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实整理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实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0e6c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7.png)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实整理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
它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有三条重要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一、屈辱史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
列强不断侵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成殖民地。
为此,它们采取了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手段,把中国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
这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列强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贫苦落后。
1、史实要点:(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衰落目的: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变中国为英国殖民地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结果: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从此中国在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反映了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背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工业革命,中国门户已被打开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结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特点:时间长;国家多,英法联合发动,俄美是帮凶;签约多;割地多;攻占大城市多,攻占广州,并且攻陷清王朝首都北京,攻陷天津;文物损失巨大(火烧圆明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11个)(3)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原因:根本原因是日本以大陆政策,谋求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直接原因是日本利用东学党起义,派兵入朝,借机挑起侵略战争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特点: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要求;日本不宣而战;在中国境外爆发;危害大,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打败中国,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保护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根本目的是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结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特点:以镇压中国革命为直接目的,帝国主义各国联合发动战争为形式,在天津、北京建立了殖民统治机构,侵略者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攻陷北京,进行公开掠夺。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375d42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c.png)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的历史。
这个时期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同时,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他们把目光投向国门之外,开始了“师夷长技”的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等不同的政权形式。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些斗争包括农民起义、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等。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杰出的民族精英如魏源、康有为、孙中山等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见证了中国的衰落和崛起,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斗争和探索,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e2ee6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e.png)
晚清时期(1840-1912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2.革命时期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个革命时期(1919-1949年) 3.近代化历程:
孕育阶段:1840-1860年 启动阶段:1860-1895年
私有制
社会 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 经济主张 绝对平均主义
1859年为改革内发政展, 衰弱时期 私有制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作用 相同
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利益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和要求,群众基础广泛 要求,群众基础薄弱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农民反应不积极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近代化:(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 核心:工业化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
从政治制度看: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近代工业: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部门
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式
【知识梳理】 1.政治上(读本P38)
鸦片战争 (1840-1842、英) (原因、结果、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民阶级)
(主要史实、纲领、新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2.经济上(读本P38)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标志、影响),中国经济开始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上: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
4.社会生活上: 生活习俗变迁
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中西合璧)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d4b8f8d17f1922791688e8a9.png)
代表人物为李时岳。(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
3、争取独立谋求进步说
胡滨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任务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一切斗争,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斗争在内,都是围绕着这两项根本任务进行的。它们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 (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 (2)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
? (3)后现代主义对近代史研究的影响。
五、怎样学习
学习历史有二个目的:一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二是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
(1)学习目的不同
中学:了解历史事实,来龙去脉。
大学: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研究,也就是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史”,而是历史学,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历史,而是认识历史。过去的历史不能告诉我们未来正确之路,但可以告诉我们哪里是弯路。
? (5)报纸、杂志类
《申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民报》、《东方杂志》等。
(6)外国资料: 官方资料,私人著述、回忆录等。
2.史学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开始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戴逸的《中国近代史》。
如今,比较有影响力的通史类著作有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许纪霖的《中国现代化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 2、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扩张
(1)英国的崛起与扩张
(2)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
三、中外贸易与鸦片走私
? 1、近代早期的中外交往
中国近代史(1840—1894)
![中国近代史(1840—1894)](https://img.taocdn.com/s3/m/22e33f8051e79b89680226ab.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征
1、背景: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下,世界已经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革命任务新: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3、治国方案新: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败求和。
3、结果: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课本52页)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政治上: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②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近代化的历程; 文明史观:中国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一般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 化、思想理性化等,试以这种史学范式,各举一事件说明中 国近代前期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进步。
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
——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族革命)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反封建
——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民主革命)
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 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https://img.taocdn.com/s3/m/c91540e04afe04a1b071de63.png)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阶级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国近代史(1919-1949)
![中国近代史(1919-1949)](https://img.taocdn.com/s3/m/1b443c741711cc7931b7165a.png)
反击日本侵略:百七大 大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背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两 党的矛盾与斗争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中共: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广泛传播)
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因素
