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探讨
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探讨林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71【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莫西沙星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的 临床资料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探究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莫西沙星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 应用于感染的治疗中。
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胆系统反应、低血糖反应、急性过敏 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莫西沙星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临床为患者实施治疗 时,应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莫西沙星;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在 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呼吸道病原菌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1]。
患者在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 况,从而对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2]。
因此,加强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对提高临床 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对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情况 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作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莫西沙星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
对这100 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
包括性别、年 龄、感染等情况。
1.2方法对这100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 括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范围、住院时间、感染情况以及不良 反应情况。
2 结果这100例莫西沙星治疗患者中,存在男性患者62例,女 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年龄为17. 5〜70岁,年龄平均值为(55. 20±9. 13)岁;住院时间为2〜90天,住院平均时间为 (32. 20±7. 17)天;100例患者中,结核杆菌感染患者1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9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2例,呼吸 道感染患者37例。
莫西沙星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莫西沙星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目的评估莫西沙星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4日~30日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统计和分析其中莫西沙星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使用莫西沙星制剂的患者共44例,其中单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14例,单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患者22例,另外8例患者接受序贯疗法(注射液→片剂)。
发现莫西沙星潜在相互作用的医嘱,但经药师合理用药指导后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
莫西沙星针剂与片剂的切换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
结论莫西沙星制剂在临床使用总体合理。
药师通过医嘱审核、用药指导和药物经济学知识的宣传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标签:莫西沙星;合理用药;处方点评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保持其抗革兰阴性菌活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其抗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的活性,且细菌耐药性低。
莫西沙星具有口服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等特性。
该药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原药经肝、肾双相排泄[1]。
莫西沙星片和注射液分别于2002、2004年在我国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
曾艳等对2007年~2011年北京地区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分析发现,共计1416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其中严重报告106例,新的严重报告18例;其中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事件占73.2%,片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占26.3%,注射液序贯口服占0.5%[2]。
我们随机抽取2014年3月24日~30日我院住院患者的医嘱信息,以莫西沙星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切入点,考察此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药品联用的合理性,以期为规范化药事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药房管理子系统中查阅2014年3月24日~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的住院药房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物医嘱,选取使用莫西沙星制剂患者的医嘱,并调取该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所有用药信息,分析莫西沙星制剂及与其他药品联用的合理性。
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药物临床·莫西沙星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顾贝欣1,2沈杰3*( 1.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 上海 201318;2. 上海市浦东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399;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40)摘要莫西沙星致QT间期延长(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QTIP)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 TdP)等心脏毒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检索和回顾分析已发表的文献评估莫西沙星致QTIP和TdP的发生率、诱发因素、作用机制以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心脏毒性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中图分类号:R978; R9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9-0050-04Research progress on cardiotoxicity of moxifloxacinGU Beixin1, 2, SHEN Jie3*(1. School of Pharmac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China;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Shanghai 201399, China;3.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ua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ardiotoxicity of moxifloxacin-induced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QTIP) and torsades de pointes (TdP). The incidence, inducing factors, possible mechanism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moxifloxacin-induced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and torsades de pointes are evaluat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afe and rational use of clinical drugs.KEY WORDS moxifloxacin; cardiotoxicity;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torsades de pointes莫西沙星(moxifloxacin)作为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杆菌)等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渗透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治疗[1]。
