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硫酸铜的提纯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一、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然而,由于常常受到环境的污染,所购买的硫酸铜往往含有杂质。
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铜试剂,我们进行了硫酸铜的提纯实验。
二、实验原理我们采用晶体生长法进行硫酸铜的提纯。
该方法通过溶液中晶体的生长和析出,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杂质,获得相对纯净的产物。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硫酸铜溶液、蒸馏水、千分秤、玻璃容器等。
2.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取出,并放入玻璃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溶液充分稀释。
4. 将玻璃容器置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利用溶液中晶体生长和析出的原理,等待晶体形成。
5. 当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使用滤纸或其他过滤装置将溶液与晶体分离。
6. 用蒸馏水清洗晶体,去除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杂质。
7. 将纯净的硫酸铜晶体晾干,得到最终产物。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晶体的形态和颜色与溶液中原有的杂质有关。
纯净的硫酸铜晶体呈现出鲜艳的蓝色,晶体形状规整,晶面光滑。
我们还进一步对提纯后的硫酸铜晶体进行了质量分析。
通过称量晶体的质量,计算出提纯后的硫酸铜纯度。
实验数据显示,纯净硫酸铜晶体的纯度超过了99%。
结果表明,晶体生长法是一种有效的硫酸铜提纯方法。
五、实验总结硫酸铜提纯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本次实验通过晶体生长法成功提纯了硫酸铜溶液。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生长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硫酸铜提纯方法。
该实验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纯净试剂重要性的认识。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的化学实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步骤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步骤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硫酸铜样品、去离子水、蒸馏水、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溶解硫酸铜:将硫酸铜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硫酸铜充分溶解。
3. 过滤:将溶解的硫酸铜溶液倒入漏斗中,放置在容器上,使用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
这一步旨在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4. 洗涤:将过滤后的溶液用蒸馏水进行反复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滤纸上的杂质。
5. 结晶:将洗涤后的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放置在通风条件下自然蒸发。
当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时,硫酸铜盐会逐渐结晶出来。
6. 进一步净化:将结晶的硫酸铜转移到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和净化过程。
可以使用烘箱或真空干燥器等设备。
7. 称重和保存:将净化后的硫酸铜结晶样品称重,记录净化后的质量。
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潮和暴露在空气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粉尘,避免摄入。
必要时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或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然而,由于其商业供应的硫酸铜可能含有杂质,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实验中需要对其进行提纯。
本实验旨在通过结晶的方法对硫酸铜进行提纯,以获得纯度更高的硫酸铜。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1 准备所需材料:硫酸铜样品、蒸馏水、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等。
1.2 清洗实验器材:将使用的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2. 提纯硫酸铜:2.1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样品称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硫酸铜充分溶解。
2.2 将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可使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操作。
2.3 将过滤后的溶液转移至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
2.4 在溶液冷却的过程中,硫酸铜会逐渐结晶出来。
可以观察到溶液表面出现小晶体。
2.5 将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使结晶充分形成。
2.6 使用滤纸和漏斗将结晶分离出来,将其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3. 结果与讨论:3.1 实验中获得的硫酸铜结晶经过干燥后,可以观察到其颜色较为纯净,没有明显的杂质。
3.2 通过对提纯前后硫酸铜样品的比较,可以发现提纯后的硫酸铜纯度更高,适用于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
3.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溶液的温度和结晶时间,以获得更好的结晶效果。
