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20课《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事、奇人、奇世道

-----《泥人张》课堂教学实录

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一、开端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泥人张》。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上圈画。一是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写作意图的;二是圈画出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细细赏析的语句。

(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约5分钟。)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大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

生1:“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师:好。(板书“找乐子”,后面学生提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

生2:“求谁怵谁”的“怵”是什么意思?

生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不太理解。

生4:“架势挺牛”的“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5:写“众人”起到什么作用?

生6:我喜欢第8段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

生7:我喜欢这一句“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生8:“三天后,海张五......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海张五怎么不报复啊?

师:是啊,海张五为什么不报复呢?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生不语。)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就解决这些问题,品析这些语段。

三\理解词义,概述“奇事”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又谁知道“架势”是什么意思?

生1:摆架子的意思。

生2:气势。

师:架势就是姿势、姿态的意思。作品中这个词用来说谁?他的架势怎样?

生3:用来说海张五,他的架势挺牛。

师:谁来解释“怵”的意思?

生4:惧怕。

师:作品中谁惧怕谁?

生5:当官的也害怕海张五。

师:有不害怕海张五的人吗?

生6:泥人张。

师:找乐子是什么意思?

生6:这是口语,拿别人打趣。

师:作品中谁拿谁打趣啊?

生6:海张五拿泥人张打趣。

师:成功了吗?

生6:没有。海张五想找泥人张的乐子,但是泥人张却用自己的手艺回报了他。

师:老师在补充一个词“贱卖”,这个词你们会解释吗?生7:打特价,折价出售。(全场师生笑。)

师:那这里是什么被打特价了?

生8:海张五的泥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尽量用上这几个词语,讲故事的主要内容概述一遍。

生9:一个雨天,天庆馆里,泥人张遇上了架势挺牛的海张五,泥人张不怵他,于是海张五找泥人张的乐子,结果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还炮制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海张五不得不自己花大价钱把泥像泥模全买走。

师:这个故事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众):奇。

师:这个故事真奇。(板书:故事奇。)

师:冯骥才曾这样说(点出幻灯片)。

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冯骥才

四、品味语言,欣赏“奇人”

1、赏“手艺奇”。

师:有同学希望在课堂上品析泥人张捏泥人的语段,老师先来读一读8、9自然段。

(师读完后,生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已经肯定了我的朗读了。(会场老师笑。)你们从我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众):泥人张捏泥人的技艺很高。

师:作品怎样写出他的技艺很高?

生1:第8段,“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右手还在端杯饮酒,左手就在捏了,这体现出他的技艺很高。

师:作者用了哪一个动词来表现他制作泥人的手艺?

生(众):捏弄。

师:“捏弄”这个词让你感觉泥人张捏泥人时的状态怎样?

生2:很随意的,他只是随随便便一捏,就捏出来了。眼睛都没看,不经意间就捏出来了。

生3:文章中写泥人张是在桌子底下捏的,证明他根本就没有看这个泥团,但是他却能捏得这么成功,可见他的手艺很好。

生4:第8段直接描写泥人张捏泥人的语句比较少,大多数是从侧面表现出来的,比如说他“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

师:这也还是正面描写,是直接写泥人张。不过文中侧面描写是有的,在哪儿?

生5:第9段写吃饭人的表现。

师:“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通过吃饭的吃惊,来表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

生6:“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飞快”可见他技术之高。而且拿他和变戏法的刘秃子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手法的神奇,像变戏法一样神奇。

生7:第9段的最后一句,“只是核桃大小”,因为核桃是很小的,泥团越小,它的纹理就越要清楚,越难捏,所以也能体现他的手艺高。

师:而且这个泥团是哪里来的?

生8:是从鞋底抠出来的。

师:我们演演看,怎么抠?(师生演示)“抠”字也可以看出这团泥的量,多不多?

生:很少。

师:用这么少的一点点泥巴,就捏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海张五头像,他的手艺真是奇了。所以难怪作品一开头就说:“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泥人张手艺高超。刚才提问的同学,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会一点头。)

师:冯骥才先生运用细节、动词,神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有着一手绝活的泥

人张,他的手艺真是奇了。(板书:手艺奇。)

2.赏“人物奇”。

师:有同学特别喜欢这一段:泥人张回报海张五时,头也没回,撑开伞走了。大家发现没有,“泥人张”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海张五的表现却是怎样?

生(众):海张五破口大骂,咆哮。

师:这一处笔墨特别有意思,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海张五的表现与泥人张的表现。

生1(读):“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生2(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师: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朗读。

生1:我觉得她读出了海张五气急败坏的感觉。她强调了“贱卖”这个词,读时她的音量加大。

生2:这正好表现了海张五的心虚,他当时已经有点服泥人张了,但又不愿低头认输,所以他肯定是通过大叫来掩饰自己的心虚的。

师:你的分析很精彩。所以我们朗读时可以加大音量、可以将句末字词的语音拉长来体现人物的色厉内荏。谁来点评朗读泥人张的语段?

生3:他读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骂他的话很不屑。他强调了头都不回。

生4:我觉得他的朗读相对于海张五的声音来说,小了一点,然后就有了不屑的意味。

师: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读出不屑吗?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加一个停顿就可以表现出不屑这种味道了。要读出镇定。(师范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在“伞”后面稍作停顿。)(全场鼓掌。)

师:我们同学也来试一试?一起读一读。

(生模仿师的朗读很到位,全场鼓掌。)

师:很好,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可以把作品读的更有味道。我们把这两段再一起读一遍,注意刚才说过的有的地方音量要加大,有的地方要停顿,还有结尾处的延长音等。

(生朗读。读得有声有色,全场鼓掌。)

师:太棒了!我们同学这一读,味儿全出来了。

师:这里将海张五与泥人张放在一起进行刻画,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1:可以突出泥人张的镇静。

生2:突出了海张五的狂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