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研究组给予甲硝唑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记录两组急性肺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获得高达86.67%的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急性肺脓肿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1.11%(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6.67%)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急性肺脓肿患者给予常规甲硝唑治疗时联合莫西沙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性肺脓肿;莫西沙星;治疗效果;安全性肺脓肿属于肺组织化脓性病变,主要由多种致病菌引发,目前临床首选抗菌药物治疗[1]。
本文为提高急性肺脓肿患者疗效及预后,特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验性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47例,年龄29至74岁,平均年龄(45.61±1.24)岁,发病部位:右下肺22例、右上肺21例、左下肺23例、左上肺24例。
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0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单号、n=45)、对照组(双号、n=45),两组上述资料对比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2.0g头孢哌酮舒巴坦(由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055)+0.4g甲硝唑(由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301)+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研究组给予甲硝唑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将0.4g甲硝唑(同上)加入5%、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0.4g莫西沙星(由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9220003J1)+5%、500ml葡萄糖注射液每日静脉滴注1次。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临床意义的研究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临床意义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生殖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82.5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致病菌清除率为93.75%,与对照组(100.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用药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感染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152-01泌尿生殖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临床治疗普遍应用广谱抗生素。
莫西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具有吸收完全、药代动力学好、生物利用度高、抗菌谱广等特点[1]。
我院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泌尿生殖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仅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确诊为泌尿生殖系感染。
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对试验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及心脏功能损害者。
男9例,女71例,年龄19~64岁,平均(36.5±4.8)岁。
其中急性膀胱炎68例,急性肾盂肾炎12例。
所有患者入组前1周均未应用过其他抗菌药物。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369,0.1g/片),口服,200mg/次,每日2次;观察组应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58,0.4g/片),口服,400mg/次,于每日清晨服用。
新抗生素莫西沙星国内外研究应用最新进展
新抗生素莫西沙星国内外研究应用最新进展
孟静娟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07(27)5
【摘要】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莫西沙星通过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A亚单位和拓扑异构酶IV的活性,阻断DNA的复制,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对厌氧菌感染有效,尤其对某些临床常见的耐药菌有效.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泌尿生殖系感染、继发性腹膜炎、肺结核的早期及延长早期间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和皮肤、皮下组织感染的治疗.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孟静娟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剂科,辽宁,沈阳,1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2
【相关文献】
1.芯片研究应用领域里的最新进展 [J], 徐阳
2.莫西沙星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J], 张媛
3.镁合金的研究应用及最新进展 [J], 黄晓艳;周宏
4.芯片研究应用领域里的最新进展 [J], 徐阳
5.机械化批量生产塑料沼气池研究应用最新进展 [J], 张万俊;谢建;张臻勇;宋洪川;夏朝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5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盲选抽签法分组后(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于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实施研究。
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莫西沙星治疗。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差异。
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结核杆菌转阴率及肺部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安全性:研究期间观察组各类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予以患者莫西沙星联合治疗,可在安全基础上,实现对患者病症的有效缓解,促进病情转归,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莫西沙星;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安全性耐多药肺结核是指肺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自身结合分歧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所转化发生的难治性肺结核疾病,且少数患者可出现广泛耐药进而逐渐导致治疗失效,使患者在病情进展期间由结合分歧杆菌感染扩散后诱发肠结核、骨结核等并发症,加剧疾病健康损害。
沙星类药物是现阶段针对耐多药患者所采取的的一类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疾病进展控制效果,但不同沙星类药物或存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差异,需合理选择治疗药物[1]。
因此,为对比分析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5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盲选抽签法分组后(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于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实施研究。
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29岁,中位年龄(55.05±4.58)岁,病程5~11年,平均(8.16±2.07)年;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28岁,中位年龄(55.13±4.62)岁,病程5~12年,平均(8.51±2.15)年。
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分析
