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医院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a60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6.png)
一、活动名称: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工作人员,以及医院的相关规则。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如合作、分享、轮流等。
3.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角色扮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医院职业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图、医院角色人物图、医院设施图等。
2. 材料:玩具医疗器械、玩具药瓶、玩具病历本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游戏空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工作人员,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
2.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并在游戏中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医院情景,如病人看病、医生诊断、护士照顾等,引导幼儿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院的工作和设施。
2.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医院主题,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探索和学习医院相关知识。
3.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绘制医院场景或制作医院角色人物,进行作品展示,增强幼儿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医院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4. 家长反馈和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医院活动的兴趣和影响。
七、安全注意: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2. 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防止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或伤害。
3. 保持游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医疗器械和药品。
八、教学资源:1. 医院场景图、医院角色人物图、医院设施图等教具。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ff20a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3.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社区》,详细内容为“医院”的角色游戏。
通过模拟医院场景,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构成、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病人在医院的治疗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医院各个岗位的职责、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
重点: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体验医院工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医生服装、护士服装、听诊器、注射器、体温计等。
2. 学具:白大褂、口罩、帽子、玩具医疗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医生服装,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基本构成、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
2. 角色分配(5分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分配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
3. 游戏过程(10分钟)(1)医生、护士为病人检查身体,诊断病情。
(2)医生根据病情为病人开具处方。
(3)护士为病人拿药、打针、喂药。
(4)病人康复出院,感谢医护人员。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医疗场景为例,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观察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医院构成:医生、护士、病人、药房、检查室等。
2. 医护人员职责:医生诊断病情、开具处方;护士拿药、打针、喂药。
3. 游戏规则: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沟通流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次“家庭医院”的角色扮演。
2. 答案:家庭成员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模拟医院场景,完成一次看病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沟通协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院的真实场景,增进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8a75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6.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通过模拟医院的场景,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以及学习如何照顾生病的同伴。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务人员,如医生、护士、病床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务人员,学会如何照顾生病的同伴。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医院场景图、医生、护士、病床等模型。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玩具小病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生病时要去哪里,以及医院里有哪些人和设施。
2. 讲解:教师展示医院场景图,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务人员,如医生、护士、病床等。
3.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病人。
让幼儿在模拟医院的环境中,学会照顾生病的同伴。
5. 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再次体验医生、护士和病人的角色,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医院、医生、护士、病床、关心他人、团队合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医院,并标注出医院里有哪些人和设施。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医院,并标注出医院里的人物和设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医院的基本知识和照顾他人的技能。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真实的医院,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医院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工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关于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通过模拟医院的场景,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务人员,如医生、护士、病床等。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08ba7c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6.png)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游戏主题医院二、游戏目标1、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不同角色的职责。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帮助幼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三、游戏准备1、布置医院场景,包括挂号处、诊室、输液室、药房等。