3.4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操作的不精确以及实验器材的污染,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结论:通过结晶的方法对硫酸铜进行提纯,可以获得纯度更高的硫酸铜样品。
实验结果表明,提纯后的硫酸铜具有较高的纯度,适用于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
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附录: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1. 硫酸铜样品2. 蒸馏水3. 烧杯4. 玻璃棒5. 滤纸6. 漏斗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1. 溶解硫酸铜样品2. 过滤溶液3. 结晶和干燥实验中所获得的结果:1. 提纯后的硫酸铜样品颜色较为纯净,没有明显的杂质。
实验1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1 硫酸铜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了解提纯硫酸铜的方法。
2.练习台秤的使用以及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3.使用pH 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二、实验原理粗硫酸铜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 4、Fe 2(SO 4)3等,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法除去,可溶性杂质FeSO 4需用H 2O 2或Br 2氧化为Fe 3+离子,然后调节溶液的pH 值(pH≈4),常使Fe 3+离子水解成为Fe(OH)3沉淀,再过滤除去。
主要的反应为 2FeSO 4+H 2SO 4+H 2O 2═Fe 2(SO 4)3+2H 2O+≈++↓+3H Fe(OH)O H 3Fe 34pH 23除铁离子后的滤液,用KSCN 检验,没有Fe 3+离子存在,即可蒸发结晶。
其他微量可溶性杂质在硫酸铜结晶时,仍留在母液中,过滤可与硫酸铜分离。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台秤、研体、布氏漏斗、吸滤瓶、漏斗和漏斗架、蒸发皿、滤纸、pH 试纸。
试剂:粗硫酸铜、HCl (2mol·L -1)、H 2SO 4(1mol·L -1)、NaOH (2mol·L -1)、NH 3·H 2O (6mol·L -1)、KSCN (1mol·L -1)、H 2O 2(3%)。
四、实验内容1.粗硫酸铜的提纯(1)将粗硫酸铜在研钵中研细,称取4g 于100mL 烧杯中,加入25mL 蒸馏水,加热溶解,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2mL3%H 2O 2。
继续加热,然后再逐滴加入2mol·L -1 NaOH ,用pH 试纸测试溶液的pH≈4,静置使Fe 3+离子水解生成的Fe(OH)3沉降,常压过滤于结净的蒸发皿中。
(2)滴加1mol·L -1 H 2SO 4酸化硫酸铜滤液至溶pH 值为1~2,加热发,浓缩至液面出现一层结晶膜时,停止加热。
(3)冷却至室温,减压在布氏漏斗上过滤,尽量抽干,停止抽滤,取出晶体,将所得结晶夹于两张滤纸中,吸干其表面的水分,称重,计算产率。
实验一 无水硫酸铜的制备与提纯

实验一无水硫酸铜的制备与提纯一目的及要求(1)了解重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2)联系并掌握溶解、过滤、加热、蒸发、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技能二原理采用氧化铜与硫酸作用制取硫酸铜。
CuO +H2SO4=CuSO4+H2O将制备得到的硫酸铜在水中结晶,即得到无水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CuSO4·5H2O将反应产物中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用重结晶方法除去三主要仪器及试剂电子天平(0.1g)、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500ml)、蒸发皿、表面皿、量筒(10ml,50ml)、滤纸漏斗、漏斗架、锥形瓶(100ml)四内容及步骤1.将浓硫酸稀释配成3摩每升2.(1)称样,称取2.03gCuO粉末于洁净干燥的蒸发皿中。
(2)反应。
用量筒量取20ml 3mol.\L H2SO4于上述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溶液逐渐由黑色变为蓝色。
当有大量结晶出现时,停止加热。
用坩埚钳将蒸发皿取下,带齐充分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将母液倒入回收瓶中。
3.(1)溶解。
用量筒量取15ml纯水,倒入盛有CuSO4·5H2O粗晶体的蒸发皿中,加热搅拌,溶液变蓝,晶体全部溶解后立即停止加热。
(2)过滤。
将CuSO4溶液趁热过滤,并用另一蒸发皿承接滤液。
(3)重结晶。
将盛有滤液的蒸发皿在酒精灯上加热,水分蒸发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将母液倾倒出。
4 将晶体置于表面皿上,用吸水纸吸干母液、晾干、称量。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表格未画出)物品CuO\g 2.03g表面皿\g 19.14g产品与表面皿\g 25.31g产品理论量\g 6.34g实际产量\g 6.17g产率\% 97.31%六问题讨论常压过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贴二低三靠,趁热过滤。
三层滤纸靠漏斗颈短的那边。
选用段泾漏斗。
玻璃棒靠近三层滤纸。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硫酸铜的提纯过程,探究提纯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反复结晶、过滤和干燥等步骤,成功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硫酸铜晶体。
实验结果表明,提纯方法对硫酸铜的纯度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向。
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电池、电镀等领域。
然而,商用的硫酸铜常常存在着杂质,影响其应用效果。
因此,对硫酸铜进行提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结晶法提纯硫酸铜,探究提纯方法对硫酸铜纯度的影响,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
b. 清洗实验器皿,确保无杂质残留。
c. 确定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结晶条件。