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分析
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对于多种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在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等疾病的治疗中,莫西沙星也被广泛应用。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类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疗效不佳的肺部疾病,常见的病种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是较长期的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
因此,预防性使用莫西沙星作为辅助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趋势。
目前,对于预防性使用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较少。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合理预防性使用莫西沙星可有效减少病情的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预防性使用莫西沙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
在具体使用中应严格按照临床指南的规定,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以避免患者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增加等问题。
总之,预防性应用莫西沙星作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但是在具体使用中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运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2~10月本院收治的8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 和观察组(42例)。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组运用莫西沙星治疗, 比较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 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还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特点,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疗效和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08-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比较多发和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在40 岁以上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约为9%~10% 左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常因吸烟,职业性、环境性有害物质接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引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临床一般采用低气流吸氧和服用支气管舒张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莫西沙星作为抗生素类药物的一种,对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都有良好的效果,且吸收好,不易产生耐药性。
当前临床上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治疗时, 抗生素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
因此, 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运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5 年2~10 月本院收治的8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 和观察组(42 例)。
对照组男24 例, 女17 例, 年龄44~80 岁, 平均年龄(59.6±14.2) 岁, 病程2~25年, 平均病程(12.8±6.1) 年;观察组男26 例, 女16 例, 年龄46~81 岁, 平均年龄(59.7±14.4) 岁, 病程2.5~27 年,平均病程(12.9±6.3) 年。
莫西沙星药理特性与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及分析
, i a P o l' optl i a 2 6 0 , hn) z o epe H s i , z o 7 8 0 C i h s aR h a 【 b t c 0 jc v o n l e h a aoo i l rp re o o io ai, o crs rgav r at n , rp s one e srsMe o A s at bet e T a z e h r c l c o e i f x x c cn e u e e ec o spo o e cu t m aue. t d r 】 i a y t p m g ap ts m f l n nd d sr i d r h
中 图分类 号 :8 6 . 9 92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 14 (0 1 1 08 — 2 6 1 8 9 2 1 )2 — 16 0
Pha r co o c lPr pe t a e e og e si Applc ton nd M e cai n ae y ofM oxi ox e n rna l a o ry nd R c ntPr r s n i ai a di to s f t l f a i
s it e cino teUe . n ls n h o iaino mo io a i o at il el mba ep nt t ncpct n bl , f rtee et f tc l t fh S Co cu i T ecmbnt f xf x c nbce a lme rn e e a o a ai a da it a e f c a r se o r o o l n r c ri y i t h y o
sog n sn tbc r l ae i g fuj ticnclpl aosCiias ed o ee p ie n t i s cod go e aet  ̄ n da i a i ati , v wd r e sbe sn li pi tn. l c n e vl f r ti ̄o cri tns a lt g n - e a h a e a o n c i aa c i n i n t d o d e su n a n tt p i h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目的: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方法:应用盐酸莫西沙星400 mg口服,每天1次,疗程10~14 d,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8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细菌清除率92.3%,不良反应发生率4.76%。
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COPD感染发作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
标签:盐酸莫西沙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疗效;安全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重、病程长,而且治疗难度大。
如何有效地治疗COPD急性发作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盐酸莫西沙星是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口服易于吸收,半衰期长达11~14 h,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效,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厌氧菌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1],笔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治疗了84例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用2007年1~11月门诊和(或)住院的84例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诊,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且为急性发作,所有病例均经过其他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无效。
排除标准:对喹诺酮类过敏,肝酶升高,光敏性皮炎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患者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56岁,男60例,女24例。
1.2治疗方法盐酸莫西沙星(拜复乐,Avelox,拜耳医药公司生产)400 mg,口服,每天1次,疗程10~14 d,治疗过程适当加用解痉止咳祛痰药物(沐舒坦、阿斯美等)。
1.3观察方法观察与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和治疗期间的体温、症状、体征等及恢复至正常的天数。
及时采集痰标本送检培养,细菌阳性者要做药敏试验,治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X线胸片。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8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1·疗效评价·重症肺炎(S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