2、准备相关的医疗道具,如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药品模型等。
3、制作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的头饰或胸牌。
四、游戏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或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入医院的主题。
提问幼儿对医院的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
2、介绍角色和规则教师向幼儿介绍医院中的不同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并讲解他们的职责。
说明游戏的规则,如要遵守秩序、轻声说话、按照流程进行等。
3、分配角色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并佩戴相应的头饰或胸牌。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选择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个角色都有人扮演。
4、开展游戏挂号处:病人排队挂号,工作人员询问病情并发放挂号单。
诊室:医生为病人进行诊断,使用听诊器、血压计等工具,询问症状,给出诊断结果。
输液室:护士为需要输液的病人安排座位,准备输液用品,进行输液操作。
药房:根据医生的处方,为病人发放药品,并告知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5、教师指导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巡视,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解决遇到的问题,如病人不配合治疗等。
6、游戏结束教师宣布游戏结束,让幼儿整理好道具和场景。
组织幼儿进行回顾和讨论,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游戏延伸1、可以让幼儿在美工区制作自己的病历本或医疗用品。
2、在语言区投放相关的绘本,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院的知识。
3、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模拟医院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六、注意事项1、确保游戏道具的安全性,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2、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对于表现出害怕或紧张的幼儿及时进行安抚。
3、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仿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不仅能够了解医院的运作,还能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8a3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8.png)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一、简述本次教学活动以中班幼儿为对象,设计了一款名为《医院》的角色游戏教案。
本游戏旨在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运作流程,理解医生、护士等职业的工作内容,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同情心和社会认知能力。
在游戏设定中,《医院》场景逼真地再现了现实中的医院环境,包括挂号室、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各个科室。
每个科室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都有相应的角色分配,如医生、护士、病人等。
幼儿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互动情境。
1. 游戏目的与目标认知目标:使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构成,包括挂号处、诊疗室、药房、护士站等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和角色。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医院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对医生、护士等职业角色的尊重与理解。
技能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交目标: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实践目标:使幼儿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初步了解看病就医的流程,以及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如何寻求帮助,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游戏背景与主题本游戏教案是基于中班幼儿对医院环境和职业的好奇心设计的角色游戏,主题为《医院》。
孩子们将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包括医生、护士、病人、药剂师等。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在模拟的医院环境中了解医院的运作流程,以及各个职业的基本职责。
游戏也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同情心。
游戏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医院。
这个医院拥有各种科室,如急诊室、诊室、药房、住院部等。
孩子们需要根据情景需求,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
通过模拟看病的过程,孩子们可以了解医院的各项服务,如挂号、问诊、检查、治疗、取药等。
游戏中的情节和对话也会涉及到关爱、互助等情感元素,帮助孩子们理解医患关系,学会关心他人。
1. 游戏背景设定本次角色游戏以医院为背景,旨在通过模拟医院的环境和情境,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构成、医疗职业的功能以及基本的医疗知识。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4e76b8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a.png)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游戏主题医院二、游戏目标1、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各个科室和医护人员的职责,熟悉看病的流程。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在游戏中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医生、护士等职业的工作内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4、帮助幼儿克服对医院和看病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游戏准备1、材料准备(1)用纸箱、纸板等制作的“医院”场景,包括挂号处、诊室、病房、药房等。
(2)医生、护士的服装和帽子若干。
(3)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体温计等医疗玩具。
(4)一些常见的药品盒子和医疗用品,如创可贴、纱布、棉签等。
2、知识准备(1)在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医院的环境、科室设置、医护人员的工作等相关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如感冒、发烧、咳嗽等。
四、游戏过程1、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角色游戏——医院。
你们有没有去过医院呀?(2)幼儿纷纷回答去过或没去过。
(3)教师:那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医院里都有哪些地方和人。
2、介绍医院场景和角色(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医院”场景,依次介绍挂号处、诊室、病房、药房等。
(2)教师:在医院里,有医生给病人看病,护士照顾病人,还有挂号员、药剂师等。