2. 实验步骤:a. 将一定量的商用硫酸铜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制备硫酸铜溶液。
b. 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
c. 关闭加热设备,让硫酸铜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d. 观察硫酸铜溶液是否出现结晶现象,若有,则进行过滤。
e. 将过滤得到的硫酸铜晶体置于干燥器中,使其干燥。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得到了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
经过称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我们发现晶体的纯度较高,无明显杂质。
这表明我们所采用的提纯方法是有效的。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问题分析:1. 结晶效果不稳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并未出现明显的结晶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结晶条件不完全满足,如温度、浓度等因素未得到良好控制。
2. 晶体颗粒不均匀:观察所得硫酸铜晶体,我们发现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致。
这可能是由于结晶速率过快或晶体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等原因引起的。
改进方向:1. 控制结晶条件:在下一次实验中,我们将更加严格地控制结晶条件,如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等,以提高结晶效果的稳定性。
2. 优化晶体生长过程:通过调整溶液的冷却速率和添加适量的晶种,可以改善晶体的颗粒均匀性和形状。
硫酸铜的提纯

研钵
漏斗架
抽滤瓶与布氏漏斗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4 实验步骤
粗硫酸铜的提纯
➢称取9g粗硫酸铜晶体,在研钵中研细后, 再称取其中8g作提纯用,余下1g用以比较 提纯前后硫酸铜中的杂质铁离子含量的多 少。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4 实验步骤
30mL蒸馏水
8g粗硫酸铜
加热溶解Biblioteka 溶解H2O21 mol·L-1 NaOH至 pH≈4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 试剂与仪器
药品:
HCl (2mol·L-1)、H2SO4 (1mol·L-1)、NH3·H2O (6mol·L-1)、NaOH(1 mol·L-1)、KSCN (1mol·L-1)、H2O2(3%)、粗硫酸铜;
其他:滤纸、pH试纸;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 试剂与仪器
仪器:台秤、研钵、漏斗和漏斗架、抽滤装置
5 注意事项
粗硫酸铜晶体要充分溶解 pH值的调整 倾泻法过滤操作的要领 浓缩、结晶程度的掌握 抽滤操作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6 数据处理
产率计算 :
产率
G1 8
100%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7 思考题
粗硫酸铜中杂质Fe2+为什么要氧化为Fe3+除
去?
除去Fe3+时,为什么要调节pH为4左右?pH
Fe(OH)3沉淀 [Cu(NH3)4]2+
Fe3+ Cu2+
6 mol·L-1NH3·H2O
过滤
1 mol·L-1NH3·H2O洗涤沉淀 沉淀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4 实验步骤
3mL 2mol·L-1热HCl溶解沉淀
化学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和提纯方法。
2. 掌握硫酸铜提纯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然而,市售的硫酸铜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提纯。
本实验采用重结晶法对硫酸铜进行提纯,其原理如下:1. 将粗硫酸铜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
2. 加热溶液,使硫酸铜充分溶解。
3. 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4. 将滤液冷却,使硫酸铜结晶析出。
5.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铜。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50mL)2. 玻璃棒3. 漏斗4. 滤纸5. 铁架台6. 酒精灯7. 铁圈8. 烧瓶9. 滴管10. 研钵11. 研杵12. 蒸发皿13. 药匙14. 干燥器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粗硫酸铜,放入250mL烧杯中。
2. 加入约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加入2mL浓硫酸,继续搅拌。
4. 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溶液沸腾。
5. 在沸腾状态下,用漏斗和滤纸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6. 将滤液倒入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冷却。
7. 当溶液温度降至室温时,静置,观察硫酸铜晶体析出。
8. 用滤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提纯后的硫酸铜呈蓝色晶体,无杂质。
2. 分析:(1)在溶解过程中,硫酸铜充分溶解,说明实验操作正确。
(2)在过滤过程中,不溶性杂质被滤纸截留,进一步说明实验操作正确。
(3)在冷却过程中,硫酸铜晶体析出,说明重结晶法提纯硫酸铜是可行的。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硫酸铜的提纯方法,了解了重结晶法的原理。
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 深入理解了硫酸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溶解过程中,注意搅拌,使硫酸铜充分溶解。
硫酸铜提纯 实验报告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硫酸铜进行提纯,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从硫酸铜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实验步骤:1. 准备硫酸铜混合物: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硫酸铜混合物。
