:巴厘岛(Bali)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巴厘岛面临着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厘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规划。
首先,他们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其次,他们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废物排放。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监管,确保旅游企业遵守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规定。
通过这些措施,巴厘岛成功地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环保意识的目的地。
二、案例二:新西兰(New Zealand)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新西兰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国家,但过度旅游和资源开发威胁到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建立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限制了开发和建设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其次,政府鼓励旅游企业采用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例如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和使用环保材料。
此外,政府还鼓励游客参与可持续旅游活动,例如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
通过这些措施,新西兰成功地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可持续旅游体验的目的地。
三、案例三:挪威(Norway)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挪威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国家,但过度旅游和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挪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规划。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e945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c.png)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旅游策划作为策划的一种,就是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和旅游地的资源优势,对该旅游地的旅游项目进行定向、定位的过程,也就是对旅游产品的研制、发展、优化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旅游规划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济南市长清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1独特优势(1)六大独特优势:交通,文化,区位,路网,生态;(2)五大发展基础:政府高度支持,产业品牌效益好,资源丰富,客源广,有龙头景区。
2核心问题以传统农家乐为主,业态不丰富,产品创新不足。
传统龙头景区带动力有限。
3破解之道借助其绝佳的区位、巨大的客源市场,依托其良好的种植基础和规模化、品质化的种植园区。
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土地流转政策,注入休闲、养生、艺术等创意元素,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围绕“庄园经济”的.开发理念,走出一条产业带动型的现代乡村庄园主题化、集群式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4总体定位以庄园经济为开发理念,以产业依托型的现代乡村庄园主题化、集群式发展为路径,旨在建立乡村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先导区与示范区、山东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5空间布局一环、一心、五组团。
一个乡野游憩环、一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五大功能性组团-------“禅茶一味”宗教养生休闲族源、“洞香果韵”品质乡村度假组团、“孝德礼归”历史文化感悟组团、“泉城绿野”都市农业展示组团、“中药花田”康体保健理疗组团。
6旅游产品体系(1)乡村美食产品茶主题美食(万德镇万商茶园基地)、中医药养生宴(扁鹊故里养生庄园)、美酒宴(711私家洞藏酒庄)、百花宴(油菜花田艺术庄园)、百果宴(樱海画廊庄园、杏花溪庄园、桃花福地养生庄园)、槐花宴(贾庄村)、爽口蔬菜宴(泉城农业公园、南城绿野庄园)、素斋养生宴(灵岩寺村)、农家美食(十道乡味)、泉水宴(泉家乐)。
(2)乡村住宿产品民宿:民宿:泉水主题(泉家乐)、佛教主题(“禅茶一味”文化养生庄园、灵岩禅居)、中医药主题(扁鹊故里养生庄园、双泉庄村)、花卉主题(油菜花田艺术庄园、杏花溪庄园)、长城主题(齐长城客栈、长城人家)。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706f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b.png)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吸引力、游客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成功案例:黄山风景区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其成功的规划与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与保护黄山风景区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限制游客活动范围,减少对生态的干扰。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丰富的旅游产品除了自然景观,黄山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如登山徒步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体能和兴趣需求;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参观古寺庙、了解徽文化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3、完善的基础设施景区内建设了高质量的步道、索道、休息亭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游览条件。