3、分配角色(1)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挂号员等。
(2)为幼儿穿上相应的服装,佩戴好帽子。
4、开展游戏(1)挂号处挂号员(幼儿)坐在挂号处,迎接病人。
病人(幼儿)前来挂号,说出自己的症状。
挂号员给病人填写病历,告知病人去相应的诊室看病。
(2)诊室医生(幼儿)坐在诊室里,询问病人的病情,用听诊器、体温计等为病人检查身体。
医生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药方,并告诉病人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3)药房药剂师(幼儿)根据医生开的药方,给病人拿药,并告诉病人如何服用药物。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d6992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3.png)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医院》角色游戏教案适用年龄:3—5岁(大班)教学时间:一个小时教育目标: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医生、护士的职业特性及其紧要性。
引导幼儿学习医学学问,强化幼儿对健康、安全的意识。
二、游戏环节设计1、角色介绍游戏开始前,老师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向幼儿们介绍这个游戏的主题是“医院”,向幼儿们分别介绍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及特征。
医生负责“诊断”病人的疾病,给病人开药或者医嘱。
护士负责病人的护理和照料,确保病人的安全。
2、游戏规定老师让幼儿排成两组,分别是“医生”和“病人”。
医生组负责诊断排队前来看病的病人组,病人组则包括在内的全部病人。
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
3、游戏准备在游戏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医疗器材的道具,如血压计、温度计、注射器、药瓶等,并摆放在“医生”组的活动区域。
4、游戏实在操作流程a)老师先让一组幼儿站在床上等待反应病情b)随后,一组小组胜出先于另一个小组构成小组“医生”,扮演医生,选择项目并测试病人。
他们使用血压计、温度计,察看病人是否需要吃药或者打针。
医生小组准备道具,向病人小组开放“看病”。
医生小组的孩子要态度不冷不热,比如说让病人排队,询问病人的病情,使用道具检查病情,并予以药物治疗或建议。
c)医生完成了对一个病人的诊治后,就要向护士传递相关信息,作为护理工作的基础。
假如病人需要注射药物,药瓶则要参考医生的处方来进行配制,然后进行注射。
d)随着游戏的进行,医生小组会一遍遍地检查和治疗病人,而护士小组则会一遍遍地巡察病房,确保病人的安全。
e)游戏结束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试着为需要得到的医疗药品引荐政策。
这样的话,这暗示了幼儿很小的时候就应当学会本身饮食;保持身体健康的信息。
并且,这也能有效的避开疾病的产生。
5、游戏结束游戏结束可以让全部孩子回到集体活动区,告知孩子们游戏的好处和意义。
然后,对每个孩子谈一谈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并夸奖他们的表现和获得的成就。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ca37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8.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社区》,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医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医院的基本构造、医疗设施以及医生、护士的工作职责,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认识常见的医疗设施。
2. 培养孩子们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医院各个部门的功能,并能够扮演相应角色。
重点: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医院图片、医生、护士服装、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医生服装,模拟医院场景,向孩子们介绍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引导孩子们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职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医院图片,讲解医院各个部门的功能,如内科、外科、急诊室等,让孩子们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进行角色游戏。
4.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医疗道具,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医院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医生、护士的工作职责3. 角色游戏:医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医院答案: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医院,包括医院的外貌、内部设施等。
2. 作业题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或护士),你会怎么帮助病人?答案: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会如何照顾病人,体现出关爱他人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医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积极参与角色游戏,表现出关爱他人的品质。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通用8篇)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ee6be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b.png)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1游戏目的:1、能较形象地模仿医生和护士的语言和行为,反映他们的工作职责。
2、增强规则意识,懂得表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
3、运用礼貌用语和同伴进行交往。
4、初步学习自制简单的玩具。
5、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6、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请家长向幼儿介绍医院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2、物质准备:听诊器、注射器、药瓶、药盒、药片、体温计等医院所需得玩具材料以及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的玩具材料。
第一次活动指导:1、出示医疗器械,引导幼儿具体使用器械,组织幼儿讨论医院里医生的职责,护士的职责。
2、请个别幼儿演示使用器械的正确,并用职业性的语言来招呼病人。
(礼貌语言、帽子、针、药品等)3、教师示范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情景。
首先,请幼儿学学、装装病人,比如说哪里生病了,怎么表现等,其次,重点指导幼儿要认真给病人治病,并且要对病人有礼貌。
护士要协助医生治疗病人,要关心病人。
4、幼儿游戏。
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多人争执的角色用“石头、剪刀、布”等方法或疏导部分幼儿参加其它游戏。
5、游戏后组织幼儿认真、较快的收拾玩具。
6、评价幼儿游戏情况。
活动反思:幼儿已经进行过活动,一些幼儿已经有了做医生、做护士的经验,原来出现了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都没事干的情况,因为孩子们都不愿意当病人,通过,老师的示范、提示、鼓励,孩子们都很喜欢当病人,假假地生病,表演起来很像真的,医生也很认真地帮助病人看病,但是生病的种类比较少,在下次活动中,予以引导。
《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2一、情况分析有八名幼儿园同时做“医院”的游戏,其中六名幼儿没有参加角色商量都急于抢拿玩具,这影响了另两名正在协商的幼儿,停止协商与加入了玩具的争抢,等人手一物后,才搬了桌椅围坐下来,我以“病人”身份来到“医院”,试图了解他们的游戏水平。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598b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8.png)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医院的基本环境和设施,知道医院里有哪些角色。
2.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图、角色卡片、玩具医疗器械等。