2. 过滤:将硫酸铜混合物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覆盖漏斗,过滤出杂质。
3. 洗涤:用少量的冷水洗涤硫酸铜晶体,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溶解的硫酸铜。
4. 干燥:将洗涤后的硫酸铜晶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干燥。
5. 熔化:将干燥后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熔化设备中,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熔化。
6. 冷却:将熔化的硫酸铜缓慢冷却,使其结晶。
7. 分离:将冷却后的硫酸铜晶体取出,用滤纸或纱布轻轻擦拭,以去除表面的水分。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硫酸铜。
经过过滤和洗涤,我们去除了硫酸铜混合物中的杂质和溶解的硫酸铜。
在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使硫酸铜晶体更加纯净。
熔化和冷却过程中,硫酸铜晶体重新结晶,进一步提高了其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实验前,必须佩戴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以确保安全。
2. 实验设备:使用干净的实验设备,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在熔化硫酸铜时,应使用适当的熔化设备,以避免溅射和烧伤。
3. 操作技巧:在过滤和洗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技巧,确保溶液和晶体的完全分离。
在熔化和冷却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获得理想的结晶效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对硫酸铜进行了提纯。
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熔化和冷却等步骤,我们从硫酸铜混合物中分离出了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验室安全、实验设备和操作技巧,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其他化学实验的进行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硫酸铜提纯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化学实验。
硫酸铜的提纯步骤5则

硫酸铜的提纯步骤5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硫酸铜的提纯步骤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硫酸铜的提纯一(一)硫酸铜的提纯实验目的:1.了解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2.学习常压过滤、减压过滤、以及称量、加热、溶解、溶液转移、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粗硫酸铜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离子Fe2+、Fe3+等,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离子Fe2+常用氧化剂H2O2或Br2氧化成Fe3+,然后调节溶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pH=3.5~4),使Fe3+水解成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2 Fe2+ + H2O2 + 2 H+ =2 Fe3+ + 2 H2OFe3+ + 3 H2O =Fe(OH)3↓十3 H+除去铁离子后的滤液经蒸发、浓缩,即可制得五水硫酸铜结晶。
其它微量杂质在硫酸铜结晶时,留在母液中,过滤时可与硫酸铜分离。
仪器、试剂和材料:仪器:台秤漏斗和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药品:粗CuSO4 H2O2 (3%) H2SO4 (1moIL) , NaOH (2 moIL) , 其它:滤纸pH试纸精密pH试纸(0.5~5.0)实验步骤:称取5g由实验室提供的粗CuSO4放在小烧杯中,加入大约30ml蒸馏水,搅拌,促使其溶解。
再滴加2m1 3%H2O2,将溶液加热,使Fe2+氧化成Fe3+;用精密pH试纸测试溶液pH值,如果氧化后溶液的pH值很低,这时可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0.5~l molL-1 -1-1NaOH,直到pH=3.5~4,再加热,静置使Fe3+水解生成的Fe(OH)3沉淀,常压过滤,滤液转移到洁净的蒸发皿中。
在精制后的硫酸铜滤液中滴加l moll H2SO4酸化,调节pH 至l~2,然后加热蒸发(注意加热时间不要太长),当浓缩至液面出现一层晶膜时,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至室温,抽滤,当抽至没有水滴时,停止抽滤,取出CuSO4晶体,称量,记录,回收产品。
硫酸铜提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硫酸铜的提纯原理和方法;2. 掌握粗硫酸铜提纯的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重结晶法对粗硫酸铜进行提纯。
重结晶法是一种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步骤,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实现物质提纯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皿、布氏漏斗、抽滤瓶、电子天平、烘箱等;2. 试剂:粗硫酸铜、蒸馏水、1mol/L硫酸、3%过氧化氢、2mol/L氢氧化钠、浓硝酸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粗硫酸铜,放入150mL烧杯中;2. 加入约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3. 加入2mL 1mol/L硫酸,继续搅拌溶解;4.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10分钟,使溶液中的杂质溶解;5. 取下烧杯,待溶液冷却至室温;6. 在溶液中加入3%过氧化氢,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变为淡蓝色;7. 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pH值在3.7~4.0之间;8.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5分钟,使Fe(OH)3沉淀凝聚;9.