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机体防御能力减弱,而广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耐药性增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推荐使用治疗方案为喹诺酮类联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等,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上已取得较好效果,而莫西沙星属于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对革兰阳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厌氧菌产生较强抗菌效果。
本研究探讨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在老年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我院82例老年SP 患者,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
研究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7±3.86)岁;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13例。
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61~77岁,平均(68.96±3.94)岁;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1例。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①纳入标准:经肺部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SP[2],患者年龄≥60岁;行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皮试后无过敏;近2 d内未使用其他抗生素。
②排除标准:伴有肺癌、肺结核、急性肺栓塞等疾病者;合并免疫性疾病、其他感染类疾病者;合并心脑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3 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检查,予以吸氧、降温、血管活性药物、止咳化痰、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29)治疗,每12 h静脉滴注1次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溶于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
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分析
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分析【摘要】莫西沙星是一种新型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综合分析。
对莫西沙星在预防性治疗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表明,莫西沙星作为间质性肺疾病治疗的潜在药物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药物选择。
【关键词】莫西沙星、间质性肺疾病、预防性应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实践、安全性评价、优缺点分析、潜在药物、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国内外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莫西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抗炎药物,已被证实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为此,本文将从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入手,对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以及优缺点。
通过深入研究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我们将探讨该药物在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和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总结目前莫西沙星在预防性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通过对莫西沙星的全面分析,本研究旨在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莫西沙星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预防性应用分析对于深入了解该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莫西沙星的调研总结
莫西沙星的调研总结莫西沙星莫西沙星是人工合成抗菌药的一种,是由德国Bayer公司研制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本文主要从产品简介、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分析等方面来做介绍:一、简介1、发展历程莫西沙星为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
妨碍DNA回旋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达到抗菌效果。
本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是理想的抗菌药)的一种,具体发展如下: -第一代: 1962年萘啶酸(nalidixic acid),抗菌谱窄,对大多数G菌有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抗菌力弱,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AR多,现已淘汰;第二代:1974年吡哌酸(pipemidic acid),抗菌活性,萘啶酸, 抗菌谱-+由G菌扩大到部分G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但血药浓度低,主要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第三代:1979年诺氟沙星(norfloxacin)、环丙沙星等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大为提高,分布广,扩大和增强了抗菌活性:+G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及分枝杆菌; 第四代:1999年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加替沙星等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抗菌作用进一步增强:既保留了钱三代抗-+G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了G菌的活性,特别是增加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临床既用于需氧菌感染,也用于厌氧菌感染,还可用于混合感染,对绝大多数致病菌的综合临床疗效已经达到或超过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2、基本情况(莫西沙星)通用名:Moxifloxacin商品名:Actira(Bayer)CAS登录号:151096-09-2CAS登录号(盐酸盐):186826-86-8化学名:1-环丙基-6-氟-1,4-二氢-8-甲氧基-7-[(4aS,7a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6-基]-4-氧代-3-喹啉羧酸1-Cyclopropyl-6-fluoro-1,4-dihydro-8-methoxy-7-[(4aS,7aS)-octahydro-6 H-pyrrolo[3,4-b]pyridin-6-yl]-4-oxo-3-quinolinecarboxylic acid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HFNO(401.43) 212434理化性质(盐酸盐):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324-325? 上市情况:1999年在德国首次上市,同年12月在美国上市;2002年在我国上市; 适应症:细菌感染用法与用量:拜复乐片,一日1次,每次400mg。
莫西沙星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莫西沙星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魏香兰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6(007)020
【摘要】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莫西沙星药理特性以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期刊,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总结认为:莫西沙星为新一代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性强、耐药性低、半衰期长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药经人体吸收后能够快速生成DNA、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拓扑异构酶络合物,从而稳定拓扑异构酶DNA反应的中间体,进而起到杀菌灭菌的效果.药代动力学显示莫西沙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周期长,代谢效果好.因此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病症中有良好用药优势.