1、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因素)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实现革命转变奠定经济和阶级 基础。
(三)日本侵华的扩大
“九一八”事变(1931):日军侵占东北,日本 侵华战争开始
“一〃二八”事变(1932):日军袭击中国上海
建立伪满洲国(1932) 华北事变(1935):签订《何梅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一、阶段特征
总体(政治):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是这一时期基本 特征;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 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国民大革命
1、开始: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1924)
2、发展:各地工农运动和反帝斗争(1925) 3、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4、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5、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革 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重要概念与典型史实分析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重要概念与典型史实分析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79e8c9ec3d5bbfc0a7429.png)
(五)比政教更深一层的,是西学中“形而上学”的哲理 学说。虽然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被中国知识界所 发掘和传介,但在“西用”的逐步延伸中,80年代已有 人开始在窥其崖岸了。在严复申论达尔文、斯宾塞学说 数年以前,钟天纬曾作《格致论》,略述西学源流: “考西国理学,初创自希腊,分为三类:一曰格致理学, 乃明征天地万物形质之理;一曰性理学,乃明征人一身 备有伦常之理;一曰论辩理学,乃明征人以言别是非之 理。”其中提到阿卢力士托德尔(亚里士多德)、贝根(培 根)、达文(达尔文)、施本思(斯宾塞),并扼要地介绍了 他们的学说,以事实纠正“西学源出中国”的附会之说。 其论述之简明和准确,在那时的中国人中还是罕见的。 这种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而进入哲理的趋向,代表了西 学东渐过程中必然会有的一个阶段。稍后,康有为等之 谈及培根,严复《天演论》之风靡一时,不是突然出现 在中国学界的。
关于条约下中国社会的变化
租界
咸同年间有人过上海租界,作《夷场行》: “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 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 似棋枰方。门前轮铁车硠硠,人来辟户摇锒铛。倒 映窗牖颇黎光,左出右入迷中央。兜亻离窈纠言语 庞,笑指奇器粉在旁。自鸣钟表矜工良,水舂机上 织成匹,磁引筩中火具扬。
关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
“粤省民间素用花生油,山田硗磠,多种杂粮, 而花生之利为最。山农贫苦,以此为生,花生既收, 必须榨制工作万千藉以糊口,即榨油所余之花生枯 如北方之豆饼,用以粪田种蔗,取资甚多,为利甚 厚,所销亦复不资,……自火油盛行,相形见绌, 销路愈滞,价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制稀则 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致部署》,书札 四,《张文襄公全集》卷217,第7页)
“五四”时期这些先进人物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
讲义:中国近现代史
![讲义: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d13267fd6f1aff00bed51e43.png)
第三讲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商品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理性化、自由化)④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备注: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需要从宏观来看:第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变动的背景、原因、变表和影响;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夹缝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抗体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第四,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等层面认识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551d58dd3186bceb19e8bbe1.png)
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事件:
以社会性质划分中国近代史。首先,自1840年——1842年 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开始被裹挟入资本主义 的世界体系,原本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体系开始瓦解。部 分领土主权丧失,司法、财政主权开始变得不独立。其次, 在屡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在巨大的安全威胁中,“自 强图存”成为了整个国家的生活主题,西方生产力、生产 关系乃至社会文化的优越之处促使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家是 世界中心的中国人开始广泛地学习西方,从而在军事、经 济、政治乃至社会文化领域开始了所谓“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的近代应该说是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始终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映了这个时代不同于其 前后时代的突出特点,也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而深 刻的联系。 “1840年——1949年”这个中国近代史的分 期的。
中国近代史开篇漫谈
——怎样学好历史
一、中国近代史的特征和线索:
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事件:
1.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和不断探索的历 史。反抗列强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 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救亡图存) 2.线索是两条:其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其二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史。请找出列强主要 的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斗争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https://img.taocdn.com/s3/m/b5b351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2.png)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史实,这些史实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此次战争中,大英帝国以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奠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先河。
这些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使得中国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在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创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近代中国的新纪元。
3.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革命运动。
这次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遭到的背叛,中国学生们自发地进行了抗议,并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口号。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的社会思潮、文化变革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不仅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 南京大屠杀与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这是二战中日本对中国民众犯下的一次大规模暴行。
日本军队在占领南京期间对无辜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强奸。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导致了中日两国的关系紧张,也促使了全面的抗日战争的爆发。
6. 人民革命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这场战争从192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成功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封建帝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https://img.taocdn.com/s3/m/b16c39f16294dd88d0d26bdf.png)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编辑者:李洁雄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中国近代史1860~1895年
![中国近代史1860~1895年](https://img.taocdn.com/s3/m/a0691168561252d380eb6e87.png)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
思想领域
开始学习西方器物(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 开始学习西方器物(先进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
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时期
政治领域
双半社会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双半社会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政治制度变 革迫在眉睫
经济领域
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思想领域
由学习西方器物向学习制度过渡
41、(37分 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 41、(37分)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 、(37 为主题的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回答问题: 化”为主题的展览。请结合下列展览内容,回答问题: 展览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展览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⑴上图反映了世界经济 发展的什么现象? 发展的什么现象?简析 其形成的原因?( ?(8 其形成的原因?(8分) 展览二: 展览二: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西用 师夷 长技 以自 强 变法 君主 立宪 制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 1860~1895中国的思想领域 三、1860~1895中国的思想领域 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1.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主张“ 1.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引进西方先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基本史实:①黄海海战(丁、刘、邓、林等爱国将领) 基本史实: 黄海海战( 林等爱国将领)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口号、两支力量、四个地点、 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口号、两支力量、四个地点、斗 争意义) 争意义)
总结归纳中国近代史
![总结归纳中国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8cf4a4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4.png)
总结归纳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巨大变革的阶段,中国经历了列强侵略、政治改革、社会动荡和国共内战等一系列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1. 外国列强侵略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陷入了不平等条约签订和领土割让的境地。
先后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侵略,瓜分了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标志之一。