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待Fe(OH)3沉淀沉降;10. 将上层清液沿玻璃棒倒入贴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收集滤液;11. 将滤液用1mol/L硫酸调至pH值在1~2之间;12. 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直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结晶(晶膜)时,立即停止加热;13. 让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硫酸铜晶体;14. 将晶体与母液转入布氏漏斗中进行抽滤,收集硫酸铜晶体;15. 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烘箱中,在50℃下烘干,直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称量烘干后的硫酸铜晶体,得到纯硫酸铜的质量为7.8g。
2. 分析与讨论(1)在实验过程中,溶液加热至沸腾时,溶液中的杂质溶解,有利于后续的提纯过程;(2)加入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溶液中的Fe(OH)3沉淀凝聚,从而提高提纯效果;(3)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注意控制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结晶(晶膜)时立即停止加热,防止晶体分解;(4)烘干硫酸铜晶体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晶体分解。
硫酸铜的提纯报告

硫酸铜的提纯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溶剂的结晶法对硫酸铜进行了提纯。
通过反复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硫酸铜晶体。
经过分析测试,得到了硫酸铜晶体的纯度为99.8%以上。
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结晶法可有效提高硫酸铜的纯度,适合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1.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电镀、农药、化学实验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硫酸铜常常会受到杂质的污染,降低了其纯度和稳定性。
因此,对硫酸铜进行提纯是必要的。
2.实验设计2.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溶剂的结晶法对硫酸铜进行提纯,并测试提纯后硫酸铜晶体的纯度。
2.2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电热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热水浴、电子天平等。
试剂:硫酸铜、蒸馏水、无水乙醇。
2.3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取适量的硫酸铜,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2)将溶液过滤得到蓝绿色的硫酸铜溶液。
3)在加热板上加热溶液,使其慢慢蒸发,形成结晶。
4)将结晶过滤、洗涤,并放入热水浴中进行干燥。
5)称重并测试硫酸铜晶体的纯度。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步骤,得到了硫酸铜晶体,并进行了称重和纯度测试。
实验结果如下:3.1硫酸铜晶体的外观硫酸铜晶体为深蓝色结晶体,晶体形状较规则,无明显杂质。
3.2硫酸铜晶体的称重和纯度测试经过称重,获得了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硫酸铜晶体进行了纯度测试,结果显示硫酸铜晶体的纯度为99.8%以上。
4.结论本实验采用溶剂的结晶法对硫酸铜进行了提纯,并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硫酸铜晶体。
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结晶法能有效提高硫酸铜的纯度,适合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提高硫酸铜纯度的方法,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

硫酸铜提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硫酸铜提纯实验,研究硫酸铜的制备过程,并观察其纯化后的性质和结构。
实验原理:
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可以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食品级硫酸铜溶液,并通过冷却结晶过程,将其提纯为无水硫酸铜。
实验步骤:
1.取适量食品级硫酸铜溶液倒入一个玻璃烧杯中。
2.将玻璃烧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进行冷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溶液。
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结晶过程进行得更加均匀。
3.当溶液冷却到室温时,会观察到结晶的开始。
可以继续将溶
液放置在冰水混合物中,以促使更多的结晶形成。
4.通过过滤,将得到的晶体与溶液分离。
5.用冷蒸馏水洗涤晶体,以去除其中残留的杂质。
6.将洗涤后的晶体放在干燥器或通风的环境中,使其完全干燥。
7.称量和记录干燥后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
通过硫酸铜提纯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纯净的无水硫酸铜。
通过观察和测定晶体的性质,我们发现其外观呈蓝色结晶状,质地坚硬且无味。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证实了硫酸铜溶液可以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提纯后的硫酸铜无味,颜色鲜艳且质地坚硬。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对于保证提纯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硫酸铜的提纯及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分析

注意事项