【总页数】3页(P91-93)
【作者】魏香兰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厦门 361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莫西沙星的药理特性及最新应用进展 [J], 赖书华
2.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特性与应用概况 [J], 黄道秋;李柏群
3.莫西沙星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J], 潘太花
4.莫西沙星药理特性与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及分析 [J], 陈勇
5.莫西沙星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疗效 [J], 林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摘要】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
本文对莫西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盆腔炎莫西沙星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多处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如能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有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1]。
因此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正确积极的治疗非常必要。
笔者对本中心4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年龄22~51岁,平均33.5岁。
其中,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所致感染19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13例,其他8例。
同期采用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40例为对照组,年龄21~54岁,平均32.9岁。
其中,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所致感染15例,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14例,其他11例。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盆腔检查见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穹隆明显触痛,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或一侧附件增厚。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用莫西沙星注射液250ml(含莫西沙星0.4g)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用药7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1次/12h;甲硝唑注射液250ml(含甲硝唑0.5g)静脉滴注,1次/天。
用药至体温下降至正常或症状消失48小时后,观察组改为口服莫西沙星400mg,1次/天,对照组改为口服多烯环素100mg,2次/天,两组共14天。
1.3 疗效判定痊愈:体温降至正常,全腹触之无压痛,带下量正常,色白无臭味,B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炎症渗出吸收。
莫西沙星药物研究新进展
莫西沙星药物研究新进展
关福荣;贾楠
【期刊名称】《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拓扑异构酶IV的活性、细菌DNA螺旋酶A亚单位活性和阻断DNA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莫西沙星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如对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均有较强的抵抗和抑制能力。
对厌氧菌感染也同样有效,特别是对临床常见的耐药菌的效果更为明显。
临床中采用莫西沙星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细菌性腹膜炎、耐多药肺结核以及皮肤组织感染。
【总页数】2页(P116-116,118)
【作者】关福荣;贾楠
【作者单位】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临床药剂部,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50;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临床药剂部,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
【相关文献】
1.莫西沙星与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J], 王龚奋飞;贾林·巴合提;米亚赛尔·阿布来提;梁朵朵;刘伊华;孙冬;吴秀英
2.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 [J], 丁怀然
3.四联抗结核方案联合药物莫西沙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J], 贾文成;卢冠男
4.麻荆止咳颗粒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郑沁鈊;韦京贝;张瑜;郑宓;张松青
5.兽医药物动力学研究新进展——兽医群体药物动力学 [J], 刘雅红;冯淇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
盐酸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
郑清四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4(027)001
【摘要】盐酸莫西沙星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系统等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较多,笔者就盐酸莫西沙星的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总页数】3页(P195-197)
【作者】郑清四
【作者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J], 王明飞;王晓春
2.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效果 [J], 李杰
3.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J], 周小华;陈瑶;赵恂;庞庆林;张玫;胡昌勤;袁耀佐;柳文媛
4.盐酸莫西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价值分析 [J], 王翠花
5.激光粒度仪测定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的粒度研究 [J], 张洪英;李双连;郭亚丽;陈
兰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组有 01 例; 治疗时间满 时治疗组可以评价疗效的有 0! 例, 对照组为 " 个月、 0 个月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达 $12 34 和 532 04 , ( ! 7 32 31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 1/2 64 和 !52 !4 , 6 个月以后各期 ( ! 8 32 31 )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也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 疗程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 病灶吸收、 空洞闭合率分别为 9/2 $4 , 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 5"2 94 , 552 94 , 162 14 , 532 34 , 632 !4 , ( ! 8 32 31) 但差异无显著性 ;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 /12 64 , ( ! 7 32 31 ) 低于对照组的 012 34 , 差异显著 。 结果表明, 莫西沙星 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抗 &’( ) *+, 药物。 !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 其中膀胱炎 "" 张贺恭等 # 5 % 将 $! 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 例, 肾盂肾炎 /" 例, 前列腺炎 /! 例, 副睾炎 1 例, 淋球菌性尿道炎 其他尿路感染 ! 例 ) 分为两组, 治疗组 05 例口服莫西沙星片 /1 例, - 633 :;< / 次 = > . < 对照组 05 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 - 32 " ;< " 次 = > . , (00 = 疗程均为 $ >。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2 564 (06 = 05 ) (6" = 6! ) 和 59? 6$4 , 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 9/2 034 和 05 ) (6! = 13 ) (/ = 05 )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04 和 1? "!4 9"? 334 (" = 05 ) ( ! 8 32 31 ) , , 但治疗组的医疗费用 "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 7 32 3/ ) 却明显低于对照组 。 结果表明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 殖系统感染安全有效, 而且更加经济合理。 开放、 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将泌尿生殖系 林惊世 采用随机、 ( 其中可评价病例 /$! 例 ) 统感染病例 /91 例 分为两组。 莫西沙星 (治疗组 ) (对 组 例, 给予莫西沙星 , 次 ; 左氧氟沙星组 93 633 :; / => 照组 ) 给予左氧氟沙星 "33 :;, 疗程均为 $ @ /6 >。 结 5! 例, " 次 = >。