2. 材料:治疗箱、医生服、护士服、病床等。
3. 音乐:《医院歌曲》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基本环境和设施,引导幼儿观察医院里的不同角色。
2. 游戏1:医生与病人a.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选出一个队长,队长扮演医生,队员扮演病人。
b. 队长带领队员进入医院,学会使用医疗器械,为病人治疗。
c. 两队轮流进行,比赛谁的治疗速度快且准确。
3. 游戏2:护士与病人a.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选出一个队长,队长扮演护士,队员扮演病人。
b. 队长带领队员进入医院,学会照顾病人,如换药、喂饭等。
c. 两队轮流进行,比赛谁的服务质量高。
4. 游戏3:医生、护士与病人a.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队长扮演医生或护士,队员扮演病人。
b. 队长带领队员进入医院,进行角色扮演,如医生诊断病情、护士照顾病人等。
c. 各小组轮流进行,比赛谁的角色扮演最逼真。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院里的环境和角色。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医院主题区,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扮演不同角色。
3. 教学活动:开展“我是小医生”主题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对医院不同职业的了解,如医生、护士、病人等。
2.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3.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如突然有病人需要急救时。
4. 加强幼儿对医疗知识的认知,如简单了解一些常见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a83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9.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主要针对中班幼儿设计。
通过模拟医院环境,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环境及职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环境及职责,学会与同伴合作。
难点: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布置、角色服装、道具(如听诊器、针管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参观医院,让幼儿了解医院的环境及职责。
2. 讲解游戏规则:讲解角色扮演的游戏规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3. 角色分配:根据幼儿的选择,为每个幼儿分配相应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
4. 游戏进行:引导幼儿进入角色,进行模拟医院的游戏。
期间,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医院环境、角色职责、合作意识、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绘制医院场景,并扮演一个角色,拍摄照片留念。
2. 答案:幼儿完成作业,将照片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真实的医院,让幼儿更加了解医院的环境和职责。
同时,可以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医院场景布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医院场景的布置,包括医院的各种设备和环境,以便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医院体验。
2. 角色服装和道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角色服装和道具,如听诊器、针管等,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5e4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9.png)
一、活动名称: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医生、护士的工作职责。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
3.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医院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在需要时更加自信和安心。
三、活动准备:1. 医院场景图一张,展示医院的不同区域和设施。
2. 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卡片若干。
3. 医院道具(如医生包、听诊器、病历本等)。
4. 音乐播放设备。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看医院场景图,引导他们观察医院的不同区域和设施,如门诊部、住院部、药房等。
2. 角色分配:给每个幼儿分配一个角色卡片,如医生、护士或患者。
3. 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根据角色卡片进行扮演,鼓励他们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和职责。
4. 游戏进行:鼓励幼儿在医院场景中进行角色互动,如医生给患者看病、护士照顾患者等。
5. 音乐结束: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结束游戏,回到现实。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在家中设置医院场景,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医院角,放置相关的道具和角色卡片,供幼儿自由扮演和互动。
3.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绘画或制作医院的相关作品,如医生、护士、患者等,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教学资源:1. 医院主题的故事书或视频。
2. 医院角色扮演道具箱,包含各种医疗工具模型、服装等。
3. 医院环境布置套装,包括标识牌、病床、药柜等模拟道具。
4. 幼儿绘画材料,如彩色笔、纸张等。
5. 健康主题的简单手工活动包,如制作医生帽、病历本等。
七、教学活动:1. 医院主题故事分享:选择一个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医院主题故事书,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幼儿介绍医院的故事,引导幼儿对医院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2. 医院环境参观:如果可能的话,安排幼儿参观医院的真实环境,如门诊部、急诊室、病房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并了解医院的功能。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377104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8.png)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教学目标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认识医院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医院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地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医院道具:白大褂、医生帽子、医生工具玩具(如注射器、听诊器等)、患者服装、病历本等。
2.角色扮演区域:一个模拟医院的小区域,包括候诊室、医生诊室、病房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幼儿围坐在一起,讨论医院是什么地方,并询问他们对医院的认识。
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明白医院是治疗疾病的地方,医生是医院的工作者。
2. 角色介绍•教师身穿白大褂、戴上医生帽子,引入角色扮演的环节。
通过讲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让幼儿了解医生是如何帮助人们的。
3. 角色游戏1.分组游戏:将幼儿分为医生组和患者组,每个小组分别穿上相应的服装。
医生组在医生诊室里准备好医疗道具,患者组则在候诊室等待治疗。
2.医生组的幼儿可以轮流扮演医生,认真地进行诊断与治疗。
患者组的幼儿则模拟身体不适的症状,向医生组寻求帮助。
3.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建议,提醒幼儿注意医患沟通的技巧和道德关怀。