1、本实验过程中两次减压过滤所除去和保留部分必须弄清 楚。第一次除去滤纸上的不溶性杂质,保留抽滤瓶中的溶 液。第二次是保留滤纸上的晶体,除去抽滤中的母液。 2、结晶抽滤在布氏漏斗中的硫酸铜晶体,绝对不能用水去冲 洗,以保证收主率。转移晶体时,可以用小块滤纸将残留 在蒸发皿中的晶体刮下来,不能呢能用水冲。 3、蒸发结晶,必须掌握合适的停止加热的时机,即小火加 热,保持溶液微微沸腾的状态下,溶液表面出现了晶体薄 层(晶膜)。
上面这种物质的提纯方法叫重结晶法,此法适合提纯在某一溶剂 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欲得更纯的晶体可以多 次重结晶。 本实验采用沉淀分离法和重结晶法结合,将硫酸铜提纯。有关 分离部分的反应式为: 2FeSO4+H2O2+H2SO4 Fe2(SO4)3+H2O Fe3++H2O Fe(OH)3 +H+ 控制PH值约为4的原因如下:由于溶液中的Fe3+ 、 Fe2+ 、Cu2+ 水解时均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但这些氢氧化物 (Fe(OH)2 , Fe(OH)3 ,Cu(OH)2) 的沉淀条件是不同的。根据沉淀理论,它们 产生沉淀和完全淀所需要的OH-1浓度(即PH值)是不同的。当 PH=4时, Fe2+ 、 Cu2+均不发生沉淀,而Fe3+已完全沉淀。为了 使 Fe2+也除去,可以将其氧化成 Fe3+ 。
3、过滤 可用常压和减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过滤。 常压过滤 将折好的滤纸放入漏斗中,用滴管滴加少 量的去离子水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漏斗壁上。将漏斗放在 漏斗架上,将步骤2中调好PH值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并趁热过 滤。滤液承接在清洁的蒸发皿中,用滴管以少量的去离子水 淋洗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水也必须全部滤入蒸发皿中。 减压过滤 将布氏漏斗和抽滤瓶都用水洗净,并用去 离子水淋洗2—3遍,剪好滤纸放入布氏漏斗中,用少量去离 子水润湿滤纸,抽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加入步骤2中调 好PH值的硫酸铜溶液并趁热过滤,滤完后以少量水洗涤沉 淀,将滤液移至蒸发皿中备用。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数据记录与处理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数据记录与处理一、目的要求1. 掌握精制硫酸铜的原理和方法;2. 进一步巩固台秤的使用及加热、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晶体物质中常混有少量不可溶性杂质(如泥沙)和可溶性杂质。
前者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后者通常用重结晶法除去。
重结晶法的基本原理是:晶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时,因为变成了过饱和溶液,待提纯物质因过饱和从溶液中析出结晶,而少量可溶性杂质因未达到饱和仍留在母液中,从而与结晶分离。
大量的可溶性杂质,一般利用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难溶物形式,通过过滤除去。
粗硫酸铜晶体中含量较多的杂质是FeSO4和Fe2(SO4)3。
其中FeSO4需要加氧化剂H2O2或Br2使Fe2+变成Fe3+,然后调节pH值=4左右,使Fe3+水解成Fe(OH)3沉淀,过滤除去。
没有转化成难溶物的Fe3+,在硫酸铜结晶时仍留母液中,通过抽滤使之与纯硫酸铜分离。
三、仪器和试剂量筒50mL,烧杯 100mL,蒸发皿,点滴板,漏斗及漏斗架,pH试纸,布氏漏斗及吸滤瓶,台秤,玻璃棒,粗硫酸铜,H2O2(3%),H2SO4(1mol·L-1),NaOH(0.5mol·L-1)四、操作步骤1. 称量和溶解在台秤上称取3g粗硫酸铜晶体,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
2. 除杂质在上面所得的溶液中加3%H2O2溶液1mL,搅拌下逐滴加入c(NaOH) = 0.5mol·L-1的NaOH溶液,调节至溶液的pH≈4(用玻棒蘸取溶液在点滴板上用pH试纸检查pH),继续加热片刻后静置冷却,使生成的红棕色Fe(OH)3沉淀充分沉降,过滤,滤液收集于洁净的蒸发皿中,沉淀弃去。
3. 结晶和抽滤在收集的硫酸铜滤液中滴加c(H2SO4)=1mol·L-1的H2SO4溶液酸化,调节至pH=1~2,然后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蒸发浓缩滤液,加热过程中要不时搅拌,防止溶液爆溅出来。
实验一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一硫酸铜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方法;2. 掌握溶解、加热、蒸发浓缩、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粗硫酸铜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及其它重金属盐等。
不溶性杂质可通过常、减压过滤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Fe2+、Fe3+的除去方法是:先将Fe2+用氧化剂H2O2或Br2氧化成Fe3+,然后调节溶液的pH值在3.5~4之间,使Fe3+水解成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式如下: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Fe3++ 3H2O ═Fe(OH)3↓+ 3H+控制pH值在3.5~4之间是因为Cu2+在pH值大于4.1时有可能产生Cu(OH)2沉淀,而Fe3+则不同,根据溶度积规则进行计算,其完全沉淀时的pH值是大于3.3,因此控制溶液的pH值在3.3~4.1之间,便可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从而达到分离,pH值相对越高,Fe3+沉淀就越完全。
其它可溶性杂质因含量少,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除去。
硫酸铜的纯度检验是将提纯过的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Cu2+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Fe3+形成Fe(OH)3沉淀。
过滤后用HCl溶解Fe(OH)3,然后加KSCN 溶液,Fe3+愈多,血红色愈深。
其反应式为:Fe3++3NH3.H2O ═ Fe(OH)3↓ + 3NH4+2Cu2++ SO42- + 2NH3.H2O ═ Cu2(OH)2SO4↓ + 2NH4+浅蓝色Cu2(OH)2SO4↓+ 2NH4+.+ 6NH3.H2O ═ [Cu(NH3)4]2+ +. SO42-+ 8H2O深蓝色Fe(OH)3+ 3H+═ Fe3+ + 3H2OFe3++nNCSˉ═ [Fe(N CS)n]3-n (n=1~6)三.实验用品仪器:台称,研钵,漏斗和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25ml比色管,水泵(或油泵);药品:H2SO4(1mol.L-1),HCl(2mol.L-1),H2O2(3%), NaOH(2mol.L-1), KSCN(1mol.L-1),NH3.H2O(1mol.L-1,6mol.L-1);材料:滤纸,pH试纸。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