同时,配套的餐饮、住宿设施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4、有效的营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国际登山节、在各大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等,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二、成功案例: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其成功之处在于:1、免费开放政策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打破了传统景区依靠门票收入的模式。
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的大幅增长。
2、融合城市发展西湖与杭州市区紧密融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周边的城市景观与西湖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风貌。
3、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对西湖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西湖音乐节、西湖诗会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4、智慧旅游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如智能导览、在线预订等,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d1e6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3.png)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概览本文将以实际的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景区规划与开发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成功的景区规划与开发所需考虑的各个方面。
引言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交通设施等众多因素。
它既能提供给游客优质的旅游体验,也能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因此,在进行任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项目之前,就需要详细研究市场需求、目标人群和可行性分析。
案例一:XXX山国家森林公园XXX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休闲娱乐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1.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确定该景区的目标人群和主题,制定相应的旅游策略。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景区规划和开发过程中,需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宣传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案例二:YYY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公园YYY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公园是一个重点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景区。
在这个案例中:1.保护与修复历史遗址:对古代建筑、遗址等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以恢复其原貌并延续历史文脉。
2.编制相关规划文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确保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并注重文物保护工作。
3.设计展示场馆与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详细丰富的文化解说,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4.配置观光设施:提供合理的路径规划和观光设施,方便游客参观,并确保游客安全。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各个方面需要的考虑。
只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市场需求、社会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打造成功的旅游景区。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供优质服务来满足游客需求。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b5d6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2.png)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旅游景区是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心,它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来到该地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旅游景区,旨在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提高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改善之处。
1. 阳朔西街景区阳朔西街景区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街区,是阳朔县旅游业的核心区域之一。
阳朔西街景区从2004年开始规划,历经多次规划和调整,于2011年正式开业营业。
目前,阳朔西街景区已成为阳朔旅游业的主要品牌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和休闲。
阳朔西街景区的建设与规划注重了游客的体验和景区的文化内涵。
在景区内部,有许多充满着传统特色的建筑和街道,如古色古香的苏式建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保留着原始风貌的老街巷等等。
此外,景区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店铺、展示馆等,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有特色的纪念品、地方小吃等等。