4. 角色交流与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师可以提问,询问幼儿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思考方式等。
四、教学延伸1.给幼儿提供一些医院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医生和医院的工作。
2.再次进行角色游戏时,可以增加一些医院其他职业的角色,如护士、药剂师等,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医院的多样性。
3.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医生工具,如纸板剪刀、塑料瓶改装的眼镜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五、评估与反思•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可以初步评估他们对医院的认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情况。
对于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引导和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在教学后期,可以进行一次简单的小结,检查幼儿对医院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补充。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40d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3.png)
一、活动名称:小班角色游戏活动《医院》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医院环境的认知,了解医院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图、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卡片、医疗器械模型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医院的环境,如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引导幼儿观察医院中的各种设施和人物。
2. 角色分配: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
3. 游戏开展:教师根据医院场景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如看病、挂号、打针等。
4. 互动环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合作,如医生询问病人的病情、护士为病人服务等。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游戏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游戏。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中布置医院主题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医院相关的事物。
3. 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4.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医院,让幼儿亲身体验医院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医院的不同部门及其功能。
2. 学习医院中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等候、礼貌用语等。
3. 了解医生、护士和病人的角色职责。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医院情境,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提问、讨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3.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医疗器械模型等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医院环境及功能。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医院环境的认知及角色扮演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互动环节中的沟通、合作能力,考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b3421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a.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医院的主要功能和角色。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为幼儿布置医院场景。
2. 准备一些医生和护士的服装和道具。
3. 准备一些玩具医疗器械,如玩具打针器、温度计等。
三、教学步骤1. 创设医院角色游戏环境教师将幼儿园中的一个角落布置成医院场景,摆放一些医学道具,如假药、绷带等。
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功能和角色,让幼儿知道医生和护士分别负责什么工作。
2. 角色游戏展开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两名医生和两名护士。
每位幼儿可以轮流扮演医生和护士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医院环境,进行医治和护理的角色游戏。
3. 角色游戏引导教师以患者的身份前往医院,要求医生和护士对自己进行检查和治疗。
教师可以假装生病或受伤,让幼儿通过医治和护理来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内容。
4. 角色游戏扩展在医院场景中引入其他的角色,如医院管理员、病房护士等,让幼儿了解医院中的不同部门和人员。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游戏环境扩展到其他场景,如药店、急救车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5. 角色游戏反思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顾和总结医院角色游戏的过程和体验。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医生和护士的重要性,并了解医院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意义。
同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医院角色游戏进行总结,并总结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帮助幼儿认识到在角色游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类似的游戏,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本次医院角色游戏旨在通过模拟医疗过程,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医院的功能和角色,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幼儿能够深刻理解医生和护士的重要性,并明白医院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意义。
同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4a0bf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2.png)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含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信念,提高幼儿的表达本领和沟通本领。
2. 培育幼儿对医生和护士的认知,了解医院的布局和医生的工作内容。
3. 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健康的紧要性,学习基本的医疗常识和自我保健常识。
教学准备:医院布景、医生和护士的服装道具、医疗器具、医生和护士的相关故事书籍等。
教学步骤:一、营造医院活动氛围在教室或者场地内,搭建医院布景,可以在墙上粘贴医院相关的图片和标志。
为幼儿准备医生和护士的服装和医疗器具。
二、角色游戏引导老师扮演医生或者护士的角色,示范如何检查身体,诊断病情,询问病人的病史,给病人服药等。
察看幼儿的反应,引导幼儿自动参加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
三、角色游戏实施1. 初始化医院角色游戏故事情境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故事情境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小明感冒了,他被父母送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做了什么检查,护士做了什么疗法?2. 幼儿扮演医生和护士老师引导幼儿扮演医生和护士,并向“病人”询问病史,搜集症状信息,进行检查和诊断,并施行疗法。