1. 了解硫酸铜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水中的溶解特性。
2. 掌握重结晶法在提纯固体化合物中的应用。
3. 学习实验室常规操作,如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等。
4. 通过实验验证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重结晶法提纯硫酸铜。
实验步骤如下:1. 将含有杂质的硫酸铜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2. 通过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增加硫酸铜的溶解度。
3. 趁热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4. 将滤液冷却,使硫酸铜结晶析出。
5. 通过过滤分离出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 玻璃棒3. 滤纸4. 漏斗5. 铁架台6. 铁圈7. 酒精灯8. 烧杯夹9. 硫酸铜(含杂质)10. 蒸馏水1. 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含杂质),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3.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继续搅拌,使更多的硫酸铜溶解。
4. 立即将烧杯从热源上移开,停止加热。
5. 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趁热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6.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放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7. 观察溶液的变化,当有晶体析出时,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收集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8. 将收集到的硫酸铜晶体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到硫酸铜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溶解度增大,冷却后晶体析出。
2. 通过重结晶法,成功分离出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硫酸铜在水中溶解。
4.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晶体析出速度较快,说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硫酸铜的提纯,掌握了重结晶法在提纯固体化合物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了解了硫酸铜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水中的溶解特性。
3. 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实验室常规操作,如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等。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硫酸铜的提纯方法,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O4。
在自然界中以明蓝色结晶或粉末状存在。
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农业、化工、电镀、制革、染料、化肥等方面。
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主要通过结晶法进行,即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至饱和状态,然后冷却结晶得到纯净的硫酸铜结晶体。
实验仪器和药品:硫酸铜、蒸馏水、酒精灯、玻璃棒、蒸馏烧瓶、烧杯、玻璃漏斗、滤纸、热水浴。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
2. 加热硫酸铜溶液,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3. 将饱和状态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瓶中。
4. 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5. 将烧瓶放入热水浴中,缓慢冷却。
6. 当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开始结晶。
7. 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促使结晶更加充分。
8. 将结晶后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纯净的硫酸铜结晶。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得到了硫酸铜的纯净结晶体。
结晶体呈现出明蓝色,晶体形状规整,没有杂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硫酸铜的提纯方法,并且了解了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及搅拌均匀,促使结晶更加充分。
同时,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洒或烧伤。
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结晶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导致结晶效果不理想。
下一步我们将注意加强对溶液温度的控制,以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实验意义: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农业、化工、电镀、制革、染料、化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硫酸铜的提纯方法,有助于提高硫酸铜的纯度,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硫酸铜的提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注重实验细节,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 硫酸铜的提纯目的:1.学会分步沉淀和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分离提纯的基本操作。