此外,景区规划还设置了一些旅游项目,如夜游景区、婚礼拍摄等等,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尽管阳朔西街景区已成为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但仍然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
首先,景区内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够便利,导致游客的停车和出行较为麻烦。
其次,景区内的一些商家存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造成游客的不信任。
因此,建议对景区内的商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 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黄龙风景区从1982年开始建设,历时数十年,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
黄龙风景区的建设和规划注重了自然景观和环保。
景区内有许多自然奇观,如古老的冰川、湍急的瀑布、蔚蓝的湖泊等等。
此外,景区内的各种设施和服务都建设在环保的基础上,如垃圾分类、垃圾清理、节能措施、资源回收等等。
黄龙风景区在建设和规划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旅游规划方案——荣获“中国策划金奖”!遵义旅游规划方案,把红色旅游和现代游客进行了完美的对接,使的原本枯燥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成结合现代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圣地。
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之所以获得策划金奖,在于他的思路的独到之处,这就充分反映了现在的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你抄我看,没有直接独特的想法,所以当这样一个出其不意的方案放在面前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份旅游规划方案震撼到了。
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根据遵义会议在党史上的三个挽救的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遵义,从此顺利!”并策划了转运体系:娄山关——突破难关,二郎滩——渡过险滩,遵义会议会址——从此顺利,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到遵义交好运,第一站到娄山关突破人生的难关,第二站到二郎滩渡过人生的险滩,难关险滩都攻克了,第三站到会址从此走好运,光走好运还不够,最后得到第四站赤水河中国酒文化长廊好运长久。
巩固好运!这样一来,实现遵义红色旅游与现代游客需求完美对接!让遵义成为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圣地!此外,我们还将遵义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因为国家命运在这里发生大转折,从此走向坦途。
并要这个定位形成一套产业体系叫作“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遵义新城也从原来其他旅游规划公司定位的“大学城”,被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否定后,从新定位为“中国会展城”,借助茅台酒和遵义会议的影响力,名正言顺打造会展城,会展是旅游的最高端形态,一个产业拉动二十个产业!遵义才有两个专科大学,搞什么“大学城”!大学城土地是划拔,不提供就业税收,对城市拉动作用怎么能与会展城相提并论!遵义的灵魂和特色是大学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99%的旅游规划都是平庸之作!”的原因,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看过的旅游规划不下上千,几乎没有一个认真动过脑子的!遵义市市长慕德贵及规划局张继勇局长:“与我们合作过的策划、规划大师不少,脸红过的也不少,唯一能征服四套班子所有人的只有熊大寻的方案,后面我们将请同济大学和中科院,按照熊大寻策划、规划机构的策划、规划来进行规划。
”2007年6月应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市政府的邀请,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对遵义进行了整体策划,当时,在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进入遵义半年之前,已经分别有美国、香港和北京的三家大型策划规划公司,进驻遵义,并且做了大量的策划、规划报告。
我们进去之后慕德贵市长叫他们都停了,等熊大寻策划机构做完城市总体策划之后,再让他们根据我们的策划思路做规划。
为什么?因为,前面做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城市的指纹。
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认为一个城市的定位犹如一个人的指纹,它是最能代表和识别一个城市的核心形象的,而不是找到眼睛、鼻子或嘴就把它当作城市的形象定位,相反是这一切的抽象、整合和升华,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城市百年不变的定位,这就是城市的指纹。
在考察完遵义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城市形象定位乏力:遵义市拥有“国酒之乡、红色经典”的形象口号,但是这明显不是遵义的指纹,这里有三个道理:一是遵义真正的城市指纹是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长征文化的精华,国酒只能居其二,以“国酒之乡”定位明显以轻代重;二是“国酒文化”仅限于茅台酒厂和茅台镇,缺乏真正的酒文化内涵,酒文化远远没有做足做透,缺乏吸引人的魅力。
加之国酒是用来喝的,用来旅游,缺乏支撑,以现状来看很难成为旅游精品;三是现在对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的定位,只限于用“红色经典,锦绣遵义”来表达,远远没有挖掘出遵义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份量来。
遵义市的遵义会议会址、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国酒茅台、海龙囤古堡、十丈洞瀑布、万亩竹海等有其一即可称为天下奇观,聚集在一起更可称之为天下大观!但遵义市的资源与知名度严重不匹配。
目前遵义会议会址一年仅有游客60万人,游客多为区域周边游客,游客到遵义看一眼会址和茅台镇就转身离去,在市里很难停留一天至两天,旅游经济只是初级的门票经济。
一流的旅游资源只有三流的旅游知名度和旅游经济效益,名与实的落差是巨大的。
遵义市的旅游资源及稀缺性人们知之甚少。
旅游要作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必须达到GDP的8%以上,但遵义目前的旅游业只占GDP的2%左右,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个问题是:城市空间狭小,城市资产不活第一、城市面积太小,这是遵义能否现代的一个基础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主要是看这个地方的城市建设。