幼儿可以模拟打针、包扎、测量体温等常见的医疗行为。
3. 幼儿扮演病人老师布置幼儿扮演病人,让他们感受接受医疗过程,学会搭配医生和护士的检查和治疗,以及理解身体健康的紧要性。
四、角色游戏总结1. 拉环节,让幼儿依次共享本身扮演的角色和体验;2.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内容和医院的布局、医疗器具的作用;3.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保护本身的身体健康,学习基本的医疗常识和自我保健常识。
反思:1. 教学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自动参加游戏。
但是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有些幼儿缺乏参加意识,需要老师适时引导。
2. 老师在活动中需要细心设计故事情境,让幼儿有充足的爱好去参加,同时也需在故事情境中体现一些情感考量和道德智慧,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3. 角色游戏是一种比较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在过程中不断了解和把握幼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形,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塑造良好的角色定位。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cf4373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3.png)
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功能,知道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游戏主题:角色游戏《医院》2.游戏角色:医生、护士、病人、挂号处工作人员等3.游戏场景:医院大厅、挂号处、诊断室、治疗室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教师出示医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医院的作用。
二、游戏准备1.教师介绍游戏角色和场景,让幼儿熟悉游戏环境。
2.教师分发角色牌,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3.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合作、沟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游戏进行1.游戏开始,幼儿按照角色牌进入指定场景。
2.挂号处工作人员负责挂号、收费,医生和护士负责诊断、治疗病人。
3.病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科室,医生询问病情并开出药方。
4.护士根据药方拿药,病人付费后离开医院。
5.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游戏结束1.教师组织幼儿回收游戏道具,整理游戏场景。
3.教师点评幼儿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角色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医院的基本功能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达到了教学目标。
2.游戏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合作、沟通、关爱他人的意识,体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
3.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五、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2.请医生、护士到幼儿园进行职业体验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沟通、关爱他人的能力。
2.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关注健康的表现。
3.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医院角色游戏,评价其进步和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幼儿对医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沟通、关爱他人的能力。
最新-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优秀7篇)
![最新-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01e6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8.png)
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本页是帮大家收集的7篇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生病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打针、吃药是治病的好办法。
2、通过看录像、开展谈话、交流活动,了解医生的工作情景。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医生看病的情景录像做医院游戏的材料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师:这是谁?你在哪里见过他们?他们在干什么?(出示文字:医生)二、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了解为什么要去医院?师:人们在什么时候去医院?小朋友去医院要做什么/小朋友为什么要去打针、吃药?你们害怕打针、吃药吗/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生病了,就要去医院,让医生给你看一看。
你身体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然后,医生会给你开药或让你打针。
这样你的身体才会健康。
三、角色游戏师:穿上医生服装,示范“医生看病”的情景。
师:我是医生,现在来为小朋友看病,要告诉医生,你哪里不舒服?幼儿上来和教师示范医生看病的情景。
询问哪里不舒服,给病人打针、吃药并嘱咐回家后按时吃药。
有意识地表扬哪些勇敢的'孩子。
小朋友轮流当医生为他人看病。
活动反思: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医院》3篇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医院》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746c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a.png)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医院》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医院》精选3篇(一)教案《医院》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医院的一些常见设施和角色。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角色卡:准备好医生、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的卡片。
2. 道具:准备一些医院常用的物品,如镜子、药瓶、手术工具等。
3. 场地: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接待处、诊疗室、手术室等。
教学过程:1. 活动介绍(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角色扮演游戏的概念,解释游戏的目的和规则。
- 教师简单介绍医院的一些设施和角色。
2. 角色分配(5分钟):-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角色卡片发给学生。
-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3. 游戏开始(30分钟):- 学生按照自己的角色分别到相应的区域。
- 学生可以自由地与其他角色进行交流,并完成他们的任务。
4. 游戏总结(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医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角色扮演对于理解他人和培养沟通能力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医院的工作环境和角色职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疗团队的合作和医疗服务的流程。