2. 政治改革为了应对外敌入侵和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国的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康梁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代表。
这些改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持续的成功,中国的政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
3. 社会动荡中国的社会动荡主要体现在农民起义、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等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五四运动都是中国社会动荡的重要事件。
这些运动追求着不同的目标,但都是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
4. 国共内战中国国共两党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爆发了国共内战。
内战以共产党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共两党的分裂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一环。
5. 总结归纳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历程。
中国在这段时间内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剥削,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革,社会上动荡不安,最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借鉴价值。
总结归纳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贡献力量。
我国近代史[1840-1949]
![我国近代史[1840-1949]](https://img.taocdn.com/s3/m/0da7a212ccbff121dd368332.png)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c67d9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5.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前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等方面的剧烈变化。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探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
一、时间线: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时间跨度比较长,大概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时间性质很不一样。
从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的民族危机时期,从1919年到1949年则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民族危机时期: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60年:圆明园被火烧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5年:“推翻万千唐虞”维新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1915年:五四运动,“爱国、民主、科学”三民主义成为最流行的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抗议运动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结束,蒋介石“清党运动”1937年:日本侵华全面爆发,中国全面抗战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内战爆发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政治变化: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政治变化是最为显著的。
从中国封建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历经了曲折的政治变革之路。
1. 清朝垮台: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逐渐陷入了被列强侵略、国家日益衰弱的危机之中。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成了半殖民地化的国家。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清朝执政者更加体味到了这种压迫。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任务,变为了推翻清朝,构建一个新的中国。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末政治体制被推翻,新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主导思想,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进发。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8212de19b89680203d825bb.png)
1927年 四、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 1912 1927
时间 领域
1912 --1927 年 经济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的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 政治 斗争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
大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三民主义) 大革命(新三民主义)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 春天
1911年 三、1895—1911年: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1895 1911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 政治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条约》、戊戌变法 条约》
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 1895 --列强资本输出 辛亥革命 1911 经济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清未实业潮出现 年 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 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 维新思想 思想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三民 文化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主义) 主义)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新思潮”萌发(向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新思潮”萌发( 新思潮 西方学习, 思想 西方学习,寻求强国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御侮之道) 文化 御侮之道)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1895年 二、1860—1895年:半殖半封社会进一步加深 1860 1895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1840—1860 1860年 一、1840 186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政治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 签定 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840 列强经济侵略, 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列强经济侵略,中国自 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然经济开始解体, 外商企业产生、 1860 经济 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 外商企业产生、家庭手 工业破产;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 年 化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https://img.taocdn.com/s3/m/b3e4181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d.png)
中国近代史重要史实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涵盖了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介绍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史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时期。
1. 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争是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起因是英国走私鸦片到中国,中国因此发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终,中国失败并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导致了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削弱。
2. 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
它的领导者是洪秀全,该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
太平天国的军队曾经在中国南方控制大片领土,并对清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尽管起义最终被镇压下来,但它标志着中国农民阶级觉醒的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次政治改革。
该改革旨在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以应对侵略和内乱带来的危机。
变法运动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发起,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和改革方案。
然而,变法运动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并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4.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旨在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辛亥革命不仅为中国铺平了民主化的道路,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学生示威运动。
该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被剥夺,引发了学生的强烈抗议。
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倡导了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观念。
这场运动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思想觉醒和政治意识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详情介绍
![中国近代史详情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84b3a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d.png)
中国近代史详情介绍
中国近代史,通常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历经了战乱、民众疾苦和民族危亡的重重困境,但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列强纷纷侵略瓜分中国。
为了振兴中华,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尝试,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然而,这些尝试都未能改变中国的困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主思想传入中国,民主制度开始在中国萌芽。
然而,民国政府内部矛盾重重,战乱不断,民生凋敝。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浴血奋战的抗日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奋斗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发展变化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斗争所要解决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两大历史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概括起来,如《历史教学大纲》中所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