#9 %
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孙国强 # /" % 将 5!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633 :; = 次, , 对照组 6/ 组, 治疗组 61 例予盐酸莫西沙星 / 次 = >) (133 :; = 次, 例予阿奇霉素 结果治疗 , 疗程均为 /" @ /6 >。 / 次 = >) 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32 14 和 $"? "4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 ( !" F 为 /52 /4 和 /62 !04 ,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宫颈 ) 。 结果表明,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 ! 7 32 31 ) 62 05! , 炎, 服用方便, 临床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患者依从性好。 %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 发病率高,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 方法。 张华旦等 # /0 % 观察了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 前列腺炎 1/ 例, 患者 /5 @ 10 岁, 病程 0 @ 0/ 个月, 均口服酒石酸 (" :;, (32 6 ;, 托特罗定 及莫西 沙星 , 连续治疗 ! " 次 = >) / 次 = >) (!52 !04 ) (/92 !/4 ) 周, 结 果 治 愈 01 例 , 好 转 /3 例 , 无效 ! 例 (//2 $!4 ) , 总有效率为 552 "64 。 故认为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莫西 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尤其对改善尿频、 尿急 症状的疗效明显。 (/9!/ ) ) , 女, 山东德州人, 副主任药师, 学 作者简介: 王薇 (电话) (电子信箱) 士, 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3"$ ) !55$5$0" GHIGHJ;/5/K LMJH2 NI:。 参考文献:
()*+,-.*+/0,12 3454) 莫西沙星 为第 % 代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 (支 抗菌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 原体、 衣原体、 军团杆菌 ) 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具有组织渗透力 强、 生物利用度高、 作用时间长、 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笔者参阅相
6" 7
#$ %
!"#" 年第 #$ 卷第 # 期 试验组和对照组腹腔 行疗效评价, 各有 "6 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62 04 和 /$2 94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2 04 和 "34 。 在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中, 单用莫西沙星可 达到环丙沙星 B 甲硝唑联用的效果。 $ 非淋菌性尿道炎 ( 宫颈 ) 非淋菌性尿道 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主要病原
关文献, 就近年来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 ! 呼吸系统感染 (#$%) 社区获得性肺炎
流杆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 89: 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 菌, 以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多见 6 # 7 。 于洪波等 6 & 7 将 ;< 例 89: 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 莫西沙星组 %& 例给予莫西沙星针剂 ’$ % = 静脉滴注, 对 照 组 %# 例 给 予 头 孢 哌 酮 舒 巴 坦 ’$ # = 溶 于 生 理 盐 水 " 次 > ?; 为了使抗菌谱相近, 加用阿奇霉素 "’’ )@ 中 静 脉 滴 注 , # 次 > ?, 疗程共 ( C "% ?。 ’$ < = A 溶于生理盐水 #<’ )@ 中静脉滴注, " 次 > ?B。 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 体征及进行胸部 4 线和实验室检查并对 比。 结果 有效率 莫西 沙星组 为 ;;$ &(D , 对照 组为 E#$ ;!D , 两组 ( ! F ’$ ’< )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89: 患者对莫西沙星耐受性及依 从性较好, 说明单独应用莫西沙星注射剂可作为 89: 的经验性治 疗方案。 将 !& 例老年中度 89: 患者随机分 王玲等 6 % 7 采用前瞻性设计, 成治疗组 &" 例和对照组 &# 例, 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静 (! F 脉治疗, 结果两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但治疗组体温降至 &($ < G 的时间、 治疗 % ? 后 5,1H 积分变 ’$ ’< ) 和血小板减少症 ) , 但停用后血常规指标可上升并恢复到治疗前水 平。 若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应停止治疗, 除非认为绝对有继续治疗的 必要。 使用利奈唑胺应每周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 尤其是下列情况 的患者: 用药超过 "’ C "% ?; 既往有骨髓抑制病史; 合并使用能诱 ( 如引起血红蛋白减少、 导发生骨髓抑制的其他药物 降低血液细胞 ) 计数、 减少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药物 ; 即往或目前合并接受其他 抗菌药物治疗慢性感染、 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 有的患者出现了周 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 有的发展为视力丧失、 致盲, 这些患者 的治疗时间超过了最长推荐疗程 #; ?, 故对超过 #; ? 的患者应定 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 如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 应进行 治疗与潜在风险评价, 从而判断是否继续用药。 还有乳酸中毒的报 道 6! 7 , 约有 #!D 的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 若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 原 因不明的酸中毒或低碳酸血症, 需立即进行临床检查。 利奈唑胺为可逆的、 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6 ( 7 , 其与肾上 (拟交感神经 ) 如 腺素能 或 < M 羟色胺类药物具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 利奈 出现上述症状或特征, 应考虑停止联合用药中的一种或全部 ) ( 唑胺或 < M 羟色胺类药物 。 用药期间, 不食用含酪胺的食物 如奶 酪、 肉干和含醇饮料 ) , 避免高脂饮食。 值得注意的是, 利奈唑胺未获批 #’’( 年 % 月美国 5K9 提醒,
6 " 7 吴小林 $ 口服或静脉注射利奈唑胺药物动力学比较 6 X 7 $ 国外医药・ 抗生素分册 2 #’’& , #% A ! B : %<$ 6 # 7 朱德妹, 张婴远, 周 6&7 汪 乐, 等 $ 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6 X 7 $ 中国 感染与化疗杂志, #’’; , ;A#B: &!$ 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6 X 7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 , 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 %A"B: %E M <!$ 6 % 7 任少华, 秦丽君, 胡华成, 等$ 进展 6 X 7 $ 中国药房, #’’& , "% A # B : <;$ 6 < 7 于新蕊, 张培成 $ 对利奈唑胺的临床安全性和耐药性的评估 6 X 7 $ 国外 医药・抗生素分册 2 #’’%2 #< A # B Y %($ 6!7 刘 萍 $ 利奈唑胺引起乳酸酸中毒 6 X 7 $ 中国新药杂志, #’’&, "& A "" B : (;$ 6 ( 7 张胜权, 吕利英, 张书利, 等 $ 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 6 X 7 $ 国外 医药・抗生素分册 2 #’’% , #< A " B : &#$
!"#" 年第 #$ 卷第 # 期
综述报告
莫西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 薇 ", 匡长春 ", 刘祖雄 ", 丁启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