这个教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不同的角色,理解角色的身份、需求和职责,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并培养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同时,游戏的参与性和实践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自由表达的同时,保持对游戏进行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
在游戏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游戏的经验和感受,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
![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00e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a.png)
中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角色游戏课程第四章《角色游戏与社会实践》,详细内容为“中班角色游戏医院”。
通过模拟医院场景,让学生了解医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医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简单的医疗知识。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医院各种角色的职责和医疗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布置、医生服装、护士服装、医疗器械等。
2. 学具:角色分配卡、医疗知识卡片、实践活动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布置医院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游戏。
(2)教师简要介绍医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角色分配与职责介绍(5分钟)(1)教师发放角色分配卡,引导学生选择角色。
(2)教师介绍各个角色的职责,帮助学生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
3. 医疗知识讲解与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结合医疗知识卡片,讲解简单的医疗知识。
(2)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医疗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医疗问题,学生进行抢答。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 角色游戏实践(10分钟)(1)学生穿上相应角色的服装,进行角色游戏。
(2)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1)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医院基本结构:医生、护士、挂号处、药房等。
2. 医疗知识:简单急救知识、常见病的预防等。
3. 角色职责:医生负责诊断、治疗,护士负责照顾病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医疗知识,为家人设计一份健康档案。
2. 答案:包括家人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注意事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游戏《医院》游戏主题由来:上学期期末,我们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传染了水痘。
通过一次谈话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最近对药的种类产生了兴趣,还模仿药剂师学着包起药来,看着自己包好的“药”整齐的放在盒子里特别自豪。
有的孩子建议开个医院吧。
大家一下来了兴致,所以我们选择了“医院”这个游戏。
游戏总目标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模仿和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医院的环境。
3、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4、合理摆放、爱护材料,创造性的使用材料。
缓解幼儿对医院、医生、打针等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在生病时从心理、身体上能配合医生的工作。
5、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佩的感情,体验医生和护士工作的辛苦。
第一次游戏游戏目标: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
2、生病时懂得要医院看病,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大胆有创造性地选择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简单玩具。
游戏准备经验准备:1.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
2.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
物质准备: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环境创设:创设医院的环境游戏过程:一、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2、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师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3、师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到主治医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二、提出游戏要求1、要协商讨论,解决医院开业前的各种问题。
2、要选择各种替代物,创设医院环境。
3、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
三、幼儿游戏1、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观察幼儿能否协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识。
2.观察幼儿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观察医生、护士能否明确职责。
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 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做的(2)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3)下次的医院游戏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材料活动反思:本次角色游戏活动,我首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
幼儿争先恐后的要当医生给小病人看病。
但是游戏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秩序比较杂乱,可能活动前我给予幼儿关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的经验不够丰富,游戏中的引导语不够,玩医院游戏的幼儿角色间的语言交流比较少。
下次活动时,我觉得可以让幼儿观看关于医院的视频、或录像来丰富幼儿的经验。
让他们产生较为直观的印象。
第二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从上次游戏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医院游戏是充满兴趣的,特别对于医生这个角色充满向往。
但是在游戏中我发现,因为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幼儿出现的症状与其他主题游戏第一次出现的症状都大同小异,即语言交流不够丰富,情节断续,不知该如何往下发展,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笑场。
但是医生的看病时,不能很好的对症诊断,不能根据病人的病状做出相应的策略。
且形式单一,对于打针尤其感兴趣,不管什么病症都要求病人打针。
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我对游戏方案进行了调整。
游戏目标:1、明确所扮演的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2、尝试根据不同的病症,针对性提出治疗的方案,能对症下药。
3、能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促进角色间友好互动。
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在谈话中,引导幼儿回顾医生看病的方法,初步了解不同的病症的不同的诊断方法。