如果城市面积小了,城市建设不可能太现代化——因为成本过高,很多人也会觉得没有必要。
就以遵义市红花岗区为例,全区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但城区市区面积只有的十分之一。
这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所以城市发展缓慢。
由于山地城市的限制,城市基础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对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承栽力不强。
以现有城市空间来拉动200万城市人口的建设,属“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
第二,城市资产不活,目前遵义房地产市场炒铺居多,炒房较少,商铺销售容易,招商难,原因还是在于外来人口不足,城市居民消化能力有限。
房地产开发看似热闹,但整体均价仅为1800元/平米左右,这是因为对土地的调控较松,放量较大,地价偏低造成。
因为城市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限制,土地经营利益不大,炒作空间较小。
所以,温州炒房团和江浙炒房团曾进入过遵义,但未作试水就望而却步。
第三个问题是:旅游缺乏整合,红色旅游不火随着安顺和黔东南的先后崛起,地处黔北的遵义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无省会贵阳依赖行政、交通和经济中心的便利,成为贵州旅游的中转地。
又无安顺的的先天优势成为首要旅游目的地,成为贵阳的城市配套的假日休闲地也难,因为气候和环境同质化程度较高。
人们谈起遵义绝大多数只能想起遵义会议,人们对遵义的认识还仅停留在:遵义=遵义会议,遵义的其他旅游资源的数量及稀缺性人们知之甚少。
赤水、茅台和娄山关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在遵义,导致遵义旅游基础单薄。
从旅游角度来看,遵义会议名气很大,遵义旅游名气很低,原因就在于此。
遵义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知名度严重不匹配。
另外,遵义有长征文化、生态文化、酒文化和地域文化,品种过多,主次难分,在长征文化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突破口,打开遵义旅游的局面时,四大文化品牌一拥而上,往往造成形象混乱,不知所云,反而吸引不了消费者。
因此,遵义旅游要先做减法,后做加法,当主力品牌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之后,再分步推出其他分品牌,保持持续的吸引力,这才是解决之道。
遵义旅游最需要的是一是整合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概念和主题,既不能只有遵义会议,又不能搞大而全;二是红色旅游要与普通老百姓产生紧密关系,要回答一个问题:别人为什么一定要来?红色圣地对公务员和官员有吸引力,但对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的人们,它的吸引力在哪里?需要升华和延伸遵义会议的意义和功能,让遵义与消费者产生紧密关系,非来不可!根据上述理念,我们用排除法把原有的一些定位否定了,并找出正确定位来。
第一个错误的定位是“国酒之乡”茅台酒是很响亮的品牌,但用它作为城市形象问题会有很多问题:一是企业产品一旦受市场规律影响或自身出问题,就会影响城市品牌;二是酒是用来喝的,用来旅游就成问题了;三是遵义的知名度来自遵义会议,而不是茅台,遵义会议才是遵义的核心形象。
第二个错误的定位是“红色经典,绵绣遵义”红色经典,除了遵义还有许多,绵绣遵义,同质化太高,总之这句话可以用在井冈山、韶山、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区,此定位不具备三性第三个错误的定位是“转折之城,转运之城”这一定位应该说还是抓住了遵义的核心,但是,“转折”和“转运”的含义对游客有很大的阻碍,因为好运转坏运也是转折,顺风转逆风也是转折。
第四个错误的定位是“转折之城,幸运之旅”“转折之城”不利之处同上,幸运之旅,这有马上变现的意思,按这句话的理解是在旅游遵义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幸运的事,这会造成一个大问题:游客在游玩遵义的一两天中,绝大多数人不会遇到幸运的事,反而难免遇到磕磕碰碰,那么“幸运之旅”就会变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而“转顺”和“从此转顺”不给你马上变现的感觉,是旅游遵义之后才转顺,因此不会不良反应。
第五个错误的定位是“古播州名城,清沙滩文化”遵义的古代历史文化在贵州可数一数二,但最多是省级冠军,放到全国就排不上号了。
第六个错误的定位是“绿色遵义,生态家园”这种口号更没有特色可言,这是给城市居民宣传口号,对外无用。
上述定位都被我们否定了,最后我们给遵义提出了它的城市形象定位:国运之都,转顺之城国运之都,中国会都国运之都,长征之都为什么这样定位?因为遵义只有定位于“国运之都,转顺之城”才是真正的城市指纹所在。
遵义会议的真正意义集中体现在《党史》所高度概括的“三个挽救”上“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大转折,而是改变了中国的国运。
中国自1840年开始国运急剧衰退,进入了历史的最低谷,如此一直延续到近一百年后的1935年遵义会议,从此中国国远开始大转折,从最低谷走出,打开了局面,直到今天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盛世,再次走向历史的高峰。
这一切的转折点,就在遵义会议。
所以说,遵义是名副其实的“国运之都,转顺之城”。
在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遵义不能简单地定位于“转运之都”,因为好运转坏运也是转运,这会让人在旅游遵义时产生顾忌。
也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幸运之都”,这太娱乐化,会损害遵义厚重的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形象,并且会把我党拔乱反正、扭转乾坤的伟力扭曲为“幸运”,所以,只能用“国运之都”来概括,既有大气魄,并且也能吸引人来沾沾国运。
而“转顺”比“转运”更直接、更有吸引力,并且没有负面的歧义。
更准确的表达了旅游遵义能给人带来好运势的意图。
另外,把遵义会议提升为“国家之会”、“国运之会”,并且“娄山关战役”可归纳为“突破难关”,“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渡过险滩”,“突破乌江”和“四渡赤水”可归纳为“拔开乌云见赤日”之“拔云见日”的转顺之词,以“国运之都”为先导,倡导借国运兴企运、借国运兴家运、借国运兴己运、借国运兴财运的理念,通过“旅游遵义,人生大利;遵义开会,事业大顺”的消费观念诱使游客和会客到遵义来,将遵义打造为一个“中国会都”吸引人们来这里开会,振兴会议经济,因为会议经济是旅游经济的高级形态,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
依托遵义作为山水园林城市、避暑之都的优势,以及遵义会议的巨大影响力,把遵义打造成为“国运之都,中国会都”,形成“喝国酒、聚国会、借国运”的旅游及会议经济生态链。
根据遵义的城市定位,熊大寻策划公司和熊大寻旅游规划公司为其量身定做了旅游定位:旅游遵义,从此顺利连泰山近来都把“五岳之首,中华之魂”的定位改成了“登泰山,保平安”,可见祈福文化对人的吸引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