原理:粗硫酸铜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Fe 3+、Fe 2+以及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如Na +等。
要分离Fe 3+比较容易,因为氢氧化铁的K sp = 4×10– 38,而氢氧化铜的K sp =2.2×10– 20,当[Fe 3+]降到10– 6mol·dm – 3时,47.103638333sp 1010104]Fe [)]OH (Fe []OH [−−−+−=×==K mol·dm – 3pH = 3.53而此时溶液中允许存在的Cu 2+量为2.19)10(102.2]OH [])OH (Cu []Cu [247.102022sp 2=×==−−−+K mol·dm – 3大大超过了CuSO 4·5H 2O 的溶解度,所以Cu 2+不会沉淀。
当然这种计算是非常粗糙的近似计算,实际上Cu 2+在生成Cu(OH)2沉淀前将会生成碱式盐沉淀(绿色),同时Fe 3+的溶解度也要大得多,因为Fe(OH)3是一种无定形沉淀,它的K sp 与析出时的形态、陈化情况……等有关,所以K sp 会有较大的出入;同时计算时假定溶液中只有Fe 3+存在,实际上尚有Fe(OH)2+,Fe(OH)2+,Fe 2(OH)24+……等羟基配合物和多核羟基配合物存在,溶解度将会有很大的增加。
但是从计算上可以看出一点,即Cu 2+与Fe 3+是可以利用溶度积的差异,适当控制条件(如pH 等),达到分离的目的,我们称这种分离方法为分布沉淀法。
Cu 2+与Fe 2+(K = 8.0×10])OH (Fe [sp 2– 16)从理论计算上似乎也可以用分步沉淀法分离,但由于Cu 2+是主体,Fe 2+是杂质,这样进行分步沉淀会产生共沉淀现象,达不到分离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硫酸铜的提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方法;
2. 掌握溶解、加热、蒸发浓缩、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粗硫酸铜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04、Fe2(SO4)3及其它重金属盐等。
不溶性杂质可通过常、减压过滤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Fe2*、Fe3+的除去方法是:先将Fe2+用氧
化剂H2O2或Br2氧化成Fe3+,然后调节溶液的pH值在3.5〜4之间,使Fe3+水解成为Fe( O H ) 3沉淀而除去,反应式如下:
2F0 + H2O2 + 2H+—2Fe3+ + 2H2O
Fe3++ 3H2O —Fe (OH ) 3J+ 3H +
控制pH值在3.5〜4之间是因为Cu2+在pH值大于4.1时有可能产生Cu ( OH) 2
沉淀,而Fe3+则不同,根据溶度积规则进行计算,其完全沉淀时的pH值是大于3.3,因此控制溶液的pH值在3.3〜4 .1之间,便可使Fe3+完全沉淀而Cu2 +不沉淀从而达到
分离,pH值相对越高,Fe3+沉淀就越完全。
其它可溶性杂质因含量少,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
法除去。
硫酸铜的纯度检验是将提纯过的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Cu2 +生成深蓝
色的[Cu(NH 3)4]2+,Fe3+形成Fe (OH) 3沉淀。
过滤后用HCI溶解Fe ( OH) 3,然后加KSCN 溶液,Fe3+愈多,血红色愈深。
其反应式为:
Fe3++ 3NH3.H2O —Fe (OH ) 3 J £NH 4+
2+
2- +
2Cu2++ SO42- + 2NH3.H2O —Cu2(OH)2SO4J + 2NH4+
浅蓝色
Cu2(OH)2SO4 J + 2NH4+.+ 6NH3.H2O —[Cu(NH3)4]2+ +. SO42-+ 8H2O
深蓝色
Fe(OH)3+ 3H+—Fe3+ + 3H2O
Fe3++ nNCS - —[Fe(NCS)n]3-n (n=1 〜6)
三.实验用品
仪器:台称,研钵,漏斗和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25 mI 比色管,水
泵(或油泵);
药品:H2SO4(1moI.L-1),HCI(2moI.L -1),H2O2(3%), NaOH(2moI.L -1), KSCN(1moI.L -1),
NH3.H2O(1moI.L -1,6moI.L-1);
材料:滤纸, pH 试纸。
四实验步骤
1. 粗硫酸铜的提纯
用台式天平称取8g粗硫酸铜放在10 0 mL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2 5 mL蒸馏水,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停止加热。
往溶液中滴加1〜2 mL 3% H2O2,将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并分解过量的H2O2,同时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0.5〜1mol.L-1NaOH (自己稀释),调节溶液的pH值直到pH值在3.5〜4之间。
再加热片刻,静置使水解生成的Fe (OH 3沉降。
常压过滤,滤液转移至
洁净的蒸发皿中。
用1mol.L-1H2SO4调节滤液的pH值到1〜2,然后加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一层晶模时,
即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将析出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上,减压抽滤,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干其表面水
分,称重,计算产率。
2. 硫酸铜纯度的检验
称取1 g提纯过的硫酸铜晶体,放在小烧杯中,用10mL蒸馏水溶解,加入2+
ImLlmol.L-1H2SO4酸化,再加入2mL3%H 2O2,充分搅拌后,煮沸片刻,使溶液中Fe全部氧化成Fe3+。
待溶液冷却后,逐滴加入6mol.L-1氨水,并不断搅拌直至生成的蓝色沉淀溶解
为深蓝色溶液为止。
常压过滤,并用滴管将1mL1mol.L -1氨水滴在滤纸,直至蓝色洗去为止。
弃去滤液,用
3mL2mol.L -1HCl溶解滤纸上的氢氧化铁。
如有Fe (OH 3未溶解,可将滤下的滤液再滴加到
滤纸上。
在滤液中滴入2滴1mol.L-1KSCN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比较Fe3+多少,评定产品的纯度。
五.思考题
1. 粗硫酸铜中Fe2+杂质为什么要氧化成Fe3+除去采用H2O2作氧化剂比其它氧化剂有什么优点
2. 为什么除Fe3+后的滤液还要调节pH值2,再进行蒸发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