2、物质准备:增设压舌板、手电筒、体温计、白大褂、白帽子、护士帽、药瓶等。
3、环境创设:丰富医院的环境布置。
游戏过程一、回顾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明确角色意识。
1、师:上次游戏中,老师发现扮演医生的小朋友对不同的病人都用了一样的看病方法,而且喜欢给病人打针,这样对不对为什么2、师:要怎么样才能帮助病人把病看好3、师小结: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要看看他不舒服的地方,一般的病只要吃药就好了。
二、播放医院工作人员的录像。
提问:引导幼儿讲述工作人员如何工作。
三、展示新增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情节。
四、提出游戏要求。
1.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
2.导诊的护士要主动与病人问好,游戏中要用礼貌用语。
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制造问题,让医生解决,观察医生对症诊断的情况。
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
六、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
2.交流游戏体验。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医生是怎么给你看病的你觉得她做怎么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4)下次游戏还可以增加什么活动反思:首先是活动的开始,我以视频的形式导入,但是在幼儿观察中我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今天重点要学会的时什么,而是让幼儿观看视频后在来提问,这样有的幼儿就已经忘记了过程,观看过程中有的幼儿还在东张西望,孩子们的心思没办法集中在我的语言上。
本次提的活动要求语言比较简练、明确。
本次游戏,发现幼儿对看病的流程都比较清晰,角色间的语言交流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幼儿对医生、药剂师的角色扮演还需要在加强,而且医生对什么情况才引发病症还不清楚,存药剂师对医生开的药所表示的意思也不是很清楚,评价时我针对以上的不足情况,利用再现式的方式来评价,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谁玩得怎么样,哪里好哪里不好,巩固小朋友对医院游戏的玩法。
第三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由于前期谈话活动的经验积累,幼儿对于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角色的职责更加清晰了,特别是医生能简单的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诊断。
在游戏后,幼儿提出想增设输液用品,给一些生病严重的病人。
说明幼儿游戏的技能和游戏的情节更加丰富了。
针对幼儿的需要,我设计了游戏的方案。
活动目标:1.进一步掌握对症诊断的技能,较为逼真、大胆的扮演医生的角色。
2.了解输液的基本程序,不断丰富游戏情节,缓解幼儿对输液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
3.加强医院主题与其他主题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在谈话活动中引导幼儿回忆输液的经验。
物质准备:新增输液用品、纱布、棉签【活动过程】一、展示新增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情节。
1、师提问:这是什么你有过输液的经历吗是什么感觉生病时为什么要输液2、师小结:当生病比较严重或者病人很虚弱时,吃药没有效果了,就可以采用输液的方式,把药直接输入到你的身体里,这样病就好的快了。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输液的体验,并邀请个别幼儿学习输液的方法。
1.幼儿回忆输液的体验,学习输液的基本程序。
师提问:护士是怎么帮助你输液的她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师小结:输液时医生要先在病人的手上找到血管,可以轻轻拍打病人的手背,这样更快找到血管。
然后用棉签沾上碘酒在血管处进行消毒。
然后将针头轻轻插入血管里,用胶布对针头进行固定,这样针头就不会移位;最后将输液器放在到输液架上,放太低了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的;要随时根据病人的情况对输液的剂量进行调整;输液完毕后要及时用酒精棉按压住针口2﹒请两名幼儿来尝试操作输液的过程。
3﹒及时指出幼儿操作中的不足,并肯定表现较好的部分。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其他游戏中的人员不舒服时也可以到医院看病。
病人病好后就可以到其他游戏区去玩。
2.协商角色分配,要轮流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3.医生和病人之间要多交流,病人要积极向医生说自己身体的状况。
四、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观察护士输液的程序。
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
五、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
2.交流游戏体验。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护士给你输液时,你觉得她做怎么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活动反思:本次游戏活动的小组,能力比较好,书玉、学淳小朋友表演医生角色,人物形象较为丰满,能较好的和病人进行沟通,其他小朋友在医院游戏中懂得懂得排队当病人,先挂号取卡,并给医生检查,根据医院的每个步骤去玩,总体上活动秩序较好,但是有的病人不够耐心没有学会等待,有的取完药瓶子没有把医院的卡放到挂号处,而是直接去其它的角色区玩等,存在以上的不足问题在下次的游戏中,我将利用早谈等形式丰富幼儿对医院的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扮演交流中。
一步一步的深入,让我们班的主题医院慢慢完善,让孩子都明白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能进行角色间的语言交流。
第四次游戏:上次游戏回顾:经过几次游戏的积累,孩子对于医院游戏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游戏情节逐渐丰富起来了。
角色之间的语言交往也越来越丰富。
在游戏后有小朋友提出,不一样的病,药剂师都配一样的药,说明孩子很好的将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来,也体现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游戏后与幼儿共同商量了几种常见病的药怎么区分孩子们提出了用颜色区分的方法。
随后我们在美工区中运用皱纹纸制作了不同颜色的药丸。
活动目标:1.能根据医生的药方进行配药,丰富游戏情节。
2.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新增各色药丸及药品说明清单。
活动过程:一、回顾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引出新材料。
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师:在上一次的活动中有的小朋友发现了,不一样的病,药剂师都配一样的药,所以我们一起在美工区中制作了不同颜色的药片和药丸代表不同的病。
有些小朋友还一起设计了配药单来告诉大家怎么配药。
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下。
二、提出游戏要求1.协商角色分配,要轮流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2.遇到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要尝试与同伴协商解决。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适时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观察药剂师配药的情况。
2.观察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之间语言交流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场景和材料。
2.交流游戏体验。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玩的怎样(2)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好在哪里(3)游戏中你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小组是第一排的小朋友,这组小朋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安排他们在第四阶段进行表演,本是想让他们多观察其他小组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角色经验,当时从表演过程来看还是不够理想,许多小朋友还是没有头绪,在加上当天医院角色区的小椅子不见了,医生没有很好的就位,医生病人站成一堆,秩序显